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竹节人教学设计优秀13篇

竹节人作文 篇一

今天,我们学习了《竹节人》这篇课文,大家都觉得特别有趣,我也一定要做一个威风凛凛的竹节人来玩儿。

首先,找几个吸管剪成寸把长的一截,在上面画上眼睛、鼻子、嘴巴,用针扎开两个小洞,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和身体了。

接着,再剪八节稍微短一些的吸管和四个圆片,当做竹节人的手脚和四肢。

然后,剪一个大一点的圆片,减掉一块,整个用透明胶带粘起来,竹节人的帽子就做好了。

最后,用一根线把竹节人的身体、四肢、手脚和帽子穿起来,两只手里再拿上一根棍子,棍子顶端系一条红丝线,竹节人就做好了。哇,好威风,真是神奇极了!

同学们做的竹节人也都各有千秋,千姿百态。看吧,有的举着一把偃月刀;有的穿着红披风;有的拿着一柄蛇毛;有的扛着一根金箍棒,号称“齐天小圣”;有的……真是太有趣了。

我们小组四个人拿上各自的竹节人,把线嵌入课桌下,玩起了斗竹节人。我的竹节人还没有站稳,对面的竹节人就已经叉腿张胳膊拿着他的两个小金箍棒朝我的竹节人打了过来,谁知弄巧成拙,差一点儿把他自己的金箍棒打飞。我们的竹节人“咚咚锵咚锵”地搏将了起来,嘴里念念有词,斗得全神贯注,忘乎所以,十分入迷。

在这一节课我们玩的心满意足,十分尽兴,连下课铃声都没有听见,真是太热闹太入迷,太开心了!

竹节人教学设计 篇二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自己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因为“我”和同桌上课时偷玩斗竹节人,竹节人被老师没收了,却意外地发现老师也和“我们”一样喜爱竹节人的故事。这是一篇回忆类文章,语言生动又富有童趣,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童真、童趣的可贵。

虽然学生们可能都没有玩过竹节人,但文中那种对玩具的痴迷和喜爱却能引起学生们的情感共鸣,相信学生们能结合他们的生活来理解,还是比较容易的。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阅读策略,就不同的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可以采取分组交流的方式来学习;同时通过品读文本,还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去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会写16个生字,重点理解“疲倦、威风凛凛、别出心裁”等词语。

2、根据课文导语中给出的三个不同任务,采取不同的方法阅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童年的生活是自由快乐的。

4、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制作竹节人和斗竹节人的过程写得具体生动的。

5、品味文章生动、幽默的语言。

教学重点:

了解做竹节人的过程,感受斗竹节人的快乐;品味生动、幽默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豁、凛、疙”等1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疲倦、疙瘩、威风凛凛”等词语。

2、对照课前导语和课后思考题,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梳理课文层次。

3、品读重点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幽默。

教学难点

1、正确读写生字词。

2、理清课文的故事情节,梳理行文思路,根据阅读方法确定学习重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展示一些手工老玩具的图片,如木枪、弹弓、陀螺、毽子、风车等,再出示一些时下流行的玩具的图片,在对比中导入本课课题。

过渡:同学们,这些老式玩具你们认识几个?这些新式玩具呢?乍看上去,这边的玩具显得简单粗糙,这边的玩具显得精美有趣,它们是不同年代的孩子们的最爱,都给孩子们留下了珍贵的快乐记忆。玩具永远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之一,特别是在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那些手工玩具就显得格外珍贵了。今天啊,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有趣的手工玩具――竹节人。它长什么样子呢?同学们可以翻开课本看一看。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范锡林,1950年生于江苏无锡。199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集《辟邪铜钱》《秘道》《小巷三杰》等,已发表小说、童话、散文三百多万字。他的作品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等40多项奖项。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画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

豁开 疙瘩 卡住 冰棍 孙悟空 橡皮擦 雕刻 磕头

跺脚 颓然 沮丧 趴下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预设:本课的生字比较多,有些还比较难写,教师在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时,要对易读错字、易写错字进行点拨。本课的四字词语也比较多,可引导学生进行积累,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词典的方法解决。

◆需注意的字音:

“凛”是前鼻音,“橡”是后鼻音,“筹”是翘舌音,“裁”是平舌音,“瘩”要读轻音。

◆需注意的字形:

易混字:裁―栽―载磕―瞌―嗑

易错字:“疙”被包围部分是“乞”,不是“气”。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圈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过渡: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大致了解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画出你认为写得好或打动你的句子,想想它好在哪里、为什么能打动你,稍后举手交流。

2、交流圈画内容,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相关语句。

(1)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预设:引导学生从修辞的角度去品读这句话,说课桌的“年纪”,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裂缝“像黄河长江”,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非常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课桌破旧的特点。而这样的课桌就是竹节人“大战”的战场。

