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社会心理学教学实践研究【优秀9篇】

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坚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一样重要,作为心理健康老师你不妨和我们分享你的心理心得。下面的9篇社会心理学教学实践研究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社会心理学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社会心理学 篇一

实际上,一些天灾、人祸等社会性事件会时有发生,只是地域不同或给不同群体的人们带来压力,不足为奇。但是,遇到这类问题我们怎么办?我们还是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而我们个人力量也是改变不了整个社会的。我们要做到的是,不要让这些事件影响到我们的心理状态,从而减缓我们的恐慌和焦虑,保持健康心理,正常生活。以下诸点或许能使我们在应对此类事件中有些帮助。

1.正确认知事物

正确认知事物是减缓焦虑的良好方剂。对某一事件,常常由于我们自身的模糊认识和非正确或非理性的看法,导致忧虑甚至不得解脱。遇到涉及广大公众的事情,要科学地分析会对自身及其家庭有何影响,不清楚的问题要相信科学和专家(政府)的观点。如日本大地震后核泄漏事件,听信谣传就越发心理恐慌、焦虑,自觉或不自觉地抢购食盐。笔者曾看到某报载的一则评论:“武汉一市民高价抢购了650HD多公斤食盐,‘谣盐’风过,退不掉、运不走、卖不了。”这样,反而由此生出另一种更大的焦虑。政府已明确地告知国人,食用盐大部分来自矿物,而非海水)快回答●www.kuaihuida.com(,明白此理,也就无从听信谣传盲目抢购了。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今天,明辨是非确有一个知识问题,“谣言止于智者”。具有焦虑易感素质的人,为此会更加焦急不安,忧心忡忡,实无必要。

2.尊重客观实际

仅凭主观想象或听信谣传不能辨别是否是客观实际,常常从坏的、不利的方面去考虑,从而形成“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导致人们更倾向于负面信息,助长社会性恐慌心态的出现。如一时期以来世界各地频发地震,有些人认为是“超级月亮”之故,是否科学又不清楚,然而网络等先进技术又使其迅速传播,怎能不令人生疑,促使人们恐慌心理的出现。当然,具有防震意识、做好抗震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但不可偏离客观实际。对心理素质较差者来说,有时候就会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寝食难安。只有尊重客观实际,才可明辨事理,不致于由此过度焦虑。

3.避免盲目从众

从众是一种心理倾向,人常有之。比如一个人站在道边上,向某个方向的天空张望,另一个或两个人过来也会同样地张望,其实,什么也没有,再过来人也会出现同样的举动,直到大家都散开去为止。除被好奇心驱使外,就是由于从众心理所使然。再如,一个商贩摊位前,本来较长时间无人光顾,这时你过去买东西,另一位路人看到后也会过去观看或购买,随后其他的人看到了也会接踵而来,一时间摊位前热闹起来,商贩甚是高兴,这也与人们的从众心理有关。在大灾大难面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由于人们关注度高,就更会发生“看见别人跑自己也跟着跑”的非理智的从众行为。遇事要冷静勿恐慌,要学会独立思考,多问一个“为什么”、“怎样做才更好”。比如发生地震,看见别人往外跑你也跑,结果外墙倒塌将你砸伤,而没有跑出的人在屋内躲避反倒未被伤及。故对待某一件事是否“随大流”,冷静思考很重要。想一想,从众是否有道理,再决定是否“跟进”切勿盲从。

4.主动适应社会

人不同于动物就是由于除其生物学属性外,还具有社会性的一面。人是社会之人,人在适应社会的同时还要改造社会,社会才得以前进和发展。社会是变动的、发展的,对人会形成压力。人要提高承受社会压力的能力,就要学会主动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否则,会被压力压垮,出现适应不良、焦虑、怨天尤人,甚至不可自拔,患上精神或心理障碍。

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 篇二

我是大二上学期才开始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尽管大一下学期也学过消费心理学,但是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社会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的区别是很大的。消费心理学主要是倾向于研究消费者行为和心理变化的影响,以及心理学对于消费者、对于企业如何更好的销售产品的影响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说明。社会心理学则是侧重于研究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群体与社会这样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心理学在这当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学科,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个体与社会互动的角度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火若干有**的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变化发展的科学。

很多人都对社会心理学不感兴趣,认为没有什么值得去学习的。一到上这门课程的时候,很多人要么不来,要么就是来了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当然也有很多是来睡觉的,上课聊天的。我从来没有觉得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没有用的课程。只要是开的课程就会有它存在的意义和学习的必要,不然学校也不会花精力来开设这样的一门课程。社会心理学给我很多的知识和见解,使我对于社会问题的认识更近一步,准确性也多了一些。运用所学的方法对于认识社会现象和*时我们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有很大的作用。使我们不至于面对问题的时候束手无策。

社会心理学虽然学习的时候比较枯燥,也比较的乏味,但是真正学习好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方法。尽管我上课的时候有时也会去看小说什么的,开小差,但是我不会不来上课,不会去和别人说话从而影响老师的讲课,也不会上课的时候睡觉的。开小差我落下的内容我也会用晚上的自习时间给补回来的,不会一下课什么就不管的。所以一学期下来,我还是学到很多的知识,更有的是一些很重要的认识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自产生以来,有关其学科性质的争议就从未*息。由于社会心理学是在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等母体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要想获得对人类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完整解释,就应该从多角度出发。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科交叉点越来越多,社会心理学边缘学科的特点也将越来越明显。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这个大的整体出发的,起先就是阐述一下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们如何去看待和认知这个我们每天所面对的社会。同时叙述了影响社会认知的主要因素、认知的内容、基本过程、社会行为的归因、社会认知的过程以及对于社会认知的偏差和偏见,还叙述了社会认知中如何认知他人,以及对他人的看法。学习这章,我懂得要更好的了解社会,就要涉足社会中去,去亲身感受,这样才能更好的切实的感受到社会的博大、深邃。

