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对外汉语学习内容【最新9篇】

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对于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快回答分享了9篇对外汉语学习内容,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对外汉语如何教学 篇一

关键词:语内类推法 对外汉语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2

事物发展有各自的规律性,但其间又有许多相似之处。类推法就是通过不同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出其他的相似性,从而预测出它们在其他方面存在类似的可能性的方法。

在逻辑学中这种方法也被称为类推预测法、类比法。许多逻辑学的书中都有对它的论述:“类比推理可能是所有合理的方法中最基本和最普通的。”①“事物属性之间的相关性,就是类比推理的根据。”②

语内类推法,也就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或教师)利用已掌握(或已教授)的某些第二语言自身的语言规律类推预测其他语言规律,与其建立联系的方法。伴随着近年来日益高涨的汉语学习热潮,越来越多的其他母语者把汉语作为他们第二语言习得的对象,这些语言学习者为了更好更快地习得汉语,会自发地使用类推法,而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说明语言规则的普遍性,也会使用类推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概貌、梳理知识体系。

语内类推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有益性

语内类推法在语言学习和研究中的使用,产生于比较。比较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比较,找出历史的、历时的语言状况,在19世纪,大量的语言学家用此种方法去研究语言自身的发展;其二是通过比较,揭示出带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这在第二语言习得的习得与教学过程中,是一种重要的习得途径。

语音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这给汉语增加了音乐性,但也给汉语学习者带来不小的困难,“洋腔洋调”是暴露学习者外国身份的直接表现之一,而且掌握不好汉语声调,也影响表达。使用语内类推的方法,用学生已掌握的典型例子类推同类词的发音,能比较有效地指导学生发音并进行自查。

举例来说,学生如果在“上声―阴平声”的连调发音中(例如“首都”、“指标”)有困难,一般是学生过于强调第一个上声的单字调,听上去是“阳平声―阴平声”。针对这种情况,选取常用的“每天”作为类推依据。如果学生发不好“每天”,而发得好“火车”(或者“许多”、“你说”等),也可以把它作为固定的类推依据。在讲解发音规则后,让学生用已知类推未知,集中操练后,设计句子如“我明天坐火车去首都”(或“许多指标都有问题”等)让学生巩固记忆。每当学生出现“上声―阴平声”的问题时,都使用固定的类推依据,形成习惯后学生在平时的发音练习中也会自发地使用这种类推方法纠正偏误。

词汇

语内类推的方法在词汇教学上比较广泛应用的是制约学习者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词汇量不足。而目前包括笔者接触到的不少汉语教材都是在课文前后依次罗列生词,给出其对应的母语翻译,老师按部就班地讲解,学生逐一地、孤立地学习与记忆,往往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学习效率不高。其实,汉语语素的数量相对较少,重现率高,且语义基本上不发生太大的变化,只要掌握了基本语素,由于都是成年人,推理能力强,对于陌生的合成词,便可以自行类推理解。

常用的单音节词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应是首要的教学内容,是这也是外国学生扩大词汇的基础。如果忽略了语素的作用,那么记忆词汇的过程会变得孤立、机械。例如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中高级别的汉语学习者不知道“寻觅”是什么,但知道“寻找”,说明其没有意识到“寻”的字义。如果学习者在初级阶段掌握了语素类推的方法,按照合成词的结构方式,保留其中一个语素,以同类表义的语素替换另一语素,便能更容易、更好地理解“寻觅”、“寻问”、“寻访”等词的意义了。

汉字

语内类推法也可以用在汉字的教学上。由于汉字本身结构复杂,数量庞大,汉语初学者难以从汉字基础结构方面解读汉字,不少学生在识别、书写和记忆汉字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有些学生明显表现出对汉字的恐惧心理,甚至有时用拼音代替汉字记录汉语。而实际上,汉字并不是毫无规律可循的,它具有明显的系统性。雷德侯认为汉字模件中“包含了若干元素,它们是可以置换的构件,按照规则和惯例组合为单字。所有的单字均可分解为模件,而不会剩余任何成分。”③因此,可以利用汉字间这种相互联系的系统性学习汉字。

例如在形声字的教学中,可以对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加以重点分析、讲解以及练习,一方面以声旁类推音,另一方面以形旁类推义,使学生树立整体意识,由此及彼。以形声字的形旁推测字义也是同样的原理,利用形旁对字义的揭示、标明作用,如“河”与“呵”、“辆”与“俩”,可以帮助学习者区分字义,掌握字形,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者用已掌握的形声字去推测不熟悉的形声字的字音与字义,尽管有时会犯“只认半边字”的错误,但这也比没有任何线索好。

语法

此外,语内类推的方法在语法教学中主要体现在解释语法结构时的“以旧释新”上。也就是常常借助已经学过的结构,充分利用新旧语法结构之间的语义联系,用已经学过的“在形式上有联系、在语义上对等或相近的语法形式,对要解释的语法项目加以说明”。④

例如解释“被”字句,“可我怕敬爱的阿姨被它一口吞下去”(美国CLS项目阅读教材《看上去很美(上)》),可以用“它把敬爱的阿姨一口吞下去”加以解释;或者板书出句型之间的关系公式:N1被N2V了=N2把N1V了=N2V了N1。虽然这种解释只适用于让学生理解句式的语义(近似的语义),在语用上有所限制,但学习者通过对句式的类推,仍可以巩固旧知识,了解新知识,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方法。

总之,语内类推的方法与语言学习和研究关系密切,其有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辅,它可以辅助教师教学,帮助教师传递更多的信息;二是预见性,它不仅能帮助学习者将现有的知识融会贯通,同时也能对新知识进行大胆的探索和预见;三是简化性,它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教学步骤,有利于教师最大化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语内类推法的局限性

在逻辑学中,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其结论可靠性的高低取决于两个(或两类)具体对象是否在属种关系上相邻近,相比较属性是对象的本质属性还是偶有属性以及相比较的属性的多少。

由于这种逻辑上的条件限制,语内类推法的局限性表现在汉语习得过程中就是可能会广泛地出现“过度类推”的现象。即汉语学习者或教师过度使用目的语的语言规则,从而导致语言偏误的现象,它在目的语的词汇、语义、语法等语言层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是制约二语习得者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度类推所致偏误主要有二种情况,以下以2013年美国ASU暑期项目的学生病句为例,分别说明:

一是将特殊现象当成普遍规律。例如:在天气预报中,有四个天的天气。又如:我们一个星期有三个辅导。汉语量词一直是外国学生的学习难点。以量词“个”为例,它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一个量词,也是学生使用最频繁的。学习者在没有掌握更多汉语知识的情况下,会认为“个”可以修饰汉语中的所有名词。

二是将有条件的规律当成无条件的规律。例如:他辞职了工作。“辞职了工作”频繁地出现在学习者的作文与口语交流中,是学生为例遵循汉语的句法结构而忽略了对谓语动词的限制条件。

