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范文最新7篇(化学反应原理的一般教学过程)

本节重点:初步了解有效碰撞、活化分子和活化能的概念模型以下这7篇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范文是来自于快回答的化学反应原理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篇一

单元教学设计是指在认真解读课标、深刻理解教材并考虑到考试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知能实际和心理需求对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进行的多课时整合性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其关注的焦点在于通过对同一主题多角度、多层次、不同方式的学习,将“点”状态知识结构化组合,将碎片式能力贯通性培养,将散落的科学观念统摄型建构,其目标指向为促进学生多元整体性认知结构的形成。

“有机合成”作为单独的教学内容安排在选修教材《有机化学基础》(人教版)的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四节,以有机物的合成为目标,复习各种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基本有机反应的应用过程中,学习有机合成的方法和途径,理解有机化学的价值,促进结构观、联系观、转化观的形成,而在后续“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教学内容中,教材又从合成方法和合成原理的角度作了进一步拓展和系统化,知识应用的深广度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面对的有机合成问题,通常包括基于分析性思维能力的合成方案的解析和基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合成方案的设计,从对化学科学的理解、信息素养、问题的探究与解决能力等学习和评价要素看,“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知识的制高点和生长点,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思维能力培养的绝佳素材,因此,将“有机合成”作为一个教学单元的主题是合理的,更是必要的。

1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有机合成方案的解析与设计。从知识的精髓看,两者是一致的,都是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从面临的问题看,合成方案的解析侧重于通过对已知方案中未知物质的分析、线路的评价和探究结果的表达,在方案的理解和体会过程中达成逆合成分析法的形成,而合成方案的设计,则是通过新合成方案的构造和反思优化,在逆合成分析法的应用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两者对素养与能力的要求具有明显的递进性;再从问题解决的策略与过程看(见图1所示),两者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融合性。

依据以上分析,“有机合成”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为:以有机合成为主线,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转化等知识点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以合成方法原理和特点的分析为重点,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受有机合成的本质、价值,培养问题解决策略,提升问题解决的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和价值观念。

本单元的设计教学时段为三课时,课时教学目标的预设为:第一课时,整理回顾各类官能团的结构特征,引导学生从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的角度理解有机化学反应及有机物之间相互转化的本质;关注有机物碳架的构建和官能团引入方法;在简单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穿插问题解决基本策略的培养。第二课时,在熟练掌握各类有机物转化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生产实验中的合成方案的分析评价,体会有机合成的含义,学会多种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第二课时是将第一课时中掌握的系统化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由此形成的问题解决能力还将对综合性更强、开放度更大的有机合成方案的设计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第三课时,综合应用有机化学知识和各种问题解决策略,完成对新物质或功能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案设计;体验有机合成在生产、生活及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

2 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

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包括单元学习主线的设计和课时学习活动的设计。

基于单元教学总体目标,本单元学习活动主线设计为:官能团与有机物的转化,在分析各种有机物官能团结构的基础上,理解有机物转化的本质,进而形成官能团转化的系统知识和基本策略合成方案解析,应用有机化学知识和问题解决策略,分析、评价真实背景下的实际合成方案合成方案设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构造科学合理的合成方案。

基于课时教学目标服务于单元教学总体目标的原则,课时学习活动的设计既要保持单课时的独立性又要关注前后各课时之间教学目标的一体化达成、知识和能力的递进性和螺旋式上升,鉴于此,本单元课时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第一课时,(1)回顾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从化学键和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官能团对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决定性作用,从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理解有机反应的本质。(2)以有机代表物间的相互转化将各类官能团的联系系统化。如要求学生以有机代表物为例,用方程式说明“醇醛酸酯一条线,乙烯联系一大片”的含义。(3)设计恰当“问题串”,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

[教学片断1]问题1:①环氧氯丙烷是制备树脂的主要原料,工业上有不同的合成路线,以下是其中的两条合成践线(有些反应未注明条件)。

(问题转化策略、正逆向递归策略)

2. ①当一取代苯继续发生取代反应时,新引进的取代基受到原取代基的影响而取代邻位、对位或间位。使新的取代基进入它的邻位、对位的取代基:-CH3、-NH2、-X;使新的取代基进入它的间位的取代基有:-COOH、-NO2等。

若将②、③两步反应顺序颠倒,也可以得到C,但实际上是不妥的。请你指出不妥之处_____。

②反应步骤BC的目的是什么?

(新信息介入策略、反思评价策略)

3.①多沙唑嗪盐酸盐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多沙唑嗪的合成路线如下:

EF的反应中还可能生成一种有机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由F制备多沙唑嗪的反应中要加入试剂X(C10H10N3O2Cl),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②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途径有哪些?

