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优秀14篇】6-19-42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潼川二小赖海燕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鸟的天堂课堂实录相关内容,快回答精心整理了14篇《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欢迎查阅与参考。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讨论,感受榕树的美丽,体会群鸟纷飞的热闹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多媒体课件展示。

二、引导学习

1、昨天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知道了作者去了两次鸟的天堂,在离开的时候,产生了这样的感受:“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轻读这段感受,试着围绕感受提几个问题,让大家一块讨论讨论。

3、学生自由提问。

(课堂教学中“学什么”“怎么学”是教学的关键,此环节让学生自读感悟质疑,问题来自学生,适合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教师小结:

⑴ 作者为什么感到“留恋”?

⑵ 为什么说是作者的眼睛“骗”了他?

⑶ 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第一个加引号,第二个却不加?

⑷ 那儿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三、学生自主学习

边读边划边注释,也可相互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交流,品读感悟

1、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下列句子,体会榕树的大、美,鸟的多、欢:

⑴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⑵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⑶ 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⑷ 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2、渗透训练:

⑴ 这儿的鸟真多,生活真快乐,有的(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⑵ “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你在生活中遇到那些事让你应接不暇?

(语文教学“教什么”成为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我想语文应该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即“双基训练”不可少,求“活”的同时还要求“实”。)

3、引导讨论:

那儿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⑴ 环境幽美,榕树大;

⑵ 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鸟食丰富;

⑶ 人们注意保护等。

4、对照所提问题品读解难。

五、拓展延伸

1、1933年巴金游后写下《鸟的天堂》,1982年又亲笔题写“小鸟天堂”几字,使广东新会市天马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学生观看录像。)

2、用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

3、小组为单位自由搭配,扮演“游客”“导游”介绍游玩“鸟的天堂”。

4、来自网上的最新消息:由于当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小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大量的鸟儿飞向他方……

5、亲爱的同学们,当你看到“鸟的天堂”被破坏,你最想在网上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树:大、美

鸟的天堂  喜爱 赞美

鸟:多、欢

【专家点评】

教师在学生学得最开心高兴的时候,及时地泼一盘冷水,让学生在情感上受不了——这么好的“鸟的天堂”居然被破坏,从而产生积极的想说的愿望,表达成为学生内心真情的流露,教学效果较好。

整体总评:

1、努力实现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

2、拓宽教学内容,引进课程资源。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外延是等同的,教师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试着做导游,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读书、探讨的积极性,有意识地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篇二

今天上了《鸟的天堂》第二课时,从准备到试教再到正式上课花了五天时间,教案也几易其稿,回顾这几天的点滴,收获颇多。

《鸟的天堂》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巴金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人与自然的美好与和谐。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不难,难的是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笔下的这种树与鸟、人与鸟、人与树的和谐之美。一开始我在教案中这样设计:在学习榕树这部分的时候,先让学生找到作者发自内心的赞美的话——“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然后围绕这句话去找能够表现榕树美的句子,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到榕树的美,鸟儿能够在这样美的“天堂”里学习是多么快乐;学习鸟的部分时,先抓“热闹”一词,围绕这个词展开。还安排了一个句式训练和拓展训练——写一写小画眉的感受。

第一次试教,效果不好。特别是学习到描写鸟的部分时,由于之前我点了“热闹”,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在写小画眉的感受时,只能写到感谢人们,而没能想到树。作为引领者,没能引导好,学生的感受只能停留在浅层次上。第二次试教,学习鸟的部分时,改变了方法,还是采用围绕作者发的感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展开。这样学生的思维没有受到限制,在谈自己的体会时有一个学生一下子就说到了树与鸟、人与树以及人与鸟之间的关系。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 篇三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认知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识本文中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感情朗读课文。

(二) 情意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育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情境设计:

《鸟的天堂》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写景散文,它描写的是生长在我国南方的一株美丽的大榕树。文章以鲜明的动静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这株大榕树是“鸟的天堂”,从而赞叹了我国南方水乡自然环境之美。

在教学本课时,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我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了以下几处情境:

情境1:多媒体出示大榕树上百鸟鸣、群鸟飞的录像,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了“我”来到大榕树下的情境;情境2,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的录像片断,使学生进入“我”欣赏大榕树的情境中;情境3,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录像,使学生进入“我”欣赏鸟儿的情境中。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放大榕树上百鸟叫,群鸟飞的录像):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看,鸟儿们飞呀,叫呀,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这棗就是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著名作家巴金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2,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是什么时候去的?看到了什么?有不懂的词、句子用直线画出来。

生:读(略)

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生:两次。

师:第一次是什么时候去的?

生:傍晚。

师:看到了什么?

生:榕树 。

师:(板书:榕树)第二次呢?

生:早晨,看到了鸟儿。

师:(板书:鸟儿)

3,质疑问难

师:大家读懂的真不少,把读不懂的也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生:“那翠绿的颜色,……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逼近”是什么意思?

师:谁知道?

生:“逼近”就是“靠近、接近”的意思。

生:作者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同学们读懂的多,提的问题更好,我想,只有认真读课文,才能做得到。

二、问题探究,自读自悟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电脑出示)这是个什么句子?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生:感叹句。

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对鸟的天堂发自内心的赞叹。

师:大家一起来赞叹鸟的天堂。

生:齐读。

师:作者看到了什么,才发出这样的赞叹?

生:作者看到了榕树、鸟儿,才发出这样的赞叹。

师:课文是怎样写榕树、鸟儿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电脑出示)

1,作者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用曲线画出课文中描写榕树、鸟儿的句子,想一想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2,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生:读、画、小组讨论(略)

三、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师:作者是怎样写这株大榕树的?

生:读(略)

师:傍晚,我们划着小船向河中心移去。(放配乐录象:大榕树)

生:(欣赏)

师:现在你有什么感想?

生:榕树真美。……榕树真大。

师:这真是一株大榕树啊!(电脑出示)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 )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上又生( ),有许多( )直垂到地上,( )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填空。

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生:(读。讨论)。

师:谁来做填空?

生:(读)。

师: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这段话里读出了榕树大。

师:你是怎样读出来的?

生:它的根多、枝多,可以读出树大。

师:(板书:枝、根)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出示插图)

生:这是大榕树的真面目。

生:枝上生根,根伸进泥土里又成了新的枝干。这真是一种奇特的景象。

师:看到这大得罕见的榕树,我们能不惊喜吗?把这段话大声朗读,体会一下。

生:读。

师:这棵大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它怎样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电脑出示)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景象?

生:自由读。

师: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生:叶子绿。

师:(板书:叶子)

生:叶子有光泽。

生:榕树充满活力。

师:“颤动”是什么意思?

生:快速抖动。

生: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样子。

师: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生:榕树叶一闪一闪的,充满活力。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景象?

生:因为南方气候湿润。

生:榕树正处于旺盛的时期。

师:谁能用一句话回答。

生:因为南方气候湿润,榕树正处于旺盛的时期,所以才会有这种景象。

师:让我们和作者一样从心底发出赞叹。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大声朗读,体会体会。

生:(读)。

师:大榕树枝繁叶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可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这是鸟的天堂吗?

师: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什么?

生:鸟儿。

师:你能读一下课本上写鸟的句子吗?

生:(略)

师:鸟儿真多呀,我们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课文中那个词说明这一点?

生:应接不暇。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下吗?

生:到处都是鸟,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师:我们也到鸟的天堂去看鸟儿,听鸟鸣。(放录像:鸟儿在榕树上活动。)

生:(欣赏)。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什么?

生:鸟儿真多。

生:鸟的天堂真美。

生:鸟的天堂真热闹。

师:这种热闹的气氛,作者写出来了吗?(电脑出示)

读一读:

我们继续拍掌……有的( ),有的( ),有的( )。

填空。

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填空。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写出了鸟多的程度。

生:表现了鸟的大小不一。

生:写出了鸟的颜色各异。

生:还写出了鸟的动作。

师:鸟儿在干什么呀?

生:(读)。

师:(板书:叫、飞、扑。)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生:(读)。

师:面对这奇妙的景色,作者不愿离去,从心底发出赞叹。

(电脑出示)

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用曲线画出课文中描写榕树、鸟儿的句子,想一想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生:读“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板书:鸟的天堂)现在你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谁说?

生:(略)。

师:这这些活泼可爱的鸟儿在他们的乐园里生活的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哪里是我们的天堂阿?

生:学校。

师:为什么?

生:(略)

师: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生:大榕树周围的景色美。

生: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筑巢休息。

生:农民不让捉鸟,使鸟受到保护。

师:作者写大榕树的美丽抓住了它的枝、根、叶,也就是事物的静态来写的,(板书:静态)而写鸟则抓了鸟的活动变化,也就是事物的动态来写的,(板书:动态)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变化,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像作者一样舍不得离开鸟的天堂。

四、感情朗读。

师:请同学们选一段你最喜欢的课文读一读。

生:(读)

师:谁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读的真好,我们一起学着它的样子读这一段。

生:(读)

师:大家读的好,学的更好,鸟的天堂美,巴金写的更美,大自然中到处有美景,大家想写出自己看到的这些美景吗?

