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优秀14篇)2-13-65

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的事,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难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爱岗的小编阿青帮大伙儿分享的14篇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残疾人励志事迹 篇一

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优秀14篇)2-13-65

xxx,1982年出生,14岁那年,放学途中遭遇意外,经过医生精心救治,虽脱离了生命危险,却失去了双腿,成了一名重度肢体残疾人。

18岁那年,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xxx学会了修鞋,有了一技之长。虽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他还有更高的追求和理想。在轮椅上的这几年,xxx自学了初中、高中课程。他拜一位家电维修师傅为师,学习家电维修,同时还自学了电脑的使用与维修。

20xx年,xxx在自家小平房里开了家电维修部,虽然赚不了多少钱,但踏上了创业之路。开店初期,xxx经常为了解决一个小问题废寝忘食。20xx年,xxx参加了伊春市残联举办的首届家电维修技能培训,获得“优秀学员”的称号。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xxx扩大经营项目,开始电脑销售及维修,小店也搬到了一个不算繁华的路边上。

开店之余,xxx还参加各种培训,他不仅学到了创业的新理念,培训老师风格迥异的授课方法在他未来成功的道路上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电脑的普及,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xxx始终秉持“诚实守信热情服务”的经营理念,在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智能手机普及后,小镇上购买电脑的人越来越少,xxx关掉了不赚钱的店铺,开始向梦想出发。他游历祖国山山水水,把一路风景拍成短视频,通过短视频宣传家乡山特产。20xx年,在第30个国际残疾人日期间,xxx参加“折翼天使照亮人生”黑龙江省残疾人网络就业短视频创作大赛,获得美好生活板块第一名的佳绩。

现在,xxx和妻子共同注册了东北胖妞苇抖音短视频直播号,直播宣传东北乡村生活、民俗文化和家乡特产,他通过抖音店铺实现线上新模式创业,现有粉丝数5。2万人。

xxx始终坚信,努力并不一定成功,放弃一定失败,只要一直在努力,人生就会处处精彩。

著名残疾人的励志简短小故事 篇二

黄宇——赢得完美生活的“玻璃娃娃”

黄宇,男,汉族,1967年生,肢体残疾,中共党员,上海市徐汇区人,现上海“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经理,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导致下肢严重残疾,没有进过一天校门,参加远程大学教育,取得了英语自考多项单科结业证书。1991年创办“小雨亭”刻字社,从100元的启动资金滚动发展,现已成为年营业额60余万元的中型服务企业;解决了15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就业,曾被评为上海市肢残人百强明星和自强模范。

在繁华的大上海长乐路,有一家刻字工艺品商社名叫小雨亭。创办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黄宇,先天性成骨不全,连打喷嚏或在床上翻身都可能骨折,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样脆弱,成了“玻璃娃娃”。黄宇十三四岁时,30多年来他至少骨折过40多次,导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难以忍受!

黄宇母亲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云,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亲。儿子将永远是个残疾人,她内心的酸痛只有自我体味。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带着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医院,但专家都说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期望。由于肌肉萎缩,也无法整形,儿子两条腿和肢体的其他部分渐渐地都弯曲变形了。残疾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十分痛苦,但他也认识到痛苦悲哀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坦然地去应对残疾,勇敢地去抗争,生活才能完美。

知识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宇开始要学一门技术以谋生,最后在一家刻图章的小店当起了学徒。虽然工资只有36元钱,却拥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复一日他风雨无阻地上班,因为这是他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开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宇在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的创业奠定了基础。他说:“机会掌握在自我的手里,任何摆在你面前的机会都不要错过。”1991年,他萌发了自我创业的念头,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创办了“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开业至今,经过17年的发展,此刻拥有两家门市部、一间工作室,面积加起来也有200多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一年的营额将近70万,公司共有12名员工,一半是残疾人。对于这点,黄宇有他自我的想法:“生意场上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很多,假如单单跟他人比每月能赚多少钱,我远远比可是他人,可是能够帮忙身边的残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对我这样的残疾人来说,比赚钱有着更大的好处。”黄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先后担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市残联青年委员会主任,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自强模范,2003年被评为徐汇“十佳青年”。2004年春,黄宇与一位温柔贤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运动员共结连理,迎来了完美的生活。

