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儿童心理健康常识范文精选16篇2-10-99

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很多表现都是心理问题的反映,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来分析孩子的心理因素,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心理。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

儿童心理健康常识范文精选16篇2-10-99

【关键词】 儿童;心理健康;家长教育;教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俗话说“一岁看大,三岁看老”,道出儿童时期所反应能力及所表现的心智,已经决定其人生轨迹,对此,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培养尤为重要,其中家长的教育尤为重要,对此,需要从家长因素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为儿童以后的健康茁壮成长,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1.影响幼儿童心理健康的家长因素

在儿童成长历程中,父母是最亲近的人。亲子之间的紧密关系,也影响着儿童的行为习惯、个人品格等,同时父母对待子女的爱,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塑造儿童的个性;父母的心理障碍也会给子女留下深深的疤痕,造成人生难以忘怀的伤害。笔者查阅多项文献资料,发现家长教育存在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1家庭结构过于简单

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国内家庭大多为三口之家,独生子女是最常见的家庭结构。由于生活的忙碌,父母白天在外上班,晚上才有一些时间,拖着疲倦的身体与家人团聚一个冰凉的建筑物内。[1]此时的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看护,独处的时间比较多;同时没有同龄玩伴与其玩耍、交流,每天只能够面对冰冷的玩具、电视机。生活空间的狭窄、交友范围的狭窄,已经造成这些儿童胆小、缺少独立性等特性。[2]另外一些因素不可忽视,我国单亲家庭逐年攀升,儿童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其心理健康度明显低于同龄的完美家庭。这些儿童在缺少心理上的交流及照顾,缺少与外界陌生人交流,逐渐养成了懒惰、孤僻、自私的心理品格,长大之后,其人际关系也不太好。

1.2父母教育方式不当。

这一代的父母为了维持一个长期、富裕的家庭生活,需要在外打拼,大量时间用在工作上,缺少对儿童的照看,为此,家长就用物质来满足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小孩从小就养成衣食无忧、养尊处优的不良作风,这也就是现在城市里颇为流行的“啃老族”的深层原因;在儿童学业上,一味的强调分数,不注重儿童其他方面的培养,严重忽视了儿童心理、精神、个性上的培养。

1.3家长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现在的家长可能在自己的学识、专业上有着比较独到的见解及应用方法,但一说到自己孩子的教育,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打、吓的教育方式,这些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并且这些不好习惯也可能为儿童承袭,一代代往下传。对此,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极大地影响儿童的心理品质。[3]如家长很随意,对待事物不放在心里,自己的小孩也能够做事马马虎虎。对于家庭离异的小孩,由于经历过家长冷战、热战的洗礼,会给儿童留下非常严重的心理阴影,造成孤僻、胆小的性格。也有部分儿童在家长的怂恿下,对看不上眼的儿童实施打骂行为等。对此,儿童身上的每一个心理毛病,都可以在其家长身上找到原型,家长说的话、做的事,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印证了“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能打洞”古老的道理。

2.家长教育因素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

儿童是家长的开心果,是家长的希望,为了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家长应当为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生活环境,改变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看淡物质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影响力,更多给予情感、价值观、心理交流上的影响。

2.1积极拓展儿童的活动空间

人是一个社会群居性动物,人只有在社会交流中学会认识自己、学会认同其他人的观念、学会成长,为此,家长应当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多陪陪孩子出去活动,开启他们人生道理的智慧。第一,鼓励孩子与同龄儿童玩耍,在交流中学会包容,在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培养融洽的朋友关系,跳脱狭小的生活空间,让自己变得开朗、活泼起来,学会独立应对生活、情感上的问题。[4]第二,多抽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正如一个家长说的“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朋友,真心与孩子交朋友,就需要多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懂得孩子的行为方式,参加孩子的生日聚会,给孩子送一些小礼物等。”

2.2 采取最合适的教育方式

教育孩子是家长理所当然要肩负起的责任,也是国家、社会给予其期许,是一种不可推辞的社会责 首先,教导孩子多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应用科学文化知识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具有理性思维。[5]其次,家长善于注意情感教育的尺度,合理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一门艺术。每一个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为此,家长且不能够过分的宠爱、溺爱,对孩子的爱要有节制、有分寸,懂得倾听孩子的呼声,认真对待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绝不放过孩子的每一个小错,不要采取无原则的让步,严格执行每一个规定孩子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汪小琴,许爱珠,张建灿;农村贫困女童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 2011

[2] Daniel Participation versus Marginal Nonparticipation: A Stridently Sociocultural Approach to 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 2003

[3] 林晓丰;浅析现代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4)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2

【中图分类号】R 193 G479

【文章编号】1000-9817(2013)08-0897-03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

健康素养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也是近10 a来全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领域特别关注的一个研究议题。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从公共卫生角度诠释了健康素养的含义,认为健康素养代表着“人的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促进和维持健康”。随着对这一领域的不断研究,人们逐步认同健康素养是一个涵盖个体综合能力的概念。2000年Nutbeam提出了目前最广为采纳的健康素养理论模型,将健康素养分为3个层面:反映个体对实用健康相关信息的基本阅读、理解以及表述的“功能性健康素养”;关注个体运用个人和社会技能,参与日常生活中健康活动和交流的“互动性健康素养”;强调人对信息的评价分析能力,关注个体能否运用这些技能发展有效的个人、乃至社会和政策活动的“评判性健康素养”。随后,Zarcadoolas等又将健康素养归结为基本素养、科学素养、公民素养和文化素养4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健康素养包含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内涵。它集中强调了作为一种认知和社会技能,有益于个体交流和清晰表达自我健康的需求和倾向,参与有关健康的事务。健康素养概念的提出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理念上的一个新发展,其理论框架包括健康促进、健康保护、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利用。

1 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内涵及意义

1.1 青少年健康素养界定儿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关注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不仅有助于其有效地应对自身健康问题,也是保证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前提与基础。目前,国内外有关成人健康素养的研究日趋增多,对成人的相关判断标准已逐步达成共识,但针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以及相关的判定标准尚不统一。

美国州立学校教育主管官员委员会(CCSSO)通过《美国国家联合评价学生标准》项目(SCASS)组织诸多专家的论证,将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按照金字塔层次划分,由低至高分别确定为核心概念、获取信息、分析影响因素、决策制定、目标设定、人际交流、自我管理和倡导等能力。即一个具备健康素养的学生应该掌握有关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概念;具有获得真实有效健康信息、健康促进产品和健康服务的能力;养成良好健康行为习惯和减少危害健康的危险行为;能够分析文化、大众媒体、科学技术及其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同时具备运用人际交流技巧增强健康的能力,运用目标设定和决策的技巧增强健康的能力,倡导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的能力。

由此可见,涉及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内涵与对成年人的认定基本一致,指向的是一种保持和促进健康的综合能力。但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更为强调以自身的发展为基础,能够动用身边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包括家庭、同伴、教师、医生、网络等,来帮助自己获取、理解和应用健康的知识、信息与服务,逐步实现对个人健康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环境和他人健康的倡导和促进。

1.2 健康素养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第六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健康促进曼谷》,明确将提高健康素� Eichler等通过系统综述发现,美国每年由于低健康素养所导致的额外花费占到全部医疗卫生费用的3%-5%,平均每个病人因低健康素养每年多增加的医疗费用达到143—7 798美元。研究证实,是否具有健康素养及其技能,相比年龄、收入、工作状态、教育水平、种族等对个体健康状况和健康结局具有更强的预测性。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素养,才可能驾驭复杂的卫生保健体系,以及在非临床背景之下更为广泛的卫生环境。

低健康素养问题不仅关系到成人的健康结局,而且已成为影响或危及儿童青少年人群健康的一个潜在因素。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报告指出,在八年级(即初中)学生中,有26%的学生素养得分低于基本阅读水平,超过1/4的儿童青少年无法认识和理解与健康相关的基本信息和概念。2005年,Gray等通过定性研究对英国、美国中学生的功能性、互动性和评判性健康素养现况进行探讨,发现青少年这3个方面的健康素养都面临着相应的问题与挑战。我国2008年首次公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指出,15—24岁青少年群体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仅为6.3%。儿童青少年正处在人生发展和各种行为形成塑造的重要时期,其健康素养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形成密切相关,较低健康素养的儿童青少年更易发生吸烟等健康危险行为、其他问题行为(如侵犯他人、携带枪支)、肥胖等。Brown等就健康素养对早期青少年养成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进行探索,结果显示理解健康信息有困难、自我效能低是影响学生将所学健康知识付诸实践的阻碍因素。台湾学者以1 601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发现健康素养明显关系到青少年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和健康促进行为,特别是有关营养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健康行为。目前,越来越多的网络系统进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儿童青少年是各种传媒,特别是新媒体使用的重要人群。面对媒体中错综复杂、真假难辨的健康信息与服务,他们需要具备寻求、判断和应用健康信息与服务的能力。因此,让儿童青少年学会有效获取和准确应用健康信息及服务意义重大。Ghaddar等对美国得克萨斯州261名高中生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个体的健康素养与自我效能、寻求网络健康信息资源密切相关。与成人相比,尽管儿童青少年接触临床医疗系统相对较少,用于医疗服务的费用也较低,但不能完全排除儿童青少年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近年来有研究报道,一些疾病(如哮喘、结核病、糖尿病以及一些精神性疾病)在17岁以下人群中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因此,帮助患有以及面临这些疾病威胁的儿童青少年人群,合理利用医疗卫生服务系统,掌握必要的自我健康管理等技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可能风险,直接关系到他们成年期以及终身的健康。

