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7篇】(渔夫的故事说课)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7篇《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的写作思路。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 篇一

童话故事总能唤起孩子的幻想和美梦。《格林童话》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其中《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渔夫和他的老太婆所经历的因贪欲过度而最终无所获的故事,包含了深刻的道理。下面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对本活动的理解和看法。

从教学策略来看,本次活动从幼儿生活经验导入——自主阅读——理解阅读——情感升华,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来理解图画故事的意义,将幼儿引入文学欣赏的氛围,感受阅读的'快乐,最终形成自主思考。接着,通过展示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清楚地交代故事发展的过程。最后,请幼儿观察每次渔夫去找金鱼时海面发生的变化,通过集体讨论,感受故事中老太婆的贪婪。

从教学目标来看,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明确,所选内容以及整个设计过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活动环节清晰,且层层递进。

整个活动,注重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努力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感受到:想要得到什么,就应该付出,过度贪欲的结果必定是一无所获。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 篇二

一、抓住人物语言的特点,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力会。课堂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要求扮演者表现出魔鬼的凶恶,渔夫的弱小机智,从语言、动作等方面把魔鬼渔夫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样一个凶恶强大的魔和一个手无寸铁、弱小的渔夫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二、由浅入深,突破难点。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对“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这一艺术特色的理解。为突破这一难点,我从人物和情节角度考虑设计了一组由浅人深的问题,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让学生沿着教师铺设的台阶,拾级攀登,逐步明确:渔夫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是正义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样的坏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种反动派的种种本性,它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渔夫跟魔鬼的斗争情节也是幻想的,但是这种斗争正是现实生活中正义与邪恶斗争的曲折反映,最后渔夫的胜利则寄寓了“正能压邪”的道理。

三、开拓学生想像,训练思维。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在赏析课文之后,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 篇三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本文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个故事是其中的经典篇目,孩子们从小就耳熟能详。所以,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比较轻松。本文教学重点是感悟故事人物形象,体会故事揭示的道理。

教学时,我摒弃了繁琐的问题分析,通过前后对比,朗读、表演课本剧等形式模仿渔夫的言行举止的变化,让学生感悟魔鬼的凶残和无耻以及渔夫的'机制勇敢。这种形式轻松活泼,为学生喜爱,但是也很容易使课堂气氛过于活跃而不好控制。果然,在学生表演过程中,赵俊豪、刘有航等人,过于夸张的表现令课堂一度失控,孩子们笑成一团,两个人的表演也演变成了一场闹剧。我不得不拉下脸来制止他们。怎样才能把孩子们的情绪拉回到文本中来呢?等课堂稍微安静下来,我问同学们,他俩演得好吗,符合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吗?这时,大家才开始思考人物形象与表演的贴合上来。于是,大家给两位演员指出了不足,如渔夫机智勇敢,他应该沉着冷静、临危不惧,而不能是嘻嘻哈哈的语气和态度。大家的思绪都回到故事中,再叫两位同学表演时,课堂就变得很有秩序了。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 篇四

教学本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了课文,所以开课后,我先请学生带着大家认读生字词,然后默读课文把课文分为三段,并说说文章的主要资料。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开始带着学生研读课文。透过问题“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却要杀了他呢”让学生明白魔鬼的狡猾、凶恶、谎话连篇。让学生看到魔鬼凶恶狡猾的本性是不会变的,之后我透过问题“你们怎样评价渔夫因为一开始,他明明是被吓呆了,听完魔鬼的`话时,只得哀叹自己倒霉了。”让学生感受渔夫的聪明、镇定、从容。学生根据渔夫的心理活动:“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必须能压制他的妖气。”明白渔夫此时已经镇定下来,他清楚怕魔鬼和与魔鬼讲道理,都是徒劳的,自己能与魔鬼较量的,不是身体,而是智慧。他想到了,只有让魔鬼重新回到瓶子里,才能够治服它。所以下面的对话,渔夫的语言就充满了智慧,用激将法让魔鬼相信:他不想再乞求、辩解,准备束手待毙,使魔鬼不知不觉进入了圈套。