生:想。

师: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作家写景的这种高超技艺。下课!

简评:

黄慧老师的《鸟的天堂》是一节情境教学的示范课,体现了情境教学的特点。

1,精心设置教学情境。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着优美的画面,听着优美的音乐,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进了“鸟的天堂”,学生的积极性也因此十分高涨。2,教师的语言充满感情。《鸟的天堂》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文章,黄慧老师在教学中表情始终是柔和、充满微笑的;不管是引导学生思考,还是指导朗读,她的语言始终充满了感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身心完全放松,自然入情入景,口诵心惟。3,教学中注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参与小组讨论,不失时机的点拨指导,及时对学生表扬鼓励,创设了一个拓宽思维、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课堂活动氛围,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中充满了乐趣。4,重视了朗读训练和语感的培养。教学中教师一直把朗读作为理解体会语言文字及课文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创设情境抓住重点段学习时,也凭借所创设的情境品味语感,采用词语填空、解词、诵读吟味的方法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词语的含义及运用的准确恰当。

综合黄慧老师的这节情境教学课,我觉得她实现了“带入情境读全篇”、“强化情境抓重点”、“凭借情境品语感”的情境教学的阅读程序,基本达到了“初读--读通”、“细读--读懂”、“精读--读透”的目的。[完]

执教:黄慧

评析:王爱萍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篇四

扬州市施桥中心小学 沈高明

为了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部对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作了全面的规划。规划的核心之一就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科课程的整合”,而“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则是规划的另一个重要层面。网络已悄然走近我们的课堂。在我们对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作出一些尝试的时候,我们也一直不断地在思考:网络究竟能给目前的教学带来什么?在教学中该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而尽可能地避其弊?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建构更有效的教与学的模型?网络教学环境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分别该怎样定位……在进行《鸟的天堂》这一课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构思和实践中,我们也同样反复地作着这样的思考。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分析

1、本课的教学内容

在今年新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鸟的天堂》一课中,安排了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在布置本次活动时,学生们对模仿导游写解说词很感兴趣,也急于想搞清一些问题,例如: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具体有多大?有多少年历史了?上面都有些什么鸟?解说词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可对于活动中要求的“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学生们感到很困难:翻遍学校的图书室也不一定能找全这些资料,其实就是教师也不一定能全了解这些信息。因为有不少学生以前曾尝试过利用因特网查找资料,当时就有学生建议:能否组织我们上网收集资料?于是,我们就设计了这样一节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课。

2、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刚颁布的九年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新提出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并且把它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并列,其目的是加强语文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把本课定位为一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辅导课”。

如果作为一次简单的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的学习活动,其目标应是很简单的:尽可能地多了解一些有关“鸟的天堂”的信息,拓展知识面,并尝试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但是,作为一节有组织的网络环境下的拓展阅读与应用文写作辅导课,其教学目标的定位则必须是多层面考虑的:在拓展知识的同时如何提高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在网络阅读的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究的兴趣?如何组织学习共同体及他们之间的合作,让学生明白在网络环境下合作精神更具有重要的意义?怎样合理调控学生网络学习中的行为以更利于他们养成良好而积极的网络学习习惯?归结下来,就是如何落实“信息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和”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这样的最终目标。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确定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定位本课的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b、情感与态度

1.在自主探究的网络读写活动中培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2.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c、方法与习惯

1.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3、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按照上面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

如何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定位为: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二、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1、关于具体的教学模式

鉴于网络环境的具体特性,我们在这次信息实践活动中基本尝试这种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化探究型”教学模式。具体有如下四个环节:

(一)激情设疑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导入主题,并围绕学习任务设疑。

本课中,教师首先通过引导学生们回忆课文所学内容,引起学生再次体味“鸟的天堂”那美丽而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和众鸟活动的奇妙景象,激发起学生们对本次活动的强烈兴趣。

面对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任务,教师应启发围绕学习任务,拓展思路多提问题:学习了《鸟的天堂》后,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对照本次活动的要求,你们还需要搜集哪些资料?经过讨论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本次网络学习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安排学生将这些问题发表于bbs讨论区。

(二)组织指导阶段。

在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教师可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的需要自主选择学习伙伴,组成学习共同体。经过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具体目标,并组织好组内分工协作。

在这一环节,教师还应根据需要对网络课件的使用给予指导。让学生熟悉课件界面,提示本地资源的索引位置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指导利用bbs论坛共享信息资源及组际、师生间交流。鼓励学生围绕问题展开阅读,积极参加讨论,及时将获得的资料发表于bbs讨论区,与同学们共享,并学会分享别人的信息资源。还可对具体学习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给予指导。

(三)自主探究阶段。

这是本次信息实践活动的主要部分。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同时教师对各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活动进行适时组织调控,交流答疑。

学生们可以进入“本地资源区”查阅本地服务器中的资料、校园网络资料中心的资料以及学生们已经收集整理后的材料,也可以进入“internet世界”利用课件链接的搜索引擎访问互联网搜集资料。在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bbs讨论区”向同学和老师求助,可以在“bbs”中阅读他人的资料,也可以将自己搜集的资料粘贴于bbs与他人共享,或与别的同学或老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更大范围内的合作。在搜集好材料完成了写作后,还可以将作品发表于“作品展示区”供大家欣赏,在相互的欣赏评论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价值的认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局域网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各小组学习情况,对各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进行适时调控。同时,教师还可进入bbs,组织指导学习小组内部和小组间的分工协作,为提问者释疑,并为学习有困难的小组提供指导。

(四)总结评价阶段。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对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取得的成果给予价值肯定。

在学生完成解说词的写作,发表于作业展示区后,各学习小组可以相互阅读“作业展示区”中的作品,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和互评。教师可对作业展示区的作品发表评论,对本次活动作出总体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教师在评价时,应着重帮助学生归纳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获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在活动后,还可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成果及有关材料记录制作成网页上传至学校网站,进行网络展示。

2、关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自主探究型学习的前提就是学习者有“问题”,没有问题,何来探究的兴趣,又研究什么呢?在本课中,我们首先要求学生归纳出问题:在课文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面对本课的学习目标你又产生哪些问题?经过学习小组的讨论和全班交流,梳理出共有哪些问题,哪些是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从而确定本学习小组下一步探究的具体目标。我们在网络教学课件中专门设置一个区域——bbs讨论区,供学生们交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成果。教师可以自己或组织学生把经过讨论后拟订的主要问题整理好先放上去,另外,也鼓励学生们如果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随时增加进去,供大家交流。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类似科学研究那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学习者创设一个激发学习探究兴趣的问题情境,为学习者提供解决问题的依据,引导学习者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学习者问题意识的培养这一重要任务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3、如何组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

在信息时代,无论学习还是工作、生活,合作都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中的信息是海量的,且纷繁复杂、真伪难辨,不管是信息的搜集、整理,还是信息的评判、加工,都要求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在本课中,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组织的:

(1)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由学生自愿组成,每组2--4人。在组建小组时,教师可视情况进行协调,给予帮助。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各小组内部自主分配任务,组织交流,通过成员间的相互启发、交流补充,使小组的成果更完善。

(2)引导组际合作,共创一个研讨交流的和谐学习氛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好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在一个由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的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各学习小组间可以通过“bbs讨论区”交流发现的问题,遇到困难可以寻求老师或别的小组同学的帮助,搜集到的信息可以放到“bbs讨论区”中共享,研究的成果可以放进“作品展示区”内展示,供同学们阅读、下载、评价。这一系列活动,无一不体现出主体的张扬,使学生们在有效的合作环境中得到自身主体价值的体验。

三、关于网络课件的构思

1、学习资源的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资源最主要的就是网络资源。在本课的课件设计中,我们从“界面友好,方便简捷”的原则出发,将学生进入网络学习的主界面分为四个区域:资源部分分为“本地资源区”和“internet世界”两个区,交流部分分为“bbs讨论区”和“作品展示区”两个区。我们可将本地服务器和校园网资料中心的相关资料以及学生们已经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后放在“本地资源区”,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提问交流和信息共享设置了“bbs讨论区”,为学习者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设置了“作品展示区”,在“internet世界”中为方便学生访问互联网提供了界面简洁的搜索引擎和搜索引擎的使用说明。同时,为使学生能尽快地熟悉课件界面和使用方法,还分别在主界面中设置了“活动目标”、“交流区提示”、“资源区提示”和“学习建议”等内容,以保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

2、关于信息代理

在教学设计之前,我们就事先访问了互联网,搜集查阅了大量有关“鸟的天堂”的信息,为教学设计整理出第一手资料。在制作“本地资源区”时,因为本校校园网的资料尚未完成“索引”工作,学生无法查阅,因而我们就在本地资源区中直接列出了这部分资料。对于互联网中的信息,一开始时我们考虑,尽可能就先做好这些资料的信息代理工作。但是,后来我们反复对照本课的教学目标,认为本课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媒体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并掌握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因此,在课件制作完成时,我们删去了这方面的大量信息,只是在“资源区提示”中简单列举了三个相关网站的网址,且都并不是直接指向有关“鸟的天堂”的具体页面的。这主要是帮助那些无网络阅读经验的学习者的,三个网站分别是:广东信息网 、江门视讯宽带网 广东省新会市旅游网

