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三年级《富饶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优秀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快回答为大家整理了8篇三年级《富饶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篇一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结合词句训练,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

了解句与句之间是怎么连接成自然段的。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挂图、课文挂图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一)启发谈话。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教师挂出中国地图)你能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吗?(学生指出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

教师简介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中四大群岛之一。在海南岛东南330公里。主要岛屿有永兴岛、珊瑚岛、中建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多为椭圆形珊瑚岛、礁。热带资源丰富,盛产鱼类、海参、海龟等。每到渔汛,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读读课文,你一定会爱上西沙群岛。

(二)读书的时候要读准字音,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

(三)学生自读课文。

(四)检查预习。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词。

fù ráo fáng shào fēng huá

富 饶 海 防 前哨 丰富 划过来

cì jián qù jī liào

刺儿 拣不完 有趣 堆积 肥料

yì yě bìjiāng

社会主义事业 必 将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

第1段:讲西沙群岛在哪里,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第2段:讲西沙群岛的海面景色。

第3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珊瑚、海参、龙虾。

第4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鱼。

第5段:讲西沙群岛海滩上的贝壳和海龟。

第6段:讲西沙群岛上的鸟类。

第7段:讲祖国的英雄儿女守卫着西沙群岛,要把它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教师板书要点。)

(二)课文的七个自然段,是分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学生结合板书回答。)

课文的七个自然段,从三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

第一方面:(第1自然段)讲西沙群岛的位置。

第二方面:(第2~6自然段)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第三方面:(第7自然段)讲英雄儿女守卫着祖国南大门。

三、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课文共几个自然段,分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

二、指名学生按三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一)默读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你能根据两句话的内容各提一个问题吗?

第1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讲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第二句讲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二)齐读第1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一)指名学生朗读第2~6自然段。

(二)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

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

2.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五光十色、瑰丽的意思。

3.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2自然段讲西沙群岛海面的景色,共有三句话。

第一、二两句讲海水有各种色彩:深蓝、淡青、绿的、杏黄,相互交错。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颜色繁多。

瑰丽:非常美丽。

第三句讲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海底地形高低不平。

这三句话,前两句讲结果,后一句讲原因是因果关系。

(三)学习第3、4、5自然段。

思考:西沙群岛一带的海里有些什么?海滩上有些什么?海岛上又有些什么?

1.第3自然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三句话分别介绍了珊瑚、海参、大龙虾。

从课文中各找一个词、准确地描绘它们的样子。(在书上画下来。)

珊瑚各种各样。

海参蠕动。

大龙虾威武。

2.第4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讲了几层意思?

第4自然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鱼,共四句话,讲了三层意思。先讲鱼多(成群结队),然后讲鱼的品种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最后讲鱼多的程度(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先层意思是总述,分述,总结的关系。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带点部分的意思。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是讲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讲鱼多,显得很恰当,也很形象。

3.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有什么?各用一个词准确地描绘它的样子。(在书上画下来。)

贝壳千奇百怪。

海龟庞大。

4.第6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几句话是怎么连起来的?

第6自然讲西沙群岛上的鸟类。共四句话,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

几句话的思路是从总述到分述,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具体思路是:鸟的天下→树多(这是成为鸟的天下的原因)→鸟多(树多必然鸟多)→鸟蛋多(鸟多必然鸟蛋也多)→鸟粪多。

鸟的天下是什么意思?

鸟的天下是用夸张的手法,说鸟特别多,整个西沙群岛被鸟占据着。

讲讲栖息的意思。栖息:本课指鸟类停留、休息。

五、学习课文第三段

分别朗读第一和第7自然段,理解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南大门这句话的意思。体会第7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相呼应。

因为西沙群岛在祖国的南端,是海防前哨,所以把它比作祖国的南大门。岛上的军民日夜守卫着西沙群岛,不让敌人侵犯,保卫着祖国的安全。

六、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填空:

西沙群岛(),(),是个()的地方。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背诵第四自然段

(一)背诵前先复习,第4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内容?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4自然段讲的是西沙群岛海底的鱼,共有四句话。

第一句讲鱼成群结队。

第二句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举例讲了四种鱼:

彩条鱼全身布满

红缨鱼头上长着

扇子鱼周身像插着

气鼓鱼圆溜溜、长满刺、像皮球

第三句讲鱼多得数不清。

第四句讲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四句

(总起)(分述)(总结)

(二)自己练习背诵第4自然段。

(三)教师引读练习背诵。

(四)指名学生背诵。

四、指导字形

绕右上角不要多写一点。

刺左边不要写作束。

拣右边不要写作东。注意区别拣和捡。两个字都有用手拾起的意思,但拣有挑选的意思,捡只是拾起的意思。

必不要先写心,再写一撇。第四笔是撇,最后一笔是点。

三年级《富饶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篇二

一、 导入

1、【出示中国疆域图】这是我们祖国的版图,这是我们山东。【画笔画出山东】再往南走,在我国最南边的南海海面上,有一群岛屿,它们就像朵朵莲花,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上,那就是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富饶的西沙群岛》。

2、【幕布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A、同学们课文读的很认真,相信词语一定会读得不错。来,我们先一起把这些词语读一遍。

B、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C、你们真棒,把词语读得这么好。

三、再读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铅笔画出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出示中心句,齐读

3、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 课文主要就是从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这两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幕布展示板书】)

四、精读感悟第二段

1、那么课文哪个自然段主要写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呢?(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西沙群

岛风景优美)

2、我们一起读一下第2自然段。

3、、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海水的颜色很多。)有哪些颜色?(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师随即画出这些词语】这么多颜色,除了用五光十色,还可以用哪个词。(五颜六色)这里为什么不用五颜六色呢?

