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童年的发现》课堂实录优秀6篇5-11-58

《童年的发现》课堂实录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文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趣导入

1、回顾一下,说说我们的生活哪些是有趣的?你发现了什么?

2、今天我们来学习童年生活的发现的。

3、揭示课题:

“童年的发现”,审题,重点词是什么?作者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2、共同讨论。

3、小结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4、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板书:

童年的发现

起因: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

经过:胎儿再现了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结果:面临受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启示:善于观察,大胆发现

5、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四、阅读理解“‘我’发现了什么?”

1、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2、朗读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

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体会作者的感受。

五、作业

1、作业本1~4题。

2、课外作业:

收集同学间童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

《童年的发现》课堂实录 篇二

之一

佚名

一、填空

( )不自( ) 默( )( )声

( )尽脑( ) 随( )所( )

二、把下面每组词中,不是一类的词用“—”划出。

1.小学 中学 大学 学校

2.杏花 雪花 荷花 菊花

3.小稻 小麦 粮食 玉米

4.沙发 茶几 衣柜 家具

三、修改病句。

1.我的家乡是山东人。

2.麦子已经成熟了,真是丰收在望。

3.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

四、排列下列这段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牛顿见了,觉得很奇怪,他想:“这个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那一定是因为它太熟了,”他自言自语地说:“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上落下,而没有向天上飞去呢?也不向左或右边抛开呢?”

牛顿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家。

牛顿发现了这个问题,便专心研究。后来,终于发现了苹果向下落的秘密是因为地球有引力。

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

答案:

一、(情)不自(禁);(绞)尽脑(汁);默(不)(作)声;随(心)所(欲)

二、1、学校2、雪花3、粮食4、家具

三、1、我的家乡是山东。2、麦子已经成熟了,真是个大丰收。3、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四、3 4 1 5 2

《童年的发现》教学实录 篇三

[这堂课准备较充分,还准备了小黑板,所以虽然学生还是老样子,但我却从容多了,自信多了,而课堂的容量也得到了较明显的扩充]

一、导入

师:每个儿童都会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与疑问。我有一个同事,他有一个孩子,三岁,他在“空间”里记下了孩子的许多问题:

充满好奇与疑问。我有一个同事,他有一个孩子,三岁,他在“空间”里记下了孩子的许多

1.我怎么看不到自己的眼睛?

2.刘翔为什么不跑了?

3.四川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4.人为什么必须吃饭?

5.车子饿了吃什么?

6.奥运会上,为什么都是女孩和女孩比赛,男孩和男孩比赛?

7.火车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轮子呀?火车为什么比汽车跑的快?

8.祖祖(曾祖父)为什么不长牙齿呀?

本书的作者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在他的童年时代又有着怎疑问和发现呢?

(出示小黑板,学生齐读作者的发现)

二、作者的发现

1,提出问题

师:既然有发现,就必定先有疑问。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人为什么总是在梦里飞行。

师:作者由这个问题引出了另一个重点探究的问题?

生: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师:第一个问题来自文中何处?

生:文中第三、四自然段。

师:(板书)齐读第三自然段。

生:读

师:此段写得很美,在自学时有画记的同学举手?(16人)在边上写批注时有写到这段语言很美的同学举手?(2人,罗萦和苏婷)其中还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

生:排比

师:读了之后你觉得飞的感觉怎样?

生:奇妙

师:那请你带着“奇妙”的感受再读一读。

师:全体同学带着“奇妙”的感受读。大家要圈记以下词语:青青的草地、澄澈的湖面、双臂舒展、双腿弹动。

2,探索答案

师:作者是怎样去探索答案的?

生:问老师 独立思考……(答不上来了)

师:老师提示你一下:第四自然段

生:问伙伴

师:第十二自然段,

生:观察动物

师:你从鱼概括到了动物,谁再概括一下

生:观察生物

生2:观察环境

生3:观察自然。

师:观察环境让我想到了三单元学到的一句名言。

生:从无字句处读书(师板书)

师:没错,从大自然中寻找知识。从作者探索答案的历程,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们要善于质疑。

生2:我们要学习作者寻根究底的求学精神

生3 :我们要善于向我们身边的同学学习

师:昨天老师去某同学家家访,就说了其中一个观点:要想提高成绩,一定要多问。

3,得出结论

师:答案找到没有

生:因为他在生长。

生2:从简单的生命进化而来的?

