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赤壁赋》教案 前赤壁赋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的9篇《赤壁赋》教案 前赤壁赋教案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前赤壁赋教案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前赤壁赋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5.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学设想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篇赋,我觉得应该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针对本文,我又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再者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诵,应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请大家欣赏两幅对联:

1、 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2、 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介绍乌台诗案情

二、 简介作者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写得十分明确而详尽:“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三、作品及背景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

《赤壁赋》教案 前赤壁赋教案 篇二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5、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3课时

请大家欣赏两幅对联:

1、 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2、 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介绍乌台诗案情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写得十分明确而详尽:“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10xx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

1、 听录音

2、 学生朗读,正音正句

3、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冯(piacute;ng)虚御风 扣舷(xiaacute;n)而歌

桂棹(zhagrave;o)兮兰桨 溯(sugrave;)流光

幽壑(hegrave;) 嫠(1iacute;)妇

苏子愀(qiǎo)然 山川相缪(1iaacute;o)

舳舻(zhuacute;1uacute;)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ograve;)赋诗 江渚(zhǔ)

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aacute;o)樽而相属(zhǔ)

寄蜉蝣(fuacute;yoacute;u)于天地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ugrave;n)

造物者之无尽藏(zagrave;ng)也 洗盏更(gegrave;ng)酌

肴核(yaacute;oheacute;)既尽 杯盘狼籍(jiacute;)

相与(yǔ)枕藉(jiegrave;)

本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

朗读课文

1、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提示:可分三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总结: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泛舟赤壁,

举洒诵诗

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

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可分两层。

①写作者的歌声;

②写客人的萧声。

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提示: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提示:“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提示: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转折过渡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如泣如诉,舞蛟泣妇

1、客于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言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客人认为即使曹孟德那样的英雄豪杰,当年声威赫赫,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更何况渔樵江渚的草民,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渺小得有如沧海一粟,梦想成仙又不可得,便不由悲从中来,借箫声来表达愁绪了。”

2、“客”是如何抒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

提示:“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

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提示: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提示: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

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

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提示: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

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

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

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提示: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提示: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3、你以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当如何认识?

据说东坡泛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与苏子之言,各代表了苏轼贬谪黄州后思想的一个方面,当然,乐观一面是主导。

3、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孟德周郎,而今安在?

客 (哀)

主客 蜉蝣寄身,沧海一粟

问答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

(理) 主 (乐)

(苏子) 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先结合课后练习二,体会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再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 间 天 然 仙 第二段 桨 光 方慕 诉 缕 妇

第三段 稀 飞 诗昌 苍 郎东 空 雄鹿 属 粟穷 终 风

第四段 往 长 瞬 尽主 取月 色 竭 适

第五段 酌 藉 白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附1:苏轼乌台诗案

大约是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象芝麻大的黄色、黑色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就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有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便问旁人:“这是什么鸟?”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但后人评价说,王安石身为宰相,气量心胸也太狭小,他虽懂得地方上的风俗人情,也不应该因苏轼错改了他的两句诗,而立“乌台诗案”,置苏下狱,进而又随便发配人家。这样做,与搞“文字狱”有何区别。其实,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东坡,错改两句诗不过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实质上主要原因,则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之故,苏轼先被贬惠州,后再次遭贬儋州。

附2: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怕谁?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赤壁赋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有关情况。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赤壁之战》。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1、题解

(1)关于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我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赤壁赋》。

2、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牢狱之中。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放课件):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3、课文正音

属(Zhǔ) 窈窕(Yǎo Tiǎo)斗(Dǒu) 冯(Píng) 棹(ZHào ) 和(Hè)

愀(Qiǎo) 扁(Piān) 藏(Zàng)藉(Jiè)

Ⅱ特殊句式

(1) 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

4、研讨课文

问题一:作者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抓文本,请在文中找到相关表示情感的字)

乐-------悲--------喜

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一节,注意体会作者的“乐”的情感。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的情形和飘飘欲仙的欢乐心情。

问题二:作者在游赤壁时因何而乐?

