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最新11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积累与运用相关内容,快回答精心整理了11篇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欢迎查阅与参考。

积累与运用 篇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句子中说话人在前、在中、在后时,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

2.了解叠词在表达上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能在交际场合中对大家关心或感兴趣的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根据书的封面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

5.运用已学方法自主阅读短文。

教学准备:

叠词卡片,词语接龙所需的生字卡片,搜集的新闻报道稿等。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 读一读、想一想。

⑴自由读一读这三句话,说说写对话时要注意些什么?

⑵小结。对话的三种形式,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时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2.再读,体会表达效果。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不同的对话形式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

3.运用。

(1)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运用恰当的对话形式,写一两句人物的对话。

(2)交流点评。

二、词语拾趣

1. 自由读第一排范例,说说发现什么。

2. 同桌合作读,完成后面的词语接龙。

3. 教师抽读。

4. 开火车接龙。

三、互动平台

1. 自由读,说说自己从这几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2. 指名举例说说什么叫叠词。

3. 同桌比赛:看谁知道的叠词多。

4. 举例体会叠词的表达效果。

(1)生动形象。

(2)富有美感和韵味。

(3)感觉亲切。

5.试着运用叠词说一两句话。

四、自主阅读园地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刘翔创造亚洲奇迹》和《亚洲飞人——刘翔》。

2. 用自己的读书符号,留下你阅读的痕迹,记下你阅读中的感悟。

3. 引导学生交流读后感悟。

(1)说说这两则新闻报道分别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倾向?

(3)说说你对新闻报道的认识。

五、口语交际:说出自己的见解

1. 课中联系旧知,引出话题。

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我们认识到:一场暴风雨,有的人认为是一种毁灭,可拉法埃莱·费拉里斯却认为它带来的是更加绚丽华美的景色;在多数人眼里,丝瓜是再常见不过的了,可季羡林先生却认为它是那么神奇,仿佛既有思想,又有行动;有人觉得兰花要种在花盆里,有人却觉得还是长在空谷的幽兰好;就连那小小的天窗,也会让我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来。我们认识到: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看起来很平常的现象,很普通的事物,人们往往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你心中也一定有你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看法。想不想说出来,看看其他同学和你的想法有没有不一样?(板书课题)

2. 进行了解。

3. 交流了解情况。

(1)同学间互相说说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

(2)说说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交流可先在小组内进行,然后在全班组织开展。师指导学生就态度大方、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尤其是有独特的见解方面进行互提意见、互相评价。

六、习作百花园

1. 联系课文,复习写法。

(1)在本单元的课文中,你学到了哪些状物的方法?

(2)《天窗》一课中,你懂得了怎样去展开想象?

2. 指导观察和想象。

(1)看看语文书封面上有些什么?具体说说他们的样子,色彩等。

(2)这些会让你想到什么?

3.构思习作。

你是怎么说的,你就怎么写。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口头语言转变为书面语言。知道作文就是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以书面语的形式写下来。

4.自读自改。

运用修改符号,自读自改,知道修改在作文中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5. 师生合作,当面评改,以点带面。

老师重在指导作文修改的方向和方法。

6. 分小组,学生互评自改。

指导学生在互评过程中,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在评别人的作文中自己学会思考,力求得到一些启发。运用修改符号,反复修改,养成良好作文习惯。

7. 小组内互相赏读。

8. 面向全班赏读,增加学生习作的信心和兴趣,互相取长补短。

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读一读,背一背,积累词语。

2、读诗歌,理解意思,体会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家指的是什么?

3、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

4、观察景物,写出你的感受。

课前准备:

拍摄有关学校和早晨景色的图片;布置学生观察早晨的景色,早晨发生的事。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时数: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了解词义,学习运用。

1、读词语。

2、理解词语的意思。

(1)旭日东升:旭日,早晨的太阳。早晨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形容充满青春活力、生机勃勃的景象。

(2)夕阳西下:夕阳,傍晚的太阳。傍晚的太阳从西边落下。

(3)晚风习习:习习,形容风轻轻地吹。

(4)霞光万道:阳光穿透云雾射出的彩色光芒。

3、自读词语,并背下来。

二、阅读诗歌,理解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1、读诗歌,看看有几小节,这首诗讲的是什么?(五小节,讲社会主义建设者以苦为乐,艰苦创业。)

2、理解意思。

(1)读第一小节,说说意思?(帐篷是建设者流动的家。)

(2)建设者为什么要住进流动的家?(哪儿需要我们,就在哪儿住下。)

(3)读第二小节,说说意思?

(这个特殊的家所处的环境)

(4)这个家安在哪里?哪个词用了两遍?说明什么?(在荒原,在野地。最早用了两遍,说明在这以前这些地方荒无人烟的。)

(5)喧哗的本义指什么?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

(6)读第三小节,说说我们指的是哪些人?

(7)读第四小节,说说家指的是什么?

(8)读第五小节,说说讲了什么?

(9)怎样理解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华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三、作业

1、抄写读读背背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里的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

1、同学们,我们在校园里学习、生活已有三年了,你一定很熟悉校园的环境吧!谁来介绍,这是什么地方?

2、今天有一批客人来到学校参观,如果请你来当导游,你能做好这项工作吗?

