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优秀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的4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篇一

关键词: 海峡两岸; 客家文化; 沉沦; 复兴

中图分类号: I2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3-0096-06

二三十年前, 在中国, 也就是海峡两岸的客家人, 就曾经从半个世纪的沉沦、 失落、 自卑中奋起, 走向了文化的自信, 来了个“文起八代之衰”, 建树起了一个族群的尊严。回顾这一段历史, 对今日不无借鉴意义。我们不妨从两岸的文学, 包括大河小说, 尤其是纪实文学说起。当年, 两岸在无法沟通之际, 却几乎同时发生了客家族群共同奋起的历史事件。

时间――历史、 空间――地域的大跨度的变迁, 无疑会让一种文化发生巨大的裂变, 从而释放出可观的能量。正是在这一格局下, 我们期盼客家文学的辉煌。

而海峡两岸的客家文学, 不仅曾有过共同的裂变, 即从原乡到沿海, 千年迁徙, 万里长旋, 同时又经历了因海峡相隔, 历史惨剧的再一次的裂变。客家文化几近半个世纪, 两岸同处于“万马齐喑”的境地。

但是, 历史与文化的传统, 每每有一种时下人们常说的“穿越”能力, 尽管两岸意识形态, 甚至长期处在敌对状态, 可在根本的方面, 却又无形中趋于一种出奇的一致。大陆经历了“反右”、 “”的“红色恐怖”, 直到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才算结束, 而台湾的“”之“白色恐怖”, 也是一直到1986年宣布终止。两个政治强人, 死于1975, 仅后一年。而在他们之后, 上世纪80年代大陆的改革开放, 台湾同样也开始了民主进程, 虽说仍有不少差异, 但大趋势则几乎一致。而这, 不能不说是共同拥有的五千年华夏文明, 尤其是同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潜意识”仍在顽强地发挥作用。

对于客家文化而言, 竟是惊人一致的同步。

大陆80年代, 陆续出现了若干把注意力集中在客属地的作品, 纵然客家意识还不怎么明显, 甚至文学观念仍有待解放, 如老作家白危的《沙河坝风情》, 以及隐含国共和解的《抓来的老师》。而台湾“解严”后第二年, 《客家风云》杂志创刊, 客家杂志进一步提倡“心怀客家, 认同本土, 放眼天下”, 及至1988年, 发动起客家的“还我母语”大游行。

一如前国台办负责人张铭清认为:

“从一定程度上讲, 客家文学架起学者研究与民众情趣共通的桥梁, 实现雅俗共赏, 推动客家文化的传播, 提升客家文化自觉。1997年谭元亨的《客家魂》三部曲问世为标志, 体现客家文学与客家精神的贯通, 甚至改编自该书的12集电视连续剧《客家女》也向海内外热播。台湾方面有林清玄不仅有广受两岸读者欢迎的“菩提”系列散文集, 也有浓郁的乡土情怀和文化关注的作品。正是有郭沫若、 李乔(高雄人)等客籍文学巨匠将客家文化精神融入了文学作品, 客家文化的渗透力日益增强, 以至于台湾的黄子尧编出了《客家台湾文学论》、 《台湾客家文学史概论》等作品, 大陆方面也有《客家文化审美导论》等具有概括性的理论作品问世。可见,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实丰富的客家文化生态, 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和理论探讨, 蓄积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进入上世纪90年代, 大陆关于客家渊源的大大小小研讨会, 终于在罗香林的理论上有所突破, 有所推进。而1990年, 台湾更成立了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委员会, 并发起了“新个客家人”运动。在香港、 台湾发起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也终于进入了内地, 在被誉为世界客都的梅州举行。

而后, 双方都紧锣密鼓地把客家大旗挥扬了起来。

1992年, 客语刊物《客家台湾》创刊。

这也是“九二共识”的一年。

1994年, 大陆长篇小说《客家魂》第一部由最大的一个客家省的出版社发行。

1996年, 宝岛客家电视台成立, 首届客家文化节举行。

同年, 大陆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客家女》开拍, 不久即在中央4台、 8台连播。

1997年, 《客家魂》三部曲全本, 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很快发行到台湾, 引起了“轰动”台湾著名学者罗肇锦称之为“客家诗史”。[2]6-7

同年, 世界台湾客家联合会成立。

……

直到2003年, 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了首届海峡两岸客家文学研讨会, 开幕式在广州, 闭幕式则在台北, 由华工客研所与台北客家公共事务委员会合办。

2004年, 广东岭南客家文化节举行, 同时召开了“坚守客家文化的尊严”的研讨会并出版了同名论文集。

这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互动, 并非有组织或有计划的, 完全是出自一种自发与自觉进行的。

对于大陆而言, 对于过去思想箝制, 反“地方主义”等, 来了个拨乱反正, 思想进一步解放, 这才有了客家文化的自觉, 客家文学的勃兴, 与台湾一样, 客家文化节的强化, 正是对时代的极权主义与专制意识的有力反弹。但是, 二者决不是狭隘、 孤立的族群意识的反映, 而是两岸共同的几乎是同步的多元文化的兴起――这也是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所推动的, 当然, 这与多元文化下的身份认同的需要是分不开的。可以说, 多元文化的兴起, 对于全世界而言, 也是一次相应的解放运动, 笔者当年在加拿大、 澳大利亚及欧洲, 有着切身的感受。

毫无疑问, 客家文学并不孤立地存在, 它同样需要文化的认同, 在海峡两岸均是如此, 它不可能自外于民族文化以及世界文化。这点, 客家学者张堂说过:

新一代的客家文学创作者, 已经走出了客家庄, 跨越了族群界线, 开始融入这块大家――不论哪个族群――共同拥有的土地, 昔日挥之不去的悲情意识也促渐远去, 取而代之的已是以‘新个客家人’自勉的觉醒。

而大陆这边, 学者刘正刚在《论客家文学的自觉》也认为:

也只有到了今天, 我才有可能客家文的自。也是史展程中的中之, 是社中的一。它也不一, 即特定的某知分子群、 一批作家理家。而在去, 哪怕是十多年前, 的提出, 至少是不成熟的, 且缺少必要的文材料作充足的。但今天然已不同了, 我不有了大量的明以“客家”的文、 影、 等作品, 而且也有了不少研究客家文的著多的文。一般而言, “文的自”是文理的方面提出的, 但著的推移及的深化, 一特定然已涵了整的文, 包括作理。因此, 客家文的自, 疑囊括了作理方面。 [4]

在两岸同时经历政治上的非常时期后, 两岸客家文学携手半进, 面对着世界历史大变动, 坚守着民族文化的尊严, 不断地超越自我, 推出愈加精彩, 浑厚的作品, 为民族文化的发展竭尽全力。也只有在进一步开放中, 他们的理想才能更为闪光, 他们的才华方可得以充分展现。客家文化的自信也就是这么建立起来了。

文学, 代表了一个社会的精神气象、 文学的讨论, 也更多表现了精神领域空间的限制或开放。当文学不再是应制诗, 不再“画地为牢”, 交流方可畅所欲言, 随着华工“海峡两岸客家文学”研讨会首创, 使两岸有了这么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 在当年被视为“破冰之旅”亦不为过。当然, 文学亦可以在重重压迫之下曲折地生长, 国家不幸诗家幸, 但是, 有了“诗家幸”, 一种文化的传统方可以维系、 滋育, 从而改变“国家不幸”。

长篇小说也是如此。

世界上的文化大国, 都把长篇小说视为一个民族的时代标志、 文化标志及至最高的艺术指标, 长篇创作对史诗品格的追求, 可以说是不二法门。虽然我们并不排斥其他不同品格追求的作品。客家人, 其千年的苦旅, 当有相称的“长河小说”以表现。因此, 海峡两岸的客家文学家们, 几乎大都把主要精力, 放在了长河小说的创作上, 呕心沥血。台湾著名小说家庄华堂专门写了篇《写出族群印记――谈客家大河小说中的几个特征》长文, 更把两面主要的大河小说作家进行了对比。

在台湾, 大河小说一般是指篇幅长的, 或多卷的长篇, 不过, 大都在百万言之内, 或三五十万字。如李乔的《寒夜三部曲》、 钟肇政的《台湾三部曲》与《浊流三部曲》等, 而谭元亨的《客家魂》三部曲一下子达近150万字, 则令他们“瞠目结舌”, 认为台湾不曾出现过如此气魄雄阔的大作, 其在台湾产生的轰动, 十多年后仍记忆犹新。庄华堂从几个方面概括这些大河小说的特征。

特征之一, 是抗争精神, 庄华堂只讲了台湾这方面的抗争, 如《台湾人三部曲》中, 从1895年对日本侵略军的反抗, 为保乡卫土揭竿而起, 一直写到日占时期的一连串的农民抗争运动。而李乔的《寒夜三部曲》则集中写保卫农民土地的抗争。但他未能写到《客家魂》的抗争, 那是从晚清反抗帝王统治(可惜, 作者未能把主人公作为共进会领导率众打下南韶连的历史加以展开, 如这样, 革命成功后, 他放弃权位重执教鞭当更为深刻), 民国反对日军入侵、 官方干预学校, 解放后对“”的讽喻并死节于“”。

特征二, 是移垦社会, 认为钟肇政、 李乔都是正面描写客家人勤劳、 朴实和不怕磨难的“硬颈精神”, 而对《客家魂》则说:这部比《台湾人》与《寒夜》还要长的大河小说, 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却不是客家人迁徙的历史或族群特性──谭元亨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历史怀抱, 他更关注于社会剧变过程中, 受尽磨难的客家人如何以坚忍不拔的信念与毅力, 为了读书教育的千秋大业而努力以赴。 ②庄华堂《写出族群印记》, 《2010年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文学研讨会论文集》, 即将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以《海峡两岸客家文学论(续)》为书名出版。

特征三, 是客家妇女。他认为钟、 李大河小说, “关于客家妇女的描写篇幅占很多, 既感人又迷人”, 女主角“勇敢、 热情”。李乔笔下, 则是“地母”型的。

他则着重提到《客家魂》中媳妇远睛与女儿启慧“感人肺腑”的遭遇。

奇怪的是, 谭元亨并没有像锺理和、 李乔、 锺肇政一样, 描写客家女人劳动的身体和大地之母的形象──《客家女》中不少篇幅, 描写教育世家锺家的第二代两个女人──媳妇远晴与女儿启慧大半生的教育事业。前者在乡下的小学里当老师, 又要在丈夫流放亡命他乡的时候力持家务; 后者是师专的教导主任, 虽然校长是他公公、 教育局长是她的老情人, 但这些社会背景被没有带给她任何好处, 其间, 她被下放到武夷山下的偏远山区, 在物质与经济艰困的情况下, 创办流萤小学, 竖立了另一种客家女人的典型。②无疑的, 在《客家女》中最为动人的人物应是启慧这个女性。她在父亲所创办的师专, 是个负责尽职的教师, 跟县里的教育主管杨双渔谈恋爱, 并为他怀孕生子, 在她大腹便便将生之际, 意外的被流放到岭南的偏远山区, 在山路里生产, 后来儿童不知去向, 她把全部心力放在流萤小学的校务上, 还尽心尽力的照顾穷困山区里的学童, 并且为了救助学童而溺死于洪流中, 读来感人肺腑。