观美景而乐。

景具体为:清风、静水、明月、白露、

夜游赤壁的美景图:

在清风和明月交织、白露与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夜景中,作者驾一叶扁舟,轻浮水面,任意东西。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赛似仙境。

试想一下,当背负罪名、双脚带上无形镣铐的苏子来到举目无亲的黄州,在抛却了白日的烦忧后见到如此美妙的夜景图,他自是陶醉其中、快乐无比。

正所谓乐极生悲吧,从下文中可见,很快苏子的情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阵阵悲意渐起、渐深、渐浓,一如水中的涟漪正一圈一圈的散开。

③诵读提示

第2节,注意这个乐极生悲的转折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位客人吹起洞箫,悲戚的箫声使大家“乐甚”的心情陡转,一下跌落到情绪的低谷,都随着箫声悲伤、痛苦。诵读时,注意三个阶段:第一,读“乐甚”句,语速要快一些,这样可以表达快乐的心情。第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语速可以逐渐放慢,情绪由快乐转为平静。将这句话作为下文“生悲”的过渡。第三,读吹箫客人倚歌和之,传出悲凉曲调时,语速要放得更慢,并且要注重重读的字。如“可读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②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明确: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 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歌声:“美人”一般认为是君主,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的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王朝分忧,然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便感叹道“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箫声幽怨凄凉:使长期过谪居生活的作者内心惊动。

(六个比喻,箫声的悲哀凄凉);

(3)学习第3节:写作者内心的苦闷,道出了悲的原因。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①重点字词

Ⅰ一词多义

(1)固

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Ⅱ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 (通“缭”)

Ⅲ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2)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

Ⅳ特殊句式

(1)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其”:代词,代箫声;然:……的样子;

正常语序:其为何然也?翻译:(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2)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安,是宾语,放在谓语“在”的前边了。

意思是:到如今在哪里呢?

②诵读提示

第3节,客人说出“悲”的原因——人生短暂,历史无情。比起气势宏大、生命悠长的长江来,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可悲!诵读这一段时,第一,读曹孟德横槊赋诗,周瑜鏖兵赤壁时,要读出英雄当时的气势,同时,也要把对英雄的仰慕之情读出来。可以这样读:“月明星稀……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对这两个反问句要诵出他们当年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情感。读“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句,读出当年英雄的气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语速放慢,字字千钧。第二,读出转折。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半句肯定上文,后半句骤转,读成“而今/安——在——哉”,强调英雄不在了,突出心情的怅惘空虚。第三,读“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羡长江之无穷”这句时,要突出悲哀感叹的心情。

1、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而今安在?一世英豪,也终为过眼云烟,何况吾辈小卒,命运不济、仕途坎坷,谈何理想、只顾泛舟、喝酒,令人可悲。

2、由江水的浩大、无穷想到人生渺小、短暂 。

3、由挟飞仙遨游、抱明月长终不可得想到理想的无法实现,摆脱不了现实的困境。

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走出了悲情、走向了超脱。

问题四:作者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苏子的自解)

(4)学习第4节:通过回答客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显示出作者的胸怀和洒脱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①重点字词

Ⅰ一词多义

(1)适

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C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D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

E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F 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2)逝

A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B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C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去,消失)

D 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3)

A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 曾不知老之将近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4)

A 苟非吾之所有 (假如)

B 欲苟顺私情 (假如)

(5)

A 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②诵读提示

第4节,苏轼的一番话表现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转折,语速要平缓。

(5)学习第5节:写主客得到解脱的喜悦。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第四段,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通过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也让作者自己从悲情中走出。)

分析:1、且夫,路标式的词语,分层次的标志。

作者认为“而又何羡乎”针对客的“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而来。

2、从什么角度阐述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变和不变的角度。

变: 不变

水:逝者如斯 未尝往也

月:盈虚如彼 卒莫消长

人:生老病死 代代相传

以水、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子的影响。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3、简言之,客与苏子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

客:(物)无穷 不变 (人)须臾 变化 (片面)

苏:物与人既变又不变 (全面)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第二层:从什么角度论述对待外物的态度?

