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自传,是档案专业人员在申报专业职务时必须提交的基本材料之一,它是专业人员从事专业工作的自我总结,也是评审委员会审定专业人员任职资格的主要材料和依据。快回答分享了7篇小学教师个人自传范文800字,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小学教师业务自传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小学教师业务自传 篇一
1.办学目标不明确,丢弃了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传统和优势。
多年以来,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把面向农村、面向农村基础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并且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优秀的师资。但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师院校的转型变革,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发展为综合性大学,由此衍生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第一,许多地方师范院校一味盲目“攀高”,纷纷上本科,上硕士点,原来彰显高师院校特色的师范教育逐渐被弱化。第二,一味盲目“跟风”,很多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不明确,也就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特别是为农村中小学培养教师的目标不明确,教师职前培养方案中“去农村化”现象非常严重。第三,办学出现了严重的偏向:一味盲目“攀比”,比的是规模大小、设备好坏、考研率高低,而不是比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了多少优质教师。第四,一味盲目“乐观”,很多地方师范院校纷纷开设非师范专业来拓展专业类型,因而丢掉了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优良传统,丧失了其本身所特有的师范教育特色,还美其名曰“综合性大学”,表面上形势一片大好,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有人说过,没有特色的学校是平庸的学校,任何高等学校如果没有特色要想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确保其地位将缺乏绝对优势。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如何传承和发扬师范教育的传统,坚守教师教育特色,为地方基础教育尤其为地方农村基础教育培养优秀的师资,这是留给地方师范院校也是留给每个高教界同仁去探究的问题。
2.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关注和研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之多,这种特殊的人口比例就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也将决定了如果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缓慢或者止步不前,则大大制约和阻碍整个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达成共识:我国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但是,农村基础教育目前发展的现状还差强人意、不容乐观,农村基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还比较明显。以师资为例,师资薄弱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农村中小学中,教师自身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学历多半不达标、整体素质不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学科结构不合理、教非所学现象突出;工资少待遇低、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教研、科研意识缺乏。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然而,一直以来,由于地方师范院校位于远离农村的中小城市,再者由于缺少科研经费和图方便、图省事等原因,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者大都是选择在城市中的中小学搞研究或者搞培训,而对于在各方面都需要地方师范院校进行帮扶的农村中小学并没有去积极主动地研究和深入细致地了解,特别是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和素质要求没有主动、系统地研究,往往把适用于城市中小学的一套东西生搬硬套到农村学校,其结果可想而知。
3.课程结构不合理,不符合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实需求。
课程结构不科学,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不能满足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主要表现在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比例失衡。在现行的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理论型课时的比例通常占总学时的70%以上,而实践型课时的比例往往低于总学时的30%,处于一种比例失衡的状态。而现有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教育实习的形式进行,实习时间短,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时间为6—8周,这样难以使学生通过实习对中小学实际情况及教师的专业特性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另外,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通常在城市的中小学进行,学生没有机会零距离全方位接触和深入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状况。再者,代表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师范性”在逐渐弱化,教育类课程课时所占比例越来越少,而且教育类课程的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课程内容严重陈旧和过时,滞后于时代而且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因此,许多师范生既未能获取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又无法掌握真正的教育教学技能,不能很好地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
4.师范生欠缺师德教育,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意愿不强。
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生80%以上来自农村,他们本应到农村中小学,为农村中小学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生力量,但是由于长时间耳濡目染城乡基础教育的硬件条件、基础设施和教师生活条件、工资待遇等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很多农村孩子上大学的目的就是“跳龙门”,从而成为“城里人”,进而改变命运,真正乐意或者愿意在大学毕业以后回农村任教的学生少之又少。像陶行知先生六十多年前就曾提出的,“中国的师范学校多半设在城里,对于农村儿童的需要苦于不能适应。城居的师范生平日娇养惯了,自然是不愿到乡间去的。就是乡下招来的师范生,经过几年的城市化,也不愿回乡服务了。所以师范学校虽多,乡村学校的教员依然缺乏”。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面临同样的问题:一方面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迫切需求大量高素质的“用得上、留得住”的师资;另一方面,地方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脱离了农村基础教育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天地,这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值得每一个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去关注和思考。
二、地方师范院校服务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措施及对策
1.明确办学目标,发扬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传统和优势。
地方师范院校,其办学目标定位如果盲目跟风赶潮、攀高比大,注定会丧失自身固有的价值和特色。地方师范院校的特色就在于其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积累的教师教育优势尤其是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的优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中,许多地方师范院校虽然被冠以“综合性大学”,但正是因为“综合性”使其迷失了方向,被淹没在其它同类型的大学中。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办学层次在不断提高、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应该保持不变。我国是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半数以上生活在农村,多半以上的学龄儿童也生活在农村。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国民整体教育水平,必须加大力度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好,与农村未来的持续发展,与全体国民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息息相关。为基础教育尤其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师资和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国家赋予地方师范院校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服务农村、服务社会的职责和责任所在,更是地方师范院校存在的重要意义和核心价值所在。地方师范院校如果在改革中迷失方向,弱化乃至放弃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基本职责,也就丧失了自身的根基和血脉乃至存在的价值。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面向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充分发挥自身在培养农村基础教育师资方面的优势,以培养高素质农村中小学教师为目标,以培养甘愿扎根农村并且能完全胜任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工作的高质量师资为己任,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2.树立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服务意识,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关注和研究。