早在上世纪90年代, 上述钟肇政、 李乔等名家的作品, 便已在大陆著名的出版社重版, 而谭元亨的《客家魂》, 则即时发行到了台湾, 在大陆还出现不少盗版, 继这部三部曲之后又一长篇《老圃》, 亦得到颇高的评价。

近年来, 大陆出版的客家长篇小说呈现“井喷”之势, 在《客家魂》之后, 便有项小米的《英雄无语》, 以及温燕霞的《围屋里走出的女人》, 均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长篇还有吴尔芬的《雕版》、 《九号房》, 以及《血脉滚滚》、 《战地黄花》等。

无疑, 两岸客家大河小说的出现, 已不独是一种文学现象, 更成了一个文化事件, 当有更大的关注与更深入的研究。

客籍作家大佬钟肇政, 在评价台湾小说时说过: “客家的孤独性, 易言之就是一种无为的、 绝望的、 虚无的心情, 一种暧昧不清的感觉, 那也是贯穿在七等生(作者名)心中(文学)的现代感觉, 它振撼着他的心灵”。 [5]32这一评价, 同样切中当代台湾客家文学中现代主义孤绝主题的意味。其实, 无论在《客家魂》, 还是在《英雄无语》中, 现代主义的意味同样处处可感。《客家魂》的两个时空民国――”的交互, 《英雄无语》中无处不契入的现代评价, 尤其是这两部作品中人性、 人道主义的大声疾呼, 都深深渗透了现代主义的孤独幻灭之感, 深藏于心底的叛逆意识。虽然两岸大河小说展示的地域场景有千差万别, 但彼此间源自于同一族族在迁徙, 变动中的那中迷茫、 孤独但仍顽强地反叛、 抗拒的情感, 却是再明白不过的现代主义主题。

其实, “客家式”的主题, 与现代主义主题的相通, 正是大河小说充分体现出来的, 早在《客家圣典》中, 就列举了一系列的“客家命题”: 宿命与使命, 主客意识与边缘地位、 守成与开拓、 返朴归真与异化换气、 换气与沉沦、 归化与孤独, 还有贵族观念与平民思想……“在时空两大方面均无法守常之际, 势必产生戏剧化的冲突”[6]147――而这, 正是催生、 激活大河小说诉历史与心理的动因。

因此, 当我们的大河小说在推动“武夷山――淡水河对话”之际, 我们当有更多的层面, 展开大河小说的讨论, 不独是传统文化, 也不仅仅是现代主义主题, 而是有更多的视角, 更多的理论依托,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庄华堂的文章开了一个好头。也许会有人觉得作家写论文, 似乎学术意味不足, 可作家的文学感觉, 却是要比学者强得多, 从而更有力地导向深入的、学术化的讨论, 而这正是大家所企望的。

时下谈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 似乎已经有点隔膜了。前边讲到的两岸客家的大河小说, 除开讲到其族群特征外, 更多地谈到的却已是现代主义了。小说在其演进过程中, 尤其是史诗化的大河小说, 自然与当代诗歌的现代主义嬗变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也是一种必然, 不仅仅是体裁与形式上必然, 也是历史与现实之必然。

但有一种体裁, 却是无论如何与现实主义切割不开的。这便是纪实文学, 大陆有时也叫作报告文学、 历史报告等等。这一体裁, 无论如何, 是不可以脱离现实, 甚至要与现实纤毫不爽, 不包含有魔幻、 超越之类现代主义手法。

在大陆改革开放之际, 正是报告文学, 在以其铁血一般的事实真相的揭露, 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 把“”以及“反右”等等惨痛的历史, 逐渐披露了出来, 从而引发深刻的历史反思, 推动了文化界的思想解放。可以说, 这一题材是应运而生的, 其产生的效应, 也是前所未有的。尽管后来有着这样那样的曲折, 大陆报告文学在思想解放上功不可没。客家文化也是如此。

同样, 在同一个年代台湾的“解严”, 与大陆一样, 也催生了一批鞭辟入里、 发人深思的报告文学, 对当年的“二。二八”事件与50年代的白色恐怖, 予以深入的调查、 无情的鞭挞, 这些报告文学, 对推动台湾的民主进程、 根除独裁统治, 发挥了不可抹煞的重大作用。

在回忆这“解冻”时刻, 两岸各自有两位客籍作家, 不约而同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他们便是闽籍永定的, 现任中国作家出版集团老总、 著名纪实文学作家张胜友, 而对岸, 则是来自台湾客家县苗粟、 祖籍广东镇平的著名作家蓝博洲。镇平与永定, 山水相连, 是近邻。

张胜友尚在中学之间, 便遭遇了被称之为“十年浩劫”的“”, 不得不缀学回乡, 修理工球“十载”, “”结束, 方得以进入大学深造, 期已是而立之年了。他以报告文学闻名于世, 写的最多也是报告文学, 有《世界大串连》、 《历史的抉择》等等。这里仅以他的《历史沉思录》为重心, 看他锋芒所向的是什么。这篇报告文学的副标题为“井冈山红卫兵大串连二十周年祭”。文中写到数20万红卫兵因当年的迷狂, 聚集到了仅能容几千人的茨坪, 粮食告馨, 且严寒已至, 甚至脑膜炎在传染……病死的、 冻死的、 摔死的, 已很难统计。而当日活下来的, 旋即又失去了一切, 几千万学生被驱赶下乡, 成了一个历史名词“知识青年”, 而在“斗天斗地”中, 又有多少年轻的生命寂灭了?!终于, “四。五”爆发了, 他们觉醒了, 可立刻便被镇压了下去。文地写到一位黎莲的红卫兵司令, 因为产生了怀疑, 被打成现行反革命, 被判了死刑, 临刑前, 竟被生生地割掉了肾……