师: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的

生:两次分别是11和14自然段

师:具体得出结论的过程,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了解,老师就不细讲了。请大家看到第一自然段,齐读

生:读

师:这段话是本文的总写。老师读三遍,你听听,领悟这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分别重读“七八岁”“胚胎的规律”“独立思考”。

生:作者很小的时候就服自己的发现。

生2:作者的发现很了不起

生3 :作者靠独立思考有了发现,非常的自豪。

二、“发现”的风险

师:读第二自然段,作者受到了什么惩罚?是怎么回事?用自己的话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生:(略)

师:事情发生在哪些段落。

生:14-19

师:刘读

生:读

师:此处我们要重点学习作者的最后一句话,画记没有。

生:画记了

师:看了作者的经历以及这句话你有什么感想?

生: 我想到了爱迪生。他在火车上做实验,结果着火了,列车长便将他从列车上赶了下来,还给了他一耳光,将他的所有实验设备摔坏了。

师:还有没有

[没有学生回答了,他们课外知识很欠缺。老师补充事例:布鲁诺和司马迁的故事]

板书设计:

16.童年的发现

为什么总是在梦中飞行? 问伙伴 1,因为人在长身体

问老师

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观察自然 2.是由简单的生命进化来的

独立思考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童年的发现》教学实录 篇四

一、导入

你是否有过童年的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同学甲:我发现蜗牛爬行后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延线。

同学乙: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

同学丙:我发现了彩虹。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全文,考虑:

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

(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祸患:灾难。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身的感情。

绞尽脑汁:费思虑,费脑筋。

眉目:事情的头绪。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身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困窘:为难。

驱逐:赶走。

3、依照课文的不同内容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

主要讲了“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办。

第二段(3~13自然段):

“我”在睡梦中发现自身总在飞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身观察,考虑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

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身的发现便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

三、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身的体会:

⑴ “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身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发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⑵ 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⑶ 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⑷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⑸ “我”经过考虑、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小朋友?

(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著的精神。)

3、课文最后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的风险。”试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⑴ 师简介有关史料:

布鲁诺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严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布鲁诺为了他的发现,为坚持真理而献出了生命。

⑵ 同学简介他们收集的资料。

4、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缌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考虑,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童年的发现》教学实录 篇五

【片段一·读悟结合,体会人物的特点】

师: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很天真单纯的孩子。

师:能具体说说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吗?

生:他对做的梦很感兴趣,梦中的情景记得那样清楚。从梦中的情景看,就能感受到他是天真可爱的,所以梦才是那样的富有幻想色彩。

生:做这样的梦,就以为自己有飞行的天赋,很为自己而自豪,也足以说明他的天真了。同时,他还把梦讲给同学听。

师:你怎么知道他把自己的梦讲给同学听呢?

生:因为课文中写着,“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也都会在梦中飞腾。”“终于”和“弄明白”说明他一定跟伙伴们说过自己的梦了。

师:你说得还真有道理!有时候,不起眼的一个字,一个词,就能给我们传递出一些信息,只有仔细品味语言的人才能感悟到,你的语感很好,我们就应该这样感悟语言!

生:我觉得他后来关于胎儿发育的想象,也是很天真的,只有孩子才会这样想。

师:恐怕从这里我们不光能感受到他的天真,谁来读一读这一段,看看我们还能感受到什么呢?

生读。

生:我觉得他还是个爱探究的孩子。你们看,他想弄清楚人究竟是怎样来的,都想痴迷了,看到一条鱼,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

生:我觉得他是个善于想象的孩子。他从地图联想到了人的变化过程,并且,都把每个阶段分了时间,折合成正好是九个月。

师:那么还从哪儿看出他爱探究呢?

生:从问老师关于为什么会飞翔这件事中也能看出作者爱探究。

师:请大家练习读一读这个部分,看能不能把“我”的特点读出来。

指名读后,请同学评议。

生:我觉得读出了“我”和小伙伴爱探究的特点,尤其是问老师的话,读出了追问的语气,使我们好像看到了“我”和小伙伴的好奇的表情。

生:我有个小小的建议,因为是追问,是不是问话读得急迫一点,这样就更能体现他们的特点了。

师:我也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分角色再读一读吧!

师:通过我们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的孩子,难怪他有那样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了!

【片段二·理解句子的意思】

师:你们能谈谈“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我能举个例子来说吗?