地方师范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农村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折不扣、全心全意地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作为基础教育“工作母机”的地方师范院校,汇聚了大量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因此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图书设备等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缩小城乡学龄儿童教育差距,促进城乡学龄儿童教育均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具体做法是:深入农村基础教育一线教师中去,了解他们的教学、工作和生活情况,体会他们的所感、所思、所求,以便有的放矢地培养在校师范生和培训在职农村中小学教师,更好地满足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对师资的实际需求。此外,面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差和科研水平低的现状,地方师范院校的专家学者要引导和鼓励农村中小学教师具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帮助他们探索有效的科研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共同探索一条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再者,地方师范院校和农村中小学还可以在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多样的合作和服务活动,通过联合承担课题,合作研究,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外,地方师范学院有现代化的计算机中心、测试中心和实验室,有先进的语音设备和多媒体设备,有丰富的图书库藏,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地方师范学院应把所有这些公共资源向农村实习基地的老师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
3.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满足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实要求。
面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现实需要,地方师范院校应对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针对理论型课程远远多于实践型课程的现状,地方师范院校应依据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和培养目标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措施有: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也就是三字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由于地方师范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普通话是他们的弱项,学校要加大力度训练他们的普通话,使他们能在走上农村教师岗位之前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而不是带着一口浓重的地方口音去给学生讲课,而且要把教育实习的时间延长至发达国家的平均实习时间10—12周。另外,要拓展农村中小学教育实习基地,城市的中小学,因为担心实习生影响学校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并不很情愿让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生进校实习,而地处偏远落后的农村乡镇中小学,由于师资短缺,非常希望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生去实习,但是由于受很多条件限制,地方师范院校常常不选择这些学校作为实习基地。因此,针对实习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地方师范院校应该与农村中小学校建立稳定而长久的联系,把农村中小学作为学生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与城市中小学相比,农村中小学由于短缺师资,更愿意放手让实习生锻炼,促使他们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的技能和技巧。可以说,开拓农村中小学实习基地,地方师范院校和农村中小学达到了互惠互利、互助共赢的效果:实习生的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短缺的困难也暂时得以解决。而针对教育类课程陈旧和过时的现状,学校应更新教育类课程的内容,做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并且开设教育类选修课程,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比如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开设农村中小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外教育史,中学生学习理论与方法等,为师范生以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广泛的教育理论基础。
4.加强师德教育,培养学生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操。
地方师范院校的农村籍学生不愿回家乡任教是一个很现实而迫切的问题,这虽然与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很显然与地方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面向农村、服务农村的教育宣传力度不大有很大关系。因此,地方师范院校要向学生们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让他们用变化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坚信毕业以后回到家乡这片广阔的天地里会大有作为。具体做法是:第一,加强师德教育,要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等优良传统的教育,教育学生增强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提升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能力;培养学生回馈农村、热爱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情感;坚定学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决心;激发学生改变农村、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动力。第二,组织学生返回家乡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和实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和体验农村基础教育,亲自接触农村中小学学生,感受他们的纯真、淳朴和对知识的热切渴望,增进和他们的感情,树立坚定的献身农村基础教育的职业信念。第三,对于农村生源,学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养和奖励机制,如果毕业后他们愿意回农村从教,学校应该根据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对他们重点培养并给予一定资助,力争形成“从那里来,到那里去”的良性循环机制。地方师范院校利用农村生源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去服务农村基础教育,既拓宽了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也为农村中小学补充了高素质师资,同时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缩小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地方师范院校不能迷失方向,不能人云亦云,要坚定不移地保持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优良传统,坚持不懈地肩负起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历史使命,始终如一地坚守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高质量师资的办学方向,情系农村基础教育事业,为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小学教师业务自传 篇二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文秘英语写作 课程项目研究 项目教学实践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无论是本国企业还是涌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都急需一大批既懂秘书实务知识、又会英语技能的涉外秘书人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秘书的需求量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同时对秘书人才的培养规格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同时兼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包括扎实的秘书业务知识和技能、中英文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显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都要经过职业实践,尤其是企业和社会的实践,而实验、实训和实习是三个关键性的职业实践环节,其中实训又是最基本的职业实践。实训领域的项目教学不仅可以大大缩短职业能力培养的时间,还能加速职业素养的成熟。