四、有关本课的几点思考

1、关于网络环境下无关因素对学习者干扰的调控

在本课教学目标的分析中,我们把解决“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确定为教学的难点之一。在教学设计中,我们以教师的适时调控作为解决这一难点的主要手段。但是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初涉网络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网络本身的兴趣往往大于他们本来想探究的信息的兴趣。这样,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兴趣的转移,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乃至影响学习目标的达成。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就发现了这一点,并且教师对这样的调控疲于应付。总结下来我们认为,在对青少年阶段学习者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教学中,除了学习网络必须具备即时监控的功能和教师必须实施全程监控外,还应多指导和鼓励学习者努力实现自控和学习小组内部的互控。这样的调控对初涉网络的学习者来说是必要的,也较有利于学习者养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

2、关于网络阅读中信息的筛选问题

网络中的信息是海量的。在“新浪”的搜索引擎中键入“鸟的天堂”后,只需短短的几秒,搜索引擎就告诉你“共找到6294条有关鸟的天堂的网页信息”。这大概就是互联网的魅力所在吧!不过,同时这也是网络学习者所面临的困难之一——即如何进行信息的筛选。信息的筛选首先应是范围的筛选。我们在课件中链接了“新浪搜索引擎”,因为在比较了几大搜索引擎后发现,新浪网的搜索引擎在完成搜索后,还给搜索到的信息作了二次分类,即在搜索结果中又列出“关于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的图片 鸟的天堂的位置 鸟的天堂教案 鸟的天堂的地址”等相关检索目录,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再次搜索以缩小范围。同样,在检索时利用关键字组合也可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范围的筛选外,学习者还面临着信息质量的筛选。繁杂的网络信息中,有许多都是重复的,真伪也需经进一步辨别。这就需要学习者具备批判性评价信息的能力。这在小学生中是较难达到的,也是我们目前所急需培养的一种能力。我们相信,随着“十五”期间我国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互联网业的飞速发展,internet中将会出现更多的为学生网络学习服务的专业化网站和专业化的数据库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篇五

一、教材概述

《鸟的天堂》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这是一篇经典课文,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

二、学习目标分析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文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思维,认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日渐增加,全面发展的学生显现出来,有特长的学生也较突出,使得一部分学生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而学生正处于勤奋或自卑的心理阶段,发展顺利,就会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如果发展出现障碍,学生就会缺乏生活的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第一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设计理念: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 一簇簇

榕树 大

近:一株 干:不可计数 绿

根:垂 伸 茂盛

枝:卧 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 堆

⑶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设计理念: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演示课件【百度搜索】(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设计理念: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设计理念: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六、实施过程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设计理念: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提升。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 篇六

蒙了,“为什么?为什么?”我心中不断地问自己,并在脑子中拼命地想着怎样回答这个问题。说实话,我为了准备这节课花了不少时间用来查阅“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但我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小小的标点符号,更没有想过为什么这样用。无奈之下,我又把这个问题又抛给了学生:“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谁能帮他解答一下?”听到我的问话,教室里鸦雀无声。这时我多么希望有人帮我解这个围,并且在心中盘算着如何收场。课堂静默了数分钟后,一只小手慢慢吞吞地举起来,又放下,又举了起来。我想赶紧抓住这根救命草,可定眼一看,这不是吗?顿时心中好大一片失落。他的语文学习成绩几乎没有及过格,作业经常不完成,是最令我头疼的学困生,难道他会有什么好的答案?但又不能打消他的积极性。于是我便示意他来回答。“老师,我是这样想的:作者他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想这三只鸟是一个一个的出现的,他们看得非常清楚,也就数了出来。而后来他们继续拍掌,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这说明紧接着第三只出现的不是第四只,第五只,而是好多只同时出现在作者的眼中,这些鸟不是一只一只出现的。因此,我认为在这里用句号比用省略号更合适。”我的眼睛随着他的回答而睁大,我的神情由怀疑转为惊喜。我心中不禁暗叫道:多么精彩的解答呀!同学们也发出了赞叹声。

下课了,我的心中像吃了冰凉薄荷一样清爽,那股痛快劲无与伦比。这精美的课堂尾声足足使我兴奋了一整天,并且逢人便讲。这节课成为本学期我最难忘的时刻。

课后反思: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篇七

教学过程

激情  设疑

1.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描述"鸟的天堂"那美丽而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和众鸟活动的奇妙景象。

2.组织全班交流,拟订主要问题

(1)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2)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

(4)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5)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6)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

(7)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

1.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提出活动内容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

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鸟的天堂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大家主要想通过网络搜集哪些方面信息呢?

(1).因以前曾作过一些网络阅读的简单尝试,学生们对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便捷特点已有初步体验。在学文后提出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时,学生们纷纷建议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学习者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帮助学生归纳出主要问题,使学生能顺利展开网络学习,也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组织

指导

1. 学生按共同的阅读兴趣自愿组合,以二至四人为一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

2.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具体目标。

3.小组组内分工、组织协作

(1).明确活动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活动目标搜集资料,将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初步地整理加工。结合课文和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介绍"鸟的天堂"的解说词。

(2).指导使用网络课件

熟悉课件界面,提示本地资源的索引位置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指导利用bbs论坛共享信息资源及组际、师生间交流。

(3).明确网络阅读的具体目标,是排除无关干扰、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关键。

(4).网络中的信息是海量的,不管是信息的搜集、整理,还是信息的评判、加工,都要求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本课中,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来组织的:(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引导组内分工协作。(二)组织组际合作,利用bbs讨论区和作品展示区,在小组间创设一个研讨交流的和谐环境。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自主

探究

1.各小组根据本组目标,展开自主探究性网络阅读

根据本地资源索引,阅读校园网资源库中的资料

利用网络课件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访问国际互联网,查找所需资料

进入bbs论坛,将搜集的资料粘贴于bbs与他人共享,或阅读他人提供的资料

在bbs中进行组际交流或师生交流,质疑、交流想法、组织协作

2.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充分分析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

3.各小组根据资料尝试撰写解说词。

(1).利用局域网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各小组学习情况,适时调控。

(2).进入bbs,释疑,并为学习有困难的小组提供指导和帮助。

(3).在bbs中组织和指导各学习共同体内部及组际间的分工协作。对团队协作能力强的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各小组展开卓有成效的合作

1.处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探究欲特别强烈,主体潜能得到较充分地发挥。

2.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网络阅读的交互性,各学习个体可自主选择不同的探究途径,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这也是网络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兴趣的动力之一。

3.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 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4.从网络阅读的流程看,网络阅读能力可分为迅速检索信息、准确筛选信息、批判性评价信息、有效加工及创造性运用信息等诸能力要素,其中准确筛选及批判性评价信息的能力是小学生们所最缺乏的,教师应着重指导。

总结

点评:

1.完成解说词的写作,将其修改后发表于作业展示区。

2.阅读和评价作业展示区中的作品。各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进行小组间的经验交流。

3.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整理好本次活动材料,制作网页并上传。

1.对作业展示区的作品发表评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2.对本次活动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成果及有关材料、记录制作成网页上传至学校网站,进行网络展示。

3.帮助学生归纳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获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1.给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其得到自主探究活动的价值体验,是激发其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利用网络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的重要环节。

2.让学生们对网络阅读中积累的经验相互交流,对存在问题的自我反思,能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网络阅读的的基本方法,有利于网络阅读能力的培养。

《鸟的天堂》一课教学实录 篇八

【指导思想】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积极思维的学习气氛中,自觉地获取知识,掌握学法。落实以读为本,读中悟情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在自身的语言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

【教材简析】

《鸟的天堂》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散文佳作。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静动结合,情景交融是本文的最大特色。文章的第一部分以写静态为主,重点描绘了大榕树树大,干多,枝繁,叶茂的特点;第二部分则以写动态为主,展现了一幅百鸟齐名、纷飞的热闹画面。

【基础性目标】

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一些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发展性目标】

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

2、通过学习,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细微,观察的细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2、难点是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说教法】

1、本篇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奇丽的“天堂”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语言表现形式简洁,有节奏,有乐感,谱写的是一曲动人的生命力的赞歌。因此,我将借助录象、录音这些声色俱全的媒体机器采用“情境教学法”,用画面再现情境,用导语创设情境,用朗读感受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让学生入境界,进角色,动真心,吐真情,以此优化全文的教学情境。

2、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坚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中悟情。教师的范读,以声、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学生的多层次读,旨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展语言,陶冶情感。

【说学法】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重视学生的个体参与,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本课教学,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

1、品析词句法:

划出重点词句,加以体会感受榕树的庞大,茂盛。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自学课文,通过朗读,想象,品析词句等方法,自觉地获取知识,掌握学法,使学生在自身的语言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

3、同桌合作朗读:

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把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技能。

【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理解题意

问:你对课题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通过谈对“天堂”“鸟的天堂”的理解,汇报课前查阅的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⑴ 读准字音。

⑵ 想想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重点正音“隙”“数”“应”。

3、学生回答思考题,教师相机板书。

三、学习第一次去“鸟的天堂”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描写大榕树的句子,体会写出了大榕树的什么特点?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

2、将学习所得在小组内交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

3、全班交流。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榕树的大,茂盛,特别是注意肯定,鼓励学生一些好的理解句子的方法。)

4、看录象,配乐,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谈感受。伴着优美的音乐,师生共同来到了美丽的南国,真实领略到榕树那独具一格的奇特的美。随后,教师通过引人入胜的导语,让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吐露真情,将视觉与听觉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5、指导感情朗读。

(注意朗读形式多变。或评或读,或指读或练读,或齐读或配乐读,读中再悟情,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寓教于情的感受中。教师始终通过充沛的情感,生动的语言,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使作者,教师,学生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

四、自学第二次去“鸟的天堂”

1、完全放手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自学这一部分,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积极思维的学习气氛中。

2、学习成果展示,教师适时点拨指导,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3、再现画面,进一步感受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

4、师生合作朗读重点句段。

五、齐读最后一段

出示最后一句话: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抛出问题:

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不加引号?