4、是啊,西沙群岛的海水不但颜色多,它还闪着光呢。同学们看,这就是西沙群岛五光十色的海水,【海水视频】

5、看了西沙群岛的海水,你想说点什么?

6、是啊,西沙群岛的海水美极了,再也没有什么能与它相媲美。真是——瑰丽无比。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出示句子】

7、海水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美丽的景象呢?指生说因为—— 所以——【从资源预览拖入事先保存的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

8、多么奇妙的海水,多么美的海水。让我们再来美美的读读第二自然段吧。【配乐朗读】

五、精读感悟第三段

1、五光十色的海水不但美,还蕴藏着丰富的水产资源。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看看海底有哪些动物。想一想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交流

(1)海底有哪些动物?【师随机用画笔画出珊瑚、海参、大龙】)

(2)珊瑚有什么特点?生读句子。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美丽)

(3)【出示图片】让我们看一看各种各样的珊瑚吧!怎么样?

你能通过读来表现珊瑚的美吗?

(4)【出示各种珊瑚图片】让我们仿照书上的句子,说说珊瑚还像什么。

(5)师小结:你看,珊瑚有的像高高昂首的鸡冠花,有的像含苞待放的芙蓉,有的

像掌片伸展的仙人掌,有的像妩媚无比的牡丹,有的像灿然盛开的菊花,有的像迎霜

傲雪的腊梅……真是多姿多彩,鲜艳夺目。

(6)让我们再来读读美丽的珊瑚吧。

(7)海参和大龙虾什么样子?

你为什么把海参的句子读得那么慢?而把描写大龙虾的句子读得那么快呢。

(8)海参就像海底老人一样懒洋洋的,大龙虾就像将军一样威武,多么鲜明的对比

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体会一下吧。

六、精读感悟第四段

1、、除了这些动物,海底还有什么?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自己读读,

2、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鱼多)

生1:通过读书我知道了西沙群岛里的鱼多。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1:“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西沙群岛的鱼多。让我们用夸张的

语气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你还从哪儿看出鱼多?

生2:“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师: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成群结队)你能通过读这句话,读出鱼多吗?

师:还有哪句话也说明了鱼多?

生3:“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师:通过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师:看来西沙群岛的鱼不但数量多,而且种类多,老师在课前查阅了有关资料,西沙群岛里的鱼可有400多种呢!那么书里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呢?

生读。

师:从他的朗读中,除了感觉到鱼的种类多之外,你还听出了什么?

生:我还听出了鱼漂亮、奇特。

你能像他这样读一读吗?

师:刚才我们通过对不同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体会到了鱼多和美丽,那么让我们通过读来读出这种感觉吧!【配乐齐读】

3、通过画面体会鱼多

师:刚才我们通过读书了解了海底世界,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播放视频)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上看得出大家还不过瘾,我想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

师:是呀!西沙群岛的海底世界真是太神奇、太美妙了,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

3、4自然段【配乐自读,齐读】

七、回归整体

让我们再来齐读2、3、4自然段体会一下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吧【配乐】

八、小结

【幕布展示板书】同学们,刚才我们只是欣赏了西沙群岛的一小部分,西沙群岛还有很多美景等着我们去游览,下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西沙群岛的海岛和海滩。这节课上到这,下课。谢谢同学们!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篇三

1教学目标

1、利用多媒体,走进西沙群岛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抓重点词句,从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

教学难点:以读促写,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完成片段写作。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

师:欣赏了视频里播放的西沙群岛的风光,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谈)

1、出示中国地图。借助地图,简介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330公里的海域。它是由36个岛屿组成的。是我国最南端的领土之一,那里有许多边防战士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是祖国的“海防前哨”。西沙群岛海里有各种鱼类四百余种,岛上上栖息着40多种鸟类,有“鸟的天堂”的美誉。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西沙群岛,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

板书课题。齐读

活动2

【讲授】自学课文,初读感悟

出示自学要求:

①快速自读课文,你了认为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告诉大家吗?(用“—”画出来)

②思考作者分别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几个景点?(分别用波浪线画出)

学生读后交流:

1、出示句子: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指名读 齐读 (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师:“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放在开头,也叫总起句。)

2、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海水、海底、海滩、海岛)

活动3

【讲授】感受海水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出示海水图片)

师:此时此刻,我们望着眼前浩瀚无边的大海,你想要说些什么呢?

