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物质的量教案【最新14篇】(物质的量教案新教材)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快回答为大家整理了14篇物质的量教案,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物质的量教案。

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篇一

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初二物理《质量》教学要点设计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就本章而言,涉及到两个常用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物体的密度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其中两项基本技能。所以,本章是基础的一章。 就本节而言,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特别是学习使用学校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常用的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因此,本节是基础的一节。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

〈2〉能力目标:

①会调节天平平衡;

②会使用游码;

③初步学习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

④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技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3〉方法目标:

①继续学习“从现象出发,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②继续学习运用“关键词归纳法”归纳文段要点;

③初步学习“实验探索法”发现事物内部规律的学习方法。

〈4〉德育目标:

①在质量初步概念的引出过程中渗透“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②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虽说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但教材对初中学生的要求较低,因此,它不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天平作为一种常用测量质量工具,是后续章节有关实验的不可或缺的仪器;并且,它是质量测量中一种较为精密工具,对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都会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让学习天平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质量”:现象归纳法、练习法;

“质量的测量”:实验探索法、关键词归纳法。

四、板书设计:

1、质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单位:

(1)通用单位:千克——kg

(2)常用单位:吨——1t=______kg

克——1g=______kg

毫克——1mg=___kg

状物作文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训练体系低年级“乐于表达”训练学生对写话的兴趣能乐于表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

2、能够把句子写完整、通顺

3、能运用好学过的词语造句

4、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等标点符号。

【学习分析】

1、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学生能够根据提示仿、续或创编故事并乐于表达。

【教学重难点分析】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行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用语言的能力。常常是条理不清、词不达意、牛头不对马嘴。

1、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2、“重视文本”根据课文内容积累好词、好句。

3、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4、培养学生自我修改能力。

5、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启发回忆确定写作素材

1、谈话启发师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朋友。谁能说一说你交了哪些朋友?生我的朋友有同学、邻居、亲戚有小朋友也有大朋友。生我有十分熟悉的小伙伴。师除了这些人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生有!自然界里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禽这些也是我们的朋友。师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应当像看待老朋友一样与它们和谐、友好地相处甚至还要保护它们。师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你对它知道些什么?

2、交流归纳

○1亲自喂养、接触过的动物如金鱼、猫、哈巴狗、小鸡、小鸭

○2到动物园、海洋世界观察过的动物如老虎、孔雀、海龟、各种鱼类

○3在电视(动物世界)和书本上了解到的动物。

3、明确要求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

二、师生互动、描摹观察

1、画一画选择你喜爱的一种动物把它的外形简要画下来把自己当成“动物世界”的解说员准备向别人介绍。2、说一说师你画的什么能向别人介绍一下吗?

生我家养着一只小花猫它的头上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身上长着四条腿还有一条尾巴。

师你讲得很清楚。可是如果前面不说是猫你们能知道所讲的是什么动物吗?不能!这是为什么?“两只耳朵两只眼睛四条腿一条尾巴”的动物多着呢!

生我知道了要注意动物的特征找出动物之间的不同点来。师你的领悟很好能举个例子吗?

生比喻说鸡的嘴巴是尖尖的鸭的嘴巴是扁扁的小猪的嘴巴是圆圆的。鸟类的爪兽类的蹄贝类的壳鱼类的鳞它们的外形和作用是不一样的。

师这是采用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动物描述得更加具体形象呢?

3、师生归纳4、小组交流

三、评改延伸深化习作感受1、小组评改

○1读一读边读边把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改过来把拗口的句子改通顺。

○2评一评哪部分写得欠具体表达不准确相互提议改一改。○3想一想:自己的感情表达充分吗还可以怎样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2、班级交流如何写作物作文。

物质的量教案 篇三

1. m、n、n之间的计算关系

(1)计算关系: =

(2)使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状态都可以使用

2.v、n、n之间的计算关系

(1)计算关系: = =

(2)使用范围:①适用于所有的气体,无论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

②当气体摩尔体积用22.4l·mol-1时必须是标准状况

3.c、m、v、n之间的计算关系

(1)计算关系:

(2)使用范围:①以上计算关系必须是在溶液中使用

②微粒数目是指某种溶质

③若溶液是由气体溶解于水形成的,要特别注意以下几

点:

a.必须根据定义表达式进行计算

b.氨水中的溶质主要是nh3·h2o,但要以nh3为准计算

c.溶液的体积不能直接用气体的体积或水的体积或气体与水的体积之和,而必须是通过 计算得到

4.c、 %、ρ之间的计算关系

(1)计算关系:

(2)使用范围:同一种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3)推断方法:①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表达式

②溶质的物质的量用 计算

③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

5.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的有关计算

(1)计算依据:①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与其式量相等

②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以l为单位)在数值上与气体摩尔体积(以l·mol-1为单位)相等

(2)基本计算关系: m(—)

(3)变换计算关系:①m(—) =

②m(—) =

(4)使用说明: ①(2)的计算式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的计算

②(3)中的计算式只适用与混合气体的有关计算

③(3)中的两个计算式之间应用了阿伏加德罗定律

6.密度与相对密度

(1)密度

①计算表达式:

②使用说明:a.适用于所有的物质,不受物质状态的限制,也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

b.所有物质: ,标准状况下气体

(2)相对密度

①计算表达式:

②使用说明:

a.相对密度是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

b.既可以用于纯净气体之间的计算,也可以用于混合气体之间

设计质量承诺书 篇四

本法定代表人承诺:我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认真履行了下列职责,并承担相应终身质量责任。

1、严格按照核定的工程设计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开展设计业务,无越级和超范围设计或以其他工程设计单位的名义承揽设计业务情况,依法签订工程设计业务合同,未转包或违法分包所承揽的设计业务。自觉执行国家规定的工程设计收费标准,无恶性压价竞争情况。

2、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相关工程建设规范、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图设计严格按经现场见证的勘察成果、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进行。

3、本单位确保提供的设计文件经过严格的内部审核校对程序,相关的签字、盖章手续齐全,符合国家规定的文件编制深度要求,并及时将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归档保存。

4、严格执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交付建设单位的设计文件,均经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合格并加盖审查机构专用章。对施工图审查机构提出的审查意见的修改变更,一律体现在加盖有审查机构专用章的设计图纸上。

5、向相关单位提供加盖有设计单位出图专用章、执业人员印章和审查机构专用章的'合法有效的施工图纸。按规定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做好设计交底,积极做好设计后续服务。

6、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变更。涉及到建设规模、行业标准、工艺流程等重大变更,均由建设单位报原初步设计审批机关批准后才进行设计变更修改。涉及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安全性等方面的变更,均经原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合格,并加盖审查机构专用章。所有的设计变更均体现在加盖有审查机构专用章的设计图纸上。未向建设单位和施工、监理单位提供未加盖有审查机构专用章的设计变更图纸,也未用设计变更通知单替代设计图纸的变更修改。

7、及时将设计图纸及相关原始资料归档保存。

8、本单位在本工程项目承担了下列设计业务:

承诺人:XXX

XX年XX月XX日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在学生学习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后,建立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其中“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学生必做实验。

二、学情分析

对于定量认识物质及化学变化,学生初中学习过基于质量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并且掌握情况较好。所以当学生接触“物质的量”这样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科概念,是比较难主动使用的。所以教学过程,应该突出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使用过程,在使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的建立,确实为化学研究链接微观和宏观,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概念的内涵,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描述微观粒子的量,学生初步掌握微粒数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

2.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3.认识物质的量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能结合实验或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数据,并应用物质的量计算物质的组成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质量关系。

四、教学重点

1.“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对“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名称和符号,以及他们之间的基本关系。

2. 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涵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对“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名称和符号,以及他们之间的基本关系。

六、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任务1]教师引导:讨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学生活动:

(1)通过对化学方程式定量意义的讨论,发现化学方程式既能定量地讨论质量关系,也能够定量地讨论个数关系,而且个数关系要更加简洁。

(2)发现微粒数量太大,直接表述微粒数量不便于计算;

(3)类比生活中用“堆量”处理较大个数的经验,提出微粒个数的“堆”概念。

[任务2]教师引导:如何设计“堆”的个数便于化学计算。

学生活动:利用国际单位制的定义,尝试计算,在计算中发现这样的“堆量”设计,让每一“堆”微粒的质量刚好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任务3]教师引导:明确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车常数、摩尔质量等概念的定义。