取与不取的角度。

不取: 非吾之所有

取: 清风明月

苏子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他为客、也为自己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世事有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深受庄子人生哲学的影响,不为生死、得失、荣辱、毁誉所累,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

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问题五:比较:失意文人寄情山水的心境

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并非苏子的专利,东晋的陶渊明就有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园田,寄情山水之乐,苏子与之相同吗?能否作一比较。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真正地厌烦世俗,醉心于山水之中,忘怀世间的纷扰。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苏子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再次告诉了我们:

不仅他懂得释放情怀,寻求精神寄托,而且师法自然,汲取自然的博大、包容之养料,使自己身处困境依然积极有为,奋发前行。

问题六:将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

我们的年龄、我们的阅历,不可能遇上如此迫害,这等不幸,但在我们生活中不乏升学的压力,生活不如意、亲人的不理解等等的困绕,学习了本文后,我们怎么去面对困境呢?寻找排解、倾诉、心理疏导、

关键: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理性地分析问题,以积极乐观之心态对待一切困难。

心中永远相信困难的暂时性,走过风雨过后是彩虹,拥有一盏不灭的心灯。面对困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

豁达的情怀,它能使我们更快地走出人生的低谷。

苏轼在精神上占据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地,成为后人所敬仰。

苏轼太伟大,也许我们今天学不象,明天学不成,后天还有距离,但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有不懈追求,那距离不再遥远!

5、写作特点

(1)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写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组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组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报表县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3)材料安排上,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整篇文章的线索是“乐——悲——喜”,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天衣无逢。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2、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二、教学重点难点1、 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2、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三、教学课时:3课时(本教案是第2、第3课时)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前确定“走近苏东坡”主题阅读并制作语文小报、 确立研读小组等。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序幕:用优美的画面及音乐背景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一)、导入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二)、朗读要求学生边听配音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随后交流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三)、研读讨论:问题一: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乐 )——→(悲)——→(乐)问题二: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问题三: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1、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可分为两个层次: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2、 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变 不变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物 人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取 不取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问题五: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 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文学成就:文: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苏黄”(苏轼、黄庭坚)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文化遗产:书画成就 :“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食文化(东坡肉等)酒文化(自酿养生酒)茶文化(自制紫砂壶)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为官政绩:疏浚西湖、修建苏堤、 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四)、反馈交流1、 结合这次“走近苏东坡”的主题阅读,谈谈你的阅读收获。2、教师用多媒体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并作总结。老师的一点体会与学生共享:“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真正地成熟。(五)、读写结合根据作文命题,结合你对苏东坡的了解,补写XX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第二段,注意文意贯通。独上高楼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题记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在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半个盛唐。二、苏东坡三、辛弃疾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轻泪长啼血的悲鸟么?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一边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另一边“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端”。要让学生在一上课时就集中精力、神情专注进入状态,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认为教师有必要在新课的导语上做精心的设计,以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使教师的授课能象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性倾向,思维应运而生,并诱发他们对高层次学习的需求。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最喜欢利用诗文名句来设计一些既紧扣课文又富有文化文学品味的新课的导语,能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高效的接受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语文综合素养。诗文名句是浓缩的精华,它们的内在的美是令人咀嚼不尽的,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的语文味,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例如在讲《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我用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诗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这句哀婉凄美的诗句一下子使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青春的稍纵即逝,接着学生也很自然地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探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的“美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得到永恒?阅读课文后,学生也就被美丽的居里夫人不被上帝所给的美形所累,而是有大志,有大求,追求永开不败的美的伟大人格而深深感动。“‘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檫肩而过。’老师喜爱毕→www.kuaihuida.com←淑敏这位女作家是因为我有一次看到了她作品中用了的这句话。”这是我上《我很重要》一文时用的一句导语。富有禅意、充满哲理的语句一下子吸引了还在嬉笑的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圣而庄严。他们对人生的思考的角度也就更深广了。我发现不仅学生在学《我很重要》一文时很投入,而且课后对毕淑敏其它的作品也有所涉猎。他们在课前演讲、作文甚至周记中也喜欢经常引用到这句话,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感悟。又如我在上《前赤壁赋》时,用了XX年被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来设计新课的导语。“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使学生也更形象深刻地理解了“文章憎命达、穷而后工”等创作原则,给学生解读《前赤壁赋》提供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起点。接着老师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入课堂讨论的主要问题:黄州时期,苏轼面对荣辱得失是作出了怎样的理性思考,从而使他走出悲情?用富有文学文化品位的哲理性美文来导入课文,使整堂语文课也更具思想性。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和激情的学科,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文化和文学品味。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考能力去驾驭整堂课,还要有深厚的文化文学底蕴、娴熟的语言素养和良好教育机智去精心设计新课导语。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文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设计新课的导语,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赤壁赋》教案 前赤壁赋教案 篇五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重点、难点

