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8篇】

《孟子》二章 篇一

设计思想: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  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  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孟子》二章 篇二

教案示例二

重难点分析: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两篇短文都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分清层次,能概括出层意,再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

4.“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或者引导学生分析“成才”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从而澄清学生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张。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讲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励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老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投影习题,检测自学效果。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讨论问题

(1)本文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是如何逐层推进论证的?

(3)画出第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议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方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语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问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1)本文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第一节列举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

(2)例证以外,本文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这一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证。还善于由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理。

(3)与上一章比较,本文在论证思路上有何异同?

明确:同:本文在论证上也采用了层层推理的方法。

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而本文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四、总结、扩展

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摆典型事例、正反对比讲道理,使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

为更好地拓开学生思路,深入领会作者的观点,可以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试另举一两个古今事例,或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有人说:“逆境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请你举例谈谈对此说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

2.强化背诵内容。

3.设计表格着手积累己学过的通假字。

《孟子》二章 篇三

一、理解分析第一段

(注意:1、结合朗读;2、指导督促学生做好字句解释的笔记)

(一)请学生说句子大意,间以师生质疑、释疑,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选择词典中的义项。借助注释、学生的阅读积累及教师的讲解了解六个人物的故事。(关键词:发、举、士、市)

(二)师:这六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六个历史人物)

生:出身卑微,有的是农夫,有的是囚犯、有的是奴隶……;后来都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师:仅是“出身卑微”的地位相似?况且像管夷吾,并非生来就是囚犯,百里奚也非生来就做奴隶的啊。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吧!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泥水匠、筑墙工——辛苦的体力劳动;鱼盐贩子——辛苦奔波,社会地位低;囚犯——徘徊在生死边缘;隐士——生活清贫;奴隶——失去尊严,自由掌握在主人手里。(学生与教师应和着分析)

生:他们生活艰苦,经历了磨难。

师:是的,他们都经历了一番磨难,经历了一番艰苦磨炼,而最后都干出了一番大事业,名垂青史。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什么道理吗?

生: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磨炼。

师:正是如此,逆境出人才,人才是在忧患中造就的。(板书:人才在忧患中造就)

二、理解分析第二段

(一)教师提问关键字意思,提示“使动用法”,请学生试着解释句子大意。难点教师给予帮助。(关键字:故、是、苦、劳、饿、空乏、拂、乱、所以、动、忍、曾益)

(二)师:经历磨难的好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生: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师:要使他内心惊动,性格坚韧,增加他原本没有的才能,途经是——

生:(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

师:是啊,必须让他在各个方面都经受一番磨难,由此磨炼出杰出的品格和才华。这样,才能担当起上天赋予的重任啊!(板书:苦劳饿 空乏 拂乱——动心忍性 曾益不能)

(三) 师:这一段所说的中心意思可以怎么来概括?

生:人必须经历一番艰苦磨炼才能成才。

师:咦,是不是与上一段意思一样啊?——这两段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不过,论说的方法可不一样。

生:第一段是举例子,第二段是在分析道理。

师:严格地说,第一段是以事例为议论的依据,我们称为“举例论证”,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论证例证是人们议论分析时常用的方法。(板书:举例论证 )

三、 布置作业

(一) 背诵第一、第二段。复习字句解释。

(二) 自己串讲第三第四段。

一、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齐读课文。

二、学生解释第三段的句意。教师指导、点拨。(关键字:恒、过、困、衡、虑、作、征、发、喻、入、楚、法家、拂士、敌国、外患)

三、师:能否用概括第一、二段的句子“人才必须在忧患中造就”来概括这一段?

生:不能,因为这里还写到了国家。

师:是的,这一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有了内容的拓展,由人说到了国家。(板书:由人到国)有一副对联可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我说上联,同学们能否对出下联?

人处困境方能奋发,

生:国无忧患常会灭亡。国少忧患易遭灭亡。等等。

师:横批呢?

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板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师:所以啊,孟子最后总结道:“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我们来解释解释句子的意思。(请学生讲,教师指导、点拨。关键字:生、忧患、死、安乐;句子解释时的语序调整。)

四、 师生齐读课文。

五、 教师简单归纳本文写法上的特点。

六、结束语:

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他的观点。当我们遇到挫折,身处困境之时,不要埋怨,不要害怕,不要气馁,你应该感谢生活给了你一个磨炼自己的机会,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努力锻造自己的品格和学识才干,你就会走出逆境,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由背诵。时间允许则当堂背诵。

八、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复习字句解释。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四

教学目标: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学重点 :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难   点:对5-9句论证的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从国共两党之间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得天下的结果(例:淮海战役的胜利),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唤起学生的共识,然后导入本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听课文录音,然后齐诵两遍,。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sù:谷子,与“栗”,lì区别。“畔”,pàn 。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 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指名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        5.齐读课文。四、分析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试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2.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 (参考答案:      1)中心论点即篇首第1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2—4句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3句选取攻战的例子从“攻方的角度”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4句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从“守御方的角度”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句,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第5—9句的作用是在前两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5-9句的论证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的论证,“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5-9句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5-9句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六、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七、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疏通文意,为下文分析打基础。分析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归纳总结课文。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复习巩固。

板 书 设 计

第一层:(第1句)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第二层:(第2-4句)用战争中的典型事例具体论证论点,说明人和的重要性。

第一小层:第2-3句,从攻城方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二小层:第4句,从守御方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三层:第(5-9句)进一步论证“人和”的重要性,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教 学 反 思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读准字音和节奏;辨析疑难字句,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章语言的音乐美。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自主学习,归纳文言词汇。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启迪学生明白“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走近孟子

请同学们细读材料,并猜猜他是谁?