2 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的交互作用

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是个体获得健康素养的媒介,而健康素养的充分提高又受文化、语言以及环境的影响。学校的基础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掌握基本阅读、认知能力的可能和机会,也为促进儿童青少年获得教育继而提高健康素养搭建了平台。Manganello 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与诸多的影响因素有关,尽管儿童青少年的个体特征、家庭、同伴、大众传媒、医疗卫生系统等因素都存在作用,但在整个框架中,仅有教育系统与健康素养具备双向的相互关联作用。

学校健康教育早已被公认是一项增进儿童青少年健康,进而促进全社会健康的有效策略。Kolbe概括了学校卫生和健康促进计划可以达到的4个目标: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和增进健康,提高教育的成果,增进社会的成果。国外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健康的学生才是最成功的学习者。有证据表明,将促进健康素养技能的发展作为学校健康课程的一部分是对未来人类健康的投资。Higgins等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模型,以学报的健康教育课程为传播媒介,初步探索了健康教育对高中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认为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帮助学生通向发展健康素养的途径。St Leger研究也证实,学校健康教育最有可能以多种形式,如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健康素养的养成。笔者也曾对中国学校健康教育与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的相关作用进行过探讨,结果提示尽管我国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的水平还是有限和不平衡的,但学校确实有能力实现促成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目标。学校健康教育无疑是一种有效提高和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最赋潜力的方式。

3 机遇和挑战

目前,提高人群健康素养已成为21世纪全球所面临的挑战,是对未来人类健康的一项投资,学校健康教育如何帮助儿童青少年发展必要的健康素�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3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 健康问题 新农村建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02-02

一、农村青少年成长现状分析

关注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首先要对健康进行全面的认识,对于有思维能力的青少年来说健康成长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成长。良好的健康状态体现在一方面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没有疾病的困扰。同时也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满自信,乐于在集体中生活,表现出青少年的阳光和活泼。但是在广大的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却存在不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青少年的生理问题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急剧攀升,隔代教养问题滋生的一系列儿童成长问题也随之产生,青少年会在实践中滋生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由于缺乏科学的卫生常识和营养搭配等方面的常识,农村青少年中有很多儿童的身体素质水平相对较差,营养不良的现象在农村青少年中非常普遍,而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食物种类和数量的提高相对较少,营养搭配不全面,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针对儿童的挑食、厌食等现象家长不是十分重视,没有带儿童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与此同时,家长对儿童的关心较为简单,一些罕见的疾病在农村青少年身上出现的现象不断增加,例如:农村地区的青少年患沙眼和贫血的现象所占的比例都远远高于城市地区等等。

(二)农村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1.农村青少年的儿童有很大一部分性格内向,缺乏自信而形成以自卑为主的低自我概念。由于我国正经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城市之间的差异化越来越大,虽然农村地区的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来自主客观的因素容易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影响,主要表现在平时的生活中农村青少年对自我认识较为片面,缺乏自信,自卑的心理让青少年对自己产生怀疑,而无论是教育还是医疗、文化等对农村青少年的关注度有限,所以在这种自我否定中,农村孩子就会放大这种差异性,从而不思进取,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在农村青少年中心理问题的产生与表现主要还体现在部分青少年的思想极端,这些孩子对待周围的人、事和社会关系都较为偏激,由于自身条件的缺失,加上留守儿童和隔代教养等滋生的问题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但是嫉妒的报复心理。在这些中,他 容易养成对金钱的过度崇拜,价值观扭曲甚至走上青少年犯罪的道路。

3.在农村青少年中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成为了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由于受到自身客观条件的影响,农村青少年用于参加社会活动可支配的钱较少,所以在集体中他们表现出了自我封闭的现象,集体参与的意识不强,加上农村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单一,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交往中,大多数的孩子只跟自己条件相似的伙伴交流,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技巧。不利于孩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

二、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对策

(一)重视家庭教育,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尽管我国城乡之间的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一样的,促进农村家庭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必须为孩子营造出一个爱的家庭氛围,在民主开放充满关心的家庭氛围里有利于促进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养成。要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和隔代教养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并以合理的方式进行有效规避。在青少年的家庭成长中,家长要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孩子在社会中能否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个性品质与家长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农村家长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关注教育孩子的方法,更为全面的教育学生,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避免生理疾病的困扰,同时在生活中言行一致给孩子更多正面的影响。同时对于孩子的教育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因为忙而忽视了关心孩子,要尽量创造和抓住机会与孩子进行沟通,多和学生做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在一起游戏中让学生感觉到温暖。面对孩子的成长进步家长要乐于对孩子进行表杨,赏识教育的最大作用是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学会接纳自己,充满自信,这种积极心态的养成事关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转变学校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除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之外,农村青少年成长的又一重要场所便是学校,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过去只重视知识教育和忽视思想教育的模式在方法和体系上体现出对青少年更多的关心:

1.重视学校德育教育。学校要十分关注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给予学生积极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正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异。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讲文明、讲礼貌,明礼诚信。

2.重视学校专业教师培养,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和教学思想。要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培养,不仅仅掌握传授知识的方法,也要加强对教师与学生相处,对学生思想教育方法和策略的引导。

3.重视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工作。学校应通过建立学生档案袋的形式全面的了解学生,重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通过组织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和班会活动等让德育工作和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发挥学校对青少年成长的全面影响。

(三)发挥社会正能量,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4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早期的成长环境对于其价值观、人格、交际能力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的家庭环境将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心理状态、日常行为以及智力发展。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够亲密,留守儿童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较差,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家长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心理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问题

(一)消极情绪明显

留守儿童消极情绪明显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留守儿童常常处于消极状态,由于长时间缺少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在遇到问题或事情的时候十分容易形成孤单、焦虑、沮丧的情绪,从而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与生活。据相关数据研究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抑郁、负面、消极、偏执、焦虑的情绪数据均相对较高[1]。

(二)性格孤僻内向

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会普遍存在一种被父母遗弃的心理,十分容易失落。往往不愿意与他人沟通交流,也不愿意与他人正常交往,性格较为孤僻内向。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即使有隔代长辈监护,但是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怀,习惯一个人,不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告知他人,长此以往十分容易形成人格障碍和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旁,他们十分缺乏关爱,性格内向孤僻,独来独往,“情感饥饿”的现象十分严重。

(三)焦虑自卑情绪严重

在生活学习中儿童的心理行为与父母有着密切的关系,父母也将会起到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往往都更加愿意依赖父母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旁,会导致儿童严重缺乏安全感,失去依赖的对象。虽然可能有长辈照顾,但是长辈却无法给予心灵上的慰藉[2]。这种长期缺乏安全感的心理十分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出现焦虑自卑的兴趣,敏感、无助、紧张,常常突然变得恐惧。尤其在遇到考试、比赛、提问等情况时,心理更加容易出现异常的情况。同时,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旁往往严重缺乏自我认同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更加容易胆小怕事,自认为不如别人,自卑心理严重,自卑感严重,尤其是对于自身的智力、外貌等方面都十分自卑。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家庭方面

家长要正视自己在留守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时时刻刻做好耗子的榜样,不要过度满足儿童的物质需求;定期与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学校进行沟通,掌握孩子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状态,熟悉掌握其成长情况,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多加引导。例如,可以选择寄卡片、对话视频、语音通话等方式进行孩子进行直接的沟通。沟通内容方面除了要谈谈学习外,还要更多的涉及到孩子的生活,走入孩子的内心,多加关怀。同时,家长要及时联系老师观察孩子的成长状态。

(二)学校方面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工作是由学校承担的,学校应该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学习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以便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全方位的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档案要详细包括留守儿童父母务工情况、父母联络方式、监护人情况、监护人联络方式等,定期更新信息,以便在留守儿童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联系家长。其次,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监管制度。在班级中建立信息反馈平台,从班级同学口中获取更多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信息,将同学作为留守儿童与教师家长之间沟通的纽带,协助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留守儿童[3]。最后,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心理健康教育不单单是通过课堂的教授进行的,更多的是通过丰富的活动开展的。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型教育活动。例如,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留守儿童的意志,培养其坚韧不拔的品格,提升其面对困难的能力。又例如,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外出游玩,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历史,了解社会环境,从生活中习得做人的道理。

三、结束语

留守儿童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群体,其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明显,性格孤僻内向,焦虑自卑情绪严重等问题。作为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参与者的家长与学校应该重视这一情况,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关怀,根据留守儿童的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采用心理教育策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重视,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开展各种垒许的活动,建立关爱留守和机制,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会芹,张波,郭雪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12):18-22.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5

一、多方接触,了解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缺点。尤其是留守儿童,更需要从各方面去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四年级学生李彦炳异常好动、又脏又懒;学习习惯较差,经常惹麻烦;上课管不住自己,家庭作业也很少能完成。如何找到转变他的突破口呢?我绞尽脑汁也没想到好办法。

一次体育课上,我发现这孩子打乒乓球的感觉很好,就用心指导、训练他打球。结果他的乒乓球水平提高很快。原来他表现不好是为了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现在打球比别人强了,觉得自己在同学中也有了强项,找到了自信心,所以没有平时那么淘气了。我常鼓励他:“咱能把球打好,其他事情一样能做好。”进一步引导他在学习上首先认真完成作业,课堂上努力克制自己,后来他各方面表现都有转变,现在变得既活泼又可爱。

二、组织活动,创造情境,让留守儿童置身其中,进行自我教育

创造他们重新认识自我、找到自信心的机会。我们利用每年的重要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开发潜能,同时更好地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运动会、文艺表演、读书演讲、书画竞赛、开座谈会谈感想。二年级同学刘华阳在元旦联欢会上出语惊人:“愿地球上的小朋友,天天开心!”;王姣琰同学由表演唱歌,成长到做了“六一“文艺演出的主持人;语文老师指导梁小文、雒焕虎、韦宝祥合作朗诵,声情并茂、精彩动人;一年级的几名小同学诵读《道德经》,也是有板有眼;刘缘龙勇夺学校乒乓球冠军。他们都努力了,进步了,心底迸出了一句相同的话:相信自己!

