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学校管理经验【最新15篇】8-18-16

学校作为为社会、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责无旁贷地承担着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使命。如何办好学校,如何培养出又多又好的有用之才,学校的管理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本页是快回答人美心善的小编枫为大伙儿分享的15篇学校管理经验的相关内容,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管理经验范文 篇一

一、抓管理,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科学而又高效的管理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我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校长领导,分口管理,学部负责,班级包干”的层级管理体系。

1、更新管理观念,落实“三个转变”,即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为现代化科学管理,克服传统管理简单、粗放、行政命令、长官意志式做法;变单一管理为多元化、全方位管理,克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倾向;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吸纳式管理,克服“夜郎自大”、

“固步自封”的管理倾向,加强校与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交流沟通。近几年,我先后建立了家长联系学校制度,与新华学校,辛寨二中等成为联谊单位,互相交流管理经验。

2、整章建制,形成制约机制。“无规矩不成方圆”,我十分重视制度建设,来到中学后,根据学校各部门,各类人员,各项工作的不同特点,重新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近80条。分行政、教学、政教、后勤等四个面若干个点,并带头遵守,狠抓落实,做到制度面前一律平等。

3、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施学部管理。2001年我从中心小学调到中学任校长,刚刚接手学校,学校面临许多困难,长期的“大锅饭”思想使学校人心涣散,人浮于事,缺乏凝聚力,竞争意识,为激活教育内部活力,在全面考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实施学部管理,在校长负总责,后勤服务一体化前提下,将三个年级重新分班,由副校长任组长,教导、政教主任为成员的管理人员均衡组成东西两学部,学校按班额、学科需要核定出两楼所需教师数额,由两学部管理人员重新选聘,学校通报聘用情况。教师接受聘用后,分区办公,分区管理。做到了平分学生,平分教师,围绕一个中心实行双线管理,使管理者、被管理者结成利益共同体,极大的调动了学部领导和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改革四年来,经验是可取的,成绩是喜人的,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4、落实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重新修订了《石家河中学教师教学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实行过程管理,动态管理,建立完备的跟踪评价档案,为防止出现不良竞争,学校对常规管理做到了“六统一”:统一计划,统一评价标准,统一竞赛检测,统一安排教科研活动,统一班主任工作考核,师教学工作量化。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教师工作出现了“四多四无”:即精心备课的多了,不备课上讲台的没有了;认真布置批改作业的多了,突击应付的没有了;出满勤争班上的多了,请假违纪的没有了;办公时间研究教材,琢磨教法的多了,琢磨人际啦闲呱的没有了。新老教师争先恐后,彪着膀子抓教学,确保质量不滑坡,中考成绩连续三年突破百人大关,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抓教研,培养教育新的增长点。

教研教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加速器,为切实抓好这项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成立教科研工作领导、指导小组,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工作计划及方案。对方案制定,组织实施,检查指导,考核评价,资料积累,总结交流,成果推广等各个环节,均建立严格实用的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我们重点加强了“三个管理”“两个保证”“一个突出”。

“三个管理”即计划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计划好订落实难。因此指导小组对计划的实施及方案落实情况实行定期、定项、定性督导,加强教科研工作的定向、定度、定势调控,学校改革传统教学评价办法,不唯分数,将业务培训、教学能力、教科研成果、学生素质培养纳入评价体系,更客观、全面地反映每个教师的教研水平,防止“研”“教”分离,确保教研质量。

“两个保证”即队伍保证,奖励机制保证。抓教研队伍建设主要从抓骨干、促全员入手,让骨干教师先行,带动全员推进,促使学研互动。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争“三优”。建立教改教研奖励制度,设立教研教改专项基金,对于成绩突出、取得成果的个人、学科小组、级部分层次进行奖励。

“一个突出”即指突出重大课题的研究,实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辐射各科的科研目标。

我们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学习先进的教科研理论,学习外校的先进经验。我先后到北京参加新课改理论培训班,到浙江学习洋思经验,到寿光参观学习,每次学习回来,都要及时总结,认真传达,做好推广。我亲自带领教师先后到新华中学、蒋峪中心初中、辛寨二中、青州王坟中心初中等学校学管理、学教研,鼓励选派多名教师参加了由市、县教研室组织的各种各类培训班。学校规定,凡是由县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我们都及时安排教师按时参加。这些教师回校后都要把新学的东西进行系统整理,并结合自己的体会感悟,以汇报、讲座、公开课形式在全校进行推广。如在学习推广新课程中,把《新课程怎样教》、《走进新课程》作为教师必修课,课堂教学做到“一引领,”“三渗透”:即以新课程改革引领课堂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渗透于自己的教学理念中;把新课标教学模式渗透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把严格科学的管理策略渗透于自己的班级工作中。真正实现“四个转变”:变单纯知识教学目标为综合素质教育目标;变学生被动接受为积极能动乐学;变向学生加压为教师自我加压;变向时间要成绩为向科研要质量。

三、抓队伍,提高干部教师整体素质。

我始终把教师的学习放在工作首位,把教师的冷暖时刻挂在心头,重视和加强师德教育,学习中注重发挥校长的带头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教师的典型引路作用。一是抓班子建设,增强依法治校意识。学校调整领导班子后,人员增加,如何带领校委会人员聚精会神抓教育,一心一意谋发展,成为我这当“班长”的一件大事,我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充分发扬民主,把每周一早上作为班子成员固定学习时间,带头学理论、学管理、学经验,树立“一盘棋”思想,努力协调各方面关系,努力形成勤政务实、团结实干、无私奉献的领导集体。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到“一条主线,三个加强”即以师德教育为主线,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教师提出了“三严三高”和“四心”的工作要求。即要有严密的工作计划、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要达到工作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要做到政治上有上进心、工作上有事业心、生活上有责任心、学习上要虚心,使学校出现了人人爱教、乐教、善教的可喜局面。

四、抓投入,促进规范化学校建设。

刚接手初中时,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内部设施配套缺额较大。我确定了“分步实施,先急后缓,保证重点”的原则。先后完成了学校主甬道硬化,校园分区绿化美化,实验室配套设施建设,阶梯教室的改建;通过校校联谊、自筹资金等方式建起了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自行车棚、标准篮球场,争取上级扶持资金重新修复校东边的拦水坝,修围墙150多米;为增加学校收入,建立了沿街商品房,进行租赁承包。在校园设立校园景点及警示标语牌,做到“处处景点会说话,面面墙壁都育人”,加快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了育人环境,学校顺利通过市级规范化学校验收。同时严格国家“一费制”标准收费,坚决治理“三乱”,规范收支行为,做到该收的一分不能少,不该收的一分不能多。建立校务公开栏,增加收支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五、抓自身建设,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执政水平。

学校管理经验 篇二

关键词:学校管理;策略;理念;制度

学校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学校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使学校实现其教育目标,而使用一定的原则和手段,对学校的各个系统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控制和协调,使其健康稳定地发展。科学的学校管理对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保证学校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的学校管理制度和办学理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还能带动教师不断进步,使学校更好地实现其教育职能。

校长是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只有校长具备了良好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才能对学校中的各部分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因此,一个好的校长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学校管理经验,谈谈在学校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转变管理理念,坚持做到以人为本

在学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是新课改对学校管理的要求,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工作必须由传统的指令方式向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转变,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并认真听取教师对学校管理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在学校管理方面做出有效的调整,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各项服务,保持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家长提出的管理意见,及时分析和采纳,以保证学生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使学校管理直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第三方面,学校管理工作要注重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学校管理工作要从学生自身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出发,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正确引导学生思想,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功效。

二、校长要有自己先进的办学理念

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指南针,有了先进理念的指导,学校管理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因此,作为学校校长,要不断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来为学校的管理工作提供强大的理论保障。校长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要从以下几点来给学生、教师甚至家长渗透办学理念,以保障管理工作顺利开展。(1)坚持实事求是的管理方针,重视未来,强调发展的观点,以使所培养的人才超前时代;(2)确定高远的办学目标、办学方向,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使学校管理工作向着更理想的方向发展。(3)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还要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学习别人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本校的具体特点,因地制宜地突出自己的优势,展开自己的弱势,办出有自己特色的学校,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管理理念。

三、建章立制,依法治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制定一套符合学校具体情况的规章制度对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管理工作复杂多变,而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将学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将学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学校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学校管理工作在学校制度的制约和督促下顺利开展。

在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后,还要保证规章制度的顺利执行。首先,要向师生宣传管理制度,向师生明确各项规章制度,使其知法懂法,并自觉按照规章制度来开展学校工作。其次,学校领导要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依照规章制度进行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秉公办事、一视同仁。第三,在规章制度确定以后,不可随意进行更改,如果朝令夕改会使其失去约束力。另外,领导要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及时的督促和检查,对违反规章制度和落实不好的,要及时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顺利落实,才能保证学校管理工作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

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学校是一个由多种职能部门组成的整体,这也决定了学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因此,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学校领导要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学校管理工作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但是,学校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所以在管理工作中,领导要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做到突出重点,将教学常规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将提升教学质量作为核心工作,将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充分利用各种管理手段,组织并协调各方面管理因素,把教学常规工作抓紧抓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综上所述,学校管理工作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管理者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并与本校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出适合本校的学校管理制度,才能有效保证学校的正常发展,促进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永林。学校管理创新的基本策略[J].现代教育论丛,2002.

