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青春校园故事(最新6篇)(简短青春校园故事)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青春校园故事相关内容,快回答精心整理了6篇青春校园故事,欢迎查阅与参考。

青春校园故事 篇一

好看的青春美剧排行榜前十名 No.1《欢乐合唱团》

No.2《我所谓的生活》

No.3《美眉校探》

No.4《怪胎与书呆》

No.5《非典型孤独》

No.6《汉娜蒙塔娜》

No.7《十三个原因》

No.8《迷幻学院》

No.9《绯闻女孩》

No.10《懵懂少女》

No.1《欢乐合唱团》 该剧讲述了天性乐观的高中老师威尔,带领着学校里最不受欢迎的一群热爱音乐的学生,将学校合唱团发扬光大的故事。

No.2《我所谓的生活》 本剧以女主角学生安吉拉的视角展开,讲述了年轻人成长的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剧情真实而深刻,灰暗却不失光明。

No.3《美眉校探》 小镇校园里暗流涌动,一群花季高中生陷入了一桩悬疑谋杀案,女主角为了查出好朋友被害的真相,在校园中展开了秘密调查。

No.4《怪胎与书呆》 不论是怪胎还是书呆,甚至校园里的人气王,众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烦恼,精彩的校园生活百花齐放,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一部很值得看的青春喜剧,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No.5《非典型孤独》 本剧讲述了自闭症少年山姆的成长经历,大众眼中不正常的自闭症患者也在努力寻找正常人的苦与乐,爱情和友情,引人深思。

No.6《汉娜蒙塔娜》 青春美少女汉娜有着神秘的双重身份,她即是一名普通中学生,也是人气爆棚的偶像歌手,随着汉娜的成长,两个身份越来越难以平衡,变换身份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No.7《十三个原因》 高中女生的自杀让原本平静的高中不再太平,随着女生自杀的十三个真相不断被揭露,众人的阴暗面也逐渐披露,这部剧反映了很多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压抑却有深度。

No.8《迷幻学院》 本剧讲述了一群天赋禀异的少年齐聚神秘学校,年轻气盛的他们滥用自己的特异功能进行危险游戏的故事。

No.9《绯闻女孩》 穷小子丹闯入了纽约上东区富家子弟们骄奢的生活圈子,本想以旁观者姿态批判他们浮华的生活,却不想自己早已深陷其中,这是一个关于家族、利益、亲情、友情的故事。

No.10《懵懂少女》 平凡女孩珍娜无意中成为了处在学校风口浪尖的风云人物,本剧以珍娜的视角讲述了青少年成长中的种种现象。

青春校园故事范文 篇二

一、威权符号的青春魅影:教官

熟悉台湾青春电影的朋友一定对于片中教官的形象印象深刻,这是台湾校园区别于大陆校园的独特青春记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蓝色大门》、《九降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电影都不约而同地出现教官元素,相比之下,《女朋友・男朋友》则更加突显了教官对学生身体与思想的双重压制,扩大了教官的政治角色与负面痕迹。

败退台湾之后,对台湾人民灌输“复国”的思想,在这样的历史创痛中,教育体制衍生出教官这一统治机器性质的符号。受过军事训练的军官派驻校园,“这类本不属于教育体制内的怪异人物以体罚和训骂作为维持自己学校秩序守护神的角色,时刻提醒着人们一种权力意志的存在。”[1]成为青春时光如影随形的黑色旋律。

杨雅在《女朋友・男朋友》中颇为巧妙地呈现了教官的校园控制力。片中故事发生的上世纪80年代,规定男生理三分头,女生齐耳短发。在校园男生发型清一色的短寸中,王心仁的发型显得尤其突兀,其实,中间那一痕迹是教官的“杰作”,但是顽抗蓄发的王心仁并不以为丑,而是倔强地捍卫残存的长发,以此来标识他对抗威权的桀骜胜利。时期,全台湾实行报禁,只允许官方声音的存在。学生自办的校刊就更成为教官严查的对象:审阅内容、删除“靡靡之音”、严查“有毒思想”。但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许神龙、王心仁、林美宝们就从涂鸦、裸奔、藏头诗到令教官不知所措的朝会突袭展开一场青春的反抗。除此之外,亦有藏在地摊底层,以“自由”、“民主”与“时代”为名的各种政论刊物的地下交易,教官只想在校园中竖起禁锢的围栏,却完全不知学生早已从其它渠道获知更多的思想火苗,有形的围栏拦不住时代无形的潮流。

回到影片开头的21世纪校园,良一出场就要面对教官的质问:“有时候学生的偏差行为是来自于家庭背景的问题。”直到电影结束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资料上显示你是她们的哥哥”,明白1980年代的校园反抗与21世纪校园反抗的连结,无论是在哪个年代,校园里始终都有着教官的存在。但无论在哪个年代,又都有着相同的反抗力量、相同的追求自由的青春出口!只因“我们是浪,眼泪都从海里来;我们是花,有着相同的芬芳。”