[师生交流]见图2所示。

(式型匹配策略、模型建构策略)

(4)学习反思,由官能团间的转化反应到新物质的获取策略进而引发对合成方案的关注。第一课时作为对已学知识的回顾整理,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多地以内省式的独立思考、生生间的讨论交流为主要形式展开,教师主导问题的提出并作为问题讨论的首席参与者,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

第二课时:提出核心任务,应用逆合成方法的原理解析有机合成方案。把第一课时获得的学习成果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检验反馈、拓展应用。选取经残缺设置后的实际生产或实验中真实的合成方案作为课堂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物质分析原料的正向推衍、产物的片断解析、新信息的合理插入、官能团的正逆向对接,直至全部合成线路的贯通并将分析结果运行检验。线路分析合成顺序的科学性、合成路径的简约性、目标产品的产率、环境保护等。准确表达按要求正确书写有机物结构简式、有机反应方程式、同分异构体、识别反应类型等。

[教学片断2]问题1:尼龙-66被广泛用于制造机械、汽车、化学与电气装置的零件,亦可制成薄膜用作包装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中间产物E给出两条合成路线)。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②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

(2)写出化合物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

(3)写出一种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试评价中间产物E的两条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合物B的另一种制备方法(原料任选):_________。

(知识应用,在分析、判断、比较和评价等过程中提高分析性思维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交流]略

2. 以苯乙酮为原料的苯氧布洛芬钙合成路线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信息一:氯化亚砜(SOCl2)可与醇发生反应,醇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而生成氯代烃。

信息二:已知:

(1)写出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F_____的结构简式;

(2)写出苯乙酮的其他同分异构体(必须含有苯环和羰基)

(应用多种问题解决策略解析有机合成方案)

[交流](1)物质分析的策略与过程:见图3所示。

(2)同分异构体书写(见图4所示):

合成方案的解析是对第一课时知识和方法的拓展、组合型应用,而合成方案本身又是第三课时方案设计的范例,方案解析过程中形成的问题解决策略对第三课时学习活动具有内在的支撑价值,因此,本课时在全单元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形式主要为问题解决驱动下的小组合作、师生交流。

第三课时,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实际设定问题的综合度,提出若干目标产物的合成方案设计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合作、小组间比较优化、个体体验内化等学习活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本课时以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目标产物的合成为问题背景,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有机化学知识和各种问题解决策略,依据逆合成方法的原理,在联想创新中设计方案,在比较评价中优化方案。本课时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和方法体系。

[教学片断3]问题1:香豆素( )

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香料,可用于配制香精及制造日用化妆品和香皂等。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以

乙醇和邻羟基苯甲醛()合成香豆素的合成方案。

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

本单元教学设计始终定位于以有机物之间官能团转化的知识为载体,通过合成方案的解析与设计,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问题解决策略,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所以,本单元设计了两类反馈检测题,一是对给定合成线路的解析,以考察学生对逆合成方法的理解水平;二是合成方案的构造,如“有机玻璃、涤纶的合成方案设计”,以考察学生对逆合成方法的应用水平。

3 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

单元教学主题的确定要突出“生本性”。课堂学习过程是师生和谐共创的心理能动过程,特别需要注重师生间的内在心理共鸣与外显教学共振的和谐统一。因此,一定要重视 “学情调研”,从学生实际出发,切实考虑学生当前已有的经验、思维方法和态度及心理需求(包括应对考试的需求), 把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有效加强、认知结构的有效改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直至化学科学观念的有效形成,作为我们单元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追求目标。这就需要教师真正走近学生,通过作业与考试分析、学习过程观察、交流与访谈等,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看法和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想法,师生共同确定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设计要落实整体性、发展性。一方面单元教学应服务于学科整体知识系统的理解、科学观念的形成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另一方面“单元”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自然具有整体性特征。单元内课时教学活动服务于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各课时教学活动中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和发展性。如“有机合成”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应落实在理解有机反应本质,将有机化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结构观、转化观、应用观,培养问题解决策略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能力等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发展性则应落实在官能团转化知识、应用知识分析合成方案、应用知识设计合成方案的学习活动预设中。

参考文献: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篇二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 导学 导悟 创新能力

物理化学也称为理论化学,它是研究化学学科中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学体系行为最一般规律和理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物理化学课(含实验)是化学专业本科阶段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1]。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教案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的学习。创新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物理化学课堂上处于主动状态,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能够从中挖掘出新的知识和理论。在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主动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问题回答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引者,而不是授受者,而学生则是思考者,而不是接受者。在大学物理化学教学中,“导学”与“导悟”是课堂教学的两个阶段性过程,首先教师进行导学,让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点有初步的认识,走向“导悟”进入另外一个阶段性过程,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

