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优秀6篇(《草船借箭》优质教案)

《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这里的6篇《草船借箭》教学案例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草船借箭教学实录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篇一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4、复述课文故事。

教学重难点

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学习过程

预习任务:

1、利用工具书学会生字、生词。

2、课文选自那部小说?你对这部小说有哪些了解?

3、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检查预习:

1、听写生字词语。生互评互改,并指出易错的字,多音字。

2、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3、请同学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定一生交流,其他补充。

4、说说你喜欢文中那个人物?为什么?

导学提纲: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划出文中的人物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体会他们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这样做,从而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之间的关系。

3、读句子,思考括号里的问题:

(1).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什么事“军令状”?当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高兴?)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妙在何处)

课堂检测题:

1、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幔援寨延

漫缓赛廷

2、看拼音写词语。

dùjìdūdūyánshēnshuǐzhàiléigǔ

nàhǎnzhīyuánchéngxiàngcáocāo

3、句子练习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陈述句)

(2)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改转述句:

(3)那盏红色的精致的小台灯是我的生日礼物。(缩句)

4、我来点评:

课文中每个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简单评价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并写出简单评语。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篇二

佚名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草船借箭》。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亮的什么(板书:神机妙算)使周瑜改变的。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听课文第三段录音,听时老师建议大家用线划出写诸葛亮究竞“算”到了什么的句子。听明白了吗?

二、导之以思

1、诸葛亮神机妙算,他首先算到了什么?

出示:这时候大雾……

齐读。诸葛亮能预测到三天之后肯定是大雾漫天(板书:大雾漫天)可见诸葛亮懂得什么?(板书:懂天文)

2、诸葛亮神机妙算,他又“算”到了什么?

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

齐读。

比较句子: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不敢……”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课文里加上“一定”说明了什么?

读出自信的语气(朗读指导)

哪些句子证明,正如诸葛亮所料,曹操果然不敢出兵呢?

曹操确实不敢出兵,诸葛亮敢断定曹操不敢出兵(板书:不敢出兵),是因为他早就知道曹操这个人的——特点。(板书:知人心)

3、诸葛亮神机妙算,他还“算”到了什么

出示:曹操知道上了当……

诸葛亮算到那天正好是顺风顺水(板书:顺风顺水),可见诸葛亮还懂什么?(板书:晓地理)

4、学到这里,你们佩服诸葛的神机妙算吗?好,现在你们能围绕“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把上面几方面内容连起来说说吗?

5、学生试说,指名说,评价。

6、小结:由于诸葛亮神机妙算,知天知地知人,所以能顺利地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枝箭。

三、导之以练

1、那么诸葛这是怎样向曹操借箭的呢?

(1)请同学们快速读第三段,用线划出写诸葛亮指挥船上军士的句子。

(2)学生汇报,教师出示有关的图片。

师:船头第一次朝西,第二次朝东,不掉过来可以吗?为什么?(用手当船操作,体会这样安排的巧妙)

出示: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

齐读,这句中的“谢谢”是什么意思?(感谢、嘲笑)

朗读指导

(3)老师已把同学们刚才找出的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写出来了。(出示)

吩咐 朝北岸开去

下令 一字儿排开

又叫 擂鼓呐喊

又下令 掉转船头

吩咐 齐声呐喊

就叫 驶向南岸

(4)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假如你是鲁肃,该怎样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

(说话练习)

四、总结。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篇三

(-)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船借箭》。(出示题目)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亮的什么(板书:神机妙算)使周瑜自叹不如的。

“神机妙算”什么意思?(课件出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老师建议大家用线划出写诸葛亮究竟“算”到了什么的句子。听明白了吗?