优秀的学校管理经验总结 篇三

质教育,努力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三年来,从学校的硬件建设到软件设施都有了较大改观,办学水平得到提升,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赢得了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按照《*

县乡级人民政府教育局工作督导评估标准》的具体要求,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逐条逐款进行评估,在25项评估要点中,有21项达到“优秀”,有4项为“合格”,合格率达100%,自评总分为101

分,基本符合《规程》和《方案》中“合格”的规定要求。现将我校具体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县*初级中学位于*县城东南部,座落在*乡小桥街畔的*脚下,学校始建于1969年,属*完小的附设初中班。1979年被*县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初级中学,学校距离县城

仅20公里,云保公路和右甸大河环绕而过,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是*乡发展教育的一块重地。

建校30多年来,学校共开办了158个教学班,毕业生7000人,考取中师中专720余人,考取高中1700余人。为社会及上一级学校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20*年一名北京大学学子从我乡下六甲

脱颖而出,从而有力地证实了*初级中学雄厚的办学实力。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6193㎡,校舍建筑面积6583㎡。共有21个教学班,71位教职工。教学设施已基本满足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设有党支部、校长室、工会三个管理部门,设有团总支、办公

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学生会等职能部门,各种组织机构健全,管理有序,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我校教育教学及培养人才工作。专门出台文件奖励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和学习拔尖的学生,同时对学校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极大地鼓舞了师生斗志,为我校出好

人才、多出人才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自评工作情况

1、按照学校自评工作程序,认真拟订了“*初级中学督导评估自我评价工作计划”,计划中指导思想明确,目标原则具体,评估措施有力,时间安排基本合理。

2、按照学校自评工作程序,建立健全了“*初级中学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具体成员及分工情况如下:

(1)组长:字浩科(校长),负责学校督导评估中的全面工作,重点抓好学校督导评估中的管理、德育、经费、协调等工作。

(2)副组长:王彩江(副校长),重点协助组长抓好学校督导评估中的教学、教研等工作。

杨永忠(副校长),重点协助组长抓好学校督导评估中的环境、校建、规划等工作。

施赵富(副校长),重点协助组长抓好学校督导评估中的普九年报、安全卫生、继续教育等工作。

祁卫明(办公室主任),重点协助组长抓好学校督导评估中的信息收集、档案资料整理和申报工作,兼学校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3)组员:袁奎斌(教务主任)、罗智城(总务主任)、祝鹏飞(教务副主任)、肖国城(政教主任)为组员,组员的职责重点是协助组长、副组长抓好学校督导评估中各自承担的各项工作和临时安排的有

关工作。

3、按照学校自评工作程序,认真召开学校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做到统一认识,明确目的、意义和目标任务,制定相关的措施和方法步骤。

4、按照学校自评工作程序,认真召开学校教职工大会,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提高教师对学校督导评估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让广大教职工明确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按照学校自评工作程序,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有关《文件》、《意见》、《规程》、《方案》和《计划》,让全体教师全面了解学校督导评估的标准和细则。

6、按照学校自评工作程序,积极稳妥地组织相关教师对近三年来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归档,基本完善了督导评估应有的备查资料。

7、按照学校自评工作程序,对照“标准”和“细则”,严肃认真地组织了自评自查。首先,就是按照要求,结合实际,对学校各方面工作展开分析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

见,制定整改措施,努力弥补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次,就是对照评估标准逐条逐项自评等级,自评小组根据《规程》和《方案》的规定和要求,遵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经过严格自评,其结果

是:在25项指标中,我校有21项达到“优秀”,4项为“合格”,基本达到“合格”的标准。

三、主要工作成绩

1、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根据*学校督导评估的《意见》、《规程》、《方案》和*县教育局昌教发〔20*〕15号文件精神和要求,我校认真建立健全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总务主任、教导主任、办公

室主任、教导副主任、班主任等为成员的学校督导评估自评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拟订了学校督导评估自我评价工作计划,坚持德育为首、安全第一、教学为中心的原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

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注重学习、宣传到位

首先,就是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领导班子会、全体教师会和校会,反复认真地学习了*学校督导评估的《意见》、《规程》、《方案》和学校自我评价工作计划,认真领会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的

目的、意义和要求,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到位。其次,就是在学习讨论的同时,认真总结过去所做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当前学校工作的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的努力方

向。第三,就是认真召开了学生家长会,进行广泛地宣传和动员,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开展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以德为首、以法治校

近三年来,我校切实加强了德育工作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把师德师风建设列为学校工作的首位,认真贯彻落实了《*县教育局关于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组织学习了《教师法》、《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开展了“三全、三爱、三让”、“做一名光荣合格的人民教师”等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活动有组织、有领导、有方案、有措施,领

导带头,教师积极,人人有学习笔记、心得体会,自检自查整改材料,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法制意识。另外,就是我校特别注重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了学生的养成教

育,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我们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对学生切实加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从“五讲四美”开始,重视养成教育,

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次就是充分利用“元旦”、“五。四”和“国庆”三大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书画比赛、演讲比赛、校园歌手比赛、篮

球运动会、韵律操比赛、召开田径运动会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锻炼自己的机会;第三,就是认真坚持每天三操,每周四会,每学期四专题,每学年四评比活动,每天三操是早操、课间操、眼

保健操;每周四会是班子会、校会、政治学习会、校本研训会;一次德育评比、一次卫生评比、一次班队活动、一次总结表彰;每学期四专题就是进行一次思想道德专题教育、一次法制宣传专题教育、一次

安全卫生专题教育、一次前途理想专题教育;每学年四评比就是优秀班集体的评比、优秀班干部的评比、优秀团员的评比和三好学生的评比;第四,就是结合“班”和“邓颖超班”的创建活动,树

立典型、树立模范,积极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让学生从心灵深入去领会祖国的伟大、人民的伟大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我校的德育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

化的轨道,以法治校,以法治教真正落到了实处。

4、安全第一、落实到位

在安全工作上,我校从来不敢麻痹松懈,长期以来都一直实行校长负责制,层层包干责任制和及时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护校队,组织开展了“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

社会”的签名活动,认真进行法制宣传、禁毒防艾、道德纪律、交通安全、森林消防等专题教育活动。做到了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方案,制度落实、责任到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近三年来

,学校内无重大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实际行动创建了平安校园。

5、强化“普九”、措施得力

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的“普九”工作稳步发展,成效显著。首先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有关“普九”巩固提高的相关文件,对“普九”的目标和措施作出了

具体安排和要求。其次是积极宣传动员,以《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为依据,努力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第三,建立了“普九”入学巩固提高工作的长效机制,注重抓好两会、两线工作,两会就是

毕业班学生座谈会、毕业班学生家长会;两线就是政府与中学和村委会签订小升初入学责任状,村委会与学生家长签订小升初入学责任状,另一线就是学校与各教师签订小升初入学责任状。并做到中学教

师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坚持找访流失生制度和救助贫困生制度,且纳入过程和效益考核,与经济直接挂钩。三年来,*中学巩固率达98.3%,小升初入学率达99.5%以上。

6、教学当先、提高质量

德育为首、安全第一、教学当先,是我们学校的办学宗旨。多年来,我们始终围绕教学这一中心,把教学教研放在首位,努力开展研究和探讨,前三年,我们积极开展了“自主参与式”实践实验的

专题研究,荣获了*县“十五”科技进步三等奖,现又申报了订新课标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研究课题。通过各种教学教研专题研究活动的开展,经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学质量

有了明显提高。近三年来我校的中考、统测成绩一直居全县中上水平。三年来,考取入前50名3人、今年名列全县前50名学生有1人,在20*至20*学年、20*至20*学年、20*至20*学年的学校工作考

评中,*初级中学均被评为合格。

7、教育改革、积极稳妥

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昌政〔20*〕10号)和《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县关于推行学校校长选聘制的实施意见〉等

