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高中历史说课稿【最新10篇】(高中历史说课稿10分钟)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这里的10篇高中历史说课稿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高中历史说课稿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 篇一

《中国教师》:何老师好。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准确定位课程性质是课程设计的首要问题,准确把握历史课程性质有助于确定课程的目标,并据此精选和组织教学内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历史课程定义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并从“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四个方面阐述了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您能否为教师们谈谈如何理解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

何成刚: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相【www.kuaihuida.com】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你刚才提到的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上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不过从字面上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似乎并不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要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来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这里,结合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四性”的表述以及我们的理解,可作如下的理解:

“思想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础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原理(如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方法(如运用各种史料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能力(如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分析能力),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

“人文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建设的思想意识。

“综合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论,运用综合的视角探究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课程的“四性”,善于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生动的教学实践来理解历史课程的“四性”,不能孤立地去理解。遗憾的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语意表述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偏差。比如强调“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里显然将“历史课程”与“历史学”混淆了,因为“历史课程”并不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因而不可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建议初中历史教师这样来理解: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具有显著的人文社会特色和历史学特色的一门基础课程。

《中国教师》: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弱化了“学习主题”式的编排,采用“点-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突出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系统性,请您谈谈对此的看法和理解。

何成刚: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实是弱化了“学习主题”式的编排,代之以“点-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

我们都知道,时序性是历史课程内容设计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无论是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还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点-线”结合的内容编排,都大体遵循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原则。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不应该厚此薄彼。实际上,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修订组专家对此并不具有“先见之明”的优势。说到“点-线”结合,我们看看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其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也有着鲜明的“点-线”结合的特点,只是未点破而已。

不过如果细究的话,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有与时序性相冲突的内容编排。比如“中国现代史”部分,将“了解‘两弹一星’……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设置在“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的学习要求之后,显然不妥。

在历史内容的系统性方面,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实呈现出完善发展的一面。比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实事求是地说,洋枪队很难归入“外来侵略”的范畴,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将“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这一学习内容设计在“(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主题下确实不妥。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不但修补了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不足,而且增加了学生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内容。再如,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对于东汉史的学习。在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东汉史是以隐性方式存在其中,实践证明,这种设计容易引起初中历史教师的困惑。可以说,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此问题上的处理比较到位。

高中历史说课稿 篇二

【关键词】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实践研究

初中历史校本练习是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师自身的优势、学校的资源和特色,形成学校特色的练习,是近年来教学与课改的热点课题之一。初中历史校本练习的实践研究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课题,而且对于初中历史课的教学实践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能够在实践中帮助初中历史教师在面临新的教学形势下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全新的、符合时展的教学观念来进行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使教师和学生对校本练习的设计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特别是在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一情况时,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升,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使其成为能够真正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通过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帮助学生和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树立全新的练习观,使初中历史学习环境得到优化,让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发挥出桥梁作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通过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使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统一走向多元,除了获得更加S富的知识外,在练习过程中还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和合作精神,并将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做到学以致用,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的内容

(1)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的功能进行优化。使初中历史校本练习的巩固和检查功能得到优化,在练习系统中有侧重的应用“三维”课程目标。

(2)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的内容进行优化。使学生解答问题时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练习的答案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

(3)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的容量进行优化。练习量、难度、完成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可一刀切。

(4)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的整合进行优化。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使其他学科的知识渗透进初中历史校本练习中。

(5)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的评判进行优化。在评判过程中,将过程性和激励性有机结合,评判主体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担任,研究校本练习在推行过程中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深度,从而去伪存精,使校本练习得以完善。

三、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二个月左右):广泛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有关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课题研究思路,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人员及分工;论证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研究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论证实践方案,确定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申报工作;课题组所有成员认真仔细学习历史新课程标准等相关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

(2)实施阶段(半年左右):围绕研究内容收集原始材料,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做好课题研究的开展;编写《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初稿,召开专题研讨会,做好阶段小总结。

(3)实践阶段(一年左右):编印《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初稿并试用,收集并记录《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初稿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召开专题研讨会,通过修订,编写《初中历史校本练习》第二稿。定期做好阶段性总结,撰写成研究论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研究方案,调整研究思路,并做好中期检测工作。

(4)总结阶段(三个月左右):整理好课题研究的相关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编写《初中历史校本练习》的定稿;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课题组成员汇报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向县进修学校及有关专家汇报课题成果,接受专家评估。做好课题研究成果转化推广工作。

2.研究方法

(1)文献检索法:课题实施启动前,通过查找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借鉴成功的经验,及时了解和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原理和理论,把研究的理论层次提升。

(2)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初期,通过比较新课程标准,领悟新课程内容,明确新课程目标,总结历史校本练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行动研究法:在校本练习优化设计的实践中,要把课题研究和教学实际结合起来,通过自我实践、自我总结,不断找出问题,改进教学方法,精选校本练习资源,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教学效果的检测,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4)经验总结法:认真撰写课题研究有关的阶段性小结,把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归纳、综述,及时肯定研究成果,修正研究方案,撰写研究报告,实施并推广研究成果。

四、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普通练习相比,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能将教学与实践更加密切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更加广泛地接触社会热点、科技动态等实践内容,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也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是普通的练习方法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为了让学生多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要让学生也参与到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之中,在动态、开放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来建构知识,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

(2)有利于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初中历史校本练习的开发与实践,必须要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吻合,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在开发校本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更要深入的了解学生,特别是教师现有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科知识储备的丰富,教学能力的提升;对初中校本练习的开发效果说,这些因素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各种学习资料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就使教师的资源开发和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对于遇到的各种困难和解决方法方案,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反思,完善校本练习,在反思的过程中,也能够促进教师自身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3)有利于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实效。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是基于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瓶颈,其目标是改变当前历史课堂教学僵硬化的教学方式,将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标。校本练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教师对教材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的优化重组与整合,加深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解读能力,从而开发出符合实际教学需求,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校本练习。

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是以学生为本,旨在构建符合初中历史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体系,实现初中历史教学课内外、校内外、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联系和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成果,还可以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也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说课稿 篇三