(二)品读课文 咀嚼赏析,分析重点、难点,了解文章的个性特色。

1,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生默读课文,思考。

请同学们分组研究这个问题。

建议每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好工:先是一人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材料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读完课文后互相交流、讨论。一人准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

(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

讨论交流:

(l)“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正因为大雾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诸葛亮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

(2)会不会是凑巧赶上大雾漫天呢?联系上文说说。“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3)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写的?完全可以写成这样嘛: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既清楚又简练,多好!改不改?为什么?(组织学生议论。)  小结:“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4)“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档,使受箭面积大。)

(5)“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军士擂鼓呐喊,既造声势,又提示射箭方向。)

(6)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说出来吗?(小组讨论后组织全班交流)

生: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箭一定会像下雨一样。

生: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这10万支箭我是借定了。

师:你们真是诸葛亮的知音啊!既然如此,那课文为什么不把这些话写出来呢?

小结: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为什么?因为他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这样写,不仅使课文含蓄,而且给读者以思考回味的余地。

2.诸葛亮算得准不准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出示: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生: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弓弩手射箭而不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

生:“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为什么两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

师:可见,诸葛亮方方面面考虑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巧妙,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生齐答:神。)妙不妙?(生齐答:妙。)

(3)什么时候曹操才知道上当了?

出示:“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生:看来诸葛亮也早已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

生: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3.出示讨论: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揭示后讨论交流)

生:我觉得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

生: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

生: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

师:根本区别在于,提到箭,周瑜想到的是什么,诸葛亮想到的是什么?由此你觉得两个人的真正差距是什么?

生:创造性思维

4.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①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有雾的天气,其借箭的妙计才能实施。②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大雾漫天,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得放箭。③考虑周全,安排巧妙,诸葛亮用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5.请同学们自己组织语言,要求用四个字来概括诸葛亮的才干。

足智多谋、智慧超群、精明能干、知识渊博、神机妙算

题目“草船借箭”,箭是借来的吗?题目说“草船借箭”合适吗?

6,研读课文 拓展延伸 。

(1)收集《三国演义》中的典型人物资料,召开一次“我眼中的三国人物”读书交流会。

(2)选择同体裁或同作者的文段、作品,并运用课内的知识方法去研读这些课外的材料,举一反三,从而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样在《草船借箭》一文中,文章分析后让学生讨论列举《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及性格,并讲述你认为最精彩的故事例如:《空城计》,《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篇四

【设计理念】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传统 “以本为本”

狭隘观念的影响,教师拘泥于教材和既定的教学设计,不敢越雷池一步,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缺乏资源意识,对潜藏于课堂内外各种学习素材、资源的利用率极低。久而久之,语文课程学习的鲜活源头遭到堵塞。这种按部就班的简单教学形式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树立“大语文观”,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把课内与课外、学科内外紧紧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我们周围的语文课程资源。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情内容改写的,故事情节错中复杂。因此,整合教学资源,对学习本课是十分必要的。课内外结合,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生活之中,充分利用学校、家庭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机会,广泛利用图书、网络等多种资源,全方位地认识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等人物形象。

【教材说明】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教学目标】 通过搜集资料、交流资料,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加强伙伴间的合作,提高探究能力,扩大学生对“草船借箭”这一故事的了解,更深刻地认识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等人物特征。

【教学过程】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

师:这是什么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

(这样的问题设置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了学习兴趣,使学生一上课就很快投入对课文的关注中。)

生:这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师:(相机调查)在读《草船借箭》之前就对《三国演义》有所了解的同学请举手。

(男生只有一人未举手,女生有六人未举手)

师:读过《三国演义》原著的同学有多少?

(只有4人)

师:知道“草船借箭”故事的人有多少?

生:(有45人)

师:你们是如何知道的?

生:电视上看的。

生:读故事书后了解的。

生:……

师:谈谈你对《三国演义》的认识。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等的差异,他们对《三国演义》的认识也是不同的。以下的交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为学生创造了阐述自己见解的机会。)

生:《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四大名著中我最看喜欢《西游记》,一看就能看懂。

生:《三国演义》我已经看过好多遍,我对其中的曹操、诸葛亮、等人物都了一些了解。

生:我最喜欢曹操,因为他很珍惜人才。

生:我喜欢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他不用就吓退了司马懿。

师:这就是诸葛亮摆“空城计”。

生:……

师:今天我们只对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的有关资料向大家介绍。

师:今天我们就来交流大家收集的资料。

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大家争先恐后地说)

(根据课文特点,教学中以“全方位地认识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等人物形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班级交流,让他们在交流信息中,形成对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等人物特征的认识。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学生间信息交流、思维碰撞,激活了课堂参与,拓宽了阅读视野。)

师:(参加各小组交流旁听,留意周瑜、鲁肃、曹操的资料。巡视一周后待全班交流。)

师:请同学们说说周瑜,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先要介绍你从哪儿了解到的?