三个实施意见的通知》(昌办发〔20*〕24号)等文件精神,我校积极响应号召,稳妥推进改革,从20*年4月开始至20*年8月结束,历经一年多的时间,首先是认真组织学习政策文件,做到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领会精神实质;其次是拟订方案,提交教师讨论;其三是将方案上报审核,并作反复修改;其四是公布岗位和条件;其五是进行校长选聘和教职工竞聘;其六是签订聘约和合同。由于领导重视,层

层把关,思想工作到位,所以,六个阶段的工作进展都很顺利,没有拒聘、落聘、试聘的教师,整个教育改革工作比较圆满。

8、机构健全、制度完善

自从推进教育改革以来,我校始终重视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高度重视以规章和制度来管理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制定了有关学校内部管理的各种改革方案、考核方案和细则,建立健

全了各种岗位职责、会议制度、学习制度、生活制度、假缺管理制度、财物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措施、教师调整办法、工作责任追究制、师德举报制度等共35种。切实加强了学校每天三段制时间的管理

。目前,我校各种管理制度已基本形成体系,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健康发展。

9、办学条件、逐步完善

我校在*年普九以来,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室设备;改造和解决了学校的围墙、路面、田径场;添置了大量的学生课桌和图书室藏书,绿化美化了校园,使学

校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学校占地面积1619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583平方米。其中,教师宿舍二幢,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502平方米;学生食堂一栋,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64平方米;学生宿舍二

幢,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教学楼二幢,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002平方米;200米跑道一个,标准篮球场一个,厕所三间,面积171平方米。

近年来,在上级教育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明显的变化,

四、达标情况评估

1、教育地位

(1)教育事业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地位突出。自评分为4分,达“优秀”。

(2)教育经费投入年初有预算并认真执行,自评分为4分,达“优秀”。

(3)教育工作有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落实。自评分为4分,达“优秀”。

(4)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以及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自评分为4分,达“优秀”。

(5)适时召开教育专题会议或现场办公会,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每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6)全面完成县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考核教育发展指标任务。自评分为4分,达“优秀”。

2、教育管理

(7)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有“控辍保学”的明确责任制和具体工作措施。自评分为3分,达“优秀”。

(8)切实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严厉打击扰乱学校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学校的安全及正常教学秩序。自评分为3分,达“优秀”。

(9)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改造薄弱学校,努力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自评分为3分,达“优秀”。

(10)建立严格的教育收费管理制度,辖区内学校严格执行收费标准,无乱收费事实。自评分为3分,达“优秀”。

(11)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捐资助学,建立对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帮扶制度。自评分为3分,达“优秀”。

(12)为学校新建、扩建校舍提供土地及相对固定的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自评分为2分,达“合格”。

(13)认真落实有关保护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严禁使用童工。自评分为3分,达“优秀”。

(14)坚持在学校开展形势教育,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自评分为3分,达“优秀”。

3、教育发展水平

(15)在园在班幼儿逐年增加。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16)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达“普九”验收标准。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17)初中在校生毛入学率达“普九”验收标准。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18)小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普九”验收标准许可范围内。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19)初中学年辍学率控制在“普九”验收标准许可范围内。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2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普九”验收标准。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21)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普九”验收标准。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22)初中毕业生升学人数逐年增加。自评分为4分,达“合格”。

(23)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质量逐年有所提高。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24)图书、实验仪器、现代远程教育,中小学教育质量逐年有所提高。自评分为5分,达“优秀”。

4、办学特色。自评分为6分,达“合格”。

五、自评成绩和经验

首先,在督导评估自我评价程序中,教师进一步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认识到自己的工作离各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明确了今后自我改进的目标。

期次,通过自我评估,强化了全体教师爱岗敬业意识,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激发了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次,在督导评估工作的推动下,进一步完善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规范了各项教学常规,形成了制度化、规章化,目标化的管理体系,有利于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师教学方

法的改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的推进。

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我校在办学目标,办学过程和办学效益上虽然取得了一些不可否认的成绩,但根据《督导评估方案》的要求,对照评估标准自评结果分析,还有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施与教学内容不相适应,特别是实验室和图书室建设差距较大。

2、生活用房简陋且面积不足。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经领导班子认真讨论,分析和研究,特作出以下整改措施:

第一,积极地申报项目,争取各级给予列项支持,加大校舍建设力度,解决好校舍建筑面积不足、生活用房简陋且不足的现状。

第二,在管好用好办公经费的同的,力争多方协调资金,一要加大对电教教学设备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设施;二要进一步加强后勤管理,重新规划伙食堂建设,扩大其使用面积,确保师生生活的安

定和安全。

学校管理者工作经验总结 篇四

关键词:小学教学;素质教育;教学管理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应担负为祖国发展培养栋梁之才的任务,俗语说,三岁看八十,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是看小时候的教育,小学教育对于学生能否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培养完善人格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了如何做好小学教学的管理。

一、全面提高小学的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被国家提到了一定的高度,成为教育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学校是我们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教育人才的基地,我们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第一方面是我们要让学生身心健康,具备完善的人格,将来是社会的可用之人;其次是成才,学生拥有某项技能或者多项技能,对社会有所贡献,能在社会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能用自己的技能推动社会发展。这两方面综合体现才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体现,才是一所学校能否成功的标尺。学校要达成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目标,就要以素质教育为方向发展。素质教育能够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学校是否拥有先进的管理模式,无规矩不成方圆,先进的管理模式,是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因此,先进的教学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培养社会栋梁之才的需要。社会是人类聚集的群体,人类的需求多种多样,社会也就需要各种各样、多类型、多层次的有用之才,而且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需求就也越来越多样化。知识经济的来临,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全面教育,即要实现科学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培养的统一结合,知识、能力与道德、情感的协调,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与他人的协调能力、团队意识;还要求教学活动中应具有创造性、个性化的特征。总之,知识经济所需要的人才,要求学校重视学生的创造意识与能力,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智能提高。要实现教学目标,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不能完成的,因此,拥有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创办特色小学的需要,所谓特色小学,就是学校在某一方面特别出色,特别超越其他小学的独特之处。一所学校的领导者,应该立足时代的顶端,根据学校所处环境、所拥有的资源,对自己做出的水平有正确的认识,规划适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管理模式,为素质教学奠定基石。

二、理性创新

小学管理还应注重理性创新,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领导者,应该能够主动地学习,从而带动其他的教师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在长期的学习中总结经验,时时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教学理念,与其他学校相互沟通、交流,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只有保持在长期学习活动中把先进的经验与理论相结合,才能为学校创办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者还应多反思学校各管理模式,正确面对学校困境、矛盾、教师的思想状态等。要做到管理准确无误,就需要经过总体的论证。把当前学校的管理放到教育改革的理论中去论证,看是否符合教学发展的趋势、科学的发展规律;放到学校实际中论证,从而检验是否符合学校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否适用于当前实际管理工作。同时,学校的教学管理还应注重情感方面。法律还不外乎人情,更何况是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争取做到法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作为管理者应注重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应经常与教职工沟通、交流,增进感情。学校虽然是一个小集体,但也仍离不开社会的大怀抱,学校应与社会紧密联系,教学管理要创新,就要广思集益,与社会各层认识多交流。

三、执行革新理念

校本管理是学校改革的发展趋势,但当下小学普遍缺乏校本管理的理论与经验,要实施这种管理模式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今,伴随教育体制的改革,小学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摸索创新,这为校本管理制度的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管理者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教育环境,吸取西方的校本管理,制定适合本校的教学管理模式。近年来,我国小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发生了巨变,比如,教育宏观体制向“多级权责共享”发展,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也发生着变革。《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学校要实行“校长责任制”,同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所谓的校长责任制是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结构,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进行的课程开发民主决策过程,所以说,校长责任制为学校办学自、为校本管理提供了保障。同时,校本课程的实施,不但要求校本管理制度,同时也积累了校本管理的实践经验。现如今,除了公立学校,还出现了很多民办学校,而且民办学校的数量正逐渐增多,由于竞争压力,民办学校教学质量、教学管理也在不断地提升与完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比公立学校,民办学校有更多的自,可以自主选择校长、教职工等工作人员,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站在家长、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对社会发展变化比较敏锐,能及时调整学校相关工作。随着民办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出现许多介于公立与民办之间的学校,由此可见,我国的办学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已经到来,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为了将来子女能有一份好前程,家长对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不仅对教学质量提出了高要求,而且参与学校管理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参考文献:

[1]张旭光。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电子制作,2014(24).

