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教师的美喻【通用5篇】(老师的美喻有哪些)

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5篇教师的美喻,希望在教师的美喻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教师的美喻范文 篇一

[关键词] 隐喻 大学物理 教学

基金项目: 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SGH0902166);陕西教育学院教改基金项目(10JG0051Q)。

隐喻概念浅析

“隐喻”(metaphor)通称“打比方”,它是一种隐含着的类比,即以想象的方式将某物等同于另一物,并将前者的特性施加于后者或将后者的相关情感与想象因素赋予前者。[1]正如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所说:“隐喻的本质是以一件事或经验来理解和经历另一件事或经验”。[2]隐喻不仅是一个修辞学概念,即人们认知和表达诗歌、文学、哲学、自然科学有关题材时经常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思维认知和表达外在世界的一种工具。[3]因此,在日常的言谈交往中人们往往使用“隐喻”的方法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效果,从而帮助听讲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说话人所要表达的看法。传说宋代曾有皇帝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考全国画师,如何把“藏”字准确、生动地画出是画师们苦苦思索的难点,结果得第一名的画师画了崇山峻岭间有一年迈齿缺的和尚用一把破瓢和一只破木桶汲水的画面,以隐喻“深山藏古寺”的主题。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隐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俯拾皆是,换言之,人们日常生活的话语系统中基本上都具有隐喻的本质。[4]总而言之,隐喻就是基于相似性或类似性,在不同的经验世界或观念世界之间建立一种对应关系;其实质在于用一种熟知的对象和境况的词语隐喻地去谈论另一种不熟知的对象和境况,以便能够更好地把握它和理解它。[5]

物理学中有关概念和原理的隐喻性

物理学中不少概念、原理是极具抽象性的。对于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人们往往是借助于相关的隐喻系统来加以定义和描述的。在物理学史上,物理学家们就经常根据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从旧概念的“废墟”中借助隐喻来创造新的概念以适应后继研究的需要。

在17世纪,弗兰西斯·培根曾将“热”这一概念描述为“一种扩张的行动、不分布于物体的整体、只存在于其小部分,同时又互为制衡、互斥、被击回,因而物体会有一种不同的运动,永远在颤抖中挣扎、被回音所刺激,因而从这些颤抖、挣扎、回声中能冒出火及热的威猛。”此句话中的“扩张”、“制衡”、“互斥”、“被击回”等词汇以及“在颤抖中挣扎”、“被回音所刺激”、“冒出火及热的威猛”等说法就是使用了隐喻的方法。19世纪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也曾经如此描述电——“电的冲撞只在物体的有磁部分有功效。所有不带磁的物体似乎都能被这种电的冲撞所穿透,而带磁的物体或它们的磁粒子,能抵抗这种电冲撞的输送。因此,它们能被这些相争的力所冲动。”这里的“冲撞”、“穿透”、“抵抗”、“相争”、“冲动”也都是典型的隐喻语言。后来随着物理学向微观和宏观领域的推进,它所研究的对象已经越来越超出了人的感官所能把握的范围,变得越来越抽象。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许多重要概念如“麦克斯韦妖”、“介子皮袄”、“偶极幻影”、“电子云”、“势垒与势井”、“量子跃迁”以及“似星体”、“黑洞”和“蝴蝶效应”等概念,除了以隐喻的方式描述外简直就寸步难行。于是科学家们就有意识地对比抽象事物和具体形象事物后创造出来了上述这些具有隐喻性的名词。

总之,在物理学典籍中诸如此类的隐喻不胜枚举。随着一大批概念如此这般地由隐喻而生、拥有了确定的科学含义后,这些科学概念和原理就被广泛使用,从而形成建构科学理论的基础。它们对于人们理解和描述物理学研究对象的特征和性质及推进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完全可以说,在近代物理学史上,只要是在物理学上已经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概念,大都是基于隐喻方法而产生的。

综上所述,看似严谨、深奥的大学物理学完全可以、也必须使用隐喻的方法进行相关的表达。那么,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完全有必要且有可能使用隐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达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教学目的。