学生活动:

(1)延续之前关于“堆量”讨论的思路,尝试理解物质的量概念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相关规定的目的。

(2)通过实践计算,熟悉相关概念的关系和计算方式。

(二)环节二 气体摩尔体积

[任务1]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关注到电解水实验中氢气氧气体积比与物质的量比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

(1)明确电解水实验中氢气氧气体积比与物质的量比刚好相等,提出。

(2)提出“条件相同时,物质的量相同的氢气与氧气,它们的体积也是相同的”的猜想;

(3)利用教师所给数据,完成对猜想的验证。

[任务2]教师引导:给出1mol不同固体、不同液体体积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单位物质的量体积的影响因素,及气体物质的特点。

学生活动:

(1)通过对比和计算,发现不同固体、不同液体单位物质的'量体积不相同,而只有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单位物质的量的体积相同。

(2)从微观角度分析影响单位物质的量物质体积的因素,找到对于气体,微粒之间的距离是远大于微粒本身大小,是影响体积的主要因素;

[任务3]教师引导:明确摩尔体积的概念,分析专门讨论气体摩尔体积的价值。

学生活动:建立摩尔体积的概念,明确相同条件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宏观上的气体的体积比可以直接反应微观上气体微粒的个数关系。

(三)环节三 物质的量浓度

[任务1]教师引导:回顾物质的量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讨论对于溶液,如何建立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关系。

学生活动:

(1)回顾之前所学知识,明确物质的量相关概念的内涵和计算方式。

(2)根据老师对于溶液问题所提出的计算要求,设计物质的量浓度概念。

[任务2]教师引导:以精度为切入点,讨论如何配置0.100mol/L的NaCl溶液。

学生活动:

(1)明确教师所提精度要求,反思已知实验器材不能满足精度要求;

(2)在明确教师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出“大肚”“细颈”的容量瓶;

(3)结合容量瓶的精度要求,明确使用容量瓶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任务3]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设计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完成操作流程。

学生活动:

(1)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设计操作流程,并明确操作的注意事项;

(2)主动设计“烧杯中溶解在转移至容量瓶中”“多次洗涤转移至容量瓶中”等为实现实验精度的“特殊操作”,并理解每步操作的目标以及不进行该操作的造成的误差;

(3)两人一组完整完成实验操作。

《作文训练状物》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分析】

1、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训练体系低年级“乐于表达”,训练学生对写话的兴趣,能乐于表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

2、能够把句子写完整、通顺;

3、能运用好学过的词语造句;

4、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等标点符号。

【学习者分析】

1、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学生能够根据提示仿、续或创编故事,并乐于表达。

【教学重难点分析】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行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用语言的能力。常常是条理不清、词不达意、牛头不对马嘴。 教学的重难点:

1、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2、“重视文本”根据课文内容积累好词、好句;

3、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4、培养学生自我修改能力;

5、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启发回忆,确定写作素材;

1、谈话启发

师: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朋友。谁能说一说,你交了哪些朋友? 生:我的朋友有同学、邻居、亲戚,有小朋友,也有大朋友。

生:我有十分熟悉的小伙伴。

师:除了这些人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

生:有!自然界里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禽,这些也是我们的朋友。 师: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应当像看待老朋友一样,与它们和谐、友好地相处,甚至还要保护它们。 师: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你对它知道些什么?

2、交流归纳

1、亲自喂养、接触过的动物,如金鱼、猫、哈巴狗、小鸡、小鸭??

2、到动物园、海洋世界观察过的动物,如老虎、孔雀、海龟、各种鱼类??3在电视(动物世界)和书本上了解到的动物。

3、明确要求、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 ,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

二、师生互动、描摹观察

1、画一画

选择你喜爱的一种动物,把它的外形简要画下来,把自己当成“动物世界”的解说员,准备向别人介绍。

2、说一说

师:你画的什么,能向别人介绍一下吗?

生:我家养着一只小花猫,它的头上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身上长着四条腿,还有一条尾巴。

师:你讲得很清楚。可是,如果前面不说是猫,你们能知道所讲的是什么动物吗?不能!这是为什么?“两只耳朵,两只眼睛,四条腿,一条尾巴”的动物多着呢!

