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这8篇最新八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八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 篇一
一、教学目标:(1)熟练地进行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2)会把异分母的分式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是难点,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必须转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法则计算,转化的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正确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确定最简公分母的一般步骤:(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2)所出现的字母(或含字母的式子)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3)相同字母(或含字母的式子)的幂的因式取指数的。在求出最简公分母后,还要确定分子、分母应乘的因式,这个因式就是最简公分母除以原分母所得的商。
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一般步骤:(1)通分,将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2)写成“分母不便,分子相加减”的形式;(3)分子去括号,合并同类项;(4)分子、分母约分,将结果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18问题3是一个工程问题,题意比较简单,只是用字母n天来表示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的时间,乙工程队完成这一项工程的时间可表示为n+3天,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这样引出分式的加减法的实际背景,问题4的目的与问题3一样,从上面两个问题可知,在讨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2.p19[观察]是为了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加减法法则,类比分数的加减法,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与分数的加减法相同,让学生自己说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最简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乘积,没有涉及分母要因式分解的题型。例6的练习的题量明显不足,题型也过于简单,教师应适当补充一些题,以供学生练习,巩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4)p21例7是一道物理的电路题,学生首先要有并联电路总电阻r与各支路电阻r1,r2,…,rn的关系为。若知道这个公式,就比较容易地用含有r1的式子表示r2,列出,下面的计算就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了,得到,再利用倒数的概念得到r的结果。这道题的数学计算并不难,但是物理的知识若不熟悉,就为数学计算设置了难点。鉴于以上分析,教师在讲这道题时要根据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掌握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的情况,可以考虑是否放在例8之后讲。
四、课堂堂引入
1.出示p18问题3、问题4,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答案。
引语:从上面两个问题可知,在讨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2.下面我们先观察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请你说出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法则吗?
3.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与分数的加减法相同,你能说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4.请同学们说出的最简公分母是什么?你能说出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吗?
五、例题讲解
(p20)例6.计算
[分析]第(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减法的运算,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第二个分式的分子式个单项式,不涉及到分子是多项式时,第二个多项式要变号的问题,比较简单;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最简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乘积。
(补充)例。计算
(1)
[分析]第(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强调分子为多项式时,应把多项事看作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参加运算,结果也要约分化成最简分式。
解:
=
=
=
=
(2)
[分析]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先把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确定最简公分母,进行通分,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解:
=
=
=
=
=
六、随堂练习
计算
(1)(2)
(3)(4)
七、课后练习
计算
(1)(2)
(3)(4)
八、答案:
四。(1)(2)(3)(4)1
五。(1)(2)(3)1(4)
八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 篇二
原式变形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及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22. 已知等式配方后,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与b的值,即可确定出三角形周长。
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23. 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24.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分式化到最简,然后代值计算。先将分式的分母分解因式,再约分,然后将已知 变形为 代入原式即可求解。
八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 篇三
教学目标:
1.在生活实例中认识轴对称图。
2.分析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3. 了解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性的性质,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教学重点 1、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难点 1、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2、能运用其性质解答简单的几何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自远古以来,对称的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美丽的。不论在自然界里还是在建筑中,不论在艺术中还是在科学中,甚至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中,对称的形式都随处可见,对称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而轴对称是对称中重要的一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轴对称世界,探索它的秘密吧!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十二章:轴对称。今天我们来研究第一节, 1.认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了解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及对应点。3.弄清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八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 篇四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难点: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难点是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突破的方法是通过复习分数的通分、约分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导出通分、约分的概念,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将分式变形。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7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
2.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www.kuaihuida.com(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
3.p11习题16.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
四、课堂引入
1、请同学们考虑:与相等吗?与相等吗?为什么?