隐喻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隐喻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广为提倡的教学方法。中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就多次提到隐喻,如说“君子之教喻也……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在古代欧洲隐喻亦被广泛使用于教学,如亚里士多德就对隐喻的教育功能作过很高的评价,他指出:“怪异的词语只能使我们迷惑不解;常规的词语只能传达我们已知的东西;而正是通过隐喻,我们才能最好地把握一些新鲜的事物。”[6]近年来,笔者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深深感到,学生在《大学物理》日常学习中的最大障碍莫过于学生对于很多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似是而非,从而导致了机械记忆、死套公式等消极学习方式,进而影响学习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物理学中有关概念和原理的高度抽象化,致使学生一时半会难以用自己相关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来关联性地理解有关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笔者认为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该积极使用隐喻的方法来讲解有关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以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未知的知识。换言之,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要积极使用基于师生双方共有经验基础之上的隐喻,在教师的理性知识与学生的感性知识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赋予抽象概念、原理以生动的意义,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1.恰当运用隐喻可以化难为易,促进学生对有关概念与原理的理解

针对大学物理中存在的一些抽象概念与原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寻找合适的隐喻作类比,以便将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与已经熟悉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使抽象的概念与原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学生可用相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对新知识感知更清楚、理解更深刻。这样,既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感应电流的方向”对于初学者理解起来较有难度。课堂教学时就可以把“感应电流”形象地隐喻为一位“性情矛盾”的主人:在“客人”到访时(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增大时)他总是百般阻碍,表现出它“不好客”的一面;而当客人要离去时(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减小)他却总是对“客人”恋恋不舍,意欲将“客人”留下来,表现出了它“好客”的一面。又如在讲授“刚体的转动惯量”和“静电场中的高斯定理”时,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分别涉及到质量和电荷的三种分布情况——线分布、面分布、体分布及对应的三种密度——线密度、面密度、体密度,准确理解这些模型和概念是学生学习后续知识的重要基础。笔者在教学中就是采用了隐喻的方法,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三种食品米线、煎饼、馒头对上述三种分布情况进行隐喻,即将线分布比拟为米线的质量分布、面分布比拟为煎饼的质量分布、体分布比拟为馒头的质量分布;对应的密度就分别为单位长度上的质量为线密度、单位面积上的质量为面密度、单位体积上的质量为体密度。这一隐喻当即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建构起了线分布、面分布、体分布的模型,进而深刻地理解了线密度、面密度、体密度的概念。再如在讲解“电源的电动势”时,可用“水泵可以使水由水位低处经水泵移动到水位高处”来隐喻“电源的作用”;或者结合图示的方法(如图1),用“电荷搬运工”来隐喻“电源的作用”,即“电荷搬运工”将每一瞬时到达导体A的负电荷不断地送回导体B上(或者说,把到达导体B的正电荷不断地输送到导体A上)。这将会更加生动、直观明了地展示电源的作用,利于学生对于“电动势”这个抽象概念的认知和把握。

总之,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要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的抽象概念和原理,适当运用隐喻的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运用这些具体的、生动的、可感的事物来隐喻抽象的事物,可以避免纯粹的概念演绎和逻辑推理的枯燥和乏味,使学生在对物理学产生兴趣的同时,能够积极主动地理解所学物理概念与原理。

2.合理使用隐喻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大学物理学是一门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且带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它具有逻辑性强、科学思想丰富、研究方法多样等特点,因而亦被称作基础课中的领头学科。所以,《大学物理》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就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隐喻就是一种常见的创造性思维,它是在两个具有可比拟性的事物之间进行的思维,将抽象事物生动、形象化,唤起形象思维,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利用隐喻不仅如前所论可以达到触类旁通、化难为易的目的,也具有开启发散思维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具体到物理课堂教学而言,当涉及到物理学史上的许多著名发现事例或实验时,教师就可以对其史料予以提炼、加工和整理,让学生追踪科学家们的发现思路,体验其中所蕴含着的隐喻,从而达到启发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的。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想象原子的内部结构,就可以使用卢瑟福曾经用“太阳系”模型隐喻原子结构的说法,即用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事实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作轨道运动。而事实上在卢瑟福之前,汤姆逊已用“葡萄干蛋糕”来隐喻原子结构模型,即将原子隐喻为是一个小小的球体,其中充满了均匀分布的带正电的流体;球内还有若干个电子,它们都在这种正电荷液体中,就像许多软木塞浸在一盆水里一样,这些电子等间隔地排列在与正电球同心的圆周上,并以一定的速度做圆周运动从而发出电磁辐射,原子光谱所反映的就是这些电子的辐射频率。由于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总和与电液体所带正电荷总和相等,但符号相反,所以原子从外面看上去是中性的。在汤姆逊提出的这种原子模型中,电子镶嵌在正电荷液体中,就像葡萄干点缀在一块蛋糕里一样,所以被称为“葡萄干蛋糕模型”。卢瑟福正是为了验证汤姆逊模型,指导盖革和马斯登进行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原子的有核结构类似于各大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所以使用“太阳系”来作隐喻。

