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中学体育教师论文范文3篇

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3篇中学体育教师论文范文,希望在中学体育教师论文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一

关键词:会宁县;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体育教研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学校的体育教研活动开展得好,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学生的整体素质肯定也会表现得更加良好。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课程改革是整个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必须要跟上整个课程改革大趋势。因此,大力开展体育教研活动,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研情况一直令人担忧。体育教学质量也是十分低下,而长期以来沿袭的“放羊式”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形势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寻找对策,以有利于提高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教研水平,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是整合发挥各方面的能力,增加工作效率,是效益最大化的一门科学。管理是一个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学校体育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头,是一项立体的、全方位的管理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工作千头万绪。本文不仅从教研方面进行分析调查,也从农村中小学管理方面着手,希望能为相关行政部门加强会宁县中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调查抽样的方式,从会宁县周边33所中小学各选择了10名学生进行集体问卷测试调查、无记名答卷、统一指导语,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答卷。共发放问卷330份,回收330份,有效问卷33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在问卷调查中针对特定群体进行了访谈、实际现场调查、比较分析,并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

2.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表1是调查对象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89.7%的同学有兴趣参与课外体育活动,74.1%的同学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对身体有积极的影响。这说明会宁县中小学生对体育有较大的亲和力,有较高的主观认知,这得益于近年来会宁县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和积极推行市民健身计划,有效地宣传了体育与个人健康、体育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系,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认识到体育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不能忽视的是仍有少数同学对课外体育活动没兴趣或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这是一个潜在的体育教育群体,说明学校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还需要加强,应引起重视。

2.会宁县农村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现状

会宁县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开课率良好,其中93%的中小学每周的体育课在两课时及以上,但是体育课有不同程度地被其他课程侵占的现象。教学大纲与统编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调查显示,会宁县农村中小学执行教学大纲的情况为79%,总体执行情况良好。使用统编教材的情况为63%,整体形势不容乐观。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会宁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教案的书写率极低,有68%的体育教师不写教案,有些教师除了评定职称、评优需要外从不写教案。在仅有的32%的写教案的体育教师中也只有51%的教师完全依照教案上课。同时,调查也显示,会宁县周边农村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组织情况较差,由于场地、器材以及教师本身的原因,有80%的体育课教学组织混乱,有些教师甚至是完全采取“放羊式”教学。

3.经费投入

调查显示,县级财政在体育与卫生方面的投入几乎为零,即使有投入,也只是给现状较好的县城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包括社会性投入严重不足,体育方面仅有每年每生5元,远远满足不了开展正常体育教育的需要。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差别决定了其投入学校体育经费的比例。实行“一费制”后,农村学校财政比以往更加困难,整体办学资金匮乏,社会支持严重不足加之历史欠账太多,学校又没有其他的资金来源而造成了首先牺牲体育经费的现象。90%的学校体育经费达不到当年学校教学经费的5%,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卫生成了教育发展中的“重灾区”。

4.场地、器材以及师资力量

会宁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活动场地简陋,90%的学校没有200m2田径场,甚至没有跑道,几乎全部为土场地;75%的学校没有室内活动场地。所谓的室内活动场地最多只有200m2,基本是作为器材室使用,根本不能满足一个班甚至几个班同时上课的需要,阴雨天以及雨天后很长时间都不能进行正常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器材严重匮乏,许多学校大多只有几个篮球、几张垫子和少量的实心球、跳绳等,并且破损率严重。体育经费投入不足直接造成了体育场地器材的缺乏,85%的学校的体育器材不能够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15%的学校只能勉强满足体育课的需要。而对于全校性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体育器材的需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场地器材的缺乏不能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所能选择的项目只能是跑步、跳绳等单调的几个项目,并且只能满足极少比例的学生的需要。

调查还显示,体育教师缺乏,结构不合理。90%会宁县农村中小学缺乏体育教师, 学校往往让其他“主课”教师占用体育教师的编制,造成一所中小学往往只有一名专职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往往由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担任。农村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的比例占到95%,90%的兼职体育教师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专职体育教师学历起点偏低,大专以上体育教师比例为14.5%,并且大多以中师为起点进行函授学习获得的大专学历。体育教师工作繁重,待遇相对其他科目教师偏低,不能同工同酬。

5.领导参与体育管理工作情况

调查显示,会宁县大部分中小学体育分管工作由校长来做,小部分由教务主任管理,整体数据显示对体育工作的不够重视。由于农村学校一般都处在较偏僻的地方,上级教育部门下基层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很难发挥出他们自身的职能优势,对学校体育教研工作的指导也只是“蜻蜓点水”,更难说有很大的指导监督力度了。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调查显示会宁县周边农村中小学目前仍存在体育场地不足,体育器材严重短缺的实际情况。