这种目的语的错误相对更能反映学习者的汉语学习水平,反映了学习者对汉语语言规律、汉语表达习惯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汉文化、汉民族心理的真正理解和接受,可以说是对学习者的一个更高的要求。

如何更好地应用语内类推法

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好地应用语内类推法,避免语言偏误的发生,提高对〈WWW.JIAOXUELA.COM〉外汉语教学的效率,这除了要认识到语内类推法的局限性之外,笔者认为还需要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学生准确领会和运用语言规律以及教材有益引导。

教师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表现在加强自身知识储备、丰富课堂技巧以及完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对外汉语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对汉语语言规律有着清楚的认识,只有教师自身对汉语语言规律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才能够将其清晰明了地传达给学生。良好的知识储备也是教师预测学生偏误,把握使用语内类推法的时机,合理设计教学步骤与环节,在适当时进一步对比相似语言规律在语义、语用等方面异同的前提。而在语言表达上,教师应务求清楚明白、准确简练,不似是而非、不“掉书袋”也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负担。

汉语教师对语言规律中的特殊现象必须有所预见,注意寻找词语使用的共性,但同时也不能轻视其特殊性和例外。对于已经发生的误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作适当提示,同时对偏误进行归纳分析,分类教学。

学习者

学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体,从学生自身寻找办法,也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好地应用语内类推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学习者能创造出正确的语言知识是建立在对汉语语言规律准确理解的基础上。例如,离合词有两种重叠方式“VV+O”和“V了VO”,二者的差异表现在时体上,前者是未然的时态,后者表示已然的时态。学生只有掌握了两者的差异,才能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避免出现“非常谢谢你帮帮我”的偏误。另一方面,学习者自身不断练习与强化语言规律,尽力减轻语言的石化程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语言规律的多种形式,而且达到了强化训练的目的。

教材

教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如何更好地结合类推的方法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对汉语教材在三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教材编排的合理性,应结合长期教学实践的反馈,对于重难点的汉语规律,应充分根据学生汉语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入教学,并灵活把握内容的重现,帮助学生记忆与巩固复杂的语言规律。

二是教材内容的精密性,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例句的罗列,应做到更好地衔接语言知识,更准确地讲解具体知识点,帮助学生准确地区分和灵活地运用语言规律;在对旧词巩固复习的基础上,适当的穿插新词的学习,扩大学生的词汇量,鼓励学生尽可能地运用多种汉语表达方式。

三是教材形式的多样化。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多手段地获取知识,有利于增强感性认识、巩固记忆。电子化、多媒体化的教材可以成为纸质版教材的引导与辅助,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参考文献

[1](美)帕特里克赫尔利,《简明逻辑学导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9月

[2](德)雷德侯,《万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12月

[3]杨寄洲、崔永华主编,《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4]马佩,《逻辑学原理》,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

[5]杨树森,《普通逻辑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6]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年8月

[7]主编,《外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对策》,语文出版社,1997年7月。

注解

①(美)帕特里克赫尔利,《简明逻辑学导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9月。

②杨树森,《普通逻辑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对外汉语教学范文 篇二

留学生来到中国求学、生活,中国社会为其提供了最好的语言环境。在这个环境中,留学生可以全方位地接触到最丰富、生动的汉语情境。这为留学生学习、使用汉语,并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提高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提供了最为充分的保障。随着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新的“热词”“热语”。再加上网络媒体、移动通讯工具的发展、渗透,这些词汇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改变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用词习惯、情感表达方式、交际方式甚至是思维习惯。王远新认为,“语言正是以其多种多样变异形式的发展来满足社会需要的,不断的变异是语言结构本身固有的一种特性,对语言的不断演化发展以及结构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变异本身就是语言发展的内动力。”[1]因此,热词热语的出现也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它们不仅成为当下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对留学生用汉语实现交际需求,以及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国家语委的《2013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中,专门辟出一个部分来探讨热词热语所反映的社会百态。归纳出了“中央八项规定、棱镜门、H7N9禽流感、土豪、自贸试验区、单独二胎、中国大妈、光盘行动、女汉子、十面霾伏”等十大新词语,以及“中国大妈、高端大气上档次、爸爸去哪儿、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待我长发及腰、喜大普奔、女汉子、土豪(金)、摊上大事了、涨姿势”等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用语。这些热词热语,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鲜明地折射出了时代的发展、进步。比如,“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梦、中央八项规定、光盘行动”等等词汇,都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而“高端大气上档次、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不明觉厉”等网络用语,满足了某一部分人群的表达需求。对于留学生而言,在与中国人尤其是与思维活跃的年轻中国学生交往过程中,常常会自然而然地遇到、学会一部分热词热语。但这些词汇又是游离于课本之外,在他们的课堂学习中很少接触到的。就会造成留学生在实际交往中,听不懂、看不懂这些热词热语,形成交际障碍。同时,在留学生实际汉语运用的过程中,如果习得了一些热词热语,由于背景知识的不同,也容易形成理解上的偏差。周小兵认为,“如果不懂汉文化交际习俗与规则,汉语说得越标准,在交际中越容易造成文化冲突。”[3]这些热词热语,已经广泛参与、渗透到了当下日常交际中。作为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促进留学生正确、积极地理解、运用这些词汇。

2热词热语举隅

在汉语学习各个阶段,因对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方面内容掌握的程度不同,以及个人心性、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留学生会有阶段性的学习需求,因此无论是教材教学、中国文化知识讲授,还是热词热语的介绍,都要根据留学生的内在需求,精心巧妙设计,这里仅举几例说明。

2.1菜

“菜”对于留学生而言,是一个入门词。不仅如此,留学生们还对自己喜欢吃的各式菜的菜名非常感兴趣。但是,在当下语境中“菜”这个字,有时会被用来表达中意、喜欢的人或事物这样一个意思。比如在《让提问成为幼儿爱吃的“菜”》(2014年11月2日《中国教育报》)、《讲台和舞台都是“我的菜”》(2014年8月18日《中国艺术报》)、《大本钟,你就是我的菜!》(2012年8月1日《检察日报》)等新闻报道对菜字的使用,都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而留学生对“菜”的这个意思是陌生的,教材一般不会提及。所以,在留学生试图表达喜欢、爱慕情感的时候,可以适时地提一提“菜”字所含的这样一个当下意义。在留学生活动中,曾有过这样的例子。在面对美食佳肴共同进餐时,对一个“菜”字的当下引申义的谈论,可以消除语言、情感上的隔膜感、陌生感。

