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7篇(品德与社会微课视频)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品德与社会教案,快回答整理分享了7篇《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在班集体中,能和同学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

2、感受与体会到自己进步的脚印,并愿意朝着新的目标努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经验,不断总结自己的进步成果,增强天天向上的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会爱惜书本和文具,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在暑假中的旅游照片、制作、作品等、心愿卡(苹果形)、心愿树、成长袋的样子、黑板、录音故事。

2、学生:准备暑假作业、小手工、小制作、图画、照片、书法、编织、贴画、插花、旅游日记、小诗,等等。书本文具等头饰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自己暑假的一些旅游照片、作品,同学们,你们在暑假里兴的事是什么?学到了什么本领?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二、小组进行交流,和同桌一起分享快乐。

1、交流自己兴的事。

2、交流暑假中的作品。

三、我们快乐的暑假生活

1、设置几个小组,每组为一个展台,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类摆放在九个桌上,每个桌上摆上一个字组成“我们快乐的暑假生活”

2、指名讲讲作品中的故事

3、评选出优秀作品,每人发给九朵小红花,在每个组中选出一件你最满意的作品,把花投进相应的小盒中。

4、把优秀作品做成展板。

四、美好的小心愿

1、我们的暑假过的真是丰富多彩,暑假已经过去,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期,我们已经升入了二年级,我们有许多美好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交流自己的心愿。

(板书:我升入了二年级)

2、把自己的心愿写在心愿栏里,组内交流。

3、教师出示一棵心愿树,请把自己的心愿挂在心愿树上。贴在班内。有了美好的心愿,还要为美好的愿望付出努力,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五、成长包伴我成长

教师举起事先准备的成长包,课后回到家中,在父母的帮助下,制作一个成长包。以后,把自己写的字,画的画,得的小红花,成绩册、奖状等进步成果,放进包中。一年之后看看自己成长的脚印。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二

设计思路: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重视交通安全的程度不够,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现代的学生有必要掌握一些乘车乘船的必要知识和交通安全的知识。自觉的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身素质,为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打基础。

活动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习查阅简明交通图,学习独立乘坐公共汽车和电车,知道乘火车和轮船需要注意的问题。

2、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3、知道从事交通运输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指定组长,布置每组要收集的资料。

①第一小组收集乘车、乘船的有关资料。

②第二小组收集交通标志及相关法规。

③第三小组收集有关文明乘车的资料。

④第四小组收集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

⑤第五小组收集中小学生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⑥第六小组收集在街头实地调查车辆和行人违犯交通规则的情况。

2、分小组讨论资料来源(有困难的教师给以帮助)。

①可以从书上,或请教家长(老师)获得资料。

②有条件的学校或个人,可以上网查询相关资料。

③学生可用拍照,或自己动手画自己见到的交通标志。

④教师可以帮学生联系交警,学生通过采访交警获得资料。

⑤学生也可以有组织的`到路口去观察。

3、调查排练时间一周,期间教师检查学生收集资料情况,指导学生,帮学生确定汇报形式(如有困难教师可适当给学生提供资料,指导排练),及汇报准备情况。

①用讲故事的形式向大家汇报。

②用课件向大家介绍各种交通标志。

③同学可以用表演的形式向大家介绍文明乘车的资料。

④可以用表演或问答的形式向大家汇报相关的交通法规。

⑤如有条件可以请交警给大家讲一讲中小学生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⑥请同学们看交通图,选择乘车路线。

⑦汇报实地调查车辆和行人违犯交通规则的情况。

⑧教师根据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安排好汇报顺序。

活动过程: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客观、清楚地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学会真诚地和别人交流,把表扬当作提醒,不断地完善自己,懂得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感受别人的目光。

教学重点:

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难点:

学会真诚地和别人交流,把表扬当作提醒,不断地完善自己,懂得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感受别人的目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想知道是谁吗?老师拿出镜子,请学生上来看着镜子,说说那位朋友是谁?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朋友吗?

2、教师谈话。

3、揭示课题:别人眼中的我。

二、师生交流

1、教师:在你们的眼中,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学生四人一组互相说说别人在自己眼中是怎样一个人。

4、教师指着学生说他在老师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一个人。

三、小品表演

1、课前请几位学生组成一组到某个学生的家里,让他的爸爸妈妈说说孩子在他们眼中是怎样的一个人。把具体事例记载下来编成小品。

2、同学们,你们已经了解了在同学和老师眼中的自己,那么你们想知道自己在父母眼中是怎样的吗?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下面的小品吧!