一、严谨、规范、科学性

历史教学语言与一般语言和其他学科教学语言有共同特点,如传递性、情感性等,但还有自己的专业特色。正确把握和运用历史教学语言,是历史课堂的要求和教师努力的方向。首先历史语言要科学和真实。教师对历史过程的讲述、人物生平的介绍必须符合史实;在分析问题、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揭示历史规律的时候,必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做到言之有据、持之成理;讲课时要做到无知识性、科学性的错误,避免混淆。此外,历史教学语言还应做到读音准确,用词严谨。如:“陆贾”不读“陆”,而读“陆”;“大夫”作官职讲时应读作“夫”。教师要主动纠正方言中与普通话不同的发音,避免表意错误。

二、语速、音调、节奏感

课堂教学的语速如何把握?一般来说,课堂教学的语速宜慢不宜快。过快,学生的听力就会跟不上,造成思维混乱,会什么也没听懂,更谈不上思维活动的伸展和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作为一位历史教师,宜用低音、中音讲课,慢慢地道来,缓缓地诉说,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力求让学生喜欢。叙述说理犹如涓涓细流于碎石之上,使学生唯恐老师的声音滑了过去,听得会更加聚精会神。另外,运用语言的重音可以突出某些内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如讲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重音落在“岛”字上,以便学生注意不是整个香港地区。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讲课的节奏,不能一味匀速,否则就会像老和尚念经,平淡乏味,催人欲睡,让人困倦。这样就谈不上好的课堂效果了。

语速的快慢、语音的高低,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绪变化而随时调整。或跌宕起伏,或急徐有间,或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如在讲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警世之句时,就要字字珠玑,铿锵有力,让学生在感情充沛的语言环境中体味爱国的激情、志士的情怀,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和人格魅力的熏陶。

三、深度、手势、口语化

教师的教学语言适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既不能隐晦艰涩,难以听懂,也不能过于庸俗浅显,味如嚼蜡。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书”而且要备“人”,要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好深度,收到预期效果。

教师讲课时可以辅之以手势,表之以动作,要善于“以手势助说话”。手势和面部表情等都是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不过,在讲课时手势要恰到好处,举止要适度。否则,将有损于教师的威信和形象,会不恰当地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注意口语化,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语,不能给人以一种背诵讲演稿的感觉。因为背诵讲演稿式的讲课必然导致味同嚼蜡,学生听课听得情绪全无、昏昏欲睡。正如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所说:“一个能动听地、清晰地教学的老师,他的声音就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而如果在不违背原意的前也可活跃课堂气氛。如在引用生活俚语阐述革命的道理时,说道: “根据地之于红军,就像屁股对人一样重要。”这种借用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表述了根据地对红军胜利的重要性。

四、修炼、提升

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 篇四

一个人在一个百年的岁月里独自拥有九十六个属于自己的生命年轮,在漫长而持续的读书、教书、著书之中,渐成一道历史风景、一座文化坐标、一桢世纪背影,这是十分罕见的。这个人如果放在生活的户口本上去检索,他叫钱穆,中学文凭,公元1895 年7 月30 日,在晚清光绪王朝的沉闷酷暑中,诞生于江苏无锡一个叫七房桥的小乡村。他就是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

走近钱穆,当从走近他的书开始。

《先秦诸子系年》:名震史坛的成名之作

在钱穆先生的著述里,《先秦诸子系年》是不可不读的一部。这部书是钱穆早期著作的代表,是他名震史坛的成名之作,作为中国二十世纪的经典文化名著,不仅开一代风气之先,更是让后人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史学架构可能企及的认识高度。曾有史家这样评论:钱著《先秦诸子系年》考据之准确、用料之精当、逻辑之严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23 年秋天,钱穆经前辈学人钱基博的推荐,入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讲国文,在讲授《论语》的同时,开始考订孔子生卒行事,启动《先秦诸子系年》的写作。在此后四年的时间里,钱穆一边教学,一边向钱基博等问教学术,开始了早期的教学、研究、交流、著述生涯。像《论语要略》《孟子要略》等著作都完成于此。

1927 年秋天,钱穆转入苏州省立中学任国文老师。学术氛围甚浓的苏州中学,鞭策钱穆在著述上更加勤奋,先后写出了《国学概论》《墨子》《王守仁》等不俗之作。与此同时,《先秦诸子系年》所涉及的诸子考辨各篇,也在授课讲义的基础上先后梳理成章。1929 年,就在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初稿基本完稿之时,钱穆与当时学术界、史学界的两位泰斗级人物相遇了。这两位人物分别是:古史辨派领袖、史学大师顾颉刚,经学奇才、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

1929 年9 月,刚刚受聘燕京大学教授的顾颉刚回苏州省亲,造访钱穆。顾颉刚把目光投向钱穆刚刚完成的《先秦诸子系年》初稿,面对这个中学教师的心血之作,顾颉刚惊诧不已、佩服不已,诚索此稿带回家中阅读。几天后,钱穆回访顾颉刚,顾颉刚对钱穆的考据功夫和史学才华大加赞赏,当即决定推荐钱穆到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任教。

顾颉刚离开后的那个冬天,虽然寒冷异常,但钱穆却感到非常温暖。一则顾颉刚的慧眼识人,让钱穆增加无穷暖意;二则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的专程到访,遇见了难寻知音,迸发了灵感火花。两位神交已久的朋友俯仰湖天,畅谈今古,自然把话题集中到了《先秦诸子系年》上。蒙文通称赞君书体大思精,唯当于三百年前顾亭林诸老辈中求其伦比。乾嘉以来,少其匹已。经其推荐,《先秦诸子系年》初稿中的墨学诸篇,公开发表于南京的一家杂志上。钱穆与顾颉刚的相遇,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改变了他的学术人生,使他从苏州中学步入京师高校的殿堂。1930 年9 月,钱穆前往古都北平,在燕京大学任大一大二国文课讲师。他在教学之余,全身心地投身于燕京大学的图书馆里,利用其丰富的藏书资源,逐字逐句修改《先秦诸子系年》。1935年12 月,该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就作品本身而言,《先秦诸子系年》系一部考证诸子年代、行事的考据之作,这部书力纠前人治诸子之失,为通贯春秋晚期至秦统一大约350 年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的历史,画出了一条清晰可信的发展红线,成为研究战国史、先秦史的重要著作。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部标志性的学术史