师:可以。

生:就说哥白尼吧,在古代,人们由于眼界狭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有限的,太阳、月亮和众星都围绕地球运行。16世纪,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30年的天文观察和推算,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在每时每刻地环绕太阳运转。但那时欧洲的封建教会不支持这样的观点,谁提出这个观点,就会遭到教会审判异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所以,哥白尼直到临死前,才把自己关于“太阳中心说”的著作发表。

生:我也想到了这样一个例子。意大利的科学家布鲁诺,他是哥白尼的推崇者,而且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他指出宇宙中有许许多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星系,而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由于热情传播这一新天文学说,他被教会推到审判异端的宗教法庭,在监禁7年后被活活烧死。

生:伽利略也有这样的遭遇。17世纪,意大利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非常赞同哥白尼的观点,他寻找方法,给这种观点以科学的证实。但是他还是遭到了教会的谴责。宗教法庭把他传去,不断地审讯他,折磨他,让他跪下宣誓放弃自己的观点。但是当伽利略站起来后,他不禁喃喃自语道:“可是,地球仍然在转动呀!”后来,伽利略被监禁在家中,不许外出。

师:“太阳中心说”,一个多么重大而有意义的科学发现,尽管它是正确的,但由于人们当时认识有限,眼界狭小,科学家们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啊!看来,作者的说法不无道理。那么,作者为什么这样想?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生:这是因为他现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发现了胎儿发育的规律,却被老师误解,轰出了教室。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迫害啊!

生:对,让他丢了面子,还受到身体上的惩罚。

师:虽然这种“风险”远没有刚才我们说的几位科学家那么严重,但这种“驱逐”,无论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对一个孩子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它会让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也使这段让“我”颇引以为自豪的、本来应该留下美好回忆的童年往事,多了些许不愉快的记忆。这是让人非常遗憾的事情。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他对老师这种做法很不满。

生:他有点气愤。

生: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因为没有人理解他,老师认为他是个坏孩子,同学们嘲笑他。

师:是啊,无论如何,这个结果还是让人不愉快的。如果,这个老师不误解他的笑声,而是了解他笑的原因,对他的发现给予大力的赞扬,那结果该多么美好啊!

《童年的发现》课堂实录 篇六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厘米、绞尽脑汁”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与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拓展与延伸】寻找生活中的疑难问题,谈一谈自己“童年的发现”。

【重、难点突破】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以题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到课文题目,你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提示:可能会提出“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即发现的过程)”、“结果如何”几个问题。

好,我们就按上面的几个问题来自学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在课上交流。

提示: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2、你有不理解的句子和不明白的问题吗?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提示: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要鼓励学生在读书中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反复读书尝试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跟大家交流讨论。对于涉及到的生物学的知识,可告诉学生以后上中学时会学到,有兴趣的同学可课外查阅资料解决;跟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可引导学生深入读书,展开讨论来解决。

3、附课文句子理解举例:

①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进化论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创立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我们不能不注意作者的有意强调:“九岁”“完全”“独立”等词,这些词语无不在显示着“我”这个发现的不同凡响,和对这个发现抑制不住的自豪!所以在读这句话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

②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作者这种想法不是没有来由的,因为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九岁的孩童,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就能发现,在常人眼里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作者说“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而后面的句子,恐怕才是作者真正要说的意思,作者的语言不乏幽默,后面也有类似的句子(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但我们明显地感觉到童年这段故事让他在自豪之余,也有着丝丝的愤懑。这种复杂的感情,要反复地朗读课文才能体会到。

另外,这样的开头,巧妙地利用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制造了悬念,足以激发起读者的读书欲望,这是作者写故事的高明之处。

③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本来,我已经为自己的发现而格外高兴了,现在知道这发现果然是了不起的事情,简直是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就在情理之中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丝毫没有恶意。

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从课文中看,这位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讲的又是“人的发育和进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婚姻和性,可能这位老师对这类问题非常敏感,所以讲课时是“一本正经板着面孔”。“一本正经板着面孔”,显然是要用这种表情控制学生不许胡思乱想,事实上也达到了这个目的,“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可就在这时,“我”笑出了声音,所以老师认为我“不怀好意”。

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这句话可以作为作者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吧。当然,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

梦中飞行——产生疑问、请教老师——人的进化———独立思考、生物课上——得出结论、得到证实——受到“驱逐”和“迫害”

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面的6篇《童年的发现》课堂实录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童年的发现教学实录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