名人残疾人励志故事 篇三

霍金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由於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时间减少。1973年,他发现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为辐射而变小,但温度却会升高,最终会发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出现问题,后来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气管手术,使他从此再不能说话。现在他全身瘫痪,要靠电动轮椅代替双脚,不但说话和写字要靠电脑和语言合成器帮。

虽然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他在病发后获得的。他凭著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个奇迹,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

残疾人励志事迹 篇四

陈XX命运多舛,6岁父母离异,8岁流浪四方,13岁从火车上摔下失去双腿,18岁学会唱歌,他以木盒为腿,从四处乞讨到流浪卖唱,他用歌声行走中国,走过全国700多个城市,娶妻生子,过上幸福小康生活,从无腿乞丐成长为中国激励大师。

他的童年较同龄人相比极其不幸,刚满5岁时,父母就因感情不合而分居,1991年,年仅8岁的他被法院判给了爸爸,没多久,爸爸把他托付给了50多岁的爷爷后,远离家门。由于爷爷、奶奶经济困难,陈XX从小就没上过学,11岁时,就靠着爷爷教的一点快板和家乡戏开始外出“闯天下”了,佳木斯、北京、沈阳等地到处留下了他那幼小的足迹。

1996年五月中旬,陈XX流浪到潍坊市昌乐县爬乘一辆火车时,不小心摔了下来,等他醒来时,他已经躺在医院里,火车碾断后高度截肢,从臀部往下仅保留了10厘米。一年后,在家倍感孤单的陈XX趁爷爷不备,用一块厚厚的轮胎皮绑在屁股下面,用两手撑地一点一点向前挪动,再次离开了家门,一个月后,流落到浙江嘉兴的陈XX,遇到了一个街头卖唱的无腿残疾人

“就是这个朋友,教会了我唱歌,后来,我就用美妙的歌声引来了身边美丽的凤凰。”提及老婆和一对儿女,天生乐观的陈XX更显得兴奋和开心。

陈XX: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二庙乡瓦子埠村人,六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失去了父爱母爱,陈XX的童年是不幸的,13岁的时候,跟随爷爷去卖艺,有一次坐反了火车从车上跳下,意外事故使他失去了双腿。经过一段时间的迷茫,陈XX最终选择了坚强面对。虽然没有了双腿,但他有健全的意志和心理,他决心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养活自己。从此在外流浪,在流浪卖艺的这些年里,陈XX当过乞丐,卖过报纸,擦过皮鞋,修过电视。

陈XX亲手制作的两个普通的木盒子,一个大一个小,一个重,一个轻,一个三斤半,一个四斤半,成了平时走路时穿的鞋子,成了他的'强有力的双腿,重的右手拿,这样保持行进中的平衡。陈XX就是穿着这双“鞋子”走南闯北,认识了让他走上“流浪歌手”道路的“师傅”。到目前为止,街头演唱达3000多场。

陈XX靠自己的坚强意志多次登山。到目前为止,陈XX登了中国大大小小90多座山,正是靠着登山磨练出来的意志,陈XX有这么大的勇气去坚持自己的梦想!

著名残疾人的励志简短小故事 篇五

斯蒂芬。霍金(1942-)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3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

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

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本书一出版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时间简史》对我们这些喜用言语表达甚于方程表达的读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书。她长于一个对人类思想有接触贡献者之手,这是一本对知识无限追求之作,是对时空本质之谜不懈探讨之作。

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六

有一个小孩叫巴雷尼,他在很小的时候因为一场大病成了残疾,这使巴雷尼行动很不便。这场不幸也让巴雷尼的母亲心痛不已,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小小年纪就受尽磨难,于是母亲拉着巴雷尼的手对他说:“孩子,妈妈认为你将来一定会有非凡的成就,妈妈也相信你能用自己的双腿走出自己的人生,孩子,你能做到吗?”母亲的话让小巴雷尼得到了莫大的鼓励,他倒在妈妈的怀里放声痛哭起来。