[2]孙文萍。小学教学管理若干问题的分析与解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

学校管理经验 篇五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将广泛、全面、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在办学模式、投资体制、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诸多方面都会出现新的课题、新的变革,加之人民对优质教育的要求日益强烈,素质教育的实施亟待取得实质性突破,这些都决定了校长应以“创新”、“率先”作为自身建设与提升管理水平的“不竭动力”。

专家指出:“一所学校能否办好的关键是校长的观念、教师的素质”,校长观念的转变、更新和领先,往往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学校管理上台阶的认识和实践动力。校长要满怀信心地理智地思考,不断进行自我扬弃和纠正,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坚定不移地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和管理实践,拓宽自己的管理工作视野,抢占教育市场的先机。坚持以“创新”、“率先”作为管理动力,才能积极稳妥地处理教改中出现的新课题,才能使学校在未来人才争夺战中取得主动权,从根本上解决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二、管理引力――品格、意志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领导者的指示、命令能否产生作用,取决于被领导者的认可,这就需要领导者及其组织的权威。权威是以服从为前提的,服从又包含权力和威信。权力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是组织所赋予的;威信则是领导者的一种人格力量,是由领导者的经验、能力、品格等素质形成的综合效应,而品格和意志则影响到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引力。

如果学校校长具有优秀品格,教职工就会觉得他可亲、可近,并自觉以他的品格作为调整和修正自己品格的标准。可见优良的品格,是优秀校长的必备条件。

一名校长的意志首先体现在自信心,其中包括自我的信任和对学校、教职工、学生的信任。其次,沉着、镇静、坚定、顽强。再次是主动进取精神。三者缺一不可。作为校长,只有坚持品格陶铸、意志锻炼,将权力影响与非权力影响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赢得教师的信赖,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功效。

三、管理理念――以人为本

传统学校管理理念中的行政人员是主体,教职工是执行行政权力意志的工具,缺乏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的现象亟待改变。

现代管理学理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基于对人的两种基本看法:

一是“复杂人”假设,认为人是复杂的,每个人都具有许多需要和不同的能力,因此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不同的工作采取适当的管理方式和选用恰当的人,对不同需要和动机的人必须安排不同的工作并采取相应管理方式。

二是“决策人”假设,认为人都是具有意志自由的能动的决策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意志,都愿意承担一定的责任,人的决策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因此,管理更重要的是积极吸收教职员工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包括以下几层含义:教师、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力量;其他一切工作都得服从教学这个中心;管理就是服务,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学校管理同样必须按照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高效率、高质量、合法地来开展。所以,积极推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是新的学校管理理念题中应有之义。

实行以人为本,能使师生员工意识到领导与组织对他们的重视和信任,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而且也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从而保障学校管理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管理机制――动机激励

现代管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人都是需要激励的。管理学大师亨利。法约尔认为,激励是管理的核心机制。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

目标设置与满足需要结合:建立完善学校激励机制,首先必须确立适当的目标,这样使成员既胸怀大志,又立足当前、脚踏实地地工作。目标设置要兼顾从实际出发和挑战性,同时又必须与满足人的合理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活动的动机。管理者要把学校整体目标与被管理者个人的志趣和发挥个人长处结合起来,使学校的整体目标转化为每个成员的个人内在目标。

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结合:外在激励是指人们努力去获取存在于他们行动过程之外的外在目标,内在激励是指发自内心的一种力量。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中学校长应努力倡导教师神圣、课堂神圣、学校神圣,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把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有机结合起来。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物质激励是用来组织、调节学校管理活动,实现管理职能的一种方法。对学校管理有重要作用,当前应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同时,人作为社会动物,还有精神需要,它对于人来说比物质需要更重要,其激励效果更为显著,影响更为持久、深远。总之,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各有其特点,管理者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在当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大背景下,更应重视精神激励的手段和方法的运用。

学校管理者工作经验总结 篇六

关键词:中小学 教育教学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092-01

我们办学要追求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就必须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可以说,管理水平是办学的关键。有效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前提与保证,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推进缓慢,在于学校管理改革跟不上,做为农村中小学校长,建立起符合现代教育需求又适应农村实际的学校管理体系,是学校发展的保障。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及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展开实施,没有一个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体系来支撑和保障,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创新学校管理体系和制度,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我就自己在加强农村学校管理方面谈点看法:

一、深入师德学习,树立服务意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师德高尚的老师才能真正做到爱学生、爱学校、爱岗敬业。做为农村基层学校,由于师资缺乏,条件艰苦,再加上个别教师服务意识不高,难免产生一些消极的工作态度。因此,我在工作中倡导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利用每周的例会,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农村教育事业服务的意识,从而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二、民主管理是治校之本

校长负责制决不是校长个人说了算,而应该和教职工民主管理有机结合。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不能单纯靠制度管理,制度管理只能解决必须干的问题,难以解决是否愿意干、主动干的问题。

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一个校长留给学校最重要的两样东西是: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培养一种好的校园文化。在学校管理上,我和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合作、认真规划,让年轻教师充分展现创新实践、科学教研的能力,也让老教师发挥经验丰富、勤恳塌实的作风,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积极培育一支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多年来,我校的几位老教师爱岗敬业,模范遵守学校制度,工作认真负责,处处关心、帮助中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中青年教师不怕艰苦,勇挑重担,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经验,事事尊重老教师的意愿。良好的人际氛围,使学校的管理富有人情味,领导和教师关系融洽,工作布置从不相互推诿,遇到难题总是群策群力。我能尊重教师,平等待人,团结班子成员,集思广益,求真务实地开展学校的每一项工作。

四、激励教师开拓创新,实现学校自身特色

教学改革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要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渔”才是学生终生学习的法宝。因此,以“创新性”激励教师开拓进取,挑战自我,是学校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对建设和谐校园尤为重要,我校的办学资源与县城学校相比不具备优势,只有创新才能造就局部优势。我校历来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理念,多年来,我校通过大力倡导创新,提升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实践,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五、校长必须率先垂范且与教师共担教学任务

作好学校行政管理工作者,校长必须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因为校长的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学风;校长的信心和干劲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前进的原动力;校长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学校工作立宗旨、明方向、树规矩、严管理的前提条件;校长身体力行,教师才会与你同心同德,共同战斗,出色地完成任务。

六、以人为本、管理学校

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实现制度管理的三个结合,即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权力经验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校内资源管理同校外资源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一定的管理行为收到预期的效果。以人为本,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对此,针对不同年龄,提出分层要求。如备课,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备课重在规范,对中年教师则要求有新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有经验的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整理形成教学理论。

总之,管理一所学校不容易,把学校办出特色更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的校长们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拓展自己,加强修养,提高管理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参考文献

[1]刘渊平。浅谈小学校长教学管理川。科学之友(B版),2008(2).

学校管理经验 篇七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学质量;校长

在新时代背景下,从实际情况出发,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管理工作的促进,只有通过提高管理工作质量,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是学校核心工作,而管理作为落实教学的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学校工作中,管理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一、思想的激励

在政治思想方面,校长要调动教职工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及积极性,不能忽略政治思想学习,要树立教职工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每年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在学校形成良好地向名师学习的风气。通过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教职工能够树立向上的思想和敬业爱岗的精神,能够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做好“园丁”工作。

二、加强管理水平

学校管理人员要做表率,规范自身言行、以身作则,以自身的实际工作感化教师,树立服务至上的思想。且要讲民主,协作团结。更要注重廉洁,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成员之间在工作上成为配合密切的同事,在生活中成了挚友,从而能顺利开展学校各项工作。

三、教师的管理

第一,是要加强与教师的沟通。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来,加深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主动听取教师对管理工作的建议、意见,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交流,可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第二,是加强培养教师能力素质。无论是新技术的应用还是教学的经验,对教师的素质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新月异。在学校管理中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因为教学活动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教师能力的高低。第三,是建立学校的管理系统,促进与教师的沟通及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对学校的管理。

四、以素质教育为本

在管理工作中,为了提高相关教学质量,多给予教师在教学保障、课程安排、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关注,并在奖惩措施方面给予支持,加强教师认识到对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进取、创新的教学理念。

五、以人为本

人是被管理的对象。所以,现代管理的核心应一切以人出发,以人为本。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角是人。人与人之间也是在平等、信任、互利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本管理是一种重视人的价值、发展个性的管理思想。人们之所以能把事情做好是因为做了人们自己感兴趣、愿意做的事。这样才能将自己的创造能力和智慧充分地发挥出来。学校管理工作要将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坚持以人为本。(1)和谐校园的构建,引导正确的学生思想,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创造出良好的校园氛围。(2)为学生服务,了解学生、家长对教学、对学校、对教师的工作,主动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突出学生的重要性。(3)为教师服务,为了给予教师良好的工作环境,应当认真听取教师对管理工作的意见及针对意见提出的改进。总之,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要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因为教育教学管理的重点和实质是对人的管理。

六、校长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

校长在学校管理及发展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校长既是学校的领导人,也是学校的教育者、经营者、组织者、管理者。在学校中,机构与机构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作为领导者应该做好协调工作,创造良好、和谐、宽松、自由的人文环境,让各项工作能顺利进行。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和领导者,应具备正确的领导思想和现代化管理理念。

为促进教学质量,学校的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管理的难度很大,领导者需要科学的管理理论作为管理工作的指导。这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和谐校园,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

参考文献:

薛小金。浅谈小学学校管理工作[J].学周刊,2012(5).

