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小学数学教师论文精选3篇(小学数学教师论文范文30集)

现如今,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为了让您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论文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快回答给大家分享了3篇小学数学教师论文,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小学数学教师论文 篇一

【关键词】初等数论;有效教学法

高等师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类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而初等数论的最基本的内容一直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之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站在教学要游刃有余的角度上是必须掌握基本的初等数论知识的。为了在初等数论的教学中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本文根据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探索了初等数论的有效教学法。

一、在初等数论教学中渗透小学数学教学法

高等师范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将来要从事小学教育的数学教师。而初等数论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用途是十分广泛的,在初等数论的课堂教学中注重与小学数学教育结合起来,渗透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与小学数学联系紧密的内容要放慢节奏详细讲解。

整除的数字特征是与小学数学教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许多时候需要学生直接借助概念进行思维,而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是难点。初等数论的教材中需要利用同余的知识来证明整除的数字特征,而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然是不适用的,小学生大多还没有接触过同余的知识,那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引导小学生来理解这些整除的数字特征呢?这需要教师对整除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比较扎实地在较高层次上掌握小学数学的一些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教学能力。

二、在初等数论教学中补充小学数学竞赛题

初等数论教材中有许多古代数学名题,如“百鸡问题”“鸡兔同笼”等都是小学数学的趣味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等数论的相关章节中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小学数学竞赛试题。例如,介绍带余除法时可以举例:“某数除以3余2,除以4余1,该数除以12余几?”介绍奇偶分析时列举几个大家熟知的“翻茶杯”“放硬币”“报数游戏”等富有生活情趣的小学竞赛题。介绍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可以补充如下例题:一块长方形地,长24871厘米,宽3468厘米,要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正方形的地块,不能有剩余且正方形的边长要尽可能的大。问:这样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厘米?

在讲授求解不定方程的内容时,给出如下充满生活气息的应用题:(1)150个乒乓球,分装在大、小两种盒子里,大盒装12个球,小盒装7个球,问:需要大、小盒子各多少个才能恰好把这些球装完?(2)某人打靶,8发打了53环,全部命中在10环、7环和5环上,问:他命中10环、7环、5环各几发?在讲质因数分解定理的应用时,举例:如果935×972×975×__________结果末4位为0,__________中最小填什么数?在同余的应用时,举例:今天星期四,再过4734天是星期几?

在进行课堂讲授时结合小学数学教会学生解题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解题的乐趣,深刻体会到初等数论是一门非常有用的课程。如果能再介绍一些与小学数学有关的趣味史料,则效果更佳。

三、在初等数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授课能力

师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小学数学教师的重任,因此初等数论的课堂教学应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致力于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初等数论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如整除的概念与性质、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公因数与公倍数、同余等知识,其他课程中已有涉及,学生已有一定的了解,只是在初等数论教材中把它们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而已,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后尝试写出教案,再选出一两名代表上台讲授,然后由学生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评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补充和点拨,尤其要注重学生的课堂讲课与课后评论这两个环节。

这样的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初等数论的兴趣和积极性,更能提高学生的授课能力,为学生以后走上讲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可谓一举两得。而其他与小学教学联系不太紧密的内容可以粗略地讲,尤其是太高深的数论理论,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必要求太高,否则会使学生望而却步。

要教好初等数论这门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渗透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引入小学数学竞赛题目,并让学生尝试教学提高授课能力,使学生在初等数论的课堂上能学有所得,收获学习知识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潇湘数学教育工作室。站在皇冠顶上看风景(二)——数学教师要掌握一点初等数论知识[J].湖南教育(下),2011(5).

[2]单墫,主编。初等数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27.

[3]王丽敏,王丽丽。浅谈初等数论的教学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

小学数学教师论文 篇二

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呢?一项调查可以反映这一点:在调查的120名同学中,希望在老师组织下自由学习数学的占95%;希望与老师一起学习数学知识的占80.8%;另外,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亲近得像自己的朋友,在学习中帮助他们,在言语上平等对待他们。但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与这些要求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教学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如果教师难以放下架子,这样的转换就实现不了。

2、重视灌输、轻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教师只能自说自话,认为自己讲全了就是效果好,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训练。

3、没有处理好主体与指导的关系。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但不是让教师“全身而退”。有的教师以为要把教学舞台全部交给学生,自己不自觉地由教学的“中心”走向教学的“边缘”,甚至退出教学舞台当“观众”。

4.教师能力不够。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难以驾驭课堂互动。一些教师对一些课程改革或新的教学理念并没有真正领会,无法把学到的技能充分运用。

二、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师角色的新要求

小学是思维成长的关键期,数学是思维训练的主要课程,所以,在课堂中要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及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最重要的任务。

1.教师做一个平等的参与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予学生学习时空,相信学生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信地开展教学活动。

2.做一个思维的激发者

加拿大有这样一句话:被喂饱的熊是死熊。原来,在一些风景区有人看到熊后,就扔东西给它吃。时间长了,熊慢慢地就失去觅食本领。到了冬天没有人去喂它,有的熊就会饿死。由此联想到课堂,总认为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讲得越多、讲得越细,学生学到的就越多,所以讲课总是讲得面面俱到,却不知学生变成了“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该放手时就放手,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机会还给学生,把思考权利还给学生,把表达的权利也还给学生。

