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领域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7篇有关语文教学论文,希望在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教育教学论文 篇一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问题与分析
如今,政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力政策,在如此有利的环境下,我们必将不会错过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契机。如今我国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迅速发展的脚步主要呈以下趋势:1.从功能定位上来讲,以前单向的企业用人正在向整体需求过渡;2.从程度上来讲,曾经分散型的合作正转向密集型的合作方式;3.从合作的形式规模上来说,从以学校为主的合作模式向以群体为主的合作模式转变;4.对于职业教育院校校企合作的内容而言,渐渐由课堂的需求转向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教育校企合作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主要是因为在管理模式、法规章程以及合作方式上的改变与创新。但尽管目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势态良好,步伐稳定,但从整体上分析,我们却依然未找到可持续性的合作体制机制,同时也依然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难以持续稳定的发展前行。校企合作的有利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建立,这主要表现为:一来是还未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内部要求;二来是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系统的宏观管理体制;三来是由于还未建立具有统治地位的合作机制体系;四是有待完善的残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制;五是得不到充分发挥的行业组织。由上可见,我们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依然不够完善,不论是外部的管理体制还是内部的合作要求,我国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都还有加强修复的必要,还有使其更加进步优化的空间。
二、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措施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中不变的旋律。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努力完善职业教育合作校企的法规制度,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正在不断探索有效的校企合作方式。努力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我国国情的体制与机制的模式。在整个进程中,我们很容易观察到,当前大多存在着学校热烈而企业漠然的现象。很多职业院校伤透脑筋却找不到能够与企业合作的路径。与此同时也很难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适应企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通过深入的探讨,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职业院校应当主动且频繁的与企业单位沟通交流,全方位合作职业院校应当转变观念,建立正确的教学观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前提;与企业进行主动沟通、积极交流、深入合作,树立为服务企业的意识;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企业需求,与其进行全方位的深层次合作;共建管理制度,共设组织机构,构建与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使学校文化与企业精神相互融合。
(二)职业院校开设企业及市场有需求的相关专业职业院校开设专业要符合企业人力需求;职业教育学院应当积极邀请企业专家探讨专业设置的开办,适时调整需及时;专业的设置应融入院校的教学特点并融入企业文化。其次职业教育学院还需依靠企业充分有效的培养与聘任院校老师,要求教师进入到企业中实践,到第一线进行技能培训、体验及锻炼,努力建立并扩大“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通过教学改革和课程调整以适应企业的适时需求及变化院校应注重学生实践性的培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同企业进行深入沟通,有效整合资源,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及时引入新技术、新知识到课程中。职业院校应当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践学习的品质,职业院校内部则应计划并开办实践、实训课程,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创立培训机构。
(四)职业院校需不断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勇于突破传统的合作方式校企合作的模式是校企合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校企合作的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定向式人才培养模式、立体式合作教育模式以及学工交替等模式。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各个职业院校又总结出许多其他模式。大多数人认为,校企合作应采取定向式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有利于双方共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它能起到在专业设置和企业需求中的协调作用。学校能根据企业的具体需要来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实现更多毕业生的就业愿望。
三、总结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想要可持续性发展,达到互惠互利的合作目的,关键在于职业院校要明晰自己在企业中所充当的角色与地位。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要想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能被企业所接受,被社会所接受,就要让学生投入到实践。一是要紧密专业知识与企业文化的联系,二是要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的机会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三是要开展形式各异的企业文化展示与交流。我们相信,在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的努力下,势必会找出一条适合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光明道路。伟大的发过作家司汤达曾经说过“伟大的热情能够战胜一切”。只要我们本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作者:张巧云工作单位:山东神舟重工工程机械技工学校
第二篇:职业教育功能分析
一、职业教育的功能
职业教育的功能指其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功用与效能,[1]可以笼统归纳为社会发展功能与个体发展功能。基于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职业教育的功能内涵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理解。同时,受到社会基础、价值取向、受众认知等条件的影响,呈现出多重性、多元性特征。
(一)经济功能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为条件,相互制约。一方面,经济发展依赖于生产者素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有效提升人力资源整体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既是职业教育自身的责任所在,也是其基础功能。另一方面,一定的经济基础是职业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前提。从宏观而言,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基础、产业结构状况、市场发育程度,是职业教育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制约其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就个体而言,接受职业教育是一种投资行为,需要支付一定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并承担一定风险。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为各国政府所高度重视。西蒙•马金森在其《澳大利亚教育与公共政策》一书中指出:“支配政府教育政策的还是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2](P1)劳动力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职业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提高生产率的必要手段。“复杂的社会分工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的复杂结构,职业成为现代社会组织的基本构架”[3]。职业的载体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职业教育为社会个体解决生计问题提供了保障。没有职业教育对各行各业、不同岗位人才的培养,就谈不到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正常运转。以人才培养为基本途径,职业教育成为国家系统化、规范化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成为构建合理的社会人才结构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潜质,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进而改进生产方式、推动技术创新、调整和缓解结构性失业、提高个人和社会收益等,以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进步,带动整体经济水平提升。
(二)政治功能