材料一:关于他,有个美丽的故事,他的母亲为了让他顺利成才,千方百计寻觅好环境,竟三次搬迁。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时代,面对统治者是“疱有肥肉, 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的现象。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

材料三: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提倡“仁政”的治国之道。

材料四:他的许多精辟言论为人们所传诵,如“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以五十步笑百步”“缘术求鱼”等等。

二、初读课文,疏通句意

1、请学生自渎课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文意。

老师适当点评:本文语句整齐,富有节奏和气势,读时要注意节奏。

例:哉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学生质疑问难,进行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3、学生再有感情地自读、齐读课文。

4、教师范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学生模仿老师的停顿方法自读课文一遍,跟读录音一遍,然后请几名学生选择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试读。

4、疏通文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较难,可在学生自译的基础上,老师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老师点评与归纳:(1)发、举:被任用;(2)苦、劳、饿、空乏、动乱、忍:属使动用法,都可用“使……痛苦”的结构来翻译;(3)入、出:“在国内,在国外”;(4)“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属状语后置的倒装,翻译时要注意语言顺序。

5、请学生再有节奏地齐读一遍,体会文章的音乐美。

三、研读课文,理解文意

1、梳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构。

提出论点¬——用概括性很强的实例证明,再从理论上论证¬——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阐明“人和”的实质。

2、请学生在通读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写出其思路,先小组内交流研究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讨论后明确:连用六个排比,阐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结论¬——从正反两面论证,说明经受磨炼的好处¬——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请学生根据板书的提示,尝试着背诵课文。

四、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这两篇文章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却仍为人们所赞颂,同学们你又最欣赏它们的哪一方面?

主要方面:语言上:句式整齐,近似对仗,运用大量排比,读起来不仅琅琅上口,而且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结构上:这两篇文章结构紧凑、严密,浑然一体。

五、拓展练习

1、孟子以其酣畅淋漓的论述,阐明了“逆境造就人才”这个道理。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看法。(学生先思考、交流,后推举代表发言)

2、请学生找出两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例:畔——叛(背叛)       曾——增(增加)

衡——横(梗塞,指不顺)   拂——弼(辅佐)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六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3.比较法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资料助读:

1、《(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 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2、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来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采纳,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 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富有鼓动性,其文章语言流畅,笔锋犀利,论辩深刻。 《孟子》分为七篇,每篇又分上下两部分。各篇分若干章,以首章中标于篇首的开头数字为题,标题只起区别作用,并不概括全篇内容,这与《论语》类似。全书共261章。它是先秦诸子中文学性较高的著作。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2.学生齐读课文,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注意步骤)

1.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通“      ”,义:         )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                      郭:                       )

委而去之(去:                                       )

亲戚畔之(亲戚:                                                          )

池非不深也(池:                                                           )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三里之城(   )            地利不如人和(      )

环而攻之而不胜(    )

以天下之所顺(     )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兵革非不坚利也(    )(4)注意下列加点词: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   )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                                 。

文章开篇提出      ,指出     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      与      、     与      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       ,         ”的结论,阐明了“     ”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    ”与“      ”进行对比,自然导出“         ,           ”。

2.学生依据提示,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练习册。

《孟子》两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示范朗读,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大声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组, 展开课堂竞赛。

(1)读准下面的字。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②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    入则无法家拂士           死于安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③                       ④

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                      ⑥

发于声                    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 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

作者从     、     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        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                        ,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      ,       ,       ”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 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                                          。接着由     说到      ,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     论证、      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         与          类比,如                 事例罗列,如把

与          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如事例:1、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2、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 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4.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提示: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 ,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练习作业

第三课时                        练习时间: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文学常识填空: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 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夫环而攻之(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给加点字注音。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空乏其身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苦其心志(          )人恒过(          )

5、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 (用课文词语回答)

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孟子》二章 篇七

一、基础测试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实词。

a.三里之,七里之而攻之而不胜。

城:     郭:    环:

b.城非不高也,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而去之……

池:     坚利:   委:

c.寡助之,亲戚之。多助之至,天下之。

至:     畔:    顺:

2.“于”字用法和其它三项不相同的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征于色

c.死于安乐       d.衡于虑

3.结合语境,解释多义词。

a.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

b.征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  )

c.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4.加点词不用“使……”(使动用法)这一结构形式来解释的一项是(  )

a.其心志      b.其筋骨

c.性      d.于忧患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通____(    )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通____(    )

c.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通____(    )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通____(    )

参考答案:

1.a.内城  外城  围着

b.护城河  坚锐,锋利,这里是精良的意思。  放弃

c.极点  畔,通“叛”,背叛。  归顺,服从。

2. a

3. a.这—表判断 b.征验—凭证 c.被任用—发出

4. d

5. a.畔—叛 背叛 b.衡—横 梗塞,指不顺。 c.属—嘱 嘱托 d.曾—增 增加

二、问答思考题。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四段第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么翻译?

2.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什么意思?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论证方法。

4.古人说“艰难困苦,至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

5.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句子。

参考答案:

1. 排比 所以说管理老百姓不能只*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武力的强大。

2.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3. 举例  道理  对比

4.略

5.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二章 篇八

《孟子》两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六。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