二、禁忌爱情的亚文化书写:“同志”

若把台湾同志电影放大在亚洲/华语同志电影文化中来阅读,其丰沛的创作能量与观众另类的高度接受,已然成为次文化中的主流。尤其是突出表现在台湾青春电影中,从90年代的《美丽在唱歌》、《青少年哪吒》、《爱情万岁》到新世纪的《蓝色大门》、《盛夏光年》、《十七岁的天空》、《刺青》、《渺渺》等都涉及同性恋这一亚文化的书写。

杨雅独具匠心地在《女朋友・男朋友》中设置了有着强烈对比的一显一隐同志角色:奔放显性的许神龙和闷骚隐性的良。单从二者的名字就能窥知导演的用心:许神龙暗含开放洒脱之义,良则象征传统隐忍。许神龙是中正高中的校刊编辑,他的纤细、美人尖、娘娘腔、内八字无一不显示其阴柔气质,但他却敢于在校刊上登出禁忌文章和图片,他的血性与骨气冲破他阴性的外在特质,奔向自己想要的自由。故事发展到1997年秋,一开场就是他前卫梦幻的同志婚礼,与老公在众友前大方亲吻,如此开放的公开自己的性向,其实一点也不令人意外,一如校园时期的自己在成年之后继续做更自由的自己。杨雅对许神龙大胆的角色塑造恰如其分地反衬了林美宝、良、王心仁之间的暧昧和矜持,使其成为他们迂回感情路无法直视与面对的镜子。

相反地,良则把自己的心绪埋藏起来以此维系与王心仁、林美宝的三人友情。最终,一双红色的球鞋暴露了他的同志倾向,却又不得不极力掩藏的烦闷情绪把他引向“野百合”学运现场那红色警戒的铁丝网边缘。在这个政治镇压和自由的临界点上,大胆去碰触与探寻同志警员的眼神讯息,把自己藏匿许久的压力完全交付给红光与铁丝网,在最紧绷的政治场域中爆发,这一设计堪称是全片最华丽、最原初、亦最野性的书写。最后,三个人中也是他勇于站出来撕裂现实所附加的面具:“自由就是。”“其实,我们都在自讨苦吃!”这些话借由同志角色之口说出有着深刻的涵义:他们比异性恋者更容易看清这个复杂的世界,更能感知自由的重要。

三、以“自由”为名的迷失:爱情

自由是该片的核心主题,不仅体现在教官和同志元素中,还存在于这场“你爱我,我爱他,他爱你”的复杂情感中。80年代的冲撞体制,90年代的野百合学运,但到了1997年,行走社会的他们拥有一定权力时,反而被现实死死的捆住,迷失了最初的自己。

“跟我在一起,你就会有请也请不完的公假,我们就都自由了。”“造反有理,自由万岁。”“离开这里,我们就自由了。”原本是领路的人,最后却迷了路。学生时代那个执着追求自由的风云人物,最后却讽刺的变成了一个趋炎附势的政治人物,处处被生活捆绑,不再是那个“爱出风头”的王心仁,而是输给现实的王心仁。欺骗教官、勇闯男生浴室、巧取公假单的美宝以她的古灵精怪、大大咧咧作为自己的叛逆方式,但她关心的不是民主自由而是自己的爱情。最终,她爱的和爱她的都没有真正属于她,命运的捉弄使她没有自己的人生,在社会的既定规则里,她只能藏匿在规则之外,成为跟良一样最能“吃苦”的人。还好,在良的影响下她开始明白:“如果爱已不复存在,那就学着自由的离开!”[2]外表温柔敦厚的良却是三个人中最始终如一的,从红灯铁丝网的出柜到跟男朋友提出分手,过程中也有矛盾与挣扎,但只有他敢于正视自己的躲躲藏藏和“自讨苦吃”。三个人在岁月中不断失去热血,不断被现实羁绊,改变了原本的容貌,却也慢慢地在互相映照中意识到自己的不堪,并开始改变,这不正是他们再次向自由出发的起点!

杨雅把青春故事溶于台湾社会民主化的历史背景中,新的格局与视野提供了不一样的观影感受。虽然影片在这种尝试中存在一些小瑕疵,但依然是台湾青春电影的一个有益突破,让我们看到了台湾青春电影在另一层面上的追求,给台式青春片走出现有的局限模式提供了思考。

参考文献:

青春校园故事 篇三

关键词:青春校园电影 性观念 女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87-01

青春校园电影里总是少不了理想式的纯爱情节,让人羡慕不已。在以往的青春校园电影中,整个影片的感情叙事路线就是沿着男女主角纯粹的爱情展开的,即便是青春的伤痕,也无非是由于家庭的阻碍、性格的不合等外在因素。但是进入21世纪,青春校园电影其轻快明了的感情叙事背后更多地触碰了一个之前在这个年龄层面极少出现的字眼――“性”。电影中所呈现的大学男女不再对“性”避而不谈,有些影片把“性”作为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甚至有的影片中的“性”直接成为造成情感伤痕的原因。比如《匆匆那年》中的男女主角,大学校园的青春形象,却因男主角劈腿,与另一女生同居,女主角也一气之下与另一个男生发生性关系。因“性”产生的分歧,把这部影片的伤痕情节推向了撕裂式的高潮。这部影片所传递的是一种轻蔑式地、随意式地性态度:因爱而恨,因恨而性。并且无声中传递的是一种开放的性行为: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像电影《致青春》中的女二号阮莞,大学期间与男友发生性关系并意外怀孕,又因男友无担当,就在朋友的陪同下堕了胎。意外怀孕、堕胎,这些血淋淋的字眼就呈现在青春校园电影中,毫无遮掩。影片所折射出女大学生看待传统的贞操观愈加开放、性意识模糊、严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一系列性观念问题。

破窗效应是犯罪心理学的一个理论,说的是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也就是说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一方面,就电影与电影之间,如果一部青春校园电影呈现诸多错误的、不健康的性观念,而这部电影本身又未遭受批评,那么这种开放的性观念又会泛滥式地呈现在后来的青春校园电影中。另一方面,就电影与受众之间,青春校园电影中学生的错误性观念没有在电影中得以纠正,或者说电影中学生的不良性行为没有在电影中得以处罚,加上电影本身会对受众产生影响,那么受众在接受了这样错误观念的传递后,也会潜移默化地效仿,甚至变本加厉。

罗伯特・费舍尔曾指出:审美观察的一个基本特点, 就是一种自发的外射作用,而且是心灵情感的外射,把这种情感外射到我们感知的事物中去,这就是“移情”。青春校园电影之所以会对大学生的性观念产生影响,除却上边两个理论的阐释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女大W生产生了移情心理。女大学生会把自己当作剧中人物,从剧中人物的人生经历中得到启示。所以在观赏青春校园电影的过程中会更大程度地产生移情心理,从而被剧中的一些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

几乎近些年的青春校园电影都会涉及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等情节,进而会有意外怀孕或者流产堕胎的桥段。但是电影世界终归是理想化的虚拟世界,即便是遭受这些事情的女大学生依然可以在电影中活得潇洒,意外怀孕也可以“奉子成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有完美结局的又有几个。但是由于受电影的影响,女大学生可能潜意识地选择电影中“想象式”地手段解决办法,对婚前性行为持随意、不谨慎的态度,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严肃对待婚前性行为,规范自己的性行为,将性行为与责任挂钩,不随意作出逾矩的事情。

电影中总会设置一个悲情的、边缘式的女性角色:被男生玩弄感情并甘愿出卖自己的身体。这种桥段本身就是在描述一种性与爱失衡的关系,以性主导爱,而女性又可为爱不顾性。这是令人心痛和惋惜的角色,其行为应该是予以纠正的。但是电影毕竟需要用“艺术”的视角解决现实的问题,所以电影中对此类角色的描绘是近乎无过错的,似乎是为了爱可以义无反顾,并且对于受伤女性遭受的伤痛也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描绘

对于大学层面来说,正确认识爱情显得尤为重要。青春校园电影几乎都是围绕爱情这个主题展开的,爱情充斥着整个青春,无爱情不青春。所以电影中就会有为了爱情放弃学业的桥段,有为了爱情不惜大打出手的桥段,有因爱情伤心喝得酩酊大醉的桥段,等等。热血与青春是青春校园电影的看点,但是光影与现实是不能画等号的。这些情节会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认为爱情是青春的全部、为爱可以不顾一切的疯狂。电影中疯狂或许显得青春故事非常饱满,但是现实中疯狂的后果可能会导致学生荒废掉自己的学业,影响自己的前程。

青春校园故事 篇四

关键词:经典老歌;青春校园爱情电影;表意功效

前言

在如今的内地电影市场上,青春校园爱情电影无论在数量和票房上都占据了重要位置,而这类电影无疑都被贴上了怀旧、青春等标签,引起了全民回忆的风潮,然而在几乎每一部这样的电影中我们都能发现经典老歌的身影。音乐作为电影诸多表意元素中的一员,在揭示影片主题、渲染画面气氛、刻画人物性格等方面,有着和“可视”电影语言元素同等的话语权表达,电影音乐在影片中发挥着其独有艺术表现力,使影片更好地完成叙事、抒情和表意。①经典老歌本身就是我们青春记忆里的重要符号,通过在电影里的合理运用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主要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此后简称《致青春》)、《同桌的》、《匆匆那年》这三部电影为例,分析经典老歌在内地青春校园爱情电影里的运用。