母亲强忍着眼泪,她知道巴雷尼现在最需要的是她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眼泪,如果她垮了,那么巴雷尼的人生也会一起垮掉。从那天以后,母亲为巴雷尼制订了锻炼计划,每天都会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有一次,母亲得了重感冒,还发着高烧,但是她认为自己作为母亲,不能因此放松对孩子的教育,于是依然强撑病体,满头大汗地坚持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通过锻炼,巴雷尼的身体渐渐有了好转,母亲的言传身教更是深深地教育了巴雷尼,让他经受住了命运的考验。最终巴雷尼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1941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巴雷尼凭借顽强的精神战胜了残疾,人生的道路是很漫长的,不会一直平坦,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七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由於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时间减少。1973年,他发现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为辐射而变小,但温度却会升高,最终会发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出现问题,后来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气管手术,使他从此再不能说话。现在他全身瘫痪,要靠电动轮椅代替双脚,不但说话和写字要靠电脑和语言合成器帮。

虽然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他在病发后获得的。他凭著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个奇迹,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

著名残疾人的励志简短小故事 篇八

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人。9岁时遭高压电击,虽然失去双臂,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如今小杨佩跟随母亲远赴北京打工,心中一向有个愿望,待有了一笔钱后,要继续学习深造,然后做自我喜爱做的事,她个性喜爱唱歌、跳舞,期望将来能拥有一个自我的残疾人艺术团。

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截肢对于还没开启自我绚丽人生的她来说,意味着学业的废弃和生活的无着。

从那以后,家里更困难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亲带着弟弟留在家里,而母亲带着她选取了外出打工挣钱。没了手,连自我的生活都很难自理,更不用说打工赚钱了。小杨佩自我慢慢练以脚代手,练就了一双灵活的双脚。但现实又实在是太残酷,没有一家单位肯接纳无手的杨佩,无奈之下,她选取了乞讨的生活。

杨佩很清楚残疾人要自立,务必先要自强、自信。自强就得有自我的一技之长,假如没有专长,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她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寻找适合自我的专业,然后努力学习、钻研,使自我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她此刻的乞讨是在聚资,她的梦想是攒够了钱,去完成自我的学业,使自我有文化有知识,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她最喜爱做的事是跳舞,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无臂的舞蹈家。

杨佩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梦想并坚信能从逆境中熬过来。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边的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她又是不凡的,能够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哪怕乞讨,也是为了飞翔!

著名残疾人的励志简短小故事 篇九

“上帝关上了一道门,同时也会开启一扇窗。”以前,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能给身处困境的人送去希望。作为教师,我曾把这话送给学生,那时觉得正确无比,学生们也感觉像心灵的鸡汤。可几天前的一件事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认识。

我的一个学生,幼时左臂截肢,高考落榜后,父亲帮他开了一个小店,他觉得自己独臂给人送货太辛苦,不久就把店关了,去了一家歌厅管音响。时间不长,他又觉得不爽,辞职而去。四年后,我再次碰见他,他还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一阵局促后,他对我说:“老师,您曾对我说过,‘上帝关上了一道门,同时也会开启一扇窗。’可是,这么多年,上帝怎么就没有给我打开任何一扇窗呢?”

直到此时,我才意识到,当初的灌输多么肤浅。于是,艰涩地说了几句后我落荒而走。

细想起来,这格言更像一句谜语,猜不透的人误以为仁慈的上帝一定很讲求平衡:在此处少给你半斤,就会在彼处补给你八两。而事实并不是这样:上帝关上了一道门,从未同时为你开启一扇窗,上帝做的,只是告诉你有窗,其他的已经不是上帝的事情。这就是这句话的谜底。其实,但凡知道这个谜底的人,都不会祈祷上帝的恩赐,他会自己努力去“开窗”。

斯蒂芬·威廉·霍金,27岁时,上帝关上了他的健康之门,卢伽雷氏病症使他全身肌肉萎缩,腿不能走,手不能写,嘴不能说,整天被禁锢在冰冷的轮椅上,仅有的资本就是一颗大脑和可以活动的两根手指。霍金没有祈求上帝:“给我打开窗吧!”而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自己推开了那扇窗。46岁那年,他出版了伟大的《时间简史》,他也被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另一个爱因斯坦”和“宇宙之王”。

