1. 主页 > 写作载体 >

历史故事四年级最新3篇

中华五千年的璀璨文化,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文所伤,又有多少伟人枭雄为史所慨,你的历史人物故事是谁呢?以下内容是高考家长网为您带来的3篇历史故事四年级,如果能帮助到您,高考家长网将不胜荣幸。

历史故事四年级范文 篇一

关键词:培养学生;现象;本质;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有层次的,同时又是综合性的。由于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受心理、年龄特点的限制,需要教师在把握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基础上,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并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简述如下与同行们交流:

一、在兴趣中产生学习的动力

据我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容易被激发出来的,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是难以长久维持。因此,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我细心观摩学生的心思,即都喜欢听生动的故事,这是他们的心理特征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会采用生动形象的讲述故事法进行教学。如,讲述人教课标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时,我播放了电视剧《长征》,并对其中的人物对话片段进行讲述和启发学生:“在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急时刻,到底是为了保存实力北上?还是为了抗日北上?”这样,学生在历史故事“链接”中,学会了比较法,通过对比发现结果,还在故事中引领学生走进历史,将历史较清晰地再现在学生面前,将学生置于历史故事的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去领会,激发学生由质疑走向探究,让课堂向深处舒展。

二、在疑难中点燃思维的火花

学习历史的思维活动通常是对历史问题的疑问而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窦时,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我请班级中个别湖南籍的学生模仿主席的口音,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大声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了”,接着,我提问:“为什么这样宣布呢?”这样,引导学生思考,不仅帮助学生明白本课的主旨,也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同时,也让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情感价值观在思维的过程中得到呈现和升华。

三、在联系中对历史事件的深度思考

为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打开思路,学会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进而把握其本质,教学中需注意纵横联系,即以一国历史为线索、以时间为纲的纵向联系,如,讲抗日战争时期“八一三”事变时,可联系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把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的四次事变构成一个整体来讲述。二是以问题为线索,将同类问题或同一时间不同国家间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的横向联系。如,讲世界史时,讲到基督教及西方哲学诞生时,可联系中国春秋时期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产生,并简要分析宗教和哲学对中西方文化、经济、科学的影响;再如,将中外历史上使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的四次重要改革联系起来比较分析,说明进步的政治改革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对比日本的大化改新,使两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沙俄1861年改革对比日本明治维新,使两国由封建社《高考家长网·www.kaoyantv.com》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样,在纵横联系中,拓宽学生的思路,训练了其思维的广度;在比较中指出异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达到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

四、在课堂讨论中让思维引向深远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课堂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十分有利。我在讲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时,对比了人教版教材和北师大版本的教材,发现两种教材说法不同,即北师大版本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从此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而人教版和其他省市的历史版本一直坚持“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针对这种情况,我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说法正确?这样一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并进行了认真思考和讨论。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即时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思考,学生的灵感就得到了充分发挥。