一、深化主题,扩大感染力

电影音乐是电影的“第二镜头”,一首好的电影音乐,对整个影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辅助电影更好地表现内容,深化主题。同样具有时代感的经典老歌被放置在影片中,更增添电影的怀旧情结,使影片更具感染力,带领观众走进特定的环境背景,帮助观众理解影片传达的意义。

电影《同桌的》中最后一个镜头一出现,便响起了由高晓松作词作曲的《同桌的你》。如今,同样是高晓松操刀,一部《同桌的》,让许多人想起自己已经抓不住的青春。影片这个镜头回到了最初男女主角相识的画面,周小栀转学来到新的班级,成为了林一的同桌。也正是因为成为同桌,两人开始相识、相知、相恋,尽管最后两人还是因现实而分离。电影里所讲的故事是从1993年开始的,而此曲发行于90年代初,由老狼演唱,曾风靡大街小巷,唱哭了许多人的学生年代,成为无数80后少男少女的最爱,是校园民谣的经典作。所以,这首歌带有一定的时代印记,与影片人物所属的时代吻合,它的歌词也正是电影中男女主角爱情故事的完美写照。一句“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我也是偶然翻照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让观众再次陷入故事之中,音乐再次刻画的同桌情结,不禁更加令人惆怅和感慨。

电影《致青春》中三次出现了英国山羊皮乐队的《So Young》,第一次出现,是大一开学时,阮莞走在学校中,长发飘飘,美丽动人,俨然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正当男生们跃跃欲试之时,她却径直走向了路旁骑着单车的小伙,这小伙便是她高中就相恋的男朋友赵世永,而此时背景音乐正是他们俩都十分痴迷的山羊皮乐队《So Young》,这首歌就像此刻的他们青春无敌,不可一世,无可救药。第二次出现,画面从大学时期变化到了现当代,阮莞正坐在赵世永的车上,车子奔驰在马路上,和歌曲强有力的节奏融为一体,而当阮莞告诉赵世永自己怀孕时,音乐戛然而止,预示着他们的时代正在结束,属于他们的青春即将逝去。第三次,在阮莞结婚前,赵世永约她去北京听山羊皮的演唱会再见最后一面。两人在去北京的火车上,歌曲再次响起,虽然和赵世永分手,但阮莞却一直忘不了他,除了他再也爱不了别人。然而不幸的事却发生了,阮莞在去见赵世永的途中出车祸去世,音乐再次戛然而止,赵世永还站在山羊皮的演唱会门口,可是谁都再也走不回青春的大门。电影《致青春》的英文翻译正是《So Young》,作为电影同名歌曲出现在电影里,可以说是电影主旨的音乐表达形式,歌词内容和旋律契合了影片的感情基调和对青春怀念的情怀,电影中所处年代的青年们正是听着山羊皮长大的一代,他们个性鲜明,对待爱情乐此不疲,在青春里沉迷不醒,哪怕放纵堕落,只愿青春无悔。

二、抒发情感,读懂潜台词

在现实生活中,感同身受的歌曲往往更能引起共鸣,那些歌曲仿佛唱出了自己的故事。电影画面往往不能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所以常用音乐来抒发人物情感,体现人物内心的潜台词。经典老歌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不仅是因为它们旋律动听,更是因为它们能打动人心,唱出了一代人的心声,是情感的集中体现。青春校园爱情电影运用经典老歌的优势还在于能刻画出特定年代鲜明的人物性格和特征,表现出他们微妙丰富的感情状态和影像无法呈现的剧中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

电影《致青春》中,学校举行了一次文艺晚会,主持人问有没有同学自愿上台表演节目,郑微便在众目睽睽之下高高举起了手,勇敢地走上了舞台,唱起了《红日》。《红日》这首歌是香港歌手李克勤的经典之作,曲风欢快,歌词十分励志。影片中当郑微唱起《红日》,她苦苦追求的陈孝正却提前离开,尽管台下众人欢呼,但她的目光却紧紧锁定在陈孝正的身上。虽然电影里并没有交代郑微为什么会想在当时唱这首歌,但当歌声响起,观众不难发现,其实这首歌正是她唱给他听的,每一句都表露出她对他爱的决心和坦率,特别是那句“我愿能一生永远陪伴你”的表白。电影里,通过演员自己演唱的方式来诠释了这首老歌,让这首歌的旋律深入人心,但这恰恰也是一种互利共赢,这一首歌也让观众深深感受到郑微对爱的执着,她性格里的精灵、坦荡,和她无所畏惧,渴望爱情的强烈愿望。

无独有偶,在电影《匆匆那年》中,高中毕业聚会时,陈寻为方茴唱了张信哲的《信仰》,无非也是一次表白。《信仰》这首歌发行于2000年,红极一时,是当时恋人们为爱高歌,彼此许诺的金曲。陈寻唱的这首歌,就像是为方茴许下了爱情誓言。方茴在爱里是被动的,然而陈寻天生帅气,天性聪明,活泼阳光,是个乐观自信的大男孩,在校园中,他是一个有着偶像气质,受万人追捧的耀眼明星。对于方茴他几乎是一见钟情,对她的爱也是直接而浓烈,就像这首《信仰》,表达了陈寻对爱情至死不渝、白头偕老的决心。同时这里也为此后陈寻移情别恋做了一个铺垫,《信仰》这首歌描写的就是两个相爱的人因为一些矛盾和冲突离开了对方,但最后还是发现对方才是真爱却再也回不去的情景,充满了遗憾和心痛。最后,这首歌竟成了陈寻和方茴的真实写照。