(2)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预设: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竹节人比作健美的小伙子,“威风凛凛”和“叉腿张胳膊”又属于神态和动作的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出了竹节人的神采。

(3)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预设:引导学生留意这里用词的丰富、语言的幽默和描写的画面感。如“赫赫伟绩”“鏖战犹酣”是大词小用,语言幽默,表现出了游戏时间之长、次数之多,突出这个游戏的吸引力之强、乐趣之多,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童年时期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同时趁机让学生找出本文中的四字词语,多积累,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可在课后通过查词典的方法解决。(出示课件)

词语归纳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呆头呆脑 大步流星 怒气冲冲

暴露无遗 念念有词 忘乎所以 心满意足 轻手轻脚 前功尽弃

叱咤风云 得意扬扬 弄巧成拙 虎视眈眈 津津有味 咋咋呼呼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简单说说全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竹节人被没收后发现老师也爱玩竹节人。)

(2)合作与交流。标上段序,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划分原因,归纳出每一层次写了什么。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我们”喜欢玩具。

第二部分(第2―19自然段):主要描述了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与乐趣,体现了“我们”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

第三部分(第20―29自然段):主要写老师没收了“我”和同桌的竹节人,却也偷偷玩竹节人的趣事。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

过渡:其貌不扬的竹节人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大家有没有心痒痒,也想动手做一做竹节人呢?每个特定的时代都有对应的玩具,我想同学们从小到大肯定玩过各种有趣的玩具,它们也一定给你带来了许多乐趣。但老师觉得有点遗憾的是,今天的玩具太过精美,而且少了一点人情味,大家多是自己玩,而很少能体会到许多人围在一起玩某个玩具的快乐了,更何况那玩具还是自己亲手做的呢?下节课,我们就去看看竹节人的制作过程以及斗竹节人的诸多乐趣。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新词,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划分了文章的层次,还对一些好词、好句进行了品读。我们这节课并没有就阅读策略进行学习,下节课,我们将接触一种新颖而有趣的阅读方法。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不同的任务采用不同的方法阅读文章,分组交流学习。

2、通过品读文本,激发学生对于自己平时生活的联想、思考,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感知童年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由于阅读目的不同而应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抓住阅读重点。

2、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斗竹节人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豁开 疙瘩 卡住 冰棍 孙悟空 橡皮擦 雕刻 磕头

跺脚 颓然 沮丧 趴下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播放斗竹节人视频片段,导入课文。

过渡:同学们看看,这是我找到的斗竹节人视频。竹节人玩具确实是一个比较古老的玩具,我竟然找不到太多关于它的视频资料,也很难买到实物。好在作者的描写十分生动,我们还是去文章里瞧一瞧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导语和课后习题,快速浏览全文,确定阅读任务,完成表格。

2、学生自由选择阅读任务,确定分组,小组交流、汇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圈画重点、思考问题。

阅读任务一: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①找出制作竹节人的相关文字,写一份制作指南。

预设:重点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抓住句中的数量词“一截”“八截”“一对”“一根”和动词“锯、钻、做、穿”来整理。课文第11―13自然段也有一些关于让竹节人更威风的装饰方法,如系上冰棍棒儿、装上废钩针,等等。若学生就这几自然段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

②找出与竹节人的玩法相关的文字,画出重点字词。

预设:重点阅读第8、9自然段,重点字词如“嵌入、拉紧、一松一紧、放在一起、对打”。

③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为什么用这么多说明性的内容来详细介绍做竹节人的方法和竹节人的玩法呢?

明确:详细介绍做竹节人的方法和竹节人的玩法,一方面是因为读者可能对竹节人的游戏不熟悉,所以说得详细,让读者有一定的了解,若感兴趣,还可以自己制作和玩竹节人;二是时间过去了那么多年,作者竟然还对竹节人的制作和游戏过程记得那么清楚,可见竹节人曾给他带来了许多快乐,所以在这个说明的过程中又蕴含了作者真切的情感。

阅读任务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①竹节人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乐趣?结合相关语句说一说。

预设:全文随处可见竹节人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做竹节人是一件乐事,斗竹节人更是乐趣无穷。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能说出“乐趣”即可。

生1:做竹节人看似简单,却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动手的乐趣。因为大家都迷上了做竹节人,所以“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大家都乐此不疲。

生2:斗竹节人就更有趣了。“(两个竹节人)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没头没脑”“呆头呆脑”读来就让人觉得好笑,因为斗竹节人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两个竹节人对打,但简单的玩法儿折射出的却是孩子们对竹节人单纯、热烈的喜爱。

生3:我觉得给竹节人起名字也很有意思,我读到第11―13自然段的时候都笑了。其貌不扬的竹节人被安上各种装饰,取上各种大名之后,仿佛真的很神气。比如这句话:“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可见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得意,那种快乐与满足的情感溢于言表。

②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描写斗竹节人的有趣经历(第8―19自然段)。一般来讲,写竹节人搏斗的场面要按照斗竹节人的具体过程来写,但课文中记叙的是几个片段、几个画面。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构思布局的呢?