这是一代人的命运, 而张胜友是亲历者、 亲见者、 亲闻者。

这种惨烈, 在对岸蓝博洲的笔下, 丝毫不减。在他的《幌马车之歌》中, 参加过抗日、 反抗腐败政权的钟浩东被张榜处决后, 他的老母亲因不识字, 不曾从报上读到儿子被杀的消息, 当小儿子将哥哥的骨灰盒捧回家时, 母亲问是什么, 小儿子只能说“是佛祖的骨灰”, 老母亲竟频频点头: “这样子好!这样子好。”一直到死, 母亲都不知儿子已经离开人间。这一报告文学后被改编为报告剧与电影, 评为《联合文学》1991年十大好书第一名, 蓝博洲在1987年发表的《从安琪那到普罗》一文中说到, “我清楚地看到, 老一代的台湾民主斗士, 具有目前新生代所缺乏的开放的胸襟, 和对理想的执着; 在统独的路上, 一生血泪抗争所凝聚的智慧, 更使他们不会因为客观情势一时的消长而迷失。”

以上, 仅谈到两岸各自一位报告文学作家, 其实, 如大家所知, 还有更多, 包括不少作家, 也同样写有震聋发聩的报告文学, 如谭元亨的《雷区1988》、 《毁誉》等。都对两岸分离, 便仍同样演绎的一部历史悲剧, 有看更为深沉的思考。

在两岸的历史变迁中, 报告文学文学是发挥了异乎寻常的重大作用, 为时代也为历史, 留下了清晰的, 翔实的, 同样也是殊为珍贵的文字记录, 我们相信, 若干年后, 它们当堪比《史记》, 以其信史的资格, 存留在我们民族的史册中。

半个世纪, 乃至一个世纪――如果我们追溯到更远的过去, 无论是张胜友, 还是蓝博洲, 他们记录下的历史迷狂, 时代悲剧以及一批又一批为理想, 为民主与科学, 为国家的统一, 同样, 也为客家这一族群的正名与崛起牺牲的仁人志士, 都将是不可泯灭的, 并且为淬炼未来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如著名思想家本雅明在《历史哲学论纲》中所说: “在阶级斗争中, 优美的精神的东西不是以战利品必然归于胜利都那样的方式而出现的。在这场斗争中, 它们表现为勇气、 幽默、 诡黠和坚韧等品质。它们追溯既往, 不断对统治者的每一个胜利――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加以质疑。”[7]

可以说, 两岸客家报告文学, 正是对曾有的或现行的一切所加以的一个大大的质疑, 它指向的不独独是理想主义, 而是人类包括每一个族群的生存状况, 是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所谓的现实主义传统, 或者批判现实主义, 不仅仅是一种批评的名称与符号, 而是渗透在我们血脉中的勇气、 眼光与正义!

无情历史, 有情文学, 只有文学, 方可以在冷酷的历史之外添加几分温情, 几分暖色, 海峡两岸的客家文学, 在分离中始终拥抱的是同一个愿景, 在冰裂里永远在企盼着生命的暖流。大河小说如此, 纪实文学如此, 其他如诗歌、 散文, 当然, 还有民间文学也是如此。这次研讨会中, 台湾学者对台湾的客家情歌、 童谣、 诗文, 都不乏精辟的分析, 由于篇幅所限, 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

而从引入到文学批评的理论上, 更有文学人类学、 跨文化传播等理论, 丰富了我们的学识, 也打开更广阔的思路。几十年来, 两岸社会语境中, 由于个人功能的丧失, 从而令文学成为了“应制诗”之类的传声筒式的“为政治服务”的齿轮与螺丝钉, 只有群体或集体的情感而不允许个人或“自我”在作品中表现, 直到两岸几乎同时的开放与“解严”, 这才重新恢复了文学的人学主题, 强调文学的人道主义本质, 重建人的尊严, 虽然各自在这些上面至今仍有程序上的不同乃至认识上的差距, 但大趋势总是不可逆转的。人们不难记起, 上世纪80年代初, 有多少作品为修复与弥补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 尤其是恢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召唤人的价值复归而疾呼。《读书》中当年的头条《人的太阳的升起》仍历历在目。虽说有过对周扬关于人道主义理论的批判, 但不久已不复再有谁提起, 因为太不得人心了。

通过两岸客家文学的交流、 比较, 我们更加深信, 两岸人民, 包括两岸客家人、 客籍作家, 毕竟是同根同源同音, 也同一命运。在以华夏文化为主导, 以汉语(客家话被台湾学者视为“最后期的古汉语”)为载体的强力传播场域中, 纵然被隔断、 被疏离、 被压抑、 被边缘化, 也不能完全割裂掉其文脉、 血脉, 最终会重新走到一起, 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大陆的新时期, 台湾的“解严”后, 双方各自渐渐强化的开放与包容的文化心态, 当更进一步促进客家文化及文学更为广泛, 更为深入的对话与交流, 最终使客家文学两岸的互动、 共生, 形成良性的生态。这正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是宿命, 也是使命――无可回避的又一个客家命题。

参考文献:

[1]张铭清, 谢清果。 闽台关系中的客家文化核心竞争力初探[EB/OL]. ( 2012-08-03)[2013-02-20] http: // fjql. org/xsyj/456. htm.