三、渲染气氛,增加新鲜感

电影音乐不一定要成为电影内容表达的一部分,有时它仅仅是一种渲染,营造出更好的叙事氛围和情境气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青春校园爱情电影走的是怀旧路线,影片中常常出现的经典老歌,试图给观众带来久别重逢的感觉,已达到煽情的目的。这无疑也帮助画面增强了表现力,一首老歌若运用得当,更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

电影《同桌的》中,在大闹非典隔离室和林一幻想中的抢婚两个情节都用了《We Are The Champions》作为背景音乐。这首歌来自英国皇后乐队,十分激励人心,常常回响在足球赛场上。然而影片中对这首歌的使用,并没有显得格格不入,反而让整个情节更赋戏剧性,为观众带来了新鲜感,成为了影片中最感人的两段。非典爆发后,林一成为疑似病例被隔离,周小栀听说隔离区里面有人患非典之后,很是担心,于是和好友半夜解救林一,谁知被工作人员发现,开始了一场激烈的追逐战。最后一个镜头是周小栀、林一和他们的好朋友们竭尽全力逃跑了出来,然后把工作人员反锁在了隔离大楼里。就像是完成了一次接力赛,每个人完美的配合和拼尽全力的努力最终获得了胜利,成为了自己的冠军。而在周小栀的婚礼上,当周小栀面对教父宣誓即将成为别人的妻子,林一终于忍不住大闹婚礼现场,和好友们上演了一出抢婚大战,尽管受尽阻挠,但最终他们就像回到了当初大闹非典隔离室一般,竭尽全力跑出教堂,将其他人反锁在了教堂里面。

背景音乐仍然是《We Are The Champions》,为了爱情,他们再一次成为自己的英雄,然而画面再次回到了教堂里,回到了刚才宣誓的场景,原来这只是林一的幻想。背景歌曲的运用激起观众内心最柔弱的情愫,实现与影片内容表达的情感互动,对年轻生命的赞美,也有对命运弄人的唏嘘。

电影《匆匆那年》里的篮球比赛中使用了当年火爆的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的主题曲《好想大声说爱你》,熟悉的歌声一响起,不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球场上的主人公仿佛都已变身樱木花道、流川枫、三井和赤木,让观众心生波澜。而一经音乐渲染的画面,场面更加热火朝天。那动感的旋律与画面中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篮球健将们相结合,刻画出主人公们在球场上不服输的韧劲,营造出篮球场上的激烈拼搏的气氛,使观众也深深感染,身临其境。

小结

综上所述,经典老歌在青春校园爱情电影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集中在表达主题、抒发情感和渲染氛围上,而这也体现了这类电影所具备的怀旧、青春、爱情等特征。总而言之,音乐本身就是电影里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应当对其进行有效的运用和塑造,使影片更好地叙事、抒情和表意。(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注解:

①杨晓、许瀚心《浅析音乐在电影中的话语权表达》[J]《名作欣赏》2014年第27期

参考文献:

[1]邵萍《浅论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表现功能》[J]《电影评介》2009,(4)

[2]王丽响《浅谈音乐在电影中的表现作用》[J]《电影文学》2012,(8)

[3]杨晓、许瀚心《浅析音乐在电影中的话语权表达》[J]《名作欣赏》2014,(27)

[4]刘钱倩《浅析音乐在电影中的功效――以电影〈魔戒〉为例》[J]《电影文学》2014,(18)

[5]夏海蕾《试论电影音乐在电影剧情发展中的作用――以〈茉莉花开〉为例》[J]《电影文学》2012,(8)

[6]李雪雪《90年代以来的大陆青春电影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4月

青春校园故事 篇五

[关键词]美国;青春校园;友谊观

青春电影拥有特定的受众群体,美国青春电影已经是美国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电影对青春和友谊的演绎,代表了典型的美国文化,通过研究美国青春电影,可以对美国的文化观有深入的了解。本文通过解读美国青春电影中的友谊观,了解中美友谊观的差异,对中美跨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解读美国友谊观

(一)美国交友目的解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说法,因此,中国人的交友讲求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在思想上可以达到共识,如高山流水般的友情,这是中国人交友的主要目的,并不讲求从对方身上获得 一定的好处和利益,交友的目的比较单纯。而在追求个人主义的美国,交友则存在着实用主义的倾向,美国人交友首先看对方能给彼此所带来的好处和利益,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他们才会去做,这也就导致他们的交友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实用主义的印记。

