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快回答为大家整理了13篇《9加几》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一
教材分析
9加几的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能熟练计算了10以内的加法和10加几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生学习各种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采用的是“凑十法”来进行加法计算。
重点
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难点
让学生掌握凑十法。
关键
让学生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练习。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9加几加法的算理,经历9加几加法的计算研究过程;
2.使学生能正确的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选择自已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等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4.在发现加法算式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一、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动听,老师想看到你们漂亮的坐姿。哪个漂亮的小朋友给老师介绍一下你们在下课时间玩的游戏,说说当时的心情。好,那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数学世界。
二、师生问好:小朋友,你们好!
三、创设情景,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师:猜猜今天老师来我们一(2)班是干什么?其实我是带来一个难题想让咱们班小朋友帮帮忙,愿意吗?
2.秋游活动,老师买了一些饮料,小朋友帮老师看看?提取数学问题。
要求:四人小组讨论,我们可以用小棒当饮料,把每个人的想法说给小组长听,在派一名代表汇报。(通过小组合作,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并且折射出更多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
3.汇报
生1:一个一个地数;
生2:从9接着数;
生3:凑十法(9+4=13生一边说师一边演示课件)
…(多个小组汇报)
4、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从而优化算法。
四、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师:刚刚美猴王一直关注着我们小朋友,觉得学习很有趣,他也要与我们一起研究数学问题。瞧!你想到数学问题了吗?(出示9个桃子,8个苹果,6个梨的图片)。
1)生:桃子和梨一共有多少?
梨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桃子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2)选择你喜欢的问题解决。
指名汇报:生1:我解决…9+8=17,我是这样想的…
生2:我解决…8+6=14,我是这样想的…
…
(练习稍有梯度,照顾到学有余力的学生。同时让知识更具系统性)
2.小结揭题:今天我们创造了什么数学知识?(9加几)
师:现在小朋友用自豪地语气说说你都会9加几。
老师祝贺你们研究成功,这节课满意吗?不过有一点点美中不足,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有办法?
9+9=18 9+4=13 9+5=14 9+7=16
9+8=17 9+3=12 9+2=11 9+6=15
1)有序的排列;
2)找规律:(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等规律)
五。课后作业
这节课我们帮老师用数学方法解决了饮料问题,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在小朋友的平时生活中有9加几的数学问题吗?把它记录下来,作成数学知识小卡片。
六、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设计是本着以下几个理念进行地:首先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又能为生活而服务,感受数学与生活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其次追求算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课堂实践中不乏有精彩的火花,例如:有学生在计算9+8时会这样计算:9可以分成4和5,8可以分成3和5,先算5+5=10,再算3+4=7。同时又应该看到算法优化的重要性。
第三,在练习设计上,注重人文,面向全体,让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兴趣参加练习,并且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问题。还要深入挖掘教材,把简单的数学知识升华到数学思想的高度。
数学《9加几》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习中互相带动学习心理水平的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习1和几组成几与10与几等于十几的习题)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5)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板书:9+4)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请一名学生操作,教师引导语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式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3、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
四、课外作业:把你算9加几的方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9加几
《9加几》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题卡、自制学具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导入
同学们,又到了我们快乐的数学课堂啦,我们已经认识了1—20的数字宝宝,还知道可以用数字宝宝解决一些问题,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几道算术题,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算得又快又正确!
1、(出示课件)做填空题和计算题,采取开火车的形式。
小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同学们真了不起,计算题做的又快又准确,小猴聪聪奖励大家,拿来一些桃子,我们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课件)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啊?怎样列算式呢?谁能说一说?
引导学生看图列算式,板书 9 + 4
2、探究算法
9+4等于几呢?请同学们用小卡片摆一摆,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教师巡回指导。
3请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有:
a.我们是接着数的,10、11、12、13。(接数法)
b.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1、2、3、4······12、13.(点数法)
c.我是先从右边拿一个放到左边,左边是10,右边是3,加起来是13。(凑十法)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把这个拿到左边去呢?做什么用呢?
