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学校防震减灾标语(最新8篇)(幼儿园防震减灾显示屏标语)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本名为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故世人称其“孟襄阳”,因没有入仕,所有又被成为孟山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下面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8篇学校防震减灾标语,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孟浩然简介的写作思路。

孟浩然简介 篇一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张丞相:指张九龄。

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③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⑤济:渡。⑥端居:安居。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人。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孟浩然的诗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死后不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保存。现有《孟浩然集》。

小樱桃读诗词:

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点,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浩渺。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浑然。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浑壮观,表现了一种汪洋恣肆、海纳百川的意境。全诗“体物写志”,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渺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声。该诗含蓄委婉,独标风韵。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维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因此经的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故而得名。

①安西:指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②浥:湿润,沾湿。③客舍:旅店。④柳色: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小樱桃读诗词:

本诗为赠别而作,后有乐人谱曲。题中王维这位姓元的友人奉命前往安西,王维在渭城送别。 前两句分别写明送别时间、地点和氛围。后两句说明了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免不了经历万里的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浸透了诗人全部情谊的琼浆玉液。这里面不只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的体贴。

青门柳

唐·白居易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①青门:古长安东霸城门 ,俗称青门。

②青门柳:“柳”与“留”谐音,离别赠柳表达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小樱桃读诗词:

孟浩然简介 篇二

摘 要:陶渊明与孟浩然是中国古代比较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们的诗分别代表了诗歌的两种发展方向:田园诗和山水诗。在中国诗歌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他们诗歌的相似和相异处进行分析,力图解释出陶孟诗歌的特点。

关键词:山水诗;田园诗;相似;相异

自从南北朝出现了山水田园诗以来,中国的诗坛上又多了一种新题材和新的诗歌动向,并一直延续下来。其中以陶渊明和孟浩然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将山水田园诗演绎的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分析山水田园诗自然要以他们为范例。这样才更见得条理清晰,使人信服。

陶诗的题材主要有五大类:田园诗,咏怀诗,行役诗,赠答诗,咏史诗。但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田园诗。可以说,陶渊明整整开创了一个诗歌流派,他对田园的热爱是非同一般的。孟浩然也是一位隐逸诗人,他偏爱山水田园,写下了很多清新风格的华丽诗篇。

一、陶孟之同

同样是怀才不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一心只向往于山清水秀田园中,同样是才华横溢,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怀有崇高的人生期许,并有着深深的济世情怀。也同样都写出了千古流传的华丽诗篇,为后世所垂范,同样的风格却是清新秀美,一泄千里,风光无限。

陶渊明的田园诗大都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生活的简朴表现出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或春游,或饮酒,或登高,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篱,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见茁壮的桑麻,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①也正是由于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豪迈情志,他才得以遨游天地之间,探寻没心深处最隐秘的情怀。无论如何,离开田园的陶渊明是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真正的隐士的。于是,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强调:“闲静少言,不幕虚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在屡仕屡隐之后,陶渊明终于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归隐田园,忘却故我,努力创造适合己居的山水田园生活。在那篇著名的《归去来兮辞》中,他开头便发问:“田园将芜胡不归,即自以心为行役,奚惆怅而独悲?”归隐对他来说是一种心灵的解脱,是一种彻底的释放,有一种历经千山万水找到家园后的归属感,安定感。

孟浩然也是同样,他在早年曾有入仕的愿望。他发愤功名,他勤奋读书,但是最后却没有换来他想象中的荣耀和地位。他在《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首诗是赠给张说的(一说张九龄),“临渊羡鱼”而坐观垂钓,把希望通过张说援引而一登仕途的心情表现的很迫切,有一种不甘寂寞的豪逸之气。故诗写得境界宏阔,气势壮大,尤其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是非同凡响的盛唐之音。孟浩然秉性孤高,不愿折腰屈从。当他求仕无门,就高吟:“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于是,走向山水,寄情于自然之间以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他写下了《宿建德江》《过故人庄》《耶溪泛舟》等优秀诗篇。可以说,孟浩然的这种性情正造就了他在山水田园诗中的游刃有余,造就了他在诗歌史上的不同凡响,让他在山水间充分体味到了难以言说的自由与欢乐。陶渊明大概是受了当时社会习气或者文坛风气的影响,他的诗风一直都是平稳畅达,清新自然,朴实无华。那首《归田园居》中“少无适俗运,性本爱丘山……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写的明白如话,让人一目了然,那种平民生活的图景跃然纸上。不用多想,即能看出作者闲适自安的心境,诚无愧为田园诗的楷模。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也是如此,“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同样的明白如口语,生动活泼地展现了一副农家乐,那种清新的笔法跟陶渊明如出一辙,似乎是有意模仿吧!这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他们的诗风关于田园的描写就是如此的相似。甚至连那首脍炙人口的《春晓》,也透漏着些许陶诗的风格和烙印。诗人自身境遇的相仿本来也可能引起他们诗风取向的相同吧?在我看来,这只是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拥有高洁的人格,坦荡的品性,智慧的心灵和不屈于世俗的特立独行。于是,成就了他们的生前身后名。