二、明确导游工作要求

1、作为导游向客人介绍,仪态要大方,要讲普通话。

2、按照参观的顺序讲清楚,可以先介绍学校的概况,选择一两个能反映学校主要特点的内容进行重点介绍。

3、要带着热爱和自豪的感情来讲。

三、合作讨论,丰富话题

1、提出讨论交流注意的问题

(1)你打算怎样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学校呢?

(2)你怎样确定校园导游的路线?这条路线最好既便于介绍又方便参观。

2、讨论交流

学生组成合作小组,根据课前观察及搜集到的有关学校历史、学校概况、办学特色等图片、文字材料,展开讨论,自主确定选择哪些内容介绍,并画出导游路线。

四、自由组合导游团进行交流

1、一人担任导游,其他学生充当客人。

2、导游介绍时,注意回答其他客人的提问。

3、客人听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没讲清楚或自己想了解的问题要提出来或作出补充。

五、全班交流,互相评议

1、请2~3个导游团在全班介绍。

2、看看哪个导游团介绍得好。评选校园最佳导游。

第三、四、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汇报交流

1、小组汇报:早晨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归类:事情、晨景、场景、感受。

二、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1、选择早晨的景色和发生在早晨的事情或某个场景来写。

2、写出自己对早晨的感受。

3、题目自拟。

三、按选材内容分组讨论如何写(记事、写景、写场景三大组)

四、学生习作

1、根据小组讨论自定表达顺序。

2、师生交流评议要写的内容及表达顺序。

3、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习作评改

1、提出修改要求

(1)有没有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

(2)句子是否完整、通顺。

(3)有没有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自念自改。要求自己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改正。

3、互念互改。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子推荐给大家。

4、指导评改。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提出评价意见和修改方法,集体评改。

积累与运用教案 篇三

1、学生自读。

2、分小组读。

3、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祝枝山和唐伯虎为什么也能巧妙的出上联,对下联?

总结:对对联,要靠平时对事物的认真观察思考和广泛的知识积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上题的四副对联和故事中的对联连起来读一读,背一背,进一步感受对联的妙趣。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对对子。

第三课时

一、习作指导

这次习作练习是以“难忘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1、明确要求。

这次作文,让你选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堂课等,把它写成文章。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叙述要有一定的顺序。

2、选材要新颖

当你确定了写作对象以后,就要认真地进行选材,要选给你印象最深、最有意义的事来写。

3、内容要具体。

写作文时,不仅要写出谁干什么,还要写出赶的过程。

4、写好后认真修改。

5、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第四课时

二、实践活动

这次的实践活动是学习做一次社会调查。

1、要求:围绕“我们与周围环境“做调查。

2、调查方法和步骤。

(1)访问有关单位或个人,了解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情况。

(2)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

(3)整理材料,进行分析。

(4)写调查报告。说清调查结果,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3、调查的深入扩展。

办小报、画图表,展示调查结果。写表扬信,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好人好事。写建议书,向有关部门有关人士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积累?运用五》

三、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积累名言警句。

2.阅读短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小仲马列不以父亲盛名为自己铺路的求实精神。

3.口语交际,通过演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练习写人或记事,注意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思想内容。

课时安排:5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读读背背、阅读)

一、完成“读读背背”。

1.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平常的生活或学习中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名言警句,下面我们来比赛一下,看哪个同学背得多。

2.自主读诗句,读正确。

3.指名读,指导读出诗句应有的停顿和韵味。

4.背诵诗句。

(1)同桌合作背诵。

(2)师生共同背诵。师背第一句,生背第二句。

5.课外拓展。

二、阅读《真实的高度》。

1.自己读短文一至两遍,不认识的安、不懂的词语查字典或请教同学、老师,想一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画一画写小仲马语言、行动的句子,有什么体会在旁边写一写。

3.汇报交流阅读的感受,重点讨论理解“我只想用有真实的高度”这句话。

4.读了这篇短文,想到了什么?与同桌说一说,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写下来。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入主题。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今天的口语交际,就是我们一起来畅谈自己的理想。

二、个人准备。

个人先想一想,再列个简单的提纲,为当众演讲作准备。

三、小组演讲。

个人按自己列的提纲在小组内演讲,同学互相评议,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演讲。

四、班级演讲赛。

各组代表进行演讲,全班同学评议,选出“最佳演讲者”。

五、老师总结。

勉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而努力。

第三、四课时(习作指导、学生习作)

一、激趣导入。

在前不久的“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活动中,大家收集了许多材料,也有许多感受,有许多想要说的话,今天就请大家用调查中获得的材料写一篇习作。

二、阅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

主要明确两点:

一是围绕一个意思,运用获得的有关材料写;

二是形式不拘,记事、写人、表扬稿、建议书、调查报告,都可以。

三、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

第五课时(习作讲评)

一、广泛交流。

请围绕不同的意思写,采用不同形式写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老师相机点评,表扬学生思路开阔,能灵活运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

二、重点评议。选择一篇有代表的性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肯定优点,对不足之处讨论如何修改。

三、修改习作。

1.运用学过的修改方法,结合老师的批发意见,自己认真修改。

2.同桌交换检查。

四、佳作展览。

举办本次习作的佳作展览,学生可以互相推荐,本人也可能自我推荐。互相观摩后,评出几篇优秀的习作。有价值的还可以向少儿报刊投稿。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积累?运用六》

教学目标:

1.背诵古人论述学习、做事的'三段名言。

2.独立读懂短文,感悟画家的独特构思。

3.通过评议“优秀作文选”,进行多向互动的口语交际,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练习写信,提高与人书面交流、沟通的能力。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读背背、阅读)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学生自己试读三段文言形式的名言。读准字音,不懂的字词查字典;与同学研究、揣摩语句的意思。

2.指名读名言,说句子大意,教师相机点拨。

3.练习读通顺,读流畅,讨论:每段名言告诉人们的道理。

4.多种方式练习背诵。

二、阅读短文《踏花归去马蹄香》。

1.各人自读,同桌互读,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按短文后的第一题阅读、思考,写一写自己对主考官选中的那幅画的看法。

3.交流自己的见解,老师补充原文最后的评论。

因为只有这一幅画真正表现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含义。在这句诗里,“踏花”“归去”“马蹄”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容易体现出来;而“香”字则是一个抽象的事物,用鼻子闻得到,用眼睛看不见,而绘画是用眼睛看的,所以难于表现。没有选中的那些幅画,恰恰都没有表现出这个“香”字来;而被选中的这一幅,蝴蝶追逐马蹄,使人一下子就想到了那是因为马蹄踏花泛起一股香味的缘故,所以是成功的。

4.说说自己见过的构思奇妙的画。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在这次口语交际之前,应组织学生编“个人作文选”。让学生从本学期或升入五年级以来的作文中,选自己认为优秀的作文,按一定的顺序编辑在一起,工整地抄写或打印装订成册。

一、观摩、浏览。

评选前,把学生各人编的作文选全部陈列出来。

三五个同学自由结组,观摩、浏览全班同不的作文选,现场议一议每本作文选的长处和不足。

二、 小结推荐,全班评选。

1.每组向班级推荐三至五本优秀作文选,并逐一说明推荐理由。对推荐意见有分歧的作文选,重点展开评议。作者本人亦可参加,自评或申辩。

2.在评议的过程中统一认识,归纳评选标准:

(1)作文选中每篇作文质量要比较高。做到: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

(2)作文种类齐全,篇数较多。

(3)字迹工整。

(4)装订整齐,美观。

(评选标准和如何掌握评选标准,是学生天评议的裨性内容或争论的焦点。为了使学生充分展开口语交际,老师不宜过早地拿出统一的标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争辩,在争辩中逐渐统一看法,可联系某一作文选入选与不能入选,讨论评选标准。)

三、交流体会,介绍经验。

“优秀作文选”评出来之后,大家鼓掌通过。

请“优秀作文选”作者介绍自己编辑作文选的经验。

学生互相交谈编个人作文选的收获和体会,讨论如何把这项有益的活动坚持下去。

第三课时(习作指导)

一、阅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这项习作是写信,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积累?运用六”中的“习作提示”,想一想,“提示”里提出了什么要求。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归纳,明确以下几点:

(1)写信对象:外地亲人、远方小伙伴。

(2)写信内容:介绍自己最近学习、健康、毕业考试等情况;暑期打算;升入初中后的想法……

(3)达到标准:要写具体,真实;注意格式;写完后认真修改;用稿纸抄写工整。

(4)写好信封寄出去,变可发电子邮件。

二、认真构思,想好再写。

大家已经明确了这次习作的要求,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同学们议一议。

归纳学生意见,使学生知道,写作文不要急于动笔,习作前应认真地想一想:写什么内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想好以后再动笔。

三、动笔写信,完成初稿。

老师要关注作文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了解全班学生的习作情况。

第四课时(习作讲评)

一、典型初稿评议,引导修改。

信的内容一般属于个人秘密,本来不应该公诸于众,但是,作为我们小学生这封写给远方亲友的信,如果人个认为没有值得保密的事,是否可以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请大家欣赏一下或征求点儿意见?谁愿意读就主动站起来读。

对主动读给大家听的信,评一评,说明哪儿写得好,提出修改意见。老师相机点拨:如写信注意称呼,个人身份,说话的角度、口气;信的内容是否写清楚;最后怎样写祝语、落款等。

宣读评议三五篇即可,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认真修改和工整地誊写。

二、认真修改,誊抄。

同学们听了几位同学读自己的写的信,以及大家的评议,对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心中有数了。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地把自己的信读一读,改一秘方,铕,工整一誊写在稿纸上。

三、写好信封,装封邮寄。

把信封写正确非常重要。谁来说一说,写信封应该注意什么。信封写好后,将信装在信封内,封好口,到邮局里寄出去。

积累与运用 篇四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成语,感受祖国语言的多姿多彩。

2.读背名人名句,养成搜集,运用名人名句的习惯。

3.能自己或合作制作习作集,并能有所创造地进行设计,美化。增强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写作的自信心。

4.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感受,注意分段表述;能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5.自主阅读,旁批读中的感受,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感悟语言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1搜集名联。

2搜集,整理自己喜欢或同学认为精彩的习作。

3搜集,阅读描写运动会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感受,注意分段表述;能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读成语,不懂的借助工具书了解其意思。

2.这些成语中带点字的意思有什么特点

3.试着运用这些成语。

二,语海拾贝

1.读名联,重在学生自主阅读,积累名言名句,不必逐个讲解,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师生交流释疑。

2.熟读成诵,积累名言。

3.交流自己积累的名联。

三,互动平台

1.师:本单元的4篇课文充满着智慧,给我们的人生很多启迪,你学了之后都受到什么启发四人小组交流。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读后受到的启发,同一篇课文让学生补充说一说受到的不同的启发。

4.师总结:是啊!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与时间赛跑,与人合作,资源共享,希望同学们把受到的启发落实到行动上,老师期待着你们的成果!