2.2吃货

在由中央电视台、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联合主办的2014“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复赛第一场中,有一道题考查了选手们对“吃货”这个词的掌握程度。媒体也常使用“吃货”这个词,比如《管好公务接待不做“吃货”干部》(2013年3月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破败小镇建成“吃货”天堂》(2013年2月23日《人民政协报》)、《一个吃货的敬意:感受食物给中国人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文化特质》(2012年5月21日《东方早报》)等等。“吃”作为动词,是国家汉办HSK一级考试的词汇,算是入门。而在实际生活中,留学生来中国后,首先要解决的也就是衣、食、住、行问题。“吃饭”“喝水”这样的词汇,往往也是留学生最先学会的汉语。对留学生来说,要理解“吃货”中的“吃”字并不难。需要让留学生了解的是,“吃货”作为词汇所形容的是具有了解美食、喜欢吃美食、而且特别吃得下美食等等特点的人。

2.3萌

“可爱”是国家汉办HSK三级考试的词汇。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爱、漂亮”等这些人际沟通中常用的形容词,初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也很感兴趣。在当下实际语用中,人们常常用“萌”来代替“可爱”。更有甚者,还有留学生喜欢使用“萌萌哒”这样的外语句法。白解红、王莎莎认为,“现代汉语(特别是口语)‘萌’本就有‘嫩芽、幼小、娇嫩’之义,当汉文化受到日本御宅文化的冲击,日语网络流行语‘萌之’在被汉语吸收的过程中,汉语网民‘望文生义’,认为‘萌’就是形容可爱娇小的少女,因此,汉语网络流行语‘萌’就更多的是‘可爱、幼小’之意。”[4]媒体也乐意使用这个比较“接地气”的词汇,例如在《为帝王动画“萌萌哒”点赞》(2014年8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萌萌的“雍正”带来传统文化“新感觉”》(2014年8月8日《中国艺术报》)、《录取通知书卖萌是“进化”》(2014年7月16日《中国教育报》)等报道,都用“萌”来描述此类文化现象。因此,在讲授“可爱”一词时,可以适当地引入“萌”这个字,并简单解释其在当下语境中所具有的“可爱”的意义。

3对热词热语教学的理论思考

通过对热词热语教学情况的剖析,可以看到鲜活的生活语料对激发留学生汉语学习兴趣、发展留学生汉语能力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时代在发展,汉语也不断在更新,带领留学生去认识蓬勃发展的现实中国,让留学生加入到中国人的语言生活中去,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融入中国社会,对留学生顺利实现在中国的学习、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一,在热词热语教学中,要注意对外汉语教学的阶段性,根据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程度和跨文化适应情况,结合教材内容,选择部分恰当的热词热语进入课堂。在汉语初级阶段,因留学生刚到中国,容易产生文化休克。因此,在教学基本词汇的同时,根据课堂情绪,适当地增加基本词汇的引申义,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距离、促进其适应中国生活的效果。如“红”作为基本的颜色词汇,会出现在留学生第一学期的词汇学习中。来到中国,红色也是留学生最先接触到的颜色之一,比如红旗、红花、红色横幅等等。而在红颜色这个义项之外,尤其在年轻人较多的班级,引入“红”字所具有“出名”等含义,可以很自然地引发年轻留学生的共鸣。

第二,需要根据汉语结构特点,巧妙拓展课堂教学的词汇覆盖面,充分调动、引导留学生的“构词”积极性,触发他们对汉语结构的兴趣。到了汉语学习的中、高级阶段,因为已经有了一定的汉语基础,在日常交流中,留学生也常常会使用类比、联想的方式,操练、拓展自己的词汇,比如使用前缀、后缀构词法,像“喜剧片、恐怖片、灾难片、故事片、动画片”“歌星、影星、球星”“网络、网银、网购、网址、网页、网恋”等等词汇。有时候留学生生造的词,不一定符合汉语使用习惯,但是不可否认,汉语中很多的常用词、流行词,也会出现在留学生怡然自得的造词“游戏”中。所以因势利导地鼓励留学生进行这样的文字“游戏”,让他们熟悉、使用这些非常贴近生活的流行文化词汇,有助于其更顺畅地融入中国生活。

对外汉语教学现状 篇三

根情态与认识情态历时习得过程探析——基于英语母者汉语情态习得个案考察

《外国人汉语新词语学习词典》配例研究

留学生话语中的交际策略和偏误类型及成因论析

国内外二语写作研究现状与特点的比较研究

《中文天天读》易读性研究

汉语疑问代词的不定代词用法

论跨文化交际文化规则使用的适度性问题

跨文化族群的认同比较研究与汉语传播策略

论东南亚华语中的“以策+X”格式

多元方言下的渗透与包容——马来西亚华语中的方言词语

初级阶段印尼学生“把”字句习得偏误分析

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汉语教学现状关于HSK考生听力理解应试策略的实证研究

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的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所用独体字及其构字状况分析

汉语亲属称谓词泛化现象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思考

“固然”的多角度分析及教学探讨

沙特阿拉伯学生习得汉语辅音偏误探析

“特色”的语义韵考察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前/后X”作时间指示的语用研究

“V个VP”结构与主观异态量表达

“NP+们”的书面正式语体功能成因分析

国际商务专业中英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二语习得的文化语义生成论析

西、美殖民菲律宾时期的语言政策对比研究及其启示

越南人学习汉语的中介语表现

对德汉语教学的文化思考

拉脱维亚汉语教学的近况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问题探讨

美国密歇根州高中网络汉语课程的拼音教学模式

汉语教材创新的探索——谈谈《精英汉语基础篇》

语言系统观与综合式互动词汇习得系统的构建

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编写与研究

留学生习得“被”字句的缺失类偏误分析

论课堂语境对课堂交际的影响

韩文对汉字字形习得的正负迁移

“的确/确实”的主观化与语法化——兼议“的确”与“确实”的差异

云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将联合举办首届区域化汉语国际教育论坛

“人称代词+来2+V(P)”构式语义分析——以“我来2V(P)”为例“玩转”新解

泰国学生汉语谈话语体能力习得调查

泰国汉语本土教师培训实证研究——以曼谷市教育局汉语教师培训为例

论中文、法文中“谁”(qui)的三种功能:疑问、泛指、整合

对外汉语教学中翻译小说的运用与审美互动

韩国加图立大学的中文研究与教学

汉英语意合形合对比研究的反思

华文教育特色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多元策略

论汉语本科专业高级口语教材的编写原则——从口语教学实际谈起

云南对外汉语教学的地域特色

利用多媒体促进语言输出

Tutorial汉语远程教学模式中的教学

外国留学生汉语进修班分班测试初探

汉语口语测试研究

HSK听力强化训练

方位词“里”“外”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日被动句谓语动词比较——日本学生汉语“被”字句偏误兼析

留学生“请求”言语行为的语用水平调查

对外汉语教学中言语行为的语用条件研究

词尾“了”的语用特征探析

对外汉语教学教程 篇四

关键词:美国中学;课程设置;汉语;主体

一、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的意义

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的宗旨是使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安排知识面宽,结构合理,充分发挥学生潜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特长培养,鼓励个性发展。大部分中学开设百余种课程供学生选择。课程一般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必要而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基本要求。选修课课程丰富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征,它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志向,培养专业技能,促进发展个人特长。