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左边正好有10个了,10+3好算。
3、归纳算法
这是一个好方法,我们知道了10加几就等于十几,所以啊我们可以想:9加几等于10?(1)。
板演: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这个方法真好。
三、讲练结合掌握“凑十法”
看到同学们知道了9+4等于13,聪聪可高兴了,他还要请我们帮忙,大家愿意帮助他吗?
1、(出示课件)小猴聪聪的菜园里收获了两种不同的萝卜,怎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萝卜?怎样列算式?
板书: 9+6
引导学生说算法:先想9加(1)等于10,把6分成(1)和(5),9加1等于10,10再加6等于(15)。
小结:像9+4、9+6这样“9加几”的题目,(板书课题)要先把9想办法凑成十,再算十加几,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凑十法”。
四、巩固练习
让我们运用凑十法来解决两个小问题吧!
1、想一想,算一算。请学生说算法
2、发题卡,学生独立计算,订正答案。
3、游戏《找朋友》
五、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以后我们在做9加几的题目时,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见9想1凑成10,这样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2、情感渗透:我们在小组活动中和小伙伴们合作,探究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同学们真了不起!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还有更快乐和奇妙的数学游戏等着我们去探索,同学们可要加油干哟!
六、作业
课本89页第1题,第3题
七、板书设计
9 +
4 = 13
13
10
9 +6 = 15
15
10
九加几
小学数学课程《9加几》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3、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寻找、发现、讨论、比较的基础上,理解掌握凑十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展示屏、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旧引新,创设情景
师: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大家想参加吧要想参加,就得先闯过“小精灵”的两关。(10组成的练习)
(1)首先请看,“聪明树”上的这些题你们会做吗
(2)接着,我们来到“智慧山”,每座“智慧山”上都有三个数,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很快说出这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我们顺利过关了!大家快到运动场去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前教师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景,再现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看!运动场上可热闹呢,比赛正紧张地进行着,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学校服务队为他们准备了一些饮料,仔细看一看有多少盒饮料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小朋友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师:小结:小朋友可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出示课件)有的`同学用点数的方法,(逐盒闪烁),从1盒、2盒一直数到13盒;
有的同学从9盒接着数(先9盒一起闪动,再逐一闪动),10盒、11盒、12盒、13盒。
还有的同学是这样想的:(课件显示从外面放进箱内1盒的动作)。先把箱子外的1盒放到箱子里面,使里面凑成10盒,再加上外面剩下的3盒,就是13盒。
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师:看来小朋友不但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而且还能从别的小朋友那里学到不一样的方法,很会学习。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计算9加几。
2、探究算法
师: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
板书:(9+4)
9加4该怎样算呢
请小朋友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请1位小朋友在展示屏下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子外的4盒饮料,箱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10盒呢(1盒)这个1盒是从哪里来的(外边的4盒)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板书:??? 9? +?? 4?? =? 13
(学生尝试结合板书完整说一说操作过程)
谁能说说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多抽几名学生说)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形象性形成了一对矛盾,解决这对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操作。这一教学环节通过教师示范操作,学生的模仿操作、初步感知“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并让学生叙述操作过程,及时内化计算方法,把操作、思维、语言融为一体,达到操作中初步理解算理的目的。)
3、提出并解决问题,逐步熟练“凑十法”。
出示书93页红花图,3题
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
9+3 9+7 9+6……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9加几”)
(3)教学例2
怎样计算9+3得几呢请小朋友利用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然后轻轻地告诉你的同桌,你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请2位同学有条理口述计算过程)
(4)教学例2的“9+7”进一步巩固“凑十法”。
师:孩子们,你们能用刚才的方法计算9+7得多少吗
请你们用手中的红花和黄花摆一摆,摆好后再移一移,算一算一共有多少朵花
学生独立操作,请一名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上操作,并叙述计算过程。
