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课堂教学范文优秀7篇

课堂教学作为授课的基本形式,成为改善教学及响应新形势的关键与重点,调整课堂结构,有效的运用40分钟的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就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快回答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课堂教学范文优秀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课堂教学 篇一

(无锡市职业高中214000)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则首先取决于课堂结构是否合理。合理的课堂结构,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气勃勃,学生的智能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才得以实现。英语课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呢?

一、 教学目标的优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优化教学目标,我认为应抓住准确和适当两个方面。准确,是指要严格贯彻执行新课标和考纲,新课标和考纲是“指挥棒”,怎么要求,我们就怎么做,不能凭经验,凭感觉,随意违背。如现行初中英语新教材把和宾语从句有联系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这一语法项目已删除,中考也已不做要求,如果教师在教过宾语从句后仍像处理老教材那样,把它作为重点,花大量时间去讲解、操练,则显得毫无必要。适当,是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能体现的要尽量纳入目标要求,不能体现的不要牵强附会、生拉硬塞。

二、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化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必须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手段合理,教学内容就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就得到了保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首先要从教学内容的难易度来考虑。其二,要根据教学材料的特点来考虑。初中新教材自始至终贯穿了大量的情景对话,实用性很强,学生对此的兴趣也较浓厚。但如果教师把情景对话当作语法篇目来教,死抠其中字、词、句的用法,就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也不符合新教材的特点。对此我采取了“创设情景”的方法,通过简笔画、投影片、自制道具、鼓励学生表演等方法尽量为学生创造出说话者所处的情景,让学生处于特定的情景中用英语思考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从而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学生每次都反应热烈,发言积极踊跃,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收效良好。其三,选择教法要灵活多样,实用有效。教无定法,每种教法既有长处也有短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运用范围。有的教法,对于某些课型来说可以运用,而对另一种课型来说则可能无效;有的课可以运用一种方法,有的课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总之,要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随机应变,不能照搬别人的做法。

三、 教学过程的优化

所谓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指“在遵循教学规律和贯彻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识地、科学地对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案的一种最佳选择,以期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我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首先依赖于五步教学法。只有严格地执行五步教学法,才能更好的驾驭教材,才能把握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当然,“严格执行”五步法并不意味着照搬教参,一字不改,教参只是一种参考,我们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某些步骤,使其符合学生的实际,从而达到优化的目的。教学过程的优化还要求我们学会抓住重点、突出重点。每课时的教学任务有很多,我们必须在几个教学任务中选取一至二个重点,以抓重点知识带动其他,忌贪多求难。如在教学阅读课(Standing room only)时,我的重点就是世界人口数字的变化,抓住了世界人口变化的趋势,也就抓住了课文的中心思想,一些词和词组的用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转

四、 时间安排的优化

课堂教学范文 篇二

课堂教学要能适应现代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索:

1、传统的课堂教学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因此首先要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破除以教师为中央的教导观念,建立教导民主化思想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央,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传统权威式的师生关系让位于平等的、互相尊重、相互负责的交往方式,并且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得到充分的保护。比如在教学空间图形内容的角、平行和相交时,光光靠老师不停的讲解,学生可能只能当时记住,不久就忘记了。只有让他们通过观察墙角,桌边等等,用直观容易接受的方式表现出这些位置关系。还有在我教学使用计算器时,我只是把计算器简朴介绍了一下,其他的都是让学生自主探索,从探索中明确各按键的功能、学会如何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因为计算器是比较常见的计算工具,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就能学会,而单纯的讲解其实可能效果不大。只有通过让他们自己“玩”,从“玩”中把握各个按键的功能和计算方法,这样既不容易忘记,也能灵活运用。

2、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沸腾的、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在自由自在、丰富多彩而又布满挑战性的活动中得到发展。因此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而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教师就要采取适合他们,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方式,这就要求能让他们参与课堂,在课堂上体验胜利,体验活动,体验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创造出让他们参与的活动。比如在教学量角、找规律、观察物体、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统计的可能性时,我用尽可能多的用实物、活动、游戏让学生参与,摆一摆,排一排,玩一玩,从活动中探索,从游戏中学知。在教学“怎样滚的远”“一亿有多大”的内容时,完全以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索,既激发了他们的爱好,又锻炼了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活动教学重视活动在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必然注重学习者“学”的活动。活动教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不断创新,从而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静听、静观接受现成知识结论的过程。为此,非凡强调主动学习、主体实践的教导价值,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亲身的活动和实践,变被动消极地学为主动积极富于创新地学,使学习成为学生主体的自主活动。这种主动学习方式主要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学习问题为特点,包括探究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交往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和有意义地接受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通过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亲身体验、探索、加工、改造和创造等实践性活动来实现和完成。这种学习过程不仅强调动脑思索,而且强调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注重多感官参与,多种心理能力的投入,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正如在教学观察物体的时候,假如不让学生亲身去摆摆看看,那么学生的直观感是很难建立的。在教学找规律的时候假如不让学生排排看看,那是很抽象的。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假如不让学生先试试,那么学生就不会感觉到运算顺序的重要性,也很难为老师教学提供一个很好的案例。所以要根据不同情境,尽可能的创造出活动的机会。