学生通过讨论突破难点。

六、课堂总结

【说板书】

榕树 大

鸟的天堂   喜爱 赞美

鸟  热闹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 篇九

梁西发 作

上课老师 广东 汪秀梅

课堂实录

鸟的天堂

广东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 汪秀梅

一,导入:

知道汪老师从哪里来吗?听到广东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荔枝/粤菜)课件展示广东的特产。(龙眼/荔枝/杨桃/红豆/芒果)

出示巴金的一句话引入课堂:

二,1师配乐讲述一个关于大榕树的传说。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地方,才能陈伟鸟的天堂阿?

(优美/舒适/安全/物产丰富/依山傍水……)带着感受读课题。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做巢/树梢/应接不暇/兴奋/不可计数

(1)正音:兴奋

(2)理解应接不暇

(3)指导学生字:巢/梢/暇

3,根据昨天的预习和阅读提示,来说说课文写的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两次去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提示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4,快速浏览课文,两次去鸟的天堂,作者有什么感慨?

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指导读,齐读。

老师:大家读这句话,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鸟的天堂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

老师: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了鸟相信了,所以第二次不加引号。

老师:这是怎样的一棵怎样的榕树啊,让我们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进这株大榕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老师:配乐朗读1——9自然段。

学生:闭眼听。

老师:你仿佛看到一颗怎样的树?

学生:这是一株非常大的树

老师:请你把大写到黑板上,

学生:这是一株非常绿的树

老师:写道黑板上

学生:生机勃勃

老师:写道黑板上

学生:茂盛

老师:写道黑板上

老师: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学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老师:板书,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这是作者真切的感受,再读。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默读课文的——9自然段,可以动笔标注出来。

学生:交流朗读(第一次看到那句)

老师:巴金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他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榕树,可见榕树之大。

学生:读我有机会看到他的真面目那句。

老师:课件出示这句话,再读,谁有新的发现?

学生:由不可计数和真是谈理解,感受到这是一株大榕树。

老师:就读出是“一株”的感觉

学生:分别找几个同学读。

老师:把你的体会带进去,都读读这句话。

学生:自由读

老师:为什么不可计数?这跟他的生长特点有关。找相关句子读一读。

学生:读枝上生根的句子。

老师:展示课件,介绍理解榕树之大,气根之多,和会场相比,相当于20个会场。

生:赞叹“哇”

师:把你的赞叹用一个词来表达出来。

学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老师:听过“独木成林这个词语,这棵树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观。

学生:再读这句话

老师:还有哪里具体写出了大?

学生:树枝卧在水面上,结合“卧佛”理解大。

老师:一个卧字仿佛让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感受并把感受读出来。(年代久远,安详,古老……)

老师:一齐轻轻的读。

学生:齐读。

老师:多么生动巧妙的一个卧阿,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种榕树,引读“我们的船……”

老师:继续交流,作者还怎样写出了这些特点?

学生:交流。

老师:重点句子“全部生命力”那句。怎样给我们看?

学生:展示。

老师:引读这段话。从哪里还能体会到他的生机勃勃?

学生:指名读,轻轻自读。指名读

老师:同学们注意到这个“似乎”,现在把似乎去掉,指名读,你觉得有似乎跟没有似乎怎么样?

学生:似乎是好像的意思

老师:前面是看到的,似乎那里是想到的,指名读,把这种似有似无的神秘感读出来。

学生:读句子。

老师:同学们,读这句话你有疑问马?

学生:为什么有新的生命力在颤动?

老师:借助你的生活经验,交流想想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感受?

学生:生命涌动之美

老师:好,你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我觉得颤动还有一个意思,可能要刮风,一闪一闪的,让人感到颤动。

老师:把你感到这一闪一闪的感觉读出来。

学生:朗读。

老师:引读这段话。

老师:过渡语:……作者的心在动,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你们的心也在动。

老师:引读“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南国的树。”好的东西想不想积累下来,给大家一些时间,看谁记住的最多。

学生:默记。

老师:把你喜欢的,记住的诵读给我们听。配乐诵读。

学生:因学生没有举手,师起头齐背。

老师:介绍那里的村民对树和鸟的保护,假如你就是第一只飞到这里来的仙鹤,你要怎样召唤你的同伴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学生:练笔。

老师: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学生:交流。

三,引向读鸟。

今天我们在鸟的天堂没有看到一只鸟,第二天清晨,我们再去,就听到了……(课件播放百鸟争鸣的声音)

小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文学巨匠巴金又将带我们走进这鸟的天堂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语文课堂 网 友情提 醒:查找本课更 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 地址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篇十

------------------------------------------------------------

张广祥主页中国语文名网“中学语文在线”

执教: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董晓宇

点评: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光璇

(开课前: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和几位擅长绘画的孩子,根据上节课初读课文的感受,一起在黑板上画枝繁叶茂,独木成林的大榕树。)

(点评:根据本课特点,创新板书设计。)

师: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师指黑板上的画)远远地望见了这株大榕树。现在,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们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了!

(多媒体播放“大榕树”片段,师配乐诵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生边听边欣赏。)

(点评:自然引入对重点段的学习。)

师:欣赏着榕树,作者发自内心的赞美,他是怎么说的呢?请孩子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有关段落,找一找这句话。

(生默读课文)

生:作者是这样说的:“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榕树美,美在哪儿呢?这样吧,我们自由朗读描写榕树的段落,体会体会。有喜欢的句子就勾出来多读几遍,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就在旁边作上记号。

(生朗读、勾画、体会)

(点评:引导学生自读、感受、质疑。)

师:你们喜欢读哪些句子,体会到了些什么,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我觉得这株榕树特别的大,因为作者远望时还以为是几株榕树,可现在走近了,看清楚了才发现,“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生:我还给他补充一点,这株榕树长在一座小岛上,一株树就占据了整座小岛,真的是“独木成林”。

生:我喜欢读这几句话“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从这几句话中,我体会到了榕树的绿叶特别美,颜色鲜艳欲滴,又十分的繁茂,充满了生机。

(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在黑板上的“榕树”上增添了“一簇簇绿叶”。)

生:我认为榕树最美之处还在于它的根。榕树的根与众不同,课文中是这样写的“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枝上生根”,使榕树显得特别的奇特。

师:还有哪些孩子体会到了榕树根的奇特?也欢迎你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榕树枝上生根,是因为榕树枝上长着许多气根,气根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越长越长,一接触到地面,就钻进了泥土里,长成了新的根。

师:哟,你的知识可真丰富!你是怎么了解到气根的知识的?

生:我是从《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中的“植物篇”里了解到的。

师:多读课外书的确能增长我们的见识!(指黑板上的画)孩子们,你们看,这长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他刚才为我们介绍的“气根”,这直直的根就是由气根长出的支柱根。

生:那这榕树之所以能“独木成林”就是因为长着这些“气根”,难怪课文中说“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我从这句话还体会到了榕树的壮观的美!

师:你的理解更深刻了!那你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还有谁想读?读出榕树的大、榕树的奇。

(生再读)

师:读得真不错!我们继续交流。

生:课文中还有一句话,“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象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榕树富有活力,生命力旺盛的美。

师:体会得真好!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生:能!

(生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师:的确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点评: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分享学习心得。)

师:孩子们,刚才读书时,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

生:课文中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师:这样吧,再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可以联系着上下文,可以联系着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

(生自由地读、体会)

(点评:联系本组重点训练项目“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师:想好了可以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前后的同学听一听。

(生自由交流,师也参与其中)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作者是黄昏时到那儿去的,这时候小鸟们都回窝了,躲在大榕树上,只是偶尔扑扑翅膀。当小鸟扑翅膀时,绿叶就晃动起来。可是绿叶太多了,课文中说是“不留一点缝隙”,所以作者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但是他却感觉到了“生命的颤动”。

师:这是你的理解,比较独特。还有不同的见解吗?