(本环节通过学生独立操作学具,演示,口述“凑十法”的过程,使具体形象的知识内化为儿童头脑中的智力活动,学习重点不断得到强化,难点逐步得到突破,教学目标随着教学的进程准确到位)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的第一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的第二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小猫钓鱼
(课件出示)(如9+5 9+2 9+7……)
每条鱼身上写一道算式,几个鱼缸上分别写出得数。老师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练习。
4、比赛“摘葡萄”
根据班上人数确定葡萄数量(葡萄上分别写上算式9+1? 9+9? 8+6? 7+6……)
然后分组比赛,哪一组先把葡萄放在正确的盘子里为胜(盘子写上得数)
(练习的题目紧扣目标,形式多样,活泼有趣,并注意了全班参与,扩散了学生思维。最后一个练习“摘葡萄”中老师有意让学生尝试用凑十法计算8+6、7+6,鼓励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对凑十法进行认识,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
反思
“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新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提倡算法的多样化。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9加几这一教学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的第一课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了上好本节课,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我将本课教学过程分为:复旧引新——探索新知——巩固提高三个环节。
一复旧引新
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我利用课件创设情境,通过“小精灵”出的2组题,复习了数的分解,“1和几组成几”与“10加几等于十几”的习题,为接下来学习“9加几”作好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因为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所以,我又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计算“还有多少盒饮料”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个层次是探究算法。首先,是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操作,用摆小棒的方法突出凑十法的教学。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箱子外的4盒饮料,箱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10盒呢(1盒)这个1盒是从哪里来的(外面的4盒)。我们就从右边4根小棒中拿1根到左边9根中凑成10……通过操作、观察、口述操作过程。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方法的探寻过程中去,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保证了在进位加法中的有效迁移。
第三个层次是鼓励孩子们看图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逐步熟练“凑十法”。通过学生独立操作学具技术9+3= 9+7=让学生把操作、思维、语言融为一体,达到在操作中初步理解算理的目的。
三巩固提高
为了让枯燥的技术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我设计了“钓金鱼”、“摘葡萄”游戏,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既强化了新知,又培养了合作交流的意识,内化了所学知识。最后“摘葡萄”游戏中出现的“8+6、7+6”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继学习作好方法上的铺垫。
《9加几》教学设计 篇五
执 教:河北省唐山师院玉田分校附小 高秀艳
教案设计:河北省玉田县教育局教研室 陈长胜
河北省唐山师院玉田分校附小 高秀艳
指导教师:河北省玉田县教育局教研室 薛玉春
河北省唐山师院玉田分校附小 钱守旺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要求: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 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 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运用“做一做”中的题目,分层次进行练习,不仅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9加几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的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的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9加几》教学设计 篇六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习中互相带动学习心理水平的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习1和几组成几与10与几等于十几的习题)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5)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板书:9+4)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请一名学生操作,教师引导语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式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3、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
四、课外作业:把你算9加几的方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9加几
加几教学设计 篇七
活动片段展示:
我首先通过一个活动让学生进行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
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再用小棒来代替饮料来数一数。
生1:我是1盒1盒地数……一共13盒。
生2:我是2瓶2瓶数,再加1盒……一共13盒。
生3: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生4:我是先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老师有意识地抽出各种数法的代表来比赛看谁数得快)
师:老师现在请三位小朋友来同时数一数老师这里一共有几朵花。(出示红花9朵,黄花8朵,分三组来数)
师:哪个小朋友数得最快?为什么他数得这么快?哪种方法好?