①学生表演小品。(小品中的“父母”最后要对孩子提出期望)

②小结:在父母的眼中,大家都是世界上最棒的孩子,如果你们在生活中多与他们交流,多和老师、同学交流,你会更了解自己,变得更加出色!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导入,正视自己

1、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你能向在座的同学和老师做个自我介绍吗?

2、学生自我介绍。

二、游戏:猜猜他是谁

1、首先请四人为一个小组,以班里的一位同学为对象,写下他最可爱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2、请大家一起来猜猜他是谁。

3、猜对以后,问被猜的同学,“你是这样的人吗?”

回答不是时,提出问题:

为什么别人眼里的“我”和自己心里的“我”有些不一样呢?

多媒体展示:

①认为这是我应该做的,所以没有把它当作优点。

②因为我没有注意到这些。

③我自己不觉得我是个这样的人。

④同学没有完全了解我。

回答时,提出问题:

当被人指出了你的缺点时候,你会怎么想?

三、现场采访

1、请全班同学做小记者,就“你会怎样对待你的缺点?改正还是继续容忍它?”等问题去采访同学或在场的老师。

2、学生现场进行采访。

3、请他们发表采访心得。

4、小结:让我们拿出行动来,改正自己的缺点,让自己做的更好!

5、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四、总结

同学们,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更加完美,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 尝试利用交通图选择简单的出行路线,学会看站牌、路牌,以和寻路、问路的一般方法。

2. 了解本地的主要交通工具,周边的交通线路和起始站、局部途经地、终点站的名称。学会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3.知道乘车时要注意的平安和礼貌。

4. 知道问路的基本礼貌和要注意的事项。

活动准备:

1. 每人准备一张本地交通图。

2. 一张放大的局部交通图。

第一课时

一、模拟活动:和小队去旅行

1. 帮他们出出主意

①设置出行情景(以教材提供的范例设置)

②以小组为单位,看交通图,讨论可以选择哪条路线,坐什么车。

③实地到街上看看站牌和乘坐的车的特征。

④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所看到的情况。

⑤将小组研讨的结果汇报。

二、 我们演一演

①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乘车时注意什么”和“假如不认识路怎么办”问题,先研讨,然后设计不同的情境,再扮演出来。各小组可偏重不同的主题,如乘车秩序、乘车平安、乘车文明、问路。

②以小组为单位扮演,大家评一评。

③归纳和总结。

三、 试一试制订一份出行计划

①师:暑假来了,爸爸妈妈准备带你到外地去旅游,你准备到哪里去呢?你能自身制定一份出行计划吗?试一试吧!

②同学制订计划。

③交流。

第二课时

准备活动:

1.根据教材的调查表让同学到学校或家庭和近找一找、看一看,了解本地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各路车(船)可以到达什么地方等,并填写在表上。

2. 找一找图片或画一画本地人们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自身家和近有哪些交通工具?它们能到达哪些地方呢?起点与终点是哪里?

二、介绍、讲述自身乘某路公汽或其他交通工具的经历(单独一人的经历更好)。

三、交流与展示

1. 交通调查表记载的情况

2. 介绍与展示记录表

3. 介绍其他地区人们常用的交通方式

四、画一画或演一演你常用的交通工具(备注:演一演可以自身与小伙伴创设情景,也可以动作模拟)。

五、“小小交通工具设计师”

二十年后,交通方式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大胆想像,自身设计未来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合作,可以画图,也可以文字说明)。

1. 同学设计。

2. 展示作品。

3. 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六、延伸活动

当一回小记者,调查、采访一下,这几年,你的家乡在交通方面有哪些新鲜事呢?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五

以生活为本源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手段

——

一、设计理念

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对于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来说,思想品德都将是难以忽略的。但是,以往以道德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为特征的品德教育片面强调品德的内容结构,忽视了品德的形式结构。对道德知识传授的强调、对道德知识的记诵与理解,让我们的学生学习到的只是“关于道德的知识”,并没有直接转化为道德行为。事实上,“儿童学习的内容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的内容。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对于《我不耍赖皮》一课的设计,我根据《课标》要求通过多种教学活 www.kuaihuida.com 快回答…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在这样的实践体验中,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

二、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我这样设计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课前、课中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懂得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规则给自己、他人带来了方便,使人感到愉快,使生活更有秩序,对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都有影响。

2、行为与习惯

通过游戏、辨析和规则的设计,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不耍赖皮,初步树立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

3、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说、讨论、游戏等体验生活中的规则,让学生感受规则的重要。

活动重点:

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生活中需要规则,在具体生活中应该遵守规则。

活动难点:

激发学生对规则的认同感,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设计中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

(一)、以生活为本源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学生在以往生活中已产生了不少情感体验,从这些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因而,我根据教学内容的情感目标,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通过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我发现教材中出现的规则学生都已了解,而且对于新出台的交通法规、环保法规也有自己的感受,知道这一点之后,课堂上就能更好地捕捉学生情感体验中的火花。

当然,学生有了正确的认知,并不一定有明确的行为。因为学生受年龄、阅历等限制,有时因为不知道该怎样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因为缺乏坚强的意志,很多美好愿望就此夭折,“听听激动,做做不动”这是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是思品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教学中只有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学生认之深,情之真,才能意之坚,行之久。比如有学生认为大夏天过马路,等了八十多秒才等来一个绿灯,而这绿灯只有短短十几秒,虽然自己每次都遵守交通规则,但感觉很麻烦。她的体会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共鸣,老师及时捕捉了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展开讨论“遵守规则到底麻不麻烦”,在思维的碰撞中更加明白了遵守规则的重要:虽然有时候比较麻烦,甚至有时候吃点小亏,但是对你,对我,对大家,对社会都有好处。这就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起到了指导作用。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六

四下品德与社会教案:2、想想他们的难处

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是依照课程标准中“遵守公德”的有关要求编写的。本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同情和帮助残疾人的教育。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同情心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课课题为《想想他们的难处》“爱心”就是以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残疾人,并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

教学要求

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知道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2.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愿意帮助残疾人。

3、遇到残疾人有困难,尽力帮助。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能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愿意向残疾人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

2、残疾人的学习、生活中有困难,需要正常人的帮助,他们在精神上更需要人们的同情和尊重,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

教学准备:图片、名言收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画欣赏

1.出示图片: (1)仔细观察这幅画,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2)从这幅画上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二、角色扮演

1、同桌一起扮演一下图中的盲女和她的同伴。

思考:扮演盲女的,请设想一下,双目失明的你对大自然的美景有怎样的渴望……

扮演她的同伴的,想一想你会对盲女述说什么?

2、指名扮演

3、通过亲身的扮演体会,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全班交流)

3. 小结:平时我们正常人的生活,感受不到这样的痛苦和不便。而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的是看不到我们生活的美丽的世界,有的不能开口说话,还有的听不到各种美好的声音,还有的有其他方面的残疾,作为一名正常人,我们应该多为他们着想,多想一想他们的难处。板书课题:想想他们的难处。

三、体验启发

1.观察p8上的图片,看一看这位无臂演员是如何生活的。看过之后有什么感受?  2.师书述:是呀,由于某方面的残缺,这些残疾人在生活上会遇到很多我们无法想象的困难,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到过残疾人吗?在生活的周围,有残疾人吗?他们是怎样生活、工作的?

3、指名说。

4、小结:我们真不敢想象残疾人会遇到如此多的困难,但是,面对这些困难,他们退缩了吗?他们失去生活的勇气了吗?没有。不仅没有,甚至于还用他们坚强的毅力谱写出了许许多多让我们这些正常人为之动容的优美篇章。你们看——

5、学习p9-10上的资料,小组讨论:谈感受。

6、说说你都知道哪些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从他们的身上你都学到了什么?

7、师述:桑兰、刘涛、舟舟、霍金,他们这些残疾人,在生活上,也许不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他们却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一项又一项奇迹。他们坚强的毅力、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不仅要钦佩他们,更要学习他们的精神。

四、总结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这样一样群体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要学习。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述: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残疾人的生活,也看到了许多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我想到此,同学们心里肯定有很多想法,那面对这么一个群体,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呢?

学生自由发言

2、总结: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他们从生理上、心理上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因此需要我们去关心、同情和帮助他们。残疾人是非常不幸的,但是,他们应该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待遇,享有人格上的尊严,所以,我们要尊重残疾人。

二、辨一辨

1、出示p11图画

提问:图片上的两个小朋友谁对谁不对?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2、补充阅读 p11 《小辞典》

3、出示p12 《一个残疾儿童的信》

想一想,林林最感焦虑的是什么?假如林林来到你们班,你将会怎么办?4:小结:模仿残疾人的样子是不尊重残疾人的表现,这样做是不对的。主动帮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关心残疾人的表现。

三、说一说:

1、读一读小故事,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我国政府是怎样关心和保护残疾人的?