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多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解决办法: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学生活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而后重点诵读一、二段,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2.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那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武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详见下文。),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关于“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 的。

《赤壁赋》教案 前赤壁赋教案 篇六

1、 了解苏轼。

2、 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之战》

3、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苏轼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磊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相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仑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题解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麟,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行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 (chan)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责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注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乎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阅读上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以下习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是岁十月之望

(2)履 岩

(3)披蒙茸

(4)适有孤鹤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如此良夜何

(2)顾安所得酒乎

(3)以待子不时之须

(4)江山不可复识矣

(5)听其所止而休矣

3、这篇赋渲染的气氛前后有什么变化?

4、孤鹤有什么象征意义?

5、末段所写的梦境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境在创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6、末段所写的梦境寄托作者怎样的情思?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这篇名赋可以本文学习的重点。全赋5段,537字,中速诵读约3分钟,如用三课时教完,读10遍也不过半小时。但读10遍却不一定能成诵。即令死记硬背强行记住还容易忘记,教师应当在帮助学生自读注释,教师释疑解惑——这还会花太多时间。骈散夹杂的句式,参差错落之中见整齐之美,声韵之美,使全篇适于美读。朗读时,可播放配乐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意。指导朗读应注意下列几点: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词重读。2、读出节奏。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而观之。3、读气势。如“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节奉一至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4、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读者细心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为背诵作好准备。前有释疑解惑环节,倘遇文章仍不能通晓处,则用“随读释义法”解决。

背诵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而应注意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相机强化。下列教学手段当有助于学生背诵。

1、 整理文有生命力的四字短句,明确其意义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发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月明星稀、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世之雄、一吕扁舟、沧海一粟

逝者如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杯盘狼藉,相与枫藉,乐方既白

《赤壁赋》名句长短交错,短句变化较多。大部分短语为四字两个节奏。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是熟悉文中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古籍文章加深印象,为背诵全赋打下坚实基础。

2、 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夏末秋初七月十六那个凉爽的夜晚,苏轼与朋友荡桨赤壁江面。清风习习,水面泛起国细的波纹。东坡一边向客人敬酒,一边吟唱起《诗经陈风》中妹子 首优美的高雅的《月出》:

月亮出来明皎皎呀,佳人容颜多俊俏呀!

身材苗条惹人爱呀,相思缠心好烦恼呀!

吟罢,乐坡笑了,客出笑了。似乎受到可鄙怕感召,一会儿,月亮从东山顶端露出脸庞,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一时间,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光辉应。苏子与客驾一叶扁舟,飘浮在辽阔苍茫的大江之上,仿佛腾云驾雾,在空中迎风皋翱翔,却不知飞往何处,又仿佛离开了凡俗的尘世,进入了云遮雾绕的道教仙境……

完成这一练习,,学生须反复第一对秋江月夜的描写,在揣摩文意的过程中,展开自己的想象。又以一种类似倒译的方式,依据示例背诵第一段。

3、 根据文赋对仗特点填写《赤壁赋》中的句子。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 ; ,羽化而登仙。

哀吾生之须臾, , ,抱明月而长终。

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这篇名赋对仗形式多样化,有工对,也有宽对,有当句对,还有隔句对。在填空过程吕,既可感受苏轼赋遣词造句的出神入化,也可贪图苏赋对仗艺术的精妙绝伦。

4、 根据文赋押韵特点填写《赤壁赋》中的句子。

其声呜呜然, 慕, 诉, , 缕。 , 妇。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色, , 竭, , 适。

《赤壁赋》凡十二换韵,诵读时注意这一特点,可以提高记忆效果。一首诗,,较之于一篇散文往往空易诵。《显壁赋》是古代的散文诗,不独表现于意境的诗化,也表现于变速器 方形式的诗化。指导背诵不可不抓住这一特点

5、 明确客之三悲,苏子二论及议论层次的转换。讨论归纳,

客主议论实为一体,反映苏轼思想的两个侧面。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况吾与子……”之况。苏子二论:“何羡”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共适”论(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也子之所共适)。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议论文字理中见景见情,尤其见高妙。

