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这7篇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是来自于快回答的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篇一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求是高级中学 赵文俊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基因工程原理、基因工程的应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本节简要介绍了基因工程的原理,使学生对基因工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了避免与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内容重复,教材没有过多地展开介绍。教材结合实例介绍了基因工程在作物育种、药物研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将重点放在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上。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不少培养生物新品种的方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等方法都局限于同一物种进行的操作。能否跨越物种的界限呢?通过身边的实际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基因工程的概念。学生之前在已经学习了主要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基因的概念和功能、基因重组,对于理解基因工程中的“剪切连接”有一个物质基础。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3)收集基因工程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发展前景。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通过辩论,使学生体验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的方法。(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及成果,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养成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在学习上努力刻苦的决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2.教学难点
(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思考:棉花无抗棉铃虫性状(细胞中无抗虫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细胞中有抗棉铃虫基因,我们怎样才能获得抗虫棉呢?能用杂交育种吗?能用诱变育种吗?
2.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做 技术或。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
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地改造生物的。(以抗虫棉为例,对概念进行说明,便于学生理解)3.以抗虫棉为例,和学生一起探讨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在一般步骤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基因操作的工具。4.用一个语音视频对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加以巩固。5.学生自主学习基因工程的运用
6.用一段新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应用
(一)基因工程 1.概念 2.原理 3.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限制酶)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连接酶 运载体)(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二)基因工程的应用
(三)转基因生物和食品的安全性
七、教学反思
八、课后检测:
1.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 ④提取目的基因
A ③ ② ④ ① B ② ④ ① ③ C ④ ① ② ③ D ③ ④ ① ②
2.要使目的基因与对应的载体重组,所需的两种酶是()
①限制酶 ②连接酶 ③解旋酶 ④还原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限制酶只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B.细菌体内的环状DNA均可作运载体 C.DNA连接酶可用于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连接 D.重组DNA分子一旦进入受体细胞,基因工程则完成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目的基因是指重组DNA B.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DNA重组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D.只要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就一定能够成功表达
5.2006年。四川)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 基因和质粒 B.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C.可用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 D.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基因不一定能成功表达。
6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教学反思 篇二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反思
基因工程打破了物种界限,可以按照人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性状。本节作为第6章的最后一节课,介绍完了高中需掌握的所有育种方法,对于了解各种育种方法及实际生产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在本节中,因为涉及到许多高科技分子水平知识,所以怎样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传授本节知识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所以在课堂上,我特意设置了相应的情景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参与讨论,主动地获得知识,在整个认知过程中,要注意引入辩证性思维思考方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产应用。
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一定要注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不是老师一言堂,在这里,学生的每一个观点都会受到尊重,每一点努力都会受到赏识;在学生的讨论与辩论中,师生共同获得思想的启迪,并进行反思,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伦理的双重性。在教师精心地组织下,既使学生将课堂学习与课下的学习融为一体,也认识到在课堂学习与社会学习的区别,主动在生活中寻找课本知识的典型事例,并能主动探究,加以创新利用,避免将学习与实践生活脱离开来,成为高分低能的人;通过学习,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之处是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好,整体框架没来得及构建,没留时间让学生及时消化巩固课堂知识。
6.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教学设计案例 篇三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具体内容标准是: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这也是本节要达成的主要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并未明确指出本章要讲述基因工程的内容,考虑到本章教材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及学生达成上述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基础,本节还将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作为教学目标。
二、--思路
第一课时--流程图如下。
第二课时--流程图如下。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教师组织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通过图片和音像资料展示基因工程产品,如种子、水果、疫苗或药物等,引入课题。
教师利用问题探讨,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看法。
·为什么能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嫁接到另一种生物上?
·推测这种嫁接怎样才能实现?
·这种嫁接对品种的改良有什么意义?
教师小结:从杂交育种的局限性切入,人类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定向改变生物。说明本节教学目标。
教师肯定学生合理的想法,引发思考。
你的想法很好,可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实现你的设想呢?
教师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工程的大致步骤和所需要的工具:剪刀、针线、运载体等。并用问题启发学生:你能想像这种‘剪刀加浆糊’式的‘嫁接’工作在分子水平的操作,其难度会有多大吗?