学校管理者工作经验总结 篇八

从2002年9月起,我们连山区作为省级实验区,进行课改实验推广工作。在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我区教育实际出发,调动各方力量,开展全面协作式课程实验,积极营造有利的课改氛围,整个实验区的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几个月的实验与探索,我们与时俱进,在学习中实施,在实施中探讨,在探讨中研究,在研究中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能否落实到位,关键取决于实验队伍的素质,因为教师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走向,他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前提。为此,我们的把师资培训工作确定为课改实验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集中精力,从严从实地进行教师培训工作,并形成制度化,网络化,促使培训活动扎实有效地深入开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集思广益,确定培训思路。课改工作在我区启动后,我们便成立了以主管教育副区长为首,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区开展课改工作的整体思路。其中师资培训工作无可争议地成为首要工作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结合我区自身实际情况,以区教育局文件的形式下发了《连山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培训计划》。全区各中小学也加强了实验管理和研究的力度,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以主管业务领导为主的课改指导小组,制定了科学的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对本学校课程改革进行全面规划、组织、指导。保证了实验工作的实效性。我们确定的整体培训思路是:各级领导、教师、教研人员必须接受课改培训,并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边实验边培训,边培训边研究”的培训原则,将培训、实验、研究有相结合,构建新的培训模式。在形式上采取“五结合”的做法,即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通识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即时性培训相结合、部门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专家培训与教研人员培训相结合。在培训效果控制上采取“边培训边验收,边培训边总结”的做法。这样多层面,多形式地开展培训工作,提高教育行政领导和教师理解新课程的能力。为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因地制宜,制定、实施培训策略。(一)重视启动阶段的培训工作。在课改实验启动后,我区先后组织参加了上级部门的培训活动。首先是接受上级对区级管理者、培训者的培训。区教育局及进修学校领导接受省级管理者的培训(2人);进修学校中小学教研员及部分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培训(39人);区教育局有关领导、教师进修学校领导、中小学教研员及实验校的管理者参加市里的通识培训(150人)。在此基础上,我区利用假期组织了两轮不同层次地培训工作。一轮培训: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对基层学校领导及全体实验教师的通识性培训。七月二十四、二十五两天,参加培训人数达1300人,培训采用收看大屏幕投影的形式。收看的具体内容有:郭元祥博士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观念与目标》;叶子博士的《新课程的特点与解析》;傅道春教授的《课程与教师的行为变化》。我们选的内容从宏观理论到具体的课标,再到教师行为是很有层次的,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轮培训:学科培训即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的培训。主要由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教研员承担,并邀请了部分市里教研员。采取了听讲座、看示范课、研讨互动的参与式培训模式。中学培训12个学科,累计20天,培训实验教师571人,小学培训5个学科,累计14天,培训实验教师480人。通过多层次的培训,实验教师认清了课改的背景,明确了课改的意义和目标,使我区各校的领导和实验教师首先从理念上走进了新课程。(二)加强实验进程中的培训工作。课改对于教师来说,实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行为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实验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抱着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改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还需要一一加以研究。为课改理念尽快地转化为广大领导与教师的课改行动,及时了解和指导新课改实施情况,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从期初开始就制定了周密的视导检查制度,以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相应股部作为课改实验的“总参谋部”,整合有关股部(室)的力量,按部门职能分解工作任务,共同管理,形成合力,将课改实验的“研、训、管、导、评”等工作一体化,使课改实验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我们还建立了以课改示范校-----乡镇中心校-----学科示范组三级研究型培训网络。以有效地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途径,将学习、研究、培训结合起来。从九月份开始就深入基层各校进行了全面的调研。调研采取听课、评课、检查材料、听汇报、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了即时性点拨培训,及时地解决了一线教师的困惑。另外进修学校`每月开办一期课改信息专刊,及时报道全区课改动态和各校的先进经验,并根据实验的进程下发有指导意义的专题材料。如:为了帮助实验教师有意识地总结实验过程中创造的鲜活经验和应汲取的教训,学会写案例,教师进修学校下发了,什么是案例,如何写案例的指导材料,以及课改工作评估方案,学生成长手册等相关资料。同时,我区各校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优势,将课程改革的内容作为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方面。各实验学校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采用学习理论、校际考查、交流研讨、总结经验等多种方式,促进领导和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另外我们重点引导课改示范校和示范教师充分发挥作用,帮助他们及时总结经验,让他们成为全区课改的领路先锋。连山区中小学各学科的新课改研讨会分别于九月下旬相继召开。中学共11个学科,参加研讨的领导教师560余人;小学5个学科,参加会议370余人。会议均采取了上研讨课、示范教师说课、集体评课、研讨座谈的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研讨会不仅展现了示范学校和示范教师对课改的理解与认识,更为广大实验教师顺利地开展实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区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领导分别参加了每个学科的会议,参与了评课和研讨,并做了重要的讲话。到目前为止,我区举行的各种形式培训活动40余次,参加人数近3000人次。这些富有针对性培训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实验教师的工作热情。(三)加强管理层的培训工作。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首先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为此,我们把提高管理者的管理研究和指导水平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定点学习先进校长经验;巡回展示交流和汇报各校工作思路、做法及成绩;管理者走出去开阔思路;定期集中研训;阶段性成果汇报等形式。尤其针对实践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组织管理者进行专题研讨,引导他们根据课改理念,明确本校课改的突破口,鼓励他们身先士卒,使他们在观念和行为上均走在课改前列,以便有效地推进本校的课改实验进程。(四)尝试非实验教师的培训。课改实验是一个系统工程,课改实验更不能“一区两制、一校两制”,必须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课改。因此,我区在关注课改年级和实验教师的基础上,提出了其他年级和教师要“穿老鞋,走新路”。在培训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选择适当的内容,组织非实验教师参加学习研讨活动,让他们与实验教师一起研究、讨论,感受新课改,新理念,为实验工作的顺利推进,储蓄力量,做好准备。到目前为止,我区中小学参加新课改培训活动参训人数累计7000余人次,干部参训率达96%,教师达87%。一种良好的课改氛围在我区形成。三、从严务实,搞好培训验收。培训工作是否收到实效,是影响课改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区在抓好各种培训活动的同时,特别重视了培训验收工作。我们的做法是:一是通识培训的验收,通识培训后,对1300人进行了考试验收,在实验小学开设27个考场,为中小学校长专设考场,督促各校一把手重视和参与新课程实验。二是学科培训的验收,有的学科是答卷,有的学科是写体会文章。两次验收的试卷,我们均认真进行了批阅和成绩统计,为合格者颁发了岗前培训合格证,坚持不合格不上岗。三是校本培训的验收,学期末进行验收,将其成绩纳入十五继续教育考核内容,计入学分,统一管理。四、问题与体会1、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素质提高是前提。教师的观念问题、社会、家长的观念问题,特别是教育行政领导的观念转变对课改的推进至关重要。培训工作就目前的状态而言,解决的仍然是一个“量”的问题。在一些领导和教师中间,急需着一个“质”的变化。否则遇到具体问题和关键问题,许多领导和教师难以把握和驾驭。2、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度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可靠保障。3、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和实施培训应成为课改培训工作的一个不懈追求。4、处理好实验年级和非实验年级间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矛盾是课改培训工作的当务之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保障,而教师精湛的业务和健康的专业发展离不开长期不懈的研训与提高。在研训中,我们将努力把新课程实验中所必须的培训研定为主要任务。同时结合新课程实验的诸多要求,努力使教师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研究者。成为具有课程开发能力、具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具有新课程整合能力、具有新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这是一条艰巨漫长之路,我们将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提高,以满足课改发展需要,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学校管理经验 篇九

关键词:小学管理;寄宿制学校;管理方法;教学创新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推进,尤其是教学现代化的今天,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能给学校带来更扎实的教学基础。就目前的发展而言,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弊端,呈现滞后发展的态势。