四,综合性学习

1.设计习作集封面。

(1)根据搜集的习作,给习作集确定一个主题,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小组交流如何设计一个美观,大方,有创意的习作集封面,组长记录设计方案。

(3)全班交流设计方案,根据小组交流的方案自选喜欢的动手制作习作集封面。

(4)小组合作,讨论互助。

2.展示习作集封面。

3.评选最佳习作集。

4.全班展示最佳习作集,观摩学习。

五,习作百花园

1.激发兴趣,明确要求。

(1)激发学生习作的愿望:播放近期学校举行的运动会的画面,教师配上热情洋溢的旁白,用活动的气氛感染学生,产生写作的愿望。

(2)让学生自己阅读习作要求,教师相机点拨,帮助理清习作要点。

2.引导学生选择习作素材:选择运动会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场景在小组里说一说。

3.全班交流:各小组推荐讲得最好的同学在班上讲一讲,以启发思路。

4.教师提供描写运动会比赛场面的精彩片段大家欣赏,集体评议,进一步明确写作要求。

5.自主习作,鼓励创新。

6.同学之间相互修改习作。

7.自我修改完善。

8.赏析写得好的文章,激励表扬。习作批阅完后,选出在选材,语言等方面较好的习作,供大家评议,再点评,总结,表扬。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2.抽学生说一说阅读要求,教师总结强化,明确要求。

3.自读文章,旁批读中的感悟,特别关注文章的语言描写突出了人物哪些特点。

4.同桌交流。

5.全班交流。

6.说说故事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7.选择你喜欢的方式,积累好词佳句,可以背诵,摘抄等。

8.拓展:课外阅读《三国演义》,进一步了解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积累与运用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

1、读读背背唐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阅读短文,理解文章内容。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

4、把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删减后,抓住重点,写家乡的变化。

教学重点:

1、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2、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

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时间:

三课时

课前准备:

整理收集到的信息。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读读背背唐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文章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

阅读短文,从文章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

一、 读一读、背一背古诗《终南望余雪》。

二、朗读《雾凇》,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说说作者是从那几方面描写雾凇的?

(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三、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培养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叙述有顺序、有重点 。

教学过程 :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家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根据你的调查,家乡有了哪些变化,哪些变化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要求:

1、注意礼貌用语,叙述有顺序、有重点。

2、语言简单、明白、生动。

三、小组汇报

说: 每组向全班汇报。

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两个方面。

听: 同学们认真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谈: 如何努力,将来建设可爱的家乡。

四、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运用搜集到的有关家乡变化的资料写作文。

教学重点:

抓住变化最大、印象最深的一两方面来写。

教学难点 :

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叙述。

教学过程 :

一、 指名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二、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 什么要求?

1、充分利用学积累运用七时搜集的有关资料。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删减,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叙述。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4、写完后读给别人听,再自己修改。

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

四、个别面批,指导差生

五、学生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学生交流作文,互相学习、批改。

积累与运用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读背12个成语。

2、学习短文,了解主要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最后一段话所揭示的道理。

3、在向别人传授技艺的过程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4、选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写出它的梗概。

二、教学重难点:

1、读背12个成语。

2、阅读短文,抓住其主要内容,体会所揭示的道理。

3、练习写梗概,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教学准备:

1、小黑板,收集各种树叶。

2、准备“口语交际”的材料。

四、教学时间

五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读读背背、阅读)

一、读背成语:

1、小黑板出示12个成语,读一读。

2、齐读带拼音的。

3、小组开火车读,你能发现它们的特点吗?

4、同桌互读,能用身体语言表达的边读边做出来。

5、哪些词语你不能理解,提出来。

6、齐读,练习背诵。

7、指名背诵。

8、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好多,大家可以课外收集交流。

二、学习短文: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大家赞同这个说法吗?好,现在就拿出你们收集到的各种树叶,给大家介绍、证明一下吧。(学生自由发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全班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有关词语。(教师随机点拨。)

2、分小组读,看哪个小组读得好。

3、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师生利用工具书等合作释疑。

4、全班齐读,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5、学生自由组合后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6、教师简单介绍:文中的人物“林巧稚”,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

(三)、再读短文,从内容中体会文章的思想。

1、这节生物课老师是怎样上的?找出有关的文段读一读,再用你自己的话来评一评这节生物课。

2、林巧稚是怎样称赞自己的老师的?

3、文中说,林巧稚上的这一堂生物课给了她很大的启示。你认为,她得到的启示是什么?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多读几遍。

4、全班交流:(即文中最后一段)

林巧稚体会到了一种人生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像是“树叶是绿的`”那样简单,因而自己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你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5、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最后这段话的?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说一说,从本篇短文中,你也体会到了什么吗?(小组内自己讨论后,全班交流。)

(四)、小结:学习了这篇短文,我们知道了:思考问题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要自己多看、多动手、多思考等,要有“疑”的精神,不能人云亦云。

(五)、课外拓展:学习了本文以后,大家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有疑问时,应该怎样做?

三、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读读背背”。

2、自选2个成语,写一段话。

3、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读读背背”。

2、我们进入第三环节“口语交际”的训练。

二、明确要求:

1、齐读提示语,边读边思考要求是什么?