为了更好地诠释美国的友谊观,以美国电影《贱女孩》为例。女主人公凯蒂从小随身为动物学家的父母在非洲长大,凯蒂并没有正式地上过学,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凯蒂的数学十分好,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凯蒂养成了坚强的性格,15那年凯蒂跟随父母回到美国,开始了校园生活。从未经历过校园生活的凯蒂,很快发现校园并不是像其表面看起来那么美好,同学之间的交往并不单纯,很难交到交心的朋友,女孩子之间充满了钩心斗角。凯蒂在这个新的环境中过得并不愉快,每天同学们都用充满警惕的目光看待她,凯蒂很难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值得庆幸的是,凯蒂温柔的性格让她交了两个好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凯蒂学会了校园中的生存准则,并融入了学校中颇受欢迎的小群体――外表光鲜的女孩组合塑料。凯蒂爱上了男孩亚伦,但是亚伦是小团体的头目蕾吉娜的前男友,虽然二人已分手,但是蕾吉娜霸道地不允许其他女孩接近亚伦。于是,凯蒂展开了报复行动。组合塑料的女孩都相貌可人,但是她们骄傲自大,并且认为自己被所有人喜欢,事实上她们伤害了很多人。在人前她们光鲜亮丽,在人后,她们散布流言蜚语,用谣言中伤很多人,并写在日记里。随着凯蒂和她的两个朋友展开的一系列报复行动,塑料组合终于解体,但是温顺的凯蒂也发生了变化,变得虚伪、让人讨厌。当真相被揭开时,一切变得不可收拾。这是一部关于友情、爱情的青春校园电影,它的结局是圆满的,女孩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初心和自尊,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学会将心态放平和,朋友间以诚相待。这个电影体现了美国人的交友的价值观,一开始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以利益作为开始的,虽然最后大家都回归到了友谊的本质,理解了友谊的真谛,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们交友的初心。

(二)美国交友范围解读

在中国的文化中,讲求为朋友两肋插刀,即当朋友遇到困难时,一般朋友之间都会伸出援手给予帮助,而朋友之间也可以进行倾诉,说出心中的苦闷和生活的苦难。在美国,则将朋友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他们将朋友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类别的朋友绝不混杂。在美国的朋友交往中,将朋友划分为在运动中结交的朋友、在工作中结交的朋友、在旅游中结交的朋友、在派对中结交的朋友、在俱乐部中结交的朋友,这些朋友都会在各自的领域中,不会进行重叠。

这一点,可以从美国电影《超级坏》中看出,主人公赛斯和埃文是一对不善言辞的好朋友,二人也不善于交际。两人在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两人早就习惯了每天的朝夕相处。由于美国交友的分类,两人即将结束高中生活,步入大学进行学习,这对于不善于交际的两人来说是充满恐惧的。在一个周末,幸运女神似乎眷顾了他们,他们收到邀请函,参加了一个满是漂亮女孩的派对,参加派对的条件是他们提供派对所需要的饮料和酒类。就是在这个派对上,赛斯碰见了他的梦中情人――茱尔斯,埃文也邂逅了女孩贝卡。为了获得与茱尔斯约会的机会,赛斯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参加了派对,在参加派对以后,赛斯发现梦中情人与他想象的不一样,挫败感占据了他的内心。而埃文为了与贝卡在一起,不断为了维护自己与现实不同的价值观,在与赛斯喝酒时反对赛斯的价值观,让他尊重女性。当埃文终于获得与贝卡上床的机会时,他却推开了贝卡,仍然遵守自己内心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在经历了这个疯狂的派对以后,赛斯和埃文二人把对对方的不满都发泄出来,两人和好如初,并且发现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才是最珍贵的东西,这是他们即将结束高中生活所要保存的美好。但是影片并没有到此为止,两位女性角色将全片的主题升华,两位女性的出现让赛斯和埃文发现,原来人都是要长大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有不同的朋友,朋友不是永远不变的,交友的范围不断扩大,每个人在遇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以后都会交往新的朋友,人生难免要分别,要学会成长,面对人生的分离。在影片的结尾,二人像成年人那样握手告别,这对曾经形影不离的好友也将走上不同的道路,开始新的生活。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交友的范围上划分领域,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朋友,这就是美国的交友范围。

(三)美国对待友情的态度解读

中国人向来十分重视友谊,对待友谊有着责任感和信任感,认为真正的朋友是在你陷入困境时可以拔刀相助的人。而在美国的文化中,友谊则是建立在轻松愉快的基础上,美国人的友谊没有那么沉重的责任。因此,在美国人的友谊中,朋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个体,美国文化将友谊进行详细地划分,将友谊与工作和事业剥离开来。中国的文化中,朋友在生活上相互关心,而在美国的文化中,生活属于个人的隐私,如不允许,则不会去触碰,工资、婚姻和家庭都是敏感的问题,在这点上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完全相反。

