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通用10篇)(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为了让您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快回答给大家分享了10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范文 篇一

关键词 中职; 计算机基础;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U66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1-

《计算机基础》作为计算机系统知识的入门课程,已成为所有中职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而针对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素质相对较差、自学能力和自制能力相对较弱这一特点,中职教学需要深入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新型教学方法,能够弥补传统计算机教学的不足,是最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之一。

案例教学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教材的内容出发,通过引入相关的案例,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案例的情境中,对所遇到问题的进行独立的思考,得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并通过与大家的交流,对他人的观点进行整合吸收,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有助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一、案例教学的准备阶段

大家知道“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培养良好的习惯将使教育事半功倍”,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和条件。“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更能更好地组织学习。”古话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课前对教学内容的预习,既是对新内容的一个心理准备,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准备[

作为教师大家都很清楚,在上课前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规划对有教学的有效实施是很重要的,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则教学的效果也就会越好,这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事,学生在上课前也应该进行课前预习,对上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同时对即将要学到的内容进行预习,这一点对于拉高教学的质量也是很重要的。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中职学生的素质水平普遍偏低这一特点,教师和学生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基础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阶段

在对教学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后,课堂的实施自然也就会事半功倍了。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从而对教学环节进行周密的安排,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采用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呈现案例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案例的自身特点以及学生对知识接受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向学生呈现案例,以下主要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案例呈现方式,见表一。

表一:几种常见的案例呈现方式

呈现方式 适用情况

口头描述 相对简单、易理解的案例,能够通过简单的语言文字讲述清楚。

图表展示 在案例中有表格以及数据等内容,只有引入图表才能充分体现案例中的数据。

书面材料 以文字为主的叙述性案例,案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多媒体演示 案例中存在视频的材料。

学生表演案例场景 案例具有较强的故事性。

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如果教师直接将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也很难进入到案例的情境中去,从而导致学生的反应不是很理想。所以在呈现案例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比如使用引用或者暗示等手段,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分析案例,从而才能为进一步的教学做好足够的准备。

(二)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教学之所以能够取得传统教学所不能取得的教学效果,其原因是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对案例进行解读,运用自己以及整合他人的相关知识来解决情境中所遇到的问题,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能力。通过问题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是案例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学生进入案例中的情境后,教师要对学生提出预先设计好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对案例进行分析。

(三)讨论案例

经过前面案例的引入以及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学生是否已经进入到案例的情境中,一旦进行,就应该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交流。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案例都需要进行讨论,有时引入一些小案例只是为了引进相关的知识点,例如如在要讲到Excel时,通过引入含有Excel内容的案例,让学生们通过与Word进行对比,分析如果使用Word能不能顺利完成任务,从而引入Excel的教学,让学生分析Excel的强大优点,然后总结。像这样的小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就能够解决。

(四)对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对问题进行拓展延伸

学生通过对案例中情境问题进行讨论,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终得到一个一致认可的讨论结果,教师要对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整理。首先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发言,对于学生在发言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和整理,而对学生的一些比较零散的意见,教师则要帮助学生进行概括和总结,以便于学生将课堂中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于学生在讨论中的出色的表现,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表现的足的地方,要给予鼓励,让学生有信心会做得更好。

(五)对教学内容进行实践练习,课后反思加以巩固

引入案例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其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因此,在进行计算机教学尤其是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实践练习的重要性。在每次案例授课完成之后,教师都要给学生布置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在课堂当场完成,以巩固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结语

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应在具备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专业知识及从事本专业领域的专业技能,所以,突出专业技能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获取,从而使整个教学更加符合中职教学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明银。 职业中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反思[J].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2,(23):221-222.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范文 篇二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于大学生在计算机运用方面的综合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就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法而言,由于模式太过单一,已经不能够满足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需要。案例教学法应用能够对大学生基础计算机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案例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较为适用于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这样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并且这种方法也被广泛的应用医学、管理以及风险投资等等各个方面,现在已经被公认为可能成为将来教学方向最为成功的教育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进案例教学法不仅仅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并且还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一案例教学概述

1对于案例教学的具体定义

这种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并且被应用到法学教育方面,目前也因为案例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特性,被欧美一些院校所广泛使用,同时也逐渐将这种教学方法引入到别的学科当中。案例教学法具体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教学目的要求,促进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调查、探讨沟通的一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一些重要概念以及基本原理的理解,这是一种带有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具有的理论性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本质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解决生活或者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获得计算机基础应用的能力,给以后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案例教学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把理论知识给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我们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就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案例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应用要注意的事项

由于案例教学法通常都由感性慢慢转变为理性,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时候也是将实际例子作为切入点,然后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对此,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选择好的案例

第一,在进行教学案例选择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主题,保证案例和教学主题相符合,并且能够充分的将学习章节的所有知识点都融入其中,提高学生对于案例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案例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第二,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每个学生的基础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案例设计的时候,将其分层次设计,将分为基础任务以及提高任务,在基本任务中需要所有知识点,而提高任务则给一些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做适当的课外延伸,这样让学生学习到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够让一部分同学有所提升。

2注意案例的时效性

在21世纪,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目前信息大量的被消费,并且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的迅速,对此,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案例,就必须时刻关注信息的变化,并且从中发现有用的信息,进行案例设计,要保证案例必须和时展的步伐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3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案例教学法其本质是围绕着“学”服务的,较为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强调让学生自己感受知识认知的过程,从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其对问题自行进行积极的探索。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落实案例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的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探索与分析,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4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在进行案列教学时候,给予学生一定心理准备、情感准备以及知识准备的时间,在实际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当中,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阅读案例,并且给予其一定时间思考案例阅读提示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应该给予其一定的鼓励,让其克服自卑、积极的对问题进行探索,勇于发言,培养其批判精神。