在社会认知中,每个人都是会存在社会认知偏差的。但是在认知偏差中总是有些心理效应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如果人们能够对这心理效应有自觉、清醒的认识,就可以追捕做到**心里效应,减少后避免出现认识偏差,从而增强认知的客观性。影响认知的因素有:首因效应,即首次或者最先印象,当然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第一印象;近因效应、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当认知这对于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号或坏的印象后,人们偏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征;定式效应,定式是由过去经验造成的、比较固执而往往有意识不到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这四种因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引起人们对于社会认知的偏差,尤其是在对与他人的看法时最容易误导引起人们的认知偏差。

由社会认知就产生了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它是我们人们产生认识的基础和对于看待一切的社会和他人事情的有机体之基。没有它,我们每个人对于别人的看法和对社会的认知都不会成立。自我意识的内容广泛,理论众多,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好的、正确的自我意识,可以推动我们每个人的前进和进步。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会决定他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进行怎么样的人际沟通,形成什么样的人格,进而决定他的人生的方向和价值。掌握正确的自我意识的方法和恰当的自我行动方式、技巧,对于促进个体的人际交往、自我实现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的方法:

1、注重自我评价-----剖析自己;a、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评价自己,b、通过与别人比较来评价自己,c、通过和自己比较来评价自己。

2、调整自我体验----接纳自我;

3、强化自我**-----发现自我。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决定自我行动的方向,但是,如果不掌握自我行动的方式与技巧,自我行动很可能受阻,从而挫伤个体的自信心。正确的自我行动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做好自我设计、在人际交往中恰当的展示自我、做出合理的自我选择、坚持自尊自爱,不断地完善自我、利用潜能、超越自我。

有了自我意识之后,便开始有了我们人类对于一切的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和处理这个社会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方法及技巧。有了社会的自我意识,便有了我对社会的态度,认识和了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动机,就是我去对社会的一些行为和行动,产生的对他人有用的利他行为,甚至也有产生的侵害他人的行为。社会是一个大的群体,我们在众多的群体中生存,更离不开某些我们相处的群体。群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形成的,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我们每个人一打出身就融入了某些我们面临的群体。从而社会群体影响这我们的成长。我们在伴随着的社会影响之下,逐渐产生某些具体的特征,特点和不同于外在的行为,当然我们也会受某些社会规范的约束,这样的约束是我们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逐渐慢慢地的形成的,这样的形成构成了一个地域,甚至一个国家特有的共同属性,使这里的成员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样的一种特征就是民族心理。这样的心理对于巩固和发展一个民族和国家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民族心理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的成长,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接受着这一心理的教化和训斥,使着我们的行为和心理更接近大家所共属的特征。

这就是我对于本学期社会心理学的感受和体会,我相信社会心理学在我以后的人生中还会占有重要的地位的,毕业以后我们都是社会上的人,我们离不开社会这个大集体。更离不开我们所属的某些群体,社会心理学我也不会学完就不管的,有时间还是会拿起来看看。正所谓“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些都将做为指导我前进的必要因素和知识储备。学习必要的社会心理学,对于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很有用的,不论以后是否继续学习深造,还是工作,坚持心理学的学习和感悟是必要的。学习心理学你将会获得很多重要的处理问题事情的技巧和方法,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你事业成功的秘诀。因而我会坚持和好好的学习社会心理学,为自己不断的成长和进步积累知识的养分,从而为以后自己的事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三

这学期学习了社会心思学,有一点心得领会。

社会心思学是古代心思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思学、实验心思学和认知心思学一同造成了古代心思学的基本结构。本书在引见社会心思学的历史、理论、方法、钻研的基础上,选取了社会心思学的几个次要钻研畛域,并从理论和实际上对其加以分析这些畛域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社会替换与影响,集团与**心思,以及最新遭到注重的文明心思学和瘦弱心思学。在对这些畛域的知识进行分析的时候,作者力图使其与咱们所生活的时代联系在一同,从而使社会心思学的理论和知识对咱们的生活有所协助。

学习社会心思学能够使人们对本人有一个愈加清楚的意识。在事实生活中,人们虽然常常可能会反省本人的所作所为,但因为种种缘由,人们对本人的意识远远少于别人或者事件的意识。学习社会心思学的第一个益处是意识本人。

在学习社会心思学我也学会了意识别人。生活中人们时时辰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虽然不同的人的行为差异很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渐渐了解本人之后,我发现本人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只如此,还喜爱把一件大事思考的很复杂。但是如今我发现所学习的心思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受,学会了宽容。有人说:“自动与被动紧一线之隔,而生命情调却神情悬隔。”还有人说:“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最好改变本人。”也有人说:“当你不喜爱本人如今的生活形状时,请马上改变。”于是,我选择了后者那就是所谓的“改变”,只管说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还是情愿去尝试,并且宿愿用时间来证实本人是可以做到的!