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

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普遍规律的一门化学学科,它广泛地采用了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从研究化学运动与物理运动的相互联系入手,探求化学运动中普遍和本质的内在规律性。物理化学的形成与发展使人们对化学运动的认识与研究从定性阶段发展到定量阶段,从经验性描述性为主向推理性、理论预见性增强的方向发展。因此,物理化学己成为各化学分支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物理化学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1)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2)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机理;(3)物质的性质与结构间的关系(其基本要求在物质结构中列出)。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讲述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并使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相关专业所必需的物理化学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基本实验技术,同时还应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物理化学课堂中的导学

1.指导学生正确的利用教材知识

教师在进行大学物理化学教学时,可以选一个专题,旨在让学生很好地将物理现象与化学现象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多元化和多重性解释化学现象的意识。通过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教材,可以让学生对物理化学理论知识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在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对理解化学理论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进行大学物理化学学习时,要时刻把握一点就是运用一切可以搜集到的正确的信息来理解化学现象。这就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动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把握教材上的知识点,课外的背景知识也需要广泛的搜集与整理,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内涵及创作的思路。有利于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提供可借鉴的意义。作为大学物理化学教师,除了教材上的知识点能够完整不缺地教给学生外,还需要具体文献地参阅,培养学生自主去学习,充分利用资源和相关实验来丰富内容充实的教材[3]。

3.开展微型实验教学模式

大学物理化学教师通过将微型实验和大学物理化学课堂教学充分地结合起来,通过课堂内的知识和微型实验结合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对教材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微型实验进行现场讲解,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的内容,还能补充实验的知识,让学生对物理化学现象有更加充分地了解。例如物理化学实验本身包括了重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大学物理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要教、学生应该学的重要内容。恰当地运用微型实验教学方法,可以让大学生在观察物理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中理解化学概念,探索化学规律,提高物理化学教学效果[4]。

三、大学物理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在进行物理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技巧性,不能盲目的去死记硬背,这样肯定是记不长久的,要想能够真正掌握概念,就需要与化学理论知识学习结合在一起,将理论知识与课外搜集的资料进行对照,让书本知识自然而然地消化。另外,在物理化学教学中,我们常会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办法,即运用教师导学的知识转向自主探究,针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但是也要分清楚概念间的区别,使得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互动为主线,将学生学习的效率与教学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保证教学的质量和学习的效果[5]。

2.重视导悟与学生自身的契合,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在由“导学”走向“导悟”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进行导悟的训练过程中,要把握中心内容,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感悟和领悟,有新的心得与新的收获,而不仅仅只拘泥于教师讲课的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外多多搜集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教材和教师所传授的内容,真实地领会物理化学课堂知识的内涵,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物理化学学习的兴趣,做到有感情、有思想和有兴趣的进行领悟式学习。前面阐述的大学物理化学的导学是初步的学习阶段的过程,导悟则是深层次的学习,学生要通过学习的过程,真正地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过程[6]。

3.采用体验式学习模式,开发学生创新能力

无论教师怎样点拨引导,都离不开学生的切实体验,所以在导悟与语感训练的安排中,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见解,不必要求甚至强求学生的感受相似或相同。倡导学生悟出新思想,新理念,读出与时代相符合的情感体验。这是我在教学中研究积累的些许经验与体会,在实际运用中也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水平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更要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只有领会了物理化学素质培养的实质,才能更好地将导学培养与导悟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教与学的自然统一。例如,电化学设计到的知识点有如下[7]:(1)法拉第定律,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及其测定与应用。(2)电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测定及应用。(3)电极的种类,浓差电池,不可逆电极过程,极化,超电势及其测定。(4)分解电势与电池的端电势,电解时的反应顺序,电解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中能够真正领悟到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之间的联系。

4.实验教学理念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4.1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实验教学理念交流

教学阶段的划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确定教材的教学时数和教材内容在进度中出现时机的基本依据,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之一。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正确地、熟练地进行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操作的能力,做好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还要求教师善于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改进和研究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和应用实验。充分发挥教师在各个实验环节中的主导作用[8]。

4.2在有效操作下适度实验的难度

实验次数对学生学习动作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观点似乎认为,实验次数越多,学生在未来情景中的操作越好。实验探究过程绝不是对实验的基本信息进行简单搜集,需要运用归纳、演绎、判断、逻辑推理甚至理想化的假设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来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实验教学可以模仿和再现某种科学研究过程,使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大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例如,学生可以在(1)量热、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实验,(2)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3)表面张力的测定,(4)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等实验的教学活动大学习理想化的实验方法[9]。