如前所述,各种物理知识之间本来存在着相互联系或相似的形态。因此完全有对这些知识加以分析、对学生进行类比训练的必要,从而使他们能把未知的问题与已经掌握的物理知识在瞬间内沟通起来,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如电磁振荡和机械振荡的规律是相似的。如果学生深刻理解了表征机械振动的物理及其变化规律,那么在讲授电磁振荡规律时,通过相似类比便可缩短掌握电磁振荡规律的过程。又如马可尼在研究无线电报信号发送时曾为如何成功地将信号发送越过大洋洲而一筹莫展,因为信号在发送途中会不断地衰减,而他始终没有找到克服的方法;一天他看到拉车的马匹由于体力不支在驿站被换成新的马匹,于是他从换马中得到启示,提出了在电报信号的发送途中建立中继站,以便每隔一段距离就可以把电报信号放大,从而保证了信号的顺利发送。在教学中对科学史上这些隐喻事例的分析,就能让学生看到各个物理学概念和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的作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目的。

3.巧妙利用隐喻可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保持学习兴趣

物理学作为一门充满着玄机因而魅力无限的学科,常被人誉为“科学之王”。它所蕴含的美是理性美,是内容真与形式美的结合。物理学之美融合了简单美、统一美、和谐美、对称美等等内容。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如能巧妙利用隐喻将物理学之美展示于学生面前,就可以使学生深刻领悟物理学的精髓和美妙,进而产生浓厚的热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是静止而是运动”的思想时,曾使用了这样一个生动、含义深刻的隐喻:一大群白羊在山坡上争食青草,奔跑跳跃,嬉戏角逐。我们在很远处观看时,好像在沉静的青山上点缀着许多小小的白点。这正像我们平时看到整块的物质是静止的,其实构成物质的微粒正像山坡上的羊儿一样在极活跃地运动着。[7]这就将生活经验和物理理论联系了起来,揭开了物理学神秘的面纱。再比如爱因斯坦曾给他的相对论作出的“解释”——“打个比方,比如你屁股坐在火炉上烤和坐在公园柳荫下与女郎谈情说爱,那么,同样的时间你觉得哪一个更长?”这其实也是一个隐喻,它形象地说明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使相对论变得比较通俗易懂。1986年8月在东京举行的国际物理教学研究会议(ICPE)上一位代表对“微观过程可逆,宏观过程不可逆”的现象作出比喻,一条黑狗身上生满跳蚤,一条黄狗是干净的,两条狗站在一起,跳蚤可以从黑狗身上跳到黄狗身上,可以从黄狗身上跳回黑狗身上,也可以再从黑狗身上跳到黄狗身上,跳蚤跳来跳去相当于微观过程是可逆的;但最后无论是黑狗还是黄狗都不可能是干净的,即从宏观上看,跳蚤从黄狗身上完全跳回黑狗身上,使黄狗重新干净这一宏观过程的逆过程是不可能发生的[7]。这是一个著名的物理隐喻,也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很好的教学素材。在教学中利用这样的隐喻完全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且在此基础上增进对物理学美感的体验。

总之,把隐喻理论应用于大学物理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对有关物理概念及原理的理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从而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首先,教师必须很好地理解科学隐喻;其次,教学所用的隐喻必须是师生都可理解的,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最后,在教学中要突出隐喻中本体和喻体的类似点等等。

参考文献:

[1]张沛著。隐喻的生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2].Lakoff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所明湘。试析科学隐喻词汇的构成和特征——基于《英汉地球物理探矿词典》中的科技英语词汇的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4]胡壮麟著。认知隐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

[5]蔡铁权著。物理教学丛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M].科学出版社,2005,2.第一版。

[6]叶建柱,林德宣。论隐喻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7.