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在新时期担负着为国家和地方生产一线培养岗位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在职校的专业课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职业能力、确保职校毕业生按市场岗位需求零距离就业的有效途径。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与特点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提出并由其学生不断丰富、发展而成的项目教学法(又名项目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主题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为目的、以小组学习为单位、以师生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新法,属于行为导向教学中的一种模式。实质是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通过承担和完成某个具体的项目来掌握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
项目教学法具有下列特征:①职业性。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工作进程作为设计项目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以企业对现代职业人的素质、能力、知识要求强化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②实践性。项目的主题与现实世界紧密关联,即项目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与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的实际情境相吻合,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实用性 www.kuaihuida.com 和针对性。③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规划与设计项目内容和展示形式。提供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决策机会,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④互动性。项目教学的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融教、学、做于一体。⑤综合性。具有学科交叉性和多种学科综合应用的特点。⑥评价特点。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能力发展过程,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和成果。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目标、教学形式、交流方式、学生参与程度及激励手段等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教学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不同。传统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是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二是教学形式不同。传统教学法的教学形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而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三是交流方式不同。传统教学法的交流方式是单方面的,即使有互动,也是单向的,而项目教学法的交流方式是互动双向的;四是参与程度不同。传统教学法中学生听从教师的指挥,学生认为是“要我学”,而项目教学法中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及优势做出选择,其感觉是“我要学”,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五是激励手段不同。传统教学法中外在动力十分重要,学习动力不可能持久,而项目教学法中学生的内在动力得以充分调动,能持久。另外,传统教学法中教师挖掘学生的不足点以补充授课内容,而项目教学法中教师调动学生的优点开展活动。
二、高职《文秘英语写作》课程项目研究
1.明确项目目标。在项目教学法中,认知目标的实现固然十分重要,但不是唯一的目标。因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操作目标都是重要的学习目标,它们之间相对独立、相辅相成。因此,在进行项目研究时,首先要对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下的企业秘书职业岗位群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调研,对企业秘书岗位英语能力进行分析,然后才能确定项目目标,也就是确定文秘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工作岗位(群)所需要的《文秘英语写作》知识和技能、职业态度和情感等要求,使项目融理论、实践于一体,融技能、职业态度和情感于一体。
2.精选教学项目。项目教学法的着眼点在于“项目”,其关键是选设项目,而项目的选设必须遵循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素质提高为基础的原则,必须注重实用价值和社会需求。本课程选设项目的依据主要是:
(1)基于职业(群)的岗位工作要求。企业对秘书这一职业岗位(群)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要求,这是项目选设的首要依据。例如,外企秘书在每天的岗位工作任务中,其中有一项必定是文书处理任务,要完成好这项任务,其实要经过很多道工序,而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
(2)基于工作任务的典型性。在实际的职业活动中,人们都是按照某项活动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的,通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完成具体任务来获得相互关联的职业知识。项目承载着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因此要求选设出来的项目必须具备有别于其它工种的典型性。同时,还要让每一个实训项目形成任务链。例如,在《文秘英语写作》的项目选设中,依据秘书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项目的设计是:一位文秘毕业生从撰写求职类文书开始其求职生涯,从成功应聘到公务文书处理,从社交文书处理再到宣传文书处理,共有四个贯穿项目,15个文书包括撰写求职信、简历、通知、备忘录、日程安排表、会议纪要、商务报告、邀请信及其复函、请柬、祝贺信及其复函、感谢信及其复函、人事信函、名片、海报、招聘广告在内的训练任务,这些任务循序渐进,构建成为秘书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的任务链。
(3)基于培养目标的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在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对学生都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文秘专业(涉外方向)毕业生要求达到中级涉外秘书证(即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4)基于国家职业标准。对于每一个职业工种的每一个职业技能等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中都有应知、应会的标准规定。
此外,选设的项目必须是教师课前深入研究过的,更是学生感兴趣的、能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能力完成的内容。
三、高职《文秘英语写作》项目教学实践
1.高职《文秘英语写作》项目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理念下的我校高职《文秘英语写作》走的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教学模式。
(1)模拟求职法。先把课堂设计成校园人才招聘市场,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大约4~5人),由每组各推选出1名学生作为某外贸(外企)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其余组员则扮作求职者。各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扮演者的职责有三:①接收、审阅组员们根据具体的招聘岗位要求而撰写的英文求职信和一份结合个人自身优势、针对招聘要求撰写的个人简历;②把收集上来的求职信和简历做成演示文稿;③在多媒体教室展示和评价组员的求职信和简历,最终决出求职优胜者。
(2)模拟公司法。当项目教学进展到公务类文书处理阶段时,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并以组为单位模拟成立外贸(外企)公司,让学生为自己的公司取名,注册国籍和业务范围,设立法人代表,成立董事会。之后根据秘书在模拟公司岗位工作任务的先后顺序,以在多媒体教室展示演示文稿、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完成通知、备忘录、日程安排表、会议纪要、商务报告等公务类文书撰写任务。这样,既利于学生进行相应的秘书工作环境模拟实践活动,又易于使他们熟悉秘书岗位工作环节。
(3)e-mail发送法+模拟公司法。当项目教学进展到社交类文书处理阶段时,可让学生按照项目任务,以小组(即模拟公司)为单位撰写相关社交信函,然后仿照外贸(外企)公司间的商务交往,利用e-mail在小组(即模拟公司)间互发信函。如邀请函(或请柬)及其回复,先由学生以小组(即模拟公司)为单位向另一小组(即另一模拟公司)发出邀请信(或请柬),收信方回复。然后由其他小组(即模拟公司)成员评价,最后由教师总结。评价后,如果学生修改了信函,可将修改后的信函发送到教师的邮箱中,教师浏览后在班级公布。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校企合作法。即可与外贸(外企)公司联系,让学生获取在外贸(外企)公司实际工作环境中制作和使用英语名片、英语海报或英语招聘广告等宣传类文书的经验。另外,开设第二课堂,通过多种渠道邀请外企人员到学校演讲,组织学生到外贸(外企)公司进行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高职《文秘英语写作》项目教学实施程序。项目教学的核心内容是项目实施,在每一个阶段项目中,教学模式虽不同,但实施的程序基本相同,可分五步走:
第一步:明确项目任务。教师首先要在确定项目任务前做充分的前期准备和调查工作,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从社会实际出发,科学地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能涵盖学习领域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项目教学目标规定的内容、能引导学生完成语言目标的阶段项目任务。
在每一个阶段项目任务确定后,教师首先准备好项目讨论可能涉及到的有关知识,实施并完成该项目,以便对项目全面进行了解,确保教师本人具备完成一个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应对学生的各种未知问题,使学生的行为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健康发展。同时,也利于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该项目时展示具体的成果,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感性认知,知道实施该项目的过程中要解决哪些问题。
第二步:制定项目计划。就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工合作,在课堂中紧紧围绕所布置的项目任务,查阅资料、收集信息、与别的学生相互探讨、讨论并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制定项目计划,让他们在不断的操作与实践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实施项目计划。教师首先要呈现真实的语言环境,艺术性地介绍项目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讨论的热情。在这一阶段中,学生要确定自己在小组中的分工及小组各成员的合作形式,然后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步骤,运用新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完成项目任务、解决实际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一些难题,如学生一时解决不了,教师可适时引导。不同阶段的项目,制定、实施计划的时间长短不同,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制定、实施计划时间长的项目在课外完成,制定、实施计划时间短的则在课内完成。
第四步:展示评价。学生完成一个项目后,一定要及时交流、展示和讨论,对他们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评价内容既包括对项目活动成果的评价,也评价学生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这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同时也能极大地培养其成就感。展示评价包括:①自评、互评: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并推荐优秀作品。②作品展示:由学生推荐,教师结合实际情况选出三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展示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成果,切记不要在学生面前评论谁对谁错,项目实施成功与否应看整个过程的进行情况。③教师总结:教师的点评总结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学生的设计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点评中要指出作品中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同时指出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完成项目,对没完成或完成得不成功的学生让他们下去继续完成作品。点评的过程既是总结以前学过的知识,提出和学习新知识的任务,也成为学生一个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第五步:项目拓展和延伸。教师在点评总结的同时,应该指导学生对该项目进行相应的拓展和延伸。
四、本课程在实施项目教学时需关注的问题
1.师资问题。项目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要求职业院校教师首先做到“课岗融通”,自主转变为“双师型”角色。目前,绝大多数英语教师缺乏秘书实务操作能力和实际经验,在教学中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缺乏必要的秘书实例,以致学生就业后不能立即胜任工作。事实上,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这在德国是有例可循的,德国的教师实际上都是本行业的工程师。
2.教材问题。目前高职高专《秘书英语》类现行教材均为传统方式编写,严重存在着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而不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的问题,重理论说教,轻实践活动,体系僵化,设计拘泥传统。而且,质量上与项目教学法等特色教学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不利于学生自学,不利于教师采用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秘英语的教与学,跟不上高职高专行业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任课教师应根据本校教学项目的特点,组织编写适合高职需求的、完全基于秘书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驱动教学的讲义及试用教材。
五、结论
项目教学法理念实现了高职教育中三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程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知识输入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输出为中心。在项目教学中,教师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即项目教学材料的供应者,精选项目的引导者,项目实施的管理者,项目成果的评审者。[5]在高职《文秘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师要改变“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重学习内容,轻学习方法”等传统做法,培养学生乐于实践、勇于创新、尝试失败、体验成功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在一个接一个的项目训练中成长,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参考文献:
[1]龚洪浪。职业院校项目教学法探讨[j].科技信息,2007,(14).
[2]张庆尧。项目教学法:职业院校实训教学的好方法[j].发现,2007,(s2).
[3]杨长虎。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实施研究[j].职教通讯,2003,(03).
[4]孙朝辉。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函电》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8,(03).
小学教师业务自传范文 篇三
关键词新形势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体系构建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存在的师德问题及其原因
当前,我国中小学师德的整体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上能够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生活上简单朴素、乐观向上,在职业道德方面情操高尚、为人师表,展现出良好的道德风貌。然而,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新形势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中小学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冲击,部分教师受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动摇了将一生献给教育事业的崇高职业理想信念,而将时时处处谋求个人利益作为生活目标,丧失了教师的基本道德操守,师德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1.职业理想信念模糊,上进心不强
自古以来,教师职业都是一门受人尊敬、神圣的职业,无数仁人志士都以从教为荣,将毕生心血献给教育事业。然而,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目前,部分中小学教师对教育事业缺乏职业荣誉感和事业心,放松甚至放弃了对崇高职业理想信念的追求。他们过分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1],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模糊,工作意义不清楚,没有将教师职业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息追求的神圣事业,而是将它仅仅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更有甚者喧宾夺主,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主要投入在兼职上,而仅仅利用兼职以外的时间去完成教学工作,将教师职业当作了“副业”,也有部分教师工作缺乏激情与活力,萎靡颓废、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混日子。
2.责任心缺乏,育人意识淡薄