对课文的主要主角进行了分析,我又让学生思考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有的同学:“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我们就应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克服困难。”还有的同学说:“我想起了巴尔扎克说的一句名言:一个拥有智慧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有的同学说:“对于坏人,我们不要相信他的谎言。当渔夫收服魔鬼时,魔鬼还想说谎骗渔夫,但是渔夫识破了魔鬼的谎言,坚决把它投进大海。如果是别人,恐怕要犹豫,一犹豫,魔鬼会说出更动听的谎言,比如给他财宝等等,那就会重新落到魔鬼的手里,那就死定了。”

最后让同学们复述故事资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布置课外阅读。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 篇五

本文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贫穷的渔夫,到还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

我的教学设计环节简单明了,首先检查孩子们生字词的预习情况,接下来进行一分钟故事比赛,这符合知识目标中复述故事情节的要求。文章的重点是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的赏析,我先抛出一个问题:“渔夫救了魔鬼,魔鬼却要杀死他,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接下来一个问题:“魔鬼说的是真话吗?”这个问题出来之后,很自然就过渡到魔鬼性格分析上。通过魔鬼的性格分析之后,就到了他的对手渔夫的性格分析上,这种劳动人民的智慧通过对比展露无遗。最后的小练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展示学生的自信心。

星期四的教学展示结束了,许多环节的处理都不理想,给大家展示的是一堂失败的课,在这儿把失败处梳理一下,以后引以为戒。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头脑冷静,善于应变的,课堂上的每一步不一定要按教案中预设的按部就班的进行,应该视课堂情况、学生情况而变。在课堂上的分角色朗读中,当同桌两人的朗读没能读出效果,读不出魔鬼的凶恶、渔夫的镇定从容时,我还继续让同桌两人读,其实可以尝试一下让全班同学或全班男生来读魔鬼,一个人朗读渔夫,

这样一起扮演魔鬼的学生就不会感到害羞,会把魔鬼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样一个凶恶强大的魔和一个手无寸铁、弱小的渔夫就在朗读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再如,学生读不出魔鬼的语气,老师示范之后,学生都夸老师读得好,此时,可以激学生跟老师比比,而不应该为了朗读的完整,错过这个机会让学生继续往下读。

还有课前除了备教材外,更应该备好学生这头,所谓的知己知彼。第一次在班级讲课时,在无人旁听的情况下,师生都很放松,思维活跃,发言大胆有个性,朗读神情兼备还有些夸张,于是想当然的认为在四一班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殊不知此时非彼时也,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物,当然并非说四一班班学生没配合好,而是我不了解学生,于是回答的面就限在了几个人身上,没能调动更多的学生投入进来,再加上师生都没能放开,朗读的练习上就非常欠缺了。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 篇六

自古以来,童话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孩子们带入完美的情境,使其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本文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贫穷的渔夫,到还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

本文运用比较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教学时,我避免了繁琐的分析,而是透过指导学生朗读,以情导读,以读定悟。文中多处运用比较,学生透过前后比较,朗读、表演、模仿渔夫的言行举止的变化,惟妙惟肖的表演引得孩子们一阵阵开怀大笑,正是在这种简单和谐的氛围中,狡猾的魔鬼与聪明的渔夫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便展此刻面前,谁是谁非?孩子们回答,我已经找到了答案,故事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来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

2、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3、想一想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他是假装不相信魔鬼是住在这么小的一个瓶子里的,把魔鬼重新骗回了瓶子里。

4、结合上下文,想想下面这两句话的意思。

(1))一听所罗门早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取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

从“立刻”一词我们能够看到魔鬼凶恶狡猾的本性,因为对所罗六有所惧,所以一出来时还是一副卑躬屈膝的软弱模样,等听说所罗六已死了,须臾间,原形毕露,凶恶无比,恩将仇报,并且编一串谎言为自己无耻的行为找借口。我们不由得会想狼和小羊中的狼,想做坏事还给自己编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狡猾之极,无耻之极。

(2)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必须能压制他的妖气。”

这是课文唯一一次对渔夫心理活动的描述。从他的想法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见,渔夫此时已经镇定下来,他明白怕魔鬼和与魔鬼讲道理,都是徒劳的,自己能与魔鬼较量的,不是身体,而是智慧。他想到了,只有让魔鬼重新回到并子里,才能够治服它。所以下面的对话,渔夫的语言就充满了智慧,让魔鬼相信:他不想再乞求、辩解,准备束手待毙,使魔鬼不知不觉进入了圈套。