1931 年夏天,钱穆出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他在北京大学主讲中国上古史和秦汉史课,为正面交锋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做铺垫。在中国上古史方面,他根据自己的《先秦诸子系年》研究成果,以学术问题为中心,从战国史开篇,再回望春秋烟云,一段纷繁复杂的思想历程被先生描绘得有声有色,井然有序;在秦汉史方面,他兼顾秦汉时期的学术、政治及社会经济三个有机联系体,讲学术举文化之演进,说政治、经济列制度之演变,以史家之慧眼,言人所未言,见人所未见,形成了轰动一时、影响深远的钱氏读史、讲史、治史观。

讲史的同时,他以讲义的形式把标靶一点一点地指向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此时完成的名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虽与梁著同名,但观点却有很大差别。梁著把宋明理学的反动视为清代汉学的本质,把汉、宋对立的思想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始终,重点突出清代学术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创新意义。钱穆则把视野放置于宋明理学的传统要义在清代汉学的继承与发展上,提出清代汉学渊源于宋学、不识宋学,即无以识近代也的著名论断。应当说,这个论断与当时居于主流思想的梁论是背道而驰的,但就绵延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而言,它似乎从未产生过断层,即使史上几个外族问鼎华夏,一统河山,其文化也是兼容并蓄、不断前行的。因此,就是从今天的视角去审视钱穆,他的见解仍然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这部书高扬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宋学精神,彰显明清诸儒的民族气节,为增添国人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送一洪钟大吕,点一指路灯火;它以明清时期的黄宗羲、王夫之、曾国藩、康有为等51 位学术人物的思想承袭为核心,把学术思潮的发展变迁放置于思想史本身的矛盾运动中去分析评判,从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资源中寻找思想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力量,为后世论人写史建筑了标志性物什。

作为伟大文化的真诚守望者,在传承与否定的信念战场上,钱穆的状态始终保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执着的敬畏与感激。

《国史大纲》:建立面目一新的新儒家史学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着正面战场的节节败退,战火烧进了南京、武汉和长沙。钱穆、朱自清、陈岱孙等人跋山涉水,行程1700 多公里,抵达位于昆明和蒙自的西南联大。在这里,1938 年5 月,钱穆整理旧稿,正式写作《国史大纲》。1939 年6 月,《国史大纲》全稿杀青。因当时昆明已遭日军空袭,钱穆怕书稿毁于战火,决定将书稿交商务印书馆出版。1940 年6 月,《国史大纲》出版,立即引起轰动。夏承焘、汤用彤、缪凤林、朱自清、严耕望等学人都曾细读此书,认为是民国时期有重大影响的代表性中国通史著作,所给予的诸多溢美之词,让同时代的学人羡慕不已。陈寅恪更是以史家的严谨为该书锦上添花,在细读细审书中引文的过程中,其认真程度如同对待自己的著作。国民政府教育部把其指定为全国大学教学用书,其辐射范围之广、影响时间之长,至今在我国港澳台及海外还长盛不衰。因此有人把该书列为钱穆最重要的代表作,是经得起时间和读者考验的。

高中历史说课稿 篇五

关键词:说题;高中历史;高考试题

一、什么是说题

说题,就是教师在研究中高考试题的基础上,比较系统而概括地把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分析、解答和反思的思维过程按一定规律和顺序表达出来。教师“说题”能促进教师加强对试题的研究,从而把握考试命题的趋势与方向,以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某种意义上看,说题是一种深层次的备课,对于教师把握考试说明和课标的要求更高,思维能力要求更强。

二、如何说题

1.谈选题

2013年福建省说题比赛的选题范围不限地市,给予参赛教师很大的选择自由度,如何选题成为说好题的重要前提。笔者个人认为非选择题包含的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能给教师提供更多更宽松的发挥空间,应该是说题的首选。至于选择哪一省或哪一地市的中高考题,则要依据教师个体的实际,可以选择自己相对较感兴趣或平时较为深入研究的某些历史知识、主题等,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在说题时有话可说、能更自信地说。

本次说题比赛,笔者选择的是2013年福建高考文综第38题,该题为材料解析题,涉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斯大林模式、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论十大关系》、英国工业革命等知识点,考查的多为高中历史的主干知识,突出而重要,教师能够大做文章,畅所欲言。

2.谈理论

有人认为说题是说课的一种延续,应该有一定的理论支持,才能高屋建瓴。近几年来,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多地渗透当前流行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等新史学研究理念,这体现了国家课程标准对学习方式、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价改进的要求,也改变了高考复习的思路和方式,要求学生能运用这些新史观正确观察、理解、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历史现象。

2013年福建高考文综第38题突出考查了经济工业化的相关内容,并呈现了不同国家依据本国国情探索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因此,可以把现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作为说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3.谈独特

说题过程包括说命题立意、说考点、说解题思路、说试题拓展、说感悟反思、说教学启示等环节。说解题思路、说试题拓展、说感悟反思是个人发挥空间比较大的地方,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独特性较强。

(1)“说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是面向学生的分析,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逐步引导学生突破试题条件,从而一步步得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和过程,这一过程也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高考历史的材料解析题重点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过程包括了审题抓关键词、读材料找有效信息、联系所学内容、组织答案答题四大环节。

通常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有四种问法:①“根据材料回答”,这种设问的答案比较简单,只要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答出,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学生应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不要笼统概括;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一设问要从所学知识出发探索历史问题的答案,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这就对学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③“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此种设问答案不仅要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部分答案还必须根据材料提示的内容联系课本知识总结答案;④“根据上述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这种设问进一步考查学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能力,这就需要将材料中涉及的内容都拿来当作有效信息处理,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

本题的第(1)题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是关于政权巩固问题,所学知识则应联系课本关于苏俄巩固新政权的背景,学生即可完成回答。

第(2)题材料摘自《斯大林选集》,那么相关背景应该出自斯大林上台之后,材料二中斯大林强调不靠外部条件,故答题方向应从国内角度考虑,再结合斯大林体制形成过程进行作答。