一、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转化,教育也迎来了特定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但是,管理工作仍存在较大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是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知道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较为复杂且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安全等方面,因此管理、财务、后勤、相关院校等环节缺一不可,且需要进行紧密的合作,但是部分学校管理运行工作不健全,使得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脱节甚至是滞后,这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学问题,也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其次,在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部分学校人员紧缺,面对繁琐的管理问题,工作人员只能疲劳应对,加之,管理分工不明确造成的职能重叠和职位空缺,都让管理工作陷入困境。最后,办学质量良莠不齐,也给寄宿制学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题。

二、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核心原则

在开展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定的教育管理原则,遵循科学的管理理念,把握学校发展的总体方向,实现科学管理目标。

(一)教育为先原则

在开展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过程中,首先要遵循教育为先原则,一切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争取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为学生以后的深入学习和多元发展奠定基础。在教育为先理念的指引下,管理教师要在纷繁复杂的管理工作中找到重点,通过有效的管理,切实提升学校教育水平。

(二)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在开展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小学生由于年龄和家庭特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每天都大部分时间待在学校,更加需要学校的呵护与关爱。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管理教师在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学生的诉求,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提升管理的总体水平。

三、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特点

(一)学生具有复杂性

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多元性。在现代劳动力流动格局下,部分学生的家长都在外打工,学生住在学校里,由于缺少亲情的呵护,很多学生容易出现极端表现。另外,小学生由于受教育条件不同,素质也会有较大差距。从经济条件来看,不同学生之间也会有较大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难度。

(二)工作具有较强的体系性

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体系性,管理工作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基于此,构建现代管理体系,对于提升管理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体系中,教师承担着比较重的管理任务,既要统筹协调教育工作,同时也要承担诸多工作,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准矛盾点,提升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体系性。

(三)工作受现代网络影响较大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开始对社会方方面面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也受到了网络的冲击和影响。不管是小学的学生还是教师,都受到网络多样思潮的影响,管理工作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如何在网络时代保障教育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是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四、创新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的策略

(一)强化教学管理

在开展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时候,要将教学管理作为工作中心,着力提升教学水平,在进行决策和相关工作过程中,要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教师结构,提升教学的总体水平,同时也要兼顾平衡性。由于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需创新工作理念,要努力做到教育的平衡,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为学生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管理

在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实践中,必须注重网络管理的重要性,尽可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和体系性,提高管理效率。在管理过程中,现代很多小学也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络系统,要强化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方面利用网络丰富管理体系,同时也要利用网络提高管理的总体效率。管理教师在强化自身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同时,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利用能力,实现小学寄宿制学校的科学化管理。

(三)学校要着力做好培训工作

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对于具体工作,很多工作都需要管理教师去落实。基于此,学校要想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就必须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帮助管理教师准确领悟学校管理精神,精准落实学校决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一方面,让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外校老师来学校开展座谈和培训,提高教师水平,同时也要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不是一个孤立性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管理体系中,寻求有效的管理方式与方法,是开展好小学教育工作的保障。基于此,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在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和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找到最科学、合理的寄宿制学校管理方式,实现现代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世平.浅谈山区寄宿制管理———洛河小学寄宿制管理经验[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21):37-38.

[2]高慧芳.寄宿制小学管理之我见[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33-134.

[3]庞恩学.对小学寄宿制管理的思考[J].小作家选刊,2017(1):273.

[4]赵淑春.浅谈小学寄宿制管理[J].小作家选刊,2017(1):269.

[5]张迪昌.规范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创建留守孩的幸福乐园[J].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2015(7):71-71.

学校管理者工作经验总结 篇十

一、无为而“管”要讲究“三化”

作为一名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必须将纷繁复杂的学校管理事务,分化成每一个管理者的工作任务,让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忙”起来,让自己“闲”下来。这样,不仅可以使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都感受到自己岗位的重要,而且校长还可以从纷繁的琐事中解脱出来,站在一定的高度纵观全局,统筹全盘,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境界。

1.决策要讲民主化。决策是校长的首要任务,我们往往为决策费尽心思、绞尽脑汁,但只要讲究民主化,校长就不仅能从困境中摆脱出来,而且还会使决策更加科学可行。一是在每周召开的行政例会上提出决策内容,(非重大工作)通过讨论群策群力做决定;二是把一些重大的决策草案的任务分解给分管校长,各分管校长组织中层管理者和相关人员研究,提出决策意见,再集体通过;三是重大工作,先由分管校长和一些部门人员拟出决策草案,交由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这样的决策汲取了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尊重了各个层面管理者的民主权利,也加深了学校教工对决策的理解。

2.执行要讲规范化。决策的落实、制度的执行,最主要的是规范化。每个部门和班级都要制订出明确且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按规范办事,全体员工一律平等。也可以在执行过程中,对某些内容,如考核评优,职称评定等予以公示。校长只要把这些抓在平时,无需插手下属的具体工作,各项工作也会按部就班地进行。

3.评价要讲多元化。评价的多元化,一是自评,每节课的反思,每学期的工作小结,每一学年的考核,督评时写出总结或述职报告;二是互评,各部门、教研组之间的互评;三是学生、家长、社会评;四是上级部门评。多元评价的前提是深入检查调研,这一环节不容忽视,只有深入课堂,才能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与公证性。可以说,深入督查的多元评价既避免了评价的单一性和片面性,也缓解了传统评价中易引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二、有为而“理”要注重“六性”

无为而“管”是“管”的艺术再现,有为而“理”则是“理”的科学提升。作为校长,应在“理”上有所作为,变无形的“理”为有形的“理”。

1.主动学习要注重“理”的创新性。若校长善于主动学习就能带动起一个善于学习的教师群体。重要的是,校长在学习教育专著中掌握先进的理论;在学习教育学杂志中改变教育理念;在借鉴各级各类学校的经验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与教师一起的培训、教研、教学活动中获取鲜活的教学观。更为重要的是,校长只有坚持在长期的学习中才能把实践的经验和理论的智慧精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新鲜办法、新鲜语言、新鲜思想和新鲜经验。

2.总体论证要注重“理”的科学性。校长有为而“理”的“理”,意为梳理学校的工作思路,理顺学校出现的难题,理透教师的思想情绪。因此,校长应该是一个思想进步、处事科学的学者。校长需要经过总体的论证,方能使“理”准确无误。

3.沉到班级要注重“理”的针对性。校长的“理”要特别注重针对性,否则,就会形成“理”与“实”两张皮,“理”得头头是道,效果却微乎其微。本人虽是从教师岗位上走出来的管理人员,然而时代变了,情况变了,依靠过去的经验、体会去思考现在的工作实际,很容易陷入死胡同。因此,校长要树立五“勤”意识。一是脚勤,经常转一转,要转到每一个角落(每年到各完小不少于8次),让人感觉无处不在。二是眼勤,要勤于观察各种微妙的变化,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三是耳勤,要勤于听各种各样的议论与意见。四是嘴勤,要勤说,这里的说当然不是声色俱厉,婆婆妈妈,而是爱心关切,激情鼓舞,启迪建议。五是手勤,要勤动手,尽量多地掌握积累相关材料,掌握一些专业技能。

4.常规谈心要注重“理”的情感性。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理与情的巧妙结合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校长要经常找各岗位各类型教工谈心,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谈心的面要广,尽可能每年每人谈一次,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感受到校长心中有我;谈心的内容要广,谈生活、谈工作、谈理想、谈业务、谈兴趣等,这样能让教师敞开心扉。在谈心的过程中,校长应与对方置于同等的位置,双方平等交流。

5.社会交往要注重“理”的策略性。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校长少不了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要坚持“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遵守法律法规”两项原则。一是正确处理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好与当地镇、村干群的关系。

学校管理经验范文 篇十一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资源

1 实验室的功能和用途

数学实验室是我校的数学建模基地,日常管理由数学学院负责,共有五间计算机房,每年除为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提供培训场地与设备外,还要承担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在课程安排的间隙里满足学生上机实验与使用网络的需要。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是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与开放任务的前提,高效地利用实验室的资源,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是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

2 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管理

根据教学需要,数学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主要是微型计算机及配套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和交换机等。计算机技术发展一日千里,近年学校多次投入资金,分批对设备进行更新,因此实验室的各个机房内新老设备并存,性能、质量不一。而且计算机长期满负荷运行在公共机房的环境里,使用寿命迅速缩短,老化现象严重,故障时有发生。这些都大大增加了管理人员的维护任务。