学习社会心思学的第三个益处是意识社会。经过学习社会心思学,我能够理解本人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了解了在这样的社会中应该如何生存下去,这对行将毕业的我有很大协助。

学习社会心思学的最大益处是意识生活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有钱或者名声嘹亮,而是在于:一是能够自主,本人的事情本人能够决定,而不是由别人决定;二是能力,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把本人决定或者别人交给的任务完成;三是关系,在生活中和别人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而不是孤军奋战;四是自尊,对本人有苏醒的意识和踊跃的评价。经过学习社会心思学,我愈加清楚地意识到了本人生活的意义。

经过对社会心思学的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形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怀别人,解决事情时开始思考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思,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思上的引导,和语言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思上的成绩,兴许这些“微不足道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思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思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明知识上,还是从本身涵养上我都提高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始终地成长着。我很感激咱们的老师以及咱们的同窗,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心思学不只让我了解了许多心思特点,也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想起在课堂上为咱们讲课乐观快乐的金葵老师,使我终于明白了“快乐其实很简单”。只需咱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咱们会生活的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的。

只管这个学期社会心思学的课程已经完结了,它能带给咱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咱们本人去悟,去领会。做人,不但需求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本人,懂得爱本人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无情。多一些决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高不可攀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要害在于你本人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英勇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心思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社会心理学范文 篇四

【关键词】:社会心理中间环节艺术生产普罗文学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上层建筑。这里的上层建筑包括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文艺则属于观念上层建筑。但是,社会经济基础是如何决定这一上层建筑的呢?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进行过深入研究,最后指出在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着一中间环节,社会经济基础并不直接对上层建筑发生作用。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文艺理论家如普汗列诺夫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并提出了“五项因素公式”。在普氏的“五项因素公式”中,“社会心理”被明确的提了出来,它作为一般中介在经济基础与文艺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顾名思义,即“一部分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的人的心理”,(1)它是指社会群体(包括创作群体)的日常意识,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自发形成的人们的社会性知觉、情绪、愿望、需要、兴趣、时尚等的总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接触各种事物,就产生映象和思想感情。在这些思想感情中有一部分是属于集体所有的,就叫社会心理;有一部分只是个人所独有,就叫个人意识或个人心理。”(2)社会上有很多集体,每一个集体都有自己的心理,所以社会心理有很多种,“社会心理”只是一个总称。社会心理虽然有多种,但主要的只有阶级、阶层、民族、时代等四种心理。

二从“中间环节”理论来探讨社会心理与文学艺术之间关系的理论根源。

要弄清文学艺术(以下简称文艺)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就不得不了解恩格斯的“中间环节”理论。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告诉我们,“哲学、宗教、文艺等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的领域”(3),那么在这些思想领域与经济基础之间就离得比较远,就存在一个辽阔的空间,在这个辽阔的空间就必然存在作为沟通两者的桥梁的“中间环节”。早在1886年,恩格斯就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过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旧指出:“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采取了哲学和宗教的形式。在这里观念同自己的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越来越错综复杂,越来越被一些中间环节弄模糊了。但是这一联系是存在着的。”(4)这个“中间环节”十分重要,这就意味着社会构成的因素不是决定者(经济状况)和被决定者(意识形态)两极,在这两极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中间的因素作为过渡的桥梁。因此,像文学、艺术这些“更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就不直接与经济状况发生关系,而只与政治、法律、道德、心理等发生直接的联系。这样,“如果我们要求得出对文艺现象的解释,就不是首先从社会的经济状况去寻找,而首先要从‘中间环节’中去寻找。”(5)这就是恩格斯的“中间环节”理论。

那么,这个“中间环节”究竟是什么呢?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的经济基础最终支配文学艺术,而这种支配恰是通过艺术生产过程来实现。正是艺术生产沟通了社会的经济状况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换言之,正是艺术生产把社会经济状况与艺术联结起来,因此,艺术生产是经济状况与文学艺术之间的中间环节,艺术生产是一个中介。而艺术生产是人的全部身心的投入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作为中介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6),即强调主体的人及其心理的能力。因此,艺术生产这个“中间环节”是人和人的心理能力的充分展开,人和人的心理是中间环节的关键。“人的心理,人的社会心理就像一座桥梁,社会存在作用于社会意识或社会意识要反作用社会存在,经济作用文学艺术或文学艺术要反作用于经济,都要通过这座桥梁。”(7)

由上可知,文艺反映现实必须通过社会心理这一环节。文艺要通过社会心理间接反映现实。但文艺作品所直接反映的又是什么呢?如前所述,社会心理虽是意识,却客观的存在于思想家和作家的头脑之外,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因而就成为意识形态反映的对象。作为掌握世界的四大意识形态之一的文艺无疑首先反映的就是社会心理。“文艺是一种意识形态,是艺术家以社会心理为原料创作出来的。”(8)作家、艺术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心理氛围之中,首先把这种社会心理内化为自己的独特的审美心理文化结构,其次再在自己选定的特定的创作题材中实现出来,使自己笔下的人物、场景也体现出既具有个性特征又具有某个时代心理氛围。

三普罗文学时期的社会心理

普罗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兴起于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的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里(1920—1929)。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新文学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任务主要侧重于“现代明族文化的重建与明族人格的重铸。”所谓“普罗文学”即以描写革命为指归的文学。1928年前后,普罗文学成为锐不可挡的历史潮流涌现出来,许许多多的刊物(如《创造月刊》、《大众月刊》)等大量刊登普罗文学作品以蒋光慈(1901—1931)为代表的普罗文学作家凭着革命的高度热情和对背叛了革命的反动阶级的无比痛恨,要创建一种表现工农革命斗争的“新兴的文学”。在他们看来,这种文学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借,因此他们便去寻找自己的创作路线,这便是“革命浪漫谛克”或曰“英雄主义的革命浪漫谛克”。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个是它的兴起阶段,主要是以蒋光慈为代表的普罗文学青年作家创办文学社(如太阳社、创造社)为标志。第二个阶段是普罗文学作家的“自我批评”阶段,以华汗为代表的作家首先意识到“革命浪漫谛克”倾向和“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所造成的普罗文学的种种弊端,而为了文学的发展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肃清”。最后一个阶段是普罗文学在经过一段曲折道路后获得新发展的阶段,它是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分析派”的出现为标志。普罗文学的这三个阶段性特征恰是当时社会心理的反映。