[2](台湾)罗肇锦。 长诗一般的岁月[J]. (台湾) 客家, 1998(2): 6-7.

[3]张堂。 客家文学V. S客家社会――台湾客家文化中所反映的社会关系 [M]//黄恒秋。 客家书写。 台北: 爱华出版社, 2001: 218-293.

[4]刘正刚。 论客家文学的自觉[M]//谭元亨。 海峡两岸客家文学论。 香港: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2006: 3-13.

[5]钟肇政。 文学使徒七等生[M]//七等生。 白马。 台北: 远行出版社, 1977: 5-33.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篇二

看到中山中路上古色古香的泮宫门楼,就知道孔庙到了。踱步入内,豁然开朗,广场周边古厝红砖白石,埕中老榕参天蔽日。入夜,民间乐团风雨无阻地演奏南音古曲,节奏缓慢,韵味悠远,丝丝入耳,常常引来回到“唐山”探亲的老华侨循声到访。2009年9月,泉州南音被列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皓月当空,微风吹拂,品一杯“铁观音”功夫茶,听一曲“八骏马”南音,心平气和,怡然自得,仿佛时光倒转。

过大牌楼、跨洙泗桥,入大成门,但见方池内水光涟滟,拜庭中古榕垂荫,殿堂上孔夫子塑像慈祥可亲。以前孔庙前分别建有10余座乡贤祠,如今仅存蔡清祠、庄际昌状元祠等两三座,不知是否为了弥补此项缺憾,孔庙的两庑已辟为泉州历代名人蜡像及事迹的展览馆。

泉州孔庙,又称“府文庙”,现址是北宋太平兴国初年迁建的,历代重修,单明朝重修就达30次之多。那个时期,泉州府产生了516位进士,占明清泉州进士总数的60%,有人因此说是修庙的功劳,客观原因应当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尚是泉州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重文兴教的黄金时代。如果说,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开创者,重视教育、延续礼教的孔庙就是其文化内涵的传播场所。府文庙左学(明伦堂)右庙,规模庞大,规制严整,作为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孔庙建筑群,这里也是明清儒家文化在东南沿海和向东南亚地区传播的最重要的基地。

泉州孔庙另一个突出贡献也许是对台湾文化的深刻影响。台湾多座孔庙都以泉州府文庙为样板设计,而且建筑取材多来自泉州的沿海地区。台北孔庙的主事者是泉州民间名匠顺,他带去家乡顶尖的惠安石匠,“克隆”了泉州风格,所用材料包括泉州花岗岩和青草石,石雕、砖雕、木雕、堆剪、彩绘工艺样样精湛,一座寺庙如同一座艺术大观园,令人叹为观止。如果你是秋季开学之时来到府文庙,说不定会碰到成群结队的孩子们前来叩拜孔子。礼毕,每人还可在现场领取免费红蛋一份,家长们希望通过这种仪式鼓励孩子好好读书。

中山南路尾德济门遗址旁的李贽故居,距离金碧辉煌的天后宫只有数十步之遥。故居有前后两落,中为天井,门庭狭小,装饰简朴,很不起眼,与李贽的知名度反差极大。纵观李贽的坎坷人生,倒也觉得合于情理。

李贽故居地处万寿路,拐个弯儿就是聚宝街,这里靠近码头,历史上曾是进出口海运货物的集散地,李家可谓身处闹市。李贽26岁之前一直生活于此,没有经商发大财,却满脑子异想天开。他思想的核心就是倡导独立思考,主张解放思想,这一现代人还在不断努力的目标,在宗法制度严格钳制的明代简直振聋发聩。

作为一位先知先觉者,李贽超越于时代的观点学说必然被统治者认定为异端邪说,他的《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童心说》全部被禁、被毁。李贽喊出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的口号,甚至招收女弟子,坚决反对宋儒道学,认为人人皆可成佛,无须专供孔子。这种与周敦颐、朱熹对着干的惊世骇俗之论,“开古今未开之眼”“寒伪学之心胆”,连他的族人都无法接受。李贽虽思乡心切,却一直云游八方,四海为家,直到76岁时自刎而死,尸骨亡魂也没有再回到老家。倘若李贽地下有灵,知道他的许多观点成为推进今日文化发展的动力,当会含笑于九泉。

慈济精神跨越海峡两岸

有人说,泉州是神垂爱的地方,半城烟火半城仙。

中山中路与中山南路的界线是涂门街和涂山街,在涂门短短的数百米街道中,崇尚儒学的府文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伊斯兰教徒的圣殿清净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道释合一的关岳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比肩而立,相安无事。与关岳庙一墙之隔的,竟是出使、生活、逝世于泉州的锡兰(今斯里兰卡)王子故居。

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综合研究项目协调员迪安博士一行到达泉州时,对当地的“宗教博物馆”现象大为惊叹。迪安表示,联合国的宗旨不外是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可以和平共处和谐发展,而这一点,早在古代的泉州就已经出现了。

历史上的泉州最多时有10余种宗教共存,其中还包括古基督教、摩尼教、婆罗门教、犹太教等,这在中国的诸多城市中绝对是个异数。

中山南路打头的建筑是座叫花桥慈济宫的古庙,门楣上的石刻是明代泉州籍书法大家张瑞图手写的“真人所居”4个大字。寺庙不大,名气不小,这就是今天在台湾同胞和东南亚华人中有着崇高地位的“保生大帝”“大道公”吴夲慈济宫的三大祖庭之一。多次来过泉州的台湾海峡两岸和平促进会会长郭俊次说,他的先祖当年就是手捧保生大帝神位,追随郑成功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南安平港,最终定居于学甲镇,至今已经13代了。