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的dna片断其末端可以用连接酶来缝合(参考教科书插图6?4)。这样剪切拼接就可以形成重组的dna分子。
将学生分成4个人一组,发给所需材料,可将构建模型的文字指导(参见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p.6重组dna分子的模拟操作),复印后发给各组。
教师提出问题:
1.在制作模型时用到的工具(剪刀和不干胶)各代表什么?比较剪切后的dna片断的末端切片,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呢?
2.回顾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每一步的操作和所用到的工具以及形成的产品,你对重组dna的操作有什么新的理解?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重组后的dna分子还需要特殊的搬运工具运载到受体细胞(如大肠杆菌、动植物细胞)中。
教师用图片或课件动画展示质粒的结构及特点。(教科书图6-5)
·细胞拟核之外的小的环状dna分子。
·借宿于细菌、霉菌、酵母菌等细胞里,对细胞的正常生活几乎没有影响。
·能够自主复制。
·可以容易地从细胞中取出或放入。
这些特点使它能够胜任运载体的工作,携带目的基因进入细胞。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或与教科书插图6-6类似的示意图,简要归纳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和大致过程。
启发学生思考:想像科学家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这一操作的精确性。
教师小结本节内容。
布置学生课下搜集基因工程应用的事例及其价值的资料;搜集有关基因工程技术安全性方面的报道、法规等的资料。
课堂作业、课后练习:基础题1、2、3;拓展题。
复习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和重要工具。
检查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基因工程应用的资料。
导入新课:基因工程的应用。
指定几名学生汇报,其他人补充。
学生阅读教科书p.104的内容。
教师总结,并从具体事例引入关于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议,启发学生对其安全性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强调支持某一观点的论据要充分,要注意科学性、客观性和逻辑性。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与学生协商或按小组指派某个角色,安排角色扮演活动。
教师可将角色扮演的程序、规则和具体要求以及评价标准事先复印好,分发给各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形成陈述报告要点。
模拟听证会
议题:近来,一些市民和媒体纷纷向市政府反映了他们对转基因农产品或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担忧,呼吁市政府制定条例对转基因生物及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加以控制。请你作为a-f中的任一角色参加听证会,就是否应当对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加以限制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注意科学性,客观性和逻辑性。
听证会程序:
1.决策部门的主管陈述听证会议题及议程(规则);
2.控辩双方分别陈述各自的主张;
3.辩论阶段;
4.法律专家代表陈述我国和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法律法规;
5.表决有关条例决议案。
师生共同总结,对活动过程和结果做出合理评价。
教师依据教科书p.107的本章小结,对本章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学生观察、传看。
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基因工程产品及利用的例子。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设想用类似的方法来改造某种生物,使其符合人们某种特定需要,说出具体设想。各小组选派代表陈述观点。
学生回忆并思考杂交育种的局限性以及基因工程的应用。
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
学生头脑中设想嫁接的过程。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思考基因工程的大致步骤:找到目的基因、剪切、拼接、缝合、转移、表达、检测,所用到的工具:基因剪刀、基因针线、基因的运载体。
试一试,动手来做一个重组dna模型。在动手做之前,先要明白分子剪刀和分子针线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学生讨论模型构建的具体方法,按指导的方法步骤、依次完成模拟制作过程。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回答并交流对重组dna技术的理解。
学生观看图片或课件,了解质粒的特点及其运载体功能。
学生和教师一起归纳基因工程操作的几个步骤。
回忆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汇报并交流课前收集资料的情况。
汇报、交流。
学生分组,四人一组,对教科书p.105资料分析中的两种观点进行思考、讨论,找出支持某一观点的有力论据。
学生站在所扮演角色的立场上,收集证据,按规定程序陈述。
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角色,准备陈述提纲和辩论材料,做到尊重科学、体察民意、以理服人、客观公正、民主决策。
学生参与总结和评价。
从具体的事例出发,集中学生注意力。
通过实例,激发学生想像,引起学生兴趣。
由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体现了技术的发展和突破。
类比能使学生形象地理解剪、接、导的过程。
通过动手构建模型,加深对重组dna技术基本原理的认识。
分组操作,便于合作交流。
不仅动手做,而且要动脑想,才能突出模拟制作的教育价值。
质粒的知识比较深,教师呈现并简要介绍,学生听取其特点,明白为什么质粒能被用来作为基因运载体。
只要归纳其大致过程即可,不必加深扩展。
为下节课的学习和讨论做准备。
掌握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
基因工程的应用最好由学生自己列举,教师总结归纳。
通过讨论,激发兴趣,引起学生的关注。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摆事实、讲道理,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应用所学知识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公民意识。
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达到激趣、引思、导辩、表达、交流、倾听等效果。
客观公正的评价和总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帮助学生理出本章的主线,强化sts教育。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说课稿 篇四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说课稿
樟村中学生物组 童长春 2012/12/26
一、说教材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内容。学生们在几章中已经学习了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对基因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做到铺垫的作用。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对基因有一定的理解的基础上,引入基因工程,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性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基因操作的工具及其操作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基因操作的工具,基本步骤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安全性。
四、说教法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采用了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
五、说学法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如: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实践等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
提问:各种生物间的性状千差万别这是为什么呢?