第一,普罗文学兴起时期的社会心理。早期的普罗小说以及作为它的主要特征的“革命浪漫谛克路线(倾向)”,在1927年至1928年间出现,并且迅速成为一股潮流,不是偶然的。首先,政治形势上。“四一二”反革命以后,不少曾经投身于实际行动的作家的革命热情受到沉重打击,身心倍受摧残,胸中埋藏着待喷发的火山,在义愤与忧患中酝酿着革命低潮中的文学运动,探索文学如何反映急剧变化的政治形势。特别是共产党单独领导下的革命运动,反动派实行的屠杀政策,也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愤慨与仇恨。群众需要宣传鼓动,正是在这样一种现实条件下产生了这种渗透着时代和当时无产阶级和民主主义作家的思想感情的社会心理。在这种社会心理无形的压力下,普罗文学诞生了。“因为从某种角度来看,一种社会心理一旦形成,便具有无形的压力,使大家不约而同地去遵守它,传播它,而不管它与你个人的心理是一致还是相反。”(9)例如蒋光慈早期出版的《新梦》,收入“染着十月革命的赤色”的诗四十一首,宣告:“我愿勉力为东亚革命的歌者!”发誓要用“全身、全心、全意识高歌革命”。

其次,意识形态上。当时马克思主义加紧传播“革命文学”,许多马克思主义社会着作大量引进,这使得一些青年作家的思想异端活跃,越来越多的小资产阶级进步青年走向革命,客观上要求充满激情的革命文学作品。例如柔石(1902—1931)的短篇集《疯人》就透露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以极其浪漫的笔调将当时社会人的心理展现于众。

再次,文艺创作现实上。由于倡导者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形势作了不切实际的估计,在理论上受到苏联拉普派与日本福本和夫主义的左倾影响,加上当时党内革命左倾路线的盛行,促使急进革命者滋长了浮浅而又狂热的“革命浪漫谛克”情绪,片面的自信“要超越时代,创造时代,永远站在时代前列”,而普罗文学极力要表现的就是这种“时代情怀”。(10)

为什么“革命浪漫谛克”会得到漫延和传播呢?因为这种“时代情怀”已成为当时的一种心理。社会心理的普遍性使得人们普遍认为群体是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对群体越信任,对个人的意见就越怀疑,(尽管当时也有作家清醒认识到这种情怀的错误性,但他们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于是认为遵从群体是值得的。这可从两发面去看。其一,当时的普罗文学作家或借用或照搬外国的文艺表述,不加分析的提出“一切的文学都是宣传”,并将“有资产阶级艺术”定义为“欺骗的、麻醉的”,而将“无产阶级艺术”定义为“宣传的,煽动的,革命的。”因此小说创作中充满了标语口号和叫喊。其二,由于众多作品纯粹是一些“宣传”和“叫喊”,使得小说中人物缺少个性,忽视典型性格的塑造,情节也多属梗慨式,少有真实生动的细节,生活实感不强,结构松散,语言多是说教。例如蒋光慈的早期小说之一《少年漂泊者》一味追求“宣传”的效果和“武器”的作用。小说通过佃农家庭出身的汪中在十年中的流浪经历,展现出此期间的社会矛盾和斗争,洋溢着分明的爱憎和拜伦式反抗的浪漫主义激情。

第二,普罗文学“自我反省”时期的社会心理。由于“口号式”的革命文学不断受到其他小说家的否定性批评,以华汗为代表的普罗文学作家首先开始迈出自我批评的第一步。这些普罗作家逐渐意识到“革命浪漫谛克路线”在对待现实的态度上表现为“理想主义”,没有真实的生命;在思想上则表现为个人主义的英雄主义;在表现形式上则讲究机械的去布置故事安排情节。作品不过是“时代精神”的号筒。如华汗在读了太阳社的冯给《丽沙的哀怨》等作品全面肯定的书评后,立即撰文批评冯“这种十足的观念论的批评”,其后他又严肃批评了蒋光慈的创作倾向并及时纠正了理论批评中的错误。

第三,普罗文学新发展时期的社会心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建立了军阀统治,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革命队伍内部发生了思想混乱,文艺思想界也出现了消极、动摇,甚至无所适从的情况。革命实践要求对中国社会加强认识,不仅要认识革命的性质,又要了解社会的性质。这便是当时创作家的心理。这在茅盾身上有着深刻的体现。茅盾的《子夜》以三十年代民族工业的历史处境和悲剧命运的叙写,揭示了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后来茅盾在他的《再来补充几句》一文中多次表白过《子夜》“这部小说的写作意图同当时颇为热闹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有关。”(11)又如茅盾的《蚀》三部曲以其广阔的场面、恢宏的气势,描述了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与斗争,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从胜利到失败后的部分历史面貌。书中包含了作者丰富的社会政治体验和情绪体验,显示了茅盾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深刻把握以及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

总之,在普罗文学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上,社会人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但在整个时期内却是固定的,它的革命时代性和现实性始终贯穿于这一文学过程之中。

综上所述,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有着密切联系。它们直接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心理决定着文学艺术;社会心理不仅是文艺直接反映的内容,同时又是文艺反映现实的折光镜。

【参考书目】:

①普列汗诺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

②陆一帆:《再论社会心理是文艺反映现实的中介》

③恩格斯:《致康·施米特》

④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⑤童庆炳等着:《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8页

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⑦童庆炳等着:《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74页

⑧陆一帆:《再论社会心理是文艺发映现实的中介》

社会心理学范文 篇五

关键词:成人教育 自我认知 社会偏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终生学习思潮逐渐深入人心,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随着成人教育的蓬勃发展,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成人学生数量日渐增多,在社会竞争愈发激烈的大环境中,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有蔓延与增长之势,严重影响了成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危及到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甚至成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迫切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成人学生心理问题溯源

探究成人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不难发现,影响成人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很多,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成因。但就具体而言,主要有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三大因素。