三、引导读书,让留守儿童在阅读中“充电”,获取长期发展的精神动力

读书能够汲取精神食粮,改变人的内心世界,涵养人的气质,还能不断地为自己“充电”。通过读书,体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她像老师一样,引导孩子们去关心和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给人温暖,自己快乐。

刘春梅同学个子小,胆子也小。我们发现她对书很感兴趣,就指导她读书。她读了不少课外书,阅读速度很快,记忆力也好,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渐渐地也敢在课堂上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了。习作水平跟着提高了,与同学们的交往多了、深了,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在与书接触的过程中,改变了她敏感、孤独、胆怯、抑郁的心理,走向了自信、阳光的道路。现在,她还是喜欢静静地读书。

四、积极疏导,洒阳光于留守儿童的心灵

我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发现心理问题突出的孩子,就及时给予疏导,播撒阳光于他们的心灵之中,让他们健康成长。

六年级的梁瑞同学家庭特殊,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常年在外,由爷爷、奶奶抚养。他的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也差,家里没人能辅导他的学习。平时沉默寡言,不与人交往。我们找他谈心,想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可任凭怎样引导,他硬是一句话也不说,总是那副无助的样子,惊恐的双眼中看不到一丝的希望。寄宿那一年,我们发现他起床后不叠被子,连续几次都是这样的情形。原来他不会叠被子。我们安排老师教他叠被子,他才学会的。任课教师给他单独设计作业,量少而又简单,都是他有能力完成的。大家肯定和鼓励他的点滴进步,结果他写的字整齐多了,也能写到格子里去了,学习逐渐有了进步。到了六年级的时候,他敢在班上说话了。毕业联欢会上,他不光发了言,脸上还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

五、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育

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问题往往比较顽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反复进行引导和教育,特别要和监护人取得联系,配合做这项工作。社会力量的参与,也能在他们的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

每年儿童节,白银市白银区妇联的领导来到学校看望、关心他们,为留守儿童送来慰问的节日礼物。爱心妈妈献爱心,弥补他们缺失的爱。王岘镇的30多名妇女干部与我们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每逢活动日,她们也来学校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下棋、打球、聊天,共同表演节目,赠送礼物,并合影留念;有的还带学生回家做客,让他们得到了亲情般的关怀。有些孩子家里表现好,学校里并不好;有的同学学校表现好,回到家里就成了霸王;学校安排班主任老师进行家访,召开家长会,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家在校的表现,掌握他们的心理,然后家校配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6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人格异常;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206-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社会上出现了新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据统计,全国约有1.2亿农民工,它们的子女在义务教育年龄阶段的约有1000多万留在家乡,而且这个数每年都在增长。这些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教育与关爱,所以在学业、行为、心理上等方面出理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已� 这一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国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

解决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改进学校教育方式,让爱的阳光照进留守儿童的心灵

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

学校和教师要感化“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给“留守儿童”爱的温暖。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情感交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实施关爱留守儿童的“结对子”帮扶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制度。

孩子的成材,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家长和学校,都要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相互沟通和反馈,而学校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困难,是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当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上出现重大问题时,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家访、校访、电话访问、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和学生情况反馈表等,做到学校与家庭的紧密连接。例如,可以利用班主任的特殊地位,发挥其重要作用;利用各学科教材,渗透相关青春期思想、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群众性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学生活动;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广播站、宣传窗等阵地,开展富有特色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心理咨询室,充分发挥专业辅导人员的作用。

2 用亲情温暖“留守儿童”心灵,强化家庭教育的责任

一位法国教育家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而留守儿童成长期间缺乏的恰恰是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是我们应该引起充分重视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少年时期的心理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出现心理发展断层现象,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在这一时期,对孩子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首先是家庭。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家长认为他们在外挣钱,把孩子留在家里送进一所好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的下一代。再好的学校教育毕竟也只是学校教育,绝对不能因为家庭教育的不足而降低了家长对学校教育应尽职责和义务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提醒“留守儿童”的家长,要用亲情去温暖孩子的心,这是家庭教育最直接而且最核心的价值追求,也是促进孩子心理发展的亲情教育的价值取向。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外出务工的父母还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同时,还要加强与监护人、学校的联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及时、主动联系留守儿童的家长,提醒这类家长明白下列几个关键问题:父母外出务工、挣钱,更多地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学习条件以及学习环境;家长两人非同时外出不可的,必须在外出之前,落实好监护人;留守儿童家长平时应及时与子女沟通、交流,千万不能让孩子产生“我被父母抛弃(遗忘)了”的感觉;留守儿童家长应主动和孩子的老师(或者是指定的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留守儿童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假期生活。

3 为“留守儿童”的心灵营造一片蓝天,创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教育问题,但它更多的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在呼吁学校、教师更加关心留守儿童的同时,也应唤起政府及社会对他们的关爱,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协调管理、综合解决。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家长、教师,学校管理者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逐步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的习惯。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影响产生合力效应。社会更要响应三农政策,真正关心外出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尽快解决“留守儿童”在异地上学的问题。只有我们的社会大环境适宜留守儿童成长了,他们才能健康成长,否则,他们反而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消极影响。这些措施包括:有关职能部门能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净化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如今盛行的网吧、游戏机室、非法出版的口袋书等;各级领导能抓住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契机,大力建设农村文化场所,特别是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场所;一些基层镇政府出面,试行“家长制”。“家长”应该全部采取志愿担任,对象可以是农村妇代会主任、女党员、老师、志愿者以及老干部等;各级政府(包括各级村委会、社委会)出面协调,努力解决留守儿童假期的问题,特别是两个时间较长的假期――暑假、寒假;各级党政领导能从“讲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高度来看待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7

【关键词】社会工作;流动儿童;社会适应

一、研究背景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儿童流入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和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十多年来,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已经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是真正以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流动儿童的需求和服务的研究少之又少。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流动家庭越来越多地出现,流动儿童数量与日俱增。流动儿童城市、社区、学校适应问题日渐突出,造成了流动儿童正常的成长和发展受到阻碍,还有可能进一步导致心理、行为等方面出现偏差,因此社会工作介入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研究有广阔的前景。

二、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评估

研究者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流动儿童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流动儿童生活环境较差,父母的看护和教育不足,另外由于流动儿童父母工作的频繁转换,造成孩子的生活环境极其不稳定,导致流动儿童安全事故频发、违法犯罪日益严峻、受教育状况不良、心理健康情况令人担忧、对城市缺乏归属感等问题。流动儿童的基本生活现状十分严峻,流动儿童所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

由以上流动儿童基本生存现状和研究者最新的研究结果可以做出初步判断,流动儿童的需求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的生活环境。由于生活环境隐患较多、缺乏足够的照顾和安全意识不足等原因,非深户籍儿童发生事故率比户籍儿童高,因此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这不仅包括家庭生活环境,还包括社区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另外,为流动儿童提供安全、健康、规范的公共服务场所还可以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二)加强流动儿童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工作刻不容缓。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学习能力很强,因此要高度重视加强流动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流动儿童自身的素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儿童青少年犯罪。对于流动儿童的法制教育也必不可少。充分细致的法制教育可以预防犯罪的发生。对流动儿童采取心理干预可以涉及到许多方面,比如对流动儿童不良行为的干预。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青少年性格和人格培育发展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是儿童青少年社会化的基础。青少年最初学习的社会生活和知识技能、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都是家庭教育的结果。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儿童心灵的催化剂。

(四)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可以促进流动儿童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也是使他们正常发挥智力水平,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不断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五)社会适应。流动儿童缺乏对社会的归属感,不能适应其所生存的环境,经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被歧视。较深的歧视不仅会降低流动儿童的价值感,也会增加其负情绪体验,使其变得退缩、不自信,甚至对周围的人和社会产生敌意。这不仅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造成伤害,还会引发儿童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不容忽视。流动儿童的以上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引发新的问题,新的问题又会使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加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流动儿童问题解决需要社会工作的及时介入。

三、流动儿童服务方案研究

研究者实习期间通过对流动儿童提供服务,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对有需求的流动儿童进行专业的评估,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社会工作活动,协助他们发现并改善自己在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意识到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对于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对于建设流动儿童服务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主要针对孩子们课余时间缺少看护,生活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以及在适应社区的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现状,有目的地开展一系列服务活动,解决孩子们在社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认识社区各种可利用资源,促使他们安全成长、快乐成才。

1.开展安全教育服务。在社区内开展防灾、防漏电、防食物中毒、防盗等教育活动和安全知识讲座,教流动儿童辨别安全标志和学习安全使用家电用器,紧急事件应对措施,学习并使用急救技巧。