三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的设计

电子表格、文字处理以及演示文稿制作等等软件,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都是属于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章节,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在以上章节当中,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案例教学法独有的优势以及特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就将Excel、Word以及PowerPoint当做例子,进行实际的案例设计。

1Microsoft Word―――毕业论文

Microsoft Word是一款由微软公司研发的文字处理软件,能够适用于各个文档的制作,比如:信件、报刊、论文等等方面制作,能够让用户流程的处理文字信息以及数据,并且能够创建出各种各样的图文。目前就我国高校的情况而言,每个学生必须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所以掌握Microsoft Word这款软件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将毕业论文当成案例来进行设计,因为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所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不仅仅对于对于学生自身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且对于学校毕业论文管理也有着一定影响。不同的学校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的规定也有所不一样。在落实案例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能够拿出已经完成的纸质版毕业论文,交给学生,让其进行传阅,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于毕业论文有一个更加直观认识,然后结合学生传阅的论文,提出学校对于论文的相应规定,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满足规定要求、怎样达到理想效果、具体的操作步骤、完成操作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且在课堂上作出较为规范的演示,然后指导学生上机操作,因为课时的关系,需要明确操作任务,给学生规划出必须做的部分,然后让学生对于各自的作品进行点评以及交流,然后将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经由这样案例教学让学生融入教学情景当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其积极主动性。

2Microsoft Excel―――学生成绩统计

Microsoft Excel是基于Microsoft Office的一款组件,由微软公司研发,能够进行数据处理、辅助决策操作以及统计分析,适于用金融、行政以及财税等各个方面,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在高校当中,学生较为关注考试成绩,并且也和考试成绩有较多的接触,教师一般也是使用Microsoft Excel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以及录入,成绩的排名以及分数也常常以Mi- crosoft Excel电子版的形式出来。所以教师能够将学生成绩统计当做基础进行案例设计,把原始的成绩与做出来的成绩同时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让学生明确的知道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要达到的效果,然后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去思考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步骤,在对Microsoft Word学习的前提下,把学生经由查阅教材完成的操作留给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较为难的操作步骤,最后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操作,对其进行评价,进行交流和讨论。

3PowerPoint―――毕业答辩

PowerPoint是由微软公司研发的文稿演示软件,是一款演示成果以及传输文件信息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使用PowerPoint可以制作出表格、图片、组织结构图以及音频为一体的文稿。因为演示文稿和大学生毕业答辩是密切相关的。就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说来,学生毕业都会要求其做一个大约十分钟左右的PPT,将毕业答辩作为案例教学,教师可以拿出以前学生制作的优秀PPT,对学生讲解模板的选择、幻灯片包含对象的设置以及设置配色方案等等,借此让学生对于PPT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当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作为教学方法的补充,能够在教学中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集合的教学方法,在对大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于基础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还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春丽。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8):1963-1964.

[2]向波。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7):194,197.

[3]秦建,邹显春。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6): 224-226.

[4]张丽。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295.

[5]陶颖。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的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8):11-12.

[6]李丽,刘晴,符轶,等。PBL联合CTM教学法在面向医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1, 24(3):363-365.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篇三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唱歌先要定调,写文章则讲究起句,课堂导入,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源,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导入之所以重要,与其特殊的教学环境相关。学生从进入机房到适应课堂环境,再到全身心投入到新知识的获取,需要一个缓冲过渡的过程。没有良好的心理预设的形成与准备,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及最终的教学效果。一个优秀的教学导入环节,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维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才会有紧随其后的落实教学任务、解决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的层层推进。在现实中,有些教师抱怨机房的课难上,学生难教,其实,这和他们对计算机课的导入部分重视不够有重要关系。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对导入环节的设计,科学地运用各种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笔者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新版教材的前期调研所探索设计的几种不同类别的导入方法,并由此获得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二、新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引入案例评析

编写内容的选取以“源于生活,归于生活”为准则,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尽量选择与学习、生活及将来工作相关的素材。对于要设计的教学内容,笔者选择其中第五章,实施的教学对象为职高一年级的学生。针对本章内容我将课时安排如下。本章任务与一般课时:文字处理软件基本操作2课时、文档格式设置4课时、表格操作3课时、图文混排5课时、文档的设置与打印4课时。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及悟性不同可适当增加1~2课时。现就以上安排,选择部分课时设计了一些结合生活的课堂导入,以供大家参考。

案例1:就业导向,联系实际,激趣导入法

【设计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入境始于亲”,如果导入能贴合学生实际需求,就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入了境,再通过一些切实有效的课堂组织手段,那接下来的课堂气氛就可想而知了。而激趣导入法本身又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变化形式,特别是在计算机教学课堂上,由于机房环境下多种媒体手段使用的便利,激趣导入更加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

课例导入片段:图文的混排(第一课时)(课间播放Word制作的各种漂亮的简历封面及背景音乐)

师:借助课件,向学生展示图文混排的魅力之所在,并广播演示:个人简历封面欣赏幻灯片文件(有音乐)。

师:是否知道有哪些软件能制作这些封面,是否有同学制作过图文并茂的作品?