引导:生物体的不同性状是通过基因特异性表达而形成的。
列举:几种生物的不同性状:够吐出丝;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青霉菌能产生对人类有用的抗生素——青霉素。
提问:人类能不能改造性状?能不能使本身没有某个性状的生物具有某个特定性状呢? 引导:让禾本科植物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能否让细菌“吐出”蚕丝;让微生物生产出人的胰岛素、干扰素等珍贵的药物。(这种设想能实现吗?)定向改造生物的新技术——基因工程。
2、讲授新课:(1)基因工程的原理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02页第二段,通过提问的方式指导学生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并让学生理解基因工程概念,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归纳列表,便于学生的记忆。概念:在生物体外,通过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所需要的基因产物。(2)基因操作的工具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抗虫棉培育过程示意图,同时提出讨论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最后交流讨论结果,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思考:在以上的基因工程培育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或难点是什么?
引导:关键步骤的完成过程中都要用到基因操作工具,并使学生形象地记忆“工具”的作用。
A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要想获得某个特定性状的基因必须要用限制酶切几个切口?可产生几个黏性未端 B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用DNA连接酶连接两个相同的黏性未端要连接几个磷酸二酯键?
限制酶切一个特定基因要切断几个磷酸二酯键? C基困的运输工具——运载体
大家一起思考下这些工具到底怎样操作才能完成基因工程的过程呢? 思考题: 简要归纳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和大致过程。启发学生思考:想像科学家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这一操作的精确性。(3)基因工程的应用。
学生阅读教科书P.104的内容。教师总结,并从具体事例引入关于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议,启发学生对其安全性问题进行讨论。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复习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和重要工具,完成课后习题
4、板书设计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基因操作的工具: A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B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C基困的运输工具——运载体
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 剪切→拼接→导入→表达 基因工程的应用 结束:
本节课设置了一系列问题情境,层层设问,在学生答问、质疑、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建构新概念和新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信息,适时点拨、调节,让学生在推理判断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且通过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教学设计 教案 篇五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3、收集基因工程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发展前景。
4、通过对书中插图、照片等的观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2.教学难点:
(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能发光的水母、不能发光的热带斑马鱼、超级小鼠超级鱼等图片,然后介绍,图片中这些生物的出现是基因“嫁接”的结果,提出问题,二、问题讨论
1.为什么能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嫁接”到另一种生物上? 2.推测这种“嫁接”怎样能实现? 3.这种“嫁接”对品种的改良有什么意义?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基因工程及其应用。1973年美国科学家科恩创立了定向改造生物的新技术-----基因工程。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糖尿病治疗实例入手,共同研究基因工程及有关的技术。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获得胰岛素才能满足社会需要呢?
大多同学想到从动物胰脏中提取,这确实是获得胰岛素的一种方法。科学家运用这种方法提取胰岛素,结果每100Kg胰脏只能提取4--5g胰岛素,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动物肝脏,而且提取过程复杂,必然是产量低、价格昂贵,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学生各叙己见,教师归纳引出基因工程的方法。目前成功的做法是:把胰岛素基因从人的DNA分子上剪下,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拼接成新的DNA,再把新的DNA导入大肠杆菌,用大肠杆菌来生产人的胰岛素!