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提倡“教育性教学”,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可见,教书与育人都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教师不仅要在学业方面细心培养学生,做学生的“经师”,而且要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精心培育学生,做学生的“人师”。然而,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消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的加剧,使得有的教师责任心减弱甚至缺失,育人意识淡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发展,而无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片面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是班主任的事,与自己无关。
3.职业道德败坏,丧失教师人格
西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扬雄在《法言•学行》里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可见,教师理应是学生做人的楷模。然而,由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中小学的深刻影响,一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败坏,如对自己所教学生实施收费辅导、有偿家教;在招生、学生评优评先评奖、入团入党、考试、保送大学等工作中利用职权;收受甚至向学生及家长索要财物等,完全丧失了教师人格。
二、新形势下中小学师德建设体系的构建策略
1.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
要构建完善的师德建设体系,前提在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第一,要强化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师德建设领导力。中小学领导要树立“以德为先”的治校理念,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师德建设;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将师德教育、宣传、监督、考核等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当中。第二,要建立完备的组织机构,加强对师德建设的管理。要成立师德建设的职能机构———师德建设处,保证经费和人员到位,并建立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以强化和推进师德建设工作;要以师德建设处为核心,由各职能部门如教务处、政教处、科研处、纪检监察处、工会等共同组成师德建设委员会,以统筹协调师德建设工作。第三,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督导与评估制度。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师德建设督导机构,根据当前的新形势,精心设计并不断完善师德建设评估目标、评估内容与评估方法,加大对中小学师德建设的督导检查力度,并把师德建设纳入对学校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中。
2.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内部动力机制
要构建完善的师德建设体系,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内部动力机制。第一,要充分激发中小学教师参加师德建设的自觉性。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庄严而神圣的使命,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提升师德境界;引导教师将师德修养自觉纳入职业生涯规划中,明确师德发展目标;引导教师将师德规范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教育、班级管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中,提高师德践行能力;引导教师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改进,将师德规范转化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第二,要健全教师主体权益保障机制[2]。教师是中小学建设的主体,有参与治校议政的意愿与权利,要不断探索完善教师参与治校议政的机制;在涉及教师主体利益的活动中如绩效考核、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干部选拔中保障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依法保障教师教学活动、教育活动、班级管理活动、学术科研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的自;在对教师的各种工作违规行为进行惩处的过程中,要保护教师正当的申辩权、申诉权,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第三,要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要制定和完善一整套教师培训研修制度、学术交流制度、科研资助与奖励制度,要鼓励和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培训研修、开展学术交流合作、进行课题科研,使他们的教学、教育、班级管理、科研、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提高。
3.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中小学师德建设成效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师德建设缺乏长远系统规划,没有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实践表明,只有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才能提高师德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教师师德素养,进而从根本上遏制师德失范现象的发生。
(1)创新师德教育机制,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
创新师德教育机制是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事实证明,要想中小学师德建设永葆生机与活力,就必须不断创新师德教育机制。首先,师德教育的目标要注意普适性和梯度性。师德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一批师德标兵、塑造一批师德楷模,而是要提升全部中小学教师的师德素养。因此,师德教育的目标不宜定得过高,不能以师德楷模的标准去要求所有教师,要注意目标的普适性,保证普通教师通过接受师德教育和内省改进都能实现师德教育的目标。同时,师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设计多层次有梯度的师德教育目标———合格水平、良好水平、优秀水平,通过循序渐进的长时间教育,让教师从合格水平逐渐过渡到良好水平,最后达到优秀水平。其次,师德教育的内容要体现时代性和丰富性。师德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紧贴时代脉搏,反映社会发展变化对公民道德教育的新标准和学校教育改革对中小学教师道德素质的新要求,满足教师自身不断变化增长的新需要。如当前要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理想信念教育、荣誉感教育、责任感教育、成功观教育、幸福观教育。再次,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师德教育中,除了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文件外,要更多地采用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组织开展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组织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师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举行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和老教师荣休仪式,举办师德专题论坛、师德演讲比赛、师德故事交流会等方式,使教师在活动体验中明确师德内涵,体会教师职业的荣誉感,树立教师职业的责任感。最后,师德教育要贯穿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始终。从新教师入职培训开始,到合格教师培训,到成熟教师培训,再到专家教师培训都必须将师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选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优秀教师,必须将师德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2)加强师德宣传机制,培育教师重德崇德风尚
加强师德宣传机制是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又一核心内容。师德宣传是师德教育的延伸,完善的师德宣传机制有助于提升师德教育的效果。加强师德宣传机制,首先,要高度重视师德宣传工作。要树立“师德建设,宣传先行”的思想;要将师德宣传纳入中小学宣传工作的体系之中,坚持师德宣传制度化、常态化,要有专门的宣传机构与人员,要制定系统的宣传计划。其次,师德宣传的手段要体现时代性与多样性。除了传统的图书、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外,要充分利用当今互联网、智能手机的传播途径如微博、博客、网站、微信等广泛宣传报道中小学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的感人事迹,营造全国中小学教师均重视师德修养、崇尚高尚师德、争创师德楷模的良好氛围。再次,要善于抓住师德宣传的契机。中小学师德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出现的时候就是师德宣传的绝佳时机。这时,要及时通过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如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博客、官方微博、官方网站等)进行关注、应对和正确引导。对师德难点问题要进行深入剖析、解读或引导广大教师进行讨论、辩论;对正面的师德新闻、人物要及时给予褒扬、点赞;对于负面的师德新闻、人物要旗帜鲜明地进行批判、鞭挞。要注意抢占舆论制高点,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师德正能量充满校园与社会。
(3)强化师德监督机制,预防教师师德行为失范