生:鼓励回答,photoshop、word、flash

等等。

师:展示两张不同的简历(普通的和美化过的),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

问:哪份更吸引人?学生肯定回答喜欢美化过的那份简历,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图文混排的魅力所在(使一张平板单调的简历富于趣味,美观大方)。

师:教师展示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样稿。让同学们估计制作样稿的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师:提出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展开竞赛,谁能够又快又准地制作完成课堂任务。

【教学反思】在课前,教师结合本课时的教学设计,精心制作了个人简历封面欣赏幻灯片文件,并添加了背景音乐,让学生放松心情,消除对枯燥学习的抵触心理。

内容的选取方面联系书本任务,结合实际生活,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索能力,适应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能力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设计上强调知识技能的体验和生成,提出以竞赛的方式,使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中,将图文混排的知识点与制作实例相结合。通过约五分钟左右的导入过程,使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的问题解决上。

案例2:结合学生生活体验一致的事件,运用“共情技术”导入

【设计目的】新课程的实施应重视心理辅导方法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共情技术是心理辅导的精粹。按照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的看法,共情就是体会并且认同他人内心世界的态度和能力。运用共情技术时,将学生生活体验一致的事件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设计问题引领,走近学生心理;当学生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师生之间的感情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得融洽。于是,问题讨论层层推进,最终学生在自己去探索中牢固地掌握了制作个性化简历的方法,收到了师生间“助人自助”的功效。

课例导入片段:图文的混排(第二课时)

师:问题(1)现在同学们穿了一件新衣服最怕什么?(撞衫)

生: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要做适当引导。

师:问题(2)移动公司动感地带的宣传口号是什么?(我的地盘我做主)

生:统一大声回答。

师:迎合现在的学生追求个性彰显、与众不同的喜好,标榜“我就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我的地盘我作主”,喜欢个性化、独一无二的产品。简历的“批发”,效果自然不如个性化“零售”策略。个性化简历首先需量体裁衣,针对不同企业、职位撰写简历,投其所好。(重要内容可加黑突出关键词)

师:上次课我们使用了word2007内置的模版来制作了简历的封面,但是每个同学做的都一样。

问:有没有人知道一份完整的简历由哪几部分组成?

生回答:封面,自荐信,简历内容,荣誉等等……

师:提出任务要求是让学生不使用word的封面模版,自绘图形做一份完整的个性化简历,包括封面,自荐书以及简历内容。

师:采取激励机制,告知学生做得最好的前5名有奖励。

【教学反思】由于在前一节课已经让学生利用Word中的模板做过一张简历的封面,如何让学生对本次任务保持学习的兴趣成为了该课时教学的重中之重。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运用共情技术。第一,要以共情为核心,既要充分尊重学生,还要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第二,这里提出共情与心理咨询不同的是,教师面对的是班级集体而非个人。所以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普遍意义,为大多数学生所熟识和接受,并帮助学生寻求与课堂所学的联结点。上述所提问题表明,教师运用共情技术已悄悄地走近了学生的心里,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深化了对本课时学习任务的认识,体会和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大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案例3:动画、音视频等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

【设计目的】丰富逼真的图像,生动形象的动画,优美动听的音乐,虚拟的实验场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种多媒体导入方式适用于各个学科,是最为生动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之一。新版教材中有使用Word2007图文混排的功能制作电子贺卡的教学任务,我选择了几个Flash电子贺卡及2张Word电子贺卡作为课堂导入环节的一部分,让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全方位地感受,对接下来开展教学营造了轻松而融洽的课堂气氛。

课例导入片段:图文的混排(第三课时)

师:在上课前我先出一个常识性的题目考考大家,母亲节是什么时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母亲整日为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操劳,我们应该学会感激学会回报母爱,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在Word中制作既漂亮又经济实惠的电子贺卡。

师:首先,让学生欣赏几张flash制作的电子贺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欣赏2张利用Word制作的贺卡。

这一张是送给母亲的(有感情地朗读贺卡中的文字)。贺卡图文并茂,有效地表明了作者的心愿,这将是妈妈在节日里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另外是一张圣诞节贺卡,如果我能收到像这样的贺卡,一定会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欣赏了2张贺卡,同学们现在一定很想知道如何制作是不是?老师以送给妈妈的贺卡为例来给你们示范一下。这节课我们要连闯4关。

【教学反思】书本实例的直接讲述会使学生对内容缺乏新鲜感,因此,从Flash动画入手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把枯燥的知识与技能拉近生活,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计算机课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刚进入机房就非常兴奋,甚至吵闹不停。此时播放动画,当学生全神贯注地欣赏动画的时候机房里也马上安静下来了,由此自然引入新课,所以使用这种方法导入的效果非常好。运用多媒体创设出的课堂情境,充分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接受新知做好准备。

三、思考与感悟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篇四

一、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指通过案例的模式来进行教学任务。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近些年来也被我国的教http://育工作者所接纳。案例教学法的案例都来源于真实情况中的真实事件。通过对案例的讨论,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进入我国的时间较晚,所以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推广。并且许多教师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的限制,仍然较为排斥类似于案例教学方法这类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所以,当前在我国案例教学方法并没有普及开来。并且许多学校仍然以应试为主要任务,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外,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在案例教学方法中,需要大量的案例来支撑教学,并且这些案例需要有一个规范性的案例集合,来指导计算机教师完成在基础教学中的教学任务。但是,目前在我国的教育领域里,还没有一套统一的规范性案例集合来供参考。同时,案例资源的建设与维护也是一个相当费时的过程。我们当前亟须一个可以有着权威指导性的,涵盖所有相关知识点的案例集合。二是案例教学法是一个需要较强的组织与分析能力的方法,并且对教师的讲解和引导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当前,在计算机的基础教学任务当中,许多教师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导致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不够彻底,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案例的选择