3.做一个热情的帮助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是教师的任务。教师要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引导他们合作起来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在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数学课堂上,学生能自学的就自学,个人搞不懂的小组搞,小组再搞不懂集体搞,还搞不懂的才老师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热情,保证合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4.做一个学习的激励者

传统教师在课堂上表扬与批评学生是教师毋庸置疑的权利,但是在新的课堂中,教师的任务不再是评价者,而是把评价作为手段之一进行激励,激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与合作,这才是教师要做的工作。

三、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

1.教师要不断学习

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要把握好新的小学数学教程,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而把注意力集中到学生身上,一个对教材内容还不能得心应手的教师,是难以注意到学生的。数学教师不要把自己禁锢在数学的学科壁垒之中,努力使自己拥有多元的知识结构,成为一名综合型教师。

2.教师要学会捕捉生活

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3.教师要学会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后果进行自我反思和与他人合作反思,从中寻找自己的优势。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大自身优势,把自己的个性渗透于自身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研究来完善,以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同时,教师也有学会与同行之间实现合作,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结合是促进自己成长的捷径。

4、把焦点放在学生身上

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通过设计浓烈学习氛围,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论文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人文意识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人文意识教育是小学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数学教育,也应该而且必须体现出相应的人文意义,并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

人文意识教育,笔者以为是指的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通过体验、感悟等从而获得精神文化层面的产物。M?克莱因在《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中说过:"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问题和最完美的内涵。"①而小学数学教育正是运用数学中的精神去影响小学生的思维并实现其人文意识教育。小学数学教育中体现着人文意识教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数学中蕴含着人类思维中最严谨的理性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数学教给学生以理性,由此学生才开始靠理性而非感觉去作出判断。在数学中,允许主观的臆测和想象,但是不允许任何不经严格推理、实验而得出的结论。也就是说,在数学中,凡事按照客观的规则,经过严格论证的结论,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而那些偏离客观规则,没有经过理性验证的主观结论,不管看上去怎样正确,也终究会被。而在一个结论被论证或一个假设被证实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讲求方法,具有勤奋、刻苦,顽强的探索精神。由此,数学的严格理性思索能够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品质。

其二、数学中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内容,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世界观。

正如前文所说,数学是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唯物辩证的精神也在数学教育中有所体现。例如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唯物辩证精神就经常从数学的概念中体现出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着学生了解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从而理解概念的本质。在理解概念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现象进行分析、理解、归纳、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从而学会去除事物的表现,抓住本质,去伪存真。再如发展运动的观点在数学教学中也时常见到。数学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诸如函数思想、公理化思想等数学思想的确立和发展,无疑不体现这唯物辩证法中最核心的发展运动观。而这些本质观、发展运动观,对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其三,数学本身就是一种美,有助于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

数学中有着丰富的美的因素。从形式上来说,数学拥有简洁、对称、平衡等形象美。尤其是几何方面,形式美表现的更为明显。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鉴赏形式美,可以使数学的教学过程变成欣赏形式美的过程。数学种还存在一种理性的美。这种理性的美表现在严谨的结构、严密的逻辑、巧妙的方法等等之中。数学这种理性的美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智慧去分析、归纳、解答才能把握。此外,数学具有一种创造美。数学的这种创造美是在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发现数学知识并且应用到实践中去获得一种创造的乐趣。在数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情景,让学生在成功中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和自豪感,让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更加纯洁。

既然数学教育中能够体现出人文意识,那么小学数学应如何进行才能在数学教育中彰显其人文影响呢?

第一、 教师要树立全面教育的观点,把人文意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作为施教者应当树立正确的人文意识教育观,把人文意识教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树立人文教学理念。教师必须了解,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学生概念、公式、定理等数学知识,而且要让学生了解问题解答的过程,在过程中总结、归纳,抓住问题的本质。其次,教师要树立实践的观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用实践去检验知识的正确性,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教会学生在实践中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第二、 教师要善于营造课堂的人文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不仅仅是教育者,更是引导者、帮助者。只有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教学才更能体现数学教育的人文性。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走下讲台,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师生关系处于平等的地位。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小学生可塑性较强,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成为主体,主动性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对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都有极大的好处,更有利于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中学习数学,避免单纯讲解公式、定理等数学知识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评价过程中更多的展现情感魅力,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评价。小学生年龄小,学习目的不明确,更需要老师的积极评价,尤其数学这种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科目,更应当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让学生树立好好学习数学的坚定信念。

第三、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单纯的知识教育只能培养出高分的学生却并不能培养出健康和谐发展的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发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数学是更偏重理性的学科,正是这种理性,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将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缜密、踏实、有条理的行为处事方式、一丝不苟的态度、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其次教师要注重教材中的数学史知识。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中孕育了诸如秦九韶、祖冲之等等数学大家,这些数学家的故事不仅可以教会学生相对应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后,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揭示生活中的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多的向学生介绍数学生产知识,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独特作用,领略数学的人文魅力。事实上,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也更容易在学习中学习独立思考和与人协作。

"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②小学数学作为小学的基础性科目之一,理应承担起对学生施行人文意识教育的重担。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了浅显的研究,期待更多学者和一线教师关注小学数学中的人文意识教育这一问题。

注释

①[美]M?克莱因,张祖贵译《西方文化中的的数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9

②杨秀治《教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37

参考文献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以上3篇小学数学教师论文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数学教师论文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