生:课文中说“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说明这是一株富有活力的大树,作者从它的每一片绿叶上感受到了这种勃勃的生机,所以说是“每一片绿叶上都有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你能联系着上下文来谈自己的理解,真不错!

生: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作者看到这每一片绿叶,在晚霞的映照下,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尤其是那新生的嫩叶,绿得鲜亮,绿得发光,让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孩子,你的感受多深刻呀!

生:刚才几个同学都说到了这每一片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生机,但我觉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许当时吹过一阵阵微风,这些充满活力的绿叶在风中你挤我,我挤你,不停地摇动,才让作者产生了“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觉。

师:你认为“风吹”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很有道理。

生:我觉得绿叶本身并没有动,但是这满树的叶子翠绿欲滴,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夺目的亮光,作者看久了,似乎感到绿叶上的点点光斑像是一些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眼前有一些绿色的光点在闪烁,所以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颤动”。

师: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美的画面啊!孩子们,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的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芽,或许是那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觉。让我们用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你觉得怎么读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就怎么读。开始吧!

(点评:尊重学生对阅读的多样感受。)

(生自读体会。)

师:谁想来读?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请了两名学生后发现学生情感的投入不够)

师:这句话写得很美,我也很喜欢,想读给大家听一听,你们听我读得怎么样。

(师有感情地朗读)

师:我是带着自己的感受,非常投入感情地在读。你们还想读一读吗?

生:想!

师:那就再练习练习吧!

(生再次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师:谁想来读一读?

(请了4名学生朗读,读得很不错。)

师:这“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受是多么奇妙呀!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

生:(齐)“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也是我们发自内心的赞美――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是赞美榕树,赞美南国,更是赞美神奇的大自然――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伴随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这独木成林的美景吧!

我们一起读7、8自然段。

(师生一起配乐朗诵7、&n www.kuaihuida.com bsp;8自然段)

师:这两个自然段写得真美。让我们把榕树的美久久地留在记忆里,好吗?

生:好!

师:那我们把7、8两个自然段记下来。可以按作者怎么写的这个顺序记,可以看着插图记,如果自己有更合适的记忆方法那也行。我们看看哪些孩子更能干,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地把这两个自然段记下来。

(生练习背诵)

(点评:积累语言。)

师:会背了吗?

生:会了!

师: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师生一起背诵7、8自然段)

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背到这种程度,真是挺不错了!今天回家以后再练习练习,相信会背得更熟练的。

师:刚才,我们和作者一起,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来到这里(指黑板上的大榕树),欣赏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师拍手),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随着师的叙述多媒体播放一声鸟鸣,飞出一只大鸟)

师:我们继续拍掌!

(师生伴着欢快的音乐声有节奏地击掌,多媒体播放群鸟纷飞的情景,师配着画面解说: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令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师:看孩子们现在的表情,个个都那么惊喜!那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欣赏那热闹的场面吧!放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你可以坐着读,可以站起来读,可以找伙伴一起读,也可以请老师和你一起读!

(生自由地无拘束地朗读课文12、13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读书读得多带劲呀,就好像真的看到了小鸟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在自己的家园快乐飞翔。美术课上,我们也画了各种各样的小鸟,来,让它们也飞起来,给它们找个家吧!

(生在欢乐的音乐声中高高兴兴地把自己画的小鸟贴到黑板上的大榕树上)

(点评:学科间的融合恰当,利用了美术课的资源。)

师:谁来说说,小鸟们都在大榕树上干什么呀?

生:我画的是小鸟的一家,鸟妈妈正在给鸟娃娃喂食,鸟爸爸在一旁很开心地望着母子俩。

生:我那只小鸟在大榕树上自在的飞来飞去,想找几个伙伴一起做游戏。

生:我的那只啄木鸟正在履行“医生”的天职,在给大榕树捉虫治病。

生:还有的小鸟在一起追逐嬉戏,玩得特别高兴。

师:听你们这么一说,看来,这里的确是鸟的乐园,鸟的天堂。孩子们,大榕树上增添了这么多(指黑板上的小鸟)新伙伴,当然就更热闹了!课文中是怎么具体描写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齐读12、13自然段)

师:(生刚读完描写画眉鸟的句子)你们看,小画眉来了!

(多媒体播放小画眉站在树枝上兴奋歌唱的情景)

师:望着这热闹欢腾的场面,小画眉心中有很多感受。假如你就是这只小画眉,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感受的方式很多,我们看一看。

(多媒体屏幕上打出):

假如你是这只小画眉鸟:

1、想说些什么?说一说。

2、写一段文字(小诗,顺口溜……),读一读。

3、编写歌词,唱一唱。

4、看到些什么?画一画。

5、………

师:如果自己还有其它表达感受的方式,那也行。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准备准备吧!

(生准备,师帮助指导。)

(点评:1、开发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创新。

2、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师:哪只“小画眉”愿意和大家交流?

生:我写了一首诗。“天空是白云的家,大地是小草的家,溪流是鱼儿的家,榕树是小鸟的家。我们在家园里快乐歌唱,我们在天堂里幸福成长!”

师:这是你第一次写诗吗?

生:是的。

师:第一次写诗就这么精彩,看来你挺有这方面天赋的!希望能读到你的第二首、第三首诗。

生:我是一只小画眉,我想对大榕树说:“美丽的大榕树啊,你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在你的怀抱中自由地生活。你看,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我们,我们飞翔,我们歌唱,我们舞蹈。我们感谢你啊,大榕树,你是我们的天堂!”

生:我是一只小画眉,站在树枝上休息的时候,看到鸟妈妈正在教孩子学飞行。鸟孩子叽叽喳喳地叫着,飞着,好多次都险些摔下去,鸟妈妈耐心极了,一遍又一遍地教小鸟保持飞行中的平衡。我看到这一切,兴奋地叫起来:“鸟妈妈真好,真好!”

师: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画眉,为我们讲了发生在鸟的天堂里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生:我写了一则顺口溜:“我是一只小小鸟,呼朋唤友来玩耍。希望巴金赶快来,描绘天堂好风光。”

师:哟,难怪巴金爷爷写了这篇《鸟的天堂》,原来是你这只小画眉把他请来的。

生:我这只小画眉是来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的:中国足球队出线了!中国足球队冲出了亚洲,走向世界了!大家快来替他们开个庆功会!

师:这只小画眉还是个足球迷呢!

生:“我有成千上万的小伙伴在大榕树上生活,我们在这里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希望人们不要伤害我们,让我们永远拥有鸟的天堂!”

师:是啊,要想鸟的天堂永远是“鸟的天堂”,的确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生:我想为大家唱一支歌,我配的是《小松鼠》一歌的曲子:“大榕树长得壮,绿树叶,发新芽,任嬉戏,任玩耍,森林大树我们的家。大榕树,长得壮,各种鸟儿来安家,花喜鹊,黄鹂鸟,欢欢喜喜齐歌唱。”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这只小画眉的歌声怎样?

生:真好听!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了鸟的天堂。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今天这样,用自己的真情、真心感受小鸟的快乐,珍爱自然的美丽,创造幸福的生活!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第十一篇

鸟的天堂

内蒙古包头市高新区赵家营小学张娟

课文

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我们走过一条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藏盛的榕树,看不见主干在什么地方。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用心的听一听,看你能想到什么

多媒体出示:鸟的天堂

师:你想到了什么,请你来说说,想到一些什么

生:我想到了鸟在扑翅膀,而且在唱歌。

生:我想到了有一些鸟儿,在扑翅膀,在唱歌。

师:多么快乐的鸟的世界呀,(板书:鸟的天堂)如果你看见了巴金的鸟的天堂你会有更多的感受。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请同学们做到读准字音,把带着生字词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投影出示:

请注意下面粗体字的读音。

枝干上的树木不可计数

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伯伯不许人去捉他们。

师:谁来读读。

生读。

师:注意不叫添字啊,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我相信你们把这些句子放在课文里,也会读得很好的。你觉得课文给我们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啊!请大家读书吧。

生读。

师:我们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完了文章,谁说说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象

生:课文描述了鸟的天堂,里面有许多鸟儿生息繁衍。

生:这些课文在第七第八自然段描写的茂盛的榕树,第九第十写得小鸟的可爱。

师:我觉得你也很可爱,看来有一颗茂盛的大榕树。还有很多可爱的小鸟,这美丽的景象不仅吸引了我们,还引来了一个特殊的小客人。

课件出示:一只小画眉招聘导游

师:你们想不想报名参加导游竞聘

生:想!

师:我们怎样做才能做好竞聘。

生:当好导游,必须充分理解好课文,才能吸引游客。

生:读好课文,自己先感受到天堂的美,才能吸引游客。

师:你的意见呢

生:首先读好课文,想想景物的特点和特色,用自己优美的语句来描写这鸟的天堂优美的景色。

师:同学们的意见都很好,先来读读课文,我们自己先来感受一下这鸟的天堂,再介绍给游客们。我们就读这两段,按你喜欢的方式来读。用波浪线划出你喜欢的语句,想一想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出声地读吧!