学校开设的每种课程依据其深度、难度分为基础、一般、荣誉、高级等若干等级,分别编号,注明选课年级,供不同的年级、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低水平课程为基本要求,修满学分即满足毕业条件,高水平课程与大学衔接,学分为大学所承认。这样既保证了毕业生质量,又为学有潜力的优秀学生提供了充分在校深造的机会。

以美国加州帕索尔高中为例,该校共有4个年级(9、10、11、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初三到高三的程度。学校采取基础课和选修课两种课型,并采用学分制。学生要想在该校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必须得到220个学分。

为鼓励学生争取更好的学习成绩,学校还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积极选择富有挑战性的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为将来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课外活动被看做是美国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美国中学生的课外活动多种多样,估计不下四五十种,可分为学术性、娱乐性、体育活动和社区活动。学术性的包括自然科学、数学、电脑、写作等;娱乐性的包括话剧社、乐队、舞蹈队、摄影社等;体育的包括各种运动校队、体操队、拉拉队等。各种课外活动都有一个辅导教师。美国各学校把课外活动作为帮助学生增长才干、适应社会人生的重要措施,经常进行考核,认为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竞争心理、责任感、领导能力和人际关系。据专家研究,课外活动表现突出的学生,很可能将来是学术或政治方面的优秀人物。

二、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1.多样化

美国中学开设门类繁多的选修课,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与现代化最新科技结合,如,帕索尔高中共开设130门选修课,可谓百花齐放。这反映出美国教育注重个性发展,并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和可能进行教学活动,为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求得生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创造了条件。

2.主体性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积极性的发挥,集中表现在主动性上。而采取学分制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即学生以自己的优势选择学习课程以发挥个性特长。在多门选修课中,其中必定会有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并在此科目上有所造就。所以,选修课能扬学生之长,避学生之短。学生在看到自己通过努力取得的成果时,他们内心会充满喜悦、增强信心。就会把学习看做是愉快的事情了。

3.实用性

注重实用,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学习积极性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学不同的课程;同时也可以跨年级学习。这样,可以通过几门选修课的学习,学生都能掌握一种或几种技能。我们从美国选修课中可以看到,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都有机会表现自己。

三、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借鉴意义

从美国中学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对中国现在正兴起的对外汉语教学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方法和经验。我认为可以分以下几点进行概述:

1.针对学生的能力开设不同等级的课程安排

具体分为,零基础班、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4个类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设置课程的难易,安排课程进程的快慢、测试的难度等等。这样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易于学生理解,帮助学生学习。

2.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分为听、说、读、写四大部分。要求留学生掌握运用汉语沟通交流的基本能力,为留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选修课根据留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开设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坚持“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方针。学生以自己的优势选择选修课程的学习以发展个性,培养爱好,这样不仅可以激发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关于中国文化等各方面才能,还可以在留学生中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架起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3.开展各类课外实践活动供学生参与

课外活动作为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学生的体会和领悟,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刺激学生学习动机与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外活动体现了实用性原则,把书本知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做到活学活用。

总体来说,我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作为新兴学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不仅在世界范围内传承了中华文化,还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减少偏见和误解。我通过对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研究,就其在课程设置方面,提出我对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关于课程设置方面的几点建议,旨在希望中国的对外汉语事业继续前进、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孙惠玲。浅谈美国中学课程设置。天津教育,1999.

[2]胡庆芳。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管理与评价。宁夏教育,2003.

对外汉语的教学法 篇五

关键词:网络对外汉语教学 内容型教学法 输入 输出

一、网络对外汉语教学

(一)网络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汉语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外政府、教育机构、企业以及大众的关注和重视。

尽管为了应对“汉语热”现象,中国政府和民间都培养了大量的对外汉语教师,但是由于生源分散,加上没有实现教师本土化,教师资源仍旧缺乏。另外,汉语学习者居住分散,不易集中教学。他们身居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或学业,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汉语。传统课堂教学是以固定的组织结构,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教学,因此学习者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等多方面的限制(孟繁杰,2010)。此外,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特别是一对一教学,学费都比较高昂。

然而,在网络上开展的对外汉语教学,即在线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优势却能有效解决这些瓶颈。教师可以利用远程教育技术对不同地区的学生进行教学和辅导,能极大地整合教师资源,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另外,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集中接受教学,同时又能给学习者提供个别辅导的机会,可以打破因时间、空间而造成的学生分散的局限(赵勇,2009)。网络教学能极大地整合教师队伍和资源,节约人力、物力,降低成本,减少学习费用。同时,网络课堂能实现多媒体软件和学习工具与课堂教学无缝结合。

(二)网络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网络对外汉语教学仍滞后于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网络对外汉语教学一般分为异步式教学和实时式教学两种类型。根据我们的调查,现在的网络对外汉语教学网站总体上偏重异步式教学,学生通过付费便可随时获得预先制作好的教学课程节目,这些学习课件基本能满足初级学习者的需求。目前网络实时课堂和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样,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很少有参与的互动机会。教学内容一般侧重知识点,对中国文化的整合不够深入。而汉语教学面向的是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学习者,学习者的需求和目的各不相同,多数人学习汉语大都是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如商务、文学、医学、哲学等有需求和兴趣。再加上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不是面对面的,师生情感交流较少,在线学习时,学习者常常感到与教师互动比较困难。显然异步式教学中的学习课件并不能满足学习者进一步的学习需求。此外,由于在线网络教学的独特性,将传统的教学法照搬到网络课堂的做法也行不通。

二、内容型教学法

我们认为,解决网络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贯彻内容型教学法的理念来实现。内容型教学法的全称叫作“基于内容的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下文简称CBI),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二语教学途径。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method),而是一种教学路子(approach)。内容型教学法是通过运用目的语教学内容,把语言系统与教学内容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成为教学的目的,不像传统教学那样,仅仅把教学内容作为语言的一个载体(夏语曼,2009)。我们要强调的是,内容型教学法不是与其他教学法处于平行的地位。以内容型为主导,并不是说要取代传统的教学法,而是强调将内容型教学的理念与教学方式渗透到传统的教学法中去。

CBI的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学习新信息,课程设置符合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胡月朦,2013)。CBI在教学中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很多研究表明把语言形式和内容结合起来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Kasper(1997)对比只参与ESL课程和同时参加ESL和内容课程的学生,发现后者的读写能力高于前者,且总体成绩较好。(刘弘,2009)

第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因为CBI往往需要老师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或相关的专业进行教学,当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学习他们想学的知识,并且参与课堂上话题和活动的设计时,能显著提高其自觉性和积极性,就可以避免因在线学习无分数压力而产生的懈怠。

第三,在CBI教学模式下,语言学习与各种有意义的内容结合了起来,这有利于消除在大多数教育系统中语言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人为分离。另外,在CBI的课堂上,学习者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内容时,处于低焦虑的环境中,有利于更有效的语言习得。(胡月朦,2013)