活动具有开放性。而开放的过程就是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实践和探究为主,对学习可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与途径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教师较少干预;活动氛围上,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敢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民主氛围,以利于共同进行知识的发现、创造和分享结论,同时创设自主、宽松、愉悦的学校环境,实现学校生活和治理的民主化。所以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自控能力差,我们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让他们来批改同学们的作业,也可以在上课时让他们为其他学生讲解,然后组织交流,也可以组成互助小组,甚至可以进行挑战比赛或竞赛等等,使他们在布满乐趣中把握知识。

3、课堂教学要是创新水平的教学。学生处于主动创造状态,教师表现出较大的创造性,不再为预先设计好的教案所左右,对于超出备课范围的意外问题和突发事件,能因势利导将教学引向深入。教师通过创设适宜的对象性活动情境,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不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设置的教案框架里,学生始终处于独立探索。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状态,表现出热情、活跃、积极、关注等积极的情绪体验。比如在教学运算定律时,很多同学在总结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都用不同的图形来表示,我先给予肯定,然后提出用字母来表示,简洁明了;还有在教学数据的分段整理时,有学生想出用打勾的方法来整理数据,方法很好的,但因为我们要求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因此教师还要引导。在这我提示过去接触过画“正”字的方法,在让全班讨论画“正”字行不行,他的长处是什么:(1)每个“正”字五划,不用数。(2)不容易遗漏。同时有时对于学生的观点我们也可以尝试,假如可行,我们可以采用,那样既学到了知识,也能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爱好。

4、从学生出发。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央”这种尊重要求教学适应学生,成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学生适应教材或教师教案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不是从教材出发,而从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切实把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准则。当然,从学生出发并不是不按教材,胡编乱造,而是在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出发,选择其薄弱的加强,对其把握好的可以适当拓宽。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审题分析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养成读题的习惯,看清题目才能正确解决问题。而且我们现在的五年级的学习习惯很差,基础也不扎实,因此我在复习时把重点放在基础题上,当然也有个别题目针对成绩优秀的同学。

5、以鼓励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演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回碰到这样的问题,漫不经心的一句话或责备而使学生失去信心。假如此时教师不顾任其自然,那么将会失去扭转该学生对你这门课的学习爱好。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个别谈话或课堂表扬的途径尽快树立学生的学习爱好,使他们找到信心,从而加强学习的爱好。同时教师还应针对不同的同学,提出适合他的问题,从而让他们得到胜利的喜悦,在胜利中感触快乐,激发自己对数学的学习爱好和自主性。五(3)班有个学生,平时作业不积极,我批评他,他什么话都不说,结果仍旧老样子,于是我和他谈心,肯定他很聪明,同时说假如他能按时完成作业,那么肯定会很突出,再此以后我发现他上课用心多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

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课本、教师课堂语言、板书、卡片、小黑板等),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磁性黑板、电脑图象等),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既能正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对于在上认数时,由于计数器没有,所以上课很麻烦,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来弥补这个缺点,利用动画演示来直观表现。

课堂教学范文 篇三

一、熟练地驾驭教材

首先要宏观把握教材。备课时,把每节课都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去,居高临下地讲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读教材,掌握历史阶段特征。

其次是微观拓宽教材。中学历史教科书曾被一些史界同仁形象地称为“压缩饼干”。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对一些内容必须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使之生动形象和更易理解。当然,拓宽是适当地,像教材有关内容的顺延,史料的补充,理论的深化等等,这对提高学生的读史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很有好处的。就理论的深化来说,因高考越来越把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作为主要内容,而有些理论性问题又使学生感到高深莫测,无所适从,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适时地把有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观点向学生进行渗透,使学生有规可循,心中有数,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再次,深化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一节课一般涉及几个问题,那么教师在讲课时不但要突出重点、难点,还要注意深化各个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参加过山东省中学历史优质课评选,也听过很多课。有些课各个问题平均用力,分不清主次,挖掘不出每个标题的内在联系;有些课则解难释疑,详略得当。