生自由读。

师:我们课前已经搜集了很多资料,说说你们喜欢哪一部分说说看。

生:我喜欢榕树这一段,"那翠绿的……"我觉得这段话比较优美,不是直接说榕树长得多么优美,而是用了比喻的方式。

师:还有没有补充。说一说你的意见。

生:我也喜欢这一句,是因为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大榕树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茂盛,枝叶繁多的特点。

师:你说得很好,读得一定也很好,你能给大家读读这句话吗

生读。

师:读得怎么样

生:好!

师:能不能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

生读。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你们想不想听

生:想

师:美吗

生:美!

师:那你能不能像老师一样,或者比老师读得还美呢!

生:能。

师:好,那你美美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读。

生读。

师:你读得比较深,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多美啊!你们谁还喜欢关于描写叶子的句子。读读看看。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那么多的叶子……"

师:说说为什么

生:把叶子描述得很茂盛,看了就知道树叶非常多,很茂盛。

师:那你能不能根据你的体会把这句话读一读,把那么多的绿叶读出来。

生读。

师:你身体棒,读得更棒,给你鼓掌。

生读。

师:好多的叶子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读。

师:这绿色的叶子是生命的向征啊,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啊!

生:想!

多媒体出示:鸟的天堂

师:美吗那就请我们把第八自然段美美的读读。

生读。

师:小姑娘请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多美啊,还有喜欢榕树的句子吗你来一读好吗

生:我喜欢第七自然段:"我有机会……"写得很好,直接明了告诉我们枝干很多。

师:那你刚才读得时候大家感觉到枝干多了吗

生:没有。

师:那你练着读一读,试着把枝干好多读出来。大家也练着读一读。

生读。

师:这回你再来试试

生读。

师:多了吗

生:多了些。

师:比刚才多了一点,谁还能读得更多一点。

生读。

师:纵横交错,多么奇特啊,这棵大树真是让我们惊讶呀,还有没有喜欢的句子啊。

生:我喜欢"一部分树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大榕树写得就像一个人卧在水面,如果你看了这幅画面,一定会读得更好。

投影出示大榕树画面。

师:大大的,那你就试着把这大大的读出来吧!

生读。

师:大了没有

生:大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读。

师:好大的一棵树,多么美丽奇特的树啊,我们每个人面对这颗美丽奇特的树,都会让我们的心再次和作者一起赞美这棵美丽的树。

师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

师:喜欢小鸟的有哪些。怎么用阅读来感染我们,说说你喜欢哪些句子。

生读。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12自然段"大的,小的……..",清楚地描写了它的形状。

师:我感觉你读得也很不错,请你推荐一位同学,你们一起来读一读,用朗读来感染大家。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配乐读。

师:你想读哪一段

生:第03段。

师:好,就读这一段。

生读。

师:你读得很好听,不过你得跟老师纠正一个词"兴奋".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鸟很多,很多游客去观赏。

生:我懂得了鸟的天堂热闹的景象,最耀眼的词是应接不瑕,大小不同,颜色各异。

师: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这鸟的天堂的确是——

生:鸟的天堂。

师:让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感动游客,感动这周围的几千老师吧。请同学们根据参考资料卡片上的内容,设计导游词。

生设计导游词。

师:这位导游请你试一试。你给大家自我介绍一下。

生: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导游,今天我带大家游览一个地方,这就是鸟的天堂,别看只有一棵树,在它的后面有很多鸟呢,这鸟也要面子,大家一鼓掌他就来了,大家鼓鼓看(生鼓掌,课件出示鸟纷飞的景象)………

师:这样吧,我想听听同学们对他的评价,谁来说一说

生:我来评一评这位导游,我觉得他非常好,他讲话非常有意思,还给我们介绍鸟的天堂里鸟很多,应接不瑕,是真的鸟的天堂。

师:你自我感觉如何

生:很好。我对自己的发挥感觉很满意。

师:是自我感觉良好吧。

生:我认为我是一位幽默的导游。

师:小画眉对这个导游是什么意见呢

多媒体出示:小画眉说:大家的表现精彩极了,旅游区决定,全部录用。

师:小画眉说了,大家表现得都太棒了,决定全部录用大家。我们刚才随着导游,去把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游览了一番。如果各位仍想继续欣赏这南国的树,就请读一读巴金的《旅途随笔》,相信随着巴金的优美的语句,我们一定会更进一步感受到这美景。让我们下节课把这些好文章,好资料读一读背一背抄一抄吧。

投影出示:

作品推荐:《旅途随笔》

"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巴金

结束。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第十二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

执教: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董晓宇

点评: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光璇

(开课前: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和几位擅长绘画的孩子,根据上节课初读课文的感受,一起在黑板上画枝繁叶茂,独木成林的大榕树。)

(点评:根据本课特点,创新板书设计。)

师: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师指黑板上的画)远远地望见了这株大榕树。现在,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们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了!

(多媒体播放“大榕树”片段,师配乐诵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生边听边欣赏。)

(点评:自然引入对重点段的学习。)

师:欣赏着榕树,作者发自内心的赞美,他是怎么说的呢?请孩子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有关段落,找一找这句话。

(生默读课文)

生:作者是这样说的:“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榕树美,美在哪儿呢?这样吧,我们自由朗读描写榕树的段落,体会体会。有喜欢的句子就勾出来多读几遍,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就在旁边作上记号。

(生朗读、勾画、体会)

(点评:引导学生自读、感受、质疑。)

师:你们喜欢读哪些句子,体会到了些什么,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我觉得这株榕树特别的大,因为作者远望时还以为是几株榕树,可现在走近了,看清楚了才发现,“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生:我还给他补充一点,这株榕树长在一座小岛上,一株树就占据了整座小岛,真的是“独木成林”。

生:我喜欢读这几句话“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从这几句话中,我体会到了榕树的绿叶特别美,颜色鲜艳欲滴,又十分的繁茂,充满了生机。

(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在黑板上的“榕树”上增添了“一簇簇绿叶”。)

生:我认为榕树最美之处还在于它的根。榕树的根与众不同,课文中是这样写的“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枝上生根”,使榕树显得特别的奇特。

师:还有哪些孩子体会到了榕树根的奇特?也欢迎你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榕树枝上生根,是因为榕树枝上长着许多气根,气根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越长越长,一接触到地面,就钻进了泥土里,长成了新的根。

师:哟,你的知识可真丰富!你是怎么了解到气根的知识的?

生:我是从《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中的“植物篇”里了解到的。

师:多读课外书的确能增长我们的见识!(指黑板上的画)孩子们,你们看,这长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他刚才为我们介绍的“气根”,这直直的根就是由气根长出的支柱根。

生:那这榕树之所以能“独木成林”就是因为长着这些“气根”,难怪课文中说“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我从这句话还体会到了榕树的壮观的美!

师:你的理解更深刻了!那你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还有谁想读?读出榕树的大、榕树的奇。

(生再读)

师:读得真不错!我们继续交流。

生:课文中还有一句话,“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象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榕树富有活力,生命力旺盛的美。

师:体会得真好!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生:能!

(生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师:的确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点评: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分享学习心得。)

师:孩子们,刚才读书时,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

生:课文中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师:这样吧,再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可以联系着上下文,可以联系着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

(生自由地读、体会)

(点评:联系本组重点训练项目“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师:想好了可以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前后的同学听一听。

(生自由交流,师也参与其中)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作者是黄昏时到那儿去的,这时候小鸟们都回窝了,躲在大榕树上,只是偶尔扑扑翅膀。当小鸟扑翅膀时,绿叶就晃动起来。可是绿叶太多了,课文中说是“不留一点缝隙”,所以作者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但是他却感觉到了“生命的颤动”。

师:这是你的理解,比较独特。还有不同的见解吗?

生:课文中说“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说明这是一株富有活力的大树,作者从它的每一片绿叶上感受到了这种勃勃的生机,所以说是“每一片绿叶上都有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你能联系着上下文来谈自己的理解,真不错!

生: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作者看到这每一片绿叶,在晚霞的映照下,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尤其是那新生的嫩叶,绿得鲜亮,绿得发光,让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孩子,你的感受多深刻呀!

生:刚才几个同学都说到了这每一片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生机,但我觉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许当时吹过一阵阵微风,这些充满活力的绿叶在风中你挤我,我挤你,不停地摇动,才让作者产生了“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觉。

师:你认为“风吹”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很有道理。

生:我觉得绿叶本身并没有动,但是这满树的叶子翠绿欲滴,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夺目的亮光,作者看久了,似乎感到绿叶上的点点光斑像是一些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眼前有一些绿色的光点在闪烁,所以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颤动”。

师: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美的画面啊!孩子们,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的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芽,或许是那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觉。让我们用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你觉得怎么读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就怎么读。开始吧!