……
反思:
上面的教学片段,我从情境入手,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体现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把学生当作研究者,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进:“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学生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我正是从这一特点出发,让小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把凑十法强加给学生,因为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动脑思考获得的。这样教学,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能感到自己是个研究者、发明者,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是一种个体的认知活动。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水平、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不可能相同,所以在面临一个新的计算问题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鼓励算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提倡算法多样化,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给学生留下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这样,不仅肯定了学生的解题方法,而且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在不断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便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探索发现。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数数已经掌握了很多种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是简单的用一种方法强加学生掌握,而是引导、实践、探索,发现,虽然有些学生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他们不是用很优化的方法,但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感悟,也能发现其它方法比自己的方法好。这种多向交流,为学生创造了生动、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
《9加几》教学设计 篇八
《9加几》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本节课通过创设“热闹的运动会场”这一情境,让学生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初步认识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上课开始时,我出示了主题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再根据图意列式,学生很快列出了“9+4=13”,接着,我让学生“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把9把放在心里,往后数了4个,就是13。
生2:我是看出来的,幼儿园的时候我就会了。
生3:我用手指算出来的,10个手指不够算,我再拿出3根铅笔一齐算。
生4:摆小棒,先摆9个,再摆4个,一共是13个。
生5:把9分成5和4,把4分成2和2,5+2=7,4+2=6,7+6=13。
生6:我会算9+5=14,所经9+4=13。
学生说出了6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但没有一种是教材上要求的“凑十法”,正当我对要不要引导出“凑十法”感到举棋不定时,两个学生说出来了,确实让我心头一震,欣喜万分。
生7:把4分成1和3,9+1=10,10+3=13。
生8:把9分成4和5,5+5=10,10+4=14
面对如此聪明,肯动脑筋的学生,我深感学生的潜力不可估量。
教后记:算法多样化是课堂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指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凑十法”并不是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绝对的好方法,所以,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但学生的方法往往不是最简便的,有时导致速度很慢,面对多而杂的计算方法,学困生还可能会看得眼花潦乱,不知所以,导致一种方法也没掌握好,所以,我个人认为教师适时地强调“凑十法”的好处还是有必要的。
《9加几》教学设计 篇九
一年级《9加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发现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评价他人意见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学习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20根小棒;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1、调动积极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都参加过哪些项目的比赛?获得过哪些好成绩呀?
2、引导观察课本插图
师:胜利小学的小朋友也在开运动会,让我们一起过去瞧瞧!(课件展示课本第96~97页的运动会场景图)
师:从画面上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
二、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
1、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师:运动会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学校里为了让小朋友们增加能量,补充体力,让后勤部给全校小朋友每人分发一瓶饮料。分了以后发现还多了一些。(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左下角的饮料)小朋友你知道共多出了几瓶?能用算式来表示吗?(得出算式9+4=13)
2、探究进位加的算法
(1)分组操作明理
a:提出操作要求
师:9加4等于13,你们是怎么想的?请小朋友先自己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思考过程,然后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b: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
(2)组织全班交流
如:a 9 + 4 = 13 b 9 + 4 = 13
1 3 3 6
10 10
c 9+4=10+4-1=13
、
3、把上述方法适当归类、从中渗透数学思想。
如方法a是拆小数分大数,而方法b是分大数拆小数它们都可渗透“凑十”的思想。
又如方法c则可渗透多加了要减的数学方法。
而方法a、b、c他们又都是把新学的知识转化成旧知来计算的,可以渗透转换的数学思想
4、寻找适合自己的算法
师:比较这些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5、试一试
师:那么9+3、9+7等于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借助小棒用自己的好办法去算一算。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独立完成练习。
7、小结、揭题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吗,今天的这些加法算式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这些都是9加几的加法,并且得数都超过了10,我们把它们叫做9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9加几)
三、巩固应用 发展思维
1、挖掘课本资源提出新问题
(1)引导再次观察画面
师:刚才我们发现运动场上有跳绳、跳远等很多比赛项目,那么参加这些项目的各有多少人呢?
(2)小组合作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师:在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小组讨论一下!
(3)师整理并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如:“踢毽的和赛跑的一共有多少人?”“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
(4)解决问题。
师逐题提问:算式是什么?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书中练习(做一做第二题)
师: 激烈的比赛已进行很长一段时间,这时后勤部又及时地送来了点心,每人分发了一只鸡蛋还有一块小蛋糕。结果又多出了一部分,请小朋友看图列出相应的算式,并算出它们分别多了多少?
3、探索规律、发展思维。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已认识了几道9加几的进位加法?除了这些还有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做一做的第三题。
9+5= 9+2= 9+9= 9+4=
9+8= 9+6= 9+7= 9+3=
(1)独立填写得数
(2)指几名学生填写结果,集体分析订正。
(3)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秘密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发现:如
①、都是9加几。
②、9加上的数和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
③、得数都是十几。
④、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这些发现都是对的,应给予肯定:接着第4种发现提问:你知道少的那个1到哪儿去了吗?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堂作业 。
适当选用课堂作业 本及书中练习的部分内容
小学数学课程《9加几》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潜力,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铺垫
这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小伙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贝贝一起学习吗?