法国人菲利普·克罗松,26岁时,上帝也关上了他的健康之门,因触碰高压线,双臂和双腿都被截肢。但他相信,还有一扇窗是为他准备的:做游泳健将。为了打开这扇窗,他聘请教练学习游泳技巧,在自己残存的上臂上安装假肢,大腿上套上脚蹼,然后,头戴潜水镜和呼吸管下水,每周坚持35小时的魔鬼训练。2010年9月18日,他胜利横渡34公里宽的英吉利海峡。上帝为他准备的那扇窗,最终被他打开了。

有个女孩儿叫王千金,镇江人,脑瘫患者,除了头部,身体其他的部位都动弹不得。王千金没有绝望,坐在轮椅上,她苦练用嘴唇敲键盘,瞄准了一个键“按”下去,一下再一下,艰难地敲出一个又一个汉字。就这样,她硬是写完了20万字的小说,并成为网络签约作家。她也打开了上帝为她准备的那扇窗。

海伦·凯勒、奥斯特洛夫斯基、高士奇、张海迪……他们都清楚,上帝不会为他们做什么,更不会包办他们的成功。但是,他们都成功了。

我的那个学生损失的只是一条胳膊,他本来有足够多的机会去打开那扇窗。但是,他没有。为什么呢?因为他在“等待上帝恩赐”。

如果再次回到课堂,我会告诉学生:无论是谁,上帝都不会给予多一点的恩赐,只会给身处逆境的人以成功的希望。不同的是,坚强者在希望中奋斗,而懦弱者则在希望中等待。

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十

小斯蒂芬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样,喜欢玩具,着迷于玩具火车,甚至自己花钱买来了电动火车。十几岁时,斯蒂芬霍金还喜欢制作飞机模型和轮船模型,甚至尝试发明一些游戏,比如制作不同颜色零件的工厂、运送产品的公路和铁路,以及股票市场。斯蒂芬霍金和一个同学负责编制游戏的规则。在编制这些游戏时,小斯蒂芬霍金的目标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开动的模型','这些游戏及制作都来自于探究事物并且进行控制的要求'。这种要求一直驱动斯蒂芬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来的宇宙学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学期间,斯蒂芬霍金分在一个很好的班,尽管他的成绩名次从未进过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学的尊敬,同学为他起了一个'外号'———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学,他们喜欢听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如莫扎特、、贝多芬,也到音乐厅去听音乐。他们还经常讨论一些科学和宗教问题,例如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运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残疾人励志事迹 篇十一

他是“xx省自强模范”。他凭着刻苦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顺利地实现了大学梦。他从xx化工学院(现xx科技大学)轻工工程系工业发酵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在xx县酒厂,负责生产工艺和品酒勾兑。1999年,xxx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国有企业工作,来到了滦平县大屯乡窑上村,走村串户、考察立项,克服重重困难,开始筹建滦平县热河春酒厂。

一场意外的车祸使他胸部以下截瘫!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同命运之神顽强搏斗着。经过3次大型修复手术,他的大腿竟然奇迹般地有了知觉!20xx年,他建立xx康熙酒业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为“澹泊敬诚”。20xx年,贮存到期的“大黄米酒”出厂上市后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供不应求。20xx年,公司有员工60名,其中残疾人6人,年销售额达到20xx万元,利税800万元。20xx年澹泊敬诚白酒文化博览园项目区动工,设有酒文化长廊、酒博馆、体验馆、酒银行等,新增3000平方米贮藏酒洞。

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十二

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人。9岁时遭高压电击,虽然失去双臂,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如今小杨佩跟随母亲远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待有了一笔钱后,要继续学习深造,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特别喜爱唱歌、跳舞,希望将来能拥有一个自己的残疾人艺术团。

家住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兴隆镇蒙溪街村的杨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变压器放在村中央,孩子们来来往往总喜欢拉着高压线线杆的斜拉线玩,9岁那年,一天吃过午饭上学去的她走到变压器前时,习惯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线,但她没有想到这次斜拉线已经松开并碰上了高压线。

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截肢对于还没开启自己绚丽人生的她来说,意味着学业的废弃和生活的无着。

从那以后,家里更困难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亲带着弟弟留在家里,而母亲带着她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没了手,连自己的生活都很难自理,更不用说打工赚钱了,小杨佩自己慢慢练以脚代手,练就了一双灵活的双脚。但现实又实在是太残酷,没有一家单位肯接纳无手的杨佩,无奈之下,她选择了乞讨的生活。

