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鸟的天堂》教案(6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特等奖)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快回答分享了6篇《鸟的天堂》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鸟的天堂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鸟的天堂》 篇一

一、 引题引新,创设情境出示课件,创设情境:(播放“百鸟齐鸣”的录音)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非常尊贵的客人,大家想知道是谁吗?那么,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听,边听边想,这些声音,让你想到了什么?(听后学生自由发言)用“我听到小鸟……的声音,想到……”的句式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我们出发了,旅游时,别光顾着浏览,要把你的旅游发现填进旅游报告中。2、检查朗读。师:你拍摄了那些画面呢?请把它来读一读。4、交流旅游发现。师:老师把你的发现写在黑板上。(板书:榕树 大 茂盛 美)师穿插:这棵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三、 读课文,品味赏析1、同学们,鸟的天堂给大家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那么,大榕树到底有多大有多美呢?让我们深入到文中去感受。2、默读写榕树的部分(5-8自然段),读的时候,用你喜欢的记号划出写大榕树的大和茂盛的语句,再标出读不懂的地方。3、小组交流。4、:现在让我们交流一下,你从哪儿看出榕树的大和茂盛?① 第五节中的句子。②第七自然段的“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丫枝”一直到“就像一棵大树斜躺在水面上一样”师:这段话从哪方面来描写榕树的大和茂盛?(枝干多)

师:让我们来再现一下看到的景观吧!(放录像,师边讲解)

师:看了录像后,你有什么感想想说?生说感想。师:你们说得真好,这棵树已经有5XX年的历史了。它何止大得惊人,简直是一种特有的自然美。你们能不能把心中的感受读出来呢? (指名读这段话)

③在这一节中,还有什么词能看出榕树的大和茂呢?(逼近)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为什么不用“靠近”

师:非常好。“逼近”正体现出了榕树那逼人的气势,而“靠近”就不行了。④第八节中“那么多的绿叶 ”师:你找出的是从哪一方面描写大榕树的大和茂呢?(叶)师:来,大家欣赏一下大榕树的绿叶吧!(放录像,师边读第八节讲解)看了录像,再读这段文字,你体会出了什么呢?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a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写出了榕树的多和密。指名读。b “现在正是枝繁叶茂的时节。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师:你是如何理解“榕树好像在把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的?

说明榕树非常绿,生命力旺盛,也就是“茂盛”。

指名读c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一句话写得多好啊!把叶子都给写活了。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⑤师:当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时,作者联想到了新的生命在颤动。那么,你呢?你联想到了什么?(看录像)出示句式: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时,似乎……师: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你的联想吗?(像绿宝石似的,还像一汪绿的水,似乎要滴下来似的。)⑥师:你们描述得真美。看着这株榕树,作者不禁发出了怎样的赞叹?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句话?带着热爱、赞美之情读。(生齐读)

师:对,速度慢一些,感情是发自心底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生齐读)

⑦师:在写榕树的这个部分中,你们觉得哪一段写得最好?

生:(齐答)第8自然段。

师:你读出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师:谁还愿意读(生齐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想读,那好,我们一起来吧。(配乐读)

(生有感情地齐读第8自然段)

⑧师:看着这株美丽奇特的大榕树,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你听了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写进“总结与感想”这一栏。

生填报告,师巡回指导。旅游地点旅游次数陪同人员旅游发现1、2、3、4、5、……总结与感想想了解党这次未了结的情况旅游人 : (签名) 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鸟的天堂 篇二

请双击页面,看看发生什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

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方法与习惯

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3.在自主探究的网络读写活动中培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4.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6.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教学重点

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教学准备

1.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的兴趣,使其能自主提出问题,产生较强烈的阅读需要。

2.网络资源的配置:网络课件、网络教室、作为网络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

3.网络课件的制作:网页文件格式、上传至局域网服务器或Internet网站、包含BBS论坛(供学习共同体间交流或师生间指导答疑)、作必要的信息代理(本地资源索引和初步的Internet泛在资源代理)。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注

激情

设疑

1.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描述那美丽而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和众鸟活动的奇妙景象。

2.组织全班交流,拟订主要问题

(1)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2)的具体 快回答 地址在哪儿

(4)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5)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6)里有哪些种类的鸟

(7)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

1.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那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提出活动内容

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

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大家主要想通过网络搜集哪些方面信息呢?