我们看看贝贝遇到了什么难题?
贝贝想到果园里面摘桃子,在果园门口,碰到了看管果园的大象先生。(课件出示:大象,“要想进去,就得先过我这几关”)我们和贝贝一起闯关,好吗?
第一关:
对口令,合成10
第二关:
10+2=
10+5=
10+7=
10+8=
9+1+5=
第三关:果园里有这么多的桃子,你看看画的这个大括线和问号,表示什么意思?请大家不说答案列算式。9+1又放了一个,怎样列式?9+2……这些都是根据桃子图列的算式,看着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在这些算式中哪些是已经学过了的?
这天这节课周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9加几(揭示课题:9加几)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贝贝在大家的帮忙下,来到了果园,他看到那么多桃子,可开心了,于是拿来了一个盒子,看看能放几个桃子?
盒子里面有几个桃子?盒子外面呢?你能提出一个与加法有关的数学问题吗?要算一共有几个桃,怎样列式?(9+4)
三、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9+4等于多少呢?
(1)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把你的方法跟同桌的小朋友说说。
(2)汇报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生:我把9看成10,10+4等于14,多加了1,再减去1,14-1=13(板书)
生:盒子里还能再放一个桃子,就正好是10个,10再加外面的3,就是13
生:从4里面拿出1个给9,9加1是10,10再加剩下的3就是13(课件演示)
把4分成1和3,9和1合成10,10再加3就是13(生边说,师同时板书)
为什么要把4分成1和3呢?)
把这种方法和你的同桌说说。(1和3是怎样来的?4能够分成2和2,为什么偏偏分成1和3呢?)因为9和1能够凑成10,第二种方法我们能够给他起个名字——凑十法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
四、优化算法
1、贝贝很高兴采到了桃子,又去果园后面的小花园里采了一些花,红花几朵?黄花几朵?你会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怎样列式呢?
先圈出10朵再计算,红花向谁借变成10朵呢?7能够分成1和几,请你把这个分的、圈的、想的过程填到方框里。
(为什么只把7分成1和6,不分成2和5,3和4呢?)
看大数9,小数7,把7分成1和6,9和1合起来是几?10加6又等于几?
编写儿歌让孩子一起说: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来做,最后加上剩下的数。
2、贝贝拿着花、桃子,准备回去,门口有正方体挡住了路,贝贝也学会了凑十法,你会把心里的想法填到方框里吗?
3、贝贝觉得凑十法很好玩,又拿来了小棒玩。左边几根,右边几根,先列式,然后请小朋友先圈出10根,再进行计算。
五、强化练习,巩固提高
1、大象表扬贝贝聪明,送给他两张门票,但是,贝贝要把门票背后两道算式之间的小秘密找到,才能得到。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男女生分别报答案)
(想想做做第3题)
生:上面这道题就是我们做第二题时想的过程。
2、贝贝感谢大家帮忙了他,但是这时候小蚂蚁也来凑热闹,准备出题考考贝贝,你们愿意继续帮忙贝贝吗?(开火车说)
3、先自己动手在书上写写答案,并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
(想想做做第5题)
六、全课总结
这天学习了什么?
加几数学教案 第十一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初步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优化“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找到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多种计算方法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法、引导发现法。
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它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开始,通过学生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方式,理解“10个一转化为1个10”,并掌握“凑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园片、花形磁铁、口算卡片及答案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活认知
1.出示口算,抢答(课件出示)
10+2 4+10 5+10 10+7
(1)怎么算得这么快呀?
(2)学生总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2.看谁算的巧(课件出示)
9+2+1= 5+3+7=
8+4+2= 6+5+4=
3+2+8= 5+6+5=
7+1+3= 1+8+9=
(1)学生口算抢答。
(2)没有“10”怎么也算得这么快呀?说说你是怎么找到10的?
小结:看来,“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把复杂的计算变得很简单。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提取信息,发现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 运动会赛场。
教师:在运动会赛场,你发现哪些信息?