生:我知道了,要注意动物的特征,找出动物之间的不同点来。师:你的领悟很好,能举个例子吗?

生:比喻说,鸡的嘴巴是尖尖的,鸭的嘴巴是扁扁的,小猪的嘴巴是圆圆的。鸟类的爪,兽类的蹄,贝类的壳,鱼类的鳞,它们的外形和作用是不一样的。

师:这是采用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动物描述得更加具体形象呢?

3、师生归纳

4、小组交流

三、评改延伸,深化习作感受

1、读一读:○边读边把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改过来,把拗口的句子改通顺。 2评一评:哪部分写得欠具体,表达不准确,相互提议改一改。

3、想一想:自己的感情表达充分吗,还可以怎样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2、班级交流如何写作物作文。

《物质的量》教案 篇七

知识点和新大纲要求: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C)

(2)摩尔质量(B)

(3)气体摩尔体积(B)

(4)物质的量的浓度(C)

(5)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C)

一、有关概念(1课时)

1.物质的量

(1)概念: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2)符号:

(3)单位:mol

2.摩尔

(1)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1mol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

(2)符号:mol

(3)说明:①当描述物质的物质的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不能是宏观物质名称

②常见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或它们特定的组合

③当有些物质的微观粒子只有一种时,可以省略其名称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含义:实验测定12g12C中碳原子的个数

(2)符号:NA

(3)单位:个/mol

(4)说明:①NA的基准是12g碳-12中的原子个数

②12C不仅是摩尔的基准对象,而且还是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

③NA是一个实验值,现阶段常取6.02×1023作计算

④要注意NA与6.02×1023的区别

4.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

(2)符号:

(3)单位:g·mol-1

(4)说明:①使用范围:A.任何一种微观粒子

B.无论是否纯净

C.无论物质的状态

②与式量的比较:

③与1mol物质的质量的比较:

5.气体摩尔体积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

(2)符号:

(3)单位:L·mol-1

(4)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①标准状况:0℃、1atm即1.01×105Pa

②理想气体:A.不计大小但计质量

B.不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③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22.4L·mol-1

(5)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①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大小(物质的本性)

②结构微粒之间距离的大小(温度与压强来共同决定)

③结构微粒的多少(物质的量的大小)

6.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解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来表示溶液的浓度

(2)符号:

(3)单位:mol·L-1

(4)说明:①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体积浓度

②溶液中的溶质既可以为纯净物又可以为混合物,还可以是指某种离子或分子

状物作文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的:

1、了解课余生活,熟悉写作范围。

2、教会学生基本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言: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全是精彩充实的故事。踢球、跳舞、画画、郊游?,不管是和同学还是家人,不管是好事、错事,样样高考家长帮kaoyantv.com快回答都是那么难以忘怀,总是那么感人至深。这次习作就让我们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师生互动,讨论填写内容。

1、我的课余生活可丰富了,经常参加的活动有:__________。在课余,还发生了许多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_______,那一次,我感到特别____________。

2、审题,写什么?

①理解:生活:学习生活、课余生活、家庭生活等。

②习作:我的课余生活包括记一次活动(游戏)这两类文章的关系写题材范围大的作文可使用大中见小的开头,小中见大结尾方法,从而紧紧把握习作要求。

③自由拟题:

第二课时

读范文交流写法。

1、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

2、课余生活中发生的事很多,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写。

3、事离不开人,人离不开事。事情中有自己也有他人,应抓住突出的人物的特点,写出人文性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等特点。

4、内容要按一定顺序写。如“可是?”“于是?”“甚至”“才”“一?就?”让你的。文章更有文理。懂得使用些表示空间方位和时间先后顺序的词,如“首先?然后?接着?”“之后”“这时”“当?的时候”“前面”等,让你的文章更有条理。

5、写活动首先要叙述完整。可简要交代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内容。其次要突出重点,把过程写具体。

6、如果写范围大的作文可重在写小。写时域广阔的作文应注重以一当十,以十当一的叙事方法,重在写一。从而紧紧把握习作要求。

课余生活(大)——一次活动(小)