历史故事四年级范文 篇二

作者:裴和平 单位: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朝鲜民族有着浓厚的崇古心理,过去就意味着传统,历史代表着秩序,只有在历史脉络中找到政权的源头,在历史资源中挖掘民族复兴的力量,才能延续民族国家的生命。朝鲜新政权亟需掌握历史的话语权和解释权,创制一套关于民族认同和国家起源的历史发展体系,并通过各种传播方式灌输给全体民众,从而达到确立现有政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之目的。电影独特的叙事功能和传播优势使得它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重写民族历史,再塑国家形象的历史重任。二历史是由一系列断裂无序的事件勾连而成的开放体,如何才能从纷繁芜杂的事件之中找出清晰的发展脉络,将本不明确的事件编撰成逻辑严谨的“历史”呢?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的历史叙事观给了我们许多启示,他认为历史如同文学作品一样是一种典型的虚构叙事。为了清楚明晰地阐述历史学家是如何对历史进行叙事的,怀特从历史修撰的角度将历史叙事分为五个层面:首先将时间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排列成“编年史”;然后根据一定的“动机”将编年史编撰成“故事”;在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情节编排”,赋予其“意义”;在此过程中还需进行合理化论证;最后编撰而成的“历史”已经不再是客观的历史,而是意识形态的观念产物。从本质上看,历史也是一种寓言。既然历史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叙事,那么具备叙事功能的电影也可以参与到历史的构建中来,也可以对历史进行再解释和再创造。尽管电影与文学采用了不同的叙事手段和叙事方式,但从本质上看,它们都是权力关系所构建的历史文本,都体现了意识形态与艺术之间的共谋关系。朝鲜电影也是按照类似的叙事策略,将朝鲜的全部历史彻底地革命化和艺术化了。1.历史事件故事化事件的故事化是指建立一套以革命为话语中心的时间谱系,对客观发生历史事件进行重新排列和筛选,并通过符码过程将原本开放、分散、断裂的历史事件编缀成为一个有头有尾、因果相接的历史故事系列。如果我们将朝鲜电影中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序列进行排列,就会发现这些事件都是参照一个惟一的时间坐标———金日成的革命历史———进行叙述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与金日成相关。这一系列的影片串联在一起几乎构成了一部金日成的革命传记:《我的故乡》可以看做是讲述金日成离开家乡,踏上革命道路的开始;《在敦化的密林里》讲述金日成领导游击队在东北从事艰苦的抗日活动;《看不见的要塞》和《永生的战士》可以看做是金日成领导的游击队从东北回到朝鲜境内从事抗日活动的写照;《团结之歌》中的工人罢工运动是由金日成领导的;《大地的儿子》中,金日成带领人民革命军解放了朝鲜,回到了祖国……“当一系列的事件被编入了动机符码后,它便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故事:事件的编年史被改造成一个完整的历时过程,人们可以就这个过程提出问题,仿佛在处理由各种关系构成的一个共时结构一样”。

如此一来,朝鲜的革命历史与金日成的革命历史巧妙地重合在一起,朝鲜民族的命运与金日成个人的命运被紧紧地绑定起来,给观众造成一种无可否认的“事实”:金日成与朝鲜民族是同呼吸、共命运的神圣共同体,他的存在影响和改变了朝鲜民族的命运。与此同时,观众无法在这类作品中看到任何除金日成之外的革命活动或革命人物。离家出走的主人公一定是去投奔金将军的游击队,英雄人物的出场也必定是来自于金日成的游击队,国内的任何抗日革命活动必然与金将军相关。金日成是朝鲜电影中惟一可见、可感、可知的革命代言人。2.历史故事模式化历史故事模式化是指按照意识形态的“原始动机”,对已经形成的历史故事进行“情节编排”,“通过识别所讲故事的种类为故事提供‘意义’”。[5]怀特借用了加拿大文艺理论家弗莱《批判的剖析》中的四种原型结构:罗曼史、悲剧、喜剧和讽刺,对历史叙事进行解释,他认为大多数历史叙事都逃不过这四种原型结构。朝鲜电影中历史的叙事接近于罗曼史,这与朝鲜电影过分强调观影认同有关系。“从根本上说,罗曼史是一种自我认同的戏剧,主人公对经验世界的超越、战胜和最终从这个世界的解放象征着这种自我认同———往往使人联想到圣杯的传奇或基督教神话中基督的复活故事”。[5]按照弗莱本人的观点,“罗曼史是所有文学形式中最接近于如愿以偿的梦幻”,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无论社会里发生多么大的变化,罗曼史也会东山再起”。[6]“罗曼史的情节的基本因素是冒险,”[6]往往讲述主人公为了“追寻”某种有价值的东西而展开冒险,与邪恶势力进行生死搏斗,最后载胜而归,以欢庆作为故事的结尾。朝鲜革命历史影片中大多采用了类似罗曼史的故事结构,如《我的故乡》中的观弼为了追求革命真理,而踏上了离家出走的革命旅程,最后与游击队一同解放了自己的家乡;《卖花姑娘》中的哥哥元甲也是因为地主和日本鬼子的压迫而被迫离开了家乡和亲人,参加了金日成的游击队,最后以游击队员的身份回到家乡领导革命;《血海》中的母亲在丈夫被杀之后离开了家乡,在革命者的引导下参加了革命,配合游击队解放了自己的家乡,类似这样的朝鲜革命历史影片还有很多,它们都在反复不停地讲述了同一个故事:压迫———革命———胜利的罗曼史冒险模式。此外,罗曼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采用神话故事中普遍存在的二元对立的结构作为故事的内部动力,“一个涉及冲突的追寻,需要两个重要人物:一位主人公或者英雄人物,另一位是敌对人物或敌人”。[6]这种模式在朝鲜革命历史影片中是最为常见、不可或缺的结构性元素。对于影片的主人公来说,革命本身就是一种冒险行为,冒险的目的是为了“追寻”革命的真理,敌我双方之间必须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神启意象”和“魔怪意象”之间的对立是影片叙事的动力来源和伦理支点。3.历史逻辑阶级化正如怀特所说:“除了历史学家借以编排的‘所发生的事’的概念化层面之外,还有他最终借以‘解释’其‘全部主旨’或其‘总体意义’的另一个层面”,[5]编织情节之后的历史故事尚不具备合理性,还需要经过充分论证才能让接受者产生认同。对此,怀特提出了四种不同的论证范式:形式论的、有机论的、机械论的和语境论的,任何一种历史讲述都离不开这四种论证方式。朝鲜电影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采用了机械论的论证方式,认为历史是被某种固定不变的规律控制,按照阶级斗争逻辑在向前发展。阶级斗争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革命是阶级斗争的具体表现和外在形式。