4.3完善对实验操作的考核体系

课时的教学任务应具体。例如,加强物理化学实验操作的考核非常有必要。通过实验操作的考核,可了解到学生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巩固实验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进行实验操作考核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考核目的明确,选题适当实验试题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要选取大学物理化学典型实验的重点内容。题目的难易要适中。(2)准备工作要充分提前公布考核内容、评分标准和具体要求;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练习;准备好仪器、药品。(3)考核方法灵活考核方法可采取;多题抽签,单独面试,独立操作与适当的口试相结合;分组考试,统一试题,采用基本要求一致的不同类型题;将考核要求逐项分解,且落实到平时学生分组实验中。教师在平时实验中对每个学生逐项进行考核评分[10]。(4)评定成绩要合理教师应实事求是的分析考核情况,重在考核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且参照学生平时实验表现和基本实验技能,综合考核学生的成绩。实验操作考核宜用等级制或评语式评价。

四、结论

总之,对于当前大学物理化学教学来说,“导学”是“导悟”的基础,“导悟”是“导学”深层次的学习过程,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会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有趣,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盘良。 与时俱进,实现物理化学教学的创新 [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06):76-78.

[2]鲁辉。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01):120-122.

[3]刘维桥,尚通明,牟志刚。 提高物理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4):176-177.

[4]张海容,任光明,陈金娥,王迎进,石玉芳,赵志刚。 物理化学研究性教学与创新实践[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2):302-303.

[5]张晓杰,翟磊波,汤长青。 物理化学课程兴趣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165-166.

[6]刘光灿。 物理化学中化学热力学的教与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1(12):109-110.

[7]屈景年,聂雪,李俊华,曾荣英。 物理化学习题课教学新方法[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3):102-103.

[8]张金花,张莉艳,吴国志。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物理化学教学探索[J]. 池州学院学报,2011(03):223-224.

[9] 王金,史竞艳,马红霞,杨爱华。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的讨论[J]. 广东化工,2010(10):143-145.

[10] 陈小全,周鲁,邵辉莹,翟虎,周秀艳。 浅谈对物理化学教学方法的探索[J]. 化工高等教育,2009(06):121-123.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篇三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启发、分析、讲述)

上述实验发生的化学变化:

方案一: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有气体逸出

方案二: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 有铜析出

Fe+CuSO4 ——Cu+FeSO4

方案三: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有气体逸出

CaCO3+HCl ——CaCl2+H2O+CO2

方案四: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钠 有沉淀产生

NaOH+ CuSO4——Na2SO4+Cu(OH)2

(学生活动)倾听、分析、思考、理解。

分析讨论(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启发、分析、讲述)

我们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会不会发生改变这个问题的三种假设进行了验证。其原理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是反应物的分子发生破裂,分成原子,而原子又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的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都不会改变,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前后4人小组)学生代表发言。

思考讨论:(教师活动)讲述:对于方案一、方案三可不可以加以改进?可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活动)倾听、分组讨论(前后4人小组)、分析、思考、学生发言。

实验验证

(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1、将方案三的锥形瓶上扎紧一个小气球,用同样方法做一次实验,在用气球收集放出的二氧化气体,天平保持平衡。2、白磷燃烧。

得出结论(教师活动)讲述:

通过以上实验,得出:只要不忽略气体的质量,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保持不变的”结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学生活动)朗读教材“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教师活动)(板书)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分成

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分子——-----原子

————

重新组成

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学生活动)倾听、思考、理解并作笔记。

普遍规律(教师活动)讲述:

根据大量实验事实和对化学反应本质的分析说明,无论什么物质发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一切化学变化遵循的普遍规律。

(学生活动)倾听、思考、理解。

(教师活动)(板书)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解决问题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1、有人说;“铁放在空气中生锈后的质量变大,说明这一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对吗?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的残余物的质量变小。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前后4人小组)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活动)倾听、补充、订正。

结课(教师活动)讲述:

这节课,我们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验证了一个重要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化学变化中的基本规律,也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同时我们还感受和体会了一种探索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习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分析、推理能力。那么,在化学用语上能用什么形式来体现质量守恒定律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预习,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学生活动)倾听、思考、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篇四

关键词:多媒体 化学教学 应用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媒体应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新世纪的化学教师了解和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集于一身,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景下去接受知识,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益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自己在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化学教学中的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的作用与意义