实验室内常见的硬件故障有两种,一种是某型号计算机加电时黑屏,不出现BIOS自检画面,也没有报警声,电源指示灯为红色并不停闪烁(正常时应为绿色常亮),系统无法正常启动。用常规的插拔法、替换法对计算机做检查后,未发现故障原因。后经咨询厂家得知,此现象是由于内存在长期工作中发生氧化,与主板接触不良引起的。解决办法是将内存拔下,用橡皮擦拭金手指,去掉上面的氧化层。但这时将内存插回主板尚不能使计算机启动,因为该型号计算机CMOS内的信息在内存出错时会遭到破坏,所以还要将主板上的电池取下,放置四到五个小时(此主板上并无放电跳线),待CMOS放电完成之后,计算机才能正常使用。

另一种故障是计算机无法与网络连接,这一般都是因为网线脱落而造成的。老式的电脑桌下安放主机的位置是开放的,主机在使用过程中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学生有意无意地挪动位置,插在机箱后的网线常常在挪动中与网卡分离。这样不但造成网络断线,还对网线的水晶头形成磨损。每学期实验室都要更换十几个水晶头,造成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双管齐下,除了与院学工办、任课老师沟通,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上机习惯之外,还购置了新型的电脑桌。新电脑桌放主机的地方是一个小柜,主机被锁在柜里,柜门上有小孔,露出电源开关、USB接口及音频插孔。这样既保证了计算机的正常使用,也消除了安全隐患。

3 计算机软件方面的管理

实验室内安装的软件是依据承接的任务而定的。目前实验室承接的任务分为教学与开放两大类,其中教学任务大体上又可分为三类,一是学校的数学建模工作,主要使用matlab、mathematics、SAS等科学计算软件;二是学院日常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使用MS office、VC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所要求的软件;三是校内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需要用到Photoshop、After Effects等多媒体处理软件。其中,第一、三类任务所用软件计算量大,对硬件性能有较高要求,而第二类任务所用软件则对硬件性能要求不高。如前所述,实验室各个机房安装的计算机有新有旧,性能不一。我们在装有新计算机的机房里安装所有软件,在装有旧计算机的机房里只安装第二类任务所用软件,并分别安排相应的课程。

除此之外,出于教学需要,我们组织专人使用PHP网页技术编写了一套学生作业提交管理系统。计算机类课程的作业多以程序代码或课件等电子形式存在,以往学生要将作业交给教师只能用优盘拷贝或通过网上邻居共享,人多的时候显得十分拥挤,效率低下。现在在系统中每个学生和教师都有自己的账号,学生登录之后可提交作业,教师则能查看作业并评分,然后学生可以看到批改结果。这套系统解决了作业难以及时提交的问题,即使一个班数十人同时交作业,也能在几分钟内完成。

实验室的开放任务主要是给学生提供课余的上机条件,而学生到实验室来做得最多的就是为考级做练习或上网查阅资料,这些活动并不要求计算机有多好的性能,所以条件较差的机房完全能够满足需要,而“好”机房就可以用于保证教学。这样合理安排后,做到了物尽其用,不浪费实验室的每一分资源。

最后,为了防范各式各样、层出不穷的计算机病毒、木马,杀毒软件与防火墙也是必须安装的,我们定期对其病毒库与引擎进行更新。

4 总结

实验室的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以上只是笔者在实践中的一点经验。要管好实验室,还要做好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等各方面的工作。只有都做到位了,才能发挥实验室的最大功用,为学校的整体战略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高洪玉,裴连群。浅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J].福建电脑,2009(2).

[2]张晓。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

[3]柴旺兴, 赵文兵。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3).

学校管理经验范文 篇十二

1.当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当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其教学的两大环节主要有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主要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其授课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往往是参照大纲教材进行的一种课堂讲授,而实验教学主要是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综合性教学。实验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则是通过实验室的软件设施以及其硬件设施,将理论知识进行虚拟性的演变,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推理能力加以培养。因此,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有着一定的必要性,是对当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逐渐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以培养。

2.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于创新有着越来越高的重视度,当今国家之间的竞争逐渐趋向于知识经济以及人才的竞争,这一现象表明,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适应当今多元化经济发展的主题,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高校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其面临的挑战也是极其严峻的。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直接关乎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在培养的过程中,往往和创新教育有着直接性的关联,对于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而言,其创新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和实验教学有着直接性的关联,其教育一旦和创新实践相脱离,其实践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的局限性,以至于其培养的人才难以从根本上适应当今时展的需求,其学生创新思维以及意识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启发。而对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施实验教学,并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创设一种现实经济社会运行的模拟仿真环境,从根本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3.深化了教育改革并推行了素质教育

21世纪的今天,知识经济时代逐渐发展的同时,各个学科在实际的高度分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其人才培养的目的更加注重高素质和综合性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对于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而言,更应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和当前实验教学新形式充分融合,进而对创新人才加以培养,着重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全面提高,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总而言之,高校经济实验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和现代化全球经济多元化一体化发展的主题相融合,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二、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教学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学科,其实验教学是在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下逐渐形成的,但是在当前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实际推进过程中不难发现,其教学观念相对传统,对于文科知识有着一定的偏重点,其课堂上的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授课,在某种程度忽略了实验教学的课程。部分高校不重视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其资金的投入量相对较小,以至于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难以从根本上开展。同时,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观念使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质量难以提高,同时也难以适应当今时代对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质需求。

2.实验教学方法较为呆板

伴随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长,虽然当前大部分的高校对于经济管理专业有着相对较大的投资,成立了大批的实验室,鼓励实验教学改革工作全面发展。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当前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师多采用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借助于参观法以及演示法进行灌注式的教学,难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学生学习的热情相对较低,从而使学生难以满足社会的真正需求。

3.存在盲目性的硬件建设

经调查发现,目前高校经济管理实验室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缺乏严密的科学论证,与高校自身教学的实际需求相脱离。实验室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建立,但是其师资力量相对较弱,资源浪费严重,难以从根本上展开设计性、综合性以及创新性的实验,其相对较低的高校实验室利用率难以从根本上使各个学科专业实现共享。

4.实验教学管理手段较为落后

当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在实际的改革探索过程中起步较晚,面对现代化知识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其实验教学管理的方法以及其教学手段难以从根本上适应现代化实验教学的实际需求,其相对落后的实验教学管理手段使其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漏洞。

5.师资队伍难以适应实验教学的需要

实验教学的师资队伍作为现代化高校实验教学最主要的支撑力量,主要有试验技术人员和试验管理人员,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实验教师,当前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教师不仅仅对传统理论教学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实验室教学开展的积极性相对较低,对于实验室的实验教学的开展有着一定的不利影响。总而言之,更应该对当前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重视度,在提高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质量的同时,完善实验教学体系,进而将实验教学创新改革全面推进。

三、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创新的具体举措

1.更新教育观念

推行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就要对教育思想进行转变,并对其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处理,并正确看待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验教学,将实验教学和理论知识教学摆放在同样的位置。加强传统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间的联系,进而突出实验室建设实际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2.创新实验教学方法

一般而言,传统的理论教学主要依赖教师课堂讲授,有着相对单一的教学方法,在对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进行推进的过程中,更应该顺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提高其实验教学的设计重视度,对传统单纯的知识传授方法加以改变,将传统单一的实验模式分为三个层次,依次为基础性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以及创造性实验教学,对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加以培养。

3.创新实验教学内容

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创新改革的过程中,更应该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并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将传统理论教学和现代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对学生的知识潜力进行挖掘,提高纵向知识的系统性以及连贯性重视度,关注学生的共性要求,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主体作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学校管理经验总结 篇十三

关键词:学校活动;教育资源;班级管理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每个学校在每个学期总会举办一些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大型活动。如四项竞赛、黑板报评比、运动会、演讲比赛、合唱比赛、篮球比赛等。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并且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还应该利用学校组织活动的契机,充分挖掘活动过程中的教育资源促进班级的管理,解决班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提升班级的凝聚力、战斗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一、班主任要有敏锐的嗅觉,挖掘活动中适合班级的教育资源

每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常规教育、家校配合、班集体建设等方式解决。但是,很多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可能需要用不同于常规的方式才能解决。由于学校大型活动具有主动性、民主性、全员性等特点,如果班主任能够挖掘活动中适合班级的教育资源,往往能够在班级管理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学校四项竞赛可以培养班级凝聚力、荣誉感等资源;运动会可以挖掘互助、协作、团结、集体荣誉感等资源。所以,要做一个有心的班主任,善于挖掘活动中蕴含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

二、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班主任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所以班主任一定要高度重视学校活动。有些班主任由于工作繁忙,流露出应付活动的态度,这会让学生的积极性大打折扣,活动效果也可想而知。所以,班主任不仅要重视活动,还要进行动员,设定目标,制订活动方案,分配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活动中的教育意义和教育资源,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我在接手初二(5)班班主任的时候,发现这个班级在初一一年中从来没有获得过一次四项竞赛的优胜红旗。在开学的第二个星期,我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了动员:优胜红旗是衡量班级一周行为规范好坏的标志,也是我们班级进步的标志。通过动员,班级成员中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要成为优秀的班集体,必须要获得优胜红旗。后来,我们连续八周获得优胜红旗。