案例的选择在案例教学方法中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当前,仍未有一个权威性的案例集合来指导日常的案例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选取案例的时候特别注重对案例的遴选工作。选取的案例要符合以下特性:

1.案例要具有目的性

案例的选择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特别是要能够提高学生关于计算机的专业素养,所选择的案例一定要适合当堂的教学目的。

2.案例要具有平常性

因为学生要通过分析案例来完成教学目标,所以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平常性。事件要发生在我们平常生活中,让学生可以体会到案例来源于真实的生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案例要有一定的延展性

当前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当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得到一些特殊的启发与教育,可以通过案例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延展,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来提高学生的知识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4.案例要具有简明性

因为我们是要借助案例来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要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完成。案例的选择不能过难,要符合接受案例教学的学生的知识、阅历水平,让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目的。所以,案例的设置不可以过难,要具有简明性。

(二)案例的分析

转贴于 http://

案例的分析就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并且在分析过后,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获得相关的知识。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以下两点: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给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或者其他组织方式,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2.适当地http://引导学生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分析、自主讨论。因为案例分析教学模式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的讲解和总结

当案例教学进行到教师讲解阶段时,学生们已经对案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了。虽然学生们通过讨论得到了一定的结论,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限制,对于新知识还是不能好好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对案例进行全面详细地讲解。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篇五

Keywords case teaching; college computer basic; experimental teaching

0 引言

案例教?W是一种卓越的教学方法,被认为是顺应当代教育改革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本文将案例教学引入到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中,并对教学效果与经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手法,不仅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乐学、爱学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教学效果与质量也卓然可观。

1 案例教学的概念及优势

1.1 案例教学的概念

案例教学起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提出的,在经历多次实施后最后获得了成功,在教学中成功的将西方的先进教学理念进行了汇聚。案例教学在课堂上引入了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的案例,和传统教学相比,使课堂更加活跃,教师也通过这种教学更新了教育的理念,实现了“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质的转变,对于现实教学更具实践价值。案例教学最早在法学行业和医学行业开始使用,一直到1970年开始,这种教学方法才开始在教育行业被推广使用。案例教学法要求相关任课老师以特定学科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作为核心,将一个案例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针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带领学生们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思考方式,调动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具有灵活的特点,老师要以这个特点为基础对教学开展准备工作,应该着重选择合适的案例并将其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主要要做的是认真阅读材料,分析案例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从中吸取真正有用的东西,深刻理解知识精髓并能学以致用。案例教学具有直观性、全面性、深入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非常契合大学生的心理和兴趣特点,对提升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效果与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价值。

1.2 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在开展时,一般是老师对某个教学情景进行具体性的描述,然后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对情景开展讨论,整个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进行案例讨论和问题解决的一个过程。相比传统教学,这种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并且在知识更具综合性,学生也可以通过实践和有效的启发,获取更多的知识,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

首先,因为案例教学的直观性比较强,对于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通过案例来化解疑问是案例教学法最主要的优点,通过这些实例,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讨论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个或多个问题情境的呈现,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与吸引力,使其能主动参与到与教师设计的情境互动中,从而不知不觉地就很容易地理解和记住所学的内容。

其次,案例教学是通过“导入案例―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案例评价―课后延伸”,来步步深入的。教师在浅显、有趣地导入案例之后,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生活,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通过学生身边常见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融入至学习环境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一个精彩案例,然后在此基础上创建起案例情境,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整个的过程会使学生在自己亲身体验基础上获取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选取的案例,可以是涵盖多个方面的综合性案例,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创建起生动形象的思维模式,还向学生提出了信息收集以及提出问题的要求,学生据此就可以拟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解决问题。这不但对学生是一个综合知识巩固的过程,还是一个全面的教学培养方式。

第三,案例教学关键性的优势在于其具备的实践性特点。从本质上分析,案例教学属于一种“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在知识和经验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累积,但由于理解欠缺很多时候不可能会在遇见问题时就将所学知识和累积经验应用其中,并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融汇到问题解决中来,从而将其已有知识经验再提升一个层次,使他们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提高。

2 案例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1 精心设计案例

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同时,案例选择还应兼顾典型示范、现实新颖,案例的筛选要体现特色。通过实践探索,笔者认为案例的选择既要典型,又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案例的选择要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及思考力,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在课前将精心设计好的案例告知学生,让学生了解案例内容,并要求学生下课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自己先模仿案例,自主探究完成案例,让学生们进行较充分的课前准备。例如,在讲解EXCEL电子表格的制作时,有的学生在中学已经学过,有的学生在中学没学过,那么如何让学过的学生既复习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又在原有基础知识上有新的突破呢?笔者精心设计了学生成绩单案例,案例要求学生:(1)建立“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将“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中的A1到H1区间的单元格整合为一个单元格,并将字符设置在居中位置;然后对每个学生进行总分的计算;将各科的最高分和最低分进行标注;在总分计算后,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名次的排列;三科成绩总分在270分以上的学生,备注栏中要做出“优秀”字样的标注;统计各科成绩大于等于90分的人数,将工作表命名为“期末考试成绩表”。(2)选取“姓名”和“总分”两列(不含“最高分”和“最低分”行)数据建立“簇状条形图”,图标题为“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清除图列,将图表插入到表的l1:L19单元格中区域内,保存该文件。该案例学生们非常感兴趣,是与学生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通过该案例让学生们掌握以下主要知识点:EXCEL工作簿的建立、基本函数(SUM(),MAX( ),MIN( ),RANK( ),I F( ),COUNTI F( ))等的使用、条件格式及图表的建立等。