组织这场计论的主要目的,是理清三四两段层次,,并在此基础背诵。这两段是背诵全文的难点所在,对文意作一些简单讨论,有助于在理解文意把握层次后背诵。

6、 根据提示,写出本篇中描写“风月”议论“风月”的句子。

描写风月

月出: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沂流光。

月照: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适。

月消: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议论风月:

客引曹孟德写月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客借月议人生失意: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借月展开议论: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苏子以月借喻人生: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风月”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把握住上列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背诵全赋之骨。

7、 利用板书,提示背诵《赤壁赋》的思路。

《赤壁赋》教案 前赤壁赋教案 篇七

1、体会文章情感的波澜起伏;

2、感悟作者泛舟赤壁而流露的情怀。

引导学生以“美读”为桥梁进入文章意境,体会情感的波澜起伏;接着以“望”字为立足点进一步“悟读”,从而理解作者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散文家余秋雨曾说过:“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落在了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因为文人墨客往往会在跋涉千山万水时感慨历史人生。大文豪苏轼似乎对赤壁情有独钟,在贬谪黄州期间两次登临便写下了“两赋一词”。“创作就是倾诉,阅读就是倾听”,让我们通过美读和感悟来聆听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寄托的心声。

1、教师带感情范读全文(配乐配图)

师:这是一篇文赋,既有诗歌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行云流水之致,老师希望能通过范读全文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传达给大家,请同学们在诵读技巧处理及音乐转换中体验一下。

2、思考:作者在泛舟赤壁时内心翻起了怎样的情感波澜?

3、美读以体会感情(让我们在美读中具体体验一下情感流淌的方向。)

(1)师: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寥寥几笔便简洁明快地描绘出赤壁的秋江月色。

①哪几句话是景物描写?江面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边诵边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爽平静——怡然自得)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瀚无边——疏朗开阔)

(月出)

②“一切景语皆情语”,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泛舟秋江的心情?(先析后诵)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徘徊)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析:“诵”、“歌”: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

“纵”、“凌”:任凭一叶扁舟凌越万顷秋江,心境也随之疏朗开阔,豪迈激越。(强化此心境:“浩浩乎”、“飘飘乎”)

③全班配乐朗诵,体验情景交融(乐曲《高山流水》)

平静——愉悦——豪迈

(2)师:此情此景令人陶醉,禁不住快乐地扣舷而歌,却引出了一曲洞箫,幽咽悲凉(“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如何描写?

动情处……余音不绝,缭绕江面……使人如闻其声,也要凄然落泪……

诵读指导: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学生判断重读字)(指名带感情吟诵,配乐《佛上殿》)

(3)①师:一股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共赏清风明月,泛舟万顷秋江,此乃人生一大乐事,究竟是什么触动了“客”的心弦,从而吹出如此哀怨的乐曲?

触景伤怀:赤壁江月——三国赤壁故事——一代枭雄曹操

②指名诵读塑造曹操形象的语句(注意感情的跌宕)

师:你觉得哪句话最具感染力,能传达内心感慨?

指导:固一世——之雄也,(蓄势待发,气势如虹——字字千钧,千古定评)

而今安——在——哉?(激流跌宕——沉重惆怅)

亦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

全班诵读体会

③师: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反观微不足道的生命,“客”不免发出怎样的感慨?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人生须臾,登仙乏术,无限空虚怅惘无处倾诉,只好借箫声托付给冷清悲风,情感至此已落入低谷,似乎已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了。

④师:是不是情感再也无法回升?苏子的哪一句话透露出“柳暗花明”之所在?

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在宇宙间生生不息)

师:有“哀”才有“羡”,无“羡”自然也就没必要去“哀”了,至此似乎豁然开朗,最后开怀尽兴,尽得“共适”之趣。

4、小结:情感流淌的如行云流水,跌宕起伏,摇曳多姿。至此,我们已聆听到苏轼(主客)心声,要真正走进文章境界,除了“聆听”外,还得与作者产生“共鸣”。

1、思考:掀起情感波澜,触发主客对答的源头在哪里?还记得幽咽悲凉的洞箫声因何而起吗?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执着的希望

难免有失望

师:“望穿秋水”,望的是什么?你听到歌者的心里话了吗?

