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圆的认识》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秀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为了加深您对于圆的认识的写作认知,下面快回答给大家整理了5篇《圆的认识》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圆的认识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

教学难点:

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学具

教学准备:

教学圆规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圆纸片、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办法找出来吗?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

(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

(2)小组内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

引导生回答:对折的折痕就是直径,两条直径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圆心。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在折纸中发现圆是对称图形

请同学们拿出几个圆,一起折一折吧,你发现了什么?与同伴交流。 引导生回答:将圆对折,正好完全重合,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在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就是两条半径长的和。

2.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引导生回答:d=2r或 r=d/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的特征,以及圆的轴对称性和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说一说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你能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吗?正方形:4条

长方形:2条

等腰三角形:1条

等边三角形:3条

圆:无数条

完成课本第七页“试一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整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对比中发现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不同点,突出圆具有很好的轴对称性。

2.要求学生剪出书本第7页“做一做”的三幅图,沿中心点A转动,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旋转对称性,以及圆是一个任意旋转对称图形。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练一练第一题,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练一练第二题,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识图和分

析能力。

3.练一练第三题,学生画出对称轴,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画出对称轴,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4.全课总结

(1)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圆是轴对称图形,是世界上最美的图形,那么,用圆还可以设计许多更美丽的图案,有兴趣的同学下课之后可以去收集一些,或者自己设计一些,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我们的发现: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2.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3.同一个圆里 d=2r 或r=d/2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发现,验证。多次折纸的过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第一次折纸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多次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操作中体会交流,体会圆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有效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轴对称的内容是以前学过的知识,个别学生已经忘记了,不理解轴对称的含义,对于画对称轴,学生掌握得层次不齐,需要进一步练习巩固,练习的第三题有效的巩固了轴对称的知识。

2.使用建议。在学生交流对“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关系”的发现时,除了折纸的方法,也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圆规画图的过程说明自己的发现。另外,个别学生不理解轴对称的含义,所以做“试一试”的题目会有困难,注意个别指导。

圆的认识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2---54页。

教材简介

这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各种各样的轮子。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轮子都是圆的,引发学生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疑问,自然而然的引出对画圆以及圆的特点的研究,明确怎样画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从而明白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圆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谈话:这些轮子都是圆形的。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

《圆的认识》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出圆的各部分名称,发现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规、尺、线、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欲,激发兴趣

二、动手实践,发现新知

1.做车轮(画圆)

2.安车轴(认识圆心)

3、装钢丝(认识半经、直经)

4、认识半经与直经的关系。

5、反馈练习。

三、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四、解决实际问题

五、全课小结

1、 揭题。 2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圆的认识》 篇四

研究课教案

青岛河西小学 袁本钊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一册P85—8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2、初步学会画圆,学会测量圆形物体的直径。

3、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利用圆的特征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在课前每张桌子上准备一张纸,上面分别画着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中的一种和一个圆形。

指名学生回答:在你的这张纸上,画着什么图形?

同桌两个人分工合作,每人选择一种图形沿着它的边剪下来,比一比谁剪的快。指名几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说明:圆是平面上一条封闭的曲线围成的图形。

交待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发现问题:

1、学生举例,画圆:

你在生活中,哪些物体上还有圆?指名学生演示一下自己准备的学具上的圆。

出示小黑板:

这两个图形是不是圆形?为什么?

指名学生到前面不借助工具直接用粉笔画一个圆。

教师演示:看来只用一支粉笔,是不太容易把圆画好的。要想画好,咱们得借助一些工具。如果沿着这些物体的外沿画下来就得到了一个圆。

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带来的学具画圆,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谁画的多。问:你还有画圆的其他方法吗?你能用你准备的物体画一个和老师黑板上一样大的圆吗?

教师说明:沿着圆形物体的外沿画出的圆与圆形物体一样大,而用圆规画出的圆却可大可小,所以我们一般选择用圆规来画大小不一的圆。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用圆规画圆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并示范:定长~定点~旋转。

练习:学生在练习纸上画一个定长为2厘米的圆。

2、认识圆的特征:

(1)认识圆心:

拿出老师发给你的圆纸片,比较一下,小组同学的是不是一样大?把这张纸片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你发现了什么?