2.2 讲解案例

案例讲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应给与学生指导和鼓励,引导学生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应引起重视,并给与正确的指导、点拨和调控,从而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学生可以在此抒发自己的见解,并通过有效的讨论,开拓自己思路,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就可以利用表格设计填充、图表以及数据分析等形式实现边讲边练的互动式教学,使学生不仅对以前的知识有所巩固,还给学生机会进行讲解,给没学过的学生又上了新课,学生间的提问和讨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生讲解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评价、建议以及鼓励性话语等,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对于知识丰富并有韧性、喜欢钻研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正确性引导和讲解,点评其中的难点以及重点,形成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也解决了问题。这种方法激励了…快回答 m.kuaihuida.com…学生的求知欲。计算机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前和课后的时间,由教师或者和水平高的学生来进行辅导,帮助他们他们提高学习的水平。

2.3 引深拓宽案例

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时,要注重思维情境的创设,选择案例要具有完善性和代表性,不断的对案例做出更新,并引导?W生形成自主发现、分析及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审时度势的对学生做出引导,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将图2中学号的第二位的0替换成1?”在此时,就可以提示学生利用REPLACE函数来进行完成,在案例拓展应用中,不但使学生知识得到了巩固,还扩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4 学生反馈及改进

教师要精心策划,选择合适的创造性大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得到训练和拓展。创造性大作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造性思维再现的机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更具灵活性和流畅性,并且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重大意义。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篇六

[关键词]案例教学 计算机基础 高职学生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等等,越来越引起教师的重视,尤其是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案例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

2.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

现在的人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灵活运用。计算机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学生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案例教学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先学习具体的知识点,最后才进行综合应用,而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的特点,可以先展示综合应用效果,让学生真实形象的看到并应用学习成果,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图文混排讲授过程中,先把提前做好的并且涵盖本节课的知识点的图文混排案例展示给学生,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以及注意力,通过对展示案例的分析、引导、讲解帮助学生对图文混排的基本知识的学习、理解及应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真正掌握只是的目的。例如教师通过教学案例的演示,让学生看到所学习的知识的具体应用,明确“做什么”,以激发学生产生“怎么做”的学习欲望。

2.根据高职学生的需求,计算机基础课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通对案例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总结能够进一步的加深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理解,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三、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课前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实施的基础,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寻找合适的案例是比较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在选择案例时教师首先要关注、了解教学的对象,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从而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

例如表格制作教学中可以选择的案例很多,但是选取个人简历为教学案例更加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2.课堂上案例展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展示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案例课堂教学的开始,选择合理的展示方式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又可以在上课伊始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留意学生身边发生的事,通过恰当的提问,引出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对案例开展讨论实践工作。例如在讲表格制作时,了解到学生准备参加寻找兼职工作,我就向学生提问:“寻找兼职工作,你们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工作”。学生告诉我:“需要准备个人简历”。这时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个个人简历,展示给学生。

在提出案例后,教师先让学生自由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同一个案例,不同的学生允许提出不同的分析结果和实现方法。有的学生找到的方法比较繁杂但容易理解,有的学生则能发现较为简易的实现途径但难以理解等。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滤除掉案例中次要的细节,发现案例中主要的结构和案例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是进行点拨并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思考。例如展示了个人简历的案例后,必定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独立思考,大胆地交流研究。对学生的大胆回答及时加以鼓励,即使学生的回答有点偏离正确答案,也不急于评判,让他们自己反省,自我更正,使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了实际应用能力。在实例中掌握表格的一些知识点,学生以后也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课后讨论总结存在的问题

课后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总结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选一个案例操作完成得较好的来展示,总结案例作品的操作技巧,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总结,使学生对案例问题的论在原有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有所升华。教师不只是指出哪些方案是可行的,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其依据是什么,从而使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更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即便是没有定论也应提出值得大家应该思考的问题,做到每学习一个案例都有收获。

四、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1.国内案例教学资源匮乏

目前我国的案例教学正处于起步阶段,计算机基础的案例还比较的少,虽然现在有些教师已经开始设计和制作计算机基础案例,但是由于缺少专家的指导,案例水平都偏低。

2.有些知识点不适合案例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篇七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学案;教案;学案导学法;学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017-03

职业教育就是把教学、求知、做事与技能结合在一起。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做中学,做中教”已经成为反映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本质特征的经典概念,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目前中国中职教育改革的方向。如何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变“单调乏味”的讲授型课堂为“生趣盎然”的学习型课堂,变“要我学”的被动学习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理念,让学生真正抬起头来听课已经成为我们每个职业教育者认真探索和努力实践的课题。下面笔者从自己的实践、探索过程出发,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浅谈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案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一、什么是学案导学法

“学案导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精心编写学案,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开展的学习活动,采用学案导学法,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怎么讲,而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展学生知识和能力。教案重在教,学案重在学;教案以教师为中心,学案以学生为中心;教案强调“给予”,学案强调“拿来”;教案侧重“学会”,学案侧重“会学”;二者虽密切相连,最终目标一致,但在课堂角色、教育观念、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根据学案要求自主学习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案导学法”的目的与意义

