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说课稿优秀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这5篇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说课稿是来自于快回答的五柳先生传说课稿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五柳先生传》的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的

1.理解人物性格志趣。

2.体会课文写人方法。

3.品析词句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揣摩平淡内容中的深刻寓意。

2.把握多层面速写的记人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l.诵读—品味—积累。

2.品读—评析—习作。

3.设疑一点拨一释疑。

媒体设计

1.放音机(配课文朗读磁带)。

2、投影仪(配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画胶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印发教师撰写的《采菊东篱下——古诗新读》。(见后“附”)

一、导语设计

(出示诗意画投影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中的名句。它表达了诗人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自由恬静的心境。诗人为何有此心境呢?主要与诗人生活际遇、性格志趣有关。现在,我们就通过他的著名散文,来认识认识这一代名家。

(解说:诗丈、图并举,乃为教学营造淳朴、宁静的意境,让学生迅速找到与课文谐和的振点。)

二、解题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三、研习课文

1.诵读——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听读课文,认准字音。

学生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看课文作圈注。

生疏字:嗜(shì) 辄(zhé) 吝(lìn) 褐(hè) 箪(dān) 汲(jí)

俦(chóu) 黔(qián) 觞(shāng) 欤(yú)

多音字:传(zhuàn) 好(hào)

②和读课文,明确节奏。

学生边随录音轻声诵读课文边标划节奏。

如三字短句:好\读书晏如\也

如四字短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如复杂长句: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③跟读课文,掌握语调。

学生随教师的范读而读。第1段应读出舒缓陈述的语调;第2段应读出赞叹抒情的语调。

④默读课文,领会文意。

运用工具书和注释,边默读课文边理解字意、词意、句意。

⑤分读课文,总理全篇。

A、男生读课文第1段,女生读课文第2段,说说两段的不同:

从内容上看,第1段主要是生活(蕴涵性格志趣);第2段主要是赞语(蕴涵精神风貌)。从形式上看,第1段主要是描述,是分写;第2段主要是评论,是总说。

B.女生读课文第1段,男生读课文第2段,说说两段的联系:两段以关键句相呼应。第1段“不慕荣利”,第2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C.男女生齐读课前“阅读提示”,再次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与形式,并明确学习重点。

(解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学习,贵在“读”字。此环节设计五步诵读,由浅入深,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习惯,并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品味——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①品味“不”字,初识人物性格志趣。

文中所用“不”字有九:

不知何许人 不详其姓字——实不愿说,非“不知”“不详”,可见先生淡泊宁静。

不慕荣利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忘怀得失,不追名逐利,可见先生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意存高远,不舍本求末,可见先生胸襟开阔。

不能常得 不蔽风日——安然自若,不为境所困,可见先生开朗乐观。

不吝情去留——去留无意,不装模作样,可见先生耿直率真。

②品味细节,再识人物性格志趣。

文中所写人物生活细节,突出有三: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先生专志乐学。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可见先生洒脱不羁。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可见先生高雅脱俗。

(解说:阶段小结,顺势找出文章主旨句,明确人物思想: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③既括态度,体会多面写人法。

文中态度概括有六:对读书的态度;对作客的态度;对家境的态度;对著文的态度;对得失的态度;对贫富的态度。如许种种态度,即从多层面表现人物。而每个层面所用笔墨都简约洗练,正是点到即止,速写传神。

④抓取典故,体会类比写人法。

文中用典有四:

“屡空”“黔娄”“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分别以学者、隐士、百姓类比,烘托凸现人物。

(解说:①是文中的亮点、美点,9个“不”字几乎网尽人物性格志趣;②是①的补充,让学生进一步揣摩平淡内容中的深刻寓意,更全面认识人物。③既为①②的总收,又是难点的突破;④是难点的进一步开掘。以上四环节重在培养学生阅读的选点突破能力。)

3.积累——培养美感,丰富语汇。

①积累名言: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②积累精练雅致的连用四字句:

课内的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衣穿褐,箪瓢屡空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迁移联想: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爱莲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是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陋室铭》)

(解说:古文中有很多名句,意蕴丰厚,哲理深透;古文中有大量连用四字句,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显得精练、精致、精美、精神。学生积累它们,既受美的熏染,又丰富语汇,受益无穷。)

4.课堂训练。

①说的训练: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有何看法?