(点评:尊重学生对阅读的多样感受。)

(生自读体会。)

师:谁想来读?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请了两名学生后发现学生情感的投入不够)

师:这句话写得很美,我也很喜欢,想读给大家听一听,你们听我读得怎么样。

(师有感情地朗读)

师:我是带着自己的感受,非常投入感情地在读。你们还想读一读吗?

生:想!

师:那就再练习练习吧!

(生再次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师:谁想来读一读?

(请了4名学生朗读,读得很不错。)

师:这“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受是多么奇妙呀!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

生:(齐)“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也是我们发自内心的赞美――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是赞美榕树,赞美南国,更是赞美神奇的大自然――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伴随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这独木成林的美景吧!

我们一起读7、8自然段。

(师生一起配乐朗诵7、8自然段)

师:这两个自然段写得真美。让我们把榕树的美久久地留在记忆里,好吗?

生:好!

师:那我们把7、8两个自然段记下来。可以按作者怎么写的这个顺序记,可以看着插图记,如果自己有更合适的记忆方法那也行。我们看看哪些孩子更能干,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地把这两个自然段记下来。

(生练习背诵)

(点评:积累语言。)

师:会背了吗?

生:会了!

师: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师生一起背诵7、8自然段)

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背到这种程度,真是挺不错了!今天回家以后再练习练习,相信会背得更熟练的。

师:刚才,我们和作者一起,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来到这里(指黑板上的大榕树),欣赏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师拍手),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随着师的叙述多媒体播放一声鸟鸣,飞出一只大鸟)

师:我们继续拍掌!

(师生伴着欢快的音乐声有节奏地击掌,多媒体播放群鸟纷飞的情景,师配着画面解说: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令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师:看孩子们现在的表情,个个都那么惊喜!那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欣赏那热闹的场面吧!放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你可以坐着读,可以站起来读,可以找伙伴一起读,也可以请老师和你一起读!

(生自由地无拘束地朗读课文12、13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读书读得多带劲呀,就好像真的看到了小鸟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在自己的家园快乐飞翔。美术课上,我们也画了各种各样的小鸟,来,让它们也飞起来,给它们找个家吧!

(生在欢乐的音乐声中高高兴兴地把自己画的小鸟贴到黑板上的大榕树上)

(点评:学科间的融合恰当,利用了美术课的资源。)

师:谁来说说,小鸟们都在大榕树上干什么呀?

生:我画的是小鸟的一家,鸟妈妈正在给鸟娃娃喂食,鸟爸爸在一旁很开心地望着母子俩。

生:我那只小鸟在大榕树上自在的飞来飞去,想找几个伙伴一起做游戏。

生:我的那只啄木鸟正在履行“医生”的天职,在给大榕树捉虫治病。

生:还有的小鸟在一起追逐嬉戏,玩得特别高兴。

师:听你们这么一说,看来,这里的确是鸟的乐园,鸟的天堂。孩子们,大榕树上增添了这么多(指黑板上的小鸟)新伙伴,当然就更热闹了!课文中是怎么具体描写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齐读12、13自然段)

师:(生刚读完描写画眉鸟的句子)你们看,小画眉来了!

(多媒体播放小画眉站在树枝上兴奋歌唱的情景)

师:望着这热闹欢腾的场面,小画眉心中有很多感受。假如你就是这只小画眉,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感受的方式很多,我们看一看。

(多媒体屏幕上打出):

假如你是这只小画眉鸟:

1、想说些什么?说一说。

2、写一段文字(小诗,顺口溜……),读一读。

3、编写歌词,唱一唱。

4、看到些什么?画一画。

5、………

师:如果自己还有其它表达感受的方式,那也行。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准备准备吧!

(生准备,师帮助指导。)

(点评:1、开发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创新。

2、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师:哪只“小画眉”愿意和大家交流?

生:我写了一首诗。“天空是白云的家,大地是小草的家,溪流是鱼儿的家,榕树是小鸟的家。我们在家园里快乐歌唱,我们在天堂里幸福成长!”

师:这是你第一次写诗吗?

生:是的。

师:第一次写诗就这么精彩,看来你挺有这方面天赋的!希望能读到你的第二首、第三首诗。

生:我是一只小画眉,我想对大榕树说:“美丽的大榕树啊,你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在你的怀抱中自由地生活。你看,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我们,我们飞翔,我们歌唱,我们舞蹈。我们感谢你啊,大榕树,你是我们的天堂!”

生:我是一只小画眉,站在树枝上休息的时候,看到鸟妈妈正在教孩子学飞行。鸟孩子叽叽喳喳地叫着,飞着,好多次都险些摔下去,鸟妈妈耐心极了,一遍又一遍地教小鸟保持飞行中的平衡。我看到这一切,兴奋地叫起来:“鸟妈妈真好,真好!”

师: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画眉,为我们讲了发生在鸟的天堂里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生:我写了一则顺口溜:“我是一只小小鸟,呼朋唤友来玩耍。希望巴金赶快来,描绘天堂好风光。”

师:哟,难怪巴金爷爷写了这篇《鸟的天堂》,原来是你这只小画眉把他请来的。

生:我这只小画眉是来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的:中国足球队出线了!中国足球队冲出了亚洲,走向世界了!大家快来替他们开个庆功会!

师:这只小画眉还是个足球迷呢!

生:“我有成千上万的小伙伴在大榕树上生活,我们在这里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希望人们不要伤害我们,让我们永远拥有鸟的天堂!”

师:是啊,要想鸟的天堂永远是“鸟的天堂”,的确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生:我想为大家唱一支歌,我配的是《小松鼠》一歌的曲子:“大榕树长得壮,绿树叶,发新芽,任嬉戏,任玩耍,森林大树我们的家。大榕树,长得壮,各种鸟儿来安家,花喜鹊,黄鹂鸟,欢欢喜喜齐歌唱。”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这只小画眉的歌声怎样?

生:真好听!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了鸟的天堂。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今天这样,用自己的真情、真心感受小鸟的快乐,珍爱自然的美丽,创造幸福的生活!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第十三篇

一、回顾课文:

提问: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怎样的景物色?

二、谈话导入: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没看到鸟,却看到了大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他看到了众鸟飞腾的热闹场面。课文中著名作家巴金向我们展示了一静一动截然不同的两幅画卷,你更欣赏哪一幅呢?你画出来了么?(画好的同学贴到黑板做为背景)

三、交流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如今,鸟的天堂已成为我国著名景点之一,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之外,你对他还有哪些了解呢?

1.请学生汇报。

2.老师出示,请学生读

四、写解说词: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时,路过此处,写下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一文从而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四海。在大力发展旅游的今天,如何吸引中外游客到此一游呢?如果你就是一位导游词设计者,你能否根据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设计出不同人群的导游解说词呢?

1,出示写作背景:

情景一:一群来自广东“南方旅行社”的游客,来到了“鸟的天堂”,面对着这些榕树比较熟悉的游客,你开始讲解

情景二:一天,旅行社安排你接待一个由东北人组成的旅游团。他们中的人大多数是第一次见到榕树,你该如何向他们介绍“鸟的天堂”?

情景三:国际旅行团带来了一个由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的外宾组成的旅游团,他们多数人是第一次到中国,你准别怎样讲解?

2.请学生自己选一个感兴趣的情景设计导游词。

3.写好后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评选出组内最佳。

4.推选组内最佳在班级汇报、师生共议(结合三种情景)。

五。表演:

你们的导游词可以说是各具特色,设计的都很精彩。然而耳听为虚,如果此刻你们就面对着各色旅客,你怎样发挥你导游的身份呢?

1.出示评比标准

(1)解说词能针对不同的游设计,繁简适度;

(2)“导游”讲解态度和蔼、亲切、落落大方;

(3)游客表现自然、主动询问。

2.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表演

3.练习后请小组上前表演。

六。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本文的教案设计,注意从以下论念出发:

1.成功地设计了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乐于接受口语交际这一颇感头疼的内容,也乐于参与其中。

2.将所学与生活相联,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但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的遗憾。学生在情境中可以说跃跃欲试,但站起表述时还只是个别学生在动,使得参与面较小,全体互动不足。今后仍需致力于调动全体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鸟的天堂。今天由我做你们的导游,一起来游览鸟的天堂。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这里是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小鸟天堂是侨乡广东新会著名的国际级生态旅游景点,位于距城区10公里的天马村。她以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占地达18 亩,远看像一片浮动绿洲的古独榕,堪称南国奇观。而每天栖息在这棵美丽大树上数以万计的各种野生鹭鸟,暮出晨归,嘎嘎而鸣,翩翩起舞,更蔚为壮观。这一自然景象出现在人口稠密区,生生不息,已延续了384年(明万历戌午年,公元老派1618年始于“雀墩”),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典范,实属罕见。历年来,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慕名而至。“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就游览了小鸟天堂,写下了名篇《鸟的天堂》,并于1980年载入全国(包括港地区)统篇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成为经典课文,每年在全国约2300万名该年级学生中广为传诵。一级又一级,一代复一代,这个名闻遐迩的“鸟的天堂”,已在全国数亿学生中深入人心。这一奇特的自然生态景观,这一珍贵的自然遗产,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活的“教科书”,并以此作为窥视大自然的窗口,让人们从中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新型人鸟关系的过程,从而唤起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人类共同家园的美好情感。 时下,独具生态文化色彩的“休闲型”旅游,已渐成热点,正引领着旅游新时尚。2002年又恰逢国际生态旅游年。请到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来;请到人们心驰神往的绿色家园来!“人间毕竟有天堂,暂别浮华,拥抱自然,聆听百鸟和鸣,感受天籁之声;到人的乐园,远离尘嚣,觅一方静土,让疲倦的心灵得到片刻栖息……