杨佩很清楚残疾人要自立,必须先要自强、自信,自强就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如果没有专长,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她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然后努力学习、钻研,使自己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她现在的乞讨是在聚资,她的梦想是攒够了钱,去完成自己的学业,使自己有文化有知识,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她最喜欢做的事是跳舞,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无臂的舞蹈家。

残疾人励志事迹 篇十三

陈XX,女,汉族,1973年生,视力残疾,一级钢琴调律师,北京市人。现北京新乐钢琴调律有限职责公司总经理,系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调律分会会员。幼年患先天性白内障双目失明。22岁毕业于北京盲校钢琴调律班。20xx年10月建立北京钢琴调律网,20xx年出版《陈XX:耳边的世界——中国第一位女盲人调律师的自传》,同年12月被江苏卫视和新浪网评为《感动20xx》十大真情人物。

盲人钢琴调律师陈XX的故事有点传奇,但都是真的。3个月大的时候,因为先天性残疾,陈XX被父母遗弃,是姥姥收养她并抚养成人。

陈XX自小对音乐比较感兴趣,学过很多乐器。自打学调琴开始,她每一天总是十三四个小时泡在钢琴边,仔细摸,用心记。学调律还务必会修琴,一个盲人手拿锤子钉钉子、刨子刨木头,受伤总是难免的,学习调律那段时光,她手上就没有一块好肉。

4年学习,陈XX掌握了欧美最先进的钢琴调律技术,但信心满怀的她立刻遭遇了残酷的现实,当时国内的人还无法理解盲人调琴师这一行业。几经周折,一家大的琴行经理考核后同意录用。但经理为难地说,这份工作需要上门为客户调琴,你此刻的状况挨家上门也太困难。再说路上车很多,出了交通事故,琴行要负责的。

为了熟悉地形路况,她请家人帮忙,把图上的地名、车站、胡同小区等一一抄写成盲文,一一记熟。有一位用户不期望盲人调律,她到用户家后,凭着眼睛仅存的一点光感,跟用户走到钢琴前,连调带修干了两个小时,客户试弹后很满意,并说他的'两台琴以后都请陈XX调。这时陈XX告诉他自己是个盲人,对方不好意思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陈XX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与客户见面时决不告诉自己是盲人,调琴结束后,必须要告诉用户自己是盲人。她说:“给用户调完音后,我除了教给用户一些保养知识外,还要给用户弹一首优美的曲子,这时才告诉他,我是一名盲人钢琴调律师,用户感到十分惊讶。你是盲人,你怎样来的?你调琴的时候,眼睛一向跟着手动呀!每当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真正在调琴这个圈子里闯出名气,陈XX靠的是技术。她将8000多个钢琴零件熟记于心,并能及时发现影响音准的零件,调出正确的音律。到目前,她已给上万个家庭的钢琴做过调音,足迹遍布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为了帮忙更多的钢琴用户,陈XX开通了全国第一条钢琴公益热线,每一天晚上7点到10点,她都会守候在电话机旁。在钢琴调律的路上,她最大理想就是让全国的人都明白,盲人完全能够从事钢琴调律工作。

陈XX不仅仅拥有娴熟的调琴专业技术,她还创造了许多盲人第一的奇迹:中国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中国盲人中第一个写自传的,第一个会骑独轮车、游泳、骑自行车、开卡丁车、滑旱冰、练跆拳道的盲人等等。陈XX说,不管路有多漫长、有多艰辛,她都会“笑对人生”。她是该笑,因为她为自己“调”出了一派光明。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篇十四

尼克·胡哲(Nick Vujicic),1982年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生来没有四肢,但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信念,在全球演讲,鼓舞人心。2005年获“澳洲年度青年”称号。2008年起担任国际公益组织“没有四肢的生命”CEO。

像雕塑一样活着

第一次见到尼克·胡哲,人们都难掩震惊——他就像一尊素描课上的半身雕像,没有手和脚。面对人们讶异的表情,尼克自我介绍时常以说笑开场。

“你们好!我是尼克,澳大利亚人,今年28岁,周游世界分享我的故事。我一年大概飞行120多次,我喜欢做些好玩的事给生活添色。当我无聊时,我让朋友把我抱起来放在飞机座位上的行李舱里,我请朋友把门关上。那次,有位老兄一打开门,我就‘嘣’探出头来,他当时被我吓得跳起来。我心想,他们能把我怎么样?难道用手铐把我的‘手’铐起来吗?”