②写的训练:学用课文多层面速写的记人方法写写自己(100字左右)。

(解说:①要注意在时代背景、作者思想上予以点拨,不求学生有多么深刻的认识。如:“不慕荣利”,其实是不愿与丑恶的社会同流合污。②要注意提示学生写出自己的性格志趣,同时语言要简练。)

5、课堂小结。

本次课学习了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认识了这位隐逸者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并体会了多层面速写和类比烘托的记人方法。相信同学们一定在做人、为文方面有所领悟。

(解说:从课文人物和写作方法两方面收束新课,强化课文重点;从做人与为文两方面启发学生,渗透德美教育。)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后练习三。

附:

读诗:

饮酒(之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联想:经过几李雨,东篱已残了:几杆枯竹斜插,几缕老藤缠绕。

就如此罢,反正鸡已送给南山那个老翁了。

昨天,他还送了壶酒来,不知对送鸡的答谢,他只说耕事闲了,随便联几句也算一乐。

噫——篱下随意补的几簇菊,竟然开了,像昨夜展开经卷时,挑亮的灯焰。

风来,香来,正好盈一袖回屋品酒,要是醉了,喝杯菊花茶,兴许诗行里也有余芳。

那就采一些回屋罢,要是老翁还来,也好送几枝给他。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哪里来的歌呢?仿佛坡下长烟截断的松林里。

是老翁来了吧?正好,昨天他留的联句我已有对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设计者:刘盛云)

《五柳先生传》的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检查背诵

2、体会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3、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2、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

2、“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句话讲了什么?

——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不知何许人”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随便起了一个字号,与当时讲究门第的世风背道而驰,表现了他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

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的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3、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

——这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也说明陶渊明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4、怎样理解“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5、“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6、“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学笔法加的品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三、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写作特点

①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②多用否定句。

思考:找出文中否定句,想想有什么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③体会课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并默写

2、口头作文: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作者邮箱:

《五柳先生传》的教学设计 篇三

《五柳先生传》这篇文言文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情节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下面就让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五柳先生传》阅读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我,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此。常著文音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这官欤?

《五柳先生传》阅读题目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4分)

(1)亦不详其姓字(详细) (2)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3)期在必醉(期望) (4)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2、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2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4、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3分)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1、(1)清楚 (2)体会、领会(3)期望(4)辈、同类

2、不忧心忡忡于贫贱,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4、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语,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柳先生传说课稿 篇四

一、说教材

《五柳先生传》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小传。文章篇幅精短,仅208字,就从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教学中应设法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氛围。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握作者塑造的“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五柳先生形象,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提高感悟能力,解读五柳先生独特个性。

二、说目标。

课标要求,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在多层次诵读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为此我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诵读,识记文言文字词音、形、义,能够扫清文字障碍,自主疏通文意,把握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形成学习、分析文章、把握主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层三步读书法,即通过初读—品读—诵读的程序,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师巧加点拨,让学生了解人物志趣、生活状况、性格方面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风貌;教会学生辨证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而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为:

一、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二、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为了引导学生整合资料、与文本对话,让学生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这就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学文言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就是读,因而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诵读:第一层次,初读,疏通文意;第二层次,品读,探究文理;第三层次,诵读,加深理解。

在此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分析学生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应注意安排好预习环节,关键是字词的掌握。提前给学生布置好预习题目,要求他们自己利用工具书及资料,解决字词难点。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落实词、特殊用法、句子,分门别类,便于学生掌握。

五、说教学流程

(一)由谈话导入新课后,首先让学生回顾陶渊明生平,老师及时补充陶渊明生平,特别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目的是为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陶渊明的理解,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然后引导学生析题,并思考两个问题:他为什么称“五柳先生”?“五柳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和热情。

(二)采用三步读书法,全面学习课文内容,并从深度广度两方面拓展文本内容,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

第一层次:初读,正音,疏通文意。

1、听录音范读,要求学生和自己预读的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准确把握句子的字音和节奏。

2、指名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正音明节奏。

3、自主学习,落实双基,理解文意。

使学生自己完成预习题目,目的是使他们自己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我设置了有关文言的基础知识方面的预习任务:重点字音、重点词语、重点句子。这样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学生文章内容的理解,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这里我安排学生开展活动“请让我来帮助你”。让学生边自由读边将文中不懂的词句找出来,向大家质疑问难,由学生互帮互助来完成,困难教大的由老师指点。借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和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空间。