看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 : (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读了这段话,你发现这里的海水有什么特点? ( 颜色多 )有哪些颜色?课文中也有两个词概括了海水的特点?(板书: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师:这么多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海水会闪着光,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仿佛就像一匹巨大的七彩锦缎铺展在人们眼前。

师生接读:

师: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真美呀!

生: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填空背诵读: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师:那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是五光十色的呢?答案就藏在第2自然段中。谁找到了?

生读句子。 教师出示图片讲解。

师: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这句话吗?

因为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

师: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大家是不是更想到海底 海滩 岛上去游览一番呢?

活动4

【活动】学生读书自学剩下的景点

出示学习方法:(学习第3 ——6自然段)

(1)认真读一读相关的自然段,读懂这一段都写了什么?

(2)再想想它们都有怎样的特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把重点词句勾画出来。)

活动5

【活动】学生汇报交流

海底:(3、4自然段)

1、指名说,读。你在海底都看到了什么?(板书:珊瑚 海参 龙虾 鱼)

2、这么多的动物,真热闹呀!赶快穿上潜水衣,我们一起潜入深邃幽蓝的海水中去饱览丰富的海底世界。

珊瑚

①师:老师也很喜欢珊瑚,快看,多漂亮的珊瑚呀!(课件图片)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珊瑚?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词语形容了珊瑚的美丽,真棒!这些漂亮的珊瑚让人百看不厌,谁能读出珊瑚的美?

出示句子:海底的岩石上有各式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

原文减词对比读:

师:海底的岩石上有珊瑚,有的像花朵,有的像鹿角。

生:海底的岩石上有各式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

师生接读:海底的岩石上有——(各式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

师:珊瑚的形状还有很多呢。你们看(出示珊瑚图片)各种各样的珊瑚让人眼花缭乱,瞧,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先一个一个说,再连成一段话说)

师:同学们观察得仔细,还能抓住珊瑚的特点来说,以后写作文时也要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还可以用上形象的比喻,就写得更具体了。

海参

②(出示海参图片)教师简介:海参不仅是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而且是有名的滋补品。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比蜗牛还慢,文中说他它怎么移动的?

“蠕动”给人怎样的感觉?(懒洋洋)

师:快,伸出手来做一做懒洋洋的样子。(学生同老师一同伸手做懒洋洋的动作。)

(引读)海参(到处都是,懒洋洋的蠕动着)。

师:女孩子加上动作一起来读一读。(女生读)

③师:大龙虾呢?什么样子?哪个词体现了大龙虾的样子?

提示: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师:你们就是那威武的大龙虾,快把你们的威武表现出来。

学生站起来做出威武的样子。

3、师: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有美丽的珊瑚,有懒洋洋的海参,还有威武的大龙虾,不过最多的还是——鱼,哪句话写出鱼很多?

出示句子: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齐读)

师:鱼真的是一半吗?(不是)这是一种新的修辞手法叫夸张。(出示课件“一半……一半”中的“一半”越变越大)你能把这句话夸张地读一读吗?(生读这句话,重读“一半”)

师:像这样表示鱼很多,课文中还用了哪些词语来说?

预设:数不清、成群结队、各种各样等。(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

师:真是太多了,快看看,都有什么样的鱼?(课件出示图片)指导生读描写鱼的句子。

师:这些鱼真漂亮,老师都忍不住还想看一遍。

师引读:快看,海底的鱼真多呀!有的——( 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 )

这里的鱼真美呀!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

这些鱼真怪!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

呵,这鱼真有趣!(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师: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海底真是个美丽奇幻的世界,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咱们游览完了海底。现在来到海滩上,你看到什么?

海滩:

1、指名读文。

师:贝壳和海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贝壳奇形怪状、数量多,海龟有趣)

师:喜欢贝壳的同学,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这句话,想象一下,贝壳会有哪些颜色,哪些形状呢?

2、学生看图想象说话练习: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贝壳颜色不一,有( )的,有( )的,还有( )的……贝壳形状千奇百怪,有的( ),有的( ),还有的( )……这里的贝壳多得数不清,让我爱不释手。

师:同学们说得真精彩,不仅让老师看到了颜色不一的贝壳,还知道了许多奇形怪状的贝壳。漫步海滩,美丽的贝壳和有趣的海龟真让我流连忘返。

师:最有趣的是海龟,请读一读描写海龟的句子,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海龟的“多”和“有趣”?

岛上:

1、学生介绍。

2、师生接读:

师: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一组:岛上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二组:遍地都是鸟蛋。

三组: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师:因为岛上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所以说,生接读——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活动6

【讲授】提升感悟,指导学习最后一段。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尽情的游览了西沙群岛,欣赏了这些美丽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2、让我们带着对西沙群岛的向往和深深的祝福齐读最后一段。

(齐读第7自然段)

3、教师铺垫引读,引导学生满怀深情和期盼地接读。

师:是啊,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心里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生:(满怀深情和期盼地朗读)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

师: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生: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

(板书:更加美丽 富饶)

活动7

【活动】回顾全文,读写结合

师:这篇课文围绕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的地方这句话来写,放在课文开头,叫总写,然后分别描写了海水五光十色,突出风景优美,接着描写海底海滩 岛上 的景物,突出物产丰富,这是分述,最后,课文有进行总结,做到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层次清楚,浑然一体。