中学化学一些理论如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气体摩尔体积、分子结构等等是比较抽象的,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将瞬间变化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比完全依靠表格、挂图、模型、教师的比划、学生的想象要有效的多,易于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利用多媒体手段因为轻点鼠标切换方便,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密度,增大教学容量。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能增强教师本人的创新意识。教师本人具备了这种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学生在接受过程中,能更多地直接参与体会这种创新活动。

二、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机

使用化学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不是替代教师,而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故此不能将化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编制成课本教材的翻版。化学课堂教学,不是每堂课都适宜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是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最高境界。我们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化学教学中能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我觉得应该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微观粒子的变化、运动。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的运动变化是用肉眼甚至显微镜所看不到的,通常用挂图和模型,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而和接受。比如化学反应的实质、溶解平衡、质量守恒定律、气体摩尔体积、原电池、电解等等。

2 元素化合物的实际用途或现代化科研设备与化工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的演示。每学习一种新的单质或化合物,其用途可能只有课文中简单的描述,学生难记易忘。石油化工、接触法制硫酸、氨的催化氧化法制硝酸、干冰的升华、某些矿物等等甚至老师都没有见过,学生只能凭借有限的想象。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照片投影、视频资料等将极大的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错误性实验操作后果的危害。如吹灭酒精灯、排水法收集氧气先撤酒精灯再抽导管、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气、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不检验气体纯度等实验操作后果。由于有些有危险,一般老师只讲不应该这么做。把这些危害后果制成多媒体课件,学生将直观得到感受,在以后的实验中避免错误操作。

4 有毒、有害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毒性实验、铁的生锈、煤和石油的形成等,常规教学只能教师口述,而多媒体课件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5 总结复习。多媒体手段能充分体现其容量大的特点。对于概念理论、反应系列方程式、对比总结等尤其有效。比如复习乙醇的化学性质时,用F1ash制成的分子结构及在不同条件下的断键方式,学生一目了然。

三、运用多媒体的优势

1 解释抽象知识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有部分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电子云概念,物质的溶解过程,化学平衡等),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更感到难于理解。靠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食盐溶于水,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模拟溶解过程,可清晰地把NaCl晶体的溶解过程展示给学生。首先在画面上出现一杯水,要看见水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从结构上要看出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把NaCl晶体投入水中后,水分子的正极一端去吸引Cl-1负极一端去吸引Na+,Cl-1和Na+分离,然后水分子把Na+和Cl-1分别包围起来,即NaCl晶体在水中完成了溶解过程。学生通过多媒体演示,直观的认识了物质的溶解过程。

2 模拟错误实验操作时使用

对于化学试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所引起的危害性,老师不能演示给同学们看,只能靠嘴巴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这样学生常常认为老师危言耸听,始终半信半疑。如果能用计算机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可以通过放慢动作将实验步骤分解,这样不仅将错误的原因弄清楚了,而且学生看了之后,知道错误操作所引起的危害性,所以印象会很深刻。如在初中化学中浓硫酸的稀释实验,就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错误操作及所带来的后果,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让学生亲眼看见把水倒进浓硫酸时液体沸腾的激烈反应现象,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

3 模拟危险性(有毒或爆炸)的实验时使用

化学教学中经常有一些危险性(或有毒或爆炸)实验、污染严重的实验和现象不太明显的实验:还有一些实验因可重复性差、耗时长,课堂上难以作到随时调用。如高中化学中氯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在实验室虽然能做,但污染严重,实验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并通过计算机演示,学生就可观察到有序规范的实验操作,清晰的实验现象,既取得了理想的实验效果,又避免了有害气体的污染。

4 演示实验多时使用

焰色反应实验中,书上讲了很多种金属的焰色反应的颜色,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演示每一种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的颜色,如用Flash动画演示操作过程以及各种元素的焰色反应的颜色,省时又能给学生直观的印象。但是,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把多媒体技术引进实验教学,也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决不能取代常规的化学实验。

5 板书内容太多时使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花较多时间板书,特别是上化学计算课时写例题、画图例的时间更多,而采用多媒体中的显示文本的功能,这可使本应花十几分钟的内容在几秒内显示在学生眼前,这样老师就有时间讲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的应用,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给学生较多自由时间复习巩固,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

四、多媒体课件的创作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首先,课件设计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不能把错误的概念和原理教授给学生,这一点,似乎是人所共知的常识。然而,市面上出售的许多光盘恰恰在这一点上就有过失。我们在开发多媒体课件中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我们在制有机实验课件时,作为有机物这一