阅读p14教材,班级讨论交流

3、师:国家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做了许许多多的益事——组织残疾人乐队、给残疾人捐款、社会办福利工厂、修残疾人坡度通道、开办残疾人学校等等。那我们能为这些有特殊困难的群体做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四、全课总结:

关心、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表现,我们从小就要为其努力,做到在生活上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在精神上鼓励、支持他们,成为文明的好少年。

生死不离

教学目标:

1、了解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体会并学习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优秀品质。

2、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的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感受同龄孩子在灾难面前的,对同伴表现出的至真至纯的爱,引导学生深刻的审视自己,从而潜移默化的将这种爱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身边。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

xx年5月12日,这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子,怀揣着梦想的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可就在这一天破了,梦碎了……14时28分像一个魔咒,顷刻间,大地剧烈地震颤起来,一切都来得这么突然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出示图片(到处是断壁残垣,残垣断壁,交通中断,通讯瘫痪,一座座城市成为孤岛,一时间哀号遍野)

同学们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一幕时,你想说些什么?(在灾难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大自然在一瞬间就毁掉了人类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家园;人们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束手无策)

你对这地震有什么了解吗?

二、讨论交流

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8.0级,余震3万多次,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人省市区417个县,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多元。这场地震让许多人失去了自己最亲的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许多孩子一夜之间成为了孤儿……而更多的人来不及话别,来不及再看一眼这世界,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图片感受)

过渡:在那些山崩地裂的日子里,我们灾区的同学们是好样的。他们没有被震垮,而是以自己最深最真的爱参与了生命的大营救。看,这些无畏的小英雄们——

1、出示图片——英雄的图片

师讲解:几次冲入危房中用柔弱的肩膀救出同学——坚持不懈地用稚嫩的小手挖出被埋的伙伴——用歌声、读书声赶走恐惧、鼓励被埋的同学……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学生发言)

师小结:可以这样说,他们都是好样的!!!

2、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去读读他的故事

3、读一读,再讨论交流

你有什么感受?(敬佩、感动)

他们在地震中都做了些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学生举手,畅所欲言)

值得吗,为什么?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分组讨论讨论后再交流:沉着冷静,勇于救人,临危不惧)

如果你是邹雯樱,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说说)

4、小结

大地怒吼的这一刻,是他们在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生死不离,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断臂天使“小王彬”、废墟中领唱国歌的“许中政”、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何亚军”等,他们都是我们心目中的小英雄,还有许多为了救助其他的生命,不幸和邹雯樱一样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人们,我们永远记住你。

多勇敢的孩子啊!多坚强的少年啊!他们就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三、明心见性

这如一首歌中唱得好:(播放歌曲)

“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那里,想着生活继续,

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明天站起

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离,我数秒等你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

我看不到你,你却牵挂在我心里

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搭起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爱是你的传奇,彩虹在风雨后升起

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 ”

这一刻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各抒己见:捐款,捐物,去前线和他们结成一帮一的好朋友,与他们通信鼓励他们……)

据民政部门统计全国已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近600亿元。

是啊,大灾之后是大爱!这一个个捐款箱凝聚了我们多少深情啊!这一根根蜡烛有寄托了我们多少的哀思与祝福!(出示捐款的图片)

出示:“汶川你好!汶川期待你重新站起来!”

四、总结延伸

大地不会忘记,汶川不会忘记,中国不会忘记,世界不会忘记,英雄们用热血和身躯铸就了一幕幕辉煌的史诗。大灾之时有坚强,大灾之后有大爱,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学们,让我们记住他们,记住这感人的一幕又一幕。让爱延伸,让心传递,与你同在,《生死不离》。

唱《生死不离》

四下品德与社会教案:4、伸出我的手

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侧重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周围或社会上不幸和贫困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国一贯倡导的社会风尚,在当今社会更应该发扬光大。对于小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却很少体验,也不理解那些在贫困地区生活,或因天灾人祸、疾病而陷于困境的人们生活的艰难和苦恼。教他们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别人,是当前独生子女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课是根据这一主导思想增设的。

教学要求

1、同情生活贫困或不幸的人们。愿意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或不幸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2、知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做倡导的社会公德。帮助贫困地区和有困难的人是全社会的责任。

3、关注生活周围和社会上贫困和不幸的人们。

4、积极参加支援灾区和“希望工程”、“手拉手”等社会救济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 使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周围或社会上不幸和贫困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

2、 学会关心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献爱心。

教学准备:歌曲、图片、小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说“爱”是什么?

小组交流:

当自己生病或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最需要的是什么?

这时别人对你的爱意味着什么?