生:我从学校图书室借了这本书,看书后我发现周瑜是一个十分聪明,但又爱妒忌的人,他特别妒忌诸葛亮,还说“既生瑜,何生亮!”

生:我是上网,通过百度查阅到的。

生:……

师:(课前,我推荐学生打开搜索网站,如google、百度、新浪、搜狐等,输入关键词“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三国志”等,寻找与草船借箭有关的内容,并对网上搜索的内容进行筛选,将自己最喜爱的内容,写成介绍的小知识,或写成一则小故事。课时,学生交流时都表现出了极为高涨的热情,他们认为,通过网络等渠道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篇五

【案例】

在导读《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演算”,使学生具体的感受到周瑜心胸狭窄,逼人之“急”,和诸葛亮神机妙算,处事之巧。

师:周瑜嫉妒诸葛亮,给诸葛亮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生:要诸葛亮10天造10万支箭。

师:大家计算一下,这里可有好几道计算题,如10天不吃饭,不睡觉不休息,平均每天要造多少支?每小时造多少支?

生:(口算后)每天要造1万支,每小时要造416支。

生:如果除去吃饭、睡觉、休息的时间,每天按8小时计算,每小时最少要造1250支。

师:这能造得出来吗?为什么?

生:造不出来,不仅因为数量大,而且周瑜不给造箭用的材料。

师:诸葛亮对此是什么态度?

生:诸葛亮不但接受了周瑜的要求,而且还主动提出只要3天就完成造箭任务造箭,完不成造箭任务,甘受惩罚。

师:按诸葛亮的计划,3天完成任务,即使不吃饭,不睡觉,不休息,每天要造多少支?这也可以计算比较一下。

生:(计算后)最少每天要造33000支,比原计划要多造23000支。

师:很明显,这是无法完成的。如果完不成后果将会怎样?

生:周瑜会借此杀害诸葛亮。

师:通过这些计算你感受到什么?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会这样去算,诸葛亮当然会算得仔细。

生:诸葛亮就是在计算思考之后,懂得周瑜要加害于他,把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硬要他完成,才另设了“草船借箭”的妙计。

生:我还觉得这么一算使我更体会到周瑜的心胸狭窄,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

【教学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心,贵在“因文而异”、不拘一格。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其感悟的途径也迥然不同。在阅读本课文中这一“算”,便“算”出了文内之意和文外之韵。这说明,教师点拨、引导之法,从根本上说是“教无定法”,“无法即法”,其基础还在于深谙课文,精于设计,化解传统的长篇大论式的单向讲解,于指导学生感悟发现的互动活动之中,既高效地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又有机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敏于发现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寓教于乐。

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篇六

一、《草船借箭》的破题开篇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大家一起说,学哪一课?

生:《草船借箭》(教师板书课题)。

师:谁知道这个“箭”是什么样子?

生:前边是一个三角形的铁头,中间是一根竹竿,后面有翎毛。

师:大家再看这个“剑”,(板书“剑”字)和“箭”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这种剑后面是一个把儿,前边有剑刃子是一种短兵器。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中有一个词非常重要,谁注意到了?

生:他说的“短兵器”很重要。

师:对不对?(生齐:对)是的,战场上短兵相接时,用的是这个“剑”,有手把,双面刃;这个“箭”是远战时用的,所以文中周瑜问诸葛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知道了吧?生:(齐)知道了。

师:我再提一个问题,谁知道“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的时候。

师:三国,都有哪三个国?