(2)主管领导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对体育不够重视,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整体不高。

(3)体育经费严重不足且不平衡。体育课开课率和执行大纲情况良好,但使用教材教案的编写、执行以及教学的组织情况不容乐观。

2.建议

(1)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职教师比例。农村中中小学校兼职体育教师比例较大,应按照国家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编制标准配备到位;对现有的专兼职体育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进修与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进一步稳定现有队伍,逐步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通过宣传表彰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2)县一级教研部门,要尽快地转变工作作风,充分地利用其职能及能力优势,深入农村中小学,加强体育教研的指导,积极传递外部的教改信息,更好地发挥指导、监督作用。农村体育教师应有时代的紧迫感, 充分认识到自身能力及水平的不足,积极地参与各种自学、函授、培训等继续教育,并且要积极地参加教育科研,开展课题研究, 认真地撰写学科教学论文,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3)坚持以学生利益为核心。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书育人,因此建立校体育管理体制应该把教书育人作为宗旨,良好的学校环境是学生健康的基础保证。学校在建立体育管理体制及相关条例时,应根据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和历史使命来建立和规范中小学的体育管理各要素和各环节,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在体育器材不足情况下,我们要创新改造仅有的器材,根据器材的特点,尽量开发一切可以使用的体育器材资源。例如,乒乓球可以当体面乒乓球、对墙乒乓球等。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绳投掷,踩龙尾等。仅跳绳,陕西的一位体育教师就创造了一百多种跳法。小皮球可以用来踢足球,也可以用来投掷,还可以用来打篮球,还可以打保龄球等。

(4)体育教学是师生间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相互存在一定的制约性。素质教育要求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已面临挑战。为了适应体育素质教育的要求,应建立多元化的体育课堂组织形式。笔者认为,采用按男女分组、健康分组进行分组教学,并努力做到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加强“个别化教学”、“能动教学”、“兴趣教学”,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施华强。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研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2(1).

[2]杨文娟,芦平生。甘肃省中小学学校体育管理现状调查及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100-102.

[3]于向。浙江省农村普通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7(4):65-6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的几点意见[EB/OL].[2002-09-10].省略/edoas/website/8/info12342.htm.

[5]王哲。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改革措施[J].内江科技,2008(1).

(作者单位 会宁县第三中学)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中学体育教师论文 篇二

1巧设语言疑问,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趣和兴奋地智力内心状态,才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在使用语言技巧的的时候应该巧设悬疑,并采用提问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突破学生受固定知识的限制,变无疑为有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吸引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探索思维,使课堂教学能够有效的开展。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掌握知识的能力以及掌握体育的基本动作技能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思维方面出发,结合实际的教材内容,巧设语言悬疑,体现教师语言艺术性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武术练习的课堂上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编一些比较顺口的词语或顺口溜,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记住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名称,比如说"马步横打"、"抡臂砸拳"等等,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可以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

2在教学中要适时、有节奏的运用语言

突显语言的艺术性价值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在重视课堂语言运用的同时,还应该重视语言的节奏和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语言,不同的情境下采用不等同的教学语言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更能突显教师语言的艺术性价值。快速地教学语言是不可取的,不能被广大学生所接受的,因此,在实际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慢节奏的使用语言,并通过一定的动作技巧来伴随着课堂教学的开展,这样既突显了语言的艺术性,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力和训练情趣。所谓慢节奏的教学语言不是漫无目的"慢"教学语言,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掌握基本体育技能的情况来确定的。如果教师能够做到适时、有节奏的运用教学语言,突显教学语言艺术性的价值,这样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就能够有效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体操运用中的跨跳抛绳的动作的时候,众所周知,这一个动作具有很高的要求,既要将绳子抛到一定的幅度,又要要求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优美的动作和姿态。此时,就需要教师及时的运用准确、规范、标准、激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提示与鼓励,使学生在教师的支持与鼓励下,快速的掌握抛绳的动作与技巧,使学生能够对抛绳的力度、顺序等基础性知识有效地掌握,进而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体育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结语

中学体育教师论文 篇三

关键词:师生关系;主体教育观;主体交互性;回归生活世界;工具理性

“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也是世界性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主体教育观日益成为教育界研究课程与教学的趋势之一。新时代背景影响下,学者对师生关系研究渗透主体教育价值观的指导。

一、研究现状

本文以1990~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发表的有关“师生关系”研究的论文为依据,述评其主体教育价值观视域中的动态。在近二十年的研究中,学者以主体教育价值观理念探讨师生关系的研究与日剧增,议题围绕主体教育观内涵:交互主体性与回归生活。