活动8

【讲授】拓展延伸

是呀,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景色迷人的地方何止西沙群岛呢,看,这是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我们来读一读。(齐读谚语:教材第90页)

正所谓“江山如此多娇”祖国风景优美的景色说不完道不尽,同学们课后可以查找更多的关于祖国风光的谚语或者图片资料。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篇四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1.出示中国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请一名同学指出西沙群岛所在的地理位置。)

2.同学们交流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自学生字,并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海参”的“参”是多音字,在文中应读“shēn”,不要读成“cān”。

“划动”的“划”是多音字,在文中应读“huá”,不要读成“huà”。

“瑰丽”的“瑰”正确读音应是“guī”,不要读成“guì”。

“富饶”的“饶”正确读音应是“ráo”,不要读成“náo”。

建议: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建议:可采用识别同音、形近字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峡()

滩()

义()

设()

狭()

摊()

意()

没()

防()

哨()

饶()

料()

纺()

稍()

浇()

科()

3.生字中部首难确定的有:

甲(查“丨”部)

威(查“戈”部)

武(查“一”部)

必(查“心”部)

将(查“”部)

4.理解词义。

富饶:形容物产很多。(饶:富足,多。)

蠕动:像蚯蚓一样慢慢移动。联系本文内容,指海参没有脚,靠肌肉收缩行动,因此是像蚯蚓一样慢慢移动。

庞大:极大。本文指海龟很大,一般都在上百公斤。

威武:威风,勇猛的样子。

绽开:裂开的意思。“像绽开的花朵”就是像开放的花朵。

栖息:本文指鸟类停留、休息。

海防前哨:课文中指西沙群岛在海防中处于前哨的重要地位。

守卫:防守保卫。

建设: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颜色繁多。

瑰丽无比:奇特的美,没有什么能相比。

千奇百怪:指贝壳的形状各式各样。

四、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五、作业:生字、词,读书三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能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以游客身份,激趣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刚从西沙群岛回来,那里真美,站在海边,我放眼海面,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我穿上潜水衣潜入海底,看见了千姿百态的大龙虾,数不清的鱼种类繁多,在身边来回穿梭,真是奇妙;漫步沙滩,那捡不完的贝壳奇形怪状,美丽极了,而且,我还和庞大的海龟合了张影呢!登上海岛,各种各样的海鸟有的在飞,有的在树枝上叫,遍地都是鸟鸡。西沙群岛真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啊!

2.快速读文,自主定向。

游览中我们重点观看了海水,海中什么样?海水太美了!其实西沙群岛不仅风景优美,物产也十分丰富。课文3、4、5、6自然段具体地描写了那里丰富的物产,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个自然段?

二、自主读书,提高能力。

说明: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质疑研讨为主线,以自我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整个环节围绕学生的自主读书,质疑研讨中展开,变“学会”为“会学”。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让学生自己讨论,方法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则点拨关键处,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协作中自主学习,提高能力。

(一)自读感悟。

学生选择第4自然段的学习,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归纳,授之以渔。

1.轻声读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一簇族”、“周身”、“飘飘摇摇”、“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2.学生再读文,小组尝试解疑,同时归纳出不能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指名读1—3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从中体会到鱼很多。)

(2)放课件一:配有音乐的海底世界。

请同学们欣赏画面,然后指导感情朗读,进一步感受鱼多。

(3)发散练习:

用“有的……有的……”的句式说一说海底中还有哪些鱼。当学生说到哪种鱼时,投影放大哪条鱼,请大家一起看,他是否把描述的这条鱼的特点抓准,用的词是否准确。

(4)小结:“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是什么意思?

(鱼多,多得数不清。)

我们联系上面的三句话读懂了它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说一说这自然段的意思。

(这自然段主要说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

板书:联系上文

(二)自读尝试。

1.指名读第6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再读这自然段,边读边尝试解决不理解的词语,组内可以互相交流。

(如:“栖息”、“鸟的天下”等)

3.学生讨论归纳汇报:我们联系后面两句话读懂了“鸟的天下”,并且知道了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板书:联系下文

(三)自读运用。

1.学生自己归纳学习方法:

(1)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读书理解,组内质疑、答疑。

2.自学其它自然段内容,汇报形式自选(朗读、讲故事、表演)。

通过汇报,学生理解了“绽开”、“威武”、“有趣”等词语的意思。

3.学生总结方法:联系句子我们又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三、师生共同归纳理解词语的方法。

1.联系上文。

2.联系下文。

3.联系句子。

四、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段抄在积累本上。

2.从课外书中任选一段尝试理解词语。

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抓重点——————————悟方法

一半是水,一半鱼

联系上文

鸟的天下

联系下文

绽开

威武

有趣

联系句子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本课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4.了解本课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结合词句训练,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学习方法指导: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西沙群岛:是南海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另有10多个暗礁暗滩。主要岛屿有永兴岛、东岛、中建岛等。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漂浮在三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丽而纯净。