学生看图之后互相说一说。(有啦啦队、赛跑的、跳绳比赛)
(2)重点研究“饮料”图片提供的问题。
①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从这幅图中,发现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②学生交流信息。
箱子里有9盒饮料,外面有4盒饮料,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呢?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预设学生回答)
①生1:1、2、3……12、13依次数。
②生2:从9数到13。
③生3:先拿1盒放到箱子里,再算10+3=13
④生4:先将9看成10,10+4=14,9+4=13
(3)发现方法间的区别与联系
①这几种方法,哪种最熟悉?(前两种方法)
②第3、4种方法,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它们都是借助10帮忙)
③这种方法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新方法,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
3、建构方法,揭示“凑十法”
(1)动手摆一摆
①让学生用“苹果”代替“饮料”,把“凑十”的过程动手摆一摆。
②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教师追问:为什么拿1个呢? 2个行吗? 9和1在一起,好在哪里?
③板书计算过程。
将演示过程记录黑板
揭示:从4里分解1和3,9+1=10,这种方法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强调:10个一转化成1个十。
(2)说一说(课件)
箱子里有9个橙子,外面有7个,一共有几个橙子?
①看图说信息
②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
③学生汇报(课件演示:7被分成了1和6,一个橙子进入盒子里。)
④板书计算过程
(3)圈一圈,写一写 (每人一份题目)
9+8=
①学生先在图中圈一圈,再完成下面的计算。
预设
②学生汇报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追问:为什么9要添上1?为什么8要添上2?
③拆数虽然不同,但是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都是让其中一个数“凑十”,再算10加几。
(4)归纳算法
黑板呈现的算式:9 + 4 9 + 7 9 + 8
①观察:这几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②计算时,方法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③归纳总结:计算9加几的加法,见9想1凑成10,把另一个加数分解成1和几,
用10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也就是将9加几转化成好算的10加几,这是数学中的转化
思想,运用转化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新问题。
三、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卡片抢答。
9+3= 9+5= 9+9=
2+9= 7+9=
前两个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动笔写一写。
①P91,做一做,第1题
②要求:先独立解决,再汇报交流想法。
2、灵活练习
商店里,伞9元,气球8元,水笔5元,小象有15元钱,可以买哪两种商品?
(1)9+8=17 17>14 不能买。
9+5=14 14<15 可以买。
(2)适当延伸: 8 + 5 追问:应当怎样算呢?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题的练习,达到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稍灵活的练习,既渗透排列知识,又为下节新课做一些孕伏,深化“凑十法”。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学习的是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体会。
板书设计:
9加几
《9加几》教学设计 第十二篇
一。抓本课主题联系身边生活引入复习
师:小朋友好,这节课有我和大家一起度过快乐的学习时光,我们先简单的熟悉一下吧!你们平时喜欢做运动吗?
生:喜欢!
师:恩,那你都喜欢做哪些运动?
生:我喜欢跳绳。(老师也喜欢,你呢?哦,)。看来,你们都是爱运动的小家伙!现在运动场上正在举行一场激烈运动会?想去看看吗?
生:想!
师:闯关成功才能参观运动会?万事开头难要啊!闯关吗?
生:闯!
师:第一关:我们来开火车。(大拇指表示)
师:(你们几位小朋友真棒)第二关,谁来闯,这排都这么积极,一起来闯吧!
10+3= 10+7= 10+5=
师:你们又成功了,不过这最后一关可有点难啊!第一个谁来?
生:9+(1)=10
师:同意吗?连加,你是怎么算的?
生:我用9+1=10,10+2=12.
师:条理很清楚!最后一题!述说你的算法?
生:我用9先加1得10,10再加6得16.
二。新授例一
师:真棒!恭喜你们顺利过关。看运动会开始了,多热闹!
运动场上小朋友正在做什么项目的比赛?
生:运动场上有跑步的,跳远的,跳绳的。踢毽子的。
师:请你在认真的数一数参加每项比赛的各有多少人?
生: 我看到了有6人在跑步。(你数的真准!)
