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中考复习资料(精选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的4篇中考复习资料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中考复习资料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中考复习资料 篇一

误区一:从资料中直接找答案

有的学生把开卷考试看得很容易、很简单,“开卷啦,可以抄,书中自有答案!”的错误观念较为普遍。很多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照着资料直接抄入答案的现象比较多。考试时,凭着自己的印象,在书中一题一题地找,要么照搬照抄,要么断“题”取“点”,最后写出来的答案与题目要求答非所问,答题的准确率可想而知!

误区二:每题都翻书

1、有的学生认为开卷可抄,认为开卷考试无非是考试时翻翻书而已。因此平时学习很放松,但真到考试时,若要每题都翻书,注定没时间做完!

2、有些平时学习较好的学生,更是怕做错失分,考试做答时将主要精力用在翻书上,导致思考、书写时间不够而意外失分。

3、做一些简单直接的问题,比如选择题,一般通过阅卷,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生就可以直接作答,但每题都去翻书的话,本来只需很少时间作答的“容易题”,却浪费了宝贵时间,严重影响后面材料分析题的作答时间,所以成绩不理想。

误区三:审题不仔细,盲目复制粘贴答案

1、有的学生在答题时,不是先认真审题,而是忙于翻书、抄书,看书中哪段内容与该题最为接近就抄哪一段。

2、审题时不注意对题目灵活性的整体理解,盲目下手,往往是东抄一段,西抄一点,不得要领,或者偏离题目要求,答案不完整甚至文不对题,盲目抄书。

3、社会思品老师引导作学生规范找答案,答题就十分重要了。

误区四:联系实际生活,重视无字书,自主答题

1、开卷考试不只是把书本熟记就好了,其实还应重视“无字书”。所谓“无字书”,不仅包括“家事,国事,天下事”,还包括学生的思想觉悟、行为、观念等。

2、社会思品开卷考试的深入,许多试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自己实际回答问题。

3、这类试题往往很难在书本中直接抄到答案。如果学生不能将知识融合到实际生活中,那就根本无法满足这类试题的要求。

对策一、审题训练

解答开卷考试审题很关键。如何审题?做好以下三部曲:

1、要看懂题目,即搞清题目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2、找准材料与书本知识的结合点,认真选择解题所涉及的知识点。

3、按照题目的要求确定解题步骤,**答案要点。

总之,审题时一定要明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不要因为有的题目平时没见过,就不会做,这是考试的大忌。在训练审题的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时或复习时,应精选一些今年相关内容的生活社会热点做解题训练,锻炼和检验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对策二、掌握翻书方法,灵活运用

“每题都翻书”,显然是不行的,解决的关键是加强在考试过程中学生查对书本方法的指导,做到有的放矢。

1、凡是有把握的,就坚决不查;

2、凡是没有把握的,有时间就查,没时间不查;

3、凡是毫无头绪的,放到最后去查,这样做可以避免浪费时间。

中考复习资料 篇二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乐音与噪声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乐音与噪声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中考复习资料 篇三

读孟尝君传

1.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1042年(庆历二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1067年(治平四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1069年(熙宁二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谥文。被列宁誉为是“*十一世纪**家”。宋神宗时**。创新法,**旧政,世称王荆公。

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习”,境界醒豁。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2.战国末期,各诸侯国贵族为了维护岌岌可危的**地位,竭力网罗人才,以扩大自己的**,而社会上的“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也企图依靠**获得锦衣玉食,因此养“士”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土”着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为“战国四公子”。

3.文意:本文驳斥“孟尝君能得士”这一传统说法,首先摆出这一论点,接着写出这一论点的两个依据。一个是“士以故归之”,这是概括地说;一个是“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这是从具体事例说。

然后笔锋一转,用“嗟呼”慨叹孟尝君只是“鸡鸣狗盗之雄”,不是真正得士。这一论点提出,主要是把“鸡鸣狗盗”排除在“士”之外,再从得一士可以“南面而制秦”(只是设想)否定“鸡鸣狗盗之力”。最后以推理方式更进一层说明了孟尝君不能得士的原因。

重点语句翻译:

1.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译: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狠的秦国逃脱出来。

2.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译:只不过是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

3.岂足以言得士!

译:哪里说得上是得到了贤士呢?

4.擅齐之强

译: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

5.南面而制秦

译:南面称王制服秦国。

6.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译:鸡鸣狗盗一类人在他门下。

原文解答:

1.对于孟尝君,世人有什么传统观念?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

2.作者把孟尝君门下的“士人”称作什么?鸡鸣狗盗。

3.作者心目中的“士”应是怎样的?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4.“士之所以不至”的原因是什么?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中考复习资料 篇四

教学过程:

一、板书框题:“描绘自强人生”

二、讲授新课

1、人生当自强

(1)自强者不怕困难,积极进取(―从自强精神对一个人人生之路的影响的角度,来阐述自强的意义)

活动一:(见教材P91页)(指名学生朗读材料)

想一想:

①在赖晨光走过的生活道路上,始终坚持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②只要自己不倒下,就没谁能打败你,这种精神对陈宁的成功起到了什么作用?

(“只要自己不倒下,就没有谁能打败你。”这正是自强精神的体现,就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他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而是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不断地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积极进取;哪怕是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重重阻力和艰难险阻,也能凭借坚强的意志去克服,不达目的不罢休。)

③自己的进取目标是什么?当遇到前进道路上的阻力的时候,是怎样克服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集体朗读课文这一段。)

想一想:

①自强者都有哪些表现?

②自强精神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活动二:“大眼睛”姑娘苏明娟

(指名学生朗读材料,其他学生思考问题。)

说一说:

①苏明娟的行动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自己身上具有苏明娟的这种精神吗? 对自己起到了什么作用?

(2)自强不息时**民族几千年来熔成的民族精神(自强精神对国家、民族的作用)

(学生朗读教材P92页第二段。)

一个人需要自强的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需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是**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上面的4篇中考复习资料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中考复习资料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