预设: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词“有时”“还有”“其实”“下课时”来理解,这些内容是随着游戏的欢乐程度一步步写下来的。

阅读任务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①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时,哪些段落可以略看?

明确:重点阅读第20―29自然段,即课文的第三部分,前面的内容可略看。

②老师没收竹节人时“怒气冲冲”,玩竹节人时却又“全神贯注,忘乎所以”,这矛盾吗?你觉得老师的这一行为会影响老师的形象吗?

明确:老师“怒气冲冲”是因为“我们”上课时没有专心听讲,并不是因为他不喜欢竹节人。这并不会影响老师形象,相反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充满童趣的老师形象。

③为什么“我”和同桌虽然没有拿回竹节人,却“心满意足”,而且“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了?

明确:当“我们”看到老师玩竹节人的那一幕时,肯定惊奇于孩子们喜爱的竹节人竟获得了老师的青睐,原来看似严厉的'老师也有那么可爱的一面,这样的发现让“我们”很开心。同时,“我们”也因为自己制作的竹节人给了老师一个放松、玩乐的机会而感到自豪。老师玩竹节人的一幕也成了“我”关于竹节人的美好回忆的一部分了。

(2)教师相机指导阅读方法。

预设:三个小组有三种不同的阅读目的,学生分组学习,根据阅读目的选择相应的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学习,但学生往往会按照以往的习惯来阅读全文,这样时间必然是不够的。教师便可以在过程中相机指导:“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系不大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比如,你是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阅读,遇到文中写‘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内容时,只要浏览一下就可以了。”这样的指导比较有针对性,可以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阅读方法。

3、师生共同品读精彩段落。

(1)读第11―14自然段,体会竹节人的威风和神气。

思考:①同学们是如何装饰竹节人的?完成下面的填空。(课件出示填空题)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就成了手握()的(),号称()。

竹节人手上装上两根(),就成为手握()的(),号称()。

还可以用()剪一把(),用铁丝系一绺()做一柄(),给竹节人装上。

②“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给你什么感觉?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课桌比作古战场,从中可见孩子们用各种材料装饰竹节人,给竹节人起上各种名号,把竹节人当成在战场上厮杀的战将,写出了孩子们斗竹节人的热情之高,以及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之多。

(2)读第17―19自然段,感受场面之热闹。

思考:

①读一读第17、18自然段,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这三个词都是主谓式结构,都是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同时,这三个词常用作武术招式名,形象而生动,突出了招式的威力强大,也就可见竹节人“战斗”的紧张和激烈了。第18自然段中的一组拟声词让人联想到戏剧中渲染气氛的锣鼓。这两段用简洁的文字烘托了斗竹节人时紧张而又激烈的场面,同学们斗竹节人时的场面犹如武林高手过招,又似千军万马酣战的古战场,气氛活跃、阵势浩大。

②从哪里可以看出观战的“观众”也很投入?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呢?

预设:抓住关键字词来体会,如“一圈黑脑袋”极言观战的人多,反映了观众很投入;“攒”的意思是“聚”,表现了同学们围聚、簇拥的状态,表现出热烈的氛围。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想一下:发生了什么事,会令观众“跺脚拍手”“咋咋呼呼”?观众会说些什么?

明确: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我们”专心入迷的样子,而是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一是“攒着”围观、“跺脚拍手”“咋咋呼呼”的细节,一是听不见上课铃声,要等老师来了才知道上课的事实,这些侧面烘托与精彩的细节既表现出“我们”对斗竹节人入迷,又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学生可根据自己童年的游戏经历进行补白,获得愉快的阅读体验。

三、拓展阅读,学有所获

过渡:范锡林笔下的竹节人是战场上的壮士,现在我们来看另一位作家笔下的竹节人,她童年时的竹节人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大家读一读、想一想,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交流。

1、出示片段,学生拓展阅读。

玩竹节人的多是男孩子,女孩子通常只是当观众。我不想当观众,要用竹节人来唱戏。大哥和二哥都有好手艺,能雕出男面相和女面相。我最骄傲的事,就是我的两个哥哥给我做了二十多个竹节人,有些竹节人的手上还安有竹片削的小斧子、小宝剑,甚至小锄头、小剪刀、小竹笛、小碗等。我把这些竹节人装在一个小竹箱里,那是我最迷恋的玩具。