强化师德监督机制是中小学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要构建中小学(包括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主体。中小学要充分发挥教务处、政教处、科研处、纪检监察处、工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在师德监督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年度评议、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及时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政策措施。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同事评议制度、学生评师制度,并建立教师定期家长会制度,充分发挥同事、学生、家长在师德监督中的作用。同时,还要充分重视和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利用强大的社会舆论来约束中小学教师的道德行为。其次,中小学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平台既包括日常办公场所、信箱、电话、短信等常规平台,也包括网站、博客、微博、微信、飞信、E-mail、QQ等网络平台。对于举报的师德失范行为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及时反馈给举报者,以确保监督举报的实效。
(4)健全师德考核机制,促进教师提高师德修养
健全师德考核机制是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首先,要坚持考核主体多元化。教师本人、领导、师德教育专家、同事、学生、家长都应参与教师的师德考核,并赋予不同的权重,以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其次,要坚持考核内容全面化。既要对教师在教学、教育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进行考核,又要对教师在班级管理、学术科研、社会服务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进行考核;既要对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进行考核,又要对教师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道德行为进行考核。再次,要坚持考核类型与方式多样化。要把集中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并侧重于平时考核、定性考核。要综合运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座谈调查法、查阅档案法等考核方法。最后,要注意考核结果的有效利用。要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对于师德考核连续优秀者,在评优评先评奖、职称(职务)晋升、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选培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对于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奖、职称(职务)晋升、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选培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5)完善师德奖惩机制,引领教师提升师德境界
加强与改善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还要完善师德激励机制和惩处机制。中小学对师德高尚、教书育人成绩显著的教师要授予“师德模范”、“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大力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并在物质上给予重奖,同时在评先评优评奖、职称(职务)晋升、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选培等方面优先考虑,给予精神上的奖励,以激发广大中小学教师参与师德建设、提高师德素养的主动性。对于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要严格追责、严肃处理,要依规依法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警告、记过处分,降低或撤销专业技术(行政)职务、解聘或开除等;对严重违法甚至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任经辉。和谐校园视野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具体路径[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小学教师个人自传范文字 篇四
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进取性,采用自荐和竞选相结合的方法培养班干部,让学生自主管理,创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激发与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设立定期评价制度建立1+1互助组(一一对应的优生帮忙差生形式)、小组帮忙组员等等多种互助方式促使差生取得更大提高,共同实现个人、小组与团体奋斗的目标。重视主题班会与主题队会的开展,协调与科任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建立丰富的信息网络,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本事的培养,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简便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职以来,本人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身作则,业务水平得到了必须提高。学海无涯,业务研究更是无限,我必须会在今后的教学和工作中不断开拓进取,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
来自: 云语禅心>《学校》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与对策(转)
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更应全面的读懂老师、理解教师、善待教师,把握时代脉搏,掌握教师心态,采取有效的对策,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全面推进教书育人工作。加之农村小学教师与城镇教师,村小教师与完。
【范县最美人物评选】最美教师篇
【范县最美人物评选】最美教师篇。范县陆集乡中心小学教师。从一名平凡的教师成长为范县优秀青年教师。2015年被范县教育局命名为范县第。
小学教师晋级业务自传
二、教学能力及教育管理方面:我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积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以学生为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因人。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汇编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汇编。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与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一,教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最全整理,都在这里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最全整理,都在这里了!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
今天我们这样做教师
小学教师个人自传范文字 篇五
我叫 111男1111 年 1111 月 1111 日出生222222 公司项目经理中国_党员助理工程师。1111 年 1111 月入伍1111 年7 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在 1111 部队从事测绘工作。111 年 111 月退出现役到 222222 公司工作至今。在部队服现役期间我勤奋工作、刻苦钻研出色地完成了多次重大军事测绘施工及演习任务。年年被单位评为“施工标兵” 、 “军事训练尖子” 、 “操作技术能手” 。
先后两次被评为 “优秀_员” 、 五次被评为 “优秀士兵” 、荣立“三等功”一次。退出现役后我更是“退伍不退色” 保持了一名军人特有的意志品质、 个人素质、 工作作风 积极投身公司建设、生产。
二、刻苦钻研不断提高测绘业务技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对人的要求愈来愈高不但要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强化再学习再提高并贯穿到工作、生活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创造新成绩。我清醒的认识到作为一名测绘人员必须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因此我非常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和工程施工实践几年来我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公司四十多项测绘工程内容涉及到国土、林业、水利、规划、电力、路桥、市政、
房产、矿产等行业和领域起草编写技术设计、总结 30 余次解决和处理复杂技术问题 20 余次记录施工笔记和心得 3 万多字。先后获得河南省_“优质测绘工程奖”4 次河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奖”1 次。还在军队很有影响力的《11111》杂志上发表论文《1111111》 这篇论文成果被 1111111 评为“优秀学术论文奖” “中海达测绘杯”论文评比三等奖。
三、心系企业不断加强测绘服务水平
在工作中我始终将企业的需要与自身技术融为一体, 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时刻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以满足企业要求为己任。勤奋工作的同时不忘宣传介绍本专业、本单位、本系统为公司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外部形象。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与人利用自身业务所长对测绘生产过程严格把关对提交的测绘成果严格检查对业主进行跟踪服务先后为业主解决技术难题 100 余次任职以来 无发生任何的测绘质量问题 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 200 多万元得到公司和业主方的高度肯定和评价。