二、同中之异

虽然陶孟诗是如此的相似,但是不怀疑他们也有相异的之处。先从题材说起。田园诗和山水诗往往并称,但这是两类不同的题材。田园诗会写到农村的风景,但其主体是写农村的生活,农夫和农耕。山水诗则主要是写自然风景,写诗人主体对山水客体的的审美,往往和行旅联系在一起。②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的诗属于田园诗,而孟浩然的绝大部分诗应该归于山水诗,这也是两种不同的诗歌描摹对象。陶渊明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是一种开创。他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韵味,发现对他来说有重要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由此,我们读到了日间劳作的场景,“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我们仿佛切身感到了劳动的艰辛和不易。从而,深深地为陶渊明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的诗风所打动。

其二,孟浩然较之陶渊明,对山水的刻画更多,更精。如他的《耶溪泛舟》:“落景馀清辉,清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这四句清新自然,一副落日的美景立现眼前。孟浩然对山水情有独钟,他所向往的也正是这种泛游于山水间的旅居生活。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华子冈》:“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稀。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两首诗都写得大气自然,感人至深。孟浩然的乘舟行吟之作,给人以洗削凡近之感,情思的净化,语言的省静和诗境的明秀融为一体,将淡泊纯净的山水之美透彻地表现了出来。③他的语言是省静的,但比陶渊明的朴实更显得空灵透脱,自有一种不输陶诗的风范。他的语言似乎更加优美,更加清晰,更加灵动,更加秀逸,深深地吻合了山水那种灵秀通透的美感。

其三,我们了解陶渊明,还可以看出,除了诗的题材和手法并不一致外,诗风也是不尽相同的。陶渊明的语言通常是平静的,但那是具有高密度的平静。平静的内部,复杂而浓厚,并在激烈碰撞冲突。就像深渊之水,表面沉睡在一片令人静穆的碧色之中,可在它的底下,几股相互矛盾冲突的潜流在撞击着,争斗着,它们的力量的平衡产生了表面的沉静。④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陶诗比孟诗更深沉,更老练。孟浩然显得比较率直,比较豪爽,虽然他也有不平,但他更达观、更能释然。

要之,两人的诗风有相近,也有相异。我们在研读他们作品时更多的是一种享受,是对山水田园的敬畏,也是对自然人生的热忱与殷切的盼望。虽然诗风有别,但是诗意确是如此的相近。特别是两位诗人驾驭语言的技巧,更是炉火纯青,妙手天成,这尤其值得我们探讨与思考。(作者单位:喀什师范学院)

注释:

①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教出版社,63页。

②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教出版社,63页。

③ 罗宗强:《中国古代文学史》,高教出版社,320页。

④ 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复旦大学出版社,章培恒等译,185页。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教出版社,第二版。

[2] 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3] 罗宗强:《中国古代文学史》,高教出版社。

[4] 彭定秋:《全唐诗》,中华书局出版社,1998年版。

诗人孟浩然简介 篇三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湖北襄阳人,是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漫游和隐居中度过的。在青年时期,他“漫游五湖、三湘”,饱览了祖国的山川胜景,从而不断地扩大艺术视野,丰富了诗作的内容。孟浩然的诗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抱负,给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在*文学史上,人们公认他是从初唐陈子昂到盛唐李白、王维这个过渡时期中最有成就的一位诗人。◆

诗人孟浩然简介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校防震减灾标语 篇四

1、防震减灾人人抓,幸福社会千万家。

2、防灾求得**在,减灾换得幸福来。

3、少一分天灾人祸,多万家**幸福。

4、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

5、地震无情*有情,灾害无情人有情。

6、地震无情人有情,奉献爱心见真情。

7、提高防震意识,落实减灾措施。

8、让我们团结奋进,互相温暖,****。

9、地球是我们的家,此时防灾减灾靠大家。

10、动用各种渠道,保证物质供应,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1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12、人人提高防震意识,处处化解震害危机。

13、普及防震知识,提高减灾意识。

14、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建设**美好家园。

15、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

16、团结一致,百折不挠,奋力拼搏,抗震救灾。

17、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此时构建****校园。

18、心连心,手牵手,共同渡过难关。

19、认真**,积极发动,全面开展生产自救。

20、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

21、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共同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

22、天灾无情人有情,防震减灾要先行。

23、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社会抵御灾害能力。

24、灾害伤人又损财,防灾到位少麻烦。

25、加强防震减灾,关注生命安全。

26、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27、灾难可以预防,生命不可逆转。

28、参与抗震救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9、科学预防地震,远离灾害伤痛。

30、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告诉灾区人民:此时我们的心和你们紧紧相连。

31、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2、科学防震减少损失,轻视防震罪责难逃。

33、发扬不屈不挠的决心和勇气,此时克服地震灾害。

34、普及防灾知识,弘扬减灾文化。

35、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36、灾难需要永记,防患始于未燃。

37、积极行动起来踊跃为地震灾区人民捐款。

38、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39、灾难面前人人平等,注重预防人人有责。

40、防灾减灾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

41、防灾减灾人人参与,**社会家家受益。

42、防森林火灾,保绿色家园,此时筑生态屏障。

43、防震减灾须抓好,社会安定最重要。

44、献出我们真情爱心,全力支援灾区人民。

45、防灾减灾,守卫我们的生命与家园。

46、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靠大家。

47、加强防灾减灾,共建**山西。

48、莫道防灾要花钱,减少损失加倍还。

49、持续发展须防震,以人为本要减灾。

50、群策群力防震减灾,此时同心同德利国惠民。

孟浩然简介 篇五

本文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词及曲式特点来探研其演唱特点。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吟诵性;韵味;润腔