二、听一听(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

1.放音频:

歌曲《爱的奉献》

2.想一想

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3.说一说

你都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听过这首歌?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

师:与之相比,我们可以说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那此时你可曾留心过我们身边一些生活艰难和不幸的人呢?谁能来说一说

我曾经遇到 ( )

我在电视里看到 ( )

我在报纸上看到 ( )

我听爸爸妈妈说的 ( )

我在网上查到的 ( )

4.小结:

我们的周围有多身体有病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三、学一学

自读p16《我怎么办》

1.小组交流:

燕燕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她是什么心情?

燕燕此刻该怎么办?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小结:

当燕燕父母身患重病的时候,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非常痛苦,此时,我们应该为他们献上一份爱。这爱不仅仅是物质的东西,还包括精神的鼓励和心理的安慰。

3、阅读p17上的日记(同桌互说感受)

4、讨论:如果不幸发生在我身上,我最希望的是什么?

5、阅读p18上三段场景文字,小组说一说我该如何做?

四、读一读

全班带有感情的朗读小诗《手》

五、总结

我们是一群幸运儿,可以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但我们不能忽略了生活在艰难和不幸中的人。当有人遇到不幸,生活、学习有困难时,别忘了伸出我们的手,献出我们的爱,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看到了生活在不幸和困难中的人,所幸的是我们社会上有许多富有爱心的人,他们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渡过了难关,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受资助的人们的心声。

二、想一想

1、自读p19上回音壁

2、同桌交流感受

三、读一读

1、阅读p19 小资料

2、提问:

你了解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吗?

3、 看看p20小讨论

说说文中的同学谁的想法对谁的想法不对?为什么?

4、你见过或亲身参与过这种活动吗?说说当时自己的心情。

四、说一说1.小组交流理解p20说一说内容

2、出示小黑板:

“愿爱的阳光洒进每一个贫困的角落,赶走贫病与忧伤。”

“愿每一个受助的人走出困境,每一个给予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

3、请同学在小组中谈感受

4、请同学说一说自己收集的类似名言

5、师:同学们,让我们都来伸出友爱之手,为我们周围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让我们每个人的爱汇成江河,滋润所有的心灵。

五、全课总结激发情感  1.再次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师生同唱。

2.总结升华:在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顺利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在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他们在生活、学习上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需要我们的爱心、帮助。也许由于我们的爱心,他们就可以和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上学、读书,和我们一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让我们也为他们献上一份爱心。

六、布置活动

以小队为单位,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

活动对象:本校、本地区、其他地区的残疾人或生活有困难的人。

活动形式:写慰问信,捐送图书,学习用品等,或帮助他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四下品德与社会教案:5、绿色小卫士

教学目标:

1、复习环境污染产生的各种危害,树立危机意识、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身边做起,从校园生活做起,人人争当环境小卫士。

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确立一个理念“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2、为“学校垃圾”分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出方法回收废弃物。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谈话,交流各种污染情况

2、师小结,导入新课

二、引入主题

1、谈话,引入

2、分类:根据垃圾的用途进行重新分类

(1)讨论:你知道垃圾的回收有哪些方式?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代表发言

(3)小结:(定位一种思想)垃圾是一种放错的资源。

三、分组制作

1、师激发学生动手创作

2、师讲解创作注意点

3、学生分组创作

4、作品展示,学生简介创作过程

5、小结

四、延伸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创作环保标语,唤醒社会关注环保。

四下品德与社会教案:6.我们的民风民俗

一、教学目标:

认知:知道我们是个多民族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组成,我们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情感:我们应该尊重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与邻居的风俗习惯。

二、教学准备:

1、师生收集我们身边有关的民风民俗的资料,查找相关的网站、网址,了解有关信息。

2、教唱歌曲:《大中国》。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呢?

(出示56个民族的大照片,贴在黑板上)

教师小结:对,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这个大家庭中住着56个民族,有着13亿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建设我们祖国而做贡献。

2、谁来说一说我们是哪个民族?我们班级的大部分同学都是汉族的,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呢?谁能举例说一说呀。

(引导学生从衣着、语言等方面来说)

小结:除了衣着、语言不同,在饮食和居住环境上也有差别。比如:有的少数民族不吃猪肉,有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帐篷,有的住窑洞等等,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板书课题:不同的民风民俗。

(二)、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民风民族。

1、出示事例,了解风俗。

同学们,在我们的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的风俗,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曾去参加了这个活动,想知道是什么活动吗?