木鬼戏听多了,我能记熟情节和戏词。我常用这一班子竹节人立在一张长椅子上唱戏,全心投入进去,完全在戏中。后来,我大胆地更改一些戏的情节。再后来,我又试着把电影里看过的故事用竹节人演一演。又再后来,我把生活中好玩的事演进去,每个竹节人扮演身边的人。最初,只有我的小狗是忠诚观众。任何时候,我在用竹节人演戏,它都伏在椅子前,和我面对面,目不转睛地看得入神,一副百分百铁杆戏迷的样子。后来,多来了三条狗当观众。再后来,就有了人当观众,多的时候能达二十多个。有些人被我用竹节人演进去,他们也觉得骄傲。没有被我演进去的人来找我,希望也能被我用竹节人演一下。有人喜欢看,我就有了编戏、表演的激情和动力。

2、阅读与交流。

(1)说说作家王勇英笔下的竹节人与课文中的竹节人有什么不同。

(课文中的竹节人是打斗用的,而这里的竹节人是“戏班里的演员”,而且形象更丰富些。)

(2)作家王勇英从玩竹节人中收获了什么呢?

(收获了编戏、表演的激情和动力。)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竹节人作文 篇三

“看我一招黑虎掏心。”“不不不,还是看我泰山压顶。”“啊?怎么会这样?”这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啊?原来是从我们六(2)班的教室里传来的呢。

梅老师说:“六人一组,可以到别人的那边去比赛或者去看。不过没有竹节人嘛,那就只能旁观了。”那些没有做的同学只能发出一声哀叫。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看,有的同学兴致勃勃地与别人开战,有的同学津津有味地“坐山观虎斗”,有的紧张地做准备工作,有的正全神贯注地控制着绳子……我也准备开始玩我的竹节人了。

我的竹节人全身绿的,手上拿着一根如意金箍棒,我还给他做了一个竹叶做的帽子,但是戴上去就显不出威风了,于是我拿下了帽子,并且胸前刻上了他的名字――齐天小圣。

第一回合,我找前桌丁可昕战斗。我使用我的齐天小圣,没想到她拿出了“重量级”的选手――水管人,那个体积比我齐天小圣整整大了一倍多,但我丝毫不怕。我攥着底下的绳子前后移动,灵活地穿来穿去,水管人的攻击丝毫打不到我的齐天小圣。而水管人似乎是被线卡住了,乘其不备,我对他发起了进攻。我拉着绳子扯上扯下一套动作。最后,用手中的武器给他来了当头一棒,打得他毫无还手之力,这场比赛获得了胜利。

接着,我去挑战我的同桌。因为它竹节人是个小个子,而我是个大个子,不好进攻。刚开始时我就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于是,我让齐天小圣来一招劈叉,使它变得稍微矮小一点,再用手上的棒子猛地一击,这竹节人不一会就被我打得连连求饶。

就在这时,老师宣布比赛结束,我们只好偃旗息鼓,放下手中的竹节人,进入休战状态。

竹节人作文 篇四

哈!竹节人做好了,不得试玩一下吗?我在家中仔仔细细地寻找了一遍,没找到一件有裂缝的东西。

怎么办呢?

有了!我从床底下搬出了一箱牛奶,把牛奶全部倒出来,把纸箱开条缝,再剪掉一个面后就完成啦!竹节人可以在上面打斗了!

我把竹节人放上去,手在下面一拉,嘿,竹节人站起来了!我把下面的线一松一紧,竹节人就舞动起来了,先来个帅气的蛟龙过海,竹节人的竹棍子的两头上下摇动,让敌人无法前进。

再来个翻山倒海,竹节人先面向左边,再突然一下转到右边。

再来个……突然竹节人卡在了上面,不动了。“唉呀!怎么不动了?”我着急地问爸爸,“不是吧,刚做好就被你玩坏了?”爸爸心疼地把竹节人拿出来,仔细地检查。

“哦,原来是线上的结太大了,线卡在洞上了。”说完,爸爸把原来系的大结散开系小了点,果然,再放在纸箱上时,竹节人立马站了起来。

修好了竹节人,我又和妹妹开始了PK。“蛟龙过海、泰山压顶、翻天倒海,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我大喊,妹妹也不甘示弱:“黑虎掏心、双节棍……嗯啥啥过海来着?咚锵咚锵咚咚咚咚咚咚咚锵!”最后我用坚持得到了胜利。

竹节人真是件极有趣的玩意儿。

竹节人作文 篇五

吸管是生活中常见的,不仅可以用来喝饮料,还可以变成一个怀旧玩具,这可是个新鲜玩意儿。最近,我们全班都迷上了“管节人”,那是根据竹节人改良而来的。

这东西比其他东西难做得多,但材料随处可见:吸管、剪刀和一根绳子,加上一些小木棒和颜料笔,材料已到位,再将吸管剪成寸把长的几段作为关节,再在身体上钻一队小眼,供装手臂用,四肢拼接在一起,穿上棉线就成了。眼一定要小,穿线的力度要适当,太用力会让管节人四肢崩坏;太轻了,又会让它弱不禁风,变得不堪一击。这一串动作,让我差点心态爆炸。

当我来到班上看到别人的竹节人,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的绚丽多彩,高大威猛;有的装饰特别,小巧可爱;再与我这弱不禁风的小透明一比,我才知道什么叫璀璨夺目,什么叫甘拜下风!