艺术歌曲是一种西方的声乐体裁。自二十世纪20年代,这种形式传入中国,结合中国的诗词及民族音乐元素,出现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它是中国古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声乐体裁,它所传递的是中国悠久的文化特有的魅力。古诗词艺术歌曲中既有古诗人、词人的情感和思想,又有作曲家赋予今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者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通过对中国古诗词的时代背景、意境的分析与把握,准确理解乐曲的情感内容,知晓曲中人物的心境以及作曲家所赋予的新的情感,从而全身心地融入到歌曲所要传递的情感之中,更好地表现其艺术魅力。

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意境

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歌词部分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家喻户晓的名作,关于这首诗,后人持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多数人认为是表达了李白送故人远行时的惜别怅望之情,如《唐诗绝句类选》中说:“末二句写别时怅望之景,而情在其中”。裴斐在其《李白诗歌赏析集》里更是将“怅望”之情向上推了一层,他说:“孤帆的形象本已令人伤心,何况这影子正一点点远去,终于消失于碧天之外。眼前只剩下滔滔江水如思念之情一样,滚滚流向天边。”

(1)单从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来看,仿佛作品只是表达了李白送孟浩然依依不舍之情,但结合李白、孟浩然的生平以及作诗时两人的处境,发现这首诗的感情层次非常丰富。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春,孟浩然由武昌去广陵,李白为其送行时所作。这时的李白初居安陆,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正值年轻快意之时,在武昌与长他12岁的孟浩然相遇,而孟浩然当时已诗名天下,两人一见如故。这次的离别正处在太平繁华的开元盛世,唐代的诗人多放浪不拘,孟浩然也不不例外。从黄鹤楼到扬州一路繁花似锦,且扬州在当时是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地方,当时的孟浩然对其前途正充满信心,李白又是爱好游览、情怀浪漫的人,对这次孟浩然去扬州一行煞是羡慕。由此分析,这首千古名作中开始是李白回忆送孟浩然远去的不舍场景,但其中夹杂着李白对孟浩然此行的羡慕与向往,演唱时一定不能只单一的表现不舍,而是要有层次有内容的去表现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是用了崔颢《黄鹤楼》诗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中驾鹤飞升的典故。

(2)这句诗表层的意思是说孟浩然和李白在黄鹤楼辞别,但从当时二人的心境来分析,是李白羡慕孟浩然此去如同仙人驾鹤而去一般潇洒、快活,情感的基调实为开朗、明快。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将时间去往的地点交待清楚。在有第一句的铺垫的情况下,这一句的深层次的意思为在三月美好的春光里,孟浩然如同驾鹤的仙人一般潇洒的去往了繁花似锦、佳丽汇聚的扬州,李白煞是羡慕。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不仅形容李白望着远去的船帆不舍,承接前两句,可见还有对孟浩然如仙人驾鹤般去往扬州做美好的“扬州梦”的羡慕和向往。

只有准确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我们才能够把握词曲的情感,在演唱词曲时更为准确的传递古人的情怀和当时的意境。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曲式特点

此曲是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于1988年完成的,此曲旋律优美、意蕴悠长,雅俗共,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曲目。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旋律运用了传统的中国五声音阶调式,旋律为D宫调式,在创作上融入了中国诗词的韵律和吟诵感,极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国古代音乐的风貌。”由于刘文金对民乐的熟悉和喜爱,开头的钢伴部分用了自由且渐快的散板,模仿古筝的演奏及琵琶的震音效果,表现长江波浪起伏的画面,从而营造出古朴、飘逸的意境。主旋律可分为五个乐句:

第一个乐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楼”这个字结束音在A徵音上。这一乐句沿用了前奏部分的散板,以吟诵的自由式进入犹如诗人吟唱一般,奠定了整曲飘逸、洒脱的风格。

第二乐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州”字结束音落在F角音上。此乐句由第一乐句的散板进入慢板,4/4拍,并融入了戏曲的音乐元素,旋律抑扬顿挫,很是欢快、洒脱,刻画出李白对孟浩然前去扬州的羡慕、喜悦之情。

第三乐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落音在B羽上,“碧空尽”三个字与前四个字形成音符上的大跳,将情绪推向更上一层,为第四乐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高潮做了铺垫。

第四乐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流”落音在F角音上,为五个乐句中的最高潮。

第五乐句的“唯见长江天际流”,虽词与第四乐句相同,但“流”字落在D宫音上,是续第四乐句高潮之后的一个补充。

五个乐句内在的起承转合使乐曲犹如连绵的山峰,层次分明、洒脱悦耳,使诗作意境的表现更是非常贴切,

乐段反复有变奏的性质,既和前面的乐旋律紧密相连,又形成了发展的关系,特别是结束句重复的那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将大诗人李白的浪漫和感性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整首歌曲有很多的装饰音,并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戏曲音乐元素,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使得此曲演唱起来更有古诗词的韵味,也使演唱者可以更容易的把握这首古诗词的意境。全曲格调高雅,回味无穷,刘文金用自己内在的文学修养和对民族音乐创作的深厚功底赋予了这首古诗词新的艺术生命。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演唱特点