中职学生在校期间的技能学习是为就业做准备,引入“学案导学法”教学模式,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其真正融入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中职学校的“学案导学法”,应该坚持以“工作过程导向”为原则,引导学生确立“为工作而学习”的意性对话框的处理、对齐方式的设置、边框与底纹的处识,在“工作情境”中学习。这样,学生既作为学习者,又作为“准工作者”,从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到所学即所能,所得即所用,真正解决职业情境和生活情境中的现实问题,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逐步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传统教学以教案为本,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则被培养成了“知识存储器”或“技能机器人”。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催化一次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越迁,竞争机制迫使终身职业向多种职业嬗变,因此以培养拥有专业技能劳动者为任务的职业教育尤其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学案导学法” 是一种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 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如此,“学案导学法”还有利于把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分解为一系列任务,更加贴近实际地开展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学案的编制

“学案导学法”以学案为主要学习媒介,因此学案的编制至关重要。首先,学案的编制要以教案为依据,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但不是任意教学内容均可用此法;学案要清楚完整地反映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一个较为合理与完整的学案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1、学习目标

制定的目标,既要切实可行,又要使学生感到跳一下能摸得着。

2、知识构成

计算机学科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三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如基本理论等。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典型范例)等。如WORD中表格的种类,绘制表格的常用方法等等。基本操作技能则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相关操作的一般要求。如表格属理等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

其次,学案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的原则

1、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通过实施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系列学案,实现关键能力和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传授一种职业的专业能力以及与社会工作相联系的能力,即职业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公共性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就业后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办公事务处理,其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程度。因此有必要从广义的工作情景中认真提取学生必须掌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经过科学的模块分解,串联工作过程中的实例系列,通过“学案导学法”方式整体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和信息技术综合能力。

2、创设实践可行的问题情境

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师设计问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活动学习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同时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中,甚至间接或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产的各项活动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不断结合实际生活,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学。

以EXCEL学案 “成绩表制作”为例,从工作技能层面上要求学生进一步熟练EXCEL的基本编辑技巧,包括建立电表格及表格格式的设置方法,基本数据的输入方法等;从岗位知识上使学生理解函数与公式的作用,熟悉EXCEL操作的各个要素。这样不仅扩展了知识的广度,并使之成为有意义的任务目标。

3、以项目为学习的主线

好的学习任务,首先应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其思考,使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欲望。同时提出的学习任务应该适应不同的学生,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项目设计质量直接决定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首先要强调的是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通用能力(方法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社会能力等)的培养;其次,项目的难易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要结合单元内容并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设计出难易度适中的单元项目;最后,项目要被大多数学生喜爱,并可以用某一标准(正确答案,美感等)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来确立最合适的项目。如PPT《网站制作》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我把《网站制作》这一项目确定为开发一个具有动态效果的班级网站。完成此项目所包含的能力有: 应用设计模板设置背景的能力,设计动态的切换效果及动画的能力,创建超链接的能力等。根据能力的要求,将《网站设计》单元级项目划分为若干个模块项目,每个模块项目中根据需要再划分为若干个由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构成的实验项目。

4、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职校生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智力特点,避免因为过分强调“是什么”、“为什么”等陈述性知识,而造成学生对学习的恐惧和反感情绪,应更多提供涉及经验、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回答“怎么做”的经验和“怎样做更好”的策略。进一步而言,还应该看到职校生内部仍然存在“吃不了”或“吃不饱”的差异现象,在此基础上,学案设计就应该找准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别通过基础知识、巩固强化、拓展创新等阶梯性任务,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参与获取知识,进而培养主动学习的个性和习惯。如我在PPT学案《电子相册》中为能力较强的同学规定了拓展性任务:独立设计并完成几个具有动态效果的动画,如树叶纷飞效果,蝴蝶飞舞效果,字幕滚动的效果等。

四、“学案导学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基本形式与过程

1、“学案”教学的基本形式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一般是复习导入——传授新知——巩固练习——教学总结——布置作业。这样的课堂教学安排,注重于教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也总是着重考虑如何教,而忽略了学生如何学。而“学案导学法”的基本形式如下:

情境导入——明确要求——分组学习——知识构建——巩固拓展——总结反馈

2、学案导学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基本过程

“学案导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学案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实施“学案导学法”的过程为:

1、情境导入,明确要求

教师以办公实务案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从构建良好的知识准备、方法准备和心理准备入手,组织学生开展“短、平、快”的学习热身运动,给学生创设认知矛盾,提出仅依靠已有知识或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诱发学生完成目标的欲望。

2、分组学习

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法的核心部分,在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激情后,顺势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运用学案这个主动学习的工具,根据学案中“任务单”的要求独立自学或分组学习,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启发学生主动质疑。

3、知识构建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巩固拓展

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总结反馈

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让学生限时完成,以检查学生对目标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重新审视教材,学案,并进一步完善,归纳,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领悟,最终达到巩固掌握甚至于熟练应用的目的。

五、问题与思考

“基于工作工程导向的学案导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还在初期探索阶段,在课堂上,我努力遵循“放手”的原则,只要是学生能通过学案、课本等学习资料自学、讨论完成的任务就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通过点拨引导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思考、理解和掌握。一段时间下来,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不少,睡觉和不做作业等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不少学生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作为教师也深刻感受到学生的巨大潜能,放手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践证明,“基于工作工程导向的学案导学法”的应用能为课堂教学带来积极的效果,而如何更加巧妙而有效地发挥“学案导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和实践。