教师的美喻范文 篇二

关键词: 教师 个人发展 互喻文化 实行原因 实行方式

美国人类学家M.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指出:“人类社会由古及今的文化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这段话引起了我的反思:是否在教育中也存在着一种“互喻文化”?是的,人类已经经历了前喻文化,现在正在经历互喻文化,将来可能要经历后喻文化。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时展的要求。什么是前喻文化?简单地理解,就是教师把自己准备好的课程知识以讲授的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即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弊端已被新课程理念所排斥。什么是互喻文化?应该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思想的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的互动等。什么是后喻文化?显然是在信息化非常发达的前提下,教学更多地体现为学生自学为主,学生主动与教师探寻、求教,甚至提醒教师的一种教学生存状态。

一、实行“互喻文化”的原因

1.知识经济的到来。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与新崛起的日本竞争激烈,在许多方面居于劣势。例如:日本钢铁、汽车公司比美国多4倍。日本人大量购买美国的大企业,甚至要买下美国的学校。日本人大声疾呼:“我们日本要把美国买下来!”当时,美国总统里根力图改变这种形势,组织各方面的有关人士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研究者认为不能亦步亦趋,而要另找捷径,利用自己的人才与科技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微电子及其他尖端高科技术的产业。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形势根本改观。如今,日本的综合国力只是美国的十分之一,落后了一大截。

在新世纪,人类可能面临新的挑战,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创新能力靠的是若干代人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地展现自己的个性,不断地使教育方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以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于是,我国教育机构得到扩大,我们应该学会互相学习,学生向教师学习,教师向学生学习。这样就会促使知识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使我国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中处于不败之地,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2.终身教育的实行。

一个社会需要不断创新,一个民族需要不断创新,这种创新只能靠我们不断努力翻新自己的观念。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完成终身教育。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增长和扩展的无限性特点决定了“学无止境”、“学无常师”,因此,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互相学习中,教师吸收学生的新思想、新观念等,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符合于新形式之下的国际环境;而学生吸取长辈的经验、看法等,才能使自己的新想法更加趋向于完善。

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终身教育的不断完善,促使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互喻文化”,教育也已经经历了前喻文化,现在正在经历互喻文化,将来可能要经历后喻文化。

二、实行“互喻文化”的方式

“互喻文化”的定义已经表明学生要向教师学习,教师要向学生学习,形成互学的观念。学生向教师学习,在我们看来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几千年中形成的“尊师重道”的关系,将我们社会中原本的教化者和被教化者分得清清楚楚。

1.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向学生学习。

今天的学生成长环境是开放的,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多向的,获取和知识途径也是多样的,既有老师、家长,又有电视等媒体,也有同辈群体。而长辈们的学生时代,整个社会是封闭的,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纵向的,来自成人世界的,或是来自父母,或是来自老师,或是来自成人世界编的书本。他们的知识来路是单一的,来自成人世界的教导,来自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不到一定的岁数是不会拥有的),因此,他们所了解的东西肯定是成人事先已经了解的,他们的见解和看法总归超不过成人。而现在学生所接受的东西也许会比教师的要多要全。

(1)欣赏学生的优点

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尚不成熟的学生,缺点自然既多又不善掩饰,常常让有些老师忍无可忍。在这种情况下,谈欣赏学生的优点,似乎有些牛马不相及。实际上,只要仔细观察学生,就会发现他们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优点。

例如:学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在某小学的11名学生的个案调查中,有10名学生具有某种特长,其中有的学生拥有钢琴八级、国际象棋二级的水平。1996年的独生子女人格研究证明了大部分的独生子女在20种爱好有6—13种的占65.2%。这些爱好对于提高孩子们的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家庭中,孩子们多种多样的个人兴趣对提高父母业余生活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父母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自己的各方面会得到提高。