(播放周总理参加傣族泼水节的活动录象)

看了这个录象后,请大家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周总理已经六十多岁了,还要参加这样的活动呢?当警卫员要去用伞给他挡水时,他为什么不让呢?

学生展开讨论:

(因为周总理认为:用伞挡住水是对傣族人民的不礼貌,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伤害了傣族人民的情感,要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样才能与傣族心心相连)。

2、同学交流,丰富了解。

同学们,在我们的大家庭中,除了我们刚才了解到了傣族的“泼水节“,你们还收集到了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呢?

学生交流、汇报。

(伴随着学生的汇报,并让学生大致介绍这个民族的情况,人口、分布等)

(三)、正确对待传统习俗。

刚才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也学到了很多,了解到了那么多的习俗,但是,前不久呢,我们班级里有一位同学却向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疑问,大家想帮助他解决吗?

教师出示一位学生的烦恼:自己的各个结婚,但因为村上有这样的习俗,结婚要摆酒宴三天,大吃大喝,因为自己家里比较穷,父母想不摆了,但觉得只是习俗,怕村上人说,所以只得去借钱摆阔,他感到不可理解。

学生讨论,他们这样的做法怎么样?

(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真正懂得:我们要继承优秀的民风民俗,对于一些不良的习惯,我们应该要抛弃,培养正确对待传统风俗的态度)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同学们,我们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我们也只有积极继承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使我们具有更大的发展前途,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有关民风民俗的网站,希望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去查询,我们可以在上面查到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七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懂得合作和规则的重要意义;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能够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关心班集体,积极参加班集体的活动,维护集体的荣誉。

教学建议

1.团结合作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班集体中有哪些活动是需要合作的,教材上提示了什么内容?除了教材提示的之外还有哪些活动需要大家合作才能成功?

(2)根据教材上提示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有关合作的事例?”童话故事、传统故事都可以。通过大家讲故事了解合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教师可以从篮球比赛扩展到大多数体育比赛都需要合作,即使是个人的单项比赛,也会记入团体成绩。体育比赛如此,其他活动更是一样。通过这个事例让学生了解不仅在学校生活中,在人们共同生活中都需要合作。

2.集体生活中的规则

(1)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逐步探索出来的大家需要共同遵守的约定、秩序等。规则有大有小,但是大家在共同的生活中必须遵守,否则就会引起混乱。

(2)我们讲述的规则主要侧重于学校生活中大家必须遵守的规则,从学生喜爱的游戏开始,逐步扩展。

(3)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规则在游戏中的重要性。教材列举了跳绳、拽包、打球等例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学生喜欢的一些游戏进行活动,让学生体会不同游戏中的规则是什么?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进行归纳。

(4)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也有许多的规则,可以根据学生的经验,让学生谈谈认识就可以。其他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在以后的相关内容中还会涉及,教师在这里不必扩展。

3.课堂学习中的规则

(1)从游戏、守则,具体到课堂学习中讨论的规则。在学校生活中,最主要的还是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发现班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会自己制订一些简单的规章和制度,约束大家都来遵守,教材只是做范例。

(2)有时候班里进行讨论时,总有一些人不听别人发言,或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教师也很难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让学生自己制订可以维持讨论秩序的规章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讨论来说重要的可能是以下的一些规则:

▲如果想发言必须先举手,得到同意后再讲话;

▲在发言人没有讲完之前不得举手;

▲不允许和同学交头接耳;

▲紧紧围绕主题进行讨论,不能讲题外话;

▲即使是别人讲错了,也不能讽刺同学;

▲别人说严肃的问题时禁止大笑;

▲如果经过提醒后继续不守规则,就要停止讨论一次。

(3)通过以上的活动尝试让大家制订规则,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类似的活动可以是考试时大家遵守的规则,课间活动与上课的规则等。将大家讨论的各种规则贴在教室醒目的位置上,提示大家遵守。

(4)让学生了解《小学生守则》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懂得作为小学生就要按照守则上规定的要求去做,对于学生来说,守则是最基本的要求。

4.我是班集体中的一员

(1)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每个同学都要感觉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为集体的事做出自己的努力,感到自己对集体有一种责任感。引导大家讨论,怎样才能维护集体的荣誉。

(2)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经常为取得好成绩、各方面有进步的学生热烈鼓掌表示祝贺与欣赏,用这种方式来鼓励学生为每个班级成员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4)教材上提示的活动,是引导学生争做“为大家服务的好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大家所了解和认同的,让学生在集体中有归属感。这些学生可以是 轮流,也可以是随意选出来的,用一周的时间让这个学生成为全班关注的中心,让他为大家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使他在全班受到尊重,同时也让他感到帮助别人 对于自己来说是幸福的、快乐的,自己在集体中是重要的。