二、严谨的课堂结构

严谨的课堂结构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使学生学活历史,我认为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课堂气氛“严”与“活”的关系。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气氛控制能力。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严”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教师传授知识应当注重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褒贬分明,不可随随便便,信口开河;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答案要予以肯定,对错误的答案要及时纠正。“活”表现在: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和蔼的态度;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历史小故事,讲述要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要有层次感,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既有惊涛骇浪的叙述,更有涓涓细流的描绘。

(二)培养能力与思想教育、传授知识的关系。有人说教给学生的知识等于教给他们“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给他们“乘法”,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史实,更重要是培养他们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评价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提问,如投石激澜、巧设障碍、扩充延伸、诱导争论、变换角度等等,启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拓展思维的广阔性、激发思维的批判性、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将学生的思维意向纳入课堂教学的轨道,与教师的思维同步。

(三)教学过程中“疑”与“释”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处理“疑”与“释”的关系,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上课时,可多用一些设问句、反问句来设疑,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优美的课堂语言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所说的:“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师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你一进教室,学生就兴奋,就会觉得听你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确实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而这种高超的教学艺术则来自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专业课的精深理解和熟练把握,来自教师的禀赋和气质。

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内在美主要是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富有科学美,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如“字字珠矶、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美;层次清晰、简洁明了的板书、板图美;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美;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等等。我们应该长期不懈地去努力、去探索达到上述完美境界的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实现质的飞跃。

四、画龙点睛的小结

课堂教学 篇四

关键词:自主;导学;分组;习惯;激励

进行“学案式教学”的课堂模式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剖析教学现状,创新课堂模式

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影响课堂效率的诸多问题:问题一:刚上课,教师便直奔主题,学生感知不充分,不符合认知规律;问题二:课堂一般都以“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为主的方式呈现,导致学生课堂上积极性不高,思维不活跃;问题三:课堂缺乏学生的探究学习,导致课后作业量大,学生负担重;问题四: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自主学习的行为,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问题五:课堂上教师缺乏问题意识,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没有激活学生有效学习的兴趣,不符合教学相长的规律;问题六:学生的阅读、理解、记忆、归纳、概括、总结、拓展、书写能力被弱化,教师缺乏对规律、方法的教学指导,造成学生提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下。

针对以上问题,围绕高效课堂、有效教学这一主题,确立了符合学生实际的“双自主五环节”课堂导学模式:“双自主”即教师自主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六环节”即“以趣激情――导入新课,自主学习――自主检测,展示交流――点评引导,合作探究――深练拓展,作业点评――回顾小结”。

二、关注学生体验,实践课堂模式

1.合理优化学习小组

每个教学班都分有学习小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小组座位的摆放上,我们打破传统的秧田式的座位,改成茶馆式,各班根据本班学生数,按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把学生分成10个学习小组,小组内分工明确,有小组长,有管学习的,有管纪律的,有记录分数的等,每组中的人员都有“两人结对子”做到的一帮一、一带一,能把“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落到实处。组与组之间也有合作、有竞争、有评比,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教师在整个教室中自由移动,可走到每个学生面前,师生演示可放在讲台前,便于学生观看,当不需演示时,学生又能自如地面对面交流或与教师亲切交流,消除了距离感。更为重要的是,小组周围都有了活动空间,学生可以在这里表演对话、自由展示,这简直就是一个天然舞台,当学生渐渐习惯在这个舞台上表演后,他们将不会惧怕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我。在课堂上教师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参与面广了,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中,感受到参与课堂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2.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开展了“激活学生思维、注重思维过程、训练思维策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实验。如,在布置作业方面尝试由学生留作业的做法,收效非常明显。(1)学生自己留作业。课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自行设计、选择、确定适合自己“需求”的作业题内容及数量,按一定的计划和要求独立完成。(2)学生间互相留作业。课后,互助组根据复习过程的实际彼此给对方设计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作业题”,对方按“要求”完成后再由双方或小组间共同批阅、探讨。(3)学生给教师“留作业”。教师要转变观念,更新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意识。每周,教师都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空白卡片,让学生根据学习、掌握的情况,就自己感到困惑或有新观点、新看法的问题写入卡片,课代表集中后,交给科任教师,教师抽时间就存在的共性问题在班级中集中“释疑”,同时,将那些有创新的问题提出,供全体学生共享。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使教师产生了一些学生传输过来的“危机”感。