(一)交互主体性是研究的核心

众多学者批判传统教学的工具理性、师道尊严的传统领导方式、权威式领导、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将学生成为知识灌输的机器等现状。也有学者否定“学生中心说”、“教师中心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研究者对师生关系的认知、构建以主体教育价值观指导。

(1)理论认知强调主体间性。理论的认知对教育活动的开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象学、解释学、交往论、对话论、后现代思想成为国内学者阐述师生关系的基础。在诸多认识的基础上,学者提出师生关系的应然状态。如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我-你”平等的交往关系、双向的交往关系、伙伴关系、理解型师生关系、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可以看出,主体教育价值观中的主体交往性是师生关系研究的焦点。

(2)关系构建强调主体交互性。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一直是教育的话题。教师具有的教育者地位,学者更多的是对教师的研究。学者提出构建师生关系,教师要信任、尊重学生,与学生共同探讨、分析问题。教师发挥主体性、参与性、创造性,学者对教师角色的研究突出双边性、参与性、主体性。教师角色要改变,教师从教育者到引导者的转变;教师的潜角色应为学习者;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建设者,知识的传递者向研究者转变。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变化,时而作为教师,时而成为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也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主体性的发挥,教师应自觉进行反思教学,做反思型教师。另外,师生关系的构建的研究更加体现于动态中-即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强调主体教育价值观的交往性突出。教师和学生不是单向的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是双向的交往,双方都要积极、主动的参与。诸多学者基于此认识,提出“对话型”的教学形式;对话的教学形式是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的方式;对话是你―我师生关系的实质。

通过以上学者对师生关系的研究,主体教育价值观蕴含的主体间性、交互性在指导师生关系的认知、构建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展现直接的主体观念指导。

(二)批判纯粹的科学性研究的议题之一

根据学者对主体教育观的阐述,这种教育价值观提倡人文与科学的结合,提倡回归生活,批判纯粹的工具理性。提倡批判性、参与性、情感与体验。近三十年主体教育价值观视域下的师生关系的研究开始关注这一点。

学者认为传统理性保障下的师生关系用一些条条框框只加强了师生之间表面的形式化的联系,而疏远了师生间心灵的实质性的情感交流。师生关系不只是奔向目的的手段,而是一种现实生活的体验。有学者认为生活认识论,走向了向生活世界回归之路,在生活认识论的视野中,意味着教学研究者与教学研究对象之间展开的平等交流、沟通和互动的过程。生态主义视角下认识师生关系,以生态价值为教育价值取向,是体现生态精神诉求的教育交往关系,是师生在共同体验的生活世界中建构的生命关系、生活关系与教育关系的统整和谐关系。现代教育观强调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在现代教育来看,“教育意味着发展”,“意味着生活”、“注重学生的主动发展”。有学者提出情理交融式的师生关系。也有学者认为师生关系的转型,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加强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情感和人文成分。

主体教育价值观不仅强调其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性,其本质在于回归生活世界,目前学者在师生关系中主体教育价值观内涵中批判纯粹工具性的研究与其主体间性内涵相比较为单薄,目前更多的是理论指导方面体现了回归生活世界的关注。

二、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近20年,学者对师生关系的形成、发展、提升与升华都展现明显的主体教育价值观指导的趋势,主体教育观提倡的尊重性、交互性、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学者在理解、分析、构建师生关系的研究中予以关注。但是目前师生关系研究中的主体教育价值观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研究内容上,对主体教育观的内涵之一――主体交互性,关注与思考较为集中,而“人文与科学”,批判纯粹理性的单独研究尚处开始阶段,大多仅包含在强调师生关系的交互性中探讨。这也同时说明目前学者对主体教育观的内涵并未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在研究角度上,对主体教育价值观的阐述过于重视西方的理论,忽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指导。况且比较视角下研究主体教育观的师生关系在国内凤毛麟角。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前对主体教育价值观形成全面、深刻的理解是必要的。在正确的课程观的引导下,才能保证教育工作的开展,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才可以对师生关系的认知更加透彻。对西方理论借鉴时,应避免“生搬硬套”,同时,应汲取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精华指导教学。这样有利于保证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主体教育价值观顺利发展和指导教学。

参考文献:

[1]吴积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J].教育探索,2000(4):18

[2]沈东华。师生关系新论[J].教育新论,2003(5):44

[3]于忠海。教师的潜角色定位――学习者[J].教育评论,1997(4):34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3篇中学体育教师论文范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中学体育教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