2、讨论、交流思考题。

3、明确交流的要点:突出“这一招”好在哪里。

三、小组交流:

1、四人一小组,交流自己的拿手本领,听的同学给别人提意见。

2、介绍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做的绝活拿出来展示,边展示边说。

四、全班交流:

各组轮流派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绝活,全班评议。

五、选出最佳绝活,表扬。

第三课时(习作指导)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写读书笔记吗?课前你了解的常见的读书笔记有哪几种形式?

二、学习梗概: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读书笔记形式(板书

梗概)。

想了解梗概吗?请翻到语文书P107。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后谈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2、通过读书,大家知道了梗概就是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简略的主要内容。据我了解,同学们平时非常喜欢读书看报,那么,你知道常见的梗概一般出现在一本书的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的报刊、书籍、杂志。仔细看看,看谁最先找到梗概。(学生查找)找到的给同桌介绍介绍。

3、找到梗概了吗?找到梗概的同学介绍给我们听听,好吗?请你说说你带来的是什么书或什么文章的梗概?请从书名、类型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介绍。还有哪些同学找到梗概了,请把你找到的梗概和同桌交流交流。

4、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的梗概,那么该怎样写梗概?让我们翻到语文书P108第二自然段,一起读一读这一范例,以此了解写梗概的基本要求。(学生朗读)

5、师:请孩子们结合范例和本单元的读写例话想一想写梗概有哪些基本步骤。想好后,请把你归纳的步骤和同桌说一说。

A、通读全文——抓住内容——连贯意思

B、齐读步骤:“引读”第一……第二……第三……)

C、老师按照步骤写出了范例《猎人海力布》这篇文章的梗概,请同学们读一读。(出示梗概)生齐读。读后结合原文和板书中写梗概的要求,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自由谈)

小结:同学们真会发现,真会动脑筋,对写梗概的要求了解这么多。是呀,写梗概时,我们就要注意这些问题。(出示写梗概的要求)请大家齐读。

①、中心不变。②、顺序不变。③、人称不变。④、语言精练。⑤、保留主干。

三、导写梗概:

1、下面就让我们按照写梗概的要求和步骤一起概括《我的“墨渍”狗》这篇文章的梗概吧。

第一步:这篇文章按照要求在课外读。

第二步:默读每一自然段,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请同学们注意,先找出每段的重点词句,说的时候尽量运用文中的重点词句来概括,要抓主要内容,去掉次要内容。

第一自然段主要说什么?

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什么?(齐读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第五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第三步: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写梗概的要求(出示要求)写《我的“墨渍狗”》这篇文章的梗概,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2、学生独立写梗概,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并自读梗概,全班按照板书要求进行评价。选一个又连贯又简略的梗概齐读。

4、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四、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按照写梗概的步骤找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练习写梗概,相信你们一定会写出内容简略、语句连贯的好梗概。

第四课时

学生继续完成梗概,教师巡视指导,进行个别辅导。要求先完成的同学认真检查,互相交换评议。

第五课时(习作讲评)

一、小结本次习作完成情况:

1、肯定优点。

2、指出存在问题。

二、佳作欣赏:

1、请一些完成较好的同学朗读作品。

2、评议:好在哪里,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3、再次强调写梗概应注意的问题。

三、修改自己作品。

四、鼓励学生常做这样的读书笔记:

以后阅读课外书或课文,常做这样的读书笔记,期末检查,看谁记得多。

积累与运用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

一、 背诵课外选反义结构成语。

二、 阅读练习。

三、 想象作文。

教学重点:

写出童年的趣味。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回忆四字成语,背诵。

1、 教师点字,全班成语。

2、 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成语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 统计,评选最优秀的成语背诵者。

二、 欣赏、背诵《四字成语》。

1、 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

2、 学生齐读。

3、 教师讲述与成语相关的故事。

4、 学生自由讨论。练习背诵默写。

5、 检查。

第二课时

一、 师生以童真为话题讨论童年趣事。

1、 你能回忆童年趣事?

2、 怎样才能从童年中寻找趣味?

3、 在游戏、锻炼中寻找乐趣。

二、 阅读短文《大雪之后》。

1、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 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 我家的孩子与别家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2) 说说为别家孩子不能玩雪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 为什么我要让孩子不怕冷,去雪地玩雪?

3、 学生自由讨论小孩子的乐趣。

第三课时(辩论)

组织这次辩论活动,大体可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明确要求,确定辩题。

1.为了使这次辩论活动有充分的准备,切合学生实际,教师应在进行辩论活动的前两三天,安排学生阅读“积累·运用六”口语交际提示,使学生明确这次辩论活动的任务和要求。

在“提示”提出的两个辩题(“有了电脑,还要花功夫练习写字吗?”“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广泛收集有争议的问题。为了开启学生的思路,教师可举例示范,如,你喜欢不喜欢严厉的老师?大家轮流当班长好不好?