四、开拓创新竭尽全力完成测绘任务
在工作中我尊重领导服从分配团结同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尤其是在我担任作业组长、质检室主任和项目经理期间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根据项目性质、人员结构、技术力量、仪器设备等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逃避责任、不回避难题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来鼓励所属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士气在公司营造了团结协作、严肃活泼、努力工作、勤奋学习的良好氛围。圆满的高质量的完成了公司赋予的各项测绘任务。
小学教师个人自传范文字 篇六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次跟岗培训,最幸运地是遇到了一位真正的名师——刘宏伟老师。
在二十天的时间里,我们亲眼目睹了刘老师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卓有成效的工作效率;亲身感受了刘老师平易近人的处世态度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
所有这一切,凝聚成刘老师难以抗拒的人格魅力,对我们有深深的感召作用他一直在用他的真诚与关怀感动着我们,用他的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生活信条教育着我们,用她的高山仰止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我们。
她的教诲、她的叮咛、她的期望一直鼓舞着我们,相信,在我们今后的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还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刘老师不仅教学经验丰富是一位好的音乐教师,而且还是一名智慧型的教师,在观课议课阶段更是让我们亲身体验刘老师有着研究性的教师风采:评课一针见血,直指问题之所在;改进意见中肯,眼光独到犀利。
她的点评都能从不同侧面捕捉教师的优点,从不同角度引领我们学习他人身上的长处,针对具体的问题很具体找到能调整的方法和策略,提出可改进的方案,中肯而又到位,在每一细节中的调拨和指导中都让我们收获很多。
而我们的团队也本着相互学习借鉴的目的彼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每节课之后认真总结反思改进,无论是从理念还是教学实践都提高很快。
小学教师业务自传范文 篇七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会计;职业教育
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主要依赖传统的教学模式:“粉笔+课本”、“单纯的知识传授+单项技能练习”,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对问题的主动思考,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行为。对我校近年来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只有50%左右的毕业生在从事与会计相关的工作。而且在这一部分学生当中,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的现象。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在面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行动导向的教学法将成为必然的选择。
行动导向教学法概述及实施意义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指通过师生共同确定行动产品来引导的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的学习方式。其基本特征体现在“完整的行动模式”和“手脑并用”两方面。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的脑、手共同参与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团结协作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一般采用的是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因此,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主持人与协调者。教师通过设计开发合适的学习情境,用“完整的行动模式”替代了按照外部规定完成给定任务的“部分行动”模式,通过多种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独立获得必需的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从多种可能的行动方式中选择自己的方式,而且在行动前能对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做出预测,通过有计划的行动,有意识、有目标地去影响行动的结果。让学生“在行动中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行动导向教学实质上创造出了教与学、师与生互动的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会计专业的课程实践性强,为了缩短实践和理论的距离,让学生理解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出现了会计模拟教学。在会计模拟教学中,学生可以进行会计凭证、账簿、出纳、材料、工资、成本费用各岗位的模拟教学,也可进行综合会计岗位模拟教学等。“银行结算方式”是会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下面就以“银行结算方式运用”为例进行具体的阐述。
简述典型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来源于企业生产或服务实践,能够建立起学习和工作的直接联系,是用于学习的任务,但并不一定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忠实再现。因此,学习可以是自我管理的个体学习,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中有独立学习的手段和媒体,如教材、工具书、计算机辅助学习程序,还有与教师交流的可能性,也可随时打断工作进行学习。在“银行结算方式运用”中,确定的学习任务是学生以小组形式,根据7种银行结算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教师提供的材料购销业务为工作实例,进行小组角色定位,是材料的采购者还是材料的销售者,结合企业的资金周转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讨论,选择合适的银行结算方式。在选定的银行结算方式下,按照规定的结算程序,填写原始凭证并传递,作出相关的账务处理。记录已完成的工作,要符合现行《银行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
确定有效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学生在学习过程结束以后应实现的最终行为,它是预期的教学效果。表述学习目标可以使教师和学生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有效评价学习效果,并帮助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方式方法和手段。在“银行结算方式运用”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教师讲解银行结算方式等资料,选择最适合本小组角色的结算方式,完成相应的结算程序,并写出相关的账务处理,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展述、存档和评价反馈。学习银行结算方式任务后,学生应当能够了解企业发生的货币资金收付业务可采用银行结算方式的种类,熟悉各种银行结算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掌握在实例中的不同角色选择结算方式的不同策略,能够写出相关的账务处理。
设计合理的学习情境,制定工作与学习内容学习情境是在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在考虑学校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等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由教师设计用于学习的“情形”和“环境”,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结果。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可以划分为几个学习情境。在“银行结算方式运用”中,根据学习任务的难简度及业务的发展顺序进行合理的排序,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并分别制定工作与学习内容。一是银行结算方式的选择。教师给定企业的材料购销经济业务和企业财务状况情况表,学生根据对银行结算方式各种类的理解和掌握,考虑小组的角色是材料的采购方还是销售方,围绕给定的材料购销业务实例,从企业的资金周转、材料需求或库存、对方企业的信誉等情况,组内成员之间沟通,对应组之间协商,选择小组的银行结算方式,签订简要合同并记录。二是银行结算方式的结算程序。教师准备好各种银行结算模拟原始单据、财务专用章、预留银行印鉴,要求学生小组在选定的银行结算方式下,能够按照现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填写好原始单据,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传递结算,掌握银行结算的流程。三是单据的账务处理。教师准备好记账凭证和账簿,要求学生小组能按照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正确填写记账凭证,根据填好的记账凭证登记到相应的账簿中。