课件的开头的碳、氢开成化合物的模型,在试验时谁也没有发现碳、氢原子大小比例不对,在开公开课时,才有老师指出碳氢原子大小比例不对,才及时纠正。多媒体课件作为固化的宜于推广的科研成果,一旦出现科学性错误,则造成的损害远远不是一个教师的失误所可比拟的。因此,在这一点上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其次,要充分运用多种媒体,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同时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形成良性刺激;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课堂教学已有成果,优化组织课堂教学,按照教学规律实施教学。

2 辅助性原则

十年来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始终存在两种不同的设计思想。一种观念认为,选择优秀教师设计教案,由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制作课件。这种“1+1”的开发模式固然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能很快出新产品,出经济效益,但是再好的教师、再好的教学方法不可能面对所有的学生都那么有效。况且不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就匆匆忙忙地投向市场是对教师的和学生不负责责任。教师普遍反映,市场上购的教学光盘好看不好用。有的光盘完全成了教材的翻版,空把教师排挤到边上,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这种设计思想既违背了教学规律,也忘记了国情。因此,我始终坚持计算机只能指导辅助教学的作用,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水平,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只能辅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为此,我们设计多种课件,供教师和学生选择,使教师把课教活,学生学得主动。

3 悦纳性原则

一般来讲,每个教师创作的课件都是敝帚自珍,然而,如果不能使大部分教师和学生愉快的接纳的话,其应用价值就非常有限。多媒体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4 交互性原则

交互性是多媒体的一大特性和优势。多媒体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式处理。人机之间缺少“友好”的交往,严格来说还称不上多媒体。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大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检索方便。无论你需要哪一个课件,哪一部分内容,只要一按鼠标,计算机就会把你需要的内容推送到你的面前。二是控制速度,实际过程发生瞬间,然而,为了讲清原理,必须分解动作,多媒体能够完全变控地为适宜于不同的教师与学生,可以放慢反应速度、也可加快、可以分解步骤、也可连续几个步骤。三是分步提示。学生采用多媒体课件自学或解答某些难题时,计算机能分步提示学生,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循序渐进,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四是自动批阅试题,计算机能随机出题,对于学生的解答能立即批阅,给学生及时反馈,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为个别教学和因材施教提供了条件。

5 简约性原则

现代教育非常注重思维的敏捷性,注重学生感悟和直觉的培养。多媒体的设计必须重视这一原则。要把基本概念、重要原理、基本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以最简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所谓名师出高徒,名师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此。现实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对于复杂问题束手无策,画蛇添足地引出结论以及低估学生的理解能力把似是而非的证明教给学生等问题。在用常规方法的教学中,其负面影响尚不算大。若是作为固化的科研成果,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则实为不宜。

6 艺术性原则

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把课件制作得精美一点。一般来讲,采用三维动画用于教学已经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当然,采用三维动画立体感更强,教学效果会更好。由于制作三维动画技术要求和计算机要求都很高,所以我们不过分地提倡和强调。

7 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是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必须坚持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多媒体课件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创作多媒体课件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为了提高素质教育的效益。搞错了方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课件做得再精美也是一个失败的课件。效益的质量和效率的乘积,课件的好坏最终要受课堂教学实践效果的检验。只有被课堂实践反复证明和广为证明,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来讲,能明显提高效益的课件才是值得保留、肯定和推广的课件。效益性原则也是自然淘汰法则。凡是违背这一原则的多媒体课件迟早要被淘汰。

五、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范围

由于多媒体教学,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已,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也不是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效果就一定会好,因为你的技术最先进,多媒体课件做得最好,还得靠人去完成,其次,如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它不可能代替真正的实验,因为有很多现象现在还无法模拟,如气味、动手操作等,因此我认为在下列情况下,最好不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1 教师本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和电脑操作较低时,最好不用。如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课堂重点、难点、关键点时,由于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会分散教师精力,这样只会使课上得更糟;同样,如教师的电脑操作水平太低,当你上课时只要电脑稍出一点问题,你的课就有可能上不下去了,这样不如不用。

2 不要用模拟实验代替动手操作的实验。因为模拟实验最好也不可能代替真实的实验,它不可能真实地再现操作过程和物质的变化过程,也没有说服力和可信度,甚至可能使学生对实验的现象产生怀疑,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协作精神,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精神。

3 用多媒体进行的模拟实验,不能真实反映实验现象的实验。如要闻气体的气味、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等实验,模拟实验就不可能实现,这些实验最好不用模拟实验:同样,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信息量大的实验最好不用模拟实验,如焰色反应、铝热反应、燃烧等实验。