金日成的主体思想同样认为,阶级斗争是实现人的主体性的必要途径,是历史发展的永恒动力和内在逻辑。因此,朝鲜电影在讲述历史的时候,无可避免地将历史人物进行了阶级化处理,用阶级属性掩盖人的自然属性和其他社会属性,阶级斗争成为朝鲜电影中的主要内容和表现主题。首先,阶级划分是构建人物关系、塑造人物性格的主要依据。在朝鲜电影中,有产者与无产者、富人与穷人在影片中是截然对立的两个阶级,人物的思想观念、政治态度、甚至道德品质都与其经济地位有着直接关系。所有正面人物必定是出生于贫苦家庭、属于经济地位受压迫的无产阶级,而所有的反面人物,如日本侵略者、特务、地主和资本家都是剥削阶级和统治阶级,往往是以丑恶的面目出现,即使地主或资本家的子女也带有天然的阶级属性,自始至终都根除不掉其邪恶本质。此外,民族认同也是朝鲜电影中进行阶级划分的一条重要标准,往往与人物的阶级属性和道德品质联系起来。凡属正面人物都是具有强烈民族认同感的爱国者,如《1211高地保卫者》中的人民军战士和《血海》中的地下革命者。而凡是对朝鲜民族不认同或者认同感不强、为侵略者效力的都是敌对阶级和压迫阶级,如《卖花姑娘》中勾结日本人的白地主,《游击队的姑娘》中助纣为虐的南朝鲜军人。其次,阶级斗争是朝鲜电影的主要内容和表现主题。朝鲜电影通常以个体的不幸和苦难作为开场,以此强调阶级斗争的必要性,如《我的故乡》中的观弼和《卖花姑娘》中的哥哥,都是在阶级仇恨的驱动下参加了革命;然后要表明阶级斗争的策略和方式,阶级斗争不是一个人的事,民族解放不可能靠一个人完成,所以,主人公必须加入革命大家庭,遵守革命的纪律,在金日成将军的领导下才能实现革命的胜利,正如《看不见的要塞》所显示的那样,没有党的领导,农民的盲目反抗只会遭致失败的结局。影片的最后一定是要表现革命的胜利,即使没有彻底胜利也会留一个光明灿烂的尾巴,展现一副充满无限希望的前景,如影片《血海》中大会师、大胜利式的结局预示着革命必然成功。三经过事件故事化、故事模式化、逻辑阶级化三个层面的一体化运作,朝鲜电影最终完成了革命化的历史叙事,将原本纷乱无序、斑驳不清的历史事件变成了条理清晰、感动人心的历史故事。但是观众不会注意到,在巨大的银幕背后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讲述者,它无时无处不在掌控着故事讲述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那就是意识形态。怀特认为,历史学家都会站在一定的意识形态立场上讲述历史,通常表现为无政府主义、保守主义、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每一种立场都代表着历史编撰者的一种态度、主张和看法,甚至是一种价值取向,它无所不在、贯穿叙事始终,任何一种历史讲述都在它的范围内进行。在怀特看来,马列主义是一种比较激进的意识形态立场,因为激进主义总是对现状不满,“倾向于把乌托邦现状看做迫在眉睫的任务,激励他们采取革命的方式在现在实现这个乌托邦”,[5]这与朝鲜电影的内容与主题基本一致。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不仅阻碍了朝鲜的现代化发展,还导致了亡国的悲剧命运,朝鲜民族迫切希望能够摧毁落后腐朽的旧制度,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乌托邦,实现民族的独立与自强。因此,观众在朝鲜电影中看到的往往是:以往的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以往的一切社会都是吃人的社会,只有革命才是朝鲜民族惟一的出路,只有金日成才能解救苦难大众于水火。在震撼性的视觉形象和煽惑性的语言刺激之下,观众被带入仇恨所控制的非理性状态,不知不觉中在意识深处构建起了革命化的历史观,并对朝鲜新政权的合法性和金日成的领袖地位产生心理认同。