采取合适的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占据核心地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企业操作,接受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是学生的专业对话伙伴,组织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在“银行结算方式运用”中,全班学生可分成五大组,每大组8~10人,分别给出不同的企业财务状况表。每大组又分成两小组,每小组4~5人,分别扮演材料的采购方和销售方。以小组学习讨论为主,以正面课堂教学和独立学习为辅,三种学习组织形式交替地进行。为了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和“设计”的空间,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贯穿多种教学方法,如在给定材料购销经济业务和企业财务状况表时,用引导课文教学法引导学生获得必要的信息和资料,避免学习工作的盲目性;在选择银行结算方式时,强调合作与交流,为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用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就银行结算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发表评价,但共同分析实施或采纳每一意见的可能性,并归纳总结;在掌握银行结算方式的结算程序时,用角色扮演法让每大组的两小组学生分别扮演材料购销业务的采购方和销售方,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感悟职业角色内涵、体验职业岗位的情感;通过迁移应用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形成一定的职业认同感等。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为主,教师更多地以“师傅”、“导演”身份出现,行动导向教学法始终贯穿教学全过程,留给学生尝试新的行为方式的实践空间。
行动导向的教学评价行动导向的教学评价以产品和过程为导向,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有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小组学生自评三种形式。教师评价是诊断性的,尊重个体差异,允许对问题的解决有不同的方案,尽量用语言描述学生表现,如能够完成、填写规范、遵守规定等,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注重过程性、表现性、发展性评价。小组互评是研讨性的,小组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借鉴,在观点交锋中进一步认识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小组学生自评是展示性的,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愿望,对本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如是否实现了目标,如果没有实现,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结果中哪些好,哪些有待改进等,并进行批判性反思。教学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可以为教师改进与完善课程提供有用的信息,学生有自我评价的机会,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中的几个结论性问题
转贴于
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传统教学法是“知识导向”,知识的传递方式是单向的,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学习内容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参与程度较弱,注重认知教学目标的实现,其结果往往表现为要学生学,激励手段以分数为主,是外在的激励,质量控制是单一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是“行动导向”,知识的传递方式是双向的,学习内容是以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并举,学生参与程度很强,教学目标兼顾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的共同实现,其结果往往表现为学生要学。激励是内在的,是在完成一项任务后通过获得喜悦满意的心理感受来实现的,是综合的质量控制。但行动导向教学法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探究式学习和解决问题式的学习仍然是行之有效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借鉴了传统教学法的优点,创新发展了思维导图法、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等,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为学生创造了具有尝试新活动方式的实践空间,把教师和学生真正从书本中解放出来。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行动导向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培养了学生学会尊重他人、负有责任心的团队精神,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直接感受与间接知识获得、实践训练与理论学习、专业能力提高与关键能力发展的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感悟未来职业岗位的氛围,以适应社会需求。行动导向教学法还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由于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教师是行动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职业操作的教练员、有问必答的咨询师、探索创新的引路人,因此,教师要做好大量准备工作,以应付学生的各种未知问题,掌控学生的行动,由此能激发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求,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及方法,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中的难题与建议
教学实施中的难题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而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总体仍是以“三段式”课程设置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开进行的。因此,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最大困难是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不够,没有以行动为导向的教材。在教学管理上,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某种程度上打乱了传统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如理论与实训教学分头管理的机制,对现行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行动导向教学法最好有配套的学习环境,但由于会计专业实践的特殊性,许多公司考虑到商业机密和资金安全问题,一般不愿意让不相关的人员接触自己的账簿等财务信息,会计专业的学生很难接触到真正的账本。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模拟企业经济业务活动,模拟真实的原始单据和流程,让学生真正“在行动中学习”。这对于目前大多数教师而言,无疑又是一个挑战。
教学实施中的建议为实施严格意义上的行动导向专业化教学改革,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创建一套与我国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具有特色的现代教学管理模式与方法,确立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目标。在教学领域层面上,要设置一系列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联系的教学课程,各职校要相互配合,集思广益,共同编制与行动导向教学相适应的新教材。在教学方法层面上,要建立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体系。在教学评价层面上,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普遍适用的能力测评体系。
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是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核心人物和关键所在,故教师观念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时,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并按照职业活动的要求组织好教学内容,把与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要按学习领域的要求编制好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安排好教学程序。教学中要更多地使用卡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使学习直观易懂、轻松高效,同时还应启发学生:能有更好的做法吗?能做到更好吗?在行动中教理论知识,才能做到理论的适度够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唯有迎难而上,通过学习、锻炼,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才能做改革浪潮中的先锋。这就要求教师要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建立会计模拟公司,提高岗位实训的仿真度。开展行动导向教学,必须要有配套的学习环境,以便让学生在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因此,职校应在校内建立会计模拟公司,以会计岗位为模块,配合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每个模块都按岗位职责、岗位核算程序、实训企业概况、岗位操作内容、要求和业务进行编写,使学生通过仿真训练,加快对学科知识的消化、整合与运用,提高学习主动性,加深对各会计岗位核算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其操作技能,为学生走向社会尽快胜任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7篇小学教师个人自传范文800字,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小学教师业务自传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