第二层次:品读。

1、合作讨论,全体参与,让课堂“活”起来。

学生可以四人一组,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讨论四个问题:文中哪些语句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他喝酒为什么要“期在必醉”?作者常写文章,目的是什么?这四个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结合文章的背景和已积累的陶渊明的有关知 www.kuaihuida.com 识,就可以对文章深入的探究,因此气氛较为热烈,学生兴趣高涨,踊跃发言,讨论热烈,回答切题。切实改变了以前沉闷的课堂模式,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启迪想象,启发情感,培养审美情感。

课堂应是学生积极参与的的课堂,应是学生开拓思维的课堂。因此,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思维达到一个活跃的高度,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安排了“面对面”活动,让学生假设陶渊明跨越了千年来到了我们面前,说出你想对他说的话。品头论足说陶潜,由古及今话隐士。

这有一定难度,我是这样启发他们的:我们已经对陶渊明的性格志趣、生活态度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他这种思想曾被后世很多人推崇、赞扬,可谓是“名垂千古”。其实呀,名利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它总是躲避着追逐它的人,却又追逐着躲避它的人。”陶“不慕荣利”却美名流传至今,而当时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后人有谁知道呢?但现在又有很多人并不赞成他的那种思想,认为1500多年过去了,他的思想已过时了。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看法呢?请大家自由发言。

有的学生说:“我认为陶“闲静少言”不行,当今社会应多说话、多与他人交往,才能有更大发展”。有的学生说:“我认为陶读书‘不求甚解’不好,我们读书应深入体会每字每句的含义”。

有的学生说:“我认为陶隐居是在逃避现实是懦夫行为。”有的学生说:“如果我们都像他一样找个“世外桃源”躲起来,那么谁来建设我们的祖国呢?人类又怎么会有进步呢?”有的学生说:“他淡薄名利的做法很好。”有的学生说:“我们要学习他的安贫乐道的精神。”有的学生说: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向往自由的精神,学习他高超的的读书方式”。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了一个更具又开放性的题目。我是这样启发的:刚才同学们各抒已见,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的发言太精彩了。那么大家不妨再大胆地设想一下,如果陶渊明活在我们今天,就生活在我们的社会里,他会怎样?会有何变化?请大胆发挥想象,同学们更活跃了,发言太精彩了。有的学生生说:“今日的五柳先生成了一名出色的农业家。”有的学生说:“今日的五柳先生成了一名优秀的作家。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有的学生说:“今日的五柳成了一个醉鬼,流浪街头,沦为乞丐。”有的学生说:“今日的五柳开了一家酒店,做了总经理。”有的学生说:“五柳先生又当官了,而且是位反腐倡廉、为民做主的清官。”有的学生说:“由于他闲静少言,找不到工作,最终被社会淘汰了”。这一问题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发散了他们的思维,因此出现了丰富多彩的答案。

总之,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模式的展开过程是学生艰辛又愉悦的智力劳动过程,劳动理应得到回报,而且丰厚的回报更能激发再学习再探究的主动性和热情。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这种教学模式的落实。有效地模式加科学的方法,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不断的自主探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敏锐的发现意识,务实的探究态度,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第三层次,诵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积累背诵经典文章及段落,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熏陶感染之中完成个人的独特体验。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试背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背诵,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第三环节:作业安排。

1、翻译课文。现在大多公开课讲究花样,忽视双基。认为只要是讲词语,就是传统,就是守旧。一味创新的结果是忽视了本该应有的语文生命。这个设计就是对同学预习的检测和督导。也是落实双基的保证。

2、课下整理课堂所听,用书信的方式写给陶渊明,畅谈自己的所感。

这样设计的目的既可以检验学生上课听课的专注性,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锻炼创新作文能力。做到知行统一。这也是李镇西老师的“读出问题,读出自己”的第二个要求。

六、说板书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集中体现就在板书上。板书的要求是力争做到实、新、精。本文重点展示了作者的志趣和人生追求,这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一次重要观照,也是教学本文的核心内容。为了体现这一核心,我选了图画式板书形式,引导学生从性格、爱好、生活三方面把握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隐士的形象,学生借助板书这一窗口,可以直观形象的解读文本内容,深入感悟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说课稿 篇五

一、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文言文教学,我们既要引导学生能够翻译背诵,还要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他们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文笔流畅、用语精炼、意蕴深远、情感丰富的美文,它向人们展示了陶渊明淡泊宁静、洒脱惬意、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反复诵读,积累优美的语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说目标:

1.知识目标: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格和情趣;赏析精美语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有感情诵读能力、从重点语句赏析课文的能力、拓展相关文学知识的能力。

3.德育目标:感悟陶渊明淡泊宁静、洒脱惬意、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利用工具书翻译课文;初步认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品格和情趣。

2.难点:赏析经典语句,理解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品格和情趣。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探究、赏析,并努力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以此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

2、学法:

从提问读、到范读、到齐读、赏析读,以读促赏,以期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良好效果;学生合作学习,有疑有解,共同体味互助学习的乐趣。

3、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学习文言文基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只是在诵读和赏析上还欠缺一定的方法,课外知识积累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教师希图以此课为范例,通过以读促赏、抓住关键语句来达到把握最终思想情感的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大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

(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一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三、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

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嗜学(shi4)怠(dai4)叩问(kou4)绮秀(qi3)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五、学习课文

四、授课时数:2课时

五、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课时

1、导入: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文人,他年少时就有“大济苍生”的高远志向,但是腐 败黑暗的社会现实让他高远的政治理想几度受挫。为了生存,他也曾做过刀笔小吏。有一次,他任职的地方来了上级的领导。有人劝他要衣冠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早被官场俗事所厌倦的他,闻听此言听后长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为乡里小儿折腰?”于是交印辞官,勇归田园,开始了他采菊种豆的惬意生活。你知道这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勇者是谁吗?

学生回答陶渊明。

这个高洁傲岸的人就是陶渊明。在学习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让我们走进他的另外一篇《五柳先生传》。(板书课题)

2、走进传:学生整理回答,教师总结。

一种文体。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大家读过、或知道哪些传记?如《名人传》(罗曼罗兰)《苏东坡传》(林语堂)《康熙皇帝》(二月河)《老舍自传》《战争狂徒(山本五十六)》

本文就是陶渊明假托五柳先生而为自己写是自传。

3、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初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情感。

4、提问读。学生指出字音、节奏上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5、教师范读,学生整理、字音、节奏、情感。

6、学生自由读。

7、再次提问读。

8、齐读。

9、师生共同翻译课文:

(1)先疏通不懂文言词语,学生提出疑问,其他学生帮助解决,教师点拨总结。

(2)大段翻译课文,对译,一读一译。师生总结。

在翻译的过程中了解五柳先生的号之由来,了解他的三大爱好。

此时板书:

五柳:读书

嗜酒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著文

10、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齐读课文。

11、作业: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12、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陶渊明归隐的生活有了一个初步的把握?你想跟着我继续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吗?明天我们来学习。

13、板书: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五柳:读书

嗜酒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著文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齐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已经熟读并翻译课文,了解了文章大意。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五柳先生的精神世界。(赏析课文)

【1】给人家写传,却说不知先生是何许人也?不详其姓字?

先生是个隐士,不在乎世人是否记得他的名字,也不希望世人记住他的名字。(世人取名号,往往是想名扬天下)

【2】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五柳先生的品格的语句?指出来大家共同品味。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喜欢宁静,淡泊名利。

(别人夸夸其谈,为的是表现,为的是出名;先生不言不语,一是无人理解,一是远离名利。)

【3】为了说明五柳先生的淡泊宁静,文章又写出了五柳先生的几个爱好?

三个爱好: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4】走进五柳先生的三个爱好,解读他的精神世界。

A、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读书,不读死书,不为功名。

(古人读书,一心一意,不差分毫,甚至囊萤映雪,甚至悬梁刺股,就是为了求取功名;先生读书,只为兴趣快乐,更能显出他的。高洁。)

b、性嗜酒……曾不吝情去留——率真旷达,不拘小节。

(适时拓展:喜欢喝酒的文人墨客古来无数,你知道哪些?他们喝酒又与陶渊明有何异同?李白喜欢喝酒,李白斗酒能作诗百篇,李白“借酒消愁愁更愁”;杜甫喜欢喝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辛弃疾喜欢喝酒,“醉里挑灯看剑”;李清照也喝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苏轼喜欢喝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陶渊明喜欢喝酒,没钱也要到朋友家去蹭酒,更见其率真质朴。)

c、常著文章自娱——以文写志,不计得失。

(很多人都有文学梦想,写文章往往是为了发表,为了出名;而先生只是为了娱乐,为了写出自己的情趣。)

【4】五柳先生家境如何?他对此如何看?