这首作品很多的演唱版本都是男声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姜嘉锵的版本,他演唱此曲时的咬字、韵味把握的较为贴切。而作为女声演唱此曲时,应注重诗人形象的塑造,并避免声部不同带来的弊端。

在对作品的词、曲进行准确而透彻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对歌曲演唱技巧的设计与把握是十分重要的。演唱的方式、方法也将直接影响着作品情感、意境的传递。下面从演唱气息的运用、咬字的把握、润腔及音色的控制等方面来分析一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演唱特点:

(1)气息的运用。分析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与孟浩然的欢别之作,因此在气息上应该要流畅、连贯。歌曲中很重要的休止时,呼吸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高音部分的气息支持很重要,腰、腹部的力量一定要加强,保证歌唱的平稳性,使高潮部分的情绪饱满、体现出诗者所当时的心境,如歌曲倒数第二句“唯见长江天际流”中重复的那个“天际流”,在曲调上达到了全曲的最高潮,这时的气息一定要比其他地方更加结实、有力,以表达李白当时的情怀。

(2)咬字的把握。演唱中国声乐作品讲究“字正腔圆”,尤其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更要注重其字头的咬法与元音的归韵,这也是表现古诗词艺术歌曲浓郁民族风格的重要部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咬字是演唱特点的重中之重。如“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人”字的发音“ren”,这个字有两拍,而且又在散板部分,字头“r”要咬的清晰且慢,元音“e”和尾音“n”要快速的归韵到头腔上,使歌曲的吟诵性得到很好地表达,犹如一个诗人在吟唱。“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三”字只有半拍,但在咬这个字的时候一点也不能马虎,要将字头“s”用舌尖抵到牙齿,字腹“an”要在鼻腔里迅速归韵。“州”字要咬住字头“zh”,后面再缓慢的过渡到“ou”,过渡时要自然等等。

总之,咬字要遵循“依字行腔”的原则,从而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使歌曲的古典气质得以体现。

(3)润腔及音色的控制。董维松在其《论润腔》中说到:“‘润腔’一词,现在人们用的很普遍,也以此写过许多论文。但这应该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学术术语。”

润腔中常用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装饰音有倚音、连音、波音、颤音、滑音等。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这些装饰音也均有出现,如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的“人”、“西”、“楼”都有倚音,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月”字用了波音,“州”可以用滑音去润腔,全曲的最后一个字“流”的最后一个音则可以运用颤音、渐慢收尾音来润腔,以体现全曲的结束感以及李白望着故人远去、天水一线的画面。润腔中还常用以语气助词,在本曲中,倒数第二句反复的天际流前面我们就有用到“啊”这个语气助词来润腔,以突显故人的吟诵韵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音色的控制也是演唱此曲的重要环节。本人认为在演唱时应对声音的明亮度、音的强弱变化都加以控制,既要让声音听起来厚实、自然,又要有诗人一般的潇洒韵味在里面。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是散板,在声音上可以先轻起,“故人”字模仿箫的音色,“西辞”的音色开始渐渐变明亮,体现整首诗的明快基调,“黄鹤楼”三个字在中音区,音色则要自然、流畅、厚实为宜。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整体都以明快的音色去表现,以突显春光明媚的三月孟浩然这一去让李白多么的羡慕,声音要稍稍靠前一些。第三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声音不能太实,可以往后靠一些,用半声去处理,来描绘望船远去的画面。第四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处在高音处,声音要和前句形成统一,不可太实,运用高音的弱处理,延续其画面感,也刻画诗人潇洒、浪漫的人物性格。后面的反复也可遵循上面的用声原则。全曲在演唱时,声音有实有虚,强弱变化有序,使歌曲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要想将此曲演唱的韵味十足、情感贴切,无论是用气、咬字还是在润腔及声音的控制上都要下足功夫,力求做到每个字的发音、归韵、重音等都要准确。

4 结语

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与关注的当下,要想将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好,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中国是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大国,故人留下的文化财富,今人可用现代的手法去发展它、创新它,更要很好地去继承它、发扬它。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来探研其演唱特点。该曲只是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一个实例,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宝库,有待于我们更好的去挖掘它、探索它。

如何让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更加符合其诗词的意境以及当代人的审美,是我们需要继续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还要不断的努力,让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发行,1988.

[2] 左汉林:“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新意”[J].宁夏大学学报,2006(01).

[3] 张塘林:“浅析古诗词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J].北方音乐,2012(02).

[4] 董维松。“论润腔”[J].中国音乐,2004(04).