2.情绪心理辅导与教育服务。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社工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儿童积极向上。对个别有需要的孩子进行个人心理辅导的个案服务,以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

3.生涯辅导训练。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建立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小组,组织益智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坚定人生理想。

(二)家校服务。家校服务是针对孩子们在课余时间缺少有效管理,家长们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们的生活,以及缺乏有效的教育技巧和能力,造成大部分孩子与家长、学校之间缺少沟通的现状,社工要寻求相应的社会资源,通过开设学习课堂、图书会、家庭亲子服务、兴趣拓展、快乐影院等一系列服务来提升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孩子们的健康人格。

1.设立学习课堂。这不仅为流动儿童课余时间提供安静的学习场所,还有高学历的社工和义工辅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学习之余流动儿童还可以在社工的看护下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这不仅为孩子提供安全的娱乐场所,还能促进他们之间的友谊。

2.图书会。为流动儿童设立图书馆,图书馆内图书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适合儿童青少年阅读。孩子们在完成家庭作业后可以来中心的图书馆看他们喜欢的读物。这不仅为他们提供课本以外的图书资源,还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自由快乐地学习知识。

3.成立亲子互动小组。加强亲子交流,通过父母和父母互动互相交流家庭教育经验,父母和孩子互动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亲子教育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感恩,让父母懂得给予孩子关爱;临时托管是针对父母无暇照顾孩子而提供的生活照顾服务;亲子义工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义工,在做义工的过程中感受亲情,变服务对象为服务提供者,培养父母和孩子的责任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这些服务虽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但是已经可以基本满足流动儿童各个层次的需求。在普遍存在流动儿童的城市,每个社区都需要设立一个这样的流动儿童服务中心才能满足流动儿童不同层次的需求,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四、对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建议

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但是这些服务还不完全具备完整性、系统性和协调性这些特征,有待进一步完善。只有通过完善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提供全面有效的服务才能真正地改善流动儿童的生存状况,提升他们的能力,真正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社会工作介入时一般从以下几个层面提供服务:

(一)流动儿童个人层面。我们可以为有需求的流动儿童提供生活援助、城市适应、心理辅导、人际交往、技能训练、兴趣发展、文化辅导等方面的个案服务或开展小组服务,提高他们的自我满足感。

(二)社区层面。可以针对孩子们课余时间缺少看护,生活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以及在适应社区的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现状,不断完善社区安全设施,有目的地开展一系列的服务活动,解决孩子们在社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认识社区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并不断开发新的资源,促使他们能够安全健康地成长,进一步实现自我发展。

(三)家庭服务。主要是针对为孩子营造安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来提供服务。对流动儿童进行家庭安全情况调查。针对流动儿童在课余时间缺少有效的管理,家长们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以及缺乏有效的教育技巧和能力,造成大部分孩子与家长、学校之间缺乏沟通的现状,可以寻求相应的社会资源,开展亲子服务、兴趣拓展等一系列服务来提升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孩子们的健康人格,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四)学校方面。在学校内设立学校社会工作岗位,为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及时的帮助,增强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预防儿童青少年犯罪。与此同时,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儿童青少年的成长。

(五)社会方面。流动儿童的问题产生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所造成的,所以政府方面要逐渐调整政策去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但仅仅改革户籍制度是不行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在国家战略层面促进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社会工作者要做好舆论宣传教育工作,倡导全社会关注流动儿童的问题,使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有一种更加包容的心态。要积极促进民间组织介入社区发挥作用,倡导政府、社区、民间组织和社区居民共同作用,为流动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为国家、民族培养新一代的城市发展建设者。

五、研究总结与反思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不仅对流动儿童及其家庭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社区、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由于研究者能力有限,研究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有限,而且相关资料只研究了问题与需求所在,只提出了简单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案,并不能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

研究取得有效的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不仅需要研究者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帮助与支持,更需要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参与。总之,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整个社会系统长期的努力与合作。

【参考文献】

[1]代彩。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学业困境的实务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L学校为例[D].郑州:郑州大学,2013.

[2]李琴。流动儿童家庭的家庭策略研究[D].昆明市:云南大学,2012.

[3]谭千保。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03).

[4]刘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周世强,李鹤。关于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服务的研究――以北京市H社区与Q社区为例[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2.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8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4―0021―01

随着教育布局调整的实施,农村学校面临着寄宿制学生中留守儿童比列的增加。寄宿学生周一晚至周五都在学校一起学习、生活,与家长语言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时间显然少于走读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即使是星期六、星期日也见不到父母,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情感教育,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他们看到别的孩子有父母接送或看望时,就会产生孤独感,仿佛自己受到了冷落,久而久之,便会有一种自卑感,容易产生、“抑郁”、“沮丧”、“自暴自弃”的心理障碍。如果此时,老师和同学们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他们,主动接近他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广泛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能够感受到集体对他的温暖和关爱,情况就 如在班里进行“父母在外我能行”、“做独立的小主人”等主题班会活动,甚至可以请留守儿童到自己或同学家里一起吃饭、过节、过生日等,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沟通彼此的情感。在教育教学中要多用鼓励的语言,特别要及时表扬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二、开展活动,鼓励和支持留守儿童与人交往

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生活、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之间合作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合作愿望,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如以个人为单位的硬笔书法比赛、棋类比赛、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比赛等;或以小组为单位的智力题竞赛、拔河赛、接力跑比赛等。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们可以特别地给予留守儿童以关照,鼓励他们勇于参加,争取夺冠。赛后总结,一旦发现他们的亮点,热情地激励,让他们得到成功的,树立信心。

三、 抓住机会,培养学生心理抗挫能力

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常常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协调与同伴的关系,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一旦受到很小的挫折,表现的心理比较脆弱,承受能力差。应该怎样培养寄宿留守儿童承受挫折的能力呢。我以为:教师要善于抓住生活中各种教育机会,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如在班干部的任用方面我采取了“班干轮换制”,并设置多种“班官”职位,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有发挥领导和管理潜能的天地。如笔者班上原来的班长因为不能继续担任班长,变得闷闷不乐,甚至产生了转学的念头,为此我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我首先肯定了他的工作能力与成绩,然后讲明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别的同学也有机会得到锻炼,同时也让他看看别人是怎样当好班长的,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自己领导与管理班集体的水平。渐渐地,他明白了我的用意,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也渐渐能够坦然地对待各种得与失。平时对孩子百依百顺绝不是好事,有时还故意给孩子制造些小挫折,这对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对孩子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四、信念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留守儿童毕竟是未成年人,具有可塑性,孩子正处在一种成长的困境中,在困境中要看到希望,孩子的未来仍然是辉煌的。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往往只愿意享受成功的喜悦,承受不起失败和挫折的打击,不能正确对待失败,往往一陷入困境就觉得末日来临,感觉自己没有了前途,缺乏一种坚定的信念。尤其是对一些陷得比较深的孩子,我们必须在恰当的时机,给予贴心的帮助,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其树立信心,例如,给他们讲述名人成功的故事、分析名人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必要的时候,还应结合思想品德课,加强对孩子的心理辅导,排除孩子心理上的疾病,矫正孩子不良的心理行为,培养他们对残酷现实的承受能力,使他们正确认识学习、生活中的坎坷,磨砺自己,锻炼意志,逐步树立“明天会更美好”的信念。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9

[关键词]流动儿童;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一)流动儿童的消极情绪较普遍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其他儿童偏低,有较为普遍的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自卑较为严重,还常常体验到被歧视感、不平等感,甚至发生身份认同的危机。1.自卑感。因为城乡消费、语言、生活习惯、教育水平等差距加大,流动儿童可能会因各方面比不上城市儿童明显体验到自卑感,缺乏自信。一项调查表明:近四分之一的流动儿� 部分流动儿童有社交回避现象,既不愿或不敢主动跟同学交往,也害怕跟老师交流,对老师的批评特别敏感紧张。在课堂上则表现为安静沉默,不敢举手,更不敢大声发言。2.孤独感。新的城市、新的学校、新的同学、新的老师,对流动儿童来说,这种环境的巨大变化都将使之产生心理上的烦恼和压力,使之体验到较强的孤独感和较低的归属感。若� 3.被歧视感。流动儿童多是从落后地区进入到发达地区,其城乡差距常让他们体验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歧视感。其就读的学校常被称之为“打工子弟学校”,其设施设备、师资等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或进入到公办学校,被称之为“借读生”、“插班生”、“乡下人”。在公办学校读书期间,可能会遭受到来自城市同学的明显有意的排斥、孤立,或者是无意的疏远和冷淡。此外,流动儿童在流动过程中往往出现超龄入学、或者因为跨地跨校的不连贯学习生活而造成学习成绩较差,可能导致一些教师和城市学生家长对流动儿童有偏见。或者在社会生活中,其父母被称为“外来人口”,自身也体会到“农村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低人一等”的不平等感,甚至感受到自己是边缘人,产生身份认同危机,阻碍自身融入到城市社会。

(二)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较突出

流动儿童的年龄为6-14周岁之间,在心理上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外部环境的稳定与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其心理和行为的顺利发展。流动生活、新环境的适应往往让流动儿童很容易表现出一些问题行为,如退缩、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较差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不能形成较为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不爱合作活动、对老师或家长的批评过分敏感、不善于与人交往,表现出性格内向、敏感,行为拘谨、相对孤僻。表现出较为突出的行为适应问题。