生:有东吴、西蜀,还有一个魏国。

师:你知道东吴由谁统治吗?

生:孙权。

师:西蜀呢?

生:刘备。

师:那么魏国呢?

生:魏国,原来是曹操保着汉献帝,后来曹丕篡位,他当了魏国的皇帝。

师:那是以后的事了。在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故事里,曹家还没有人当皇帝,但是魏国的大权实际上在曹操的手里。对不对?

生:对。

师:大家结合预习想一想,“草船借箭”的故事,讲了哪几个人物?

生:讲了周瑜、诸葛亮,还有鲁肃和曹操。(教师板书这四个人名)

师:刚才在讲三国的情况时,曹操提到了。现在我要问,诸葛亮是谁,哪个国家的,干什么的?

生:诸葛亮是西蜀刘备的军师。

师:也是丞相,对不对?好像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周瑜呢?哪国的?干什么的?

生:他是东吴的都督。

师:什么是都督?

生:就是统帅三军的元帅。

师:对,相当于现代的总司令或国防部长什么的。鲁肃呢?

生:鲁肃是东吴的一个将领。

师:对,东吴的一个大臣。我再问一个问题,在这些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说,什么事情把这些人联系起来的?一个一个说,诸葛亮和周瑜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生:周瑜很妒忌诸葛亮,想用十万支箭来为难他,可是诸葛亮答应了。

师:这句话说通没有?“想用十万支箭为难他”,通吗?

生:我认为他没有说清楚。应该是,周瑜想陷害诸葛亮,想用十天造好十万支箭来为难他,可是诸葛亮说,他只用三天。

师:简单地说就是周瑜让诸葛亮造箭,诸葛亮答应了。可以不可以?

生:我认为您说的有点不对了,光说造箭。不说期限,那什么时候造出来都可以。应该说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

师:他的发言是要强调“短时间”内。具体的问题,我们研究课文时还要议论,现在只说什么事情把他们联系起来──他让他造箭,他答应了,简单地说,联系起来没有。

生:联系起来了。师:诸葛亮和鲁肃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生: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帮助诸葛亮造箭。

师:很简单,还能再简单吗?

生:鲁肃借给诸葛亮船,帮助诸葛亮造箭。

师:还能再简单吗?

生:鲁肃帮助诸葛亮。

师:鲁肃帮助诸葛亮,鲁肃主动帮助?

生:我认为就是借船造箭。

师:还是不正确。诸葛亮请鲁肃帮忙,鲁肃答应了。可以吗?(生答:可以)最后看诸葛亮和曹操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生:最简单的方法回答是:曹操借给了诸葛亮十万支箭。

师:诸葛亮没去,曹操就借给他了?

生: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借给了诸葛亮十万支箭。

师:再说得明确一点。

生:诸葛亮用计借来曹操的十万支箭。

师:很好。那谁能把这几个人的联系,用一段话连起来说一下。

生:周瑜请诸葛亮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了,鲁肃借给诸葛亮船,帮助诸葛亮造箭,诸葛亮用计谋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

师:说得不错。刚才他说的这一段话,实际上就是课文的什么?

生:(齐)主要内容。

师:如果我现在请大家给课文分段,能分不能分?(学生沉默)

师: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生:这件事情的起因,我认为是周瑜妒忌诸葛亮,让诸葛亮在短期内造箭。

师:可以吗?(生:可以)事情的结果,刚才没说,是什么?

生:诸葛亮得到了箭。

师:那么剩下的这部分内容是故事的什么?

生:(齐)经过。

师:可以分几段。

生:(齐)三段。

师:如果我想把“经过”再分成两部分,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好。诸葛亮请鲁肃帮忙,鲁肃答应了。这是什么?我要求不说刚才那句话了一他请他帮忙,他答应了,不这样说了,怎么说?

生:这一部分是做借箭的准备工作。

师:好。这才是(指去向曹操借箭的有关板书)──

生:正式的借箭过程。

师:我提最后一个问题,在这几段中哪一段是最主要的内容?

生:经过是主要内容。

师:在经过里面“准备”和“借箭”谁是更主要的内容?