(2)做学生的好朋友

教师一般都感到责任重大,所以常常对学生讲道理,而效果却不好。很少有教师意识到,教育效果与感情深浅关系极大。因此,尽可能多地与学生在一起活动、做平等的受欢迎的一员,与学生建立真挚深厚的感情,是特别有效的教学良方。有时,学生威胁说:“我不跟你好了!”“我不和你玩了!”许多教师不以为然,这并非明智之举。努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你会发现学生信任你了,你也更了解学生了。

2.学生要体谅老师,向老师学习。

“尊师重道”的观念影响了我们几千年,教师也正是在这种的观念中成长起来的,因此难免会有这种观念。学生要学会体谅老师,学会分析各种情况。

教师在肯定学生身上的优点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缺点,看到问题的本质。例如:学生缺乏适度消费的观念。我们常常听到学生们在一起比阔:

“我的电脑是多媒体,还有E-mail,他也有,我们可以用电脑对作业!”

“我大舅给了我888块,让我发发发!”

“我妈妈说期末考得好带我做飞机去泰国旅游!”

“我在大饭店过的生日,一个蛋糕就花了500元!”

说话时,学生们优越感十足,昂首挺胸对周围不屑一顾。学生们在外面看完了比阔的表演,接下来的一幕就是在家里质问妈妈爸爸:为什么不给我买某某同学那样的电脑?为什么不给我更多的压岁钱?……

学生在体谅了长辈们的前提之下,才会向长辈们虚心学习,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这不断追求发展,不断追求完善的社会中,人类为了适应这个社会的需求,也应该不断地追求文化方式上的改变,特别是“互喻文化”的提出,使教师和学生的一些观念、情感、价值观、态度和知识点等达到了一种磨合互补的阶段。这样,不同年龄段的人才会进步,世界才会达到一种平和的程度。两代人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将会是当代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马丁·布贝尔著。陈维纲译。我与你。

[2]玛格丽特·米德著。文化与承诺。

[3]教师博览。江西教育期刊社主办出版。

教师的美喻范文 篇三

1、一瓣之香:一瓣: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2、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3、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4、青过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5、无师自通: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6、良师诤友: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7、至圣先师:至:最。旧时特指孔子,现引申为形容教师德高望重。

8、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厌:满足;诲:教导。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导人从不厌倦。

10、经师人师:经师:研究或传授儒家经典的学者;人师:教人如何做人的师表。指教授经典学术的学者和培养人才品德的老师。

11、研桑心计: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12、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13、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众多的学生。

14、桃李满天下: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15、严师益友:严:严格;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老师和朋友。

16、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17、高足弟子:高足: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成绩优异的学生。

18、良师益友:能给人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19、学无师承: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点传授或未经名师传授。多作自谦之辞。

20、桃李门墙:门墙:指师门。指他人的学生或所栽培的后辈。

21、老手宿儒: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22、一字师: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2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比喻十分尊重老师。

24、谘师访友:谘:询问,商量。请教老师,问询朋友。

25、减师半德:指只学到老师的一半水平。

26、严师畏友:严:严格。要求严格的老师和朋友。

27、教无常师: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28、青蓝冰水:“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

29、尊师重道: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30、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31、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经师:古代教官;人师:为人师表的人;遭:遇到。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为人师表的人不容易的人难遇到。

32、悮人子弟:悮:耽误。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33、苜蓿盘空:比喻小官吏或私塾教师生活清贫。

34、宫墙重仞:宫:宫殿,古时也指一般房屋;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合七八尺。房屋的墙高达数仞。比喻老师学识渊博,不可能一下接触到。

35、桃李之教:指老师的教诲。

36、呕心沥血: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赞美教师为学生用心的艰苦。

37、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38、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39、误人子弟:误:耽误。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40、满城桃李:桃李:比喻学生。城中到处都有自己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

41、一炷心香: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42、立雪程门: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43、衣钵之传:原指佛教徒师父把袈裟和食钵传授给徒弟。()泛指前人思想、学问、技能的传授和继承。