问题探究:为什么想到用大肠杆菌来生产胰岛素呢?易培养,繁殖速度快。
三、假设模型
(一)基因工程的原理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DNA分子的直径只有2.0nm,粗细只有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长度也是极其短小的,一般以µm为单位,如大肠杆菌的DNA长度为1.36µm.在如此微小的DNA分子上进行剪切和拼接,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完成需要一些特殊的工具。
问题探究: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用什么方法才能把胰岛素基因切下来呢? 有的同学想法很好,用酶。科学家把这样的酶叫作: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形象的比喻为“基因的剪刀”。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为什么能切割DNA,这与它的特点有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特点是什么? 得出:每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其中特定的位点上切割DNA分子。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其切口处露出什么结构? 生:黏性末端。
师: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露出几个黏性末端? 生:二个。
师:这两个黏性末端有什么特点? 生:其上的碱基可以互补配对。
师:黏性末端的出现对DNA的拼接有意义吗?为什么?
生:有意义,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两种来源不同的DNA,可以得到互补配对的黏性末端,把两者的黏性末端连起来,就能把一个DNA中的基因剪下并拼接到另一个DNA分子上。
师:很好。
2.基因针线:DNA连接酶
师:现在我们接着上面讨论,如何将胰岛素基因切下并与大肠杆菌的DNA拼接? 生: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胰岛素基因和大肠杆菌DNA,可以得到互补配对的黏性末端,把两者的黏性末端连起来,就可以把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DNA分子上。
师:通过上述技术能将两个DNA完全拼接成一个新的DNA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还需要怎么办? 生:还需要用DNA连接酶连接。师:DNA连接酶的作用是什么?
生:把DNA这把“梯子”的扶手断口处连接起来。3.基因的运输工具:载体
师:下面还要请大家思考:切下的人的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什么结构相拼接才能顺利导入大肠杆菌呢?
生:质粒。
师:质粒的作用、本质及对受体细胞的影响如何?
生:质粒的作用是运输工具,质粒的本质是环状DNA,对细胞没有不良影响。师:常用的载体有哪些?最常用的载体是什么?
生: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及一些动植物病毒,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师:有了上述工具我们就可把把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DNA分子上去,再请同学总结一下:把胰岛素基因从人的DNA分子上剪下,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拼接成新的DNA,用到的工具有哪些?这些工具的作用是什么?
生: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基因针线:DNA连接酶;基因的运输工具:载体。
师:下面向大家展示人的胰岛素基因从人的DNA分子上切下,再拼接到大肠杆菌的质粒DNA上去以及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的全过程。
(过程展示)
(二)、基因工程的有关概念 师:什么是目的基因?
生: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叫目的基因。师:什么是受体细胞?
生: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导入的细胞称为受体细胞。师:什么是重组DNA?
生;来源不同的DNA在体外,经过一定人工“剪切”和“拼接”形成新的DNA叫重组DNA。师:什么是基因工程?
生:基因工程又叫重组DNA技术,是指在体外通过人工“剪切”和“拼接”等方法,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
师: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后还需什么重要步骤才能完成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的全过程?
生:还有重组DNA的扩增,目的基因的产物表达等。师:扩增是指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随受体细胞的繁殖而
复制,获得大量目的基因的过程;目的基因的产物表达是指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能产生特定的产物的过程。这两步的完成才能说明基因工程的全过程的完成。
(三)、基因工程的步骤
师:基因工程的一般过程包括哪些基本步骤?
生: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包括获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并进行扩增,目的基因的产物表达等。
(课件展示)师:下面请各学习小组代表上台,交流学习成果。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1.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设计抗软化番茄的培育过程。
2.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设计能生产人的干扰素的大肠杆菌的培育过程。3.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设计能生产鸡蛋白的大肠杆菌的培育过程。4.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设计能吐出蚕丝的大肠杆菌的培育过程。5.我国在基因工程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五)、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讨论 结束语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探索了基因工程及有关的技术,在课上很多同学表现出了聪明和才智。
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尖端学科,基因工程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课题,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基因工程将造福人类,基因工程专业正成为大学最热门的专业,相信不远的将来,在座的同学中一定有世界级基因工程专家!