孟浩然简介 篇六

关键词:王、孟山水诗;“无我之境”;“有我之境”

一、“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

国学大师王国维将诗词作品的境界划归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1]这段话从物我关系出发,将移情于物,以己著色于物的诗歌称为“有我之境”;将物我相融,超脱于己的诗歌称为“无我之境”,并且对这两种境界做出了高低优劣的判断,以“无我之境”为尊。之所以有此判断,笔者认为与佛道思想长久以来对于诗评的影响有关。

道家的一个核心理论是破“名义”,认为“名”是人的一种分辨意欲,道家信奉“言者不知、知者不言”,对于大千世界,我们是沧海一粟,要对这个世界进行言说、分辨和质疑,这种行为本身就值得商榷。“‘名’是执一面废全,‘名’是从个体出发,定位,定向,定范围,‘名’是‘以我观物’”[2],所以要破名去名,就要“以物观物”,主体虚位,消除物我距离。道家思想对于后世的诗歌创作以及评论都有极深的影响,依循道家的理论,在创作过程中如果诗人能够主体隐退,万物呈现其本来面目,按照王国维的说法,就达到了“无我之境”。产生于盛唐时期的佛教特殊派别――禅宗,它对于中国诗评也影响颇深。禅宗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3],于是有了“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六世祖慧能“既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耳”等佛教谒语。在诗歌创作上,禅宗与道教相似,要求摒弃个人的分辨之心,排斥情感参与,提倡以空明寂静之心来感受作为整体的世界,达到“无我之境”。

二、王、孟山水诗境界之比较

本文所说王维山水诗的“无我之境”并不是就王维的所有山水诗而言,而是针对其整体诗作最突出的特征而言,王维的山水诗大多都是主体虚位,以物观物的。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他的诗中自然景物与诗人个性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例如:《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选四)》:“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4]诗中作为主体的诗人一直寂静观看,花落无声,鸟啼清脆,诗人在静夜的春山中与自然相守,万物尽归于怀,忘情于此,至“无我之境”。再如《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5]170一个“寂”字,既是写环境的空寂,更是写诗人内心的空寂,将心中的种种意念放空,与世界万物相合,唯有忘我,保持一颗空明静寂的“真心”,才是真我。此外,《鹿柴》、《白石滩》、《北》等写景名篇都做到了“虚以待物”,将自然万物以真实情态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正如叶维廉所说“王维的诗,景物自然兴发与演出,作者不以主观的情绪或知性的逻辑介入去扰乱眼前景物内在生命的生长与变化的姿态;景物直观读者眼前”。[2]89

孟浩然绝大多数的山水诗与王维不同,在孟诗中我们能发现诗人主体对于外物的评价,情感对于外物的映射。例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4]242诗歌采用了兴寄手法,前两联铺陈洞庭湖壮观宏伟的景象,由此起兴,以洞庭湖的浩渺苍茫、吞吐天地来寄托诗人渴求引荐入仕之情。诗中壮美景色的回归点是诗人情感的抒发,景物的描写退居次要地位。或许正是诗人心怀大志,所以他看到的秋天的洞庭湖是如此壮丽,而非萧瑟晦暗,诗人的情感直接影响到景物,故是“有我之境”。再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4]336诗人写了羁旅途中烟水空的江景,抒发了孤寂的旅愁。诗中有“渚”、“天”、“树”、“月”等景,诗人旅居在外,思乡之愁都映射到景物上,空的洲渚上,夜晚的天空低得压抑人心,仿佛只有月亮能与诗人亲近。此外,《渡浙江问舟中人》、《扬子津望江口》等诗中,诗人写景也实为写情,情到浓时,不得不发,达到了“有我之境”。

三、王、孟山水诗境界不同之缘由

王、孟二人虽都衷情于山水,但二人诗歌境界不同,这与二人的生平经历、信仰不同有很大关系。王维受母亲影响,信奉佛教,被世人尊称为“诗佛”,佛教的“空”、“静”对他产生极大影响。王诗中反复出现“空”字,足以看出佛教对他的影响之深,例如“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名句,诗境与禅境交合,达到了寂静虚无的“无我之境”。同时,对于佛教真谛的领悟,忘我地关注世间万物,使诗人的感官更加敏锐,他能捕捉到平常人听不到、看不到的声音、画面,所以王诗中常有“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之类光与影、声与色、静与动的最细微处的把握。花开鸟鸣,春涧谷风,万物细微的变化,在禅的点化之下变成了心尖的一丝顿悟,诗人忘却了自我,而将这颗禅机之心融入万物。

孟浩然与王维的不同在于他并没有太多受到佛道的影响,他是典型的儒家诗人。孟浩然一生都渴望进身仕途,报效国家,这在他的许多诗中都有反映。他终生无缘仕途,心灰意冷而归隐田园实属无奈,所以他不似王维那般看破仕途纷扰,独辟一片清静,他的心中始终对于仕途是有希冀的,他始终受着世俗牵绊。他的这些独特经历常反映在诗歌中,他早年踌躇满志,晚年抑郁不得志的情感,亦或羁旅之愁也常寄托于山水,这与儒家传统诗教是相契合的。正如《毛诗大序》所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5],孟浩然绝大多数的山水诗均符合这一特点,有感于物,情动于心,发乎于诗。

结语

所谓“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不过是不同诗论指导下的不同诗歌追求而已,王国维先生将“无我之境”上升为至境的观点笔者并不认同。佛、道诗教所追求的“即物即真”、“万物归怀”与儒家诗教所追求的“不平则鸣”、“穷而后工”,并不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诗歌本身就是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相结合的产物,无论是主情,还是主物,都可以写出气韵高妙的诗歌,侧重点的不同不会对诗歌艺术成就产生绝对的影响。故而,王、孟山水诗的境界并无高下之分,有的仅是艺术追求的差别,它们都是山水诗中的上乘之作,是唐代诗歌殿堂里的明珠。

参考文献:

[1]王国维著,郑小军编注。人间词话[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82

[2]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2:53

[3]李壮鹰。禅与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4]陶文鹏注评。王维孟浩然诗选评[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90

孟浩然简介 篇七

下面就谈一谈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时,我是如何从多角度出发,发掘教材的使用价值,做到“一鱼多吃”的。

一“吃”:走进诗人

师:课文同学们已经能读得很通顺了,谁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本文讲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的时候,情难自已,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师:概括非常精准。对于大诗人李白,你了解吗?