(1).因以前曾作过一些网络阅读的简单尝试,学生们对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便捷特点已有初步体验。在学文后提出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时,学生们纷纷建议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的资料。

(2).学习者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帮助学生归纳出主要问题,使学生能顺利展开网络学习,也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组织

指导

1.学生按共同的阅读兴趣自愿组合,以二至四人为一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

2.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具体目标。

3.小组组内分工、组织协作

(1).明确活动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活动目标搜集资料,将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初步地整理加工。结合课文和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介绍的解说词。

(2).指导使用网络课件

熟悉课件界面,提示本地资源的索引位置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指导利用BBS论坛共享信息资源及组际、师生间交流。

(3).明确网络阅读的具体目标,是排除无关干扰、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关键。

(4).网络中的信息是海量的,不管是信息的搜集、整理,还是信息的评判、加工,都要求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本课中,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来组织的:(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引导组内分工协作。(二)组织组际合作,利用BBS讨论区和作品展示区,在小组间创设一个研讨交流的和谐环境。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自主

探究

1.各小组根据本组目标,展开自主探究性网络阅读

根据本地资源索引,阅读校园网资源库中的资料

利用网络课件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访问国际互联网,查找所需资料

进入BBS论坛,将搜集的资料粘贴于BBS与他人共享,或阅读他人提供的资料

在BBS中进行组际交流或师生交流,质疑、交流想法、组织协作

2.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充分分析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

3.各小组根据资料尝试撰写解说词。

(1).利用局域网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各小组学习情况,适时调控。

(2).进入BBS,释疑,并为学习有困难的小组提供指导和帮助。

(3).在BBS中组织和指导各学习共同体内部及组际间的分工协作。对团队协作能力强的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各小组展开卓有成效的合作

1.处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探究欲特别强烈,主体潜能得到较充分地发挥。

2.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网络阅读的交互性,各学习个体可自主选择不同的探究途径,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这也是网络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兴趣的动力之一。

3.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 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4.从网络阅读的流程看,网络阅读能力可分为迅速检索信息、准确筛选信息、批判性评价信息、有效加工及创造性运用信息等诸能力要素,其中准确筛选及批判性评价信息的能力是小学生们所最缺乏的,教师应着重指导。

总结

评价

1.完成解说词的写作,将其修改后发表于作业展示区。

2.阅读和评价作业展示区中的作品。各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进行小组间的经验交流。

3.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整理好本次活动材料,制作网页并上传。

1.对作业展示区的作品发表评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2.对本次活动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成果及有关材料、记录制作成网页上传至学校网站,进行网络展示。

3.帮助学生归纳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获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1.给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其得到自主探究活动的价值体验,是激发其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利用网络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的重要环节。

2.让学生们对网络阅读中积累的经验相互交流,对存在问题的自我反思,能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网络阅读的的基本方法,有利于网络阅读能力的培养。

(该教学设计获江苏省“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说课评比活动”三等奖、扬州市二等奖)

鸟的天堂 篇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投影出示练习:选择画线字的正确读音。

波浪(b% p#) 缝隙(x9 x@) 一簇簇(c) sh))

乐曲(yu8 l8) 兴奋(x9ng x@ng) 应接不暇(y@ng y9ng)

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

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的留恋和赞美。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3.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鸟很多,——板书。)

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

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

1.大

学生甲: 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

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重点体会“又”字。指树根很多。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4)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大。)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一万多平方米。)

(6)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操场?几个教室?(结合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

(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2.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

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1)重点体会“推”。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学生乙:地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重点体会“颤动”。

(3)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学生丙: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5.请学生画板画,体现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

1.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2.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4.学生汇报。

学生甲: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学生乙: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

我们体会了“应接不暇”。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

学生丙: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学生丁: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我们从中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5.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

6.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的确是啊!