史料记载,吴真人羽化后,其弟子即献药花桥慈济宫,由庙祝转赠患者。至清光绪四年(1878年),泉州缙绅商家倡议创立泉郡施药局,花桥慈济宫历代先后易名花桥公善堂、花桥善举公所、花桥赠药义诊所等。花桥慈济宫赠药之外的“义诊”开始于抗日战争时期;1985年起,采用中西医结合形式,由医师轮流坐堂,许多退休医生主动报名来此服务。慈济善举历经900多个春秋,自泉郡施药局成立的1878年算起,至今也有百余年了,比1896年成立的号称“世界第一”的英国伦敦组织慈善救济抵制行乞协会还早了18年。济世惠民、薪火不断的慈济精神也是海峡两岸人民密切往来的一条重要纽带。

中山南路街区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或许是供奉妈祖的天后宫。妈祖姓林名默,原籍莆田,聪慧异常,后来为救危境中的父兄不幸落水身亡。广大民众认定林默没有殉难,而是羽化成为海峡女神,日日庇护出海渔民的安全。

泉州天妃宫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元代诏封妈祖以祈庇佑,元世祖称赞妈祖为“泉州神女”。明朝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时,特遣使者在泉州祭拜妈祖。清代泉州人施琅平定台湾后,认为妈祖护航始有海战硕果,遂上书康熙请封妈祖为“天后”,从此,天妃宫改称天后宫。泉州天后宫作为祖庭分香无数,自然是海内外天后宫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也是大陆众多妈祖庙宇中唯一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跨越海峡的天后宫故事一直延续至今。以保平安为目的的“乞龟”民俗源于泉州,传到台湾澎湖等地,本地在历经“破四旧”“”等政治运动后早已失传,近年来,再由澎湖回传泉州。自2007年起,泉澎两地每年联手在泉州天后宫举办“乞龟祈福”仪式,用于堆砌龟造型的“平安米”多达数万斤,活动结束时,“平安米”会立即分发给社会弱势群体,从而使宗教活动染上了救助贫困的色彩。

骑楼下逛街 嘴饱眼不饱

中山路长达2500米,逛起来却不觉得太累。原因嘛,一有连片骑楼,二是小吃多多。

如果要说中山路最突出的建筑风格,骑楼当仁不让。骑楼本是东南亚国家极普遍的一种建筑式样。泉州与东南亚隔着南海相望,气候炎热,台风天多,雨水充沛,两地自然条件有几分相似之处。泉州的海外侨亲多达800万人,多数集中在东南亚的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缅甸、泰国,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点海外关系。菲律宾国父黎刹、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印尼前总统瓦希德的老家也在这里。然而泉州古城的老建筑并没有骑楼风格的传统,中山路建设的主事者是归侨,作为南洋骑楼的受益者,他们大胆借鉴与创新,让红砖白石的泉州底色与骑楼装饰的域外情调来了一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接触,最终获得了存留在历史深处的热烈掌声。

遮风、挡雨、防晒,真怀疑现在流行的大商超的设计创意有否受到骑楼的启发。当下的商业广场不就是加空调的室内步行街嘛,而数十年前,在中山路逛街可以风雨无阻,可以不打阳伞,若非特别留意,一个商店一个商店串着走,常常不清楚身处何方。中山路并非步行路,但游逛中山路最好的办法还是用脚步去感受。

泉州的元宵灯会始于唐朝,迄今已有千年历史。“泉州闹元宵”“花灯制作工艺”“李尧宝刻纸”均为部级非物质遗产项目。2013年元宵节期间,随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觉效果总设计、泉州籍国际现代艺术家蔡国强前来“见识”的国际现代建筑大师盖里看花了眼,连声说“难以想象”。还有什么比骑楼更理想的挂灯场所?每年元宵节,商家便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店门口挂出花灯,其位置,正是骑楼中央。走马灯、彩扎灯、刻纸灯、绣球灯、无骨灯、纱灯、宫灯、龙灯、绣球灯、子母灯等多得叫不出来的品种,不同主题,各种形态,琳琅满目,应接不暇,一路行走,如入灯海。当人群围绕一盏花灯赞不绝口、不停拍照时,店主人便心花怒放,感觉不亚于做了一单大生意。

当彩车游行的队伍过来时,骑楼又成为天然的看台,行走的灯与头上的灯、手中的灯汇成一股灯的洪流,沿着中山路,浩浩荡荡,奔腾而去。花灯与这座城市脉脉含情地对视了许多年,其中的默契,泉州人知道,中山路知道。

走累了?别怕!歇下脚再走,这里有最地道的风味小吃。中山路小吃也有点门道。奎霞巷的大骨肉燕汤,靠巷内的那家才是最正宗的;中山中路的好再来面线糊,店小到只有一面墙壁,纯属占道经营,想吃的话,那就忍到晚上10点以后罢;金鱼巷口的金凤状元丸,若是正月里购买,时常要失望而归,因为等候的人实在太多;中山南路尾的秉正石花膏,再普通不过的门面,再普通不过的红豆、绿豆、芒果、西瓜、芋头、苹果,与石花膏一组合,怎么就有了一种魔力,让穿戴时髦的青年男女纷至沓来?若是盛夏,三更半夜出来喝一碗香甜清爽的石花膏,还要拿着签牌排队。