所谓政治,是国家上层建筑领域各种权力主体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选择实施的特定行为和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西方政治学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利益关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是人们在安排公共事务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4]按照这一理解,所有教育都有其政治目的,即为国家的、民族的、宗教的、社会的某些特定利益集团服务,帮助其在与其他集团竞争时获得优势。这个动机决定了教育机构应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与科目,采用何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也决定了学习者应该养成怎样的思想习惯。[5]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职业教育在维系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变革、加快民主化进程、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是国家维护社会统治、维系政治稳定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受众量大而广,主要是社会中下层劳动者。职业教育阶段是受教育者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助于培养其形成一定政治素质,具备国家所期望的政治理想与信念。更重要的是,它向受教育者传授赖以生存的职业技能,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技能人才,引导其积极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从而形成稳定的社会政治结构。现代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社会政治的平等与开放,是促进社会变革与进步的重要力量。它通过宏扬职业道德,传播职业理想,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它张扬政治、思想、道德领域中的积极因素,抵制腐朽、落后的消极因素,为推进社会政治进步服务。教育同时是养成民主意识、观念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国民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共同努力。教育公平是社会政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公平与否,社会能否公平公正地为每个公民提供合适的教育,是社会学家评判社会公平的重要尺度。职业教育是平民教育,具有基础性、全民性、全纳性、终身性等特征,其功能的合理发挥有益于体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三)文化功能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主要有两大功能,为工业经济输送技术工人,通过文化传递的方式成为社会整合的工具。[6]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过程本身即是知识、技能与信息的传播过程,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向受教育者传播积极、先进的产业知识与产业文明,相关的职业技术文化,帮助其认同和接纳先进文化。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包括:传播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求实与创新精神;传播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提倡尊重技能、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传播以现代工业文明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文明,鼓励以技术技能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传播职业文化理念,形成爱岗敬业、务实重行的思想与作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职业教育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对那些蕴含在技术知识、职业技能、岗位规范、职业精神与职业观念中的、人类已创造出的文化进行积累、整合与传递,吸收、融合域内域外先进文化,进行文化创新。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政治、道德、心理、生态文明等方面教育,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我国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百余年来起伏跌宕,不断发展、创新,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潮交流、激荡、吐故纳新,中西方不同文化理念碰撞、渗透、交汇熔融。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过程中,一方面期望借鉴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甚至将其移植到本土,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遭遇传统力量的拒斥。这与不同教育模式深植的文化土壤与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学习域外经验的前提,是认识、消化、有选择地接纳其背后的文化理念和生成背景。综上,职业教育的诸项功能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这些功能的有效发挥,保证了职业教育在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满足现代文明复杂结构与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
二、职业教育的目标
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想要达到的境界、期望的结果、指向的终点。教育的目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它是人们从事教育活动之先,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的对结果的期望;狭义上,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教育提出的总的要求和标准,表明办教育为什么,培养人才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职业教育目标是国家教育目标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从价值取向和已有功能出发,可以将职业教育的目标归纳为功利性目标、人本性目标和文化性目标。
(一)功利性目标
从国家整体发展角度,职业教育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潜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完善教育结构、人才结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进而带动国家综合实力提升。这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国家、政府坚持主导、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从个体发展角度,职业是个体谋生的载体。就业,是个体能够立足并生存于社会的最大安全需要。职业教育虽不能直接创造就业机会,但可以帮助受教育个体掌握改善就业机会所需的职业技能,为其生存、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并获得在社会阶层间上升流动的可能。这是社会个体认可投入一定成本而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原因所在。
(二)人本性目标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应当体现教育公平。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对于占人口大多数的、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等社会中下层群体意义尤为重大。作为社会问题而出现的弱势群体,首先产生于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公平是评价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标准。在当前我国生产力尚未足够发达的现实环境面前,促进公平的意义,首先在于保证每个公民都能够接受教育,让每个社会个体通过接受教育成为自食其力的、平等的社会成员。提升弱势群体的技能水平从而提高其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既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职业教育的目标所在。从个体发展而言,职业教育又不能阈于仅仅传授技术技能。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全面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是教育追求的理想”[1]。不同的社会个体存在智力与体力方面的差异,不同职业、岗位之间也千差万别,个体的才能与优势只有在适合的职业岗位上才能得以发挥,即社会个体与岗位之间存在一定的匹配度。职业教育通过特有的教育手段,充分挖掘学生针对某一职业、岗位的特殊潜能,尽可能发挥其特长;通过有目的、计划性地职业训练与岗位实践,帮助学生强化岗位适应能力,了解岗位与岗位群、职业与职业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涯规划意识,为实现合理的职业流动和转换提供基础。同时,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多种手段,培养社会个体形成主动适应社会、自我设计、自我规划的能力,以促进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三)文化性目标
美国学者路易斯•拉斯在《价值与教学》中谈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按他个人的价值观行事。”[7](P83)学校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在于紧紧抓住价值观教育,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判断和选择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职业教育“要为年轻人提供全面素质教育和能力准备,帮助他们尽可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条件、更高的生产率,从而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职业教育必须重新定位,才能适应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发展,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态度、政策及实践的基础应该建立在新的发展模式上。”[8]他们强调,为了全球化下更加有效地共同学习工作,价值观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价值和伦理须占据职业教育全部课程的中心,价值观教育应当成为职业教育的特征之一。[9]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文化性目标或使命,是传承和发展职业文化。所谓职业文化,是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人们逐步形成并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气质、礼仪和风气,其“核心内容是对职业使命、职业荣誉感、职业规范及职业礼仪的自觉体认和自愿遵从。”[10]它是以现代社会的职业结构为基础的普适文化,体现与职业社会、职业机构相关的制度、习俗与道德规范。长期以来,农业文明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影响巨大。在我国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而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短暂,相应的职业文化发育迟滞,文化传承薄弱。这种职业文化本身的不完善与非系统化,导致在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过程中,遭遇了很多障碍。对职业教育而言,如何发展和创新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文化体系,不仅是研究课题,也是现实责任,更是发展目标。它需要包括政府、院校、受教育者、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所有利益群体的共同努力,在观念、制度和行为等不同层面,发挥主动性、积极性,提升职业教育自身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积极发挥文化领导力和文化创新力,构建开放、动态的职业文化环境和职业教育生态。
三、从功能到目标
矛盾调和与机制构建研究职业教育的功能与目标,是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理论与实践需要。从既有功能发挥到目标实现需要两个条件。
(一)有效调和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的矛盾