4 如只是将屏幕当黑板使用时,最好不用。这样只是为了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使学生感觉有点华而不实,同时,也因为图片、动画、声音等信息量太多,分散了学生精力,也会分散课堂的重点,效果反而会比用传统教学手段更差,同样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5 如果不能充分备课,最好不用。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其备课要求更高,不但要按传统教学方式写好教案,而且要写好多媒体教案,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浑然一体,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化学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电脑课件的设计能力和操作水平,如果你只是从网上下载一个课件或是请人帮你制作一个课件去上课,这样,没有通过自己仔细思考加工,上课时肯定不能很好驾驭课堂,还会有点顾此失彼或是多媒体与课堂知识脱节的现象,这时最好不用多媒体。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篇五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高中化学

一、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趋动力,而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既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各项能力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的保障。其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实时播放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和化工产品的视频材料,增添学生的兴趣,而且我们将一些枯燥的知识点制成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动画,把一些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东西形象化、具体化。把难以操作、观察的实验、化工生产流程图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其二、网络资源具有极大的丰富性的特点,它把各种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图象等信息通过细致的手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通过高速的光纤双向传输,把全运动、高清晰度的视频图像发送出去,融传入与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但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多感官刺激,即有利于他们长期保持注意力,又可以同时调动视、听、说等多种感官参与,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体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图像缩放、资源下载、重组等功能,可以把化学教学中所涉汲到的有毒、有危险性的化学药品,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动画演示,媒体播放等功能,可以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把在化学课上用常规方法难于实现的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向学生进行演示,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色彩斑斓的化学信息世界,刺激学生多种感观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强化课前研究

课前研究是讲课教学的准备,只有课前研究进行充分,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强化课前研究,辅助备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计算机备课便于随时修改教案,当然这并非计算机辅助备课的主要目的。现在很多地方要求老师实行无纸备课,即要电子备课。如果想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备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要输入文字、制作动画等则需花二、三天才能备好一节课。而且不是每个老师都懂得制作电脑动画的。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想备好一节含有多媒体的课就容易很多了,不会制作动画可以到网上找,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以修改,这样变成自己的课件,可大大加快老师的备课速度和质量。

三、解决实验教学中的疑难实验,既安全又可以避免污染环境

实验是化学这门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意义勿庸置疑。然而,传统的课堂实验教学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教学困难,如:现象不明显的演示实验、化学反应时间太长的实验、化学反应现象瞬间即逝的实验、毒性较大的实验、工业生产流程等,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模拟,即可迎刃而解。例如: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实验,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无法观察到实验的整个过程,可制作成如下课件压缩实验的全过程:将二根铁钉分别放在盛有水和酸性溶液的烧杯中,铁钉上罩有小试管,通过电脑模拟两者在腐蚀过程中不同的现象(水面的变化、有无气体产生等)及时间,启发学生思考。这样的模拟使学生如临其境,更易发现、认识问题的本质。再如中学化学课本中有些实验,如氯气、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设计三维动画片,让小老鼠中毒死亡,展示中毒现象的原理。

四、虚拟现实,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现在教育的新理念。而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就可以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人机对话、人工智能、界面友善、可编著工具、虚拟现实等功能,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调节学习的进度和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独立上机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目标,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水平,自主的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教师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总结学习方法,排除学习障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去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同时还利于教师实施个别化教学,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并根据所得信息,有针对性的及时进行辅导;学生可以及时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逐步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摈弃过去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的讲,学生仅被动接受的局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

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从关注化学反应前后"质"的变化,转移到思考反应前后"量"的问题上,教学可进行如下设计:

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当采取"自我发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首先投影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然后提问: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把问题聚焦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上。这时教师不失适宜的提出研究主题:通过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2.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设计、实施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探究方式,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的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交流方案过程中,各组间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施实验时学生体验了科学过程,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及勇于探索的意志力。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自己探索,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体验了科学研究过程。

3.反思研究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探索活动结束后可让学生进行总结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学具:

CuSo4溶液、naoh溶液、fecol3溶液、nacl溶液、agno3溶液、白磷、锥形瓶、玻璃棒、单孔橡皮塞、烧杯、小试管一天平、酒精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复习提问: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化学反应?