说明:这一点就是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大家看一下它在什么位置?我们可以给它起一个什么名称?(板书:圆心,用字母O表示。)在你刚才所画的圆中标出圆心。

(2)认识半径:

同学们围成一个圆圈来做投球游戏:谁来说说为什么要围成圆形?教师在圆上、圆内、圆外各标出几个点。筐子所在的位置实际上就是什么?教师指着在圆上标注出一点,问:谁能画出这点到圆心的距离?指名学生板演。

大家看一下这一条线段,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什么地方?你还能画出这样的线段吗?你能画出多少条这样的线段?

教师说明: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

在你的这张练习纸上标注出几条线段,用尺子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同桌比一比看看半径相等吗?这说明了什么?

思考:根据这个知识,体育老师如果想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没有足够大的圆规,怎么办?

练习:在下面四个圆里分别画了四条线段,哪是圆的半径?

比一比,黑板上的圆与你作业本上的圆,想一想,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圆的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

(3)认识直径:

如果我们要做游戏,要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两份,男生在一边,女生在另一边,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其他同学认真观察:这条线段有什么特点?你能不能再画出这样的线段?这样的线段能画多少条?

说明: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用字母d表示。

小组讨论:在同一个圆里,这样的直径有多少条?仔细观察这些直径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你打算怎样来验证你的发现是正确的?

练习:在下面四个圆里分别画了四条线段,哪是圆的直径?

(4)认识同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思考:(小组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二分之一。 (板书:d=2r 或者 r =d)

练习:

1、填表:

r(厘米)

0.24

1.42

2.6

d(厘米)

0.86

1.04

2、画圆:

左边的同学画一个直径6厘米的圆,右边的同学画一个半径四厘米的圆,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同桌互相比较一下,为什么直径6厘米的圆反而小?

三、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1、判断:

(1)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 )

(2)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 ( )

(3)直径是半径长度的2倍。 ---------------------( )

2、图中的哪条线段最长?

3、实际应用:(小组讨论后简单讲解)

(1)杯子盖为什么都做成圆形的?

(2)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该装在什么地方?

(3)怎样来找出用实物画出来的圆的圆心?

四、课时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你回去以后还打算做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六、课后记:

附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篇五

一、教材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苏教版]第十一册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具演示

(1)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找出圆并感知圆,得出其是平面图形。

(2)比较与其它平面图形的区别,知道圆是曲线围成的图形。

2、师生对话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教师课件演示,并注意与球的区别,设置车轮是圆形的悬念。

(二)、探索新知。

1、各部分名称介绍

(1)师画圆,生注意观察

(2)讲解圆心的定义,并让学生知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3)知道什么是半径、直径,明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4)新授中的巩固:在圆内找半径和直径。(根据课堂变化出示课件巩固圆的知识)

2、画任意圆和固定圆

(1)生画一个任意的圆。

(2)继续画一个固定的圆,并剪下来。

3、操作与发现

(1)明确要求,分小组进行操作。

(2)学生通过画、量、折等方法,探索同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及二者间的关系。

(3)学生操作后交流,并将交流结果记录在发现纸上。

(4)学生反馈交流信息,师生共同评价。

(三)、新知巩固

1、基本练习,巩固本节课圆的知识。

2、发散性练习,提高学生对。

(四)、运用实际

用本节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课始留下的车轮问题。

(五)、根据课堂实际灵活进行总结或延伸。

四、课后反思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节课教师通过创设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导入中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如“自我习作、操作表演、大家共赏”,享受成功的愉悦,可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如让学生剪、折、画、量、议、找……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探索的方法。如通过学生评价教师、学生,师生平等相待,可解放学生的脑、手、眼,让学生大胆地想、放开去说、随心地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开放自由、心心相映、情感交融……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这样教学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置身于这样的学习情境之中,真正达到了“让学生享受学习”的意境。

执教:金坛市直溪中心小学 张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5篇《圆的认识》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圆的认识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