“我喜欢各种新挑战,例如刷牙,我把牙刷放在架子上,然后靠移动嘴巴来刷,有时确实很困难,也很挫败,但我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我们很容易在第一次失败后就决定放弃,生活中有很多我没法改变的障碍,但我学会积极地看待,一次次尝试,永不放弃。”

尼克的生活完全能够自理,独立行走,上下楼梯,下床洗脸,打开电器开关,操作电脑,甚至每分钟能击打43个字母,他对自己“谜”一般的身体充满感恩。“我父母教我不要因没有的生气,反而要为已拥有的感恩。我没有手脚,但我很感恩还有这只‘小鸡腿’(左脚掌及相连的两个趾头),我家小狗曾误以为是鸡腿差点吃了它。”

“我用这两个宝贵的趾头做很多事,走路、打字、踢球、游泳、弹奏打击乐……我呆在水里可以漂起来,因为我身体的80%是肺,‘小鸡腿’则像是推进器;因为这两个趾头,我还可以做V字,每次拍照,我都会把它翘起来。”说着说着,他便翘起他的两个趾头,绽出满脸笑容——Peace!

尼克的演讲幽默且极具感染力,他回忆出生时父母和亲友的悲痛、自己在学校饱受歧视的苦楚,分享家人和自己如何建立信心、经历转变。“如果你知道爱,选择爱,你就知道生命的价值在哪里,所以不要低估了自己。”在亲友支持下,他克服了各种困境,并通过奋斗获得会计和财务策划双学士学位,进而创办了“没有四肢的人生”(Life Without Limbs)非营利机构,用自己的生命见证激励众人,迄今他已走访了24个国家,赢得全世界的尊重。

我和世界不一样

1982年12月4日的那个清晨,尼克的父母原本怀着满心欢喜迎接他们的头生儿子,却万万没想到会是个没有四肢的“怪物”,连在场医生也震惊得无言以对。

“我的父母毫无心理准备,医生给不出解释。我妈妈曾是护士,她怀我时非常清楚什么事该做或不该做,她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头痛时她甚至没有服止痛药,她确定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没问题。她照过三次B超,大家都没发现问题,以为我只是保持某种姿势。他们原本期待一个漂亮又健康的男孩,不过我确实很漂亮,(笑)只不过有些缺陷而已,但当时那是一个大悲剧。”

尼克的父亲是当地一位牧师,那个清晨,整个教会都为之忧伤,每个人都在质问上帝——如果上帝爱人,为什么会让这样的事发生?如果《圣经》上说我将你造在母腹中时已应允了一个希望,那么上帝造尼克时究竟在想什么?

“我父亲一开始以为我活不了多久,但我其他方面一切正常,并且活了下来。可以理解,父母非常担心我未来的生活,生下一个残缺的孩子,我想他们只是害怕自己不能胜任。”

这对夫妇经历了很多艰难的阶段,他们无法接受事实,带着小尼克看了一个又一个医生,试着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尼克的母亲回忆:“我以为那是一场噩梦,我以为当我一觉醒来,噩梦就会结束,所以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要带他回家,我不愿意照顾他。”

好几个月后,这个家才进入平静,选择顺服上帝的旨意。“人生中许多时候,我们想寻找答案但却得不到,就在这种时候,我们要凭信心相信上帝。我父母认识到了这点——这是我们的骨肉,上帝把这个孩子赐给我们,就会给我们足够的恩典,让我们拥有智慧、慈悲、怜悯和爱来养育他,就好像我有手有脚一样。”

至此,这个在极大不幸中关乎信心的故事才悄然启幕。

事实上,这是一场艰辛的战役,供应尼克所需的一切,是一场持续的挣扎,可以寻求帮助的对象和渠道并不多,这对夫妇只能独自克服各种问题,在尝试和纠错中不断摸索,找寻或设计合适的轮椅设备,筹集资金支付一切,甚至与社会的律例抗争。

由于尼克身体上的残障,澳大利亚当时的法律规定不允许他进入正规学校,但他的母亲力争修改法律,经历万般艰难,令尼克成为第一个进入正规学校就读的残障生。

上学后,孩子们都趴在课桌上听课,只有金黄色头发的小尼克突兀地“站”在书桌上,用仅有的两个脚趾头夹住笔写写画画。“妈妈说,上学第一天,我不停地哭不停地哭,隔天就不愿上学,因为其他孩子会嘲笑我,对我指指点点、排挤我,我感觉非常孤单,但家人一直支持我,所有人都说,尼克,你没问题,你只是很特别。但是,我不想要特别,我只想跟大家一样!”