首先,学案设计就是一个十分考验我们教师的工作,需要我们转变观念,从学生学的角度,从养成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角度,从“学生的发展”出发,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不同班级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等进行个性化设计,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改进完善的长期工程。

其次,在“学案导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如何组织学生开展高效的小组合作与探究活动?如何突出学案中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如何设计全面客观有效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调整自己努力做到更好?如何充分发挥课堂认可展示的舞台,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还有就是如何把握课堂学习节奏、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性等……

六、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案导学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填鸭”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老师的地位相比传统教学中更重要,任务更艰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老师的引导作用在于,要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进度与方向。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并抓住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启发;对于学生经过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提示点拨。

通过重视“工作过程”精心设计学案,以项目为学习主线,实施“学案导学”,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了教学过程的互动、对话,让职业学校的学生也体验到了尝试成功的快乐,逐渐改变了学习方式,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如何利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构建学习型课堂,变“要我学”的被动学习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让学生乐学会学,真正成为计算机课堂的主人,我们的研究之路还很漫长,有待我们每一位中职计算机教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2]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

[3]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4] 周新源。现代职教课程观与模块化教学[J].职教通讯。2007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范文 篇八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启发学员研究实际问题,注重能力培养的现代化教学方法。本文主要根据我院士官学员任职教育的特点,将案例教学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对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一轮士官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士官队伍在部队全面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如今各部队都在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士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士官人才信息素质和综合工作能力,从而影响部队的信息化进程。计算机类相关课程属于我院所培养档案保密士官任职教育中开设的基础性课程。如何不断提高授课质量是我们教员一直思考与研究的课题。

1 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

相对其重要性而言,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总体人才培养计划中所占的学时量不多,但教学内容丰富,任课教员不仅需要讲授大量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还要完成计算机的具体应用及实际操作等实践教学环节。在学时量相对较少而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下,如果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举例说明—归纳总结”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难以出彩。

士官学员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加上他们入伍几年后才入学,初高中知识遗忘较多,文化基础薄弱。对于计算机,多数学员入学前或多或少接触过,但他们的计算机基础因家庭经济条件、城乡差异、个人爱好和原部队单位信息化建设程度而存在着明显差异。有基础的学员听课时会觉得课程内容过于简单而提不起兴趣,而基础差的学员因为平时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电脑,往往跟不上进度。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员在讲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时候通常都是以教材为蓝本,逐项进行讲解和演示,然后学员上机遵循教员的操作步骤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员对操作的结果没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操作过程变成一个十分机械的过程。当真正让学员独立作出一项完整的任务时他们却又无从下手,缺乏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实际办公事务的能力。

2 “案例教学法”在士官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依据士官学员计算机基础类各课程具体《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相关知识点构成知识模块,以易于理解的实际学习生活和部队工作的实例为原型,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并加以实施。案例既是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的延伸及拓展。

2.1 案例的选择与设计

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全过程中,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案例的选择要适应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案例的类型很多,体现内容也很复杂,选取或设计什么样的案例应根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相对而言最容易做到的。

同时,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学员现实工作与生活。首先要了解学员目前的生活状态。他们是一名普通的保密档案专业在校学员,要服从队干部的统一管理,要完成队里的各项公差勤务。我在教授Word中实用文体模板时,先以学院门诊部的名义给该队生病学员开具了去上级部队医院就诊的转诊介绍信,然后引导学员触类旁通,独立完成一份请柬,内容设定为开学初邀请队里各任课教员参加本队的教学联系会,要求在传达准确意思的基础上对请柬进行美化设计。这样的案例激发了学员的兴趣,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比直接一个一个按部就班地介绍协议书、介绍信、申请书、聘书的效果要好得多。再次要把握学员毕业回到部队后绝大多数是从事保密员或者机关工勤人员工作的情况,案例的设计就要以他们工作岗位为中心,从任职的需要出发。考虑到将领导写的稿子按军队公文格式编辑并打印下发是他们今后最常见的一项工作,学习Word文字编辑时,就按照这项实际工作设置一个案例,这样学员学习时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学后也具备了一项实际工作的能力,这也更符合任职教育的要求。

此外,在案例规模方面,根据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案例的设计要跟课程的进度相一致,大小要适中。刚进入某一专题时,适宜选取知识点比较少的案例,有利于学员理解和接受,否则容易引发畏难情绪,丧失学习兴趣;当课程进入到一定深度后,适宜采用综合性较高,赋有启发性的案例,将新知识点的学习与旧知识点的复习结合起来,温故知新,培养学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案例无论规模大小,都不是简单的操作习题,都必须包括一定需要思考的内容和问题。

2.2 “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对教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员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有效的使用案例教学。教学中既注重理论性教学环节,又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案例教学与其他传统教学方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员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灵活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其次,应从注重教学方面向注重引导方面转化。这样教员备课的压力更大了,尤其是案例的选择与设计环节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课堂上,教员要更好地发挥引导启发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员发表不同的意见,形成学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型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课堂效果。

3 结语

目前,案例教学已经在我院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中普遍使用,在我们教员集思广益共同努力下,紧密贴近学员实际的案例也越来越丰富。随着对经典案例的积累总结,案例教学一定会更加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唐名华,陈尹立.适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案例教学法[J].计算机教育,2011(11).