(5)引导学生在集体中学会欣赏别人,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教师可以不定期地举行一些活动,请他们“讲讲别的同学做的让你感激的事情”。通过相互欣赏,促使学生进一步关心和帮助别人。

(6)制作一棵大树:学生做的好事记录在树叶上,使原本光秃秃的大树长出茂密的树叶,这棵大树就是同学们关心他人和自己成长进步的标志。通过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5.我爱我校

(1)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查阅资料,收集有关学校今昔的图片,了解学校的过去和现在。

(2)可以访问学校的老教师、老校长,了解学校从建校到现在为国家输送了多少人才,合作完成统计表。

(3)通过老照片或者图片,寻找过去学校的踪迹,如古老的钟铃、古色古香的建筑、老式的桌椅板凳等,参观过去的遗迹。

(4)采访周围的人,了解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哪些人才?翻阅校志,了解更多的信息。

(5)将调查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和共享,可以将学生采访、参观的感想、体会、图表等装订成册,书的题目为《我爱我校》专集。

主题教学思路

学会在班集体中生活,是学生未来在社会中生存的基础,学校中愉快的`集体生活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本主题的学习内容中,我们重点突出了集体生 活中的合作、集体生活中大家应该遵守的规则等内容。合作与规则的问题,也是家长、教师和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现在很多学生缺少合作意识,对一些日常行为规 范又不懂得遵守,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同时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为了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大家都要为集体出力,体会为集体服务的快乐,体会为集体做好事、做奉献的喜悦。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关心集体生 活、愿为社会服务的良好品德。

教材分析

(一)本课内容结构分析

第69页的图片,是让学生了解班集体的一些集体活动,感受班集体的团结友爱。第70页的图片,通过斑马和鸵鸟合作的故事、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用正反两个事例,说明合作的重要意义。

第71页的图片,通过篮球比赛中红队队员不互相配合造成失利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胜利与失败的原因。

第72页通过同学合作的几幅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中需要合作。

第73页的图片,学生在跳绳游戏中不排队守规矩,结果活动不能顺利进行。当大家遵守规矩时,很多事情就好办了。引导大家了解学校生活中还有什么规则。

第74页的图片,从前面的内容引申出课堂学习中更需要遵守的规则和秩序。通过学生讨论课堂纪律与讨论规则的问题,引导学生遵守学习中的各种规定。

第75页的图片,在学生了解游戏规则和课堂纪律的基础上,知道在学校中应该遵守的规则是什么,如《小学生守则》,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

第76~77页的图片,通过一个男生作为“值周生”为班集体和大家服务,并得到了全班同学赞扬的事例,体会为集体服务的快乐,引导每个同学都要为集体做事。

第78页,通过学生讲述的老师让每个同学写优点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要学会欣赏别人,学习别人的优点,在欣赏别人的同时,也要做被人欣赏的人。

第79页的图片,表现了同学们为了集体的荣誉,积极为班集体出一份力,但也有个别同学不愿意为集体服务。引导学生评判是非,向表现好的同学学习。

第80页的图片,通过一个体验活动,让学生相互表扬,感受作为集体一员的重要性,让学生为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中感到幸福、骄傲,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学会在班集体中生活,是学生未来在社会中生存的基础,学校中愉快的集体生活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本主题的学习内容中,我们重点突出了集体 生活中的合作、集体生活中大家应该遵守的规则等内容。合作与规则的问题,也是家长、教师和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现在很多学生缺少合作意识,对一些日常行为 规范又不懂得遵守,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同时我们要让学生了解,为了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大家都要为集体出力,体会为集体服务的快乐,体会为集体做好 事、做奉献的喜悦。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关心集体生活、愿为社会服务的良好品德。

学习准备

1.搜集班上典型的热爱班集体的事例。

2.让同学们搜集自己班集体里同学之间的故事。

3.搜集、整理一些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等素材。

4.准备彩色纸、水彩笔等。师生设计一棵没有树叶的大树。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懂得合作和规则的重要意义;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能够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难点

使懂得合作和规则的重要意义;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能够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我的班集体”、“全班同学”、“和老师同学在一起”或自己班里的集体照、生活照等。)

老师:同学们,大家看到这几张图片有什么感受呢?它们主要展示的是什么?