(三)流动儿童的学习问题较明显

1.学习动机缺乏。因受跨地跨校的不连贯学习生活的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多处于中等偏下,加之父母教育指导能力的不足,家庭经济和地位难以获得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流动儿童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均受到影响,表现出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积极性偏低,自信心不够。2.学习适应困难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中表现出学习适应困难的比例较城市儿童高。究其原因,可能是与学习环境不稳定、教育条件不足、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应有关。城市学校里,教学进度较快,知识拓展面广,采用信息化手段,城市儿童配备智能化学习设备甚至参加各种学习班。通常流动儿童对新学校的学习生活不能适应,如出现偏科现象,英语学习很困难,学习效率低,厌学情绪比较明显,甚至逃学,沉湎于电子游戏,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二、构建流动儿童“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流动儿童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个人的一些性格特征、不良的家庭环境、粗暴的教育方式、频繁流动的现实、老师的偏见以及社会制度带来的歧视和排斥等因素都会引发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从系统观点来看,在流动儿童心理救助过程中,应加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工作机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的合作,共同开展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工作,促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与城市融入。从宏观层面,需要改革基于户籍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制度,制定科学政策和完善流动儿童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从中观层面,需要改革和完善学校教育制度和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加强教育规划和财政保障,促进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从微观层面,需要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者协调的“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城市学校教师应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关爱流动儿童,帮助流动儿童适应并喜欢新的学校生活,同时开设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开展相关活动,培养流动儿童阳光心态和良好心理素质,并通过社区家庭教育培训,指导流动儿童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一)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城市学校是开展流动儿童心理救助工作的主阵地,重点任务是为流动儿童营造无歧视与偏见的育人环境,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开设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各类型心理健康实践活动,提供针对性的个体心理辅导等。1.学校管理者的工作要为流动儿童营造一个包容、和谐、无歧视与偏见的育人环境。城市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流动儿童就学的相关政策,推动教育的公平性改革,并制定相应制度,杜绝歧视学生行为。2.班主任的工作打造一个温暖、宽松的班集体,帮助流动儿童减少转学带来的不适应。肯定他们的优点,给以正面的评价,创设平台展示他们的特长,给以合适的岗位,让其参与班级的管理,从而使其融入新集体。同时要创设各种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此外,还可组织一些有关友情结对、感恩父母与老师、成长路上等“关爱学生”的主题班会,激发每个学生的关爱意识,给予流动儿童爱的滋润,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减少其孤独感。3.科任教师的工作每一位教师都要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对流动儿童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消除对流动儿童的偏见,给予流动儿童人文关怀,真诚关心孩子们的成长。从优势视角看到孩子们的优点,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帮助流动儿童克服学习畏难情绪,给予弱势学科辅导。同时教育班级同学互帮互助互爱,在学习上结成对子,让流动儿童适应并喜欢新的学习生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参加“爱心妈妈”、“爱心屋”等关爱帮扶活动。4.心理老师的工作第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在了解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开展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和干预工作。可以利用心理健康课、每周的班队会课,对学生进行自理、自护、自尊、自律、自强、健康、学习、亲情、交友等广泛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班级或小组参与和体验的形式,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自我心理教育能力。第二,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工作。加强心理辅导软硬件设施建设,如心理咨询室、沙盘室、宣泄室、心理测评软件。定期与流动儿童沟通交流,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学习、人际、自我成长等个体心理辅导,帮助流动儿童拥有积极阳光心态,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二)家长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父母是人生最重要的老师。孩子的习惯、求知、为人、处事等的培养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引导。但研究发现,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功能存在问题。1.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流动儿童的父母多为生计奔波,甚至居无定所,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品德以及心理发展。有的父母则是因为文化层次较低,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更无合适的教育方法。一方面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与家长无关,家长不必参与教育;一方面认为照顾孩子生活即可,其他不重要。流动儿童父母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常错过孩子教育的关键期,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2.家长榜样示范缺乏。流动儿童父母在城市打工,常面临巨大的经济与生存压力。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反而容易将自身不良情绪、不良思想和习惯转嫁或传递给孩子,无形中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3.学习环境欠佳。大多数流动儿童家庭学习环境较差,也没有跟城市孩子一样的学习辅助设备。同时,大多数流动儿童课余时间要承担较多的家务,没有充足的学习时间,甚至睡眠不足,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学习。4.忽视孩子心理健康。流动儿童的父母多采用专制式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较少给予孩子情感温暖和理解;家庭成员之间较少沟通、交流,亲子关系疏离;加上经济不稳定,家庭心理氛围压抑、紧张,使得流动儿童有较强烈的自卑、孤独心理,较少安全感和幸福感,孩子的心灵变得脆弱敏感易受挫折。基于以上分析,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与培训、家庭教育经验分享、亲子主题活动,也可寻求专业人士、相关社会组织的专业指导。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10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健康; 家庭

对青少年来说,家庭是他们成长的初始环境,是他们接受教育、形成人格、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各种家庭因素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青少年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父母一方有恶习、家庭经济情况、亲子关系、教养方式等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明显的影响。

1家庭结构的影响

在家庭结构方面,其中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家庭结构是否完整及家庭子女个数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关系上。

已有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离异家庭子女具有显著的差异性:(1)离异家庭子女的情绪稳定性差,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存在易愤怒、焦虑、自卑孤独、压抑、逆反粗暴、封闭及厌恶交往等个性特征,其中男生比女生表现更为突出。[1](2)非离异家庭的青少年比离异家庭的青少年更倾向于积极应对;(3)离异家庭子女的神经质症状较为突出。(4)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及适应障碍检出率较高,由于他们的自卑和封闭心理,常常造成他们的社会交往困难。(5)离异儿童应激水平的研究结果显示,离异家庭儿童的应激总分、心理应激分数和生理应激都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童。[2](6)家庭结构不完整的青少年更易缺乏安全感,父母离异家庭比父母其一去世家庭的未成年人更易出现心理困扰。

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研究中,很多都报告二者在心理指标上有差异,但结论却多有分歧,尚不能达成一致。

2 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类型通过因子分析辨认为五种类型,即放任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或溺爱型和干涉型。

(1)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心与理解、信任,则易产生不安全感、孤独感及自卑、狭隘和敌对情绪,既阻碍了他们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导致他们成为高精神质分的个性。[3]放任型教养方式易使儿童产生任性,社会退缩等心理,降低独生子女的持久需要增长攻击需要。(2)否定型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经常惩罚、责骂,表现出过多的否认、贬低行为,易使子女情绪不稳、抑郁、焦虑、缺乏自信,从而阻碍了他们与社会人群的正常交往,导致他们成为高神经质分个性。同时可能导致独生子女具有较高的谦卑需要和攻击性需要,及较低的持久需要。(3)过分保护型可能降低独生子女的亲和需要。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不利于培养独生子女的成就需要,干涉型则可能降低独生子女的亲和需要。(4)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智能开发,否定型和放任型的教养方式会使儿童心理发育受阻,儿童易发生社会退缩、急躁、任性等非智力因素问题。(5)家庭教养方式中的否定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干涉型均与独生子女的自我接纳程度呈负相关,只有民主型家庭与儿童自我接纳程度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民主型家庭可能有助于独生子女的自我接纳,或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的自信心。

3 亲子关系的影响

在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中,许多研究以表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稳定和谐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具有不可选择性、不平等性、稳定性和发展性。

(1)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较深。处于有口角、暴力家庭或离婚家庭的儿童,其行为问题出现率均比和睦家庭者要高很多。(2)沟通渠道的通畅是良性亲子关系建立的关键。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都从沟通开始,亲子关系也不例外。(3)亲子关系影响幼儿认知的发展。父母经验和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认知经验的发展,很多幼儿和其父母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具有惊人的一致性。(4)亲子关系影响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父母对青少年的要求与其攻击呈正相关;父母对幼儿的情感亲密程度和青少年对父母的依恋程度与其退缩行为呈负相关。(5)亲子关系影响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低级的安全需要和归属与爱的需要得到满足将会促进儿童向更高级的需要发展,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结构。与此相反,不和谐的亲子关系则是幼儿出现社交困难、暴力冲动、自私、自闭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根源。

参考文献:

[1]孟彬。张炳奎。林涛。父母婚姻状况对子女人格和不良情绪的影响[M].中国民康医学,2011,11 (21):2661-2662.