从本质上讲,职业教育面临着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两大需求。前者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关注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岗位适切,是基于社会学普适意义的价值观、利益观的考量;后者则以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为出发点,关注成本效益、就业质量、薪酬待遇与发展预期,是从个人价值观、利益观视角来审视的。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两种需求在目标和价值取向上不完全一致,甚至产生冲突。职业教育的功能在于尽可能满足两大需求。当前它以首先满足社会需求为前提,兼顾个体需求。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则是有效调节个人教育机会需求和社会教育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两种需求的统一、平衡、和谐。它强调以人为本,最终指向个体需求。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社会对职业教育产品的需求旺盛,而个体对职业教育机会需求较弱,两者不能同步。调节矛盾的根本思路在于以旺盛的社会需求刺激低迷的个人需求。实现两种需求的统一,是促进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各项功能的前提,是促进职业教育自身和谐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是扭转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困境,提高社会和公众对职业教育认可度的关键所在。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切实转换观念,从满足个体需要为出发点最终满足社会需要,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需要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保障其经济收益,提高其社会地位;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质量,增强其吸引力与持续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和谐进步。
(二)构建利益整合的发展动力机制
从功能发挥到目标实现,需要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现实与理想(或公众期望)之间差距较大,究其原因,与我国职业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发展内外部环境复杂、参与主体多元且利益诉求相互冲突有关,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缺乏发展动力。例如,中等职业教育在规模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还存在着“四软一险”,即靠行政手段而非市场选择;靠资助拉动而非质量取胜;靠升学吸引而非就业导向;靠成人人群而非适龄人群[11],导致发展根基不稳。为此,有必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深入探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职业教育发展基础和动力因素,研究政府、院校、行业企业、社会组织与受教育者等利益相关者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从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发,构建符合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动力机制,促成职业教育理想目标的实现。
作者:姚树伟1谷峪2工作单位:1.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第三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影响因素
一、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质量问题分析
当前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中的质量问题突出表现在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普教色彩较为浓厚,专业设置盲目,缺少一批高水平的骨干职业学校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
中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其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这一点在培养模式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而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大多模仿普通教育模式,走的是普通教育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知识讲授为主,没有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去开发课程、进行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或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部分专业缺少可供操作的实训设备和基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能上课,甚至有些职业学校把职业教育办成了应试教育,眼睛盯着对口升学指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违背职教规律,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
2.盲目设置专业
相当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对自身发展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自身定位模糊,专业设置较为盲目,过度依赖市场信息,市场需要什么人才立即开设什么专业,专业开设的随意性较大,造成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扎堆开设,区域内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重复,导致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另外,受到学校条件限制,一些对实训场地和设备设施要求低的专业重复开设,如计算机专业和会计专业成为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必开专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据统计,全省中等职业教育中20%的在校生都在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专业重复设置的现象比较突出。就学校而言,一些学校专业设置脱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设置多而全,没有自己的特色,导致学生就业难、学校发展缓慢。
3.缺少一批高水平的骨干职业学校
据统计,2012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有920所,比实施职教攻坚前2007年的1116所已经减少了196所,但我省职业学校弱、小、散的问题仍然突出。据调查,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中5项办学条件全部达标的仅占17%,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另外,“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环节比较薄弱,导致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不突出,办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规模大、质量高、声誉好、特色鲜明、符合职教发展规律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还很少。以上问题导致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不满意,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偏低。据一项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问卷调查显示,自愿报考职业学校的学生仅占14%,同时有50%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认为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不到有用的技能。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不认可。尽管近年来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但是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时专业不对口,就业率虽高,但就业质量不容乐观。
二、制约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分析
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很多,既有社会认识的问题,也有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内在的因素,如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基础问题,学校发展规划和策略问题等,同时还有外在的因素,如职业教育法制建设、政策制度不完善、经费投入不够、校企合作不畅通等。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在因素
①学校自身基础比较薄弱。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由原来的教学质量较差的普通高中转制过来,先天条件不足。这些转制而来的学校基础条件差,专业课教师匮乏,学校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对职业教育规律认识不足,导致盲目模仿、照搬其他高职或普通高中。②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现有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都是普通院校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比较欠缺。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缺乏足够的“双师型”教师。据统计,2012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有教职工7.6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72万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只有1.13万人。目前,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与专任教师比高达30∶1,按照教育部生师比16∶1的标准测算,专任教师缺额5.14万人。③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衔接不够。课程开发力度不够,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的课程开发不足。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滞后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速度,导致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社会适应性不强。据统计,2012年,与我省4大传统优势产业、4大战略新兴产业对应的职业院校专业毕业生比例分别只有2.95%、6.59%,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很好解决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④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相当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实训基地和设备,教学方法和手段还在沿袭普通教育。个别学校领导对改善教学设施缺少紧迫感,专业设施配备无法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求,学校实习条件差,不能满足学生实验、实习教学的需要。即使有些中等职业学校具备了一些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验条件及实训设备,但远远不能满足实习教学的要求,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高。⑤职业教育科研滞后。当前的职业教育科研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科研机构体系不完善,科研队伍数量不足,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职业教育科研还不能很好地和经济、社会、产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等紧密结合,研究缺乏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目前的职业教育科研不能为整个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2.外在因素