课堂教学 篇五

一、 教学目标的优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优化教学目标,我认为应抓住准确和适当两个方面。准确,是指要严格贯彻执行新课标和考纲,新课标和考纲是“指挥棒”,怎么要求,我们就怎么做,不能凭经验,凭感觉,随意违背。如现行初中英语新教材把和宾语从句有联系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这一语法项目已删除,中考也已不做要求,如果教师在教过宾语从句后仍像处理老教材那样,把它作为重点,花大量时间去讲解、操练,则显得毫无必要。适当,是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能体现的要尽量纳入目标要求,不能体现的不要牵强附会、生拉硬塞。

二、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化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必须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手段合理,教学内容就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就得到了保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首先要从教学内容的难易度来考虑。其二,要根据教学材料的特点来考虑。初中新教材自始至终贯穿了大量的情景对话,实用性很强,学生对此的兴趣也较浓厚。但如果教师把情景对话当作语法篇目来教,死抠其中字、词、句的用法,就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也不符合新教材的特点。对此我采取了“创设情景”的方法,通过简笔画、投影片、自制道具、鼓励学生表演等方法尽量为学生创造出说话者所处的情景,让学生处于特定的情景中用英语思考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从而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学生每次都反应热烈,发言积极踊跃,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收效良好。其三,选择教法要灵活多样,实用有效。教无定法,每种教法既有长处也有短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运用范围。有的教法,对于某些课型来说可以运用,而对另一种课型来说则可能无效;有的课可以运用一种方法,有的课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总之,要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随机应变,不能照搬别人的做法。

三、 教学过程的优化

所谓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指“在遵循教学规律和贯彻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识地、科学地对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案的一种最佳选择,以期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我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首先依赖于五步教学法。只有严格地执行五步教学法,才能更好的驾驭教材,才能把握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当然,“严格执行”五步法并不意味着照搬教参,一字不改,教参只是一种参考,我们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某些步骤,使其符合学生的实际,从而达到优化的目的。教学过程的优化还要求我们学会抓住重点、突出重点。

每课时的教学任务有很多,我们必须在几个教学任务中选取一至二个重点,以抓重点知识带动其他,忌贪多求难。如在教学阅读课(standing room only)时,我的重点就是世界人口数字的变化,抓住了世界人口变化的趋势,也就抓住了课文的中心思想,一些词和词组的用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 训练方式的优化

训练是课堂教学中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英语教学中的训练包括口头和笔头两种,口头训练贯穿于每节课的课堂教学之中,笔头训练则需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另外精心设计。首先,要确定好训练内容,使之围绕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真正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其次,训练的量要适当,题目要精,针对性要强;难易要适度,兼顾好中差生,让每类学生都有可答对的题目,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如上面提到的阅读课的训练我是这样安排的:

1. 口头训练

①根据老师复述的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其中绝大多数是一般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回答这类问题的对象为中下等学生,要容忍学生的错误,以鼓励为主。

②根据所列表格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回答对象以好生为主,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 笔头训练

①根据课文内容用恰当的词填空。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重点单词与词组的用法以及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含义。

②根据表格改写课文。这项的要求较高,通常我是把它作为家庭作业来布置给学生做的。

通过上面两类练习,使学生既理清了文意,又抓住了关键词和词组的用法;家庭作业更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 时间安排的优化

课堂教学范文 篇六

现象一:媚俗的语言

语言是教学的主要中介,但教学中常常充斥着这样的语言:“你太聪明了,答得太好了,真了不起”等。这种毫无启发性的语言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心智、浪费了教学时间,而且还有损素质教育的严肃性,更容易造成相互吹捧的教学炒作。

这类媚俗的语言的背后,一是课堂上教师将“对话”当成“问答”,表面上师生、学生之间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而不是师生、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二是教师对新型师生关系缺乏深刻思考,从一味惩罚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种表扬与夸奖的滥用,会导致学生习惯性上瘾,也会导致学生思维方面浅尝辄止和输出方面的随意支付。

现象二:作秀的过程

课堂活动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活动必须服从教学目标,以利于知识的讲授和学生的发展。但课堂上,我们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如一位老师一堂课安排了两次讨论、一次探索、两次活动。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乱乱哄哄。这种问题症结主要在:活动多,而且掌握火候不准,有活动没体验。

有活动值得肯定,活动太多则过犹不及。活动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进行的,是印证、运用、探究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活动是载体,不是目的。而且活动多了,难免目的性差,设计不周全。如果活动与动手动脑相脱节,活动与学生隋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相脱节,没有体验与反思,只能说是一种无效而无价值的浪费。

我们认为,课堂活动应该在教学目标的限度内让学生形成一些体验,发现一些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适度的活动来巩固、运用、拓展学科知识,服务于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的实效性,以实现教学的预期目标。