三、当前网络对外汉语教学存的弊端

我们调查了三个对外汉语教学网站:政府官方主办的网络孔子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创立的“网上北语”以及比较知名的民间网站Chinesepod,发现目前对外汉语网站还普遍存在以下不足。

(一)课内互动不足

现今的对外汉语网站大多提供的是异步式教学,网站提供预先制作的课程节目给学习者,这样的异步式教学根本没有给予学生语言输出的机会。例如,网络孔子学院提供实时课堂,老师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授课,为师生可以进行对话与互动提供了机会。但是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发现,该网站的实时课堂大多与传统的教学课堂无异,课堂上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者,师生很少有互动交流,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机会很少。只有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储存语言知识的能力。

(二)课外阅读及听说材料不足

就对外汉语学习者来说,大量的泛听泛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适合学习者阅读及听说的材料很少,像“网上北语”和Chinesepod网这样的营利性网站提供的教学节目都是适合网络课堂中精听精读的,几乎没有用于课外阅读和听说练习的语言输入材料,当然,这也是由这些网站的性质决定的。网络孔子学院则主要提供视频类的学习材料,没有阅读练习材料。可见,建立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课外阅读及视听材料,对于汉语学习者是必不可少的。

(三)课外互动及实践的不足

尽管像“网上北语”、Chinesepod网、网络孔子学院等机构都有建立类似于学生社区这样的版块,但是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并不多,特别是关于学习内容的一些讨论。另外,学生很少有写作的机会,即使有也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批改意见。我们建议学习者应经常在课下约时间,共同讨论学习的内容或某一主题,增加课外互动及锻炼的机会。教师也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四)教课类型单一

网络教学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以对话为主,语体单一,缺少书面语体。“网上北语”和Chinesepod网的课件中都有以对话为内容的课件。它们是以音频授课,由两个人对话为内容,书面语体涉及的很少。

四、内容型教学法在网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语言输入

1.输入假设

内容型教学法主要建立在Krashen(1983)的理论基础之上。Krashen提出“语言输入假设”,他认为可理解性的输入(即略高于已知语言水平的成分i+1)是促进二语习得的唯一原因。他强调当学习者能够理解略微超出其语言水平的语言输入时,自然的语言习得就会产生。同时他认为向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教学法要优于语法教学或以句型联系为基础的教学法。通过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学习者不仅可以学到内容信息,而且能借助语境学到语言知识。因此,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应该注意听读材料的大量输入。

2.加强语言输入的具体对策

在平时,教师应当提供适合学生水平的泛听泛读的材料来源,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输入。课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或专业选择上课要讨论的主题,最好让学生一起参与主题的制定,让学生学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和知识,会极大地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和学生约定时间或在上一节课中给学生制定下一节课要讨论的主题内容,然后将涉及的知识点制成学习课件,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点的输入。此外,让学生根据制定好的主题,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大量的泛听泛读,事先做好语言输入的准备。

(二)语言输出

1.输出假设

语言输出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另一重要方面,以“在用中学”为核心的交际语言教学法也主张给学习者提供机会在各种各样有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大胆使用第二语言。通过言语交际活动,学习者的言语交际能力,尤其是语言流利程度提高很快(冯纪元、黄姣,2004),并且语言输出能帮助学习者消化并吸收知识点、检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锻炼语言储存的能力。(牛强,2001)

2.加强语言输出的具体对策

在上课时,教师要运用内容型教学法,将教学内容作为课堂的中心。如果教学内容是中国商务礼仪,那么这堂课则主要围绕礼仪来展开,教给学习者在与中国商人做生意时要注意的细节,如礼尚往来、座次讲究、点菜细节等。讲课时要注意与学生互动,并且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如:可以让学生模拟情景,进行对话。也可以让学生说明中西方商务礼仪上的不同,通过语言输出让学生了解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或对该内容的看法,教师则通过事先准备好的课件进行授课。因为学生经过收集资料、交流看法、教师指正等环节已经对课堂内容有了较多的了解,因此教师授课时就比较容易了。最后让学生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练习,进行语言的第二次输出。教师与学生在课外时间也要保持紧密的联系,教师要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反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根据课堂内容,课下及时交流。

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的输入有利于新的思维模式的培养和语言能力的习得,是语言输出的前提条件;语言输出则是对语言输入成果的检验。输入和输出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两个重要方面。

五、结语

以目前网络对外汉语教学所遇的瓶颈来看,仅依靠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难以满足世界各国汉语学习者的紧迫要求。在线对外汉语教学必将成为今后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方式。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网站虽多,但高质量的网站却只是凤毛麟角。因此加强对外汉语网站建设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实时课堂的教学质量,我们试图将内容型教学法渗透到传统教学中,并且对网站提出加强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建议,特别是对课外输入源的建议。但是我们提供的建议与方法只是建立在对大量理论知识的总结上,并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因此,后续研究可以从实践方面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1]Krashen.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2]Niu Different Types of Output and the Elicitation

of Optimal Output[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1,(3).

[3]孟繁杰。汉语国际推广形势下对汉语教学发展新方向―基于网络

的远程汉语教学[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1).

[4]胡月朦。论内容型教法的优缺点[J].科技信息,2013,(13).

[5]刘弘。内容型教学法和华裔学生汉语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

究版),2009,(11).

[6]冯纪元,黄姣。语言输出活动对语言形式习得的影响[J].现代外

语,2004,(2).

[7]赵勇。利用现代技术突破对外汉语教学的瓶颈――密西根州立大

学网络对外汉语教学介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2).

[8]夏语曼。内容型教学法在华裔学生单班课中的应用――以纽约大

对外汉语学习 篇六

关键词:留学生 汉语思维 语境 强化

一、培养初级阶段留学生汉语思维的必要性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进,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来自不同地区的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也是因人而异。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种学习目的:长期学习汉语把汉语作为专业方向进行研究;作为在中国工作或旅游的交际工具;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中医学等奠定语言基础。无论是基于何种目的学习汉语,对于初步学习汉语,处于接触汉语环境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而言,“汉语思维”的培养是他们学好汉语的首要前提。但就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学习而言,新的语言思维、习惯的培养确实并非易事。仅就口语而言,刚来到中国的留学生的汉语知识储备比较匮乏,母语或者英语成为他们主要的交际工具,他们很少使用汉语,这对于他们汉语水平的提高是很大的障碍。因此,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汉语思维的淡薄是对外汉语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培养初级阶段的留学生的汉语意识?这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如何培养留学生的汉语思维

(一)讲授内容与语言的选择

对外汉语教什么?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内容是有很大差异的。前者教的是系统的汉语知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是什么”,而且需要深入地理解“为什么”。而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而言,教的则应是“是什么”。比如,汉语中的动态词“着”“了”“过”是留学生学习难点之一。尤其,“了”是汉语语法的重点,研究层面丰富多样。对其完全接受不仅对于本国学生有所难度,对于初步接触汉语的留学生而言,其难度更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对初级阶段的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内容应该有所选择,提炼出最精髓的部分,由简入难,着重突出其实践层面。