我一边唉声叹气,一边对着自己的管节人埋怨着。我正悻悻然准备把它丢入垃圾桶,看见肖瑞杰和李籽暧拿着管节人在对打,我情不自禁地上前凑热闹。他们俩玩得好不欢乐,一脸着迷的神色。只见李籽暧的线一拉,小人的手臂一摆,肖瑞杰就无力招架了。“吃我一招!”肖瑞杰发起进攻了,我也跟着笑了,心里的失落顿时化为乌有。我拿着自己的管节人自娱自乐起来,一会儿让它变成手拿锄头的农民,一会儿让它变成悠闲自在的摆渡人,看着它变来变去,我开始对自己的小人爱不释手了!

这吸管可真是变化多端,一变就是一种乐趣。你看,下课铃声响了,同学又纷纷拿出自己的小玩意儿,咋咋呼呼玩起来了!

《竹节人》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材分析:

《竹节人》是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玩的情景,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同时也写出了老师童心未泯的一面,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儿时玩具带来的心灵快乐。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教材在阅读提示中给学生安排了三个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体会阅读同一篇文章,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

二、教学目标:

1.会写“凛”、“棍”等14个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个词语。

2.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

了解做竹节人的过程;感受斗竹节人的快乐;品味生动、幽默的语言。

四、教学难点:

学习有目的地阅读,完成三个阅读任务;体会“根据阅读的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语文要素。

五、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小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学习任务

1.今天我们学习第三单元的课文,请翻开单元导语页,齐读单元导语。

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是本单元的习作要素。)

板书课题——竹节人

2.猜一猜课文写什么?

(预测、提问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发现策略秘密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围绕竹节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制作竹节人―—玩竹节人——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

预设:刚才同学们自觉运用了预测、提问等阅读策略。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它对于课文的学习有哪些要求?

板书:有目的地阅读

(三)聚焦阅读任务,分组合作阅读

1.明确本课的三个阅读任务。

分组前指导:要完成三个不同的任务,阅读时关注的内容一样吗?采用的阅读方法一样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快速浏览课文选择内容)

2.分发学习单,出示阅读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一和任务二。

PPT出示阅读要求:

(1)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

(2)对照任务,反复细读文段。

(3)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单。

(四)交流阅读收获,提升语文素养

任务一竹节人制作指南

1.介绍完成的制作指南,你们是如何阅读的?主要关注了哪些内容?

预设一:我们小组在完成制作指南时重点关注了第三自然段的内容,通过细细的阅读、圈画关键词梳理出了制作指南准备材料和制作步骤部分。

预设二:我们先找到描写制作过程的段落,对所描写的内容进行了整理,提炼了制作竹节人的要点。

预设三:我们关注了课文的8.9自然段,知道了竹节人的玩法。

总结:阅读要仔细,搜集信息要全面;阅读关键信息时,要学会根据需要进行整理。

2.展示、评价优秀作品,指导非连续性文本的写作。

通过合作学习完成了制作指南,阅读上有什么收获?

为了完成阅读任务,我们先快速地浏览了课文,找到了制作竹节人所对应的段落。对于与任务有关联的内容,我们进行了细读,其它内容,我们则进行了略读。

板书:提取关键信息

任务二品读乐趣体会情感

1.竹节人这种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乐趣?你们是怎么读出来的?

2.关注语言、精读品味语言。

(1)预设:出示第11-13自然段,师生配合读出神气。

孩子们用各种材料装饰竹节人,给竹节人起上各种名号,把竹节人当成在战场上厮杀的战将,写出了孩子们斗竹节人的热情之高,以及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之多。

(2)预设:出示第17-18自然段,这三个词常用作武术招式名,形象而生动,突出了招式的威力强大,可见竹节人“战斗”的紧张和激烈了。文字烘托了斗竹节人时紧张而又激烈的场面。

(学生活动:做动作,读句子,再想像其他有关武术招式的四字词语,欣赏竹节人打斗的视频,为视频有感情的配音。)

(3)预设:出示第19自然段,你从那些词语中感受到乐趣?