①社会对发展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重普通教育、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倾向仍比较突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较低。②职业教育专项政策法规不完善、不健全,或者实施状况不理想。尽管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职业教育法,我省出台了职业教育法实施办法,实施职教攻坚以来,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是事业的发展仍缺乏一些操作性强、针对性强、具体可行的专项法律法规。同时,受教育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限制,许多地方并没有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没有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支持,致使办学条件改善严重滞后于事业发展的需要。教学实习、实训、图书、体育设施、学生活动场所及食堂配套设施不够,还远远不能满足事业发展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高。③校企深度合作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根本特征,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纵观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共同的成功之处就是较好解决了校企合作问题。目前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不够,本质上就是职业院校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结合问题没有解决好,还没有建立起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机制,这是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水平提高的主要症结所在。另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还比较封闭,校企合作不够紧密,贴近市场、贴近社会需求办学的意识和能力不强,行业积极指导、校企深度合作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还比较单一,多元办学体制改革需要深化,办学效益有待提高。④没有形成真正符合职业教育需求、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招生考试升学制度,特别是“文化知识型”选拔考试方式,不适应也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技能竞赛制度还未完全建立,对提升职业教育质量造成一定的障碍。以上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影响并制约着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提高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可以说,当前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走过以规模扩大为核心的时期,进入了以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新阶段。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是当前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
1.加强内涵建设,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从实施范围来说,质量提升工程既可以是全省范围的,也可以是市、县、区等区域范围的。从实施主体来说,要统筹政府、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各级政府要为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稳定有力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学校要承担起质量工程实施主体的责任,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支持质量工程的实施。从实施内容来说,质量工程要包括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如要加强专业建设,加快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培育一批品牌示范专业,做强一批特色专业;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建设一批具备教学、生产、培训、鉴定等多功能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推动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培养、培训、引进、聘用等办法,建设一支满足需要、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开发一批精品课程和校企合作精品教材,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要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完善科研机构和科研队伍建设,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引领职业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等等。
2.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为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省政府于2012年专门出台了《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成立了由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组成的“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在此框架下,面向全省支柱产业,以产业和专业为纽带,以紧密型职教集团为基础,成立了全省首批9个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对促进全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接下来,我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组织架构,建立政府强力推动、多方广泛参与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要全面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产业和专业为纽带,实现学校培养培训与区域经济发展及企业需求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要发挥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引导、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加强双向沟通和对接,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紧密合作新局面。
3.突出技能导向,加快职业教育考试选拔制度改革
考试作为一种主要的评价方式,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职业教育应加快推进“知识+技能”考试制度改革,改变原来那种用普通教育高招模式来代替职业教育高招模式,考试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忽视技能考核,考试方式主要采用笔试、在卷子上考技能的现象,加大技能考核的比重,改革技能考核的方式。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力争使技能竞赛覆盖全省每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专业、每位学生和每位教师,实现全员参与,促进“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制度建设。在技能竞赛全覆盖的基础上,将技能竞赛作为职业教育考试选拔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推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4.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氛围
质量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以良好的基础条件来保障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同时要优化政策环境,为职业学校加强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思路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提高质量既是职业学校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整个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各中等职业学校要深刻认识提高质量对学校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将提高质量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营造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提高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吸引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王会莉工作单位:河南省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室
第四篇:我国职业教育管理方法
一、职业教育的特性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但职业教育相对基础教育又有其自身的特性。概括起来,职业教育的理念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以人为本
同志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因此,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形成以校为家、以教为乐、以师为荣的职业教育氛围,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在这一点上,建设学生会等学生自主管理组织以及让学生去担任校长助理、班主任助理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很好体现。
2.因材施教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专门性、技术性的人才,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塑造。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防止照抄照搬,杜绝教条主义,要上学生听得懂、学得会、感兴趣以及出门以后用得上的课程,使学生不落入“书呆子”的万丈深渊。
3.服务为先
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是集政府、学校、企业以及行业等多种性质的主体及其多元化需求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形式。教育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本身就是一种服务性行业,职业教育位置关键,强化服务意识就势在必行。只有坚持以服务为先的职业教育理念,才能满足不同主体和不同对象的人才需求,才能有效协调矛盾,形成强大的教育力度。
二、职业教育的管理准则
职业教育的管理准则是紧跟时代步伐,在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最新政策的基础上形成的原则。这一原则既可以推动职业教育管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亦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管理效率的提高,对职业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1.道路性准则