海防前哨:原意指位于海防突出位置的前沿哨所,代指位于海防突出位置的地区。

珊瑚

珊瑚:珊瑚虫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在白色幼虫阶段便自动固定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堆上。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壳。珊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以微晶方解石集合体形式存在,成分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形态多呈树枝状,上面有纵条纹。每个单体珊瑚横断面有同心圆状和放射状条纹。颜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蓝色和黑色。珊瑚不仅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预习任务:

1、借助拼音会读会认本课生字。

2、能从课文的描述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自主、合作、探究:

1、在课文中画出本课的生字词,读一读。

2、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间交流,借助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

3、找己觉得美的。句子读一读,抄一抄。

我来闯关:

A、看拼音写词语。

fùráo duījī fēngjǐngyōuměi

( ) ( ) ( )

féiliào shìyè hǎifángqiánshào

( ) ( ) ( )

B、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五( )十( )有( )有( )成( )结( )

千( )百( )各( )各( )四( )朝( )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了解南海诸岛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 篇六

设计说明

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美丽的风光;二是学习课文里优美的语言,积累好词佳句。本篇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引导学生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另外,在设计中,教师还要注重让学生抓住中心句和重点句子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第1自然段中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第5自然段是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句话来写的,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阅读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短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2.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边听边想: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导入:放录像,教师解说:“多么美丽的小岛,多么迷人的风光,你想去领略它的美吗?”(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理解“富饶”的含义,齐读课文题目)

3.过渡:美丽又富饶的西沙群岛到底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它的魅力吧!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曲和视频,真正给学生带来听觉与视觉上的双重体验,学生在歌曲和视频的引领下,仿佛置身于海边。学生课前对西沙群岛有了了解,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兴趣,学习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会读的字借助工具书查阅。

2.课件出示:富饶 优美 瑰丽无比 岩石 海参 大龙虾 威武 鸟粪 祖祖辈辈 建设

3.学生自学生字词。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瑰丽”的“瑰”正确读音应是ɡuī,不要读成ɡuì。“富饶”的“饶”正确读音应是ráo,不要读成náo。)

4.学生读出示的词语,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全班交流。(课件出示“瑰丽无比、威武”的意思。)

5.课件中的词语消失,出现会认字:饶 优 瑰 岩 虾 武 粪 辈 设

6.说说自己预习生字时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交流记忆生字的好方法。

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识记生字“岩”和“虾”。

“饶、优、设”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瑰、粪、辈”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7.学习多音字“参”,它有三个读音shēn、cēn和cān,用不同的读音组词语,理解不同读音的不同含义。

设计意图:字词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掌握好生字新词就会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所以,设计此环节的意图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学、互学的方式,掌握字、词、句,顺利完成从“以识字为重点”到“以阅读感悟为重点”的过渡。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并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对易混字进行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到能概括全文意思的句子,提示学生:一般这样的句子在文章的开头或段落的开始。

1.默读课文,回答: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其实,我们这篇课文都是围绕着这句话来写的,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作中心句。(课件出示: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3.课文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请你默读课文,找出对应的段落,做上标记。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想想这里的海水与平时见到的海水有什么不同,文中是用哪些词来形容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课件展示西沙群岛的海水图片,感受海水的美。引导学生读出海水的美。

3.海水为什么这么美?(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4.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感悟文章的重点句子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同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初步培养抓中心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优”“淡”“浅”“错”,组织学生仔细观察。

2.提示书写要点:

“错”:第三笔横和第九笔横都在横中线上。

“淡”“浅”“优”三个字都是左窄右宽,“浅”“优”最后一笔点不要忘记写。

3.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书写指导要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要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祖祖辈辈、山崖、蠕动、威武、懒洋洋、划过来、珊瑚、鸟粪。(指名读,齐读)

2.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对西沙群岛有了一定的认识。你能用两个词语来形容一下西沙群岛吗?(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培养学生温习旧知识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分段品读,体会情感

(一)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圈画出来。(珊瑚、海参、大龙虾)

2.珊瑚。

(1)出示各种珊瑚的图片,感受它们的多姿多彩、鲜艳夺目,指导学生读出它们的美。

(2)读句子,展开想象:珊瑚还会像什么?用“有的像……有的像……”说句子。(如:珊瑚有的像蘑菇,有的像树枝,真是千姿百态!)

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展开想象,说一说这些珊瑚的形状像什么。

3.海参。

(1)出示海参的图片。教师简介:海参不仅是美味佳肴,而且是有名的滋补品。一般体长10~2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厘米。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三米左右。

(2)文中说它是怎样移动的?(蠕动)“蠕动”给人怎样的感觉?(懒洋洋)

(3)指导学生读出海参懒洋洋的感觉,感受它“懒洋洋”的动作特点。

(4)“到处都是”说明了什么?(海参多)

4.大龙虾。

(1)出示大龙虾的图片,观察大龙虾的外形。

(2)哪个词语体现了大龙虾的样子?(全身披甲)自由练读,读出大龙虾的威武。

(3)海底的生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过渡:海底的物产还真是丰富,既有美丽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还有威武的大龙虾。你喜欢哪种动物?把描写这种动物的语句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1)引读: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数量最多的还要数——(学生接:鱼)。