读第18—19自然段,感受场面之热闹。

预设:抓住关键字词来体会,如“一圈黑脑袋”极言观战的人多,反映了观众很投入;“攒”的意思是“聚”,表现了同学们围聚、簇拥的状态。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我们”专心入迷的样子,而是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表现出“我们”对斗竹节人入迷。

总结: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加深我们的读书感悟,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

(板书:抓关键词句)

(五)回顾过程、教师总结。

1.这节课,同学们根据阅读目的,找到对应的段落,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进行了阅读,体会了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完成了玩具制作指南。

2.下节课我们将要完成任务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我们应该关注哪些内容呢?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呢?同学们,下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继续完成任务

1.分组检查字词。

别出心裁技高一筹暴露无遗忘乎所以

威风凛凛叱咤风云大步流星轻手轻脚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虎视眈眈

2.根据任务,明确内容。

任务三的阅读任务,要重点关注哪些内容呢?(形成策略意识,采用适当阅读方法。)

预设: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关注第20―29自然段。

(二)细读课文,验证阅读任务

1.默读课文,讲一个有关这位老师的故事,要求用上“虎视眈眈”“怒气冲冲”“忘乎所以”这三个词语。(出示)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起因(虎视眈眈)

经过(怒气冲冲)

结果(忘乎所以)

2.指导故事的梳理。

板书:复述故事

小组内讲一讲,推荐优秀同学在全班展示。

(三)分享学习经验,形成策略意识

1.结合课后三个学习伙伴的交流情况,回顾一下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关注了哪些内容,采用了哪些阅读方法。

2.交流反馈。

预设:任务一,重点关注了课文3~18自然段,提取了关键信息。

预设:任务二,特别关注了“我们”投入地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部分,聚焦关键语句和描写,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预设:围绕第三个任务,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关注了老师没收竹节人的动作、玩竹节人的神态描写。

小结: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等会有所不同。

板书: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不同

3.实践运用:读一篇文章我们可以“有目的地阅读”。如果是一本书,你觉得可以运用这一策略么?

预设:有目的地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有选择地跳读,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篇章,短时间翻阅多本书籍。

结束语。

板书设计:9竹节人

有目的地阅读

制作指南(提取关键信息)

分享乐趣(抓关键词句)

讲述故事(复述课文)

竹节人作文 篇七

今天下午,我做了一个很有趣的玩意儿__竹节人。

竹节人的制作方法我们要先准备毛笔杆和纳鞋底的线。主要的方法是:先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了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锯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节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那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但我主要讲的是我玩竹节人的乐趣。

在我把一切工作完成后我就开始玩竹节人了。在刚开始竹节人一瘸一拐的,因为我可能还不太熟练吧!但我很努力的把竹节人做好,练好。再过了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我终于把竹节人练好了。我真想和别人的竹节人对决一下。然后我就去找我哥对决了,他也有。三局两胜。好,听你的。第一局他胜了,但我不服:再来,下局绝对胜你!来!他很有自信。不料,第二局我胜了

竹节人看似很麻烦,但是还是很有乐趣的。

竹节人作文 篇八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可以从玩具店买到,然而,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

自从上完了《竹节人》这篇课文,我也渴望制作一个自己的竹节人,但是又舍不得像课文中的制作方法一样,锯毛笔杆和把课桌弄开一条裂缝作竹节人的操作台。

一位朋友告诉我:“竹节人不一定要这么制作,可以用吸管来当竹节人的身体,做一个纸盒,划开一条裂缝就可以了”。

嗯,这么办挺好!不过我这个人很懒,我得看着有没有现成的,我找找。还真有!前一天吃完的肯德基快餐盒就很好,在上面划条缝就行了!

首先准备好十条长短不一的吸管,摆放成一个小人的形状。接着用绳子把吸管串联起来,依次穿过脚、身体、头和手,左右两边分别都有一根绳子。然后绑上它的武器“一柱香”。最后,为了让竹节人更加形象,我又拿了三个瓶盖作帽子和鞋子。

制作完之后,把竹节人放在盒子上方,通过控制脚下的绳子,就可以做出各种功夫的动作哦!

制作过程中有点小翻车,竹节人身体(吸管)太细了!以至于我的竹节人好几次都站不起来。

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只能采取人工抢救,把竹节人强行立起来,趁它还没倒,立马控制绳子操作它,这样就能好好玩了!

通过自己动手,可以收获到更多的快乐,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就吗?

《竹节人》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豁、凛”等16个生字,随文读准20个难认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完成玩具制作指南,并体会竹节人带来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预学交流,明确学习要求和起点

1.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题是《竹节人》

师: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天的课文和平时的`精读课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打开课文,看看课的前面的内容和课的后面的内容找一找。谁来说一说?

二、关注导语,明确学习任务

1.发现课文前导语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这段话告诉我们阅读这篇课文的什么?——任务

2.理解任务

这三个任务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呢?任务一是让我们干什么,谁来说一说。

任务一:写做法和玩法

任务二:体会竹节人给人带来的乐趣,这里的传统玩具是指什么?