5、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注意必须要讲好魔鬼为什么要杀死渔夫和渔夫战胜魔鬼的部分。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语文--四年级

《渔夫的故事》一课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构成了强烈的比较,故事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 篇七

大概由于“初生牛犊不怕虎”吧,我在接到转正公开课的任务时,选择了一个略读课作为上课内容,师傅知道了我的选择后说我很有勇气,但她并没有劝我放弃,而是鼓励我好好加油,保持年轻人的冲劲儿和干劲儿。

《渔夫的故事》这一课的课文并不难懂,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来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在设计这个课时,我深知要使学生“一课一得”,不仅要自主地学习课文内容,更要学会一个方法。而且这篇课文在整本书中很特别,它是最后一个单元的最后一课,所以在这篇课文中既有对本单元“故事”主题的延续,又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对其他单元一些要点的回顾,比如这篇课文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就与第七单元有隐形联系。与此同时,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情节也比较曲折,所以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确定了使用“长文短教”的方法。

在确定好要上这节课后,我首先关注的是导读的要求,在导读中共有两个比较明确的要求,一个是要求学生理解课文中“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是怎样做的?”另一个是要求学会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一开始,我对第一个要求的设计是直接分析两个人物形象,由我带着分析第一个,再让学生自主分析第二个。后来试教一次后发现,因为这两个问题是平行的,所以没有梯度,学生在上课时会感觉没有难度,没有成就感,自然也就比较闷。所以我将这一环节改为一个小辩论,让同学们从文中找依据,来辩论渔夫和魔鬼谁更强大,这样一个问题带动整篇课文的学习,而且课堂更加开放,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

我原本预设会有一部分同学觉得魔鬼强大,一部分同学觉得渔夫强大,但是在正式上课时,几乎所有同学都是支持渔夫的,这非常考验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我临时做起了魔鬼的“代言人”,从辩论的主持人转变为辩论的一方,增加了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在辩论环节中,因为大家都抓住了渔夫的胜利来谈,所以我趁势让他们思考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的道理,大家一下子就能想出来,思维的递进非常流畅。

原本在辩论后还有个分角色朗读的环节,但当时时间不是很够,而且同学们在辩论时也将句子读得比较到位,于是在正式上课时这个环节没有进行,而是在点明道理后直接进入到了复述环节。我所任教的班级平时上课时对主要内容的概括训练得比较多,这学期的课前演讲也是脱稿讲一个成语故事,所以他们对于讲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还是比较驾轻就熟的。原本想着课文较长,就让他们从文章的四个部分中任选其一来复述,但在这个环节,有超过一半的孩子复述了两个以上的片段,近十人复述了全文。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所以在最后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开拓想像,将这个故事进行续写,大部分同学都能够依照文章呈现的人物性格来进行续写,有个同学认为魔鬼是有可能被渔夫打动从而改邪归正的,所以我也将他的正能量大力表扬的'一番。

这节课总体而言,上得还是达到了预设效果的,节奏也比较适中,时间安排也卡得很准,在我喊完下课的十秒后就打了下课铃,孩子们都对我的“未卜先知”感到和惊奇。但是作为一个新教师,我的课肯定还是有许多瑕疵的,课后的评课时间里,来听课的老师们也给予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让我收获良多。

一位老师说,在续写环节后,可以简单几句话重新引回《一千零一夜》,让孩子们从课本所选的《渔夫的故事》切入这本故事书,课内指导课外,进行更加深入的扩展阅读。

一位老师说,在复述环节中,因为学情关系,可以让孩子们在复述的基础上演一演,这样能够更加生动形象,课堂也由看到读到演,更加有梯度。

一位老师说,环节间的过渡语和学生回答问题后的点评语还需要再斟酌。过渡语要简洁生动,既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又要贴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调动起课堂气氛。点评语则需要从学生回答的话入手,更加精准,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多样,以评促学,使学生的上课状态更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新教师,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需要磨练的地方也很多,我必将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提升自己,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上这7篇《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是来自于快回答的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