1.自我认知的偏离

根据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可以得知,人们对他们的能力水平和态度做出正确的准确评估需基于两点。其一,在缺乏直接的自然标准时,人们通过与他人比较进行自我评价;其二,人们应将自己与相同水平的人进行比较。然而成人学生的自卑感源于同普通高校学生的比较,甚至是普通重点高校的学生比较,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寻求的比较对象就是错误的,同时社会比较理论的比较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准确的自我评价,更是获得自我强化、自我进步的一种途径。因此成人学生在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时,比较的目的应该是认清自己缺点,吸取别人的优点,而不是自卑、消极的逃避。

2.学校关怀的缺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目前,很多普通高校把成人教育学院仅仅当着一种创收的手段,忽视了对成人学生的细心呵护。缺少了学校的人文关怀,成人学生就像没爹没的孩子,成人学生至进学校后,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学管理等一切由成人教育学院负责,学校几乎不予过问。由此可以看出:在成人学生与全日制统招学生之间,学校给予学生的关怀存在极大反差,这种差距体现出的是教育的不公平、学生的不平等。学校关怀的缺失让成人学生难以找到归属感,在一个缺乏温暖的集体中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便产生了。

3.社会偏见的误导

偏见是对一个群体或个人的一种评价,它包括对圈外群体的负面态度和对圈内群体过于积极的正面态度。同时,偏见具有广泛的破坏力,如:人们对一个人所属群体的偏见会影响他们对这个人的评价。在社会的大家庭中,许多人认为成人教育是不正规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是汇集为拿文凭的在职人员、学习成绩较差的落榜生的场所,于是在社会中时常听到对成人教育的质疑声和披露声,一系列关于成人教育替代论、消亡论的陈词滥调甚至在学术文章中也经常可见。社会的偏见导致的不仅是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对成人学生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伤害。诚然,成人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成绩要差,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但是绝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全面否定成人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成人学生中也有相当多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具有个性特长的有上进心的学生。

二、成人学生心理问题解码

1.学生正确认识,重塑自信心态

围绕培养学生自身的信心,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自我定位,树立学习专业的信心。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了解、审视自己,了解其优劣势,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从而依据“克己之短,扬己之长”的原则学自己喜欢的课程,做适合自己的事情。这样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优势,保持乐观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其二,自我表扬,树立实现价值的信心。人自身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因此要想获得成功,只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空间审视自我,了解自我,接受每一次的挑战。在经历每一次挑战时,给足自己信心与掌声,让自己充满激情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其三,自我规划,奠定实现成功的信心。美好的憧憬、百般的无聊、无奈的悔恨、极度的茫然是大学生们一般都要经历的情感变化,是对大学生活感知的结果。刚进大学时的好奇心让其对大学生活有了美好的想象,熟知大学生活后的他们开始欣然接受自由大学给他们带来的无聊与空虚,一直到后来的悔恨和茫然。不妨追问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丧失了原有的斗志?不难发现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因此,为学习制定计划,为生活设计颜色,为人生设定目标,是当今学生们逃脱落入俗套的重要方法,更是成人学生实现成功的必然选择。

2.学校倾力关注,构建平衡心理

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导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成人学生。具体做法为:第一,将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统一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成人教育不是学校创收的手段,而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场所,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此,成人教育的发展应列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第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成人学生可以选择统招学生所学课程并和他们一起上课,经考试合格者学校承认其所修学分。第三,成人学生享有与统招学生相同的参加学校课外活动的权利。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成人学生同样有权利参加。这样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更为他们提供了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更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公平与公正。

社会心理学范文 篇六

1、心理和谐的内涵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和谐可理解为人们处理与协调各种各样关系时的平衡状态;心理和谐则是指人的基本心理过程和内容彼此之间,或者各部分与整体之间保持动态的均衡、完整、协调一致的自在轻松状态,即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行为以及人格的完整与协调,同时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效沟通,较少内部或外部冲突。

心理和谐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心理构成要素上的协凋性。主要指知情意上的协调、人格上的协调以及心理过程与人格之间的协调。

(2)为人处世上的理智性。

(3)心理体验上的愉悦性。心理和谐的人对于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人、事、物,在情绪情感上也有喜怒哀乐,触景生情且能情随意动。

(4)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心理和谐的人也有心理矛盾、冲突的时候,心理的某些成份之间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和谐,但他能将这样的冲突和矛盾控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和尽可能小的范围。

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和谐的重要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Diener等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性评价,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心理和谐是人的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生存状态。因此,主观幸福感作为一个综合的心理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心理和谐程度。主观幸福指数已经逐渐成为了评价一个国家国民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

2、心理和谐的构成

心理和谐是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从结构上看,它包括三个层面: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

2.1、自我和谐是心理和谐的基础

自我和谐,也可称为自我意识的和谐。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是心理的调节系统。自我和谐的人能够客观的认识自我,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恰当的调控自我,延伸自我并发展自我。其核心是自我认同,对自己的认识不为财富、外貌、出身、权力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其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力量主要源于其内心的和谐,以及自我修养的准则。

一个自我和谐的人善于平衡心理,理性、乐观、豁达,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能够善于调节自我,以坚忍不拔、知难而进的态度对待困难,以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对待挫折。因此,自我和谐是心理和谐的基础。

2.2、人际和谐是心理和谐的核心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包括朋友、同事、亲子、师生、上下级等关系,人际关系便是在这种人际交往过程中实现的。人际和谐是个体与他人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条件。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里的人,人的本质只能在人与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中得到充分体现。人际和谐决定着人的本质,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人际和谐的特点包括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能够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2.3、人与社会和谐是心理和谐的重要特征

一个与社会和谐的人能正确面对自己与各种群体或团体、民族或国家之间的关系,把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分子,有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因此,相对于社会的旁观者,其更乐意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坦然接受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基本技能,掌握社会规范,确立生活目标,形成社会技能,发展社会关系,实现适应社会的发展目标。人的社会化是心理和谐的必然产物。

3、关于心理和谐的几点认识

3.1、心理和谐是一个动态过程

心理和谐和其他事物一样,是会发展变化的,没有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和谐,它是一种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人就是在心理和谐――不和谐――再和谐这样循环往复中成长进步的。当心理和谐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变化,会出现新的不和谐,个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不和谐问题,消除不和谐因素,以达到新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还具有时空特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心理和谐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人更多的时间处于和谐与不和谐之间。

3.2、心理和谐是一种理想状态

心理和谐是比较而言的,绝对的心理和谐是不存在的,人们都处在较和谐与极不和谐的两端连续线中间的某一点上。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行为和心理,并不意味着心理不和谐。心理和谐指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状态,而不能只看一时性的偶然现象。心理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状态,为人们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参照的标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10.19.