课堂小结
本节的内容信息量大、专业术语较多,在教学中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不断地质疑引导学生的思维,将复杂的知识简化,让学生直观地、自然地接受本节的知识。本节的内容涉及的概念和名称较多,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本节知识中出现的概念,名称进行比较加以区别。例如,基因工程的概念、目的基因的概念、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的区别,重组质粒与重组DNA分子的区别,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的区别等。在教学中应搞好组织工作,处理好各种媒体的使用,做到恰到好处,点到为止。处理好学生的讨论,交流与操作的关系,掌握好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分布,做到心中有数。
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对于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教师在其中只作为教学的指导者,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教学过程要体现主体性和科学性的现代教育理论和原则,使学生全员参与到教学过程的整个探究中,并在平衡——不平衡——平衡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在知识内容方面,由于本节的知识较抽象,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制作多媒体课件或相关的网页,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教师与学生都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使用基础,才能上好本课。
本节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的层次是了解水平,教师可以适当的将课本的知识延伸,既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思维、归纳、协作能力。但是教师在适当扩充延伸知识的同时,不要忽视本课知识点的掌握。
板书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2节 基因工程及应用
《基因工程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六
《基因工程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应用及取得的丰硕成果。2.关注基因工程的进展。
3.认同基因工程的应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基因工程在农业和医疗等方面的应用。2.教学难点 基因治疗。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上一节课我们介绍了基因工程,先复习一下什么是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就是按照人类的要求,把基因从生物体内提取出来在体外进行操作和加工,然后再把它导入一个新生物体;使其遗传结构发生改变,产生我们所需要的新品种。
这种生物我们可以称为转基因生物。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植物是1983年品质培植成功的,具有抗生素药物的烟草;那么第一种转基因动物是什么呢? 师:〈投影片转基因鼠〉
这两只小老鼠大家是否熟悉,请看一下教科书的封面。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只转基因动物。
是1982年诞生的!美国科学家把一种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一种小鼠的受精卵 中,然后培植成功了一种转基因鼠、它的生长速度要比一般老鼠快50%,大1.8倍,这种基因现在已经转移给它的下一代了。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我们说转基因生物现 在已经到各处都有了,在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每个学习小组把查找到 的相关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图片已存入电脑由我来控制,放映到哪张图片,请 这一组的同学解答。师:(放投影片)
下面我们看一下屏幕上的这只牛。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头不是一般的牛,它有两个地方比较特殊:一个是它来之不易,芬兰科学家通过1~3次实验才把它培育出来的。这头牛所挤出的奶牛含有促红细胞素,也就是它能帮助人生成红细胞,而这种药品在世界上是比较昂贵的所以说有了这头牛,只要喝它的牛奶就能治疗某些缺少红细胞的疾病,所以这头牛也由此成了世界上最昂贵的牛。
第一个上市转基因工程产品——不腐烂的番茄,在果实的成熟过程中它是直接受控于呼吸作用。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呼吸作用发展的趁势,分为两类:一类是越变形果实;一类是非越变形果实。我们知道越变形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呼吸高峰。而非越变形果实则没有这样的高峰,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越变形果实它在成熟中因为它的呼吸作用往往是突然的又无法控制。所以常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摸失。传统的技术往往是通过乙烯催熟在还没有成熟时就把它采摘下来,然后在出售时用乙烯催熟,虽然这样有它的好处,但实际上不能真正起到保鲜作用。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条更好的方法来对果实进行保鲜。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这样一个过程。
S—腺苷酰丝氨酸(ACC合成酶)1—氨基环丙烷—1—羧酸(乙烯合成酶)乙烯
我在黑板上写出来的就是科学家们发现的乙烯(ACC)合成过程,从这个过程上我们可以看到ACL是乙烯合成的直接前体,而ACL又直接受控于ACL合成酶,那么我们知道ACL合成酶是通过植物体内的RNA转译形成的产物,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降低RNA的含量来间接地降低乙烯的含量。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样的方法是可行的。那就是反义RNA技术,反义RNA技术就是通过向细胞内补充与mRNA互补的RNA,然后使它与mRNA形成双链达到很不稳定的结构。从而容易降解,通过这样的方法,科学家就对番茄进行了实验。那么也就是说我们找到了一条比较可行而且经济的途径来真正对水果进行保鲜,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大家的餐桌上会出现这样一些转基因番茄。我们有理由坚信,转基因技术在将来有进一步的发展 所谓转基因技术就是把外源基因转移到动、植物基因组中去。1997年经各组织的统计结果显示:在申请环境释放的实验报告中,98.25%为转基因