留学生学习汉语不是为学而学,而是为了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他们学习汉语的目标性很明显,这在上文中已经提到。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学应具有指向性,长期班需要规范的汉语体系,可以按部就班的按照相应的汉语言知识体系,使之掌握系统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娴熟的汉语语言习惯。而对短期班而言,他们学习汉语的现实目的性更强,因此,要求所讲授内容具有更高的凝练性,并且内容更要突显实践性与动态性。对于长期班的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而言,无论是口语课还是听力课,内容的选择应该简单易懂,由简入难,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起始阶段他们接触的内容比较有难度的话,一定程度上可能使他们的语言学习产生挫败感和抵触心理。

采取怎样的教学语言才更有效呢?对于英语语系的学生,尤其是零起点的学生,英汉互译的方法是比较简捷有效的。解释词语或语法,以基本对应的英语结构解释,便于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与掌握。否则,为解释一个知识点而使用大量的汉语知识,可能使留学生愈加迷惑。因为,他们掌握的汉语知识毕竟有限,接触汉语环境的时间毕竟短暂。当然,随着他们掌握的汉语知识的逐渐深入与广阔,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减少英语的使用,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的汉语思维。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来源是多向度的,有的留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差强人意的,其程度与汉语水平相差无几,选择英语作为媒介语其效度也甚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使用语言之外的体态语,手势、表情,甚至可以发挥自身的绘画等才能。灵活地运用体态语也是比较有效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之一。

在教学语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汉语应简单易懂符合交际性原则,同时也要注意语言运用的规范。这主要源于两个原因,其一,教师是对外汉语学习的指导者与示范者,学生在学习中会自觉地有意识地对教师进行模仿,尤其是初级阶段的留学生的模仿趋向更加明显。其二,汉语是我们发展历史悠久蕴含深厚的民族语言,留学生应该向教师学习的是语言的精髓。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在交际性原则的基础上一定要讲求规范性,教师的发音吐字应该字正腔圆,遣词造句必须规范准确,语义表达应该明晰通畅。尤其对于汉语学习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而言,教学语言应该具有明显的节奏性,适当放慢语速,过快的语速可能使学生产生思维空白。

(二)“强化”在“汉语思维”培养中的效用

对外汉语学习 篇七

关键词:对外汉语高级教程;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187-02

根据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的相关标准,评价一部教材的好坏,以下几点是必需要涉及到的:教材结构与编排;词汇;课文;语法点;版面设计。

下面我们就根据上述标准对《新汉语高级教程》和《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进行评估:

一、教材结构与编排

《新汉语高级教程》的编排结构基本走的是传统路线:生词表、课文、练习。而《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的编排结构略有创新,进入课文之前有热身活动(包括写和说两部分,用以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然后是一段对话,用来对将进行的课文学习进行铺垫。

评价一部教材的结构编排的时候,教材的针对对象,教材组织结构是否适应并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发展,学习起点、进度和速度是什么,主要教什么,最终达到什么目的,以及教材前后衔接情况如何,有关教材的介绍和使用方法是否详细清楚,目录是否清楚明了都是评价的依据。《新汉语高级教程》在前言里提到是为长期进修汉语的留学生编写的高级精读教材,这一提法看似表明了教材的针对对象,实际上针对对象却是非常模糊的。教材的针对范围包括:学生的自然条件、汉语水平、学习目的、将来使用汉语的职业、学习时限、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年龄、身份、母语、文化修养等。依据这些针对标准来衡量《新汉语高级教程》的针对性,不难得出这套教材的针对对象是模糊的这样的结论,《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存在同样的问题。

对课时总量以及每周的课时量说明上,《新汉语高级教程》做的比较周全,有细致的总课时量以及每周课时量的说明,便于教师使用时做参考。《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没有提到具体的课时进度,在使用的时候,教师只能自己把握,主观性较大。针对性被公认为是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一个基本原则,例如王德佩等认为:应为不同语种的学生编写具有不同针对性的课本。而任远的观点则很好的阐释了本文分析所选择的教材在针对性方面的缺陷:现有教材基本都是没有国别、语种针对性的通用式,尽管都有生词和注释的翻译,但是单凭译文“远远无法对付国别、民族、文化、心理等差异所造成的特殊性”。《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在编写时提供了英译,看似方便了学习者,实际上我们知道,同样是以英语为母语或者通用语的学生,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各自的情况千差万别,同一部英译教材到底针对谁呢?

二、词汇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生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精读课教学是以教材为中心的,教材圈定了所学词语的范围,虽然教师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展生词,选择重点,但教材始终是决定因素,是学生手最直接的词汇来源,所以一部教材对词汇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教材中生词处理的基本模式为:初级阶段以注释为主,简单明了。中级阶段在此基础上选重点词在文后以词语搭配、词语例示方式处理。高级阶段增词语辨析。生词表形式为:词语―注音―词性标注―对译。词表中的词按照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词语练习的常见形式有:熟悉词语搭配、选词填空、解释词语的句中义、替换练习、填反义词、模仿造句、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与回答问题等。在词语处理方面,《新汉语高级教材》和《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在框架上基本依循了上述的处理方式,但是在具体的细节处理上略有不同。《新汉语高级教材》少了词语对译这一环节。我们知道,教材中词语翻译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帮助。这种帮助包括两方面:一是帮助理解,二是指导运用。《新汉语高级教程》省去了词语翻译这一环节使学生对教材中词语理解的准确度的把握不够。但是也有好的一方面,那就是促进学生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当教材不提供“翻译”这一辅助帮助之后,学生必须自己克服词语理解这一难题,无形中减弱了学生的依赖性。《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提供了比较细致的词语对译。并且采用了“同义词互参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义词来翻译一个被译词,两个译词互相限制,互相说明,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被译词的意义)。《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在词语翻译时一般都会提供两个甚至多个翻译词语。例如:突破 break , through, make a breakthrough , break(limit);调查 vestigate , survey , investigation , inguiry.在提供被译词的词语对译的时候,《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力求做到全面,这是这套教材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可是我们从中也不难发现这种翻译方法带来的弊端:对一个词语提供两种或者多种翻译的时候,对使用方法和范围没有加以限制。例如对“区域”译词提供七种翻译意义,可是并没有限定“区域”一词在课文中的翻译意义,这无形当中就增加了学生理解的困难。

三、课文

课文的选编在对外汉语的教材编纂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环。课文内容不仅要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且还要实用和创新。枯燥的课文引不起学生兴趣,就很难谈到学习效果了。但是在选编课文的时候,并不是只注意生动、有趣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所选的课文中学到实用的知识,并使学生获得相关的语言交际技能。很多传统教材在课文的选编过程中,会采用文学作品中比较经典的篇目,这一做法在最新流行的教材中已经基本不再被采用。但是实际调查显示,学生对一些生动有趣的较简短的文学作品或者是经典著作的选段还是很感兴趣的,并认为这是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有效途径。