我国是在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职业教育道路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管理要紧贴国家政策和核心理论,并对全体师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管理工作。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素质、有文化,有道德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2.科学性准则
随着网络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了一个相对发达的信息化时代。科学发展是全社会的共识,职业教育管理更不能例外。一方面,职业教育管理者要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教育科学理念和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而现代的教育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明细职业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范畴,做到有条不紊,分工明确,奖罚分明,进而提高职业教育管理质量。
3.民主性准则
民主是职业教育管理中管理人员之间以及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为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管理人员之间,不时的交流与合作,将大大调动管理者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管理科学创新机制。而在管理人员和学生之间的民主相处,将有效彰显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学习进步。
三、职业教育的管理方法
从上面的分析中不难得出,职业教育要想发挥好其应有的社会能量,管理方法的优劣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2012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的,指出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管理方法的探究迫在眉睫。
1.提高技能课的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素养,旨在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培养生产与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因此,相对文化课教学,技能课的教学内容理应占据首要地位。然而,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理论对实践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要确定以技能培养为主,理论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既要在课时安排和资源配置上向技能课倾斜,也要适当配设一周4—5节的文化课程。另一方面,要适时编写与技能相应的教材,多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更多培训学习的机会,从而在整体上凸显职业教育的特性与优势。
2.扩大“双师型”师资教育队伍
所谓“双师型”教师,指的是那些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能为职业教育提供理论上的坚实依靠而且还能为同学们的动手实践提供准确有效的行为帮助。所以,职业院校应该且必须招聘吸纳并培养“双师型”的师资力量。如在实际工作中,鼓励教师了解国家的最新动态,行业最新的专业知识,鼓励他们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再如,吸引企业专业的技术人才到学校来做兼职教师,传授最新的操作方法和工作经验,吸引他们参与学校的科研实验等。
3.增加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如果说上述两个层次还只是学生和教师在职业教育管理中的体现的话,那么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就非国家机构莫属了。目前,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的职业教育仍是我国职业教育投入的主要模式。随着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壮大,其资金需求也越来越高,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不言而喻。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职业教育的投入瓶颈呢?一方面,需要国家提高投资职业教育的经费比例,确保职业教育发展得到充足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要拓宽各种融资渠道,走出单纯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单一模式。国家可以制定相关的财政金融政策,鼓励企业和私人投资高等或中等职业教育,从而保障职业教育的正常运转。总而言之,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特性。在教育管理准则方面,职业教育道路明确,科学发展,民主性强,这为职业教育的管理方法提供了依据。首先,要提高技能课的教学内容,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培养实践工作能力的教育。其次,要扩大“双师型”师资教育队伍,为职业教育把好关,铺好路。最后,要增加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保证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受资金短缺的拖累。只有这样,我国的职业教育才能又好又快地前进,才能为社会培育出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作者:徐德军工作单位:细河职业教育中心
第五篇:职业教育革新方向
一、明确职业教育办学理念
我国职业教育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就业为目标导向,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明确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人才需求,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职业教育一定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职业教育的经验一定要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纸上谈兵的职业教育是失败的。要把企业实践结果作为检验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标准,是否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把课堂移动到工厂去,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培养专业型人才的需求。要根据产业的结构调整,根据市场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才能使职业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职业教育进行职业人才培养时,一定要注重强化学生的技能培训,经过这样培养的学生在就业上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待遇得到更好的提高。在培养学生就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高职业技能同等重要,不可轻视。只有具有职业道德的人才能更好的对企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需要有很好的定位,要选择具有就业优势的,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学校要根据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制定符合本地市场需求的教学目标,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就业能力的技术型人才,这是职业教育学校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职业教育学校的现状存在很多问题不容乐观。如师资力量薄弱,实践环境条件较差等,亟待进一步调整与改善。只有改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职业教育学校自然就具有了强大的竞争力。如果职业教育片面追求知识教育,不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职业竞争能力,学校发展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小,教学质量自然也无法提升,至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改革已刻不容缓,需要提到工作日程上。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进行革新,这一难题已摆在各职业教育学校的面前。各校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学校的革新与发展,转变教育理念,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改革后的职业教育学校具有更强的教育特色,能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开创出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
二、学习外国有特色的职业教育
在保持我国职业教育的优势基础上,借鉴学习国外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方法,也是培养我国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学习外国有特色的职业教育,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总结出自己的革新方向与目标。国外的职业教育大多以务实为主,不仅为社会培养出管理者,也能培养出大批的技术型工人。有些职业教育学校从中等教育就开始开办,学生们都要学会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中实际动手,学习先进设备的使用和操作。经过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才,这样培训的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快速适应企业工作需要,为企业创造效益,还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受到企业的欢迎。例如:瑞典的职业教育就是学校与社会融合在一起,将普通教育课程与专业技术教育融合在一起,打破原有各领域的分工,综合化的教育,被称为北欧教育的典范。国外的职业教育最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上述例证中可以看出,国际教育发展的职业化、技能化、社会化。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结构型人才。我国面临经济高速发展,经济调整后,人才结构也随之需要调整后,现在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因而一定要尽快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加大职业教育的研究力度,改变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三、结语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出现了新型专业人才的短缺。我国的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满足市场经济发展中各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强各职业教育学校的竞争力,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教育要具有对未来的培养目标审时度势,合理规划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国内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造就一支高素质职业教育的教师团队,只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才能带领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更好的服务,为职业教育革新,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