[2]余国良。浅释“心理和谐”。前线,2007,50(3):59-60.

[3]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3):542一557.

[4]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1):1-5.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七

心理学是一门并不古老但却十分神秘的学科,许多人都对它充满了幻想。认为它可以使人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别人的思想。我也是怀着同样的想法才选了社会心理学这门公共选修课。

在接触社会心理学课程以前,我总以为社会心理学很虚幻,但是通过这几次课程的学习,我懂得社会心理学的根本问题是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问题,人的本质问题是人存在的依据问题,人的发展问题是人存在的价值问题。因此,认真学习社会心理学,深刻把握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问题,

现在的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90后,一般都是这样,不会去顾及旁边人的感受,以及所有人的感受,不管是在家里,还是任何一个地方,他(她)们都是这样,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要找地方去发泄,这是一种极其不好的行为。他(她)们只会在别人的身上去找原因甚至动手,所以往往这种人不会有任何人和他去接触。

我们大学生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但是随着对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我发现结果并非如此。我们考虑过自己的心理健康吗?我们考虑过自己的追求和动机与心理学的关系吗?我们认真地总结过自己的个性与社会性吗?我们关注过自己的逆商吗?没有,从来都没有过,我们只关心高数考了多少分?谁得了一等奖学金·····

经过对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其实社会心理学,也包括其他一些心理学课程与我们是紧密相关的,对我们的个人发展很有帮助。此外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自我认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在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个僻静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诉说诉说,让阳**现;第四是在劳累时,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人不过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战胜疾病的力量还是在自己坚强的意志。

我们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把一些小问题看得太重,但是现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使我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要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我很感谢我们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同学,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

虽然社会心理学的课程不多,但是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以后还需要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 社会心理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社会心理学 篇八

一、透视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1、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人们一致认为,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民族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因而民族学研究者将民族心理学视为民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研究者也将其归属于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不同的学科所属使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颇为不同。

民族学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在过去一段时间中曾将重心放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上,他们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进行了多种多样的阐释,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这一时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这两个概念的分辩与讨论,也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由于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民族研究者已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对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已无异议,但对民族心理的具体解释却各不相同。比如,李静提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从民族学的角度,来诠释作为一个共同体的民族群体的心理的产生、发展及其历程,与民族有关的心理问题及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体其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各个民族心理规律的揭示,对其心理模式各个方面的研究,包括各民族的民族意识、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等的研究,进而研究各民族相同或相异的心理模式及其发展演变…。而徐黎丽认为,民族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就是特定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民族心理产生发展的生理基础。

相较民族学界的解释,张世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解释更具有心理学意味。他认为:“民族心理学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研究不同文化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下各民族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各民族的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性格、能力、自我意识和民族的社会心理等基本内容A_。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4(58)。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而民族心理是由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认知、思维、气质、性格等;民族心理状态包括民族价值观念、情绪、情感、兴趣、爱好等;民族自我意识则包括民族认同、自豪感、自信心等。

上述对研究对象界定的差异,在实际研究中表现为:“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12™。然而,民族学研究者的宏观性研究与心理学研究者的微观性研究并不存在一种的相互补充关系,它们独自为阵,并不能实现民族心理学的完善建构及发展。

2、研究对象的剖析一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定义,可以看到以往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

其一,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层面。认知、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等等,是个体心理的研究内容。普通心理学以个体心理为主要内容。仅只在各种心理现象前加上“民族”二字,只能表明研究样本具有“民族”这一属性(这一属性在我国还特指“少数民族”。说明民族心理学是对某一或某几个、甚至是所有人们现在能确定的民族的个体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自我意识的研究,即对民族的一般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如前所述,一些研究者就明显把民族心理学划为普通心理学的范畴,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意志等等。

其二,社会心理层面。将社会心理层面的心理现象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者并不多。张世富在其主编的《民族心理学》一书中,曾明确提出社会心理也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2005年他指出,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民族性格、民族品德、民族气质等,这些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基本内容,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我国的学者大多持这一看法,即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进行研究,特别要研究那些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产发展、生活提高、智力开发、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的民族心理现象,才能充分发挥民族心理学所特有的价值。

民族内部存在着众多的群体,如根据年龄、性别、血亲、职业、宗教、阶级或阶层、文化等特点构成的群体除了具有本民族的共同心理,还具有该群体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因此研究民族内部各个群体的心理现象,是十分必要的王昕亮对1997年到2002年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计量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人格特质占19.8%,儿童智力占9.9%,学习心理8.0%心理健康30.2%,双语教育18.5%,社会心理8.0%,其它内容(包括心理测量、审美心理、宗教心理、文化心理等等)占5.6%丨7丨<1>10)而在统计的所有研究中学生是被试群体的绝对主体,学生占被试总数的97.2%,其他人群仅占2.8%7丨(13)。所有内容中,仅占8%的社会心理研究,及其97.2%学生被试的数据已明确的说明:当前我国民族心理学在实践中的研究样本单一、内容庞杂,并没有形成该学科的独特的主体研究对象。

上述分析可见,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的界定并不清晰,未能明确的给研究者们指明主要方向。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其主要内容和重点究竟是通过对民族群体的研究而得出的各种民族个体的一般心理现象的研究呢?还是在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社会环境层面上,对各民族群体和个体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研究?还是如前文所述,只要是与心理学有关的,挂有“民族”二字,或研究样本是“少数民族”即可?