生: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被称作“诗仙”,我们学过他的很多首诗,比如《静夜思》《古朗月行》。

生:我们还学过《望庐山瀑布》和《赠汪伦》。

生:李白才高八斗,但是他不巴结逢迎大官,还曾经让高力士给他脱过靴子呢!

…………

师:大家知道得真多。不过在读课文的时候,你还有什么疑惑吗?或者说你还想再知道些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关于李白的故事。

生:读书时我想到李白称孟浩然为“兄长”和“老师”,李白已经这么厉害了,却还这样称呼孟浩然,这说明孟浩然比他还厉害,我想了解一下孟浩然。

师:说得真好!读书贵有疑,这说明你是一个有思想的孩子。读课文,还要读懂课文背后的人物特点和人物关系。其实刚才同学们所谈的对李白的了解也不是很全面,多是局限于他在诗歌上的巨大成就,所以对李白我们也还需要再深入了解。那接下来老师想问的是,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了解这两位大诗人?

生:我想通过搜集他们的诗篇和他们的成长故事来了解他们。

生:我还想知道他们的人品,他们做官了吗?有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

生:从课文来看,他们情谊深厚,所以我想知道他们之间的故事。

师:大家说得很全面,请各组组长给组员分配好任务,从不同的方面来搜集资料,走进这两位大诗人。明天的语文实践课上全班交流。

…………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描绘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真情,展现了李白创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名诗的情境和过程。文中的两位主人公都是大诗人,且品质高洁。如果将本文只当作普通的故事一读而过,学生们在脑海里留有印象的很可能只是两个熟悉的名字,一首关于送别的古诗。如果就这样和两位诗人擦肩而过,而没有走进他们,深入地了解他们,和他们高尚的品格对话,不得不说这是教师教学的一个疏忽,对于学生来说这更是一个损失和遗憾。基于这样的考虑,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一角度出发,课堂上,我利用学生对李白的已有的零散的印象,引起他们对孟浩然的了解欲望,教会他们如何全面地了解人物特点和人物关系,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搜集资料,完善人物形象,引导他们学会探究课文背后的故事,从而正确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既锻炼了能力,又为接下来的语文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吃”:品诵经典

师:此时此刻,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用心地品读这首诗,你从诗中的哪个词读出了李白此时的心情?

生:我从“碧空尽”读出了李白内心的依依不舍。孟浩然乘坐的小船已经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孟浩然离去的方向,真的很舍不得。

师:李白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他回忆起和孟浩然相处的美好时光,不由得眼泛泪光。

师:说得真棒,你已经走进诗人的内心了!还有谁接着来谈谈自己品读古诗的收获?

生:“天际流”表面是写长江水滔滔不绝的流向天边,但是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我觉得“天际流”还写出了李白内心的离别之情像长江水一样滔滔不绝,这是李白常用的夸张的手法。

师:你能联系其他诗句来理解这首诗,还说得这么恰当,你已经学会了融会贯通,很了不起!

生:我想谈“唯见”一词。哪怕长江的江面上有千条万条船,李白眼里和心里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一艘,可见李白对孟浩然的深厚情谊。

生:老师,我觉得“孤帆”和“唯见”是互相对应的,李白说孟浩然所乘的船是“孤帆”,正是因为他心中只有这一条船,是“唯见”啊!

师:那这个“孤”字就仅仅只是李白目中所见吗?你不觉得这也是李白在倾诉吗?谁读懂了“孤字?

生:我认为“孤”不仅仅是李白眼中所见,还是李白此时心情的描写。好朋友走了,不知何日才能再见面,前途茫茫,李白心里一定非常孤独、失落

生:我也同意他的说法,“孤”字写出了李白内心的孤寂和悲伤。

师:同学们,你们用自己的心读懂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真正做到了和人物对话,老师佩服你们!离别之痛总是让人刻骨铭心,你经历过这样的离别吗?

生:今年过完年之后,爸爸妈妈又要出去打工了,我和奶奶到车站送他们,我心里很难受。

师:能具体说说当时的情景吗?

生:我们都哭了,隔着车窗,我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妈妈脸上的眼泪……

师:很对不起再次勾起你痛苦的回忆,把眼泪擦干,要知道每一次离别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聚。

师:带着这样的心情你能有感情地读好这首诗吗?