任务三:这里的“老师”是哪里的老师呢?

3.从课前的导语中我们了解了这三个任务,你还知道了什么?读读前半部分。

——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

三、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1.是的,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就不同,采取阅读方法也不同,这就是有目的的阅读,是一种阅读的策略,今天我们就用这种阅读策略来完成这三个任务。

2.联系课后任务栏

课后有三位同学也交流了他们的读法,来看屏幕,再自由读一读,想一想他们是怎么读的?我们该怎么读?

4.小组讨论,选择读法。

读完了以后肯定会有所启发,课前小组已经选择了想要完成的任务,现在你们打算如何完成任务呢?在小组内讨论讨论,交流一下,完成学习单。

5.汇报交流

讨论好了吗?该怎么来完成这三个任务呢?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有目的,有方法,相信他们有了这样的策略之后,肯定会非常成功的完成任务)

刚才同学们交流了阅读方法,大家有没有发现?要完成这三个任务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这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

总结方法:浏览全文(略读)——选择内容——细读分析

刚才我们快速阅读浏览了全篇文章,选择了完成任务所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细读来完成这三个任务。

三、完成任务单,体验阅读方法的选择过程

在正式完成任务之前,我们先想一想,你看,三个任务是不同的,等会咱们汇报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汇报呢?汇报的方式是不是也可以有所不同呢?

1.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这三个任务,这有三个任务单,请同学们对照任务单上的提示,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开始吧!你在完成阅读任务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用到了哪些阅读方法?

2.小组汇报交流

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来分享一下刚才的学习成果。哪个小组先来。

(1)成果展示

任务一:请两个小组上前展示。

(2)评价提升,从选择内容到细读提炼

有没有补充,其他同学呢?

听了他们的介绍,现在你们会不会做竹节人了?他们的任务完成的非常成功,那么我来采访一下,你们在写这个指南的时候,用了什么阅读方法?

提取关键信息。

任务二: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竹节人已经很少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想不想瞧一瞧竹节人是怎么玩的?

这么有意思的竹节人给大家带来了哪些乐趣呢?

任务二,哪个小组来汇报

组内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其他同学有没有要补充的?还有哪些乐趣。

刚才老师听到了他们用的最多的一个方法,是什么阅读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

四、总结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围绕本课的三个阅读任务,关注了《竹节人》这篇课文里面不同的内容,用了不同的阅读方法,尝试了有目的的阅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可以用上这样的策略进行阅读,下节课我们再来讲讲老师的故事。

板书设计:

9竹节人

做、玩 说 浏览全文 提取关键信息

乐趣 品、读 选择内容

故事 讲 细读分析 圈画关键词句

竹节人作文 篇十

相信大家都爱玩具,我爱的玩具是竹节人,它是仿照人形的一个古武玩具。

它的外形身体是用竹子来做成的,中间是一个较长的竹子来代替它的头与身体,剩下的八段竹子是来做手与脚用的。把头钻两个孔小洞,用绳子穿过去,再把绳穿出,手中系一个兵器,把线一拉,就变成一个威风凛凛,满身全是肌肉的小武士了,再系一个红袍子,简直就成为了一个帅气的大将军,一个竹节人在是在练武功,两个竹节人就是在搏斗,只见一个把大刀一砍,另一个把金箍棒一架,好不威风,十分精彩。

我和妹妹玩竹节人,只见她胡乱耸动,一会黑虎掏心,一会猛虎归山,而我的招式更厉害,双龙戏珠,猴子偷桃,哪吒闹海,泰山R顶,就这样我们搏斗了很久,都不知道玩了快两个小时了。

最后,在我的一记重刀一刺之下,妹妹竹节人的帽于被我打了下来。我大声喊道:“我胜利了!”

竹节人虽是一个简易的玩具,但是在我的回忆里它是十分美好的,因为它让我的童年是金色的。

所以,我最爱的是竹节人。

斗“竹节人” 第十一篇

斗“竹节人”

自从上了《竹节人》这一课,我们都心里痒痒的。接着正好碰上国庆长假,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各自做了一个“竹节人”,带到学校来了。

老师看到后,特意早早上完课,让我们把两张桌子拼在一起,作为“战场”也来斗一斗。大家都兴奋地拿出自己的“作品”:只见小周的“斗士”手持“双股剑”,用的竹子比较粗大,相比其它同学的,简直是“身高过丈”;小王同学的“竹节人”却是单手持棍,有的同学因为没有竹子,异想天开地用印花塑料笔杆做了个“花竹节人”,有的同学不但给“竹节人”取了名字,还戴上了“头盔”……