植物,而在这些转基因植物中80%左右都是抗病虫和抗除草剂的作物。如1996年以来美国研究人员一直种植一种转基因改良棉花,这种棉花含有一种从细菌中提取的对棉铃虫有致命作用的基因。目前科学家还在创造含天然杀虫剂基因的玉米和马铃薯。而在中国,在科技部国家生物工程研究开发中心863项目支持下,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根据植物偏爱的密码子成功合成了B2B,并转入了适合我国生态条件的棉花品种获得了高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植物,成为了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转gene抗虫棉的国家,现已获得农业生物gene工程安全生产委员会批准商品化生产。1998年在安徽、陕西、湖南等地试种15万亩,估计在2000年可达到500万亩左右。
由于基因工程在农业上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美国的一些基因工程公司特别重视基因工程作物的种植。1999年,全球有了200万公顷的基因工程作物,其中美国大约占了2000万公顷。在美国的超市里60%的加工食品里含有转基因成分,但在欧洲好像不是这种情况。大家看一下这张照片。世界绿色和平组织在希腊雅典的一个加工转基因食品的工厂外面,悬挂标语牌:gene危险。课后小结
第一,可能表现在一些转基因食品有毒,一些科学家认为对 基因进行人工提取时,当人们达到了某些目的后,同时也增加了其微量的毒素,而这 些微量毒素的累计也可能对人体有害,第二,过敏性问题,一些人本来对某些食品过 敏,但是他吃了转基因食品之后,对本来不过敏的食品,也过敏了,其原因就是食品 中的蛋白质发生了转移,比如科学家将玉米的基因转入小麦中,那么对玉米过敏的人 吃了这种小麦后也会过敏。课后习题
1、切取某动物合成生长激素的基因,用某种方法将此基因转移到鲇鱼的受精卵中,从而鲇鱼比同类个体大3~4倍,此项研究遵循的原理是()A.基因突变,DNA→RNA→蛋白质 B.基因工程,DNA→tRNA→蛋白质 C.细胞工程,DNA→RNA→蛋白质 D.基因重组,DNA→RNA→蛋白质
2、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白蛋白提高了30多倍,这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了一步。那么“转基因动物”是指()A.提供基因的动物 B.基因组成中转人了外源基因的动物 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遗传信息的动物 3.下列各项不属于基因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的是()A.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 B.利用DNA探针检测饮用水中有无病毒
C.培育工程菌使之能产生胰岛素 D.将C4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移入C3植物细胞内 4.有关基因工程的成果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的抗虫植物也能抗病毒
B.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体型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
C.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逆性的农作物 D.目前,在发达国家,基因治疗已用于临床实践
5、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育种方法,将抗菜青虫的Bt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的杀虫蛋白,对菜青虫有显著抗性,能大大减轻菜青虫对油菜的危害,提高油菜产量,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t基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B、Bt基因中有菜青虫的遗传物质 C、转基因抗虫油菜能产生杀虫蛋白是由于具有Bt基因 D、转基因抗虫油菜产生的杀虫蛋白是无机物 参考答案:DBDCC 板书 3.1基因工程的应用
一、基因工程的应用
二、转基因蚊子
三、转基因番茄
四、S—腺苷酰丝氨酸(ACC合成酶)1—氨基环丙烷—1—羧酸(乙烯合成酶)
五、转基因技术
乙烯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反思(优秀 篇七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反思
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抽象思维,但是仍然需要感性知识,形象知识作为支持,如果教学过程中,能够用心设计一些实物,化抽象为具体,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无疑是教学的一大亮点。所以课堂教学设计的双边活动,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用科普知识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用具体的物体演示基因工程过程,又一次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完全将学生的注意力留在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利用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设计一棵像萤火虫一样会自行发光的圣诞树,再一次激活课堂气氛。整个课堂完全在老师适当的启发、引导、点拨下,有趣而有序地进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本节内容的教学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最明显的表现是课堂气氛活跃了许多,比如让学生为圣诞节制造一种会发光的植物,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讨论,有的同学说,这样以后就会有许多有趣的植物诞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比较好,课堂问题基本上学生都能够回答出来。