2.辩论会进行前,先让学生推荐各自准备好的辩论题,教师也可以推荐,大家共同商量确定辩论题目。选择辩题要充分考虑:问题与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密切相关,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将其辩论清楚,有助于提高思想认识和统一行为规范。

3.请推选一名学生当辩论会的主持人。

第二步,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辩题选定后,针对辩题提出完全不同的两种观点。例如,“赞成小学生多看电视”和“反对小学生多看电视”。肯定意见为“正方”观点,否定意见为“反方”观点。

2.根据每个学生赞同“正方”观点还是“反方”观点,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3.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如,理论观点方面的论据——国家各级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名言、警句;事实论据——成功者的经验、做法,公认的事实。每个主辩人要认真做记录,以便集中全组同学意见,作为证明观点的材料。

论据收集整理工作进行得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辩论会的效果。因此,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教师要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以“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这一辩题为例,“正方”学生从看电视的好处方面去思考,可能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电视是新的知识媒体,通过“科技博览”“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节目可以学到各方面的知识,看得越多知识越丰富;(2)看“新闻联播”可以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国际形势,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3)看“东方之子”节目,可以了解许多名人的杰出业绩及其成功之路,受到激励,树立远大理想;(4)看“文艺节目”可以增强文化素养,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反方”学生从多看电视的坏处方面思考,很可能提出下列反对多看电视的理由:(1)小学生多看电视,占去大量时间,影响完成作业 ,使学习成绩下降;(2)多看电视对眼睛有害,视力下降必然影响学习和生活;(3)电视中播放的许多节目中有凶杀、暴力场面,有一些坏人作案的情节,小学生爱模仿,容易学坏;(4)电视中许多节目的成人镜头容易使学生早恋……

第三步,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当主辩人应对无力、反应迟缓时,本方组员可以插话支援,尽量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几轮辩论,双方的陈述都比较充分了,第四主辩人可以归纳小结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

3.为使辩论会气氛活跃,主持人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相机插话,或评价,或激励,或引导,把辩论不断推向高潮。

第四步,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双方辩论结束,主持人应该对整个辩论过程作出总结,吸收双方合理意见,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请老师点评。

2.教师在主持人总结的基础上,做更全面的评价指导。第一,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所辩论的问题和双方的理由,指出正确的认识方法和结论。如果教师一时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应建议学生怎样继续研究探讨,推荐阅读资料或调查、采访对象。第二,对辩论过程中各组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指出哪些学生态度最积极,哪些学生提出的论据最有说服力,哪些学生应对最迅速,哪些学生语言最严密、表达最清楚,哪些学生最能发现对方的问题、反驳最有力。第三,指出本次辩论过程存在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些组织辩论会的方法和进行辩论的常识。

3.评选“最佳辩论手”。

第四课时

一、布置观察,积累素材

学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二、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 ,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如,可以这样说: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牛顿因为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少发现,就给人带来多少惊喜。可见,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有可能成为有本事的人!正值童年的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有趣的发现,想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吗?

2.让学生自由说一说都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到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妈妈爱美了,爸爸勤快了;发现马路边的路灯按时亮起来,公园里的动物多起来了;发现种子怎样发芽,向日葵如何转动了;发现电视里的环保广告多了,发现人们都在学英语了;发现战争太可怕了,美国太霸道了。还可能说到学习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语文书变了,课文比以前有趣了;发现老师讲课方式变了,学校活动多了;发现应用题有五种解法,记生字也有窍门;发现新老师像朋友一样,同桌也不讨厌了。教师根据学生说的,适当总结评价:你们几位说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发现,你说的是学习中的发现,真是有心人!通过这样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开启学生的思路。

3.引导学生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发现清楚地告诉别人。要求把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题目可以用“我发现……”,也可以自拟。

三、自主习作,因材施教

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典型的习作(如,过程写不清楚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相机评价,具体指导。

四、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选典型习作三至五篇,读一个评一个,师生共同评议。从是否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了、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评议。结合评议,引导学生对所评习作口头修改或补充。然后,各自修改习作,进行誊抄。修改时先自己修改,再请小伙伴帮助修改。

五、佳作欣赏,激励评价

此环节安排在批阅习作之后。首先,选出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各具特色的习作,请小作者读给大家欣赏,师生简要地进行品析;然后请这次习作有较大进步的学生读他们的作品,教师点评鼓励。最后,教师总结,不仅表扬学生作文的成绩,更要表扬学生的发现和创造。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默写古诗三首。】

积累与运用 篇八

走进自然,感受春天的美丽

──《寻觅春天的踪迹》语言积累与运用训练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高级中学邹明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体验春天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使学生树立探究意识,养成探究习惯。

2、通过现场看图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创新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

3、通过综合活动,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文章(包括诗词)的积累。

2、口头表达训练:关于春天的景色描述(看图的、心中的)。

【教学方法】

1、展示法;

2、表述法。

【预习要求】

1、收集有关春天的好词、好句、好段以及古今中外的诗词、文章。

2、以“我心目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或画一幅画。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分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提到“春”,许多人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幅东风浩荡、阳光明媚、百花争艳的美好景象;一提到“春”,许多人就会体会到无限的生机活力和无穷的生命力量。所以,古往今来,许多画家、散文家、诗人都会用他们传神的笔,去描绘春天的景象。是的,春天是美丽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感受春天的美丽吧!