课余时间(十)——活动时间(一)

7、写好自己,写出自己的感受,让别人分享你快乐。

《物质的量》教案 篇九

本节内容概念多,理论性强,教学难度较大。本文尝试以三个W的处理为理念设计课堂教学。具体来说,三个W就是What(什么)——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什么?How(怎样)——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及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Why(为何)——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这个概念?在使用摩尔时,为什么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

【新课引入】以前一章刚刚学习的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析对象,引出微观与宏观的对立关系:

2Na+2H2O==2NaOH+H2↑

该反应式可以表示

⑴2个Na原子可与2个H2O分子发生反应……(2个Na原子或2个H2O分子皆不可见、不可称——微观领域)

⑵46gNa与36gH2O恰好完全反应……(46gNa或36gH2O皆既可见又可称——宏观领域)

【问题推出】一个方面,化学反应是在粒子的层面发生的;另一方面,人们研究化学反应需要在可见可称的条件下定量进行。如何将不可见不可称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等)与可见可称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呢?(微观粒子——宏观物质)

【教师点拨】微观粒子因体积小而不可见、质量小而不可称。若集合一定数量(不妨设为N个)的微粒以增大体积和质量,则能达到既可见又可称的目的。那么,N该为多少才合适呢?

【学生讨论】每小组点派一个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摆出矛盾,激发参与。同时让学生懂得新概念的诞生源于科学研究或解决问题的需要。

【教师讲解】同学们的见解并不统一。实际上,在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里的N被规定为“0.012㎏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并决定用摩尔作为计量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即1摩尔粒子为“0.012㎏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学生活动】已知12C的质量为1.9927×10-26㎏,试计算0.012㎏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由两名学生上台演算)

【教师讲解】为了表彰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人们特将这个数称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板书)。刚才,大家通过计算得到了6.02×1023这个近似值。

〖设计意图〗通过亲笔运算,加深对6.02×1023这个数字的印象。

【指导填表】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物理量表示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单位基准

长度l米m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s所行路程

质量m千克Kg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时间t秒s铯最外层电子绕核运转9192631770次所用时间

电流I安培A

热力学温度T开尔文K

物质的量n摩尔mol0.012㎏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发光强度I坎德拉cd

〖设计意图〗明确物质的量与摩尔是物理量与单位间的关系,

【练习讲评】①5molO2约含有___个氧分子,___个氧原子;或含有__NAO2,__NAO。

②3.01×1024个H2O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mol;

③N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mol;

【指导推理】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符号为N)间的关系:(板书)n=N/NA

〖设计意图〗由学生在练习中自我发现规律,消除对化学公式的神秘感,增强探究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活动】试比较以下各项的异同

①6.02×1023,②0.012㎏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③阿伏加德罗常数NA,④1摩尔粒子的粒子数

【教师讲解】数字6.02×1023虽然明了,但不准确。“0.012㎏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或“阿伏加德罗常数”看似表意模糊,实则“精确”。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6.02×1023的关系如同与3.14的关系。

〖设计意图〗感悟化学中精确与模糊的关系,明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涵。

【问题设计】1molO2表示的是:A.氧气的质量B.氧气的数量C.氧气的物质量D.氧气的物质的量E.氧气的量

【教师讲解】“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不能拆开。(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

【问题设计】1mol氢约含___个氢原子。

【教师讲解】大家的答案有分歧。关于“1mol氢”中的氢,有的同学理解为氢分子,有的同学理解为氢原子。这种表达容易产生分歧,题目中的表示是错误的。因此,(板书)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如2molNa,1molH+等.

【问题设计】1mol稻谷约含___颗谷粒。

【教师讲解】6.02×1023颗稻谷是什么概念呢?假如说有6.02×1023颗稻谷,将它平均分给12亿中国人,每人可得约1400万吨。可见,将摩尔用于宏观物质,没有意义。实际上,物质的量这个概念是源于微观粒子的计量不便而产生,因此它也只适用于微观领域。(板书)摩尔是微观粒子的计量单位,它所量度的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e-,1.5molSO42+等。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故设的错题,让学生明确使用摩尔应注意的事项,并理解其中的原因,使知识的获得顺乎自然。