在随后的随堂测验中,与基因工程相关的题目,学生完成的都很好。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比起单纯讲授的方法效果要好很多,原因可能是:合理运用了科普知识,运用了简单的实物道具,将复杂的、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具体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接受;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使原本书本的知识生活化,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汲取,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充分体现了二期课改课程的教学理念。
(二)恰当选材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我在备课的时候,切实感觉到筛选材料的重要性。课本上讲到转基因知识时是以转基因植物抗虫棉入题的,抗虫棉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植物,无疑是非常好的材料,但是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感性的认识,有的学生从来没有看到过棉花植株,所以对于这些内容他们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换成侏儒症,糖尿病就显得有趣得多,从生长激素、胰岛素这些基因工程药品入题似乎学生更感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容易被集中。这一点也体现了二期课改的选材开放性的要求,教材已经不再是法律、经典,而是范本、参考。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二期课改对于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三)巧妙的课堂程序方便教学目标达成课堂程序的设计也很重要,课堂程序设计一方面要符合逻辑,但是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
要的就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在讲基因工程定义和步骤之前,先讲基因工程的工具,再讲定义和步骤,笔者认为这样处理起点似乎有点高,如果从定义中逐步获得所需工具就显得比较自然,比较容易理解,等解释完工具时再讲基因工程操作步骤,就不会因为出现新的名词而被打断操作思路。在基因工程基本步骤演示结束后,再让学生设计实验,一方面强化知识点,另一方面使课堂气氛活跃程度达到高峰。在整个课程设计中,从点的突破着手,逐渐实现线、面的突破,从而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想。
一、利用图片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副漂亮的荧光树引入,立即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都议论纷纷,这棵树为什么能发荧光呢?怎样才能培育出这样的树呢?教师抓住教育的契机,引入本节内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学生的兴趣调动了起来,思维之门打开。
二、列表对比将琐碎知识整体化
原核基因结构和真核基因结构的对比,基因组文库与部分基因文库的对比,PCR与DNA体内复制的对比,通过对比列表学生将学到的琐碎知识整体化,并且通过对比记忆更加牢固。
三、学生自制流程图将抽象内容形象化
基因文库是个抽象的概念,教师通过提供图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学生自己绘制流程图,小组内进行讨论,找小组代表发言。学生亲身探索的过程将知识内化,比起教师枯燥的讲解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从而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本节课中学生讨论一共三次,通过讨论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在基因组文库的基因为什么不能全部进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的讨论中,学生们的思维尤为活跃,虽然个别学生的回答不符合实际,但是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思维之门开启,畅所欲言,能够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五、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形象化
教师适时的将基因工程的科技成果穿插到教学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学习积极性,将理论知识生活化,具体化。
六、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有些教师完全依赖多媒体,这样的效果不是很好,板书不能丢,板书的设计也是教师基本功的一项,多媒体是用来补充板书不能体现的内容,一种辅助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但是切忌太过于花哨,应该突出实质性的东西。板书可以将课本的重点和内容完整的体现,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
不足:
一、板书设计过多。由于本节内容较多,所以板书内容较多。改进:把多媒体与板书较好的结合二、学生发言积极,时间没能很好的控制。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新课改的重要性,也充分意识到自录反思课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不断的完善自己,将教学改革落到细处,落到实处,真正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而基因工程内容抽象,知识琐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充满乐趣搞效的学习是本节内容的主导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7篇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基因工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