生:经过中“借箭”是最主要内容。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在这个故事发生的前后,三国起了变化了。三国,是三足鼎立,好像大鼎的三条腿。现在,孙、刘已经联合起来了,共国抗御曹操。要记住这一点,对理解课文很重要:“孙、刘联合,共同抗曹”。

〖评析〗

这一课例的内容比较丰富,从多方面展示了教师在开始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时所做的工作。本教例主要采用的是“师生谈话法”。在谈话中为即将开始的课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1、向学生渗透了学习课文时所必要的有关知识:

如“箭”与“剑”的形状、区别及各自的用途。讲这一点是为了配合课文中周瑜的一句问话,“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教师在这里预先点破,学文时学生就会不问自通。同时,教师在谈话中很自然地向学生展现了这一故事的时代背景、三国的构成、统治者、课文中人物的所属和职务。而所有这些都是在谈话中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的,有效地运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个别内容学生不了解,教师也不避讳地直接讲出,也是一种及时的、必要的补充。特别是“孙刘联合,共同抗曹”这样的形势介绍,对学生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和人物的所言所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2、这一教例,教师还引导学生从认识故事中人物的相互联系入手,引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脉络;由此又推演出文章的段落结构、段内层次和文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逐段学文前,对全文胸中有数,有利于对文章内容全面、系统的理解。这不但显示了教学设计的巧妙,也表现了教师教学思路相当清晰。

3、在学生发言中,教师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他们说话要简练,要学会概括,要有逻辑性。表现了教师不放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其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

二、《草船借箭》的课堂终结

《草船借箭》课文讲完了,黑板上出现这样一幅。

教师又请同学们综合课文内容,结合板书,总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要求高度概括为三点。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概括出“知友”、“知敌”、“知天”三点。教师又要求把这三点再归纳为两点。学生很快就说出了“知人”、“知天”。但教师仍然追问:还能把这两点再概括为一条道理吗?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事实,结合板书中提炼出来的内容,看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全在于他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预测和估计,完全同后来的事实相一致。(他识破了周瑜设计陷害自已,但为了顾全大局,并不说穿,而是将计就计;他知道鲁肃性格忠厚,又极力主张孙刘联合共抗曹兵,就完全信赖,请他帮忙,求他保密,鲁肃果然帮了忙,保了密;他了解曹操用兵谨慎,心性多疑,就敢于率领草船,轻兵逼寨,曹操果然只放箭,不出兵;他预测三天后必有大雾,三天后果然大雾弥漫,成了他用兵的屏障)由此,学生归结出这条道理是:要想把事情办成,自己的想法就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这是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一阶段。

接着教师又假设了一种具体情境,设问:如果那天驻守曹军大寨的不是曹操,而是一个性情莽撞的人,结果会怎样?要求学生用刚才得出的那条道理去分析。讨论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这是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二阶段。

〖评析〗

用这样的讨论来终结这篇课文的阅读,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1、凭借教材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概括能力,并在这种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能想会说。

2、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一阶段,是引导学生由具体的历史事件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第二阶段是借助假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普遍原理分析具体事例(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这两个思维训练过程,正好是一次完整的认识活动的循环──“这是两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毛泽东《矛盾论》)这样的教学,教给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3、在第一阶段中学生归纳出的“要想把事情办成,自己的想法就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的这条道理,实际上就是毛泽东同志讲的“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实践论》)这样的教学设计,发掘了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这种启蒙教育完全没有出现硬性的、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课文所提供的具体凭借上的思考和体会。没有外加,没有注入,没有“拔高”;不是贴标签,也不是喊口号。

4、这样的课堂终结,没有把讨论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囿于一篇教材之内,做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深入教材又跳出教材,扩大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来终结一篇课文的教学,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对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在“借箭”这一事件中所表现的足智多谋,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了整体认识。这个整体认识,与讲课开始时对课文内容、结构的整体认识,其份量和高度都是不相同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上面这6篇《草船借箭》教学案例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草船借箭教学实录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