[2]陈晓。罗红格。牛春娟等。离异家庭对青少年应对方式及人际信任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88-989.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1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父母外出打工的增多,在农村出现了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但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影响着农村教育的全面推荐和发展,教育好他们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作为教师如何走进他们的心灵,如何引导这些孩子走出心理的误区,健康快乐地成长呢?我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了大胆尝试。

一、搭建亲子沟通的桥梁,让孩子感觉家长就在身边。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其发展。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要搭建平台,让孩子和家长经常交流,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恰当地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为此,我要求留守儿童的家长是这样和孩子沟通的:每周固定时间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关心孩子的衣食学习。并且每月给孩子深入交流一次,帮助孩子整理遇到的问题,交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做人的道理。另外寒假暑假也尽量把孩子接到身边,让孩子和自己一起住。这样一直持续下去,家长不仅很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且和孩子的情感深厚,促进了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孩子也很活泼开朗,甚至比很多不是留守儿童的学生还要优秀。

二、加强家长和监护人的沟通,把对孩子的教育落到实处。

监护人是留守儿童的直接管理者,监护人的管理态度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发展。家长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经常交换教育孩子的意见,有助于双方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达成共识,促使监护任务的落实,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和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经常交换意见,不仅能了解孩子的在家的行为动向、思想意识,而且能让监护人明白家长的教育意愿,达成教育共识,促进对孩子教育落到实处。

三、创设恰当的挫折情景,培养留守儿童承受挫折的能力。

当今的儿童备受家庭和社会的宠爱。他们从小受赞扬多,批评少。过分的保护使他们不知受挫的滋味是什么,面对困难他们无所适从、惊惶失措。留守儿童在各方面遇到的问题比同龄孩子多得多,遇到困难时又常常缺乏家长的及时指导,因此培养他们的受挫能力显得更加重要。在教育中,我巧妙地创设情境,如设置难题、制造挫折等,使留守儿童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既不是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也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而是需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后才能取得,以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懂得如何迎接困难的挑战,以适应生活中常常发生的各种突发问题。

四、交给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留守儿童情绪调控的能力。

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健康。留守儿童由于常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乏疏导,常常比较冲动,� 因此培养留守儿童情绪调控能力尤显重要。

培养留守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善于抓住机会,教会留守儿童一些简单易行的情绪调控方法和策略。比如,在感觉到压力太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写日记、谈心的方法来舒缓压力;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散散步……让他们掌握了一些具体的情绪调控方法,能缓解他们内心的压力,减少人际交往中的冲突,有助于和其他孩子和睦相处,大大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五、交给孩子与人相处的方法,让留守儿童学会人际交往。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和重视,因此不可避免要与他人进行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心理健康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而多数留守儿童内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受点打击,闷在心里,关在屋里,不愿见人。长期下去,思想压力大,包袱重,使其身心不能健康成长。所以,让留守儿童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是非常必要的。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2

“好久没人牵我的手,好久没人摸我的头,冰凉的小手发烫的额头,生病是最想你们的时候……”这一首留守儿童的歌曲,唱得让人心酸黯然。山区的留守儿童大多数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缺乏家庭的温暖,缺少父母的呵护。普遍存在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学业失教、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人怎样得的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要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工作,必须先了解留守儿童心理的具体情况,找出他们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转化工作。通过调查,学校发现,造成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受欠缺父慈母爱的影响。2、受隔代溺爱的影响。3、受不成熟“自我认为”的影响。4、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5、受过分依赖学校老师的影响。6、受社会歧视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蟠龙完小对这些留守儿童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干预和预防等心理教育,把山区农村留守儿心理的健康教育放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进程之中,以“慰―帮―疏―导―护”来引领留守儿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得到了健康成长。

1、慰:利用亲情对话,视频聊天,让留守儿童渴望的亲情能得以慰藉。

经前期调查,发现近72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频率月均不足1次,造成了留守儿童的“亲情饥渴”,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更有极个别留守儿童记不清自己的父母是什么摸样了。基于这种现状,学校专门在心理咨询室安装了一部亲情电话和一台可以视频聊天的电脑,免费每天向留守儿童开放,让留守儿童不出校园就可以和父母倾诉情感,拉近心灵上的距离。学校还开放了微机室,让留守儿童通过QQ很方便地和父母说长道短,保障了双方的沟通需求,包括双方的隐私也可以安全地得以交流,留守儿童的亲情需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在外打工的父母思子之切,也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2、帮:建立结对帮教机制,充分发挥家长的帮教作用

在调查中发现,65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2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由于父母长时间外出,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就无人监管,生活的基本技能也得不到培养。学校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了解留守儿童中父母均不在家的学生,指派教师其家长,结对定期帮扶。一是家长借阅或购买课外读物,让留守儿童课余生活得以充实,开拓了视野,丰富了头脑,产生激励效应。二是家长定期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教会他们诸如煮饭、洗头、洗衣等基本生活技能,鼓舞其自信心,培养其自强力,养成热爱劳动,尊敬长辈的好习惯。

3、疏: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及时有效地给予疏导,防微杜渐。

在学校留守儿童中,大部分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有的在家独自生活。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较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只知溺爱,放任自流,儿童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确疏导,极大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了一部分留守儿� 学校开展了“山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讲座”,由校长亲自作讲座。班主任老师们就很知根知底,耐心细致地给予及时有效地疏导,如有重大一点的心理问题学生,就配合学校心理咨询教师一起共同疏导和矫正。通过一系列正当和及时的疏导,学校留守儿童的孤僻、焦虑、自私、暴躁等心理现象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几乎就没有出现心理失范和行为失当的现象。

4、导: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加重师生零距离的关爱氛围

零距离的关爱本属于父母亲人的,我们教师如能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中来,定会给留守儿童创造一种爱的氛围,让孩子心情舒畅的置身其中,亲身体验到来自父母亲人以外的关爱。蟠龙完小周边村地广人稀,外出务工人员很多,其中父母全部外出的就有近60%,留守孩子处于不同程度的困境:一是父母离异或一方亡故的有十多名,他们的细小心灵过早地受到伤害;二是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有近30%,孩子们受教育的随时都可能被贫困吞噬;三是监护人没有家庭管教能力的占50%,孩子们的成长处于“信天游”的状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只靠“外援”,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至关重要。蟠龙完小正式建立留守儿童综合教育管理系统,教师经常通过走动,到留守儿童的家里去,了解他们的经济、生活、家庭教育等情况,学校还特别规定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作为学生的临时监护人,更好更全面地关心留守儿童。为加强联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还与该村委联系,共同帮教和引导留守孩子。随着组织机构的建立,明确了教师帮教和引导留守孩子的责

5、护:组织别开生面的活动,编印留守儿童家长读本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3

[关键词]农村单亲儿童 心理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017-01

所谓单亲家庭是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或者构成家庭主体的成员不齐全的家庭。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因此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没有安全感,没有温暖,没有了精神支柱,心理比一般孩子更脆弱。面对艰难的现实,他们对亲情有着更强烈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心能被安抚。他们生活在正常人的群体中,既受到正常儿童的影响,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人,所以这种相互之间的影响是应该受到关注的。因此,我们应更加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单亲儿童的心理特征分析

(一)自卑心理

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孩子不得不随单亲生活,或寄居在亲戚家里,他们的某些需要由于经济或其他原因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得到满足。例如,在放学、上学时,看见别的同学常有人接送,而自己却很少有人接送,对比中逐渐产生自卑,在心理上感到矮人一截。其中因父母一方犯罪而离异的家庭的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胆小、孤僻心理

一些家庭在解体过程中或不停地吵闹,或长期冷战,家里充满了火药味,甚至把子女当成了出气筒。这些孩子在家庭的紧张气氛中战战兢兢地生活;也有的单亲家庭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一切包办;还有的单亲家庭的父母为了给自己争口气,对孩子要求过分严格,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情况都 具体表现为不敢与人交往,不敢说话,不敢回答问题,总是独自躲在一旁,甚至由于过于紧张话不成句,面红耳赤,浑身出汗。

(三)多疑、嫉妒

单亲家庭学生多疑和嫉妒的心理特征比正常家庭的学生显得突出一些,调查显示前者比后者高约3%。我认为,这种心理的产生与自卑心理有关,同时虽然自卑,但潜意识里还是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于是就乱猜疑,好嫉妒。

(四)自暴自弃心理

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带来了心灵上的创伤。特别是父母离异后缺乏必要的家教,他们心理上封闭性强,自卑感严重,性格孤僻,尤其生活在父母重新组建的家庭中,复杂的家庭关系时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绪,个别遭受各种虐待的学生对父母失去了信任,对周围的人也很冷漠,甚至产生对在温馨家庭生活的学生嫉妒与憎恶的变态心理。他们中的大多数学习成绩下降,85%的人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属于待进生。

二、对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鉴于单亲儿童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教师应该弄清单亲儿童的心理特征及其产生的原�

(一)用心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

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是每一个孩子的梦想,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是希望如此。家庭的缺失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他们不愿意把这些破碎的家庭故事与别人分享,想使 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遇到一些与父母相关的课文或故事时,避免提问他们,要用心维护他们的自尊,让这些单亲的孩子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情感天空。

(二)用友情弥补亲情

单亲家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父母的关爱,他们生活的班集体的班风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教师要处处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的动作、一次诚恳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在他们的心里泛起层层涟漪。教师的爱虽然不能代替父母的爱,但可以弥补父母的爱。生活在一个充满友爱真情的班集体里,他们会感到生活充满生机,感到自己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过生日时,教师组织全班同学给他祝贺,每人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小小的礼物,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在与单亲孩子接触的时候,应采用“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等方法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倾听的方法让他他们倾吐自己的心声,宣泄自己的矛盾情绪,然后再对过激的情绪进行正确指导。以他们的聪明来鼓励他们一定会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以树立自信心。此外,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帮助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尝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要多与家长沟通交流

班主任除了要多与单亲儿童的家长沟通之外,还应该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商讨孩子的教育方法,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思想表现,并指导家长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另外,还应定期对单亲家庭进行家访,和家长促膝谈心,讲清情理,不要因家庭的变故而忽视了子女的教育,使孩子不因家庭变故而对个性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4

一 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结合心理发展特点和社会要求,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可在情绪、主导活动、人际适应、了解自己和环境等方面加以考察。

第一,拥有基本稳定的情绪。尽可能地保持愉快、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态度,偶尔出现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但不会持续长久;能够向家人和教师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保持相对稳定,不出现过激行为。