第(3)题在材料中提到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现国家工业化”相反,学生可以意识到通常的道路应该是发展轻工业开始。材料二提到苏联不依靠外部,英国就是通过对外殖民掠夺;材料三强调苏联发展重工业,英国则应从轻工业起步,这就涉及两次工业革命,从而得出英国工业化道路是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推进的。

第(4)题从材料四中可以得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与前苏联基本一致,从材料中提到的《论十大关系》与前苏联工业化道路不同,学生可从中得出中国重视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协调关系。

由于高考试题强调材料题的考查,因此,在本次说题比赛中,笔者更注重对学生加强审题指导,强调引导学生如何对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捕捉和分析,让学生知道试题的设问目的,可联系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并解决答案从何而来的问题。

(2)“说试题拓展”

试题拓展需要一定的原创性和变式思维,对于教师而言富有挑战性。所谓“试题拓展”其实就是题目的再创造,利用现有题目材料进行重组编题。

笔者认为本题可有以下几种试题的拓展、变式:

①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

【设问变式】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必要性。(答案不变)

②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

【知识拓展延伸】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拒绝贷款给苏联?

③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

【拓展延伸及变式】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苏联拒绝走“通常的”工业化道路的原因及苏联工业化的主要特点。

④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拓展延伸及变式】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笔者个人认为试题拓展可有三种形式:

第一,以试题材料为基础,重新设问以得出其他不同的结论;

第二,利用试题所得的结论作为条件,开发新的考查点;

第三,将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提供新材料(或形式)、创设新情境、提出新设问进行考查。

(3)“说感悟反思”

感悟反思呈现了教师对历史学科特征和历史教学的研究与把握,这是极具个性的版块,历史教师要能够并且敢于说出自己对历史试题的理解与思考。

笔者认为,2013年福建高考文综第38题有以下亮点:

①命题彰显人文关怀。本题材料设问的语言表述简约明确,阅读容量和障碍不大,这有利于学生的正常答题,说明命题者能从学生应试心理考量,尽可能舒减学生的考场压力,也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②能力立意更为突出。本题突出了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基本特点。材料的设问有一定难度,这要求学生要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但多个设问又能通过材料进行突破,只要学生有较好的材料阅读、分析和概括能力,都能较好地完成作答,并通过考查历史考试说明规定的四项不同层次能力要求,感悟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勇于探索,走自己的路。

③主干知识明显强化。本题考查学生经济文明史的知识,围绕“工业化”这一主题,以英国、苏联和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为载体,进行立体构思,突出了教材考点的主干知识,这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大框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备考压力,也为今后高三复习进一步指明了备考方向――把握主干知识。

④学科涵养暗藏材料。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本题正是通过对比、苏、英中三国不同的工业化道路,打破了学生容易将现代化理解为“西化”和“欧美化”的误区,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强调东方国家的现代化应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不能脱离本国国情,这也是对学生历史意识、文明意识的

考查。

人无完人,试卷也存在着如下不足之处:

①知识点的考查面不够广泛。知识点考查集中于高中历史必修二的苏、中、英三国经济工业化内容,必修一、三的内容未有渗透,考点覆盖面偏小。

②命题材料形式单一。本题所有材料都是文字材料,在材料形式的多样性方面有所欠缺;所有材料均选自《斯大林选集》,均为第二手的史料,缺乏史学研究的原始史料或第一手史料。

③材料观点无创新。试题所引用的材料较为常规,角度或观点新颖的材料没有体现。

④参考答案有超纲之嫌。本大题第(2)题“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征收农业税”等参考答案,学生可以依据所学知识得出答案,但“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等参考答案既非教材表达内容,又没有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阅读分析,学生论从何出?

三、题外有话

说题不仅是十多分钟的展示,更是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呈现,因此,说好题还要有日常微小的积累。

1.谈口才

语言是说题的包装,同样的说题稿,不同的人说也会有不同效果。当你面对摄像镜头,能否调动自己的情绪和思想,流畅、清晰地把自己对试题的理解表达出来,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说题的成败。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演讲与口才也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应该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

2.谈细节

(1)说题稿要写好写细

在理清思路的前提下,要写好详细的说题稿,把自己在每个环节想表达的内容、每一个环节的自然过渡都要写出来,并能以新颖的形式进行组合包装,出奇制胜,当然最好能请有经验的教师帮助修改后再定稿。

(2)说题语言要流畅

说题稿可以纲要的形式背诵,重点记准整体设计的框架,安排好时间分配,更要事先演练几遍,将说题稿中可能比较书面式的表达转化为简洁明了的口头表达,让评委感到你对说题内容很熟悉应该是达到良好效果的秘诀之一。

(3)说题要自信,要富有激情和个性

高中历史说课稿 篇六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一、四本历史教学期刊内容上的差异

《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这四本期刊是国内历史教学方面最具有权威性的,在宏观上,虽然它们都是讲述有关历史教学方面的,但是在微观上它们具体论述的栏目有所不同。

《历史教学》无疑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历史教学类杂志。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刊最早的历史学刊物,是国内核心期刊。自创刊起,得到了一大批学者的支持,郭沫若、范文澜、陈垣、吕振羽、侯外庐、季羡林、翦伯赞、罗尔纲、雷海宗、郑天挺、周一良、齐世荣等著名学者都为杂志撰写过稿件。

《历史教学》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是沟通学术研究与基础教学的主要媒体。历史教学社有一批既熟悉学术又了解中学历史教学的编辑,并与全国各地区的中学教研系统、师范院校的历史教学研究人员有密切的工作关系。在研究和解决中学历史教学的难点热点问题方面,《历史教学》的引导和主导作用是公认的。《历史教学》多年来始终关注中学课程改革,设立有“教学研究”、“高考研究”、“命题研究”、“听课随笔”、“质疑教材”、“进修资料”等栏目。《历史教学》的栏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专题研究栏目和教学研究栏目。专题研究栏目主要包括:特约专稿、史学理论、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研究、党史研究等。教学研究栏目主要包括:高校教材研究、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教学研究、教育改革经验、教学思想理论等。其他还有读史札记、考证、学术动态、史学评论等。面向高等院校文科师生及社科类科研机构。《历史教学》中学版主要栏目有:专题讨论、教法探讨、讲经说法、听课随笔、资源共享、案例分析、备课笔记、关注高考、质疑教材、进修资料、新书评介等。在注重中等历史教育研究的同时,密切配合新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是广大教师最得力的帮手。