赤壁赋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美人”——圣主贤臣、美好理想“渺渺兮”——深沉的情怀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歌者复杂深沉的情怀无心流露,借助客人的箫声传达,高山流水遇知音,

而引发了主客问答(借助“水”和“月”)

2、披文以理解心声

(1)讨论:主客思考宇宙人生的分歧在哪里?(“变”与“不变”)

各自如何借助“水”和“月”喻理?

分析:(客)由眼前所见长江、月亮——人生与宇宙对照;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月永恒、人事沧桑。

有“人生如梦”的感慨。(“变”)

(主)还是拾取眼前的“水”和“月”说起

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逝,但始终源源不绝;月亮虽有圆缺盈虚,周而复始,而月亮仍是千古不变那个月亮。

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

超然物外,功名富贵、荣辱得失如过眼云烟,精神自由。(“不变”)

(客)托悲于风,叹息有志无为。

(主)“无穷”江月为“吾生”所享用,“明月清风不用一钱买”,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白发渔樵……)——“客”也解脱忧愁。

板书:吾生须臾

(客)——人事沧桑(变)——托悲于风

长江无穷

望——水、月

逝者如水

(主)——物我无尽(不变)——共适江月

盈虚者如月

(2)师:我们有幸听取了主客间一场关于宇宙人生问题的对答,实际上主客对话均作者一人的内心独白(借主客问答以抒情写志乃赋的常用手法)

①这意味着什么?是苏轼怎样的心情写照?

波澜起伏的是苏轼一人的矛盾心情,人事沧桑、物我无尽均是苏轼一人探求的结果。

②你是否理解苏轼在贬谪逆境中寻求的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并非完全的超脱,难免有志无为的苦闷,而又力求在自然美景中超脱,在自然规律中追求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精神境界(老庄)。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物图卷中又一个显赫的名字。

(3)师:也许在以“望”为立足点感悟文章在“水”和“月”中融会的“理”和“情”后,我们方真正理解苏轼泛舟赤壁时的心声(共鸣)。

诵读:带着“我理解”的心态诵读第四段,加深领悟。(配乐《渔樵问答》)

结合你学过的诗文,谈谈对中国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看法。

前赤壁赋教案 篇八

一。 教学内容:

《前赤壁赋》

二。 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前赤壁赋》,达到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辨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 知识归纳总结:

苏轼(1037~1101)

(1)少年得志

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相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2)乌台诗案前后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三个月,就因为他的牢骚诗“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又联系他在《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结果是“近来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后来正是曾拥护过王安石的“巧进之士”把王安石出卖了,使其罢相。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诗案之前,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渴望有朝一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探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轻狂:“老夫聊发少年狂”。

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常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我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3)晚年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四。 课文分析: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赤壁:湖北黄冈赤壁,与湖北嘉鱼赤壁同被作为周瑜破80万曹军之壁战场故迹。

属(zhǔ):请,让,说。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诵《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越过一望无际白茫茫的江面。江实在旷远啊,船儿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上天的神仙。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溯(sù):逆流而上。袅袅(niǎo):细长,形容声音婉转悠长。嫠(lí)妇:寡妇。

译文: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像含怨,像怀恋,像抽泣,像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像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愀(qiǎo)然:忧愁的。样子。缪(liáo):盘绕。舳(zhú):船尾;舻(lú):船头。酾(shī):斟。槊(shuò):长矛。须臾(yú):片刻。

译文: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屡次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4)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藏(zàng)。肴(yáo):荤菜。适:享用 枕藉:叠枕挤睡。

译文: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分析: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1、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2、客:无穷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辨。)

分析“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辨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辨使他乐观旷达。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总结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

《赤壁赋》教案 前赤壁赋教案 篇九

1、学习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品鉴技巧之美。:

3、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二课时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擅天下”的美誉。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这位旷世奇才的佳作——《赤壁赋》。

学生把在课前预习整理的材料进行交流。

首先交流实词和虚词,把它们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在校 教师及时作判断,给出正确的答案。(实词和虚词略)。

接着交流词类活用情况:

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词作状语;东望武昌

接着交流句式:

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的语言,字词和句式特点,全面解决的边面意思。

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 是什么样的景? 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景: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真的很佩服苏轼。

第二段思考:(1)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明确: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

(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游 景乐 (以景动人)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水月” 歌 情悲 (以情感人)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这9篇《赤壁赋》教案 前赤壁赋教案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前赤壁赋教案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