作者:孙立峰吕枫工作单位: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研究
1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革,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进退维谷的窘境。从政策导向来说,用人制度、学校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给中等职业教育带来压力;从外部环境来说,传统工业的改革以及新兴工业的兴起,对技术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给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2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2.1《职业教育法》立法存在缺陷
2.1.1法条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职业教育法》于
1996年9月起实施,距今已有十余年。在实施之初,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推动了职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但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职业教育法》原则性条款过多,对于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多为指导性、引导性内容,缺乏执行力和可操作性。例如,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即为倡导性语句[2],具有宏观上的指导性,却缺乏一定的逻辑结构,导致实际适用较为困难。
2.1.2法律责任有关规定不完备,导致《职业教育法》执行不力
《职业教育法》中不少法律条文只有假定条件、行为模式而无法律后果,导致一些法律关系主体虽未履行义务却不必承担法律责任;一些法律条文对适用主体或者违法惩处主体的规定也不明确,导致责任主体之间互相推诿、互不负责,最终使规定的法律条文成为一纸空文。例如,《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的经费。”这条规定只有行为模式并没有涉及法律后果,一旦法律主体触犯此条,如何处理、谁来处理、处理程序均没有法律规定,导致《职业教育法》无任何执行力。
2.1.3法律监督机构执行不力,《职业教育法》缺乏有效的执行监督机制[3]
《职业教育法》包括总则、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实施和职业教育保障条件4部分,缺乏对职业教育执法监督的专门规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法》的实施与效力。执法监督的主体不明确,导致对职业教育领域的违规操作缺乏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党政机关、人民群众以及新闻媒体的有效监督。职业教育的监督主体主要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这使得监督主体与被监督者重合,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使职业教育监督体系面临尴尬局面。
2.2《职业教育法》普法力度不够[4]
当今社会,“学历高于技术”的传统观念仍然影响着社会上的大部分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较低,很多人认为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职业教育法》虽然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明确职业教育同高等教育的平等地位,导致很多家长宁愿花高额学费、赞助费让子女去普通高中继续学习也不愿意让其进入职业学校。这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做好职业教育宣传工作有很大关系。职业教育发展得好坏、《职业教育法》能否起作用,与国家和政府部门以外的学校、企业、社团、其他组织,甚至个人的法律意识状况息息相关。
2.3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缺乏物质保障
充足的经费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最基本条件。《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经费保障虽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没有经费投入的强制性标准,缺乏可操作性。职业教育财政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3.1职业教育经费短缺
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处在进退维谷的窘境,办学条件差、生源紧张、骨干教师缺乏、毕业生就业难,这些现象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紧张。《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加。”这一条虽然强调了要重视职业教育,加大财政拨款,可是我国各个省份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千差万别,这一原则性规定显然不能有效改变职业教育面临的经费筹措困难问题。众所周知,各地职业教育的教育成本均高于普通高中,但是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却远远不及普通高中,经费相对短缺已经成为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2.3.2职业教育经费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与使用
由于缺乏宏观调控,职业教育的管理与监督未能形成合力,主要责任和权力分属地方,各级地方政府在对职业教育协调统筹时,不按预算划拨教育经费,克扣、挪用现象十分普遍。职业教育经费在短缺的情况下得不到有效利用,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整体优势的发挥。
2.3.3职业教育经费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
发展职业教育,地方财政拨款固然必不可少,但是企业未与职业教育产生良性互动,造成职业教育与社会脱节。同时由于舆论导向以及国家政策等原因,经济界对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没有去企业实习的机会。这种情况在2005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之后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该决定第六条与第八条着重强调了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并首次以数字形式规定了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5]。
3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完善
3.1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完善立法
职业教育立法要立足于社会客观情况和客观需要,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修正补充职业教育相关法律,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首先,要完善职业教育法律责任制度。我国《职业教育法》仅在第三十九条有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在职业教育活动中违反教育法规定的,应当依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但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特点,教育法的法律责任不能完全适用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法》修订时,必须考虑增加职业教育法律责任的专门规定,强调法律责任主体,增强《职业教育法》的强制性,推动职业教育的法治化。其次,要加强职业教育法律监督。在修订《职业教育法》时,明确法律监督主体、监督途径以及救济方式。例如,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监督,保证制定法律的程序公正、不与宪法及其上位法冲突,内容公开公正。明确对于违反《职业教育法》的行为的制裁措施,加强司法监督以及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
3.2培养公民的职业教育法律意识,提高认识水平
首先,应在《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一样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其次,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应将发展职业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开展关于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意义以及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的宣传教育,重点培养公民的职业教育法律意识,使公民逐步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3.3为职业教育经费的筹集、使用提供法律保障
根据各个省份经济发展速度以及财政状况,职业教育所需经费可以由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的补贴。为避免资金的浪费以及挪用现象,教育经费的分配下拨权应分别由教育、财政部门掌握,监督权由司法机关掌握,从而有效监督职业教育资金的使用情况。职业教育经费由地方政府负担的部分,虽可以保证经费来源,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支出水平与结构不同,势必造成职业教育经费在地区之间的较大差别。所以,教育经费来源以及比例需以法律条款形式明确规定。对于挪用职业教育经费的行为应该比照刑法明确法律责任。加强同企业的合作,使学生、学校、企业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进而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熟练操作技能的通用型人才,同时,突出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作者:贾银钰工作单位:甘肃省经济贸易学校
第七篇: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一、系统思考,顶层设计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对产业、行业、职业的结构分析和发展趋势的梳理基础之上,及对职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只有当分析研究具有跨界的视野时,才能审时度势,准确把握体系的层次与布局、重点与难点。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尤其是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顶层设计研究,是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现有科研成果主要是从事职业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缺少对职业教育发展政策、职业培训标准、职业教育需求尤其是产业结构变化下的需求研究,也缺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内容、规律与教师培训等方面的研究,无法促进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
1.构建原则
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迫切,农村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产业聚集区建设提速,节能社会、低碳生活、生态文明、精细化生产成为社会发展目标,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需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必须明确: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必须加快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层次;强化技能提升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以终身教育为导向,建构技能型人才的继续学习机制。现代职业教育应当“将学生的成才作为办学的逻辑起点”,着眼于人的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构建主体