现象三:片面的形式

其一,小组合作有形式而少内容。课堂上教师大都采用过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但往往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时机及过程缺少认真细致地设计。甚至出现了:只要有疑问,不论难易,甚至学生已经异口同声地说出了答案了,教师还要求在小组讨论这样的浪费现象。且不说问题设计毫无讨论价值,就是讨论时间的随意性也大,有时学生才刚刚进入讨论状态或切入讨论正题,小组合作学习却在教师的要求下草草结束。代之而来的是教师预设的结论。

对学生而言,这种讨论犹如合同中的霸王条款,学习好、思维快的意见和想法替代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的更多的变成了花瓶摆设与陪衬,或者只是少数宠儿充当课堂焦点,缺乏的是真正平等的交流与沟通。

其二,自主学习变成放任自流。新课堂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个性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便让学生自己看书,没有目标及具体要求,没有提示,没有指导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学生一看到底;还有的教师片面理解了新课程与新教材,搞所谓的学习超市,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定,学生喜欢哪一些就读、就学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挑,喜欢怎样学就怎样学;学习伙伴由自己选,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自主。

其三,探究性学习成了唯一。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两种互动统一的学习方式。注重探究性学习,这值得肯定。但探究性学习不能超越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急功近利者往往就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以为创新,就得全盘否定旧的,将探究性学习当成了唯一,完全抛弃了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种片面的形式就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重形似不重神似,浪费的是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损毁的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 篇七

一、创设情境,激活情趣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的活动过程。如果没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课堂教学就只能流于形式,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无法实现,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可见,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是创设语言情境的关键。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交流的前提,是师生互动得以实现的基础,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师生之间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教师既要成为他们良好的导师,又需要成为学生的信任的朋友,还要成为他们热心、耐心的听众,如何做到以上几点:

1.要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教师走进课堂就应该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来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紧张的情绪和心理得到缓解,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和心态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

2.多一份赞美、少一份责备,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喜欢被爱、被承认和赞美的心理。教师如果吝啬自己对学生的爱,就等于拉长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就无法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爱,更无法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微笑的闪光点进行赞美。

3.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理解、宽容学生主要是指不在课堂上批评、挖苦学生,尊重其隐私,不随意宣扬,尊重其选择,不横加干涉等。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过多地指责,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

二、引导学生学习,参与双向交往

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学生本身的参与才能完成,但是参与了学生不一定是主体,也可能成为客体,即被动参与。那么,如何让学生主体性在课堂上得到发挥?

1.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诱导,就是诱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的认识活动变成学生学习心理需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当时的情况和知识内容不断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诱导形式。比如,悬念法:在讲到名词复数时,我课前在包里装了几本本、几块橡皮、几把尺子。上课时我问学生:“What’s in the bag?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有的学生猜:a book;有的学生猜:an eraser;有的学生猜:a pen ; ……虽然他们的回答存在着错误,但是都能勇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人都想证实自己的猜测,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达到了高潮。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于是,我很顺利地推出了本课的重点、难点即讲名次的复数,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课的任务。

2.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电教媒体的优势显而易见。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少真实的语言环境。事实证明,要掌握好和运用好英语,有必要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来帮助生感知理解语言,掌握并应用语言,而电教媒体的运用这时候就成为创设语言情境必要的、有效的手段。如在讲the football match一课时,我们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对于足球的热爱,在讲课时,采用一边放视频,一边讲解的方法,屏幕上那激动人心的画面,加上我的讲解,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使学生完全投入到学习当中,置身其中,学生们仿佛自己就是一个足球运动员。课堂上学生情绪饱满,沉浸在比赛的紧张气氛中,意犹未尽。趁此机会,我教育学生,要想为国争光,必须锻炼好身体,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可见,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同小可。

三、因材施教,是学生获得差异性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认为:90%的学生能力倾向差异只不过是一种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智力的差异,教师只要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都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与特长,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而不是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的机械零件,因此,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应该把握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使我们的学生获得各自需要的发展。

四、鼓励大胆创新,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教师要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比如,在教授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相互转换时,学生做题很容易出现错误,如“This is his pen .一句转换中,我们观察到一名学习较差的学生很快就做对了,我问他有什么窍门,他拿笔在划了一下,即出现了下面的句子:“This is his pen. This pen is his.”这就是窍门,我当即让他让他到黑板上,把做题的窍门告诉了大家,使那些不懂的学生茅塞顿开。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句型都是这样简单地划一下,也不可能把这种做法当做一种规律,但是他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赢得了教师的表彰,赢得了学生的热烈掌声。

我们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一个人如果时常体验到的是失败的痛苦,那么这个人就会丧失信心,放弃努力。而我们教师应该做到的是让学生获得自信的明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