同样作为国内核心期刊的《历史教学问题》所讲述的内容与其他三本历史期刊也有所不同,《历史教学问题》是综合性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教学类专业刊物。它主要面向广大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工作者、广大历史学爱好者。关注广大中小学历史教师的进修深造,特别是为已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中学历史教师在学术上提升到硕士研究生水平服务。结合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努力促进中小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历史教学问题》主要栏目:史学论坛,史家丰碑、史家访谈、史学专题讲座、名著与经典解读、研究生课程讲坛、研究生教学论坛、治史论语、学者箴言、一得之见、青年史苑、二十世纪回顾与思辨、读书与思考、求索与争鸣、寻觅历史、史海拾贝、切磋栏、疑案探秘、读史札记、国外史学观察、文博赏析、教改漫谈、教学天地、新教科书实验探索、域外专稿、港澳台历史教学、它山之石、教材研究、高考与会考研究、历史随笔、历史透视,考古天地、人物春秋、序与跋、书评纵横、学术广角、新书简介、历史画廊等。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倡导一种不与现实割裂、不与大众割裂的“活生生”的历史教育,紧密关切“人”的生存、生活、发展乃至创造,主张以“传承”与“创新”互动为契机,深刻认识人类文化遗产,竭力张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欲使久罹冷落的“历史”真正体现其作为“全世界的思维活动”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中史参》力主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主张凡教育之一切环节一切手段一切活动,无论教、学还是考,也无论思想、形式还是内容,都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追求目标,并在这一根本点上形成契合互动、和谐发展、与时俱进,凡妨害此目标者,务必摒弃之、革除之。

它的主要栏目有:“环境与课程”、“学生与教学”、“学习与评估”、“动态与交流”四大板块,每个板块下面还分了很多小板块:史家讲坛、中外历史、世道人生、学术驿站、教材评解、备课参考、教学设计、课例述评、活动素描、学法指导、教学述事、学子风笛,等等。

最后一个历史教学期刊是《中学历史教学》,它是一份面向广大中学教师和学生的历史杂志。刊物一贯坚持反映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的最新动态,贴近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对广大师生有切实的帮助。本刊目前共设有八个栏目:学术茶座:约请专家解答中学老师提出的疑问,或就某一问题展开讲座。高中新课程探索:及时反映高中课程改革的动向,探讨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教学研究:中学历史老师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教材分析: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与整理。高考研究与试题集锦:高考动向及复习指导。初中园地:初中历史教学研究与教材分析。历史百花园:对教材历史知识的引申和扩充。图说历史:对与中学历史教学有关的历史图片、漫画等所作的探讨和说明,包括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手工制作。

二、四本历史教学期刊所服务的对象不同

这四本历史教学期刊所讲述的内容不同,也就意味着它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光看这四本期刊的名字不难发现,《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这两本期刊都有“中学”二字。再在仔细阅读这两本期刊的内容栏目后就不难知道它们是紧密联系中学历史教学的,它们是面向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和学生的历史杂志。这两本期刊很大一部分都是与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的东西。例如《中学历史教学》栏目中提到的高中新课程探索、教材分析、教学研究、高考研究与试题集锦,《中学历史参考》中课程与环境板块的教材评解,学生与教学板块中的教学设计、课例评述、学法指引,学习与评估板块中的命题研究、高考导学、真题精选,等等。这些都能表明,《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这两本期刊学术性不是特别强,它们所服务的对象更多的是中学历史教师和学生,这两本刊物主要是反映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的最新动态,贴近中学历史教学实际,对广大师生有切实帮助。

《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这两本期刊不同于《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它们之所以被评为国内的核心期刊,主要原因是学术性强。它们所服务的对象当然也不同于上述两本期刊。

首先来说《历史教学问题》,这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类专业刊物。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工作者、广大历史学爱好者。特别是为已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中学历史教师在学术上提升到硕士研究生水平服务。它的学术性、专业性更强,不像《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那样更多地关注高考、命题等。它服务于历史研究者,以及专门搞历史学术的人才。

同样作为核心的《历史教学》,它不仅具有学术性,而且在教学上独树一帜,是最具有权威性的历史教学类杂志。自创刊起,就得到了一大批学者的支持,郭沫若、范文澜、陈垣、吕振羽、侯外庐、季羡林、翦伯赞等著名学者都为杂志撰写过稿件。

《历史教学》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它是沟通学术研究与基础教学的主要媒介。它在注重中等历史教育研究的同时,密切配合新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是广大教师最得力的帮手。例如,栏目中的“高考研究”、“质疑教材”、“听课随笔”等都与中学历史教学还有高考有密切联系。《历史教学问题》还具有雄厚的学术性和专业性。所以《历史教学》的服务对象不仅仅停留在中学教师上,还服务于广大历史研究者和爱好者。

三、四本历史教学期刊与当今中学历史课程教学联系程度的深浅

从这四本历史教学期刊内容可以发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这三本期刊在于中学历史课程教学联系程度要比《历史教学问题》深刻得多。

前面已经提到《历史教学问题》这本期刊是综合性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教学类专业刊物,它更多的是面向历史研究者、广大历史学爱好者。从它的主要栏目中就可以发现该期刊相比前面三本期刊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上联系得没有那么紧密,史学论坛、史家丰碑、史家访谈、史学专题讲座、研究生课程讲坛、研究生教学论坛等更多地都与研究生课程或是博士生课程相关,这些内容与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方面的联系并没有那么直接,或者说借鉴的东西很少。而其他三本期刊或多或少都与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相联系。