(2)(课件展示各种鱼,体会鱼的美。)指导朗读“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部分。

(3)“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写出这一带海里所有鱼的样子了吗?(没有,这只是举例说明)仅仅几种鱼就已经让我们感觉到海底的美不胜收了,想想,还有各种形态的鱼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如果你是它们中的一员,该有多快乐呀!学生自由练读后,美美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2.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吗?(老师边分析边在黑板上作画。第一种:左边是水,右边是鱼。第二种:水中有鱼,数量繁多。总结: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鱼的数量多,这样写很有感染力。)你还能从哪儿看出鱼很多?(成群结队,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3.教师点拨:作者让我们先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鱼,我们总体的感受是鱼多;接着分别介绍了四种美丽的鱼;最后讲“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让人感到这里的鱼确实很多。全段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条理清晰,这种写法我们也可以用到写作中。

4.体会这里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熟读后尝试背诵)

(三)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用我们学习前四个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体现了西沙群岛的什么特点?

2.理解“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1)课件展示西沙群岛上鸟的图片。

(2)教师解说:西沙群岛天上飞的是鸟,树上停的是鸟,地上落的还是鸟。这里到处是鸟,这里是鸟的天下,鸟的天堂!

(3)课文是怎样介绍“鸟的天下”的?

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内容都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从而体会“总—分”的构段方式的特点。

树多——鸟多——蛋多——粪多。(按从上到下的顺序)

(四)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与第1自然段相似的句子,点明写作方法——首尾呼应。(课件出示: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总结全文)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对重点段和重点句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及阅读了解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学,体会作者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与赞美,以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三、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生字“岩、虾、挺、鼓、数、厚、宝、贵”,组织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做做小老师,说说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挺”右边是“廷”,不是“延”;“厚”外部是“厂”,不是“广”;“贵”最后一笔是点。)

3.师着重指导生字“挺”“鼓”“数”“贵”的书写。

“挺”:右边的“廷”要写得紧凑,“壬”的第一笔是撇。“廴”的捺要舒展,托住上面的部件。

“鼓”:左右两部分都紧靠竖中线。左边部分的上面两横稍斜且下横要短。右边“支”的横撇要穿插到左边部分的下面。

“数”:左边“米”最后一笔是点,“女”的撇折要缩短。右边反文的长撇与“女”的撇折底部要平齐,捺从短撇的下方开始运笔,要舒展。

“贵”:上边要写得扁,第五笔横要写得伸展。下边的“贝”要写得瘦长,最后一笔是点。

4.师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师提醒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求书写规范、整洁。

6.投影反馈,生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写好字是我们的目标之一,我们要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积极性。通过做小老师提醒,参与写后评议等多种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识字中来。

四、回顾全文,读写结合

1.课文用“总—分—总”的结构写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齐读题目——富饶的西沙群岛。

2.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3.小练笔:(出示4幅图)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图画,用几句话来写一写。可以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如“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还可以从“颜色、样子、动作、神态”等方面说说图中的事物是什么样的。

4.布置观察任务:在身边找一处美景,进行实地观察,并用几句话记录观察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全文的结构,体会西沙群岛的富饶与美丽。小练笔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复习第2~5自然段的内容。训练学生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学习运用不同的人称来表达相同的内容。让学生以参观或游览的顺序口述下来,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的话连起来就是一篇习作,这在不知不觉中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情感朗读中积累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2、随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语的意思。

3、感悟把一种事物写具体和生动的方法。

4、体会西沙群岛是个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拣”、“栖息”“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句的意思。

2、感悟作者是怎样把一种事物写具体写生动的。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课时:共两课时,本设计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段有关西沙群岛的录相,你们想看吗?

2、那就请你仔细观察,看完后要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哦?(美丽、可爱……)

3、你想当西沙群岛的小导游来为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西沙群岛吗?要当一个优秀的小导游可不容易,首先要把课文读熟、读懂,你行吗?

二、积累语言

1、提自学要求:

朗读课文第2至6自然段,然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段落重点阅读,再用波浪线画下感受最深的词句。

小组交流:有感情地把你画下的词句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说说你为什么画下这些词句。

2、学生按要求自学、交流。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理解: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为什么喜欢?(写出颜色多,写出海面美)

你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西沙群岛的海水颜色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为什么喜欢?(把珊瑚多、美写具体)

作者是用什么句式来表现珊瑚多种多样的呢?(“有的像……有的像……”)

能读出鱼多、各种各样的感觉吗?(练读→指名读→齐读)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为什么喜欢?(具体写出鱼多,美,可爱)

各种各样的鱼儿成群结队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多美呀!能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练读→指名读→评读)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感受这种美,好吗?(齐读)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西沙群岛的海里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吗?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

三、拓展语言

1、瞧,同学们把课文中的语言都掌握了,但要当一个出色的小导游,光掌握课文中的语言是不够。你想想,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作者具体描写了吗?海底岩石上那各种各样的珊瑚,作者全都介绍到了吗?成群结队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除了课文中介绍的,还有其他的模样吗?你能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展开想象,更具体地来介绍西沙群岛吗?