44、门墙桃李: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45、不悱不发: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46、高业弟子:高业:高才,对别人学生的敬称。学业优异的学生。

47、一瓣香:一瓣: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48、得意门生: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学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49、入室弟子:入室:到家;弟子:学生,徒弟。指学问技能得师传达到高深境地的学生或门徒。

50、误人子弟:指误导别人的孩子,亦用来讥讽不称职的老师。

51、诲人不倦: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多用于赞美教师。

52、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赞美教师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53、冰寒于水: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54、门生故旧:指学生和旧友。

55、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56、门生故吏:故吏:过去的吏属。指学生和老部下。

57、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58、师严道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59、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60、教无常师: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61、减师半德: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62、圣人无常师: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63、火传穷薪: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64、冰寒于水:冰比水冷。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65、师严道尊: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66、良师益友: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67、老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68、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出处: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6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林,老江何必派我来帮助你?”

69、桃李遍天下: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70、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老师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71、尊师重道:尊:尊敬;重:重视;道:道理。尊敬师长,重视应该遵循的道理。

72、满堂灌: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观地将众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

73、共枝别干:比喻一个教师传授下来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教师的美喻范文 篇四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启示;策略

引 言

认知语言学建立“体验哲学”基础上,G.Lakoff、M.Johnson、R.Langacker 等学者建立了系统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它从人类的认知能力出发,解释了范畴化(categorization)、原型理论(prototype)、隐喻(metaphor)、意象图式(imageschema)等认知概念与语言的关系,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很有借鉴意义。然而,从中国期刊网(CNKI)来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的引进和综述方面,而“认知与教学”方面的论文不足20%。

一、范畴理论启示

范畴化概念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是人类对世界上的事物分门别类、使之概念化的能力。

Berlin 提出了原型理论,说明范畴内各成员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

范畴会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等因素而不同,第二语言习得需要了解另外一种语言的范畴化。如: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学习汉语量词有困难,经常会出现“一个天”、“一个年”这类的偏误,这是因为学习者母语中没有该语法范畴。

(一)要重视基本层次范畴语言点的习得

Brown等学者把范畴分为三个主要层次,分别是:上位层次范畴、基本层次范畴、下位层次范畴。其中基本层次范畴具有心理上的易辩性,人们能最快识别。

如:第二语言习得者先学会说“香蕉、苹果”等具体名词,然后才学会“水果”这一上位层次范畴词;先学会“猫、狗” 等词,然后学习上位范畴词“哺乳动物”和下位范畴词“波斯猫、狮子狗”。

第二语言习得者以基本层次范畴语言点为切入点,向上扩展为上位范畴,向下扩展为下位范畴,并能通过概念隐喻和转喻发展出其他抽象的范畴,从而能很好地理解目的语中的抽象概念。

如第二语言学习者首先学会表示深浅的“深”,后来才能读懂诗句“城春草木深”、“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深”。

(二)以原型意义为中心

原型是概念范畴中最典型的成员,教师要利用原型来引导学生去认知新语言点。

如“美好”一词,与“美丽”、“优美”等共有“美”这个语素,它们的意义也都基于“美”这一原型延伸开来。

教师在讲解词汇时,可同时列举几个形近的常用词,教学生辨析它们的语义联系、语义差异,指出它们的共同语素,减轻了记忆负担。

(三)比较目的语和母语范畴

两民族对范畴的认知方式不同,因此,两种语言中的词汇还有许多差异,常见的如:

Brother――汉语的哥哥、弟弟

Uncle――舅舅、伯伯、叔叔等

以上现象称为“词汇空缺”(lexical gap),两语言运用范畴字词来构词时差异有时会很大,如:汉语中的:鱼 带鱼 鲨鱼,对应英语是:fish hairtail shark。这个例子说明汉语大多采用定中构词法(如x鱼),因此“鱼”这个基本层次的词就会经常被用到,认识到这个规律,对外汉语教师教课时,就可以先安排学生学习像“鱼”这类的基本层次范畴的词,再教授“定中”这一语法,然后就可以构成一系列不同的词语了,这样大大提高了习得的效率。