我不需要手和脚,因为上帝背着我

尽管并非布道,每次尼克都会在桌角安放一本《圣经》,这是他必用的道具,演讲中,这可能是他所指的“目标”,又或是令他“站立”起来的“助力”。

“Give up(放弃)还是Get up(站起来),这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选择。现在你们看到,我像这样直接地摔倒了,躺在这儿,脸朝下,没手,没脚,要爬起来似乎不可能。我重复试了一百多次去站起来,你认为我就这样放弃吗?不!当我摔倒了,我尝试去站起来,一遍又一遍。你要知道,这并不是最后的结局,你会找到一个方法来完成,就像这样。”

他用头顶着《圣经》借力,将自己的躯干艰难地慢慢“撑”起,这一刻,撼动人心。

前两年,他也曾和北京的大学生们分享他的信仰,演讲结束后,一位男生举手求解:“你所爱和信靠的那位(上帝)并没给你手和脚,也没给你神迹,你为何还如此相信他?”

尼克的回答温柔而敬虔:“不管你是否相信,我们先做个假设吧,如果我信仰的是真理,我相信此生结束后能进入天堂,我将有一个崭新的身体,那里没有悲伤,没有泪水,没有失落,一切都是完全的,那么,通过我暂居地上的这具破碎身体所经历的一切,若能鼓励一些人认识到我所指的那个永恒,这就是个神迹,因为我可以鼓励其他人找到那种永生的盼望。”

“当我长大后,清楚知道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我开始向父母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一切会发生?我想他们看到了我心里的痛苦和挫折感,他们只是回答——只有上帝知道……”

八岁的尼克祈求上帝让他长出四肢来,但并没得到回应。“我给自己下了定论,我永远不会结婚,不会有工作,不会过上一个有目标的人生。我会是个怎样的丈夫呢?我甚至都无法牵我妻子的手。我当时觉得心灰意冷,我不知如何形容那种感觉,我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十岁时,尼克试图将自己溺死在浴缸里,但就连自杀也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一到水里,他就“像一件救生衣那样竖直地浮在水面上”,这样的经历就曾有三次。

整个童年,他不仅要挑战学习,还要与自卑和孤独作斗争。有一天上学,他先后被12个孩子嘲笑。到下午2点50分,他坐在轮椅里暗自决定:“如果再多一个人取笑我,我就放弃自己。”这时,一个女孩走过来:“嗨,尼克,你今天看起来不错啊。”他已记不清这个女孩的样子了,但却永远记得这句鼓励“救了我的命”。

靠着坚定的信仰、家人的支持和朋友的陪伴,尼克的信心一天天增长。“我相信除了外表不同,我跟其他人是一样的。”他的自信和乐观渐渐赢得其他学生的尊重,大家都会给出“尼克爱所有人”这样的评语。“此外,我还发现自己很有演讲天赋,许多人在这方面很尊敬我,我被全校学生票选为小学的学生会主席、高中的学生会副主席。”

19岁那年,尼克开始献身传道,在亚洲、非洲和美洲传福音,他的生命见证触动了千百万人的心。

“邀请耶稣进入生命,最大的意义在于他会与你同在。我想起曾深深感动我的一首诗《脚印》,关于一个人跟耶稣一起沿着沙滩行走的动人故事,这个人回头看并说:为何在我人生顺遂时,我看见两对脚印,而在经历艰难时,我却只看见一对脚印?耶稣回答道:人生顺遂时我走在你的身旁,但在经历艰难时,是我背着你走。这让我深受感动,我知道他掌管一切,我的生命就在他手中,我不需要手和脚,因为上帝正背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