三、精心组织,严抓过程,让学生体验付出与收获的关系

任何一个集体活动如果没有经过精心的组织,很难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在精心组织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张扬,而且组织活动的过程往往对班级管理的作用是最大的、最有效的。如果班主任组织活动精益求精,那学生就能学习到对待事情要精益求精;如果班主任对待活动是应付了事,那学生学习到的就是应付了事。我校有一位班主任在参加“红五月歌咏比赛”时,进行了精心准备:挑选了五首参赛曲目让学生一一排练,花了三天最后确定好参赛曲目;然后动员学生和家长的力量去演艺公司租赁演出服,并亲自担任合唱指挥,甚至动员部分家长一起参加合唱比赛。从动员到组织再到参演,本次活动一共花了两个月,进行了几十次彩排,最后为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而这次活动的意义不仅仅是收获了一等奖,而且学生更团结了,对待学习更认真了,优良的班风快速形成了,集体荣誉感更强了,家校配合更紧密了。

四、班主任在活动后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善于发现活动中生成性的教育资源

学校管理经验 篇十四

关键词:校长专业成长;学校发展;推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7-006-1

新时期的教育是一种超越式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既没有一成不变的范式,也没有现成的可以直接套用的模式,全靠校长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大胆的实践探索,因此,学校的优质发展需要校长不断增强教育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勇于创新实践,实现由经验管理型向科学管理型的转变。

所谓校长专业成长,就是校长专业素养的形成过程,就是校长在自己的岗位上学习、探索、掌握和运用作为校长应该具备的职业知识,形成相应能力,进而逐步适应校长岗位,胜任校长职务,提高校长专长,不断达到得心应手、卓有成效的工作状态的动态过程。一方面,校长首先是个教育者,在他的素养中,起码应该具有他作为教师身份所应具备的教育教学素养,即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舍此则无法取得教育教学话语资格,无法就教育教学问题与教师展开对话;另一方面,校长主要是管理者,他的素养中最重要的是应该具有他作为校长身份所应具备的管理领导素养,即从事管理、领导工作的管理科学和领导艺术,这样才能于纷繁多变的各项工作中发现规律,看清形势,把握根本,统揽大局,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化难为易,驾重若轻,才能真正不失校长之本义、本色和本质。

无疑,校长专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致表现为依次提升的三个层次、三种境界:第一层次,合格境界,即校长具备了德、识、才、学、体等基本素质。第二层次,优秀境界,即校长在具备前述五种基本素质的基础上,还在自己的工作经验中提升出一定的理性认识,形成了一定的办学思想,并在创造办学特色方面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管理措施和操作套路。第三层次,专家境界,即校长已经能够比较深刻地把握教育科学、学校管理科学、心理科学和一定的社会科学理论,形成系统的、有独到见解的办学思想,并在实践中创建特色化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能以其实际的办学经历和业绩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校长素质的专业化要求校长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才能:1.具有强烈的现代教育意识和超前意识。包括现代教育理念、管理理念以及强烈的服务观念;2.具有统摄性思维。思维深刻敏捷,能见微知著,不满足于表面现象;善于独创,不随波逐流;勇于探索,不墨守成规;强调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独立性和学校管理的艺术。校长管理学校的艺术主要表现在:(1)发现学校教育、管理中问题的敏锐性和判断力;(2)处理问题的机智;(3)善于把握教育时机和管理时机;(4)具有吸引人、影响人的形象和魅力;3.具备以学校管理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多种能力。校长专业化要求校长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判断力、意志力等,而且还要具有学校管理的专业能力、科学的计划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调控制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等;4.具备以教育管理知识为核心的通才型知识结构。校长的知识结构由现代科学与人文基础知识、教育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管理的心理学知识、现代信息知识等组成。

回顾自己这些年来校长专业成长的过程,我有很深的两点体会:第一点,内因是成就校长专业化的原动力;第二点,外因是成就校长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根据“变化”的哲学规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就校长的专业成长来说,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据专家分析,许多著名校长的专业成长都经历过从最初的随意管理到经验管理最后才形成科学管理这样一个历程。只是这个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取决于校长本身内蓄力的积淀速度以及外部成长环境的优劣。记得在我三十多岁开始担任校长的时候,因为得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校长的帮助和引领,使得我有幸跳过了随意管理的过程,直接开始了经验性(间接经验)的学校管理。但很快我就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开始独立摸索属于自己的“经验”。就内因而言,我觉得自己还算得上一个具有统摄思维能力的人,能见微知著,不满足于表面现象;善于独创,不随波逐流;勇于探索,不墨守成规。因此,我用比较短的时间解读了自己的岗位职责,完成了角色的认同与转换,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学校管理经验。

在积累了一定的学校管理经验之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开始思考如何实现科学的学校管理。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说重要是因为对于一个校长来说,这个阶段属于一个专业发展的瓶颈时期,如果不下苦功夫突破这个瓶颈,就很难有长足的可持续发展。回想起这段经历,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恰好在这个时期,上级派我参加各类培训。在带职求学期间,我和同仁们共同探讨校长专业成长与学校优质发展的问题,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我潜心地学习了一系列教育理论和许多国内外知名教育家的论著,走访了省内外一些已经走上了专业化道路的名校长。同时,我冷静地反思自己这些年在学校管理中的成败得失,树立起了自己的教育理想,认清了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就这样,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实践,终于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实践“做一个阳光的中国人”办学理念;构建“实施‘规范+自主’式教育,培养‘全面+个性’化人才”办学模式;探索“以自主管理促师生全面发展”的人本教育;倡导“双赢共好、相互借助、交替引领、自觉协调”的团队精神;实现“高质量、轻负担、现代化、有特色”的办学目标。

学校管理者工作经验总结 篇十五

一、从建设与发展常规着力

虽然常规是长期实践经验与管理智慧的高度融合,但这些经验和智慧受历史环境制约和教育现实的影响,其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实践中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求发展,那么常规就会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只有与时俱进地发展常规、优化制度,制度和常规才更有活力、更具科学性和引领性。我们在管理实践中,坚持把发展“常规”、优化“制度”作为学校管理和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作为规范管理和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着力点。组建了校长指导下的年级和功能部室等管理实体为主体的制度与常规调研修订小组,开展常态化的“优化常规、落实规范、追求高效”的校本实践与研究活动,引领实践者、各层级管理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和感悟,在全面总结常规落实情况的基础上,深刻反思和认真分析其常规内容的科学性取向、实践性价值及其引领达成状况,为学校的常规建设建言献策。在广泛吸纳意见或建议、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依据“科学、高效”和“与时俱进、持续发展”的管理原则,着力构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突“人本”理念,蕴含学校文化特色,体现学校教育精神,具有促进教师成长、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引领学生发展的常规要求和工作规范。这不仅使制度和常规重建过程成为优化管理的常态,还成为引领实践群体深化理解、提升能力和形成合力的发展过程。

二、从创造性地落实常规着力

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常规和制度,是学校各项措施有效落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基础条件,而创造性地落实常规,有效发挥其引领作用和规范功能则是高效管理的核心所在。我们把落实常规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加强学校目标管理及方向性、原则性指导的基础上,放权于年级的过程管理,为年级和学科教研组、班级教学组等基础管理实体留足创新空间。用开放的、有丰富内涵的校本课题研究、话题交流、示范展示等活动引领实践,着力激发实践者的创新热情,挖掘其智慧潜能。让基于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成为优化常规的基础,让来自于体验的认识与构思成为创新措施的智慧,让生成于感悟的智慧成为创造性落实常规与措施的能力。

三、从强化督导引领措施着力

我们不仅用细化岗位职责、制度和常规要求等措施来规范其工作,用优化任务和目标引领年级的过程管理,还实行学校领导和业务主管干部蹲年级督导制度,通过管理者深入学科组和班级教学组参加活动,走进教学、活动和生活等场所督导与引领。要求管理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以观察者、探索者和学习者的心态观察与思考,了解教育教学和教研活动组织与实施情况,思考制度、常规的合理性及改进措施。用身临其境置身事中的观察、体验和征询意见、访谈交流等方式调研,了解常规落实过程中的亮点与问题,为总结推广经验,优化措施提供信息,并及时与实践者共同探讨破解困难的方法,寻求弥补不足及薄弱环节的措施,帮助解决现实工作中具体困难,协调服务和保障部门提供支持,为年级工作提供基于实践的指导、服务和支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