环堵萧然……

晏如也——安贫乐道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乐观豁达

(师总结:贫穷到如此境地,屋漏腹空,衣不蔽体,他还能安然自若,足见他视富贵如浮云,视功名如粪土。这种美好的品格与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是多么相似,“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先生就是一个安贫乐道、洁身自好、高洁傲岸的君子。)

【5】带着对五柳先生的崇敬,我们大声齐读课文。

【6】你喜欢五柳先生性格当中的哪一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7】拓展《饮酒》《归园田居》名句进一步感受陶渊明归隐生活的惬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一、说教材。

《五柳先生传》是作者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这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精短,但内涵深刻。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编排,文言文的学习在本册书中所占比重较大。课标要求,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在多层次诵读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为此我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①通过初读,达到读准的目标,并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②在品读中了解人物志趣、性格,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特点,并通过分析人物的精神风貌,学习他精神、性格的进步方面;③教会学生辩证认识事物的能力;④背诵课文。教学重点:①疏通文意,背诵课文;②了解陶渊明的志趣性格。教学难点: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第一层次,初读,疏通文意;第二层次,品读,探究文理;第三层次,诵读,加深理解;第四层次,延读,写个人小传。在此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客观辩证地认识事物的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由谈话导入新课后,首先让学生回顾陶渊明生平,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温故而知新。然后引导学生析题,并思考两个问题:本文为谁做传?他为什么称“五柳先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环节,采用分层四步读书法,全面学习课文内容,并从深度、广度两方面拓展文本内容,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

第一层次:初读,正音,疏通文意。①指名读课文。教师提出阅读要求:语音正确,语句通顺,并让其余学生找出文中生字,然后正音,力求达到读准的目标。②听录音,和自己读的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准确把握句子的节奏。③听完录音后,教师指导文言文的读法,即根据词句的意义把握句子的节奏。然后学生带着这一方法齐读。④开展活动——“请让我来帮助你”。让学生边自由读边将文中不懂的词句找出来,向大家质疑问难,由学生互帮互助来完成,困难较大的由老师指点。借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和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空间。

第二层次:品读,探究文理,力求学生全面感知文章内容,并从深度、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①男、女生分别朗读课文一、二段,采用这种赛读的形式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提出问题: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以便让学生全面感知文章内容和五柳其人。②合作探究: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五柳先生的?小组讨论后汇报,即“名号的由来、性格、爱好、生活”等。探究“名号的由来”,解决了析题时留下的问题:他为什么称五柳先生?探究其“爱好、生活”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矛盾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将讨论集中到以下方面:“爱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家境贫寒为什么还“嗜酒”?“常著文章”为什么“自娱”?并由学生合作探究解答。诱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到五柳先生的内心世界,体会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五柳先生所特有的思想情怀,并力求在探究的过程中抓住学生见解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朗读,在读中加深对文本的感知。③在总结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爱好、生活等后,提出问题:五柳先生是谁?让学生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和我们了解的陶渊明的形象加以比对,明确本文实为陶渊明的自传。④学生对人物的褒贬,反映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也反映了学生的价值取向,为了在文本思想内涵和学生价值取向二者间架起一座桥梁,我安排了“我眼中的五柳先生”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认识五柳先生,学习他精神、性格中进步的方面,树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价值取向。

第三层次:诵读,加深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积累背诵经典文章及段落,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熏陶感染之中完成个人的独特体验。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试背这环节,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第四层次:延读,写个人小结,这也是为了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进而产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我把这个写作训练命名为“猜猜我是谁”,即展示学生所写小传,让大家猜猜写的是谁。既培养了学生写人物时要抓住特征表现个性的能力,也把课堂气氛掀向了高潮。

第三环节:小结、号召学生为了祖国和社会的发展大显身手。

五、说板书。

本文以自传的形式,从性格、爱好、生活三个方面展示了作者的志趣及人生追求,这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一次重要观照,也是教学本文的核心内容。为了体现这一核心,我选用了结构式板书形式,以五柳先生的“性格、爱好、生活”为切入点,以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之“志”为重要支撑,将文本内容的丰富性与结构式板书的直观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借助板书这一窗口,形象解读文本内容,深入感悟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最终完成学习目标,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的5篇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说课稿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五柳先生传说课稿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