中山路的牛肉羹要算庄府巷口的东兴牛肉店生意最好。相传1278年,泉州市舶司提举蒲秀庚降元,避难中的南宋名臣陆秀夫拥立8岁的赵昺为帝。某日,陆秀夫带幼帝潜入法石一带,因饥饿难忍,向一农户讨饭,农户的耕牛刚刚被元军宰杀,于是把残存在牛皮上的肉屑整理出来,加入姜末、海盐,水开下锅,竟然喷香扑鼻。第二年,宋军在决战中失利,陆秀夫背着赵昺于南方某地投海而死,南宋小朝廷烟消云散。牛肉羹则在农户的手中传承了下来。明时,番薯从菲律宾成功引种闽南,用番薯粉沾拌牛肉制作的汤头更加可口。现在“东兴”的做法,便是明代做法延用至今。

钟楼是泉州旧城两大中轴线的交汇处。其周边以钟百新华都商场、泉州影剧院为核心,形成老市区中部商圈,肉粽、面线糊、水丸小肠汤、扁食、肉燕、螺子肉等特色小吃,以此地最为正宗。连顾城、铁凝、叶辛、方方、舒婷、刘醒龙等一干知名文化人士都赞不绝口。

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存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独特内涵,而城市文化在空间发展上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维系着城市文脉的厚重感和生命力。由于保护措施得力,泉州中山路荣获了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但是,随着商业中心外移,中山路的式微之势与日俱增。如何在风貌保护的基础上复活历史街区往昔的繁华,考验着当代泉州人的智慧。

相关链接

我国的中山路

孙中山是我国拥有纪念性地名最多的人。但国内外纪念孙中山的地名究竟有多少,一时很难说得清。据说国内此类街道有300多条,其中被称为“中山路”者超过180条。如此规模,举世无双。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篇三

一、公路桥梁在交通中的地位

建立四通八达的现代化交通网,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促进文化交流和巩固国防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公路、铁路、城市和农村道路以及水利建设中,为了跨越各种障碍,必须修建各种类型桥梁和涵洞,因此桥涵是交通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保证全线早日通车的关键。在经济上,桥梁和涵洞的造价一般来说平均占公路总造价的10%~20%。在国防上,桥梁是交通运输的咽喉,在需要高度快速、机动的现代战争中,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桥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高速公路上迂回交叉的立交桥、高架桥和城市高架道路,几十公里长的海湾、海峡大桥,新发展的城郊高速铁路桥与轻轨运输高架桥等,这些新型桥梁不但是规模巨大的工程实体,而且犹如一条地上的彩虹,将城市装扮得格外美丽。综观世界各国的大城市,常以耐人寻味的大桥作为城市的标志与骄傲。因而桥梁建筑已不单纯地被视为交通线上重要的工程实体,而且常作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综合国力的综合体现。

二、公路桥梁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桥梁美学

桥梁是人类最杰出的建筑之一,闻名遐尔的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澳大利亚悉尼港桥、英国伦敦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中国上海杨浦大桥、南京长江二桥、扬州湾跨海大桥、香港青马大桥,这些著名大桥都是一件件宝贵的空间艺术品,成为陆地、江河、海洋和天空的景观以及城市标志性建筑。宏伟壮观的澳大利亚悉尼港桥与现代化别具一格的悉尼歌剧院融为一体,成为今日悉尼的象征。因此,21世纪的桥梁结构必将更加重视建筑艺术造型,重视桥梁美学和景观设计,重视环境保护,达到人文景观同环境景观的完美结合。在20世纪桥梁工程大发展的基础上,描绘21世纪的宏伟蓝图,桥梁建设技术将有更大、更新的发展。桥梁美学应从桥梁的方案设计阶段开始,将美学构思,包括色彩、照明等融入到桥型、桥孔布置、结构造型的设计中。桥型结构力求新颖别致、布局协调紧凑、线条明快,有个性化,并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些桥梁在施工图设计已经结束,桥型结构在既成事实的前提下表面美化工程设计,这种美学设计滞后的状况应该改变。有的地区或有些高速公路上的桥梁,包括立交桥、天桥,桥型结构呆板、笨拙,与环境、地貌的协调不足,存在拓展空间。

(二)关于安全耐久性

桥梁的安全耐久性是桥梁界关注的突出问题。一些桥梁所暴露出的质量缺陷,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在设计、施工、材料、养护维修、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憾和不足:第一,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裂缝问题。一些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由于梁体裂缝严重、挠度大,危及使用安全,而实施加固,预应力混凝土主梁也有裂缝发生,从根本上讲,应从设计和施工工艺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经检查发现,采用传统的压浆工艺,钢束管道内浆体不饱满,钢束严重锈蚀导致有效预应力降低。因此,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为保证钢束管道压浆质量,塑料波纹管及真空辅助压浆工艺的推广应用不容置疑。有专家提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跨径不宜过大,跨径在100——200m范围内,矮塔斜拉桥、梁拱组合体系等桥型具有可比性。大跨径斜拉桥主梁的结构型式,应总结已建桥梁的经验,经充分论证比较确定;第二,斜拉桥的拉索。平行镀锌钢丝拉索在我国已应用多年,近几年,无粘结镀锌钢绞线拉索和环氧涂层钢绞线拉索也先后被采用。三种型式的拉索,其构造、防腐、制作安装和实施换索的方式不同。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斜拉桥在百年使用期内,拉索的更换不可避免,但应尽量做到在保证拉索的安全耐久性前提下,换索的次数最少、最方便。目前,我国桥梁界对三种型式拉索的认识还不尽一致,有必要从拉索的性能、安全耐久性、应用效果以及建设、养护维修费的综合经济指标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的进一步研究论证,尽快取得共识;第三,钢桥的桥面铺装和钢结构的防腐。我国以钢箱梁为主梁的悬索桥、斜拉桥,采用的桥面铺装型式较多,有的比较成功,但有的在通车后不久就因损坏而改建。其铺装的设计、材料、工艺问题,应通过研究和试验,尽快解决。对钢箱梁的防腐比较重视,但尽管采用了较先进的防腐技术,严格的养护维修是不可缺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构件的防腐、拱肋内混凝土脱空问题以及中承式、下承式拱桥吊杆易腐蚀、疲劳问题,应认真对待。