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主体是政府,但要发挥各方面的重要协同作用,如国家的法制化导向作用,政府的投入性拉动作用,高校的创新性引领作用,职院的改革性发展作用,企业的参与性助推作用,公众的支持性给力作用。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只有政府才能作为主体。首先,应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健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分工明确、统筹有力、协调运行的领导管理体制,统筹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职业教育内部协调。做优中等职业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做好高端职业教育,做大职业培训。其次,要提升职业教育发展重心,健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最后,要多样化构建体系,由政府为主体,到政府主导,行业为主体;再到政府主导,企业办学。
3.建设目标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已确立建设总目标———适应需要、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策略包括:要有战略高度,考虑生态文明、地方特色,同时进行国际比较、历史借鉴。
4.体系设计
顶层设计是指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需要系统的、全局的视角,对体系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考虑。顶层设计注重规划设计与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强调定位上的准确,结构上的优化,功能上的协调,资源上的整合。做好顶层设计是体系建设的灵魂。职业教育结构指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比例关系。主要由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布局结构等要素构成。主要体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辅助体系———资助投资体系、行业企业参与机制、国家法制体系、科研开发体系。支撑体系———社会环境、人事制度改革、思想观念。从层次上分析,主要是解决以下问题:①基础教育阶段职业启蒙教育不足。②中等职教与高等职教不能有效衔接。③本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缺位。从功能上分析,主要是解决以下问题:①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有限。②技能型人才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不明显。③职业教育服务在岗职业人的能力不足。④职业教育服务社区民生的能力欠缺。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的劳动者。根据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结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思路,我国职业教育应形成以中等职业培训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为骨干,高端职业教育为龙头,各级职业教育相互贯通,逐级分流,职前、职后教育并存的终生教育体系。三个层次的教育形成一个链条,逐层次培养经济领域所需要的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
5.实践策略
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各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将按照集约型、精品化、内涵式的发展思路,做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工作。①两大中心相沟通职业教育教学与职业培训实践相沟通。职业教学主要在职业院校,职业培训主要在公共实训中心、行业企业,全面实行工学结合。②四大阶段相衔接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职业实践教育、职业继续教育互相衔接。③建立公共实训中心各学校重复建设相类似的实践基地、实习基地或操作技能室,造成资源浪费。应利用有限的职业教育投资,创建一些特色实训设施,最终作为社会可开放的资源,发挥其更大的作用。④提升一线工作员工的社会地位没有一线员工较高的社会地位,就没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提升其人才价值、社会地位,是决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方面。
二、信息沟通,建立平台
以信息论思维统筹规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信息沟通、建成后的信息平台,以强化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
1.信息沟通
职业教育体系的信息沟通,是指职业教育内部的信息共享以及与外部信息的快速链接。目标是内在功能的完全发挥和外在功能的充分展现。特别要表现出适应社会的针对性、服务经济的吻合性、教书育人的时代性。信息沟通的基本框架体系为:职普融合的学分等级体系;职终并轨的社会学院;职前职后结合的教育体系。内部信息沟通主要指中高职招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等的沟通与衔接,以及初中、普通高中与中职的衔接。而外部信息衔接主要指职业院校之间、校企之间、高职与普通本科、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与衔接;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沟通与衔接。
2.信息平台
建立职业教育信息平台,是体系构建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层次的梳理与构建,决定了信息平台建立的范围与功能:淡化初等职业教育,稳定中等职业教育,强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高端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体系与技能型人才相对应,与职业教育层次相衔接,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信息共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的显著标志是职业教育网络系统全国联网,各类数据库管理系统相互衔接。如试点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在现有教育部学籍网的基础上,增加专业建设管理系统、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等,研究、开发、构建职业信息网、产业发展网、人才需求网、技术开发网、科研开发网,并相互沟通与衔接。通过职业教育信息平台,可以快速访问职业教育最新发展信息,如专业建设动态、精品课程实况、实训基地、公共实训中心信息等。行业产业的最新技术攻关、工艺改造、成果转化等信息,也可以在相应模块快速链接。
三、控制评价,稳健发展
用控制论方法,评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步伐,并进行分类指导,合理推进。探索分类试点是体系建设的重点。
1.客观评价,有序控制
通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解决培养目标不明晰、师资力量同源、教学手段雷同的问题。同时,研究评价手段,改善评价模式,推进评价功能。采取不同评价手段、不同评价模式,最大可能地彰显职业教育的活力与吸引力。职业技能的培训、考核、评价,应始终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众所周知,职业工作与生产是重复、熟练、专家化的过程,而职业教育更多的是课程体系的序列化,教学过程的无重复。职业教育要关注职业人从新手、老手、高手到专家的发展过程。只有改革与创新学习与锻炼的方式,才能采用更灵活、科学的评价模式。考查和评价一个学生合格不合格,要从职业院校的考试成绩说了算变为企业说了算,以学生高薪就业为标准,以充分展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技能性、职业性、终身性特点。
2.明确目标,逐步实施
职业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要稳步推进,长期发展,做到长期有规划、中期有目标、短期有措施。从战略上顶层设计,系统思考;从战术上改革创新,统筹安排。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是体系建设的关键。笔者认为,需用5年时间进行中高职业教育衔接,用5年时间进行高端职业教育的沟通,用10年时间进行终身职业教育的机制创新。同时,强化法制建设,如修订职业教育法,制订职业资格证书法,制订校企合作法。强化创新机制,如建立技能等级体系,颁布技能等级国家标准,出台第三方考核评价方式等。在全国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有差别推进。东部发展快速,与国际接轨,引领西部前行。西部发展注重实效,与经济水平同步,和民生需求和谐,与区域规划协调。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阵地,采取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要重点解决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政府要加大对高职学生的生均拨款额度。二是提高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投入资金。三是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形成有效的技能等级升级制度。四是举办特色高端职业教育。五是创新中高职衔接模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以创新观念的形成为标志。主要包括:“大人才”观———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工程人才等,加上技能人才。“大学习”观———学校学习、社会学习、终身学习。“大教育”观———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大职业教育”观———从关注就业的职业教育,到关注人员素质的职业教育(岗位转换、技能提高、素质升华),再到关注生活质量的职业教育(环保、生态、健康、养生)。从解决经济问题的职业教育,到解决社会问题的职业教育,再到解决人生问题的职业教育。
作者:郭文云工作单位: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
第八篇:职业教育质量观对比
一、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历史嬗变
二战后,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嬗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职业教育思想以及人才培养模式。
(一)知识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
二战结束后,人们希望迅速恢复经济与社会秩序,同时受到现代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民主化思潮的影响,教育成为当时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最大的指望。这一时期,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很快,许多发达国家都出现了人力供应严重不足的状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成为发达国家缓解劳动力不足的基本国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职业教育质量无法提出应有的要求,学校的着眼点也是规模与人才培养的速度和效率[2]。职业教育以学科为本,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场所,以教授知识为主,普教色彩很重,课程内容脱离生产岗位的实际需求。因此,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质量观被称为知识本位的质量观。
(二)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末)