第二,乐于融入周围的环境。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并且能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将自己的兴趣和精力倾注于学习、劳动和游戏中,并且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尽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争取最大的成功;对学校、社会环境具有积极的接纳能力,能尽快适应环境变化。

第三,具有适当的自我认知能力。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二 残障儿童常见的心理困扰

第一,敏感与敌对,容易情绪激动。自卑心理使他们十分在意自己的缺陷,过多注意别人的语言、行为和态度,对他人的评价也极其敏感,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会表现极端愤怒,也常因一点小事或别人无心的一句话而大发脾气,对外界的情绪反应强烈,情绪波动较大,易发怒,常与人发生冲突。

第二,自闭与自卑,容易诱发孤独。残障儿童学习效率不高、失败的经历较多,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无能感;由于受过分保护和照料,可能任性、自私并伴有强迫、焦虑、自闭、情感和行为障碍等问题;他们乐于与同伴交往,特别是同为残障的伙伴,但与正常同伴交往时会感到彼此不同,使得他们不愿与周围的人交往,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孤独感,性格变得内向,甚至会出现交往和社会障碍。

第三,抱怨与悲观,容易内心消极。当残障儿童做事遇到困难或受到嘲笑时就会产生抱怨情绪,抱怨亲人、朋友,抱怨命运的不公平,他 此外,与正常儿童相比,残障儿童在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会遇到更多困难,甚至他人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都无法自己解决,因此他们常常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 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第一,培养积极健康情绪,帮助残障儿童找到自我。通过教育活动使残障儿童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控,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预防和转化不良情绪,在自信中找到自我。学会表达情绪,克制和宣泄不良情绪。也可以帮助残障儿童疏导负性情绪,如愤怒时,可以听音乐、作画、进行运动等,悲伤时找朋友倾诉;焦虑时,可以进行自我放松等。还可以从残障儿童的闪光点入手,逐渐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不是无能的,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逐步建立起自信,找到自我。

第二,优化生活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心理情绪。环境是教育的重要因素。稳定的生活和教育场所,必要的物资设备,适当的空间条件,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基础。在教室的布置中,推行“一块语言版、一个玩具柜、一个生态窗、一个音乐角”,有利于教师在心理健康课上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精神环境对残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人际关系与环境气氛和谐,生活快乐,以及家长与教师积极关爱,那么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就容易趋于积极;相反如果长期处于不良氛围下的残障儿童容易形成冲动、愤怒、攻击等不良心理行为表现。对此,在学习和生活上,要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用无私的爱去感化、温暖他们的心,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带领他们走出迷茫,使他们感受到校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为他们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和生活能力提供保障。

第三,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把握好健康心理发展方向。通过开展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可实行“一个融合”,即“学校全方位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融合”,推行“五个自主”:“自理自主、劳动自主、交往自主、学习自主、休闲自主。”将“我洗小手绢”“小小值日生”等活动纳入日常心理教育中,培养残障儿童的自主意识;通过开展义务奉献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社会、融入周围环境的心理能力。比如利用义务劳动日使他们在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活动中,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同时提升其自我价值感;还可利用社区人力资源,教育设施,针对其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和兴趣小组;也可以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使智障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愉悦身心,同时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定期组织各种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活动,使残障儿童在身临其境中培养健康的心理。

第四,家庭与学校配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协调配合。对残障儿童近期的表现及心理状况,家长和教师应及时进行沟通交流,针对问题,研究和学习相关的教育技术和方法,采用适宜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开展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三者更好地融合,这样就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里,以便采取积极的心理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对家长进行残障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定期为家长举办讲座,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支持学校开展针对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5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本应该和其他孩子们一样,享受父母的疼爱,家庭的温馨,但是由于父母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奔波,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少,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引导教育,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性格上的缺陷或是心理上的障碍。而现在,这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在自我意识方面,留守儿童一方面有严重的自卑感,对自己智力、外貌等方面的评价偏低,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在情绪问题方面,留守儿童情绪较不稳定,容易出现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状态焦虑和抑郁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并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年龄越小问题越突出,女性比男性更突出。在亲子关系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对父母充满怨恨,并有盲目反抗心理。在学业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有较多的不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容易下滑,厌学、逃学和辍学现象比较严重。本人认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应对。

一、平等对待

根据调查结果,总的来看,人们普遍认为留守儿童是有问题的群体,一些人甚至专门关注留守儿童个体的极端表现,并倾向于将留守儿童的各种不良表现简单的归 各种媒体中频繁出现的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将留守儿童看成问题儿童的印象。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 但是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不同,因而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及性格爱好等也不一样。对于留守儿童,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偏见而给他们贴上不好的标签,只看得到他们的短处而见不到长处,这样就会挫伤了他们进取的积极性。对待这些学生要从“短处”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并给这些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认可、赞扬和尊重中树立起自信。这样不给学生贴否定性的“标签”,而是利用肯定性的“标签”做正向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发展特长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家校互动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生自小就会受到父母的人格魅力以及身体力行吃苦耐劳的影响。家长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家庭气氛的和谐与否都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所以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要积极联合家长互动,不断提高家校互动水平,共同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很多家长对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毛病和缺点都感到头疼,但他们又缺少了了解孩子的耐心。比如学生在考试后,成绩好,便得到奖励,成绩差,便是训斥和打骂,长此以往学生便不愿意与家长交流,甚至对家长敬而远之,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导致家庭教育失败。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采取多种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要让家长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并尽量保持与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春节、农忙等农民工返流的机会,组织建立“家长———学校”和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向家长倡导科学育人,鼓励家长与亲子互动:多打亲情电话、多写亲子书信。建立“留守儿童家庭联系薄”,教师通过打电话或写信给外出父母反馈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学生的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向家长反映,要针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变化,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与家长一起制定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的计划方案,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引导和教育,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科学教育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就都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要教师在备课时加入引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授课时注意在课本内容以外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就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语文课本身就含有情感教育的内容、体育课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等等。同时,教师的积极关注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对学生多加鼓励,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应该在校内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并开展定期的心理咨询以及心理辅导课程,这对学生是一种直接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除了心理教师集中为学生讲授心理课程,也可以单独谈话、单独诊治,帮助心理情绪起伏不定的学生调整心态,形成健康心理。在农村小学,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做到大规模普及,但学校可以以开设心理健康公共课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此外,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也是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等多媒体,加强对学生科普知识的普及,使学生从中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团体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课余生活,引领“留守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掘他们的个人爱好和特长,使“留守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斌贤审校《.教育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毛蓓蕾《.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16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造就一代热爱祖国,身体强健,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人,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五”期间,我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妇儿委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认真实施《区儿童发展规划**》,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规划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为新时期的儿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区妇幼卫生现代化稳步推进,建立了妇幼保健网络,全面启动了妇幼卫生现代化工程,儿童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儿童素质教育全面开展,各项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和整合,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男童和女童接受基础教育的差异已消除,流动人口子女就近入学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侵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受到严力打击,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少儿文化艺术蓬勃发展,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儿童生存的社会环境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

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区儿童事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凸现,文化娱乐活动设施不足,流动人口及贫困家庭儿童的教育、卫生状况亟待改善,不良文化传媒对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等。这些问题都有待在新一轮规划中给予关注和改进。

“十二五”是我区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努力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标志区的关键时期。培养造就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掌握科学技术、富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0**年)》、《**省20**-20**年儿童发展规划》和《市儿童发展规划(20**-20**年)》的要求,特制定《区儿童发展规划(20**-20**年)》。

一、“十二五”期间,我区儿童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省儿童发展规划》以及《市儿童发展规划》,以儿童优先和自主发展为原则,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以优化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社会环境为主线,以推动全区儿童事业全面发展为重�

二、“十二五”期间,我区儿童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保障儿童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完善儿童保健服务体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儿童受教育水平;未成年人保障机制基本完善,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优化儿童生存环境,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到20**年,继续保持我区儿童工作整体水平在全市、全省领先。

三、“十二五”期间我区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是儿童与健康:

1、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新生儿发生缺陷率控制在8‰以下。

2、加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全区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98%以上,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9‰和12‰以下。

3、加强计划免疫管理,全区儿童四苗免疫接种率以街道为单位达98%,并逐步将新的疫苗接种纳入常规免疫管理。

4、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5、加强儿童精神健康的科学研究,提高儿童精神卫生知识普及率和咨询服务水平,开设儿童心理卫生讲座,降低儿童心理疾病发生率。100%的校园心理咨询室达到合格标准。

6、健全和完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区医疗机构产科、新生儿科建设100%达到省定标准。

二是儿童与教育

1、建立和完善0—6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导与服务体系。提高0-3岁儿童及其家长受教育率,学前三年幼儿教育入园率达到100%。

2、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

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切实加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

4、适龄残疾儿童(有一定自理能力)100%进行义务教育,各中小学对待这些学生必须按照有关政策办事,零拒绝。

5、坚持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提高家长学校办学质量,100%的社区开办家长学校。18岁以下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率98%以上。

6、继续深入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课外活动中的作用。

三是儿童与法律

1、中、小学校100%设立有公、检、法、司、警任职的法制副校长,有专职教师、专业化教材,学校普法教育率达100%,80%以上社区建立青少年法律学校。

2、加大权益保障,侵害儿童少年权益刑事案件的受案率达100%,结案率达80%以上。

3、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数控制在总犯罪人数的15%以下,重新犯罪率控制在5%以下。