小鸟天堂是广东新会闻名中外的生态旅游景点,天然赏鸟胜地,它位于新会城区以南10公里的天马村。

380多年前,河中一个泥墩、一棵榕树长期繁衍,形成枝叶覆盖1万多平方米,树上栖鸟千万只,鸟类树相依,人鸟相处,和谐奇特,世间罕有的一道天然美丽风景线。1933年,文学大师巴金先生乘船游览后叹为观止,写下优美散文《鸟的天堂》,“小鸟天堂”从此得名。大师这篇经典作品被镌刻在景区入口广场上供游人品味,美文赞美景,美景更多娇,使人更加热爱美,向往美。

历来深受游客赞誉的小鸟天堂,2002年重新规划扩建,并对动、值物自然生态群落加以悉心保护和优化,形成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以独特的鸟类生态风景为主题,集生态旅游、文化游泳、健康旅游、休闲游泳于一体,充分展现旅游新时尚的园林化,多功能大型景区。

小鸟天堂的鸟类以野生鹭鸟居多,还有毛鸡、麻鹤……白鹭晨出暮归,灰鹭墓出朝回,他们依时有序,互不干扰,极有风度。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嘎嘎呼唤,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为半观;那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人间那得几回闻”。除了观鸟听鸟,还可欣赏绿树碧水与蓝天白鸟相映成趣的优美景致和享受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河上休闲东趣,给你一种全新感受……“人间毕竟有天堂”!

远离法嚣,走进天堂,拥抱自然,亲近小鸟,净化心灵,充实生命,请到小鸟天堂来。它是鸟的天堂,也是你的乐园!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 第十四篇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认知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识本文中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感情朗读课文。

(二)情意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育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情境设计:

《鸟的天堂》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写景散文,它描写的是生长在我国南方的一株美丽的大榕树。文章以鲜明的动静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这株大榕树是“鸟的天堂”,从而赞叹了我国南方水乡自然环境之美。

在教学本课时,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我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了以下几处情境:

情境1:多媒体出示大榕树上百鸟鸣、群鸟飞的录像,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了“我”来到大榕树下的情境;情境2,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的录像片断,使学生进入“我”欣赏大榕树的情境中;情境3,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录像,使学生进入“我”欣赏鸟儿的情境中。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放大榕树上百鸟叫,群鸟飞的录像):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看,鸟儿们飞呀,叫呀,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这棗就是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著名作家巴金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2,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是什么时候去的?看到了什么?有不懂的词、句子用直线画出来。

生:读(略)

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生:两次。

师:第一次是什么时候去的?

生:傍晚。

师:看到了什么?

生:榕树。

师:(板书:榕树)第二次呢?

生:早晨,看到了鸟儿。

师:(板书:鸟儿)

3,质疑问难

师:大家读懂的真不少,把读不懂的也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生:“那翠绿的颜色,……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逼近”是什么意思?

师:谁知道?

生:“逼近”就是“靠近、接近”的意思。

生:作者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同学们读懂的多,提的问题更好,我想,只有认真读课文,才能做得到。

二、问题探究,自读自悟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电脑出示)这是个什么句子?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生:感叹句。

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对鸟的天堂发自内心的赞叹。

师:大家一起来赞叹鸟的天堂。

生:齐读。

师:作者看到了什么,才发出这样的赞叹?

生:作者看到了榕树、鸟儿,才发出这样的赞叹。

师:课文是怎样写榕树、鸟儿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电脑出示)

1,作者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用曲线画出课文中描写榕树、鸟儿的句子,想一想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2,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生:读、画、小组讨论(略)

三、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师:作者是怎样写这株大榕树的?

生:读(略)

师:傍晚,我们划着小船向河中心移去。(放配乐录象:大榕树)

生:(欣赏)

师:现在你有什么感想?

生:榕树真美。……榕树真大。

师:这真是一株大榕树啊!(电脑出示)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上又生(),有许多()直垂到地上,()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填空。

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生:(读。讨论)。

师:谁来做填空?

生:(读)。

师: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这段话里读出了榕树大。

师:你是怎样读出来的?

生:它的根多、枝多,可以读出树大。

师:(板书:枝、根)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出示插图)

生:这是大榕树的真面目。

生:枝上生根,根伸进泥土里又成了新的枝干。这真是一种奇特的景象。

师:看到这大得罕见的榕树,我们能不惊喜吗?把这段话大声朗读,体会一下。

生:读。

师:这棵大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它怎样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电脑出示)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景象?

生:自由读。

师: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生:叶子绿。

师:(板书:叶子)

生:叶子有光泽。

生:榕树充满活力。

师:“颤动”是什么意思?

生:快速抖动。

生: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样子。

师: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生:榕树叶一闪一闪的,充满活力。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景象?

生:因为南方气候湿润。

生:榕树正处于旺盛的时期。

师:谁能用一句话回答。

生:因为南方气候湿润,榕树正处于旺盛的时期,所以才会有这种景象。

师:让我们和作者一样从心底发出赞叹。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大声朗读,体会体会。

生:(读)。

师:大榕树枝繁叶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可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这是鸟的天堂吗?

师: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什么?

生:鸟儿。

师:你能读一下课本上写鸟的句子吗?

生:(略)

师:鸟儿真多呀,我们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课文中那个词说明这一点?

生:应接不暇。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下吗?

生:到处都是鸟,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师:我们也到鸟的天堂去看鸟儿,听鸟鸣。(放录像:鸟儿在榕树上活动。)

生:(欣赏)。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什么?

生:鸟儿真多。

生:鸟的天堂真美。

生:鸟的天堂真热闹。

师:这种热闹的气氛,作者写出来了吗?(电脑出示)

读一读:

我们继续拍掌……有的(),有的(),有的()。

填空。

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填空。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写出了鸟多的程度。

生:表现了鸟的大小不一。

生:写出了鸟的颜色各异。

生:还写出了鸟的动作。

师:鸟儿在干什么呀?

生:(读)。

师:(板书:叫、飞、扑。)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生:(读)。

师:面对这奇妙的景色,作者不愿离去,从心底发出赞叹。

(电脑出示)

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用曲线画出课文中描写榕树、鸟儿的句子,想一想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生:读“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板书:鸟的天堂)现在你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谁说?

生:(略)。

师:这这些活泼可爱的鸟儿在他们的乐园里生活的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哪里是我们的天堂阿?

生:学校。

师:为什么?

生:(略)

师: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生:大榕树周围的景色美。

生: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筑巢休息。

生:农民不让捉鸟,使鸟受到保护。

师:作者写大榕树的美丽抓住了它的枝、根、叶,也就是事物的静态来写的,(板书:静态)而写鸟则抓了鸟的活动变化,也就是事物的动态来写的,(板书:动态)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变化,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像作者一样舍不得离开鸟的天堂。

四、感情朗读。

师:请同学们选一段你最喜欢的课文读一读。

生:(读)

师:谁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读的真好,我们一起学着它的样子读这一段。

生:(读)

师:大家读的好,学的更好,鸟的天堂美,巴金写的更美,大自然中到处有美景,大家想写出自己看到的这些美景吗?

生:想。

师: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作家写景的这种高超技艺。下课!

简评:

黄慧老师的《鸟的天堂》是一节情境教学的示范课,体现了情境教学的特点。

1,精心设置教学情境。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着优美的画面,听着优美的音乐,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进了“鸟的天堂”,学生的积极性也因此十分高涨。2,教师的语言充满感情。《鸟的天堂》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文章,黄慧老师在教学中表情始终是柔和、充满微笑的;不管是引导学生思考,还是指导朗读,她的语言始终充满了感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身心完全放松,自然入情入景,口诵心惟。3,教学中注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参与小组讨论,不失时机的点拨指导,及时对学生表扬鼓励,创设了一个拓宽思维、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课堂活动氛围,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中充满了乐趣。4,重视了朗读训练和语感的培养。教学中教师一直把朗读作为理解体会语言文字及课文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创设情境抓住重点段学习时,也凭借所创设的情境品味语感,采用词语填空、解词、诵读吟味的方法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词语的含义及运用的准确恰当。

综合黄慧老师的这节情境教学课,我觉得她实现了“带入情境读全篇”、“强化情境抓重点”、“凭借情境品语感”的情境教学的阅读程序,基本达到了“初读--读通”、“细读--读懂”、“精读--读透”的目的。评析:王爱萍[完]

------------------------------------------------------------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14篇《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鸟的天堂课堂实录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