2、说出与之间变形的过程,与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
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五、例题讲解
p7例2.填空:
[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
p11例3.约分:
[分析]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p11例4.通分:
[分析]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补充)例5.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
[分析]每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都有自己的符号,其中两个符号同时改变,分式的值不变。
解:=,=,=,=,=。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2)=
(3)=(4)=
2、约分:
(1)(2)(3)(4)
3、通分:
(1)和(2)和
(3)和(4)和
4、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1)(2)(3)(4)
七、课后练习
1、判断下列约分是否正确:
(1)=(2)=
(3)=0
2、通分:
(1)和(2)和
3、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子第一项系数为正,分式本身不带“-”号。
(1)(2)
八、答案:
六、1.(1)2x(2)4b(3)bn+n(4)x+y
2、(1)(2)(3)(4)-2(x-y)2
3、通分:
(1)=,=
(2)=,=
(3)==
(4)==
4、(1)(2)(3)(4)
八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 篇五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是二次根式,那么二次根式有什么性质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展示目标,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本第3页——4页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请比较 与0的大小,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3页“探究”中的填空,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例2是怎样利用性质进行计算的。
4、完成4页“探究”中的填空,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看懂例3,有困难可与同伴交流或问老师。
八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 篇六
11.如图,图中的曲线表示小华星期天骑自行车外出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小华八点离开家,十四点回到家,根据这个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几点?离家多远?
(2)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多长时间?
(3)小华在往返全程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平均速度最快?最快速度是多少?
(4)小华何时离家21千米?(写出计算过程)
八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 篇七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矩形的判定。
2.难点: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的三个例题都是补充题,例1在的一组判断题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判定矩形的条件,老师们在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地再增加一些判断的题目;例2是利用矩形知识进行计算;例3是一道矩形的判定题,三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综合应用矩形定义及判定等知识的。
四、课堂引入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
2.矩形有哪些性质?
3.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通过讨论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
矩形判定方法1:对角钱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指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知道三个角是直角,条件就够了。因为由四边形内角和可知,这时第四个角一定是直角。)
八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 篇八
(一)内容
加权平均数。
(二)内容解析
学生在第二学段已学过平均数,初步了解了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这个课时将在此基础上,在研究数据集中趋势的大背景下,学习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意义、作用,并进一步体会平均数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重要的统计量,是一组数据的“重心”。
教科书设计了以招聘英文翻译为背景的实际问题,根据不同的招聘要求,各项成绩的“重要程度”不同,从而平均成绩不同,由此引入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权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教科书设计了“思考”栏目和例1,从不同方面体现权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意义和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权及加权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目标
1.理解加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2.会用加权平均数分析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发展数据分析能力。
(二)目标解析
1.理解权表示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体会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2.面对一组数据时,能根据具体情况赋予适当的权,并根据得到的加权平均数对实际问题作出简单的判断。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加权平均数不同于简单的算术平均数,简单的算术平均数只与数据的大小有关,而加权平均数则还与该组数据的权相关,学生对权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会有困难,往往造成数据与权混淆不清,只会利用公式,而不知加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权的意义的理解,用加权平均数分析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由于教学重点是对加权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可以用电子表格excell来辅助计算加权平均数,同时加深对权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已有的统计学方面的知识,我们知道当收集到一些数据后,通常用统计图表整理和描述这些数据,为了进一步获取信息,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小学时我们学习过平均数,知道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本节我们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并学习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等另外几个统计量,了解它们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师生活动:阅读章引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统计调查的一般步骤,了解本节的大致内容,体会数据分析是统计的重要环节,而平均数等统计量在数据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
问题1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候选人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78 85 73
乙 73 80 82 83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该录用谁?录用依据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提出评判依据,若学生提出以总分作为依据,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已学过的哪个统计量可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学生计算平均数,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回顾小学学过的平均数的意义,为引入加权平均数作铺垫。
追问1:用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解决问题2合理吗?为什么?
追问2:如何在计算平均数时体现听、说、读、写的差别?
师生活动:教师适时地追问,学生自主设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计算方法,并统一计算形式,讲解权的意义及加权平均数。
设计意图:追问1让学生理解问题2与问题1的有区别,问题2中的每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追问2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在计算平均数时体现的每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从而体会权的意义。
(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考括坟籍,博采群议。上面的8篇最新八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