二、积累

1、展示各学习小组学生收集的关于春天的好词、好句、好段。教师点评。

(插入老师收集的材料:略。齐读,布置学生抄到“词语大本营”中)

2、古往今来描写春天的诗词、文章也很多。

⑴同样展示,先学生后老师。再读、抄,略。

⑵教师引导学生诵读写春的名篇──朱自清的《春》。

三、欣赏

教师展示关于“春天”的一组图片,边简要介绍。(不仅可以使学生懂得如何鉴赏美景,还为后面学生的表达做示范。)

四、描述

教师展示关于“春天”的一组另图片,要求学生口头介绍。

提示:

1、可写发言提纲。

2、注意利用前面的好词。

五、想象

展示学生的以“我心目中的春天”为主题的作品(诗、文、画),并请作者自己介绍。

六、总结

1、探究总结:教师、学生分别谈收获、体会。

2、活动总结:活动的内容、意义。

注意拓展延伸──由探究春天,到四季,到自然,到社会,到世界,乃至宇宙。

积累与运用教案 篇九

设计理念:

本设计围绕“春天”这一主题,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的热情,在自主合作体验、学习中培养学生读、思、说、想象等语文学习能力,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感受语文大课堂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在复习学过的生字词中,巩固汉语拼音,说好普通话,区别形近字。

2、在朗读词语、背诵古诗中,积累优美词句,培养良好的语感。

3、发挥想象,练习说话,发展思维。

4、在自主识字中,激发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

1、巩固汉语拼音。

2、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发展思维,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背诵谚语,引入新课引背本单元《谚语三则》。

师:春色多么美好,时光多么宝贵,让我们在这美好的时光中去积累与运用吧!

二、掌握字音,积累词语

1、完成第一题。

(1)自读词语。

小兔子给我们带来了春天的礼物,你能读准这些词语吗?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2)同桌互读,“试当播音员”。

“播音”要求:声音洪亮,字音准确,态度大方、自然。

(3)汇报检查,“现场播音”。

播音员们毛遂自荐,评出最佳播音员。

2、完成第二题。

(1)自读词语。

春天总会有新的变化,瞧,生字朋友走到一起又组成了新的词语,赶紧去和它们打打招呼!不会读的请教老师、同学。

(2)男女生分读词语。

(3)齐读。

3、完成第三题。

(1)辨析字形。

看看下面的几组字,你发现了什么?

(2)口头组词语。

(3)自由填写。

把你喜欢的词语漂亮地填写在书上。

三、说话练习,激活思维

1、齐读句子。

亮晶晶的星星像珍珠。

2、抽生回答,感悟体会。

亮晶晶的星星为什么像珍珠?

师总结:因为它们之间有相似的特点。

3、拓展想象。

(1)抓住月亮的特点,说说你观察到的。月亮像什么。填写:弯弯的月亮像。

(2)你还发现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像什么?照样子说一说,细心的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说一说:像。

四、读背古诗,积累语言

1、自读古诗。

春天的脚步匆匆,它给我们带来一首古诗《惜时》。自己借助拼音读读古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感知大意。

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说说古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3、全班交流。

4、练习背诵,开展“背诵擂台”活动。

五、自主识字,培养识字兴趣

1、自主识字读字。

看啊,美丽的蝴蝶也赶来了,为美丽的春天增添了不少的色彩,让我们一起去跟蝴蝶玩耍,看看你能和多少只蝴蝶交上朋友。

2、小组内互读。

展示你的才能,把你认识的字跟小组同学分享,在交流中学会更多的生字。

3、介绍方法,鼓励自主识字。

小组内推荐识字最多的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和途径。

师总结: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做个留心生活的孩子,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积累与运用教案 篇十

积累与运用

教学要求

1.了解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2.读一读,记一记,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

3.通过已经学会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短文,激发爱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能讲述自己幸福的往事,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

5.写一写自己名字的来历,进一步体会家人对自己的期望、爱意。

重点难点

1.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要懂得善待身边的一切人、事、景、物。

2.习作要把经过写清楚,写出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运用“换词法”帮助理解句子的内容。

2.让学生感受词汇的丰富。

3.理解爱的多种表现形式。

重点难点

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要懂得善待身边的一切人、事、景、物。

教具准备

收集成语,与爱有关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10)

1.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识我们便会有新的收获。

2.读句子(可自由读、对比读、轮读等)。想想带点词语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3.同学互动,探究带点词语和括号里词语的异同。

4.把括号里的词语放进句子里,通过读比较句子与原句意思的异同。

5.说说通过比较发现了什么。

6.小结:理解词语除了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之外,找近义词也是一种好办法。

二、语海拾贝(10)

1.自由读读词语,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

2.交流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齐读、同桌互读、师生读等方式熟记。

4.拓展。想想类似的词语交流交流。

三、开心一刻(7)

1.师讲笑话,想想你该对小明说点什么。

2.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示:我们为什么在对话时不能图省事?应该怎样停顿?

3.与同学对话,纠正笑话中的错误对话。

四、自主阅读园地(13)

1.师引:爱有许多的表现形式,爱祖国是爱,爱士兵是爱,爱小蝴蝶、爱鲜花也都是爱。请听教师朗读这个小故事,一边听,一边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师感情地朗读《将军与士兵》,从教师的朗诵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自读,说感受。

3.学生用上述方法自读《将军与士兵》。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故事。

5.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讲亲人关心、爱护自己的故事,让同学分享自己的幸福。使学生明白:时刻心怀关爱、呵护、善待身边的一切人、事、景、物。

2.知道用行动向亲人回报幸福。

3.在与人交流中,养成耐心倾听、文明建议的习惯。

重点难点

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要懂得善待身边的一切人、事、景、物。

教具准备

教师:1.几幅表现一家人互相关心的彩图。

2.歌曲:《我的好妈妈》

学生:能表现亲人关心自己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10)