有7人在跳远。 (我也看到了)
有3人在跳绳。
有9人在踢毽子。
师:看最近处,小朋友们正在为运动员服务,发饮料呢,他们想知道现在还有多少盒饮料?你们能帮帮他们吗?先看桌上图,自己像一项,再把你的小方法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开始!
师:看你们说的这么热闹老师也好想参加!你用什么方法求出来的?谁能说给大家听!
生:(1)依次一个一个的数1、2、3、4、……12、13;
(2)先数箱子里的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
(3)9和4合起来是13
(4)先拿一盒放进箱子里,补足十,再想“10+3=13”。
师:那一盒?怎么拿、请你到前面来演示着说一说。
生:先拿一盒放进箱子里,补足十,再想“10+3=13”。
师:这个方法很新颖!这位同学刚刚从外边4盒中拿走了几盒?(1盒)他把这一盒放哪里了(给9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凑成10)?10加3得13。我明白了!
师:你们的方法还真多!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 (可能是你对数的方法比较熟)
生:拿进去一个,凑成十的方法。算起来很简便。(你真会思考)
师:说了这么多解决的方法,谁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
生:9+4= 13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9加几的数学问题。齐读课题!!!
回到运动场上你还能发现哪些9加几的问题?
生:踢毽子的和跳绳的有多少人? 9+3=
踢毽子的和跳远的有多少人? 9+7= (你们是善于发现的孩子)
踢毽子的和跑步的有多少人? 9+6=
师:下面请小朋友,借住自己的用具解决一下9+3这个式子,摆一摆看看谁能摆出又快又简便的方法。开始!(提示:左边摆几根小棒,右边摆几根小棒。要求一边摆一边说说你摆的过程。)
数学《9加几》教案 第十三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让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教学主题图、小棒20根、磁铁、圆片20个。
学具准备:
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拍手从11数到20,倒数。
2.拍手说11—20的组成。
3.口算
9+1+19+1+29+1+39+1+4
9+1+59+1+69+1+79+1+89+1+9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十一月份我们学校举行了校运动会,大家觉得好玩吗?今天我们再来看看这热闹的运动场面。(挂图)看,小朋友们都雄赳赳、气昂昂第走进运动场,比赛开始了!你瞧,运动场上多热闹呀!用你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说,从左往右看。)
1、引导观察,提出问题
(1)观察运动会图,请学生说一句话。
(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根据图意,你们能不能帮小明解决“现在有多少盒”的数学问题?
(1)理解问题。
(2)列式。(学生可能会通过数一数、直接口算或计算其他方法知道有13盒饮料。)
(3)那么9+4=13,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请你把想法说给大家听听。还有别的想法吗?
三、动手操作,探究感知
刚才小朋友们都想出了又快又好的方法算出9+4=13。那么黑板上的这几种计算方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呢?(学生回答,重点讲凑十法)
1、动手操作
用小棒代替饮料摆一摆。(请一个学生扮演)
2、巩固应用
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知道了9+4=13,你能说说为什么把4分成1和3吗?(学生说)
3、引导类比,理解算法
(1)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解决“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吗?(教师板书题目,学生口答列式)
(2)请一个学生到黑板扮演动手过程。
(3)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把7分成1和6?(学生回答)
(4)具体分析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凑十”过程。
四、巩固练习,掌握算法
(一)例2“摆一摆,算一算”。
1.说图意;2.填空;3.扮演;4.集体订正。
(二)“做一做”
1.圈一圈,算一算: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动手圈出10,集体订正,直接说出得数。
2.独立完成,提问,集体订正。
3.师:通过了今天的学习,你学会计算9加几了吗?王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出示9加几的卡片,集体读,抽一、二题说出计算过程。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学习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
师:这节课我们介绍了一种新方法来计算9加几,就是从一个数里拿出一个1,与9凑成十,再用10加上剩下的数来计算9加几。计算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来计算。这节课小朋友们表现真好,不向困难低头,勇敢的接受挑战,都是小英雄,我们这节课以胜利告终。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的13篇《9加几》教学设计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9加几教学设计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