《历史教学》多年来始终关注中学课程改革,设立有“教学研究”、“高考研究”、“命题研究”、“听课随笔”、“质疑教材”、“进修资料”等。近年来,该杂志刊发了多篇有学术影响的文章,开展了多项教学创新与学术引领的活动和讨论。如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历史教学》组织了“中学历史教材应如何编写”的讨论,对宣传新课程改革有推动作用。组织“新课标下多种版本教科书异同比较”的讨论,邀请著名学者撰写文章帮助中学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教材。开展“在历史教学课堂中提倡教学设计”的讨论,引起中学教师的广泛参与,用“教学设计”代替教案备课这一理念逐步被广大教师接受。开展关于“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的讨论,使教师对“历史课中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更加深入的思考。这些都紧密联系当今中学历史课程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是由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历史教育教学类期刊。它分为“环境与课程”、“知识与资源”、“学生与教学”、“学习与评估”、“动态与交流”这五大板块,这五大板块内容与中学历史课程教学都有联系,尤其是“学生与教学”板块中的教学设计、课例述评、学法指导,还有“学习与评估”板块中的命题研究、高考导学、征题精选都切实地与当今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有紧密联系,广大中学教师也都按照这些板块实施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是国内中学历史教学圈内公认的学术刊物之一。该刊物是一份面向广大中学教师和学生的历史杂志,它一贯坚持反映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的最新动态。例如在它栏目中的“高中课程探索”这一块,就具体反映高中课程改革动向,探讨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研究”这一块中反映中学历史教师实践的心得体会。还有高考研究与试题集锦这块就更为突出,直接指出高考动向及复习指导,在“教材分析”这块主要反映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与整理。上述这些都能体现出《中学历史教学》这本期刊与当今历史教学紧密联系。

纵观这四本期刊在国内历史教学上是最权威的,它们都促进了中学历史教学的革新与发展,但是在内容上、所服务的对象上,以及在与当今中学历史课程联系程度上都有所不同,需要读者进一步深思。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1-8).

[2]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7,8,9).

高中历史说课稿 篇七

在学科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水准,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聪明,更加具有适应力,已是现代教育评价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样的,历史学科有它自身培养能力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中英两国都相继颁布了以本国国情为基础的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我国在20世纪末,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教育部在2001年和2003年相继颁布了初中和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其中在课程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目标,以此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英国于1991年颁布了第一个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1995年英国又推出了以修正历史必修课为出发点的第二个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到了跨世纪之际(1999年)英国推出的国家课程标准,以“追求卓越”为中心词,首次增设了理论基础的阐释,使英国国家的课程标准更趋完整、严密;在2008年,英国第四次修订课程标准,在能力目标体系方面并未对 1999 年版做出大的改动,保留了第一、第二阶段的全部内容,但是对第三阶段中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和与之对应的成就目标做出了重大调整。

可以说,中英两国都在逐渐地完善和发展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促进历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英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能力目标之相同点

1. 与历史知识紧密结合提出能力目标。中英两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的能力目标都是与知识掌握要求联系在一起提出的。

1999年英国颁布的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每一个关键学习阶段都有一个学习计划,学纲以学习阶段为基本单位,分列三个前后相连、依次递进的计划。三个学习计划的结构完全相同,每一个学习计划都由两方面内容组成:一是“知识、技能与理解”,它包括“对年月时序的理解能力”、“有关历史事件、人物和变化的知识与理解能力”、“历史解释”、“历史探究”、“组织和交流”五项基本能力要求;二是课程内容;前者属程序性知识,后者系陈述性知识,两者密切相连。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学生能力,如第二阶段的学习范畴明确指出:在这个关健阶段,应该通过地方史的学习、三个时段英国史的学习、欧洲史的学习和世界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理解。

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之一便是“知识与能力”,可以说,在整个教学目标中都是围绕历史知识为主体的。如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中国古代史第三个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的内容标准为:

(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3)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4)讲述张赛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建议:

(1)了解中国古代纪年的主要方法,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

(2)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从上面的内容标准中就提出了识记、理解、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要求。

2. 强调对历史时序的理解和正确使用。在中英两国的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都强调了对时序的理解和正确使用,并且成为历史学习中的一种基本技能。

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知识、技能与理解”提出的要求学生获得进展的五项能力领域,其中就有“对年月时序的理解能力”一项,并且还提出了它在每个关键学习阶段的具体要求,如“按时序排列事件与人物”、“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变化置于正确的时间段里”、“辨识和正确使用描述历史时代、时间流逝的日期、词汇和俗语”,等等。而在“通过历史促进关键性能力的发展”中,又提出要通过“使用日期来计算历史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等方法来提高学生数字应用的能力。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提出要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基本技能要求。

3. 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直接影响人们顺利有效地进行历史思维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同样,历史思维能力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中英两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都非常重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是通过培养学生有关历史事件人物和变化的知识与理解、历史解释、历史探究等能力的过程来实现培养其历史思维的目的。它在通过历史促进课程的其他方面中还提出历史学科为促进思维能力提供了良机。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形成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提出“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中英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能力目标之不同点

由于中英两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社会发展需求,制定的历史课程标准也各有各的特点,历史学科能力目标的设置也存在着差异。

1. 英国中学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能力目标的特点。

(1)能力目标分类分级,严密简洁,便于实行。纵观整个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它阐述了不同能力和发育程度的学生完成每一学级后在“知识、技能与理解”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它包括八个水平,难度逐级提高,另有一个高于八级的超水平。每个水平都描述了学生在本水平上所体现的各种特点及特点的范围。各水平是依据大纲中“知识、技能与理解”包括的五个方面来描述的,如历史学科能力目标主要被分为“对年月时序的理解能力”、“有关历史事件、人物和变化的知识与理解能力”等五大类。同时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还提出了每一关键阶段、年龄段的学生所能达到的期望水平。可以说,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学纲与成就目标紧密结合,形成了结构严谨、清晰明了、便于实施的能力目标体系。

(2)更加注重培养史料的辨别能力。在英国的历史学科教学中很早就注重史料教学的运用,可以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改革中就已经强调了史料的运用,在新的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第三阶段的能力目标也特别指出证据的使用,要求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评估史料的价值和可靠性,可见英国历史教学中已经特别强调重视培养学生处理史料、辨别史料、运用史料的能力。因为证据的使用包括“过去”的知识是建立在源自资料的证据的基础之上的,依靠的是疑问和资料的可用性,而不是先前对所使用的历史资料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做出臆断。在学校历史课堂中使用史料的核心意义是:学生不能仅是被教导固化的知识,还应该被教导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而这便涉及了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史料,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方法。“在历史课上,学生寻找材料,权衡材料并得出他们自己的结论。要完成这一工作,他们需要会研究、筛选材料,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些技巧在成年后是非常重要的。”