4、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00%由少年法庭审理,对没有聘请律师辩护的未成年被告人全部实施法律援助。

5、继续完善分局、派出所、警务室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体系。

四是儿童与环境

1、改善儿童生存的自然环境。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5%以上,农村改厕率达到80%以上。

2、增强儿童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保知识教育,在校学生环保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3、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到20**年,至少建成一个青少年活动中心,全区各街道均建有专门的文化站并设有儿童文化活动阵地。每个社区都有一定规模的青少年活动场所。

4、净化儿童文化娱乐环境,严禁在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设置各类营业性游戏室、歌舞厅、网吧等,严禁向未成年人开放。

5、优化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儿童学习用品、食品、玩具和服装的质量及娱乐场所设施抽查批次合格率达到85%以上。

6、加强图书馆建设,形成区、街、社区三级图书馆网络,街道设立的图书馆配备儿童阅览室或者儿童专用书架。

7、建立健全困难儿童社会保障机制。

四、政策措施

一是儿童与健康

1、深化妇幼卫生体制改革。政府切实承担公共卫生、维护公民健康权益的职责,统筹协调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调整卫生事业经费列支结构,逐步增加对妇幼卫生经费的投入,建立妇幼卫生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

2、完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把妇幼保健机构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妇幼保健机构健全率达到100%;深入开展创建等级妇幼保健所活动,加强医疗保健机构产科、新生儿科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全面改善妇幼卫生服务条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服务能力,为降低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保障。

3、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健康。全面实施《母婴保健法》,依法实施妇幼卫生全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大对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执业行为的监管,妇幼保健从业人员持证执业率达到100%。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产前诊断、婚前医学检查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加强出生缺陷预防和筛查诊治工作,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城区达90%以上,农村达80%以上,提高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4、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实行儿童大病医疗保险或统筹,提高儿童享受保健水平和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逐步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特殊群体儿童免费体检,费用由政府承担。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5、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妇幼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切实加强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儿童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疾病的防治、计划免疫、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等儿童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优生优育、儿童均衡营养等妇幼保健知识,4-6个月内婴儿母婴喂养率稳定在85%以上,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到100%。进行儿童健康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对儿童生理、心理健康领域和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进行多学科研究,推广适宜技术。外来务工人员中的儿童享有与户籍所在地儿童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

6、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加强儿童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疾病防治工作,在学校教育中,增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教育内容,构建全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援助机制。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儿童心理卫生和青春期教育。

7、加强社区儿童体育活动设施配套建设,引导儿童积极参与校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儿童体质。

二是儿童与教育

1、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教育管理体制。依法建立适应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财政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性别之间的差距。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

2、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和师风建设,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实施人才强教、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能力水平,各级各类教师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起点学历要求。建立健全教师聘用和健康成长竞争激励机制,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努力构建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沟通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体系。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育基地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课外活动中的作用。继续深入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服务意识。

4、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注重发挥优质教育资源,根据中小学办学规模和资源状况,逐步推进“小班化”教育。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积极发展职业高中教育。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善评价和考试制度,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5、重视特殊儿童群体的教育。建立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助学活动,保证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贫困而辍学、失学。保障女童、残疾儿童与其他儿童平等享受义务教育。保障外来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享受与本地居民子女同等待遇。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满足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需要。

6、加强儿童早期教育。鼓励社会参与,建立和完善0-6岁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指导服务体制,形成托幼一体化和教育部门、社会力量、家庭多元化办学的格局。

7、加强儿童科技教育。普及计算机信息教育、科普知识教育,在中小学、幼儿园开设科普课程,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儿童少年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整合社会科教资源,加强少儿科技活动设施和阵地建设,提高儿童少年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8、推进家庭教育。以“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倡导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形成生、养、教、管相结合的家庭教育互动模式。切实加强对家长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式教育体系。

三是儿童与法律

1、建立健全保护儿童的执法监督机制。完善有利于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法律体系。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检查、督促保护儿童权益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保障儿童合法权益。

2、加强儿童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咨询服务。面向社会、家庭、儿童,开展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服务和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依法保护儿童权益,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意识,增强儿童自觉守法的意识。

3、加强儿童司法保护。依法严厉打击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及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控制并减少侵害儿童的各类刑事案件。加强对涉及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纠纷的审判工作,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加大对用工单位的监督、查处力度,依法从重惩治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建立健全青少年法律援助制度和工作网络,开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维权工作。

4、做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早期预防和科学矫治工作。建立社区未成年人教育防范工作网络,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预警信息采集点工作。加强对家庭暴力、流浪和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状况等易危害未成年人及造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新情况、新特点、新规律的研究。坚持惩治与教育相结合,谨慎处置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建立流动儿童登记管理制度,保障流动儿童的权益,预防流动儿童违法犯罪。

5、加强对儿童的社会保护。加强校园内外和文化娱乐场所的治安专项整治行动。教育引导儿童远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自觉参与环境整治行动。建立健全青少年维权的社会网络,开通青少年维权热线,进一步畅通青少年维权的渠道。

6、提高儿童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加强儿童法律知识教育、生命意识教育和自救知识、自我防范能力培训,提高儿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抵御自然灾害、防范不法侵害的能力。

四是儿童与环境

1、倡导和树立“儿童优先”的原则。将儿童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儿童事业的投入。贯彻落实有关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法律、法规,促进形成尊重儿童、爱护儿童、教育儿童的社会风尚。

2、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广泛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儿童爱绿、护绿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儿童积极参与“绿色”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开展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提高农村儿童的生活质量。

3、加强儿童产品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儿童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的研究、监测。全区每年组织一次质量抽查,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4、充分发挥传媒的宣传优势。依托各类传媒,广泛宣传塑造积极向上的儿童形象。加强对各级各类少年儿童网络、网站以及少儿图书、音像制品市场的监督管理,禁止传播色情、暴力等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信息。

5、开展丰富多彩的儿童文化活动。利用社会资源,开展适宜儿童、满足儿童发展需求的文化、体育、科普、娱乐等活动,丰富儿童精神生活。鼓励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儿童文化艺术教育教学,组织儿童文艺团体,培养艺术新人。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创建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素养。

6、加强儿童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将儿童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广开资金渠道,重点加强农村儿童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儿童校外活动教育阵地,现有的校外活动阵地要充实内容,加强管理。各类教育活动阵地、博物馆、纪念馆、科技宫等优先、免费或优惠向儿童开放。加强对少儿图书馆、图书阅览室的建设和维护,文化馆、图书馆设立少儿专门场所向儿童开放。

7、加大对困境中儿童的救助力度。重视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和教育管理,依托民政部门的救助管理站建成设施独立、管理分区、具备教育条件的区级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8、加强社区儿童工作。建立区、街儿童少年社区教育工作机构。在社区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吸引儿童参与,提高儿童自主参与率,逐步形成社区对儿童服务、教育和管理的新模式。

五、重点建设任务

1、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建成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并实现“五有”标准,即有活动设施、教学设备、娱乐场所、师资力量、数字化条件。

2、开展母婴健康工程。全面改善妇幼卫生服务条件,提升服务能力。为区妇幼保健机构、街道级卫生院添置必要的产科设备。加强业务用房扩建和危房改建工作,提高母婴就医和健康维护水平。

3、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加强对家长学校的规范指导和管理,特别是提高母亲的素质。完善区级家庭教育网络,提高家庭道德水准和家庭育人水平。新晨

4、儿童文化建设工作。与打造“文化”相适应,加快儿童文化事业发展。增加对儿童文化创作和研究的投入,设立少儿文艺作品奖励基金。组织少儿文艺创作评比,对优秀的少儿文学艺术作品和创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十二五”末,举办儿童文化艺术创作展演活动和授奖仪式,并推出一批儿童文化艺术精品,提升我区儿童文化艺术创作的水平和地位。

5、启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警示教育。设立面向未成年人的社区法制宣传、社区矫治和帮教基地。建立保护未成年人救助机制,加强未成年犯管教工作。建立并普及社区少儿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六、组织实施和监测评估

(一)组织实施

1、《区儿童发展规划》由区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各成员单位以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根据规划要求,结合各自职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2、区政府将把《规划》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把规划的实施作为政府抓好儿童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政府主要负责人和主管负责人的政绩考核内容,并把《规划》实施情况列入每年政府工作报告。

3、要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的任务分解、年度报告、监测统计和评估制度。政府每年召开一次规划实施工作会,总结交流规划实施情况,推动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4、区政府要为《规划》的实施提供人、财、物的保障。妇儿工委办公室机构单设,专职人员编制按规定配备到位。要把《规划》实施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年增加。

(二)监测与评估

1、区政府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各成员单位应将监测统计工作列入本系统年度常规统计中,及时准确反映儿童发展的状况和变化。要加强对反映全区规划执行情况各项数据资料的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制定有效干预措施,确保如期达标。

2、建立监测评估工作制度。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设立监测评估领导小组,下设监测统计组和专家评估组。

——领导小组职责是:负责监测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审批监测评估方案和监测评估报告。监督计划执行情况,根据监测评估结果研究提出相应对策。

——监测统计组的职责是:负责监测统计工作,由区统计局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每年按工作计划要求搜集、整理有关数据和资料,开展监测统计业务知识培训,指导各系统、各部门监测统计工作,编发有关统计资料,完成监测统计报表和监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