《计算机应用基础》优秀教案 篇九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讲授计算机文化知识和微机基本使用方法的入门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模块:教材资料

一、教材选用

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参考资料

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参考资料,这里面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优秀教材还有普通本科“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满足部分专升本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文献资料

我们的文献资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关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台,在上面能解决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问题。本课程教学**包括文字教材、录像教材、网络课程以及网上动态教学信息等。

第二模块:课程目标及学前指导(双导环节)

一、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文字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

情感态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综合素质目标是:让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养成使用信息技术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而服务的习惯。

二、学前指导(面授导学)

本校专科学生基本情况是学习基础为非零起点,缺乏系统理论知识,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较大。大多数生源为**低的在职人员,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一般。大部分学生课堂内学习态度较好,但自主学习能力一般。学习信心、学习毅力不足,易受挫。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教学任务一方面要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专业背景;另一方面注意任务的层次性,由学生自主选择,有可能因为实际情况而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三、面网教学过程及学习建议(网上导学)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依靠已有的教学**。知识性的内容主要通过自学文字教材完成;操作技能必须通过上机实习完成;录像教材将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定期辅导讲解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集中答疑;**学生参加定期的'网上学习辅导和答疑活动。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首先理解教学大纲内容,其次了解教学**的种类和功能,再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应根据文字教材中提供的教学**配合使用方法和学习建议,采取下列步骤循序渐进地学习:

1. 阅读和预习学习内容;

2. 观看录像教材或教学光盘;

3. 完成思考和作业题;

4. 上机实验;

5. 集中辅导和答疑;

6. 使用学习效果测试系统自测学习效果;

7. 通过自测结果发现问题,返回上述相关的步骤解决问题。

由于本课程特别注重对学生再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上机实验在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中起决定性作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篇十

关键词:专业应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大、中、小学校中都是一门较为重要的课程,其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情况,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其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专业的知识与技术。在一些职业学校中,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比较热门的学科,但是在非计算机的专业中,也安排有计算机课程,其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差异性,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需要结合不同的人群,进行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借鉴性较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现笔者对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改革以及实践方案进行了介绍,以供同行借鉴。

一、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涵义

以专业应用为导向为计算机教学的模式提供了方向,专业应用导向的涵义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开展的计算机课程,这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以及内容比较特殊,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技能进行重新划定,主要是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学方法以及内容;第二种是根据计算机不同课程的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要而进行教学改革,这一过程需要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对其不同的课程的教学方式以及内容进行改革。在现代教学改革中,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正处于改革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正从知识普及形式转向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形式,我国很多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模式都是以计算机基础知识为前提,以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为辅助的框架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分层教学以及不同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所以,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必须以专业应用为导向,对教学模式以及方式划分层次,这样可以更加细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水平,是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以及实践方案

1、构建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构建正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可以更好的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对专业与非专业计算机学生相关能力进行区分,并进行分层教学,有效的区分不同课程的难易程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为了更好的体现知识分层,需要开设知识普及课程群,而为了更好的体现专业分层,则需要设计专业应用课程群。

1.1知识普及课程群

知识普及课程群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区分知识层次,在对不同专业的人群,教学的方式与内容也需要区分,在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时,要注意掌握新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情况,根据不同的计算机能力对这些新生进行分组分班,对不同计算机基础的学生要进行区分教学,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所以,针对这些已经具有一定基础能力的学生,要改革教学模式,加快教学进度。

1.2专业应用课程群

以专业应用为导向,整合专业应用类课程群的知识模块,按照专业应用需求,选择与专业对接的“模块化”课程进行教学。

2、“知识模块化,训练项目化”教学方法设计

各课程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结构进行阶段模块化设计。课程教学以综合案例为主线,将综合案例分解为与相应知识模块相配套的实训项目,形成能力递增驱动的“知识模块化,训练项目化”的教学方法。

2.1知识普及课程群案例式教学设计

下面以新闻专业为例,说明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知识普及课程群”的案例式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模块: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需求模块(音频处理软件 CoolEdit、图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视频剪辑软件、多媒体集成软件 Publisher)。

综合教学案例:电子出版物设计与制作。

教学目标:“电子出版物设计与制作”是集多媒体素材(图像、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的采集、处理、集成为一体的综合案例,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音频处理软件 CoolEdit、图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视频剪辑软件、多媒体集成软件 Publisher 的常用技能。案例在注重解决常用技术性问题的同时,更多地注重多媒体集成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及制作能力。教学主线如图1所示。

2.2专业应用课程群案例式教学设计

下面分别以工商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说明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专业应用课程群”中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和专业应用软件课程的案例式教学设计。

示例 1:工商管理专业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案例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模块: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语言。综合教学案例: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用户为本”的设计能力和逻辑思维等能力。

教学主线:以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软件项目开发为实践教学主线。按“功能描述、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前端操作界面的设计”的项目开发流程,将“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设计方法-数据库操作命令-面向对象设计”知识点分解到实践各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学习结束后掌握一个完整的小型数据库管理应用软件设计。VFP 语言课程以能力递增驱动的教学设计思路。

三、结语

计算基础课程在教学在改革与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区分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及方式,这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对刚进校的学生,要了解其计算机基础能力以及技术掌握情况,根据学生本身计算机基础知识情况进行分班,这样也有助于提高不同能力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要对教学内容以及方法进行改进,使教学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应用这项技术,从而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威娜。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专业”教学方式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0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上面就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10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的相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