【巩固练习】1.正误判断:①0.5molCO2②1mol氯③2molCuSO4④0.1mol人

2.计算:①3.01×1023个H的物质的量;②2molH2O中的H2O分子数;

3.填空:1.5molH3PO4分子中有__molH,__个P,__NAO。

龙维健,男,1990年从教,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华中师大本科学历,湖北省化学学会会员,各级各类获奖及发表论文十余篇。

E-mail:hbjmlwj@sohu.comTel:13469762627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 篇十

一、指导思想

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长期以来都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如何让概念学习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进行了大量探索,选取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作为尝试。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我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能力方法: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

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三、学情、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持轻物掷远教学设计 第十一篇

规则:学生选一种投掷方法进行投掷,以投到呼拉圈的所在位置来判断成绩。

重难点:

肩上屈肘快速挥臂出手角度

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投沙包的游戏吗?我很喜欢玩,那,想不想看我是怎么投的吗?

1、教师详细讲解投掷方法和要求,并示范了正面投掷和侧面投掷两种方法。

2、组织学生徒手练习,了解用力部位和方法 。

3、选出投掷“小老师”

4、组织学生比赛。

5、教师讲评。

1、学生认真看老师讲解,示范。

2、在老师的组织下认真练习,个别投掷动作有问题的学生在老师和“小老师”的帮助下练习。

3、学生展示自我。

4、学生进行投掷比赛。

5、学生互相评价。

习比 赛 场 地

15到17分钟

利用体育尖子生辅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这个教学理念。

1、《幸福快车》歌伴舞

2、师生互评,奖励优胜。

3、收拾器材。

1、教师带领学生搭上幸福快车。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并宣布下课。

1、学生听音乐《幸福快车》轻松愉快地搭上幸福快车。

2、学生畅所欲言。

3、个别学生协助教师收回器材。

要求:学生尽情地、欢快地享受幸福的喜悦。

1次

4到6分钟

课的结尾跟课的开始相呼应,构为一个完整的情景。

摸物背形教学设计 第十二篇

摸物背形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内容共分为两大块,其一为摸物,要求学生仅凭触摸感受物品的形状细节;其二为背形,要求学生根据记忆将物品塑造出来,表现形式不限。这些内容题材新颖,形式活泼,既训练学生的触觉,又锻炼了学生的造型能力,同时融绘画与泥塑为一体,非常适合中年级美术教学。

教学重点:

学习摸物背形的本领,训练学生的触觉和造型能力。

教学难点:

泥塑的具体捏制及摸物时对物体整体和局部细节的把握。

教学准备:

布袋或黑色马夹袋若干、各种物品(如雨伞、牙刷、笔、杯子……)黏土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学习用品准备情况。

2、师生问好,交流情感。

二、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礼物(杯子、铅笔盒、胶水瓶、圆珠笔、水彩笔……),都藏在了这几个礼盒里,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会是些什么呢?我要请几位同学上来摸一摸,先不要说出你摸到的是什么,然后将它捏出来或者画出来,看看谁做的最成功,我就将这些礼物送给他。”

2、学生上台摸物背形。(做好后站在讲台后。)

要求:学生上台摸物时不能让他看到袋子中的物品。

其余学生在座位上揉泥和泥,感受泥性。(音乐停止全班坐好。)

3、学生评奖,获奖学生上来领奖。

4、师:“要想拿到这个礼物,还必须再过了以下一关才行,请你说说你手中的礼物有什么特点,说出来这个礼物才能属于你。”

5、学生回答,可以请求同学帮助。

6、师给予学生奖励。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摸物背形的本领。”

7、板书课题《摸物背形》

三、讲授新课

1、摸物:只凭触觉去感受物体的形状及细节。

背形:将感受到的形象捏制出来或画出来。

2、学生游戏:“摸物报名”。

游戏规则:A、同桌之间进行。先由一位同学闭上眼睛。B、然后另一位给他摸各种物品。c、摸物者快速地说出物品名称。说对一个名称得一分,累计得分最高者获胜,成为摸物冠军。(先由一位同学上台示范,然后同桌之间进行,音乐声停则游戏结束。)

3、请学生说说摸物的经验。

师:“全部摸对的同学举手。同学们可真厉害!一下子就能摸出袋子里的物品是什么,那么你们摸物的经验是什么呢?