开战了。小周同学两手在桌子下一松一紧地拉着线,一看就是在家里好好演练了一番。而他的“斗士”虽然巨大,但却像一个灵活的“胖子”:左扭扭,右摆摆。小王同学见他的“竹节人”并没有大的杀伤力,就大着胆子凑过去,指挥着“竹节人”抡起棍子,打算“力劈华山”。眼看小周的“力士”要吃一闷棍了,没想到小王的“竹节人”忽然“人仰马翻”。怎么回事?哦,原来小王的“竹节人”正抡起棍子的。时候,小周那个卖力跳舞的“力士”手中的“兵刃”正好刺到了对面那位的“腰间”。因为“大块头有大力量”,小王的“小个子”就被“捅”翻在地了。小王只好搔着头皮下了场。

小许同学一看,带着她的“花木兰”(就是用印花的塑料笔杆做的“花竹节人”)上场了。虽然这个“花木兰”比小周的“力士”小了不少,但她可真厉害,“武艺”堪比赵云!只见那“花木兰”手中的“兵刃”上下翻飞,底盘也十分稳固。一来二往,小周的“力士”竟被打得歪倒在一边,再站不起来了。接下来,其他同学的“竹节人”也一个个地从“花木兰”的手上败下阵来。“花木兰”屡战屡胜,好一位“女战神”!

战斗正酣,下一节课的上课铃响了,大家虽然意犹未尽,却也心满意足了。

竹节人作文 第十二篇

看着新鲜出炉的竹节人,我迫不及待地找来一个箱子,开了一条长长的口,开始操控起来。

我试探性地拉了拉绳子,可我的竹节人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舞动起来,反而“啪”的一声倒下了。

试了多次后仍是这样,有点灰心,后来慢慢地发现手拉绳子时用点儿力,可以使竹节一个个紧密地连在一起,让竹节人站得稳稳当当。

就这样玩了一会儿,我渐渐地能让竹节人舞动得不那么吓人了。来!配个Music!随便点了一首有节奏感的歌。

跟随着音乐的节奏,我让我的竹节人跳起了鬼步舞,前脚踏一踏,后脚踩一踩,再来个太空步,后脚退一步,前脚跟上也退一步,然后再用手给它摆个帅气迷人的Pose,完美!

咦!鬼点子多多的我掏出了小时候玩的小电动青蛙,再给小青蛙设置好配音:“你过来呀!”

比赛开始,电动小青蛙首当其中,顶着个大脑袋朝着竹节人冲去,攻势迅猛,我只好拉紧线,不让我的“赵飞燕”倒下。

“吃我一招,降龙十八掌!”我摆弄着竹节人,死死地盯着它的手臂,大势不妙,手臂不听大脑指挥,私自逃离战场。

现在我的竹节人只剩下两条腿和一具长长瘦瘦的躯干,原本扎手臂用的丝线无精打采地挂在那儿。

无奈,我只能让竹节人不断劈叉,失去了双手的竹节人反而超乎想象地变得轻盈了许多,可是,最后小青蛙还是以体小灵活赢得了这场跨界比赛的胜利!

通过看似普通的玩竹节人,让我与70年代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与数十年前先辈们进行一次串连人心的深情告白。

竹节人作文 第十三篇

自从读了语文书上《竹节人》这篇课文,我便萌生了一个念头,我也要动手制作一个竹节人,正好我的好朋友也有这个想法,于是,我们相约一起做竹节人。

在一个凉风习习的傍晚,这项大工程开始了,首先,在家长的看管下用切割机把一支毛笔切分成九段,有一段长一点儿,是用来做头连着身体的,另外几段短一些,长度一样。接着我们开始打磨,打磨是件考验耐心的事,我们先用上了60码的砂纸,接着换120、180、240、320……层层递进,完成后,手还在发抖呢。接下去的一步更加考验心态:穿线,穿线要从一头穿进去,身体、手和脚都要穿过之后再折回来,穿过去容易,回来可就难了,因为毛竹孔里已经被占了一半的位置,现在只能从剩下的一半里穿回来,我们的手指又比较粗壮,怎么都穿不出来,于是我们只能借助工具,找来一根细长的缝衣针,想把它挑出来,可这线头像个小淘气,在跟我们捉迷藏,眼看快要成功,它又滋溜一下滑了下去,反反复复,这可怎么办呢?我们绞尽脑汁想出在针的前面加个钩子,换了个钩毛衣的钩针难题就迎刃而解了。绑好线,就差最后一步装饰了,我们商量做一个孙悟空,所以得给它按上个金箍棒,头上再插根羽毛,威风凛凛的孙悟空就有了气势。

可以开始玩喽,没曾想,放上桌子它不太立的稳,原来是身子太长,平衡性就不够好了,看来,制作小玩意儿也要开动大智慧,改天等着我们来改进你吧,齐天大圣!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上面的13篇竹节人教学设计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竹节人教案设计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