(自由练习感情朗读,指名感情朗读,指名朗诵,齐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从何而来,当然要从平时的朗读中获得。而古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更应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来进行。怎样才算是诵读得法?若只注重了节奏和韵律,缺少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揣摩,对古诗情感的深入把握,那无疑是只有躯壳而没有灵魂的诵读。因此,教学时,增添品诗这一环节,引领学生走进诗句的字里行间,与诗人同悲共喜,通过调动学生的已有情感体验,创设情境,使学生心入其境,此时再来诵读古诗,必然形神兼备。

三“吃”:迁移写法

师:诗与课文我们都读完了,这时,再将诗与文对照,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课文其实就是在解释诗的意思。

生:我觉得作者可能担心我们读不懂古诗,就写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和诗的意思一样,这样我们在读课文时,就把诗读懂了。

师:是的,文章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这就是“文包诗”的特点。

师:李白生活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唐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也已经被传诵了千年,而作者却能将这首诗的创作过程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恍如亲眼所见,奥妙到底在哪里?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找答案。

生:我觉得这离不开作者的想象,他应该是读完这首诗后想象出来这样的画面,然后写出来的。

生:我认为作者为了写这篇文章一定还查阅了很多资料,比如李白写这首诗时候的生活状况,李白和孟浩然的交往,孟浩然的为人什么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也就是说在改写古诗之前,作者除了要弄明白古诗的意思,还要掌握大量的相关资料,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有合理的想象。

生:我觉得还需要细致的描写。

师:那么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展开细致描写的呢?

生:文章的开头先是环境描写,然后作者还详细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师:你真会观察,说得很全面。光会说还不行,现在老师也要给你们一首诗《别董大》,让你们把这首诗改写成“文包诗”的形式,你能行吗?你打算怎么做?

生:先弄懂整首诗的意思,然后查阅资料,了解一下诗里人物的特点和他们之间的故事。

生:我也认为要先做好这样的准备工作,对古诗和古诗相关的人物、事情了解清楚以后,再开始想象。

生:写的时候要注意细节描写,要写具体。

师:看来改写古诗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算难事,今天放学后请同学们自学《别董大》,先搜集有关资料,明天的作文课上,我们一起来改写这首诗。

《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想象合理,描写细致,情感动人,从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角度来使用教材的话,它无疑是学生们学习改写古诗的好典范。本着“读中得法,写中迁移”的原则,先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比较,总结出“文包诗”这类文章的特点,找到作者写作的方法。在学生明法之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习古诗,搜集资料,完成习作。整个过程中,学生自己总结写作方法,自行学习古诗,搜集资料,自由写作,主观能动性得到了空前的调动和发挥,他们就会乐于完成,高质量完成。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有当教师以学生为本位,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原动力,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一鱼多吃”,才能赋予教材灵性,也才能做到叶老所说的“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孟浩然简介范文 篇八

摘要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孟浩然诗歌的雄壮风格进行了分析:摹景状物、直抒胸臆、景中含情。通过分析,试图充分认识孟浩然诗歌的这一风格,从而对孟诗及其性格有一个更全面、更完整的认识。

关键词:孟浩然 雄壮 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人们谈到孟浩然的诗歌,大都只提到他诗歌的“清”的风格特点,清幽、清淡、清雅的确是孟大部分诗歌所具有的特点,而且也是孟浩然最擅长的诗歌风格。然而,“清”字并不能用来概括孟浩然所有诗歌的风格,其相当一部分诗歌具有和“清”的艺术风格截然不同的“雄壮”的艺术风格。胡震亨《唐音癸签・吟谱》云:“孟浩然诗祖建安、宗渊明,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前人己经注意到了孟诗中的“壮逸”之气,即其诗雄浑、壮逸的艺术风格。据笔者粗略统计,这类风格的诗歌约有30多首,约占孟诗总数的七分之一。本文试图从摹景状物、直抒胸臆、景中含情等几个角度入手,对这30多首诗歌进行分析,从而对孟诗的“雄壮”的风格,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一 摹景状物――以奔放的笔势摹写雄伟壮观的山水形胜

孟浩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他的故乡襄阳渡过的。襄阳有许多名胜古迹,孟浩然经常悠游于山水之间,山水滋养了他的性情,开阔了他的视野,涤荡了他的心胸,激发了他豪放的思想感情。孟浩然也有过几次为期不长的游历经历,曾在湘赣一带游览,又曾漫游吴越,晚年又曾入蜀作短期漫游,游历期间他更是接触到了许多雄奇壮丽的景观。诗人于是用奔放的笔势传神地描绘出了他的所见所闻,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如五古《登望楚山最高顶》: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最高惟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

一、二两句首先指出襄阳的山水景致美于会稽,表现了诗人对家乡自然风光的热爱。三、四两句点明望楚山是襄阳境内最高的山,诗人以前未曾登临。五、六两句描写登上望楚山最高顶俯视众山时的情形,“石壁疑削成”是写山势的险峻,“众山比全低”既是写众山,又是以比较的手法衬托望楚山的雄伟高峻。七、八句是设想在晴朗的天气下登上望楚山眺望的情景,眼前将是一望无际的景色。九、十两句还是设想,通过对比的写法突出望楚山的雄伟高拔。高耸的山峰使诗人不禁心旷神怡,驰目骋怀之时忍不住浮想联翩。这就是雄壮的自然风景给诗人带来的感受,诗人又将他的感受通过作品鲜活灵动地传递给读者。

此类诗歌还有《彭蠡湖中望庐山》,所描写的庐山景色气势非凡、摄人心魄,雄伟之中带有几分奇丽。

孟浩然描写雄伟壮丽景物的诗句有很多,如“上逼青天高、俯临沧海大……莓苔与人异,瀑布当空界”(《越中逢天台太一子》)、“大江分九脉,淼漫成水乡。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自浔阳泛舟经明海》)、“宇宙谁开辟,江山此郁盘。登临今古用,风俗岁时观。地理荆州分,天涯楚塞宽”(《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水楼一登眺,半出青林高……山藏伯禹穴,城压伍胥涛”(《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驿》)、“莫辨荆吴地,唯余水共天。渺弥江树没,合沓海湖连”(《洞庭湖寄阎九》)。