二、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1、民族心理学的概念

我国学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的不清晰,和民族心理学概念的翻译及对概念的定义不明有关。中国的心理学是舶来品,民族心理学也不例外。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是我国学界认为最重要的民族心理学著作。然而,冯特著作的英译名称是“TheElementofFolkPsychology”,涉及的内容有原始人、图腾制度、英雄与神的时代、人性的发展。冯特将这些内容的分析看作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历史。张世富曾指出:“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应称作《民俗心理学》,冯特原来称其为Folkpsychology就是民俗心理学,冯特的《民族心理学》这一书名虽译的不够准确,但沿用至今不见有什么异议,该书的内容虽以民俗为主,但研究的是民族的、部族的民俗,所以仍属于民族心理学的范畴,故称之为《民族心理学》也不是没根据的”。由于冯特所做的民俗分析是对民族的、部族的民俗分析,所以被我国研究者接受为民族心理学。这显然是需要纠正的观念,国外对民俗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是有明显差异的。最早使用民俗心理学(Folkpsychology)的心理学家WilhelmWundt在1916年认为民俗心理学的目的是在民族学所提供的事实基础上,针对原始人的思想、信仰及行动从事心理学的解释,而近期的学者认为民俗心理学指一种采取当地民众习用之本土性名词、概念及思想的心理学。从上述我国学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来看,显然不是指民俗心理学,因而,他们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内容的界定也非民俗心理。既然如此,以冯特的民俗心理研究的体系、理论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指导理论显然是有偏差的。与民族心理学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是文化心理学(Cul¬turalpsychology),但文化心理学所研究的是文化传统与社会实务如何调节、表现及转变人心。中国民族心理学并未在实质上与民俗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分开,而是混在一起。如果民族心理学要发展,势必要与其他相关学科区分开来,以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领域。

2、族群社会心理一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族群心理与民族心理

族群范畴的心理比民族范畴的心理更准确地反映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庄孔韶在其主编的《人类学通论》中认为:族群(ethnicgroup)是人们在交往和参照对比过程中自认为和被认为具有共同的起源和世系,从而具有某些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范畴。在概念上,族群与民族是有一定区别的。与族群不同,民族(nation或nationality)不仅是一种人群范畴,而且还是一种人们共同体。它一般指那些有自治要求,已被政治疆域化或正在追求政治疆界化的族群,而族群的政治疆界化则往往要以一定的共同地域和共同社会经济联系为前提。并不是所有具有共同地域和社会经济联系的族群都会要求政治上的疆界化。而一个散居的、缺乏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族群,也可能去寻找一块地域,创建共同的经济生活,使自己得到政治疆界化,成为一个民族。“族群”可以概称、囊括“民族’,也可以用它来区分民族内部的不同支系,但很难用民族来囊括族群。比如,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被称为“ethnicChinese”,但不能统称为“Chinesenation”,否则会引起纷争。在我国,对族群与民族的概念并不加以区别,但通过民族识别的56种民族中,汉族就明显没有自治区域的概念,而且我国目前还有很多有待识别民族成分的、明显有别于其它民族的人群体,如西藏的僵人、云南的苦聪人等等。仅以“民族”范畴的心理为研究对象,会使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已被识别的少数民族上,而忽视许多未被标识民族身份的族群或未获得政治疆界化的族群。以族群心理作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更为合理,认识这一问题,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是重要的。

(2)族群社会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由于人具有社会性,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是紧密相连的,个体心理也具有社会性。虽然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不可避免的要沿着个体心理水平与群体心理水平两条路线展开,但应当明确的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不是族群的一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而是研究在具体的人际互动和社会情境的影响下的族群的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过程和机制,即社会心理层面的族群心理。

社会心理学范文 篇九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择偶;理论

中图分类号: C9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2-143-2

1 关于择偶的定义

择偶,简单来讲是指选择配偶,而配偶又称“夫妻”,指合法婚姻中男女双方的关系,它是建立婚姻的第一个程序。从本质上说,择偶是基于两性亲密关系而建立的正式的承诺性法律关系。最先对择偶进行解释的,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强调择偶行为是个人生理心理需要的满足性选择,而非社会决定。社会学家爱德华进一步明确了择偶需要的内容,择偶双方资源交换,实现利益最大化。温奇的需要互补理论也明确表示,择偶与两性心理需要相辅相成。进化心理学在择偶行为中首次引入“情感”的概念,认为择偶时双方生理、心理、认知层面共同建立的情感回应。我们可以将择偶定义: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寻找满意的、相爱的婚姻伴侣的过程。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为方便取样,近年来的择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研究取向集中于择偶标准方面。研究发现,大学生择偶呈现轻物质、重精神的倾向,重视相爱双方,看重人格品质、兴趣匹配等,观念有所淡化,不太在乎家庭经济等社会背景因素。但大学生群体比较特殊,他们文化层次相对较高,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社会人身份,年龄偏小,还未进入择偶阶段,更多地选择恋爱对象而非婚配对象,思想偏理想化,信效度有待考证。

2.2 社会媒体信息采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择偶方式也呈现多元化,90年代研究主要从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的征婚广告或婚姻介绍所登记信息中收集数据。近年来电视相亲节目如《我们约会吧》、《非常勿扰》中也提取了大量有效素材,而随着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收集更加具有时效性和普遍性。大量数据统计发现,随着信息媒介的更新换代,择偶从追求物质满足转变为个人情感需要的满足。但是,跟踪调查发现媒体征婚的成功率普甚至不足0.1%,说明问卷调查研究结果与实际择偶决策有很大的偏差。