1.师:在上课前,教师请大家看几幅特别幸福的画面,看后,请小朋友来说说画面,并且要用上幸福两个字。

课件出示幸福画面,伴以温馨的音乐。

2.让小朋友来说说画面,并且要用上“幸福”两个字。

3.学生自由发言。

二、谈谈幸福(15)

1.师:是呀,从呱呱坠地到现在,我们的每一次跌跤,每一次啼哭,每一次成长都得到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许多亲人的爱,我们就像掉进了蜜罐里那样甜蜜、幸福,正如我们刚才看到的'画面那样。你脑中那些甜蜜的故事、幸福的情景一定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都数不过来了吧?快给你的小伙伴讲讲。

⑴先给同桌讲自己的幸福故事。

⑵小组交流,在别人讲完后可把自己想到的场面或问题再说一说。

⑶全班交流,共同分享,师相机引导点拨。

2.在分享了幸福的故事后,让我们用一首歌曲来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吧!

歌曲《我的好妈妈》,全班跟唱。

三、付出关爱(10)

你打算怎样向亲人表示你的关爱呢?

四、作业巩固(7)

1.把亲人关心你的故事用笔写下来。

2.用实际行动向亲人表示你的关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百花园

教学目的

1.能够把自己名字的来历写清楚。

2.体会家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意。表达自己对穷人的感激。

3.有修改的习惯。

重点难点

习作要把经过写清楚,写出真情实感。

教具准备

家长给孩子取名字的录音故事。孩子向父母及家人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

教学过程

1.引入话题。

同学们,从上节口语交际课上,我们分享了一个个成长途中的故事,它们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难以忘怀。是呀,从呱呱落地起,父母就为我们操尽了心。不说别的,就有你们那一个个名字,做父母的就费尽了心思,听——

2.放录音(一母亲加快自己给孩子起名字的经过)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4.你的名字又有什么来历呢?

5.小组代表交流,评价。

6.把自己讲的写下来。

7.自己修改。

8.同桌互相修改。

9.展示自己的习作,评价修改。

积累与运用 第十一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目标

1.发现词语间的停顿多用顿号,有时也可以用逗号。

2.积累”介绍学习方法”的成语。

3.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了解学习语文的多种途径。

4.引导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与大家交流,训练学生搜集,整理,讲述故事的能力。

5.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开心的节日,进行习作练习。

(要求:把过节的情景写具体,感受写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关于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图画或录像带。

2《西游记》录像的片断。

教学重难点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开心的节日,进行习作练习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激趣,回顾导入。

(1)出示例句1:”三孔”是指与孔子有关的三处古迹——孔庙,孔府,孔林。

例句2:今天菜市场上的菜可真多啊,有萝卜,茄子,白菜,西红柿等。

(2)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列词语间停顿的时间短,就用顿号,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较多(生也可举例).

2.比较,拓展新知。

出示例句3: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连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

(1)通过朗读,比较,例句1,例句2和例句3的标点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

(3)发现规律:词语之间的停顿多用顿号,但有时为了表达需要,也可以用逗号。

3.练习,巩固运用。

二,语海拾贝

1.生自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成语。

2.小组交流:你了解哪些成语的意思

3.集体汇报:你对哪个词还不了解

4.齐读,边读边想:这些成语都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5.读记,读背成语。可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适当用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三,互动平台

1.自读互动平台。

2.分角色抽生朗读人物的对话。

3.你从人物的对话中了解了什么

4.你还知道哪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途径 先小组交流,再集体汇报。(网络,图书,电视,报纸,参观,访问,旅游等途径)

5.你曾经用哪种途径了解了什么知识 与同桌交流交流。

小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从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多留心,多记载,多了解,去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

作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筹备故事会。

四,口语交际(可在互动平台的基础上,设计语文活动课)

1.明确目的: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会”。

2.点明概念:通过上一节课查找资料,你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都包括哪些内容 (如书法,国画,京剧,评书,相声,地方戏曲,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等)

3.小组交流:在小组内讲一讲你搜集的,最生动感人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相声小品等,并推荐出一名最佳选手,接受小组内的集体指导,准备参加全班的比赛。

4.故事比赛: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讲故事比赛,老师和组长组成评委团。按照”语言生动,字音准确,故事情节吸引人,整体效果好”等要求进行集体或者个别点评,也可请同学互评。

5.评出最佳”故事大王”。

五,自主阅读园地

1.观看《西游记》猴王出世的录像片断,介绍作者吴承恩和《西游记》.

2.生默读短文,说一说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3.请一位学生复述故事的梗概。

4.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传神,找出来读一读,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5.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六,习作百花园

1.激趣导入。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十分丰富。尤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多姿多彩,让我们来看几个镜头:(播放几个传统节日载歌载舞,举杯团聚的精彩片断,突出节日的特色。)

2.回忆酝酿。

引导大家畅所欲言,回忆自己度过的最开心的节日,并把过节的情景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一听。

①生同桌互讲。

②集体汇报讲。师要重点点拨学生说清楚”过节”的过程,当时的心情等。

3.学生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4.写完后,自己修改习作,同桌相互交换欣赏。

5.作文点评:赏析全班中成功的习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指导,对有进步的学生或者有些微闪光点的孩子进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习作成功带来的快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11篇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积累与运用。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