对外汉语教材编著者都注意到了课文内容的重要性,因此在选择课文内容方面可以说也下了一番功夫。我们所选的两套教材,在课文内容的选择上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新”,摒弃了传统教材从文学作品中选文的做法,代之以真实鲜活的生活语料,《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选用了政府文件、报刊文章、广告、公司介绍等各种原材料,以此来保证内容的真实,并且所选内容大都紧贴时代话题。网络时代、经济全球化、环境保护、就业、新的生活方式、中国特有的一些文化现象都纳入了课文选编的范围。可以说做到了实用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并且选文都紧贴真实的生活内容,方便学生学以致用。但是这种做法也有弊端,教材在选材时一味追求语料的新奇性,但是新奇具有实效性,只能流行一时,很难做到长久不衰。所以教材要做到经典,在选文方面应作全面的分析。

四、语法点

对外汉语教材中语法点的编排,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语法点是否应该直接编入教材以及编排的时候占有多大的比例,目前都没有定见。本文所选择的两套教材在处理语法问题时就采用了两种迥异的态度。《新汉语高级教程》每课的后面都附有语法讲解,练习中渗透着语法点,并且有专门的现代汉语语法常识,而且占了很大的比例,可见《新汉语高级教程材》对语法知识的重视程度是很高的。与《新汉语高级教程》不同,《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不重视语法在教材中的直观呈现,在编写中采用了“以内容为中心,语言教学围绕内容进行”。传统教材的编写很注重形式(语法)的呈现,而《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却有意避免这种编排方法,它看重的是内容的作用,语言形式根据内容而定。传统的教材是根据语言形式安排教学内容,由形式决定教学内容与顺序,而《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却采用了依据内容来确定形式的编排方法。前面已经说过,关于语法点在教材中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目前仍然没有定论,但是《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所采用的方法值得借鉴,因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交际,实现交际作用也就实现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而《新视角汉语高级教程》对语法点的处理,正是采用了这样一种方式。

五、版面装帧

传统教材编写是不大注意版面的设计和教材的装帧问题的。而且由于教材的编纂和最后的教材的版面设计是由不同的部门承担的,所以造成了教材内容和形式设计相脱节的局面,有时候会出现教材所编的内容和形式完全没有衔接的情况。这种状况在当下的教材编写中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编者们越来越注意到教材的版面设计和装帧的重要性。因此开始在这方面下功夫。从我们所选的两套教材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两套教材都采用了多种颜色。我们知道单一的色彩容易引起视觉上的疲劳,进而影响学习者注意力的集中程度,采用变化的色彩标示不同的内容,使学习者觉得新鲜,降低疲劳度,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再一点就是将涉及了与内容相匹配的图片或者图形,这也是一种有效提高学习者兴趣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在版面设计和装帧上,这两套教材都做的比较好,一改传统教材单一呆板的做法,采用更新更有效的方法,值得借鉴。

相对于初级、中级对外汉语教材来说,对外汉语高级教材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初级中级对外汉语教材的出版呈现火热的上升趋势,而高级教材的出版则相对冷清。这和对外汉语高级教材本身的一些特点是紧密相关的。我们知道到了高级阶段,留学生的汉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水平和自学能力,他们可能脱离教材而通过其他途径提高汉语。到了高级阶段,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初中级阶段更为突显,这时候怎样去将初中阶段所教的内容融会贯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成为限制高级教材发展的瓶颈。高级教材和初中级教材缺乏连贯性,要么重复呈现初中级阶段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要么脱离学生实际水平,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导致呈现的内容使得学生难以在已有的水平上消化。我们所选择的两套对外汉语高级教材各具特色 ,从创新性、实用性、和初中级教材的连贯性几方面综合考虑,我们应借鉴两套教材在这些方面的优点,尽量避免上文提出的缺点。希望以上的分析能为对外汉语高级教材的编写提供一定的角度,以期更好的对外汉语高级教材的出版。

参考文献:

[1]郭曙纶。新汉语高级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庄稼婴、张增增。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韩萱。全球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材评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

[4]吴茗。关于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语法点编排问题的思考[J].语文学刊(高教・外文版),2007.

[5]郭曙纶。试论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超纲词[J].宁夏大学学报,2008.

[6]卜佳晖。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生词处理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

[7]李泉。论对外汉语教材的针对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

[8]朱志平、蒋丽莉、马思宇。1998―2008十年对外汉语教材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

[9]邓恩名。编写对外汉语教材的心理学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1998.

[10]朱素弟。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考试周刊,2009.

对外汉语的教学法 篇八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词汇教学 语言 释义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一门语言的基础,是重点,难点。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在《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一书中说“没有语法,表达甚微;没有词汇无法表达。”①

对于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母语都是基础,是把母语作为中介语来进行教学的。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掌握、运用目的语,下面从词语释义的角度,谈谈对母语是英语的人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一) 首先从汉语词汇的构形方式谈起。

构形法是词语使用的一种变化形式,增加的是语法的附加意义,如英语中名词变复数,动词变单数,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等,在教学中要指明词形变化的形式及其变化前后的语法意义,并使学习者理解、正确使用。这是语言的一种语法现象,也是扩大词汇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英语构造新词大多采用附加法,汉语也有此种方法。类似于英语中名词变复数的一类词。例如:我(我们)。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重叠法。重叠法就是将整个词或将部分语素进行重叠构成形态变化的方法,例如:爸(爸爸) 研究(研究研究)、冷清(冷清清)、糊涂(糊里糊涂)。

(二) 汉语词的构造

简单说就是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如人、 恍惚、 茫茫、知了、马克;语言、 火红、接轨 、年轻 、 改善 、接收、老虎、桌子、刚刚。

学习词汇掌握词的构造方法是很重要的。众所周知,掌握英语词汇中的前缀和后缀可以大大增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如―ist,我们知道这是“……的信仰者,……的实行者”的意思,atheist(无神论者)。―ion(also ―ation,―ition,―sion,―tion,―xion)这是“……的行为,……的状态”的意思。理解这些对我们扩大英语词汇量有莫大的帮助,同样,理解汉语的构词法对于词汇教学也有重大意义。根据构词的语素,语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即根据构词法来展示词的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比较常用。

(三)理解了汉语词汇构词构形之后,下面就是对这些词语的具体教学了。略列几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1、 翻译法。根据我们学习英语的经验,都是把英语单词翻译成汉语词语来学习,虽然英语和汉语不是一一对等的关系。由此可见,翻译法是我们教学一门语言最常用的方法。翻译法就是利用学习者母语或某种共同语对词语进行翻译或解说的方法。②对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词语,如果用汉语解释,或者是对于汉语水平不好的学生都是很费劲的,并且教学效果也不好。运用翻译法就可以解决问题,用一个英文注释词直接对译解释汉语被释词。但是翻译法也有其局限性,有时二者词义基本相同,但二者的词义范围有差别。如汉语中的“酒”被解释为“wine”,可“wine”在英语中主要指“葡萄酒”,比汉语的“酒”词义范围小,那么学生理解“酒”的词义比实际的词义范围小。