2.3 实地考察研究

实地考察主要针对特定地区或特殊民族择偶行为,研究者深入实地与当地人同吃同住,使用田野法研究当地人择偶形态。此类研究可信度较高,但必须破费大批的人力、物力,且考查时间漫长,不是目前择偶研究的主流。还有少数研究者采取实验室实验研究,严格设定变量,从更加微观的角度考察择偶线索。

3 择偶理论

择偶包含了个体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社会心理学择偶代表理论经过了社会交换理论、需要互补理论、婚姻市场理论的发展。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进化心理学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理论依据,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择偶理论。

3.1 社会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

①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由爱德华提出,认为择偶是一种交换行为,受经济学影响,前提假设理性人,择偶双方通过交换自身资源获得共赢,用经济学角度表述,择偶是一场能使双方共同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男性提供社会经济地位和物质保障换取女性的性和家庭服务,获得家庭权力;女性利用年轻、美貌、身体换取经济地位,获得抚育后代的物质保障。社会交换理论发展延伸出结构性权力优势假说,进一步解释两性择偶标准差异原因――经济权力不平等,男权社会背景下,女性社会经济地位明显处于劣势。

②婚姻市场理论。男女双方交换供需资源,同时扮演买方和卖方,形成市场,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类似经济学中市场交易的择偶环境称为“婚姻市场”。男女双方在婚姻市场中为了寻找到最优质配偶,会产生争夺配偶现象。婚姻市场受供求关系平衡影响,主要涉及男女性别比例,根据中国最新人口性别比例统计,男性比女性多三千多万人,“婚姻市场挤压”形象显示了性别比失衡,数千万男性将被迫单身。而上世纪80年代,越南因战争死伤大量男性,女性就处于劣势地位,造成一夫多妻制。未婚男女的优势资源是无形的交易物品,当然,不同于实际买卖市场中“讨价还价”,择偶有时更多的是一种带有个人主观情感色彩的选择行为。婚姻市场根据个人择偶价值观的不同,资源价值评估带有浓烈的个人色彩。

③择偶梯度理论。择偶梯度理论指男性要求配偶在年龄、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比自己稍差或相当,而女性则倾向于选择在年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薪资收入等方面高于自己的男性为婚配对象,也就是“男高女低”婚配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另一种表述方式。该理论与中国传统社会男尊女卑文化不谋而合,事实上,我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低娶高嫁”、“郎才女貌”婚姻制度暗合择偶梯度理论,即便社会发展至今,大量调查报告仍然显示男高女低婚配模式依然是择偶主流导向。

④社会心理学择偶理论的共性。社会心理学理论强有力的立足点是,择偶偏好一定会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总结以上理论的共同特性,不难看出择偶共同遵循“同类婚原则”和“邻近性原则”。同类婚原则是指具有相似或相同特征的人相互更具有吸引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程度、价值观、民族、社会地位、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这可以有效解释我国传统“门当户对”择偶制度的合理性。“邻近性”原则是指有地缘(住得近)关系或者业缘(共同的工作、学习和社交空间)关系的人更容易成为婚配对象。即便是社会开放,网络发达的现代,婚恋双方是同学或同事关系的依然是占最大比例的,通过共同的亲戚朋友介绍认识的其次。

3.2 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

进化心理学所有理论模型都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衍生而来,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适应性,和“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作用。进化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机制是随着适应性问题的解决不断进化发展而成的,自然选择那些能够适应社会生存和繁衍的优势基因。进化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为了成功遗传自身基因,男女在择偶偏好方面会自然发展出不同的模块化心理机制,男性偏好有较高生育潜力的伴侣,女性则更加偏爱能够提供资源并且愿意照顾后代的男性。

①亲资模型。Triver认为的亲资理论认为,女性的可生育期较男性要短很多,而女性又要承担生育任务,较男性代价更大。女性对后代有着更多的亲资,因女性怀孕期和哺乳期的资源匮乏,因此,她们更强调男性愿意提供资源和照顾的潜能。

②性策略理论。Buss在亲资理论基础上提出性策略理论,男女两性为获得基因遗传成功,分别面临不同的“适应性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化出不同的选择策略,分为长期性策略和短期性策略。长期性策略强调身体健康、品性相和、价值观相同、有责任感等稳定性特征,双方能够长久相伴共同抚育后代。短期策略仅仅强调性吸引力,目的是获得更多的选择性,两性关系通常是无责任的、短暂的。男性因生育成本低,通常更愿意选择短期性策略以获得更多的基因繁衍成功;相反,女性由于生育成本较大,一般会更愿意采用长期策略以繁衍成功,并获得抚养后代的可持续性资源。

③好基因模型。该理论模型认为,择偶偏好那些具有身体吸引力的个体。身体吸引力代表了更强的适应能力、更高的生育繁衍潜力。我们可以据此理解中国这句古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俊男美女永远是择偶优势方,我们潜意识里希望能够孕育出具有更优秀基因的后代。

4 总结

社会心理学从社会文化、时代变迁等宏观层面总结出人类择偶行为规律,强调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传承。进化心理学从个体择偶偏好的微观层面探讨择偶的心理机制,尤其强有力的解释了两性择偶偏好差异的心理原因,进行心理学认为可以有效整合生物心理性和社会心理性,并最终找到择偶的普适性心理机制,但是,目前的进化心理学理论对由社会文化和历史等因素造成的择偶偏好差异的解释仍然缺乏有效说服力。无论是社会心理学还是进化心理学虽然还不能完全解释人类所有择偶行为,但无疑给我们研究择偶问题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Edward, J. N. Familiar Behavior as Social Exchange[J].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1969,31:518-526.

[2] 钱铭怡。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5):122-12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面这9篇社会心理学教学实践研究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社会心理学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