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信息教学设计方案【最新3篇】(信息课程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3篇信息教学设计方案,希望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篇一

《苏州园林》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材分析

《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这篇文章语言浅显典雅,以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形式,抓住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细微,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写得严谨有序,条理分明,是一篇典范的事物说明文。本单元的重点就是对说明文的学习,因此如何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读写说明文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应当组织、引导、点拨学生理解掌握本文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同时让学生通过读、说,培养语感、美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事物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还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本单元是说明文的集中学习,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一些说明文的学习技巧,但由于从本单元才开始学习说明文,对说明文的阅读技巧还不是很熟练掌握,所以对说明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方法的理解及对课文的欣赏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说明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对我国园林艺术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创设情景,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PPT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学习生字词,播放PPT,让学生在文中将其标注出来,并记忆。

3.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MP3,听示范朗读。听完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4.课文研读,播放教学PPT,PPT内容为: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点 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感知课文的总分结构。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自由谈感受 PPT图片展示

自主学习 教师利用课件补充介绍作者,有效指导学生的预习,落实好学生对生字、词语的掌握,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学生利用课文中的注释和课前导读,结合教师补充的资料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听完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将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

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MP3,听示范朗读,播放PPT。

合作探究 请大家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文眼,将整篇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可以互相讨论。相互讨论(www.kuaihuida.com)或自己独立完成,向教师汇报结果。播放教学PPT 当堂训练 教师根据本节课学系内容对学生进行巩固训练。然后当堂反馈。学生独立完成 播放教学PPT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 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活动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让学生学到事物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还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信息安全及保护》教学设计方案 篇二

《信息安全及其保护》教学方案设计

09级教育技术学一班

卢跃锋

40911074 【教学内容】:

信息安全及信息保护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理解计算机病毒是一组人为设计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构建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了解相关知识

二、情感目标:

1、认识到计算机病毒不单单是计算机学术问题,而且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2、了解有关计算机的法规,知道使用计算机时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三、能力目标:

1、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2、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的现象

3、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4、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应采取的措施

5、学会用调整系统日期和时间的方法躲过病毒 【重点难点】:

1、计算机病毒的本质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3、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学课文,了解相关知识。

2.教师:制作网络环境及搜集准备教学相关材料。【教学方法】

讲解法、网络探究法 【教  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及主要教学内容】 一。激趣导入。

1.、问题导入(同学们,大家在平时使用计算机或者U盘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内存会慢慢变小呢,不知道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啊?)2.、师生互动问答,引出课题

3、提问学生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计算机病毒,遇到过什么病毒,还有其他什么不良的现象或影响。

4、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计算机病毒的本质

计算机病毒是一组人为设计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建构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1)、上网自主探究,说说你对计算机病毒有哪些了解。(2)、合作交流。

互相交流,修正、完善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机病毒特点。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传染性:有很强的再生机制,易传染;(2)潜伏性

(3)破坏性:被激发后会破坏计算机系统内的信息;

(4)可触发性: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或受到外界刺激便会发作。

3、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通常表现出来的现象

(1)系统运行不正常(2)屏幕显示不正常(3)磁盘存储不正常(4)文件长度不正常(5)减少可用内存空间

(6)文件丢失、电子邮箱不能收发邮件

4、常用的预防计算机病毒措施

(1)控制病毒传播的源头(哪一些是源头?)

(2)注意操作过程中计算机是否出现异常

(3)经常备份数据(从最根本上解决信息的安全问题)

5、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采取的常用措施

(1)切断与网络的连接(2)保护好有用的数据(3)杀毒

(4)在确认已经清楚病毒之后,将数据和重要文件还原到计算机系统

6、了解常见病毒及杀毒软件

7、引导学习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引入:在使用计算机时我们除了要增强“防病毒”意识,也应遵守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同学们都是学校遵规守纪的好学生,我知道大家肯定也想成为一个遵守计算机使用规范,保护计算机安全的好少年。

了解规范:

学生通过网页了解规范。

1)使用计算机时应遵守哪些道德规范?

2)《全国青少年文明公约》是怎么规定的。

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4)了解知识产权。

三、课堂小结 

1、计算机病毒的本质、特点、现象以及预防措施和解决措施 

2、总结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延伸:这一节课我们只是了解了一些有关病毒的知识,在以后的运用中,我们需要懂得更多、更细,互联网会帮助你们的,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索有关计算机安全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了解最新杀毒软件的功能及基本用法。

信息教学设计 篇三

《信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2)了解信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2.能力目标:

(1)通过信息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与传递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2)增强学生利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教学重点:

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教学难点: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章是本书及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开篇第一章,旨在引导学生对信息的基本含义、应用及发展趋势等情况有个总体上的了解,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另外,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较为系统地把握信息的基本含义和特征,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方法和活动有个较为清晰的了解,为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教师第一次同学生接触,只能通过以前的教学经历对学生进行分析。初中一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好动、思维灵活。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提取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技术课充满向往,只是需要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提炼、重组和内化。因此,在这一科目开始的章节要引导学生注意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提炼其中的方法和思想。

教学方法:

1.可以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组织教学活动。2.围绕信息的某个重要特征,以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展开;

3.避免把本章内容进行满堂灌,要理解和挖掘教材中的案例及其价值。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情景模拟,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本学期信息技术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中的信息。大家毕业于不同的学校,你们对信息技术课的理解是什么?信息技术课要教给我们什么知识?

期待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从计算机操作方面回答,更正:是的,刚才说到的计算机是信息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它是信息获取和处理的高手!)

总结学生回答:信息技术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获取,加工存储,提取,传递和利用信息的技术。现代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被快速地应用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能力已成为未来社会中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可以这样说,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年轻人中,不懂信息技术显然是不行的。正因为如此,我国在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为你们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准备。

在这节课中,我们要学习一个词语——信息。

信息从广义上讲是人们通过观察、感受得到的有用消息。它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文字、符号、图像、声音、语言等呈现。

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的表征,它能够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譬如:上课铃声告诉我们开始上课的信息;天气预报告诉人们关于天气的信息;商品广告让人们了解产品信息……

请学生举例身边的信息。教师总结:信息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普遍存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人们通过信息了解世界、实现交流。有人甚至把信息跟物质和能量并列为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要获取的三大要素。让我们通过一个事例来看看信息是不是如此重要。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

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的野外生存,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提供的装备有:笔记本电脑、钢枪、军刀、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火石。

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同学们以前后左右座位组合成探究小组,在一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抽选三个小组进行课堂提问。答案可能为:笔记本电脑、钢枪、水;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水、军刀等

二、引导探索信息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

对学生的问答进行分析:笔记本电脑可以跟外界保持联系,钢枪和军刀用来防卫,水和饼干可以补充体力、维持生命,指南针告诉队员当前所处位置,打火机和火石可以生火。野外生存一个月时间,水和食物的需求都很大,队员会在野外寻找食物和水源。

部分学生在教师分析完答案后就在下面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军刀、打火机、指南针。

教师再进一步提示,打火机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能源会用完;第二,会受潮。

所以,最后得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军刀、火石、指南针。

学生初步得出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要获取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三、学生经过对以上事例的分析得出信息的基本特征 ☆传递性(笔记本电脑)☆共享性(笔记本电脑)☆载体依附性(指南针)

☆时效性(一个月后走出原始森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上3篇信息教学设计方案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