(三)技术创新和工程质量

三、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的桥梁建设特别是公路桥梁建设空前繁荣,展望我国公路建设的前景,桥梁新建、改建、加固的任务依然很重。只要坚持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总结经验,正视不足,认真解决桥梁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桥梁建设技术一定会展现更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前军。浅谈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5).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篇四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着,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这位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课前,我思索着: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呢?我的目光落在那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句子。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躺在病床上的人不一样,原因也不一样。

想到这,我的眼前一亮,我决定以此作为这堂课的切入点。

教学过程从两个“静静地”开始。第一环节理解小钱为什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原因,了解白血病相关知识,品味好词句,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平静而有序。

接着我出示句子: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要求学生细读课文,用句式写一写:虽然,但是他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不多久,小手林立。

“虽然大地还在余震中摇晃,但是他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虽然他不知道家人的安危,但是他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虽然一次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脱落,但是他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虽然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他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

学生阅读的仔细让我欣喜。但这只是开头,我不能让学生的感悟仅仅停留于此。于是,我又趁热打铁,推波助澜。

我把学生的这些句子一一出示,然后追问:

“此时此刻,大地还在余震中摇晃,他应该……,但是他……”

“此时此刻,他不知道家人的安危,他应该……,但是他……”

“由于余震,针头一次又一次地从他的肌肤里脱落,他应该……,但是他……”

“此时此刻,大地还在余震中摇晃,他应该……,但是他……”

学生在我的引领下,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他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一声比一声激昂,一声比一声动情。

正所谓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此刻,学生的感悟已达到高潮。只需呼之便欲出了。

“在那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中,他的亲人是否平安无事,他还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他只知道的是……”

学生齐声答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学生的反应是令人满意的,甚至可以说已经超出了我的预设。但是,在学生内心深处,一定还有些值得挖掘出来的生成资源。我的收获可以更丰富。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那位青年说吗?把这些话写在书本的空白处。”

于是,我又获得了一份惊喜:

“你为了别人,可以不顾自己和家人的安危。你真是个勇敢的人!”

“我要向你学习。让我们伸出双手去帮助别人,关心别人。”

“我羡慕你坚强的毅力,羡慕你忍受痛苦的勇敢。你是我们的榜样。”

“虽然你不知道你的父母子女在地震中怎么样了,但你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能做到这一切,真让我感动。”

……

台湾青年的高尚品质已经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我又穿插了介绍了当时台湾和大陆的关系: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当时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只能到香港中转。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这座生命桥上,不仅有台湾同胞给大陆亲人的骨髓,也有大陆人民给台湾同胞的骨髓。

这节课就在学生阅读我提供的课外资料《跨越海峡的生命救助行动圆满成功》中圆满结束了。

跨越海峡的生命救助行动圆满成功

公元2001年6月13日,这是一个海峡两岸骨肉同胞魂牵梦绕的日子,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心心相印的日子。

千万双眼睛共同聚焦一个大陆同胞年轻的生命,千万颗心为中国“幸子”的命运而跳动。

早晨六时四十分,黎明的曙光绽开五彩绚丽的朝霞,在宝岛台湾花莲,一位青年静静地躺在无菌室内,等候着他的骨髓从他的躯体里抽出来,流进海峡彼岸姑苏城内此刻同样躺在无菌室内的一位年轻姑娘的血管。

八时,经过全身麻醉的骨髓捐赠者,在经历了一小时二十分钟的手术之后,他的骨髓,饱含着同胞之情,从他的身躯内跃出。

九时三十分,台湾青年的骨髓,装进了盛满液氮的骨髓箱,由三名慈济会的志愿者护送,从台湾花莲起飞,十时二十分到达台北桃园机场。

十三时二十五分,骨髓运输小组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赴香港。在飞机上,志愿者们小心地呵护着骨髓箱,每隔一小时要上下左右晃动,以防止骨髓的凝结,影响细胞的活性。他们深知,手里捧着的,不仅仅是活性细胞,而且是陈霞姑娘的生命。

十五时零四分,骨髓提前六分钟运到香港特区。这意味着离陈霞姑娘的生命的希望更近了。

十九时五十五分,运输骨髓的飞机平稳地在上海虹桥机场停机坪降落。由于香港的天气原因,飞机延迟了二十分钟起飞。虽然抵达上海的时间比预期晚了十五分钟,但总的来说还是相当顺利的。

二十时刚过,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将骨髓接到,迅速装上救护车。由警车开道,接骨髓的救护车从虹桥机场直奔苏州。

二十一时二十五分,接骨髓的救护车开进了苏州,开进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们翘首期盼的来自海峡彼岸的生命火种,仿佛长距离的接力赛,终于如期传到了姑苏城,传到了陈霞的无菌室,不,应该说,是传到了海峡两岸同胞的心坎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就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4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的相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