4、获奖同学说说背形的经验。

师:“如果不给你们看袋子里的东西,只是摸了一下,你能不能把它捏出来或者画出来呢?”

5、师小结,讲讲注意点。

A、摸物时要注意物体的整体外形和主要特征。(板书:整体)

B、先摸大轮廓,再感觉细部环节。(板书:细节)

c、摸物的'过程可以重复几遍。

D、摸完后把物品拿走,仅根据摸物时的感觉把物体捏出来或者画出来。

E、背形(泥塑或绘画)时也要注意从整体到细节地进行表现。

四、学生作业

1、摸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物品放入袋子中,同桌之间进行摸物,不能让对方看见袋子中的物品。

2、背形:学生进行捏制或绘画。

3、调整:在完成前可以再摸物一次,最后调整完成。

4、学生互相打分。

五、教师总结

1、优秀作品展示,表扬进步学生。

2、自评及互评。(可以请学生带上作品上台评讲)

A、自评:1、我捏制的作品是:__________

2、我觉得我的作品:____________(好、一般、很糟糕)

3、我的作品可以得:______(A、B、C、D)

B、互评:1、你认为同桌的作品___________可以得________

2、他得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3、师:“今天这节课有趣吗?我们大家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记忆能力和造型能力,而且还训练了视觉和触觉,从你们的作品来看,进步可真大!老师希望你们喜欢这节课,更希望你们今后能够多锻炼,多捏些泥塑,使你们的感觉变的更敏锐!

板书设计:

第二十一课摸物背形

整体→→细节

物理质量教学反思 第十三篇

开学以来,我带领着学生学习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中的物体的质量。学生知道质量的单位和符号,学会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这一节的教学重点是天平的正确使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反复强调天平的调节与使用方法。如果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生掌握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会更好。首先,让学生阅读一下天平的使用说明,然后教师演示正确的使用方法后,判断书上四幅图中同学的操作错误,最后故意做出一些操作上的错误,引导学生分析,因错误而发生的后果,使学生学会天平使用的相关问题。

学生在天平使用的实验操作之前,让学生复述天平使用步骤,然后在实验过程中逐渐感性的体会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所有的实验做好后我给学生加了一个测空烧杯的质量,再将空烧杯放在右盘再次测量发现什么?总结左物右码,物体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加游码左端对准的示数值,左砝右物呢?思考游码的作用、相当于什么?这时再让他们来做有关天平使用的习题就容易多了。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 第十四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简单计算。

2、通过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理解,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通过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间的简单计算,运用和巩固概念,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3、通过概念的构建和公式推导计算,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养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难点】

理解物质的量含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买米、买面,如何购买?家里盖房子,建筑高楼大厦,如何买石子、沙子呢?学生很自然地会回答论斤买米,论袋买面,石子、沙子等用吨计。为什么不买一粒米、一颗石子呢?学生很自然会说米粒质量太小,不易称量,只有大量的米粒,才方便称量。

【教师过渡】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比例定量地进行化学反应,但我们只能从宏观上测量其质量、体积等,无法一个一个地进行称量。怎样将微观的粒子数目与宏观的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来研究分子、原子或离子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衡量物质的物理量。

环节二:观察计算,学习新知识

1、物质的量

【教师展示】水与水的微观构成示意图。

【教师提问】怎样才能既科学又方便地知道一定量的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呢?

【教师过渡】建立一个桥梁,把多个微粒当作一个整体来计量,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教师讲解】生活中相对较小的物体常用许多个体的集合作为一个整体来表示,比如去超市买米,常用“斤”或“千克”来表示米的多少。对于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用“个”描述物质的粒子的数目非常的不方便。因此用“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来源于拉丁文moles,原意是大量和堆积。“摩尔”mol描述许多微粒集合的单位,它可以计量所有微观粒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

【教师总结】题目中的表示容易产生分歧,需要注意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应该如何问,如何回答呢?

【学生讨论】1mol氢气分子中有2mol氢原子。

环节三:回顾新知识,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回顾表述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汉屈群策,策屈群力。以上14篇物质的量教案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物质的量教案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