2、提拓展想象要求:

仔细观察课件中贝壳的颜色和形状,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用上“有的像……有的像……”“有的……有的……”等句式进行介绍。

3、指名汇报交流。

四、运用语言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训练,相信你们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西沙小导游!准备好了吗?

2、提导游介绍要求:

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中选择其中一部分内容,结合影片画面配上导游词。

导游词可以是文中优美词句的重新组合,也可以联系所查到的资料,还可以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

介绍时尽量用上“有的像……有的像……”“有的……有的……”等句式。

3、学生独立操作课件,练习说话。

4、小导游上台介绍。(2~3名)

5、还有好多的同学都想来当西沙的小导游,这样吧,我们的教室有你的好朋友,有你的爸爸妈妈,还有许多听课的老师,你就把他们请到你的电脑前,当他们的小导游,为他们介绍西沙群岛,好吗?

五、小结

老师听了你们的介绍,仿佛真的置身西沙群岛之中,特别是那美丽的海底世界更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作业

1、把你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再抄下来。

2、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3、向爸爸妈妈介绍你了解的西沙群岛。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篇八

课前准备:

(一)教学背景

参与教学的是本校三年级电脑实验班的学生。从20__年9月至今,经过两年多的电脑学习和实践,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电脑操作技能。能较为熟练地打字,速度快的学生每分钟可打10个字;能上网查阅自己需要的学习信息,并能把搜集到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同时,还能熟练地运用校园网进行网上交流。

(二)教材内容的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三)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由于经历了两年多课改实践的锻炼,这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学习主动性强,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主动积累语言的积极性,语感能力较强,有独特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较高的朗读水平,能针对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但因相距数千里,学生很难有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为此,师生应在教学中充分而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观看地图,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媒体展示地图)。

2、全文朗读视频演播,初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抒发自己的初 步感受。

(二)以学生为主体,借助多媒体朗读、感悟和品味课文内容

师述:你们有这么多的感慨,一定想到课文里去亲自领略西沙群岛的独特魅力吧。请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细细读一读,动手画一画。

生:“我喜欢课文的第5自然段。”(读第5自然段)“我觉得这个自然段描写海龟的句子很有趣。”

生:“我也喜欢这个自然段,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渔业工人要把海龟翻一个身,抓回家去,而不让海龟在海里自由自在地游泳呢?”

师:(巧妙地展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渔业工人是不是把海龟抓回家了呢?”

生:“不是。他们只是逗逗海龟,看看他们庞大的身躯四脚朝天、没法逃跑的滑稽样子。”

生:“我喜欢第6自然段”(读)。“因为我很喜欢鸟,喜欢看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样子。”

生:“我也喜欢第6自然段”(读)。“我觉得这些鸟儿很可爱,我喜欢它们在茂密的树林里栖息。”

师:“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岛上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养育了这些鸟儿,鸟儿的粪便也成了养育这片树林的宝贵肥料。

生:“我喜欢第4自然段”(读)。“我喜欢这一段的理由很多:

第一,这个自然段的好词好句很多;

第二,我很喜欢鱼,很想把他们抓回来养在自己家里,不过我知道他们在海里生活更幸福,因为它们在那里有许多朋友;

第三,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我们暂时放一放,先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鱼的。”(展示课件)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师:“谁愿意把这个长句子读一读,要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请了4个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价)

“你把飘飘摇摇读得真神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鱼儿自如游动的情景。”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一句经过你的朗读,它仿佛游得更带劲了。”

师:“作者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了生动活泼的描写。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亲眼去看看这些可爱的鱼儿吧。”(配乐播放视频材料)

师:“宋心舟同学说她特别喜欢海里的这些鱼,李老师也很喜欢这些鱼,李老师把海里的部分鱼儿请到了我们这儿来做客,也请你们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纷纷上台面对课件指着自己喜欢的鱼练习说话)

生:“有的鱼长得怪怪的,蓝色的头,金黄色的尾巴,可爱极了。”

生:“有的鱼身上长满了斑点,像豹子一样,游动的时候尾巴一甩一甩的,真好看。”

生:“有的鱼眼睛鼓鼓的,身上长满了斑点,尾巴蓝蓝的,真有趣。”

生:“有的鱼长着斑马一样的条纹,游动的时候,就像一匹小斑马在奔跑。”

师:“我还知道,有的同学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海鱼,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请大家互相欣赏欣赏。”(学生与电脑互动)

师:“我们现在来读读这两句话,一定会有更深的体验。”(出示课件)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人们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因为西沙群岛的鱼很多,所以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课文里说,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人们才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西沙群岛,领略了它那迷人的风采。现在,请你们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对西沙群岛的整体感受,或用一句话来抒发你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很美很美,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鱼儿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海龟无比庞大;海鸟数不胜数。这些美景就像一幅很美很美的画。”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的物产很丰富,有珊瑚,有海参,有鱼,有海龟,有海鸟,还有威武的大龙虾,真是应有尽有。”

教师请学生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三)借助电脑,积累美词佳句

师:“好的文章,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深深地感悟,细细地品味;好的词句,我们也要积极地去积累,去运用,去发展。”

请学生运用电脑,把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打在电脑上,然后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

课后的拓展:

运用校园网发帖子,交流读后感

40分钟的课堂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鼓励他们课后利用校园网发帖子,在网上尽情地抒发自己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后的感受,并在网上互相对话和交流。现摘录部分帖子如下:

李文盛:今天,我们学了22课,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我真想亲自去看一看。

谢言:太美了,太美了,西沙群岛真是太美了!海底有那么多的奇异漂亮的鱼,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妈妈正好在海南学习,我多么希望妈妈能代替我去看看西沙群岛的鱼呀!