(3)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在英国,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言课程的任务,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也责无旁贷,而历史课因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交流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口头的和文字的交流,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运用语言本身就是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的一部分,要求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在说与写两个方面都能清晰地表达他们自己的看法,并发展他们的阅读能力。1999 年的课程标准中的能力目标,其第五项是“组织和交流”,通过口头与文字表达交流学习历史的心得体会。在“国家课程中的历史科”中指出,通过历史可以促进重要技能的发展,其中包括通过交流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2008 年的课程标准中,以所修订的第三阶段能力目标为例,关键过程中关于历史的交流的能力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当学生回忆、选择、分类和组织历史信息、恰当的并正确的使用历史术语和语言文字、运用良好的叙述结构对过去进行解释和描绘时,将会发展他们的听、说、写的技能”。这与中国的能力培养目标是完全不同的。

2. 我国中学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能力目标的特点。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我国,学习历史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想,这是我国历史教育的一个传统。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知识与能力”中指出,“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这也是一直以来历史课被误认为是最枯燥、无趣的一科的重要原因,没有从真正的历史角度去看待历史,学习历史。

(2)强调历史信息的获取、解读和处理。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了运用历史信息能力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求学生“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生“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可以看出,在信息的获取以及处理上和英国的课程目标大不相同,英国的目标具体规定了运用哪种方法获取哪种史料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利于教师实施和操作。

四、启示

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 篇八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 比较研究 ;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稿)》(下面称新课标)的出现是我们今后学科重建的指针,是课程评价准绳,是课程实施的依据,更是学生理想人格的描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兹就与《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以下称旧课标)两者主要变化差异加以比较并略书己见,探讨一下新课标在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准备,课程实施建议五方面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给我们教师带来的新的启示。

一、万变不离其宗——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主旨略异

(一)课程性质。

两本课程标准都强调课程的人文性质,综合性质和开放性质。然而在新课标里有增加了实践性,可见在新课标下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学生的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多采取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两个基本理念都强调了态度、价值观、技能、知识的并重。提倡人文精神,强调人文教育,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所持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在旧课标中,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可以说是课程改革初期的亮点,到了新课标以后,评价方式已经出现在课程基本理念当中,根据调整后的目标和内容,结合课标第四部分评价建议,能更加注重体现历史与社会学科所特有意义和要求,这种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与人格完善创造条件。对于教师来说,也有利于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反省,作出恰当的教学决策。

二、去旧骨换新颜——课程设计思路大变革

新旧课程标准最大迥异之处就在于此。“公民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基于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取代了原来“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的说法,特别提出了“整合‘历史’与‘社会’两个相互联系的领域”,从中可以看出许多新的改变:

(一)新课程是参照历史课程标准和地理课程标准中有关人文地理的内容,选择配置的本课程内容。

(二)综合意义上的强化,特别是历史与地理学科概念的联系;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区域历史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特别是近代以来区域之间的横向联系;史地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这些综合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整体框架结构发生变化,以时空观念为基础,以历史线索为主导建立框架;并采取相对集中与反复呈现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地理知识。

三、发展、提升、深化——课程目标特点鲜明

课程目标方面,两者都包括一个总目标和三个分类目标,其中分类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方面提出要求。旧课标中关于三维目标的规定只涉及内容范畴,多使用了“知道”、“了解”、“会用”、“理解”等行为动词,但并未涉及应达到的目标水平。相比较而言,新课标的目标设置特点明显:

(一)能够与时俱进。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特别加入了“生态文明”,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和谐中国”道路上通过长期地深入思考,不断追求进步与创新的优秀成果。

(二)对应该达到的目标水平作出了要求。

在目标中强调了“近现代中国人民奋斗的曲折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这一目标的提出,可以说给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点亮了明灯,尤其是在探究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来龙去脉,分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综合能力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化。

在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公民意识”“历史意识”“全球意识”等具体目标,从操作层面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容易把握方向,达成目标。

四、情随事迁——内容标准随设计思路而改变

由于设计思路迥异,内容标准便成为两种课标差距最大最突出的地方,几乎很难找到二者重合的内容。与旧课标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同。

“主题一 生活的时空”以时间和空间为框架,帮助学生从生活的区域、生活的变化两个视角观察和感受生活的意义,同时获得有关地理、历史探究的专门技能和综合能力;“主题二 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是以人类社会的变迁为框架,认识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传承;“主题三 发展的选择”以进入20世纪后中国和世界发展道路的选择为框架,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程为主线。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以全新的构架呈现在我们眼前,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机遇,一个新的挑战。

(二)内容标准的增添。

针对旧课标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地理知识的欠缺,在新课标中得了进一步的改善,其他各方面内容也得到了相应补充和改编。

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 篇九

1主要工作

听课。从教育实习工作之始,我们十一人分别在初中部与高中部就开始了听课工作。除了对应的原任历史教师外,我们还听了包括初二级、初三级、高二级与高三级历史教师的课,囊括了七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以及三个必修模块,博采众长。除了拥有丰富经验的在职历史教师外,我们还互相听课,彼此提出建议,共同进步。这不仅包括了初中部之内与高中部之内的听课,我们还经常彼此交流,初中部的实习队员到高中部听课,高中部的实习队员到初中部听课。除此,我们小组还共同前往广州市第十中学与沙滘中学,聆听来自其他实习小组成员的公开课。在授课期间,我们仍然坚持听原任历史教师或者同班队员的课,充实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保持每个班教学的连贯性。集百家之所长,我们每人至少写下了十五篇听课记录与评课记录,作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参考范例。

备课。在通过听课吸取历史教师们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彼此的备课工作。我们通过细心领会课程标准、研读各类教学参考书籍、询问原任历史教师、集体备课讨论等方式,把心理学、教育学、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编写好每一课的详细教案,制作好每一课的课件。而且,对于我们编写的教案和制作的课件,我们会分别交予原任历史教师与李芳清老师,在他们的指导下再进行修改,草稿即成,又复毁之,经过多次修改后才正式定稿。