二、概念转喻、概念隐喻理论的启示

概念范畴是由语言符号来体现的,但是有限的语言符号怎样才能表达无限的新概念?这就需要借助概念隐喻、转喻。隐喻、转喻不只局限于修辞学,而是人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认知工具。我们依赖熟悉的概念及其语言表达,把源域(source domain)投射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于是就构成了隐喻、转喻。

(一)注意目的语与母语的隐喻文化差异

隐喻具有普遍性,可以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汉语、英语中有很多相似的隐喻,如:

1、“时间就是金钱”(time is money)

2、“生命是旅行”(life is a journey)

转喻涉及“凸显”和“接近”关系,通常用事物容易被理解和感知的部分去代替事物本身,如:

1、水手(hands)

2、Heart――sweet heart、心――甜心、心肝

这些是对外汉语教学要利用的资源,孙德金(2006)指出“属于共知范畴的不教”,采取“零教学”策略。

对于汉语不同于其母语的部分,学习者会不自觉用母语的成分去替代第二语言相近的成分,这时要避免“负迁移”的发生。

英汉语言中都有用动物隐喻的例子,但是却存在差异,如:汉语中“龙”是高贵吉祥的象征,“龙凤呈祥”、“龙的传人”等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则认为“dragon”是邪恶的化身,如“real dragon shrew”(泼妇);汉语中“猫头鹰”是不吉利的象征,而英语学习者则多把“owl”看作是聪明者的代表,因此第二语言学习者熟悉目的语的隐喻机制很重要。

(二)隐喻能力的培养

以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侧重的是语言的交际能力,而对“隐喻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通常是死记硬背,效果差强人意。因此,现在需要从认知的角度解释语言现象、了解隐喻和转喻、了解第二语言的认知过程。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中高级阶段会学习更高层次、抽象的语言范畴,要理解抽象的概念域,隐喻、转喻是很好的认知方式。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隐喻能力:

1、多读诗歌

诗歌的生命是隐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第二语言习得者要通过多读中文诗歌及文学作品,对隐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2、教师运用隐喻解释多义词

汉语里多义词大多通过隐喻机制形成,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提的问题,我们认为很好理解,但是却解释不了,这种情况经常发生,这时就可以借助隐喻理论。

如“松花江”与“松花蛋”中的“松花”的解释,“八宝山”和“八宝粥”中的“八宝”怎么解释,“拦路虎”可以解释为“拦+路虎”,也可以理解为惯用语“拦路+虎”。

三、象似性启示

语言的“象似性”是说语言符号的所指与能指之间对应,并非巧合,有着非任意的、理据性的一面。象似性是对索绪尔“任意性”的革命,它认为语法是对人类认识过程、思维的真实模拟。在对外国人的教学中,英美国家的学生总会将地点状语、时间状语放在句尾,这是受到本族语言顺序的干扰,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度泛化,如:

“我把饺子吃在五道口”

还有不同语言之间存在不同的文化规约拟象原则:英语是right and left,以右为尊;中文则是“左右”,以左为尊。

四、意象图式启示

Johnson在《心中之身》中提出了意象图式,图式来自人本身与外界互动的感觉、体验。常见的有容器、路径、连接、上―下、前―后、部分―整体、中心―边缘。

意象图式概括了不同物体、事件的特点,有助于理解抽象概念。如“人脸”这一意象,千人千面,但是其意象图式是由代表脸、眼睛、鼻子和嘴巴的几条线组成,比较简单。

意象图式理论的作用,主要有:说明语义发展、量词教学、解释同义句式。

结 语

认知语言学解释了结构主义、形式主义不好解释的问题,将研究上升到认知的高度,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一条中间路径,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很有指导意义,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当积极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教师的美喻范文 篇五

1、最早的教师形象隐喻――桐子

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认为,我国历史上最早关于教师的隐喻当数“桐子”了。汉代文学家杨雄说过:“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师者,人之模范也”。“桐”与“童”谐音,系以“桐子”比喻儿童、童子,说明教师与儿童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认为:“桐子”指代的就是教师。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教师隐喻,距今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2、传统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蜡烛