学生:(略)

老师:这些展示的都是班集体的图片,班集体是我们的又一个家。同学们亲如兄弟姐妹,共同分享健康成长和成功的喜悦。在学校里,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同学们的团结合作才能完成。(过渡)

【讲授新课】

一、团结合作(板书)

老师:合作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合作能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快乐。大家打开课本第七十页,我们看看斑马和鸵鸟是怎么合作的呢?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三个和尚”。)

老师:三个和尚最后怎么没水吃了呢?这是为什么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最后没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唯恐自己吃亏,以至于谁都没水喝。在学校生活中,团结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课本第七十一页的篮球赛事,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红队能胜利吗?为什么?

学生:(略)

老师:从篮球比赛我们可以知道:团结合作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大家只有团结合作,才能胜利。在学习和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都需要同学之间互相合作。我们看课本第七十二页的图片,我们看看图中的同学们是怎样团结合作的?

学生:(略)

老师:在学校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合作呢?

学生:(略)

(还可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团结”;音频“三只蝴蝶”、“团结在一起”等。)

老师:合作是倾听,合作是交流,合作是分享。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同学们在一起会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我们大家还要遵守集体生活中的规则。(过渡)

二、集体生活中的规则(板书)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七十三页,认真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他们玩得高兴吗?

学生:(略)

老师:如果大家玩游戏时,不按照规则玩,如跳绳时不按顺序跳,自己独霸某项器材玩,还能玩得高兴吗?

学生:(略)

老师: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的学校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说。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课间活动要守秩序”;图片“不遵守游戏规则”、“课间活动”;还可给大家讲“不该发生的故事”详见文本资源。)

老师:在集体生活中要有规则,在课堂学习中也要有规则。(过渡)

三、课堂学习中的规则(板书)

(给同学们讲文本资源中“老师为什么不叫他”的故事。)

老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学生:(略)

老师:当同学发言时,有些同学总是打断别人的发言,或者与其他同学交头接耳,不注意听发言同学讲话,老师讲课都受到了影响。所以我们应该遵守课堂学习中的规则,大家说是不是呢?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遵守课堂纪律”。)

老师:下面我们一起制定一个关于讨论秩序的规则,好吗?

学生:(略)

(同学们制定有关讨论的规则。老师总结,如:如果想发言必须先举手,得到同意后再讲话;在发言人没有讲完之前不得举手;不允许和同学交头接耳;紧紧围 绕主题进行讨论,不能讲题外话;即使是别人讲错了,也不能讽刺同学;别人说严肃的问题时禁止大笑;如果经过提醒后继续不守规则,就要停止讨论一次等。还可 让大家制定其他的学习规则等。)

老师:在学校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则,你知道哪些呢?一起说一说吧!

学生:(略)

(可让大家欣赏视频“校园文明”;让同学们说一说《小学生守则》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

老师:在学校生活中,要遵守学校的各种规则,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你知道哪些法规呢?说说吧!

学生:(略)

(可给同学们介绍“义务教育法”的一些主要内容,详见文本资源。)

老师:我们在班集体中快乐的学习和生活,每个同学都是集体中的重要一员,每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到集体的荣誉。(过渡)

四、我是班集体中的一员(板书)

老师:下面看课本第七十六页,我们看看图中的同学在为自己的班集体做什么?

学生:(略)

老师:我们也是班集体中的重要一员,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为大家服务的学生”,你是怎样为大家服务的呢?

学生:(略)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七十九页,我们看看图中的同学,他们谁做的好呢?为什么?大家分组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总结。还可让大家欣赏图片“帮生病同学值日”、“为同学的成功喝彩”、“为班集体争光”、“为别人的进步喝彩”、“值日”等。)

老师: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应该认真完成集体交给我们的任务,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们还应学会欣赏别人。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本第七十八的这篇作文,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略)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夸一夸为我们集体做过贡献,做过好事的同学,把你看到的、知道的都说一说吧!

学生:(略)

(让同学们一起来做一棵记载好人好事的大树,在叶子上写上同学的名字和她做的好事。)

老师:作为班集体的一员,为自己能为大家服务,你又什么感受呢?大家一起来谈谈吧!

学生:(略)

老师:我们生活在团结友爱的班集体里,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和生活,可你了解我们的学校吗?它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呢?(过渡)

五、我爱我校(板书)

(根据学校实际,让同学们查阅资料、采访爸爸、老师、邻居,或老师介绍等形式,让同学们了解自己学校的历史,以及学校培养了哪些人才等等。)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懂得了合作和规则的重要意义;知道了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应该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还通过各种形式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学校。加深了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7篇《品德与社会》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品德与社会教案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