历史故事四年级范文 篇三

犹记得在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老师问:“是谁?”一孩子兴奋地回答“他是个大干部”,惹得听课老师一片哄笑。

历史,在今天的很多小学生眼里,就是两个汉字,它没有时间,没有人物,没有情节……于是当我们的教学涉及历史,他们只能因无知而缄默或妄说。

读史可以知兴替。历史应该是人类的老师,可我们的语文课堂该怎样呈现历史,使之变得丰厚,而不是扁平的两个汉字呢?

一、阅读历史,用故事还原历史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而历史在孩子眼里就是一场盛大的故事会。把这些故事投入到语文,让孩子收获于历史,成长于语文。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林汉达先生用故事诠释历史,为我们奉上了一道历史文化大餐《上下五千年》。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本书,开专场的故事会,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感知历史。

二、解密文化符号,用作品走近历史

《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构成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史。“唐诗宋词”因其时代的特色,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时代的文化符号。解密这一个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就如同和那个时代对话,和那段历史交谈。

我们的教材选入了不少唐诗,有“初唐四杰”的作品,有盛唐时期李白、杜甫的作品,有中唐时期韩柳、白居易的作品,还有晚唐时期小李杜的作品。透过这些烙上各自时代特色的作品,孩子们能感受到一个政治开明、文化自由的王朝逐渐走向没落和衰亡。走进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作,她前后期词作内容和风格的巨变,让孩子们感受到,在那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出身官宦之家的女词人生活尚且如此凄苦,那生活在最下层的老百姓的生活又是何等水深火热。

三、挖掘人文精神,用名人认识历史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会创造出自己的伟大人物,他们有着超越同时代人的思想意识,有着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光明磊落的胸襟,他们点燃一个历史时代变革的火炬,是各自时代的名片。挖掘这些伟人身上的人文精神,就如同站在这些伟人的肩膀上认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