这些诗句,用语平易,句式简单,句意浑厚,摹情状物深得事物的特征。如果拿孟浩然的这类诗与李白和岑参奔放壮丽的诗风相比,其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孟没有李白的热情与幻想,也没有参的奇思与瑰丽,他的风格,可以说是趋于客观写实的。

二 直抒胸臆――不平之气一吐为快

孟浩然雄壮的诗风不仅体现在上面所提及的描写景物的山水诗中,还体现在一些抒发怀抱的寄赠诗、送别诗和唱和诗中,孟浩然虽然一生大部分时间在襄阳生活,但并非完全是一个与世隔绝的隐者,他在青壮年时期有过强烈的仕进思想,仕途失意时也同许多人一样心有不平。这种社会风尚以及个人的思想很自然地反映在孟浩然的诗歌创作中。孟浩然的一些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慷慨陈述自己的志向与抱负及失意时磊落不平之气。他的一些诗虽然在祝颂别人,从中也可以看出他自己的志趣与怀抱。孟浩然的这类诗大都一气呵成,气势雄浑,具有雄浑壮阔的艺术风格。

孟浩然在青年隐居时期就立下了建功立业、考取功名的志向,他在《书怀贻京邑同好》一诗中这样叙述自己的生平和理想:

“惟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三十既成立,吁嗟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这首诗讲述了自己出身于重视儒家礼教的诗书世家,从小刻苦读书,确立了建立功名的愿望,然而到了三十岁时功名还未建立,加上双亲年迈,生活拮据,使他更不甘于这种贫困而平凡的生活,“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发语何其激越!何其不平!

当孟浩然在求仕过程中屡屡碰壁时,他心怀怨怼,同样也用激切的语言来表达他的心情,如五律《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首诗也明显地区别于孟浩然诗歌雍容不迫、悠闲自得的一般风格,诗中情感的不平与激切是一望而知的,首联就直接表达了一种绝决的态度,颔联说明这种态度与情绪的来由,颈联通过一个“催”字和一个“逼”字,表达出作者由于长期理想不能实现而形成的内心的极度焦虑与忧愁,尾联表现出诗人心中忧愁凝聚、挥散不去的深沉的悲哀情绪。

此外,孟浩然的一些送别诗,鼓励亲人和友人建功立业、慷慨报国,表达对亲人和友人的一片赤诚之心、关怀之情,感情激昂壮烈,情绪积极乐观,风格雄浑豪放,同盛唐边塞诗风有着一致的地方。

三景中含情――借雄壮之景抒发强烈的感情

孟浩然的一些诗,借景抒情,表达了强烈的感情,通过描写雄浑壮丽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内心强烈的感情,这种感情有时是强烈的济世之情,有时是豪放不羁之情,有时是失意时的愁情。如他的五律《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从整体看来,本诗表达的是一种浑阔的怀古情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表现了诗人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历史上的圣贤和英雄,随着时间的流逝,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复存在,只有江山与古人留下的胜迹亘古不变。“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表面上是描写诗人的所见,在更深层次上,它通过描述自然界周而复始的季节转换,揭示了客观时间的不可逆转。先贤被卷裹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去不返,然而他们的精神、他们对后人的影响却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在有的诗中,诗人借雄伟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鸿鹄之志”,如他的《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驿》:

“水楼一登眺,半出青林高。 幕英僚敞,芳筵下客叨。

山藏伯禹穴,城压伍胥涛。今日观溟涨,垂纶学钓鳌。”

此诗的风格与典故的运用紧密相关,颈联、尾联连用三个典故,第三个典故蕴含的意味尤为雄壮,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济世之情。

孟浩然诗中这种借雄浑之景抒发自己强烈感情的诗作还有不少,如《自浔阳泛舟经明海》一诗通过自己“泛五湖”、“经三湘”所看到的雄伟气象抒发自己“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的济世之情;《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一诗通过描写送别时“千里去俄顷,三江坐忽超”的阔大景象,以主观心理时间代替客观时间,表达出凄凉悲切的感情;《和宋大使北楼新亭》表达了诗人身在官场,渴望归隐的强烈愿望,表现了诗人渴望自由、希望冲出樊篱的强烈愿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孟浩然的此类诗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情形:一是视野开阔,所描写的景象雄浑壮观,由此形成诗歌整体气势的雄壮;二是所抒发的感情强烈跌宕,由此形成整首诗风格的雄浑、大气;三是情景兼备,景象阔大,情思强烈,二者交融,形成整首诗雄浑壮丽的风格。

孟诗雄壮的诗风虽然不居于孟浩然创作的主体地位,它的存在却是不容忽视的。正确、完整地认识这种诗风,把握这类诗歌,对于全面、准确地认识孟浩然的整体创作以及孟浩然的思想性格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 (明)高秉:《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7月。

[2]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李景白:《孟浩然诗校注》,巴蜀书社,1998年3月。

[3] (清)施闰章:《蠖斋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9月。

[4]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5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8篇学校防震减灾标语,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孟浩然简介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