投影:反应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kclo3kcl02

氢气+氧气水

h2o2h2o

氢气+氧化铜铜+水

h2cuocuh2o

引言:这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指投影),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物质状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没发生变化;对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原子数目是否发生变化存在争议。

引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有同学说改变,有同学说不变,意思不统一,那么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讨。

设计与实施实验:

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设计方案

评价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需要改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过程。

1.实施实验:

同学们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可以进行实验。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1.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

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3.汇报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从实验内容,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汇报实验结果

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

汇报:

1.实验内容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范文 篇七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属于化学新课标选修体系,教学对象是对化学学习有兴趣并将升入大学理科的部分学生,故教材的深广度、编排方式有别于化学必修教材。笔者对比了三种版本高中教材关于“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内容,发现教材之间有一定差异。如表1所示。

笔者注:[a]三版教材的相同之处: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都引入勒夏特列原理进行总结。

[b]原文为:“改变反应条件时平衡状态的变化趋势,可以用正逆反应的消长来表述。如果有利于增大产物的比率,可以说成是平衡向右移动;反之亦然。”

三版高中化学教材,对“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判断方式”上均采用了直观教学手段。“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运用具体实验形式的实物直观,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则运用图表、数据等模像直观呈现。毫无疑问,三位主编的意图都是为了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的学习经验,利于优化高中化学教与学。

三版高中教材在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以及逻辑推理应用。这一点从引入原属于大学内容的“化学平衡常数”就不难发现。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王明召教授所言,“从Qc与Kc比较的普遍性定量规律来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问题,体现了新教材的科学性;将勒夏特列原理介绍为定性规律,用于定性判断,体现了新教材的实用性”。

由于教材版本不同,教师解读的差异会对实际教学产生影响吗?如何解决?笔者结合已经查阅的资料和例证,谈谈自己的观点,藉以抛砖引玉。

疑问一:速率—时间图像(v-t图)分析化学平衡移动是否适用?

三种版本教材中,只有人教版教材明确提出用条件改变后的“正、逆反应速率变化”来分析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从教学实践看,v-t图分析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使用率仍很高。文献[1]中提到 [1 ]:

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

原化学平衡(v正=v逆)条件改变(v正≠v逆)新化学平衡(v正=v′逆)

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条件改变,若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v正

疑问二:新化学平衡反应速率(v′)与原化学平衡反应速率(v)一定不等吗?

案例1 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t1时刻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如图1a,充入1mol SO3(g),请作出t1时刻后平衡体系的v-t图。

解析:恒温恒压时,向容器中充入1mol SO3(g),体积增大,c(SO2)和c(O2)瞬间减小,正反应速率下降,逆反应速率受c(SO3)影响瞬间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根据等效平衡原则,新旧平衡各物质浓度均对应相等,故v′=v。

改变条件使得v正≠v逆,即可引发化学平衡移动。新化学平衡反应速率(v′)与原化学平衡反应速率(v)相等的情况完全可能,如图1b。

案例2 痛风性关节病的原因归结于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NaUr)晶体。尿酸钠溶液中存在平衡:NaUr(s)Na+(aq)+Ur-(aq) 。如图2a所示,t1时刻在尿酸钠饱和溶液(晶体足量)中加适量水,试作出溶解速率[v(溶解)]、沉淀速率[v(沉淀)]与时间t关系示意图。

解析:在晶体充足的尿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水的瞬间,v(溶解)不变,v(沉淀)因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而减小,即v(溶解)﹥v(沉淀),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在平衡移动过程中,v(溶解)与晶体的量多少无关,始终保持不变,v(沉淀)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直至v(溶解)=v(沉淀)而建立新平衡为止 [2 ],如图2b。

疑问三:旧平衡破坏,新平衡时各组分浓度不变有可能吗?

案例3 一定温度下,某恒定容积密闭容器发生如下反应:

CaCO3(s)CaO(s)+CO2(g),达到平衡时c(CO2)=a mol/L,再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平衡向 方向移动,再次达到平衡时,CO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解析: CaCO3(s)分解过程在密闭恒温体系中,是一个可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是固定值,即K=a mol/L。因此,改变条件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CO2浓度仍为a mol/L。

笔者认为,对于教材中“新平衡各组分浓度会变化”的结论,是未考虑特殊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所致。

新平衡建立后,产物的百分含量一定与原平衡不同吗?

案例4及解析 某密闭容器发生如下反应H2(g)+I2(g)2HI(g),达到平衡状态。保持恒温恒容条件,以原平衡初始投入量相等比例向容器中再充入H2(g)、I2(g),不论从v-t图像分析,还是从Q 与K比较的方式,都可以得出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等效性原则,该平衡移动后的结果与“对原平衡直接增大压强”效果是一致的。该反应为气体的等体积变化,故加压对平衡各组分百分含量不会影响。因此新平衡建立后,产物的百分含量与原平衡保持一致的现象肯定存在 [3 ]。

这种情况,对于气体参与且等体积变化的可逆反应尤其要重视。

疑问五: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勒夏特列原理时,是否存在误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7篇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范文,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化学反应原理教案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