在美国电影《牛仔裤的夏天》中,讲述了四位女孩之间的友谊。卡门、缇比、莉娜和布莉姬是四个将友谊记录在牛仔裤上的女孩,她们共同的特点是都出生在夏天的尾巴,但是她们的性格却有很大的不同,在16岁的那个夏天,她们即将各自步入新的生活环境,她们惊奇地发现了一条牛仔裤,她们恰好都可以穿,于是这条牛仔裤成为她们友谊的纽带,开始伴随她们各自的人生。这是一部充满清丽气息的电影,是一部典型的带有美国文化色彩的电影,电影中的四个女孩之间的闺蜜情,与中国文化中的女孩之间的友情不同,她们没有热心分享各自生活之中的细节,而是有着自己的生活,相互之间并没有过多的联系,但是通过一条牛仔裤却将她们联系起来,并且继续着她们的友谊。

故事以四个女孩的生活作为故事的四个分支,布莉姬是一个有着金色头发的热情的女孩,她喜爱足球并且参与了足球的训练,并且穿着这条牛仔裤与自己的心上人共度良宵。但是这没有让她感到快乐,布莉姬想念母亲,生活意志变得消极,在坚强的外表下,布莉姬心理再也承受不住,热情开朗并不能拯救她。莉娜美丽但是性格较为内向,容易脸红害羞,在希腊的老家与陌生的祖父母开始了新的生活。由于不适应陌生的环境,莉娜不能很好地做出改变适应新的生活。在一次海边散步时,莉娜被一个英俊的少年吸引,并不小心落水,幸亏那个少年挺身相救,因而莉娜对其心生好感。但是命运与莉娜开了个玩笑,少年的家族与莉娜的家族是对头,莉娜只好向祖母保证不与少年来往。卡门从小父母离异,卡门热情冲动但内心却十分敏感,卡门对与多年不见的父亲共度暑假充满了希冀,但是当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时,却发现与父亲新组建的家庭格格不入,父女之间心灵上疏远起来。卡门感觉自尊受到了打击,最终一次悄悄地跑回家。缇比与其他三个女生的性格最为不同,缇比较为叛逆,性格独特,这个暑假她为自己的新节目而忙碌着。为了可以购买新的拍摄器材,缇比选择在暑假为超市打工,工作无聊至极,而电视节目的录制也不顺利,被采访的对象脑袋总是跳线,因为牛仔裤邮寄错误,她曾经帮助的一个小女孩归还了裤子,并帮助缇比,让她逐渐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生真谛。这条牛仔裤本来被四个女孩寄予厚望,希望可以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但是生活是平凡的,她们甚至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这让四个女孩明白,朋友间的交流十分重要,隐藏自己的情绪并不能化解自己抑郁的心情,生活还是充满了压力,这样的生活状态让她们只能在痛苦之中,朋友之间需要倾诉和交流。

二、中美友谊观对比

通过对以上电影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美在交友方面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文化上的差异,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中国和美国社会对待友谊的态度不同。中国是一个强调集体主义的国家,讲求依靠集体的力量,个人是无法充分完成任务的。而在美国的社会文化中,则追求个人主义,主张实现个人价值,即美国梦――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在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社会中有着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烙印。自我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独立的自我和相互依托的自我。在美国的文化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我,独立的自我在是美国文化的灵魂。而在中国文化中,则追求相互依托的自我,认为人是不能离开集体而独立存在的。因此,中国人讲求集体的力量,主张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联,将自己融入集体制之中,看重集体的利益,甚至有的时候可以为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努力为集体的目标而奋斗着。在美国的社会中,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主张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格,个人主义占据主导地位,自我是个人独立人格的体现;而中国主张将个人放在集体之中,个人离不开集体同时也是集体的一部分,个人是在相互依托之中形成的,个体构成了整体而个体也离不开整体。所以,中美两国在友谊观上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国在确定朋友之时首先追求心灵上的相通,而美国的友谊首先建立在利益之上;中国的朋友之间可以分享生活中的烦恼和喜悦,美国朋友之间绝不分享私生活;中国的朋友之间喜欢倾诉,注重朋友间的交流,而美国可能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朋友,相互之间的交流没有这么亲密和频繁。

三、结 语

作为美国电影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青春校园电影,它的主题似乎总是离不开友谊和爱情,美国青春电影中对于友情的阐释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美国电影中朋友之间是建立在轻松愉悦的基础上,少了一分责任感,朋友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并不分享彼此之间的私生活;而中国在友谊上则讲求伯牙和子期之间的心灵上的相通,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可以在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造成中美两国在友谊观上的差异的原因是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尊重彼此之间的文化习俗,才能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更好地进行交流。本文以三部美国青春校园电影为例,分析了美国电影中的友谊观,探讨了中美友谊观之间的差异,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庆丽。由美国校园电影解读中美友谊观的差异[J].电影文学,2013(21).