2、 对比法。就我个人的学习体验而言,我觉得对比法是词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特别用于单词词汇的记忆中。不同语言之间总会有一些对应词,在书写形式上,一些语言之间也会有同行或近形的现象,对比教学效果就更好。如汉语的“妈妈”对应英语的“mother”,在不同语言的词汇系统中,基本对应的词语是大量存在的。刚才我说了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并不是一一对等的关系,这就需要认真的加以对比,以避免负迁移现象的发生。如汉语的“还”对应英语的词语有好几个,“besides”、“except、”“yet”、“still”等。“看”在不同的情况下也有很多“看”,如“look”、“read”、“watch”、“see”、“seem”、“understand”、“visit”等。在不同的语言中,基本意义一样转义是不一样的。

英语单词是由二十六个字母组成的,多一个字母少一个字母,字母顺序颠倒下都构成不同的单词。汉字是方块字,由偏旁、笔画、部件构成,多一笔少一笔也是构成不不同的汉字的,如“大”、“太”、“天”、“夫”、“田”、“甲”、“由”、“申”等,这些形近字都需要用对比法,比较法来教学,来记忆。还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如“不好即孬,不正即歪,出米为粜”这样的字可以用非常形象的方法来记忆。

3 、语境法。什么叫语境?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也叫言语环境。因为词义具有模糊性,因此语境可以赋予词义以特定的含义,如“花”在”花钱“和”鲜花“中的意义是不同的,就连词性也不一样。在教学中,把之放入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教学更加容易,对于多义词的教学具有明显效果,因为这些只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体现出来。

其次多义词和同形词都是用相同的形式表示多个意义,没有语境就很难理解,只有放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词义才更明确更具体。如上文举到的“花”。多义词中如“熟”,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饭熟了”。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了:“谷子熟了”。常接触,知道得很清楚:“老熟人”。做某种工作时间久,精通而有经验:“熟能生巧“。经过加工炼制:“熟铁”。①

同义词还需要在语境中讲解,加以区别,主要可以从概念意义、附加色彩和用法三个方面进行。例如“赞颂”和“赞扬”,都是对人和事物称赞的意思。但“赞颂”除表示“赞扬”的意思,也有“歌颂”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情景法,利用或创设情景教学,其实情景法也是语境法的一个重要形式。在教学中,我们评课时还经常听到某老师的教育机制好,其实这里强调的就是老师扑捉和利用即时语境或现场语境的一种能力。

4、 语块教学法。在上对外汉语课的时候,老师经常让我们看一些观摩课,其中有一位参加明德项目的王老师讲的一节课给我印象很深。她讲的是有关中国饮食的,就此引出一系列中国的食物,只要是学生见过的听过的吃过的都搬到课堂上来教学。这样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又有环境,教学效果当然好,同时也大大扩展了课堂知识,又显得课堂教学非常灵活,看似随意,实在是对教学熟练程度的良好把握。可见词块教学可以有效地大大增大学生的词汇量。如对关联词语的教学,这对于母语是英语的学生来说,经常出错,英语中用了“because”就不用“so”,但汉语不同。在汉语中,同一个句子用了不同的关联词语,意思就不一样。如:这个机会不仅有利于你,(而且)也有利于大家。这个机会除了有利于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出很多关联词语,要求学生多做练习,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注解

① 李明著《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习得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 2011

② 高燕著《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③ 骆小所《现代汉语引论》(修订版)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6

参考文献:

[1] 李明著《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习得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1

[2] 常敬宇著《汉语词汇文化》(增订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 高燕著《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 赵金铭总主编 施春宏编著《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概说》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5] 朱芳华著《对外汉语教学难点问题研究与对策》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对外汉语教学现状 篇九

2011年汉办赴泰国、菲律宾等国汉语教师志愿者厦门大学培训点选拔工作圆满结束

语块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关于中级口语课进行语块教学实验的报告

朱崇实校长视察南方基地和海外教育学院

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简单句听辨理解策略分析

华文教学要素分析——以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华裔留学生为例

构建对外汉语听力自主学习课堂——基于元认知理论

2011中文教学论坛暨第七届美西地区中文教学研讨会会议通知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多义虚词认知建构

厦门大学与合作院校孔子学院建设研讨会举行

基于语言习得的汉语语法化研究

南方基地网络远程课程系统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好评

“使”字句的动力意象图式考察

2011年度厦门大学外国本土汉语教师来华教材培训班开班启事

复合趋向补语“过来”引申义的认知与习得

泰汉时间名量兼类词初探

汉泰介词对比述论

第四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福建赛区预赛在厦大举行

从明清海外商务汉语教材的编撰看商务汉语教材的历史

意大利华裔中文教育协会筹建背景及构想

泰国高校汉语专业与中泰校际合作交流今谈

加拿大公共教育体系中的华文教育探究——以“埃德蒙顿中英双语教学计划”为例

2007—2010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知识竞赛综述与分析

厦门大学国际学院2011年招生项目2010孔子学院外方院长高级研修班纪实

汉语综合课的性质和特点探讨

语言知识的认知特性与教材的编写策略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美国留学生吴孟天在第三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获奖

汉语国别化教材编写新尝试:《Routledge现代汉语课程》

对编写意大利本土化汉语教材的思考

回答句的省略形式在初级口语教材编写中的体现

双语体同义词语教学的探索及其实践意义

关于海外汉语师资培训中语言知识教学课程的几点思考

口语否定祈使句的主语考察

汉语文化词语教学研究综述

现代汉字字形分析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述评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运用

新词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语境与对外汉语教学

“一向”与“一直”的功能差异

浅析“为难”与“难为”

海外华文教材语法项目的定量统计与分析

德语常见虚拟形式的汉语对应表达

从中韩量词的对比谈对韩汉语量词教学

韩国学生“呢”的习得偏误及教学

谈谈日本小学汉语教学中的汉字问题——论日本小学汉语教学的特殊性

汉语颜色词研究文献综述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研究述评

在泰汉语言文化传播推广活动的体悟

浅谈印尼华文古典诗词的现状与发展

什么是好的语言课堂活动——汉语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回眸与思考

欧洲零起点短期学生习得汉语的阶段特征及教学对策——以荷兰Utrecht大学短期班为例

从广义修辞学角度看第二语言习得机制中的社会策略

“AA-V”格式中A的语义特征及人位能力

试析“看把……”句式在口语中的运用

医学汉语教材编写刍议

海外中文学校师资现状调查及培训模式创新构想

汉语的中国文化基础——以尊敬与自谦为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9篇对外汉语学习内容,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