提起“蜡烛”,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甘为春蚕吐丝尽,愿为红烛照人寰”常被用来歌颂教师。教师被比喻为蜡烛,而且是红蜡烛。正如意大利一位著名人士路费尼说:“教师就像蜡烛,点燃了自己,启发了学生。”这个隐喻突出体现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教师“如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育国家良材;似春蚕无怨无悔,毕生献给教育事业”,这幅教师自勉的对联正是对“蜡烛”称谓的认可和称颂。在教育战线的群芳谱中,在蜡烛颂里,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事迹,许多教师一身雅意,两袖清风,把人生的目标和追求寄托在“自避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树柱成天”的百年树人的伟业之中。“蜡烛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它的毁灭是光荣的!我愿意做一支两头点燃的蜡烛,照亮更多的人。”(夸美纽斯)教师用自己的生命之光开发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的文明,照亮千千万万儿童前进的道路,把学生从蒙童引向知识奥秘的宫殿,把充满童心和稚气的少年培养成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教师是“蜡烛”,在照亮别人的过程中也照亮了自己前进的道路――教师从职业中体验到了工作所带来的充实与幸福,获取人生价值的永存和人格的升华。

3、现代农业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之――园丁

现代社会教师形象隐喻包括两大模式:农业模式和工业模式。其中“园丁论”和“春蚕论”是农业模式的代表,“工程师论”则是工业模式的代表。

园丁原指从事园艺的工人,后来由于人们经常比喻儿童为花朵、幼苗,故比喻培育儿童的教师为园丁。这是自农业时代以来一直流行的教师隐喻,其喻义是:教师像园丁一样,对自己的培植对象细心爱护,辛勤耕耘,精心护理,使其茁壮成长。因此,把教师称作为园丁是最朴实、最形象、最富有田园诗意的比喻了。赵朴初先生在献给教师的散曲《金缕曲》中即采用了这一隐喻。曲云:“不用天边觅英雄,教师队里,眼前便是。历尽艰难终不悔,只是许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无怨无尤吞折齿,捧丹心,默向红旗祭。患与安,无论比。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才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热,无穷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对联表达了献身育人之志,他的这句名言也正好是教师作为辛勤园丁的真实写照。

4、现代农业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之二――春蚕

关于“春蚕”最早的记录见于《诗经》。而把“春蚕”进行拟人化的比喻最闻名的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至,成为传唱千古的佳句。著名画家潘兹的《春蚕颂》写道“春蚕化生,蕞而微虫;春蚕何取,一桑始终;春蚕春蚕,万世可风”,他对春蚕的品质进行了高度赞美。人们生动地把教师比作“春蚕”,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人们赞美教师就像春蚕一样“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著名教育家朱光潜说:“只要我还在世一日,就要吐丝一日,但愿我吐的丝,能替人间增一丝丝温暖,使春意更浓。”著名教育家吴玉章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陶行知先生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该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也就是说,教师是服务与奉献的职业,是无名无利也无炫耀资本的职业,只会默默工作,其品质犹如春蚕:春蚕冰清玉洁,气质高贵;春蚕食几茎绿叶,吐一片锦绣;春蚕生命不息,吐丝不止。春蚕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教师“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也只有光荣的人民教师才无愧于这样的称谓。

5、现代工业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人类灵魂工程师

早在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把教师比作“高明的雕塑家”: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师是塑造学生性格、沟通学生心灵的“思想搬运夫”。据考证,“人类灵魂工程师”一词最早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加里宁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从此,“人类灵魂工程师”成为教师特定的称谓,这也是社会给予教师的崇高赞誉。总理在《教育改革和向科学进军问题》一文中确认“教师是培养下一代的灵魂工程师”。

“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对教师科学、准确、高度的评价,教师不仅要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以“为人师表”的行为将自己的品德、人格、情操、责任感、爱心和献身精神承传和影响给每一个学生,塑造学生好的思想道德和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从“工程师”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被“塑造”、“雕琢”,而且还应该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教师不仅仅要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播者,更应该成为一个道德家,学生心灵的守护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重要的是一门艺术,需要师生的心灵沟通。一个有魄力的教师应该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5篇教师的美喻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教师的美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