[2]王中祥。不羁的青春 不灭的梦想――从《名扬四海》看美国青春电影的人文关怀[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3).

[3]孟大伟,陈雪。书写洒脱不羁的青春――浅析好莱坞青春电影对中国青春电影的影响及反思[J].电影评介,2012(05).

[4]向定杰。论校园电影的价值取向与传播效果[J].电影评介,2014(04).

[5]贾丁丁。心灵之旅上的两种风景――校园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和《春风化雨》的文化解读[J].世界电影,2009(08).

青春校园故事 篇六

在编著了一系列的校园题材之后,朱家雄还是没能绕开高校。作为“品尚书系”的主编,朱家雄可谓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对此,他的解释是,他担任的“主编”的角色并非“裁判”,其实只是个版权人的角色。

面对采访,他对记者说:“坦率地说,在作者和主编这两个角色中,前者的意义对我来说无疑要重要得多,毕竟这本书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记者:你主编的书多北大题材,你自己创作的两本小说《校花们》《毕业前后》也是大学校园题材,为什么这么专注于青春校园题材、北大题材?

朱家雄:我专注于青春校园题材、北大题材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其实也有必然性。我主编的第一本书是出版于2000年1月的《北大情事》,这本书的策划就是一个偶然,当年在北大认识的一个研究生,这时已经是一家文化公司的经理,看到刚出版不久的《北大往事》很畅销,就拉我一起策划,出了《北大情事》这个点子。

但我这期间写的几个中短篇小说,包括2003年创作长篇小说《校花们》,以及后来的小说集《毕业前后》,还真是以青春校园为主。70后作家都在写什么呢?他们所写的往往是酒吧里的那些事,白领丽人和成功男人的那些事,我不熟悉他们所拥抱的这类生活,也没有兴趣去研究,所以就不自觉地书写起了自己熟悉的大学校园题材。我这次出版的《未名湖畔的青春》其实也是一个证明,这本是我二十年来所发表的各种文章的一个精选集,这些文章可以说大体也是聚焦于校园、青春、成长和文学的,是我个人的生活积累的一个见证,或许也可以说是我所经历的年代的一个见证。

记者:你在第二辑《成长路上的感悟》中的文章中说自己成长于湘中的山沟里,是从小地方走到大地方来的。很多作家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但在他们的创作中,故乡往往是他们创作题材的一个重心,你为什么没有这样做?

朱家雄:以故乡作为自己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发生地和背景,这样的作家有不少,中国的外国的都有,最著名的有福克纳、马尔克斯等,奈保尔的早期创作也如此,中国的作家似乎更多,比如鲁迅、老舍、沈从文、汪曾祺、莫言、陈忠实、贾平凹、曹文轩、陈建功等等,很多,可谓形成了一大传统。但实际上他们的创作也并不全都局限在故乡,而是以故乡作为重点和核心,他们也还有别的许多创作。事实上,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有故乡情结的,作家中的大多数人也是如此,所以他们的作品里多多少少都会写到故乡,只是程度各有不同吧。但也有很多作家把写作的重心放置在旅途上,或者他生活工作时间较长的那个地方,比如那些可以被视为第二故乡的地方。比如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海明威,又比如茅盾、巴金、钱钟书、丁玲、艾芜、三毛以及许多写都市生活、漂泊生活的60后、70后作家等等,这大概是因为个人生活经历的不同。我觉得这要看每个作家自己的具体经历和生命感受,越是给自己生命留下深刻印记的地方,就越容易成为作家笔下的重心。

我也有很深的故乡情结,比如我就写过《故乡》《望见故乡》等故乡题材的诗,早年我也曾写过以故乡发生的事情为素材的小说,可惜没有发表。而之后大学校园的生活积累和北京这个大都市的生活积累越来越丰富,留给我的印痕也越来越深切,到现在,我在北京生活的时间竟然比在家乡生活的时间都要长了,北京无疑已成为我生命中的第二故乡,而当中印记最深的校园生活自然也就成为我笔下的重心了。不过我也还是有创作故乡题材的想法和计划,比如写一本散文集《湘中往事》,比如我正在写的一本以故乡民营煤矿的那些事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记者:《未名湖畔的青春》第六辑《两代新锐的崛起》收入的是你前些年所发表的关于70后、80后两代作家的评论和随笔,你觉得自己对80后作家也算比较了解吗?能否谈谈你对70后、80后甚至90后各个代际在写作方面的看法?

朱家雄:80后作家的创作和70后作家的创作有类似之处,比如个人化、个性化的叙述,又比如一定程度上的叛逆姿态。但这两代作家的区别也是明显的,比如前期70后作家作品中的那些有关先锋叙事、身体叙事、欲望叙事的各种表征和能指就给我以深刻印象,而80后作家作品中的那些流行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的符号和元素显然要更加鲜明。

人物名片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6篇青春校园故事就到这里了,希望在青春校园故事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