7.教师追问:

(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个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第一个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指的是真真正正。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8.配上欢快的音乐,把美术课上画的小鸟,“放飞”到大榕树上。

9.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

三、了解榕树成为的原因。

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呢?

2.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

3.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1.播放的完整课件。

2.出示思考题: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

3.学生分头准备。

4.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汇报交流。

五、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附: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篇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投影出示练习:选择画线字的正确读音。

波浪(b% p#) 缝隙(x9 x@) 一簇簇(c) sh))

乐曲(yu8 l8) 兴奋(x9ng x@ng) 应接不暇(y@ng y9ng)

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

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的留恋和赞美。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第 1 2 页

鸟的天堂 篇五

文满湘</p><p>教学目标:</p><p>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p><p>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p><p>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p><p>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p><p>教学重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p><p>教学手段:自制课件。</p><p>教学课时:2课时</p><p>第一课时</p><p>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p><p>过程:</p><p>一、谈话。</p><p>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p><p>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p><p>二、按照要求读书。</p><p>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p><p>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p><p>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p><p>三、检查自学效果。</p><p>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p><p>2、谈自己读的感受。</p><p>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p><p>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p><p>巴金</p><p>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p><p>“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p><p>“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p><p>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p><p>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p><p>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p><p>六、学习生字</p><p>1、指名读词读字。</p><p>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p><p>3、抄写生字词语。</p><p>板书:18、鸟的天堂</p><p>第一次大榕树</p><p>第二次鸟的天堂</p><p></p><p></p><p></p><p></p><p></p><p></p><p></p><p>第二课时</p><p>设计意图: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p><p>过程:课前板书课题。</p><p>一、引入: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1’</p><p>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p><p>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p><p>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p><p>(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p><p>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p><p>1、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p><p>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4’</p><p>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群鸟纷飞”图帮助理解。1’</p><p>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2’</p><p>(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p><p>5、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1’</p><p></p><p></p><p>三、出示课件,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p><p>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3’</p><p>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p><p>3、班级交流。(树大、美)10’</p><p>a、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p><p>b、当学生讲到“不可计数”和“卧”字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p><p>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p><p>d、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出示课件:“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p><p>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①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②“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③有风吹过。)</p><p>2、出示课件理解。</p><p>e、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5’</p><p>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p><p>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p><p>齐读。</p><p></p><p></p><p></p><p></p><p>四、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p><p>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4’</p><p>学生写广告词。</p><p>互相交流。</p><p>七、同学们写的广告词真美,让老师有一种成功的幸福感。但是,你们看,老师这节课黑板上忘记写什么了?4’</p><p>如果你们不想让老师有一种缺陷的话,出示《桂林山水》一课的板书,根据这个请大家为老师设计板书。</p><p>学生设计,组织交流。</p><p>八、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3’</p><p>学生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p><p>小结课文。</p><p>作者邮箱:

《鸟的天堂》 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的确是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4.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巴金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著名作家,以前曾经读过他的《海上日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他的作品。板书课题。

2.播放情景朗读,边看边思考:作者去了几次,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你喜欢哪一次的?为什么?

二、预习课文

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文中指的是什么?

3.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指什么,作者去了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4.再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5.朗读课文,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6.质疑。

三、交流预习情况

1.指读课文,正音。

2.解题。

3.交流学习生字新词的收获。

4.作者几次去?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5.美读。

6.质疑,同学间通过交流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待深入学习时解决。

四、理清课文脉络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时看到的情景。

第三段(10-13):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时看到的情景。

第四段(14):作者对的赞美和留恋。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 1 2 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6篇《鸟的天堂》教案就到这里了,希望在鸟的天堂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