宋心舟:今天,我在课堂上见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大海龟,真是太奇妙了。我从网上查阅到,一只海龟有几百公斤重,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教学反思:

我们对“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的研究已开展了两年多的时间,如何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的基本工具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以提高学习效率,一直是我们第一线教师所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尝试,我有以下两点收获:

(一)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教师、课文与信息技术的四结合

传统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按照教案,按部就班讲解既定的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学内容是预设的,教学过程也是预设的。而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情境中,教学过程则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提升情感、呈现多向互动的过程。

在这样一个网络环境下,抽象的事物具体了,静态的东西鲜活了。如在第4自然段鱼的教学中,由于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局限,学生对海里奇异的鱼缺乏感性认识。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立即将学生引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条条五颜六色的鱼在眼前游动起来: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同时,学生与电脑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更将他们带入一个奇异的海底世界。美轮美奂的幻灯片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教师加以机智点拨,巧妙引导,再来品味“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一句,就水到渠成,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意义建构,提升了学生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我体会到,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认知作用、激情作用,能促进生生、师生之间进行心的交流,从而使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形成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整体。这种整合了的教学内容,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感情,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增进情感体验,并把课文中生动的语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一切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可见,学生是“整合”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然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所以,教师也是“整合”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我深深体会到,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必须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

(二)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多媒体,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对作者情感的体验以及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指导,十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朗读方式是多样的,有个别读,男女生分别读,全班读,还有配乐读,教师手势指导读等。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朗读水平呈梯度提高,把文本内容,文本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内化成自我的东西,产生了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这课里,教师尽情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问难。例如,学生提出:我不明白渔业工人为什么要把海龟翻一个身?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教师都巧妙地通过呈现多媒体,机智地使问题由难变易了。

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在鱼这一段,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各种鱼呈现出来,鼓励学生抓住鱼的外形练习说话。最后,学生还利用电脑收集和积累了优美词句。

这一切,都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比较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因而使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此外,教师还指导学生利用校园网论坛发帖子,让学生在课后交流读后感,这是我们运用的既重文本、又超文本,既重课堂、又超课堂的教学策略的一个举措,是我们贯彻课改精神的又一收获。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在网络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的成功案例。此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两点深刻的启示。

第一,这篇课文的教学实现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整合。

首先,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从上课伊始,演播本课全文的视频到配合学生朗读各自然段而展示各段特别是“鱼段”的生动画面及重点句子,再到每个学生当堂用电脑展示和交流自己在课前上网搜集的海洋生物画面以及当堂用电脑书写课文中的美词佳句,都充分说明了一点。这个案例说明,具有助知功能、激情功能和交流功能的信息技术与这一节教学内容的整合是通过三大步骤实现的。

第一步,课前预习时学生上网搜集海底生物信息,制成幻灯片。

第二步,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课文内容形象化,使静态的课文内容动态化,把平面的课文内容立体化;与此同时,学生与课件互动,与电脑互动,与老师及其他同学互动。当这种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运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互动的教学过程时,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学生的情感调动了。他们通过对自己喜爱的自然段的纵情朗读而逐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并随着对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和丰富物产的欣赏、品味而产生了热爱宝岛的深情。

第三步,课后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拓展课文内容,即通过发帖子,同学间展开了交流读后心得的活动,在超越文本、超越课堂的学习中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语文能力。

在这三步的“整合”过程中,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劲头很足,他们对课文有了深刻的感悟,赞宝岛、爱宝岛的感情溢于言表,并积极参与口头表达练习,努力将课文中的生动语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这一切表明,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必须包含学生的自主钻研、自主体验和自主运用,学生是“整合”中的关键因素,是推动“整合”、落实“整合”的主要动力。同理,“整合”也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正确指导,教师也是“整合”中的重要因素。就这样,这一节课的阅读教学成功地实现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有机整合。这是以李红梅老师为代表的深圳北师大附小的语文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正确运用了阅读教学的规律。

在实现上述四要素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李红梅老师没有忽视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没有形式主义地运用信息技术。这首先表现在师生对阅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的重视和朗读作用的充分发挥。其次,重视语感训练、语言积累和“消极语言”向“积极(快回答☆www.kuaihuida.com)语言”的转化。

此案例说明,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必须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必须以读为本,加强语感训练和语言的初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才能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以上这8篇三年级《富饶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是来自于快回答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