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 篇十

关键词: 教科书编写 历史时序 学习主题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修订稿)总结了十年课改经验,对实验稿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修订稿最突出的特点是弱化了学习主题,采取了“点―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强调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在“课程设计思路”中,修订稿明确指出“‘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1]P3。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无论是徐蓝教授,还是叶小兵教授,在谈到学习主题时都用了“弱化”一词[2-4]。弱化原是语音学的词汇,是指“语音上由较强的音变为较弱的音的现象”[5]P1914,在这里意在说明学习主题由强到弱的变化过程。既是弱化,则非摒弃,不难看出,修订组专家力求实现历史时序和学习主题的有机结合,但是两者内在的冲突给教科书的编写带来了现实困扰。本文以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为例,阐释两种编写方式的利弊得失,为新版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

一、修订稿的相关课程内容

修订稿世界现代史相关内容:

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2.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意义。

3.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4.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5.知道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了解印度和土耳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不同特点。

6.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7.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随着商品和资本在全球的扩张,所有国家和民族都被资本主义纳入同一个世界市场之中,别无选择,世界日益成为一个被资本主义主掌的整体。在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国家彼此斗争激烈,掀起了缔约结盟的高潮,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为薄弱的一环,战争加剧了帝国内部的重重矛盾。1917年11月,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签订一系列国际条约,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方面,大战动摇了帝国主义在全球精心罗织的殖民体系,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另一方面,战争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正当欧洲逐渐衰弱的时候,苏联、美国和日本的国力迅速增长,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就纵向而言,这段历史从19世纪末一直延伸到20世纪30年代,从横向来看,涵盖了欧洲、亚洲和美洲等地理坐标,课程内容包括了六个学习要点。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学习,学生要能够辨认20世纪初的世界与19世纪的根本性差别,认同20世纪初是世界现代史开端的论断。

因此,教科书应该如何组织内容、编排体例,从而描绘出这一阶段的世界历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编写教科书的两种可能

(一)以学习主题为主

虽然修订稿弱化了学习主题,强调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但是正如前文所说,课标并没有明确摒弃学习主题。教科书编写者可以在充分考虑时序的基础上,仍然以学习主题组织内容、搭建框架。以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为例,编写者可以参照实验稿设计的学习主题来修订教科书,确定“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全面叙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战争经过和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涵盖第一个和第三个学习要点。第二单元着重介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包括俄国十月革命、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等。第三单元意在说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世界内部酝酿着激烈的冲突和矛盾,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应对。例如印度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领导革命运动、美国罗斯福总统为应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采取新政,以及德国元首希特勒、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和日本军部选择走向法西斯道路。

总体来看,三个单元遵循了历史的发展脉络。就课本而言,课与课之间的顺序大致反映了历史事实发展的先后顺序。但是,这个做法不得不把第二个学习要点从时序中剥离出来,与第四个学习要点组成第二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样就不得不打乱历史的时空。一般而言,学习主题可以集中叙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全部情况,避免同一人物散见各处、同一事件截为数段的问题。围绕主题开展学习重点突出,内容集约,枝蔓较少。但是从实验稿的试行情况来看,以主题编排学习内容“理性偏强,与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距离,并使历史的时序性、系统性受到一定影响”[6]P20。任何历史一旦脱离了特定的时间,就会失去过去性,成为文学作品,同时会失去对今天和明天的借鉴意义。故而就有了第二种编写教科书的选择。

(二)以历史时序为主

以历史时序为主线构成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符合修订稿的总体精神,能够表现历史事迹的时间顺序,反映历史发展的脉络,便于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教科书编写者可以按照课程内容的六个学习要点依次编排成课,在理清人类历史发展脉络的过程中,凝练各发展阶段的时代主题,从而确定各个单元主题。根据规定的课程内容,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可以凝练为这么几个关键词:战争、革命、民族独立、罗斯福新政、法西斯。因此,编写者可以把六个学习要点分在“战争与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两个单元之中,前者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后者涵盖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印度和土耳其的民族独立运动、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以及德意日的法西斯道路。单元的主题和划分参考了美国人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写的《世界历史(学生版)》,所不同的是,他把20世纪初的历史规划为“战争和革命公元1914年―公元1919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西方世界公元1919年―公元1939年”、“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主义运动公元1919年―公元1939年”三个单元[7]。

在这样的编排下,六大学习要点先后排列,两个教学单元彼此衔接,清晰地展现了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发展线索。相较于学习主题,时序性的编排要求更高,它要求编写者在历史演进的长河中抓住时代主题,在概括、整合和提升的过程把时代主题凝练为单元主题。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凸显历史学科的时序性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连续、系统地叙述一个历史事实的全部情况,比如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就被时间割裂在两个单元,首尾不能相连,给学生学习造成不便。即使不顾单元的合理容量,把“战争与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融为一个单元,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在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还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阻隔。在历史叙述超越单个对象时,历史时序在许多场合就并不能形成历史逻辑,有时候甚至会打乱历史发展的逻辑。

三、结语

以学习主题为主的编排方式和以历史时序为主的编排方式各自的利弊得失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冲突,想要做到融合,殊为不易。编写教科书,如同古人修史。清人章学诚把修史分为撰述和记注两种,“撰述欲其圆而神,记注欲其方以智也”[8]P49。记注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政府档案或原始的官方记录,撰述则是史学家依据记注对历史进行创造性的阐释。这里,章学诚对记注和撰述分别提出了编纂的要求,前者为“方”,后者为“圆”。“方”和“圆”均出自《易》,“圆”的意思是用蓍草占吉凶,可以求得各种卦,没有一定;“方”的内涵是一卦之卦辞,是一定的。记注是为了记住过去,藏住往昔,要做到赅备无遗,所以体例有严格的规定,称之为“方”。撰述是为了鉴往知来,选择对于现在和将来有意义的历史,故而不可拘泥于体例,称之为“圆”。教科书的编写显然属于撰述,所以它的编写应该超越体例观念,在承认时序和主题内在冲突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史实,权衡利弊,选择其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徐蓝、钱丽欣。历史:以时序性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热点问题访谈[J].人民教育,2012,(6).

[3]徐蓝。遵循历史学科时序性 凸显历史发展主线――历史课程标准修订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12,(Z1).

[4]叶小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的新变化[J].历史教学,2012,(7).

[5]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彩图版[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10篇高中历史说课稿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高中历史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