20世纪70年代中期爆发的经济危机改变了职业教育的走向,由于经济危机导致大批企业倒闭,工人大规模失业,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人力供不应求”转为“人力供过于求”,学校职业教育也遭遇信任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原先的知识本位的质量观受到极大的挑战,职业教育质量观也开始转向能力本位。能力本位兴起于欧美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影响力巨大。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经历了大致两个发展时期:岗位能力本位时期,即以毕业即上岗为目标;综合职业能力本位时期,强调关键能力、可迁移能力等,以胜任职业群为目标。
1.岗位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失业问题时,上岗能力自然成为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这一时期出现了就业技能模块(MES)课程和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CBET)。MES由国际劳工组织开发,其以工作分析为基础,围绕工作体系本身来开发职业教育课程。相对于MES,CBET更受青睐,流传也更为广泛,典型的国家有加拿大和英国[3]。最早实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国家是加拿大,加拿大CBET的特点是以任务技能的操作为目标,用任务分析法把岗位分解成若干任务,以量化的标准来评价,采取个别化的学习方式。英国自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也积极改革职业教育,对以往毕业生缺乏操作能力的缺陷进行反思,并制定出全国统一的以能力标准为核心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及相应的课程[4]。其特点是通过工作分析把岗位能力分解成若干国家能力标准的单元,以不同单位的组合构成课程,对先前的学习予以认定,采取内外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工作现场的能力考核。无论是加拿大的CBET还是英国的NVQ,都强调岗位操作能力,将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作为判断职业教育质量的标准。我们将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质量观称为岗位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5]。
2.综合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岗位能力本位教育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无论是加拿大还是英国都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那就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新科技革命拉开序幕,单一的职业岗位能力已经无法胜任职业的变化,员工很难转岗或适应工作更新及流动,于是原来的岗位能力本位的质量观转向了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质量观。岗位能力本位的质量观强调是某一岗位需要的操作技能及知识,较为狭隘,而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质量观更加宽泛,将目标扩展到职业群,而不仅仅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职业。于是,各国开始改进原来的CBET。澳大利亚在对加拿大模式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推出了自己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AQF),英国也在1992年改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的基础上出台了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GNVQ)。澳大利亚AQF的特点是以职业能力的整体性为视野,用培训的方式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并特别提出核心技能的概念,认为他们是有效工作的基础[6]。英国的GNVQ在继承NVQ特色的基础上,以开发广泛职业领域所需要的技能和理解力为宗旨,增加了对关键能力相关内容的培养,成为沟通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的桥梁。综合能力本位的质量观更适合新的时代特征,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做法在全球广为流传,成为各国仿效的对象。
(三)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世纪之交至今)
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趋势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的时代特征对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要求不仅是岗位的胜任力,更注重作为一个优秀职业人必备的职业素质,如认真负责、敬业爱岗、团队合作、人际沟通、时间管理、质量意识、健康人格与创新精神。素质本位的质量观开始兴起。素质本位具体构成主要包括三部分,即基础性素质、职业性素质、创新性素质。基础性素质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道德、基本职业倾向等,是任何一个人进入社会从事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职业性素质包括与某个职业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知识,是某个职业所需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以及必备的职业道德、兴趣爱好及个性特点等。创新性素质主要包括终身学习的能力,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职业态度与能力,在专业工作中敢于创业的精神与个性、创造性思维等。这三者既相互依存,又存在层次上依次提升的关系[7]。由能力本位的质量观向素质本位的质量观的转变表现在许多国家的行动之上。21世纪初,美国开始用“STC”(SchooltoCareer)取代“STW”(SchooltoWork),这一更改绝非是一种名称的改变,而是反映出美国乃至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的转向———以人为本,更加关注学习者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挑战,欧洲各国也在欧盟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推出了“质量保障参考框架”(EQARF),欧洲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内容丰富,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关注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的考核以及全面素质的培养[8]。素质本位的质量观是对能力本位的质量观的超越,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的转变是职业教育适应时展需要的必然要求。
二、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变迁的规律总结
(一)职业教育质量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二战之后,职业教育质量观经历了知识本位的质量观———能力本位的质量观———素质本位的质量观等几个不同阶段的嬗变,从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的演进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质量观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特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由于职业教育的高度实践性,知识本位的质量观在存在一段时期之后被迅速淘汰。而能力本位的质量观由于强调受教育者具备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成为各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追求目标。然而,随着知识社会和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劳动者经过一段时期的职业教育或培训之后就可在某一行业内稳定就业的传统现象已经不复多见,职业教育更加强调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完善,劳动者不仅应该具有应用的职业知识与技能,而且应该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还要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劳动者需要善于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提高自己的素质,通过学知、学做、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共处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时代特征的变化使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开始转向素质本位。
(二)职业教育质量观与职业资格密切相关
从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的演变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在看待职业教育质量时并非仅仅将其局限在教育体系内部,而是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职业教育的质量观与职业世界的需求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寻找一定的载体,将教育世界与职业世界进行对接就成为一大重要措施,这种典型做法体现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20世纪70年代之前,英国旧的教育体系提供给青年人的职业资格和产业部门通过培训提供的资格之间有着深深的鸿沟,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缺少沟通和联系,职业教育的发展难以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需要。随着英国NVQ(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推行,英国开始构建起国家能力本位的教育与培训体系。英国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以职业能力为中介,沟通了英国教育质量与职业需求之间的联系,这使得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在进行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时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他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参照能力标准选择课程、安排学习活动。澳大利亚也借鉴英国的做法,开发出具有本国特色的培训包(TrainingPackage)和资格框架(AustraliaQualificationFramework,简称AQF)。培训包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依据,是澳大利亚全国通用的职业技能认证标准,它具体阐述了对职业岗位(群)的实践技能和基本理论要求;资格框架实现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证书、课程学分的互认和衔接制度[9]。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制度有效地沟通了职业教育与职业世界之间的联系,使他们的职业教育质量观有了明确的载体,并能够将产业、经济发展变化带来的质量观的变化有效地在职业教育中迅速体现提出,职业教育有了灵活适应工作世界需求的生命力。
(三)职业教育质量观必须关注学习者的成长
从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的演变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很长一段时间内职业教育都缺少对学习者的关注,人被置于“会工作的工具”的境地,这在岗位能力本位的质量观阶段尤其明显。后来的综合能力本位质量观虽然还没有高度关注学习者,但是它也开始提出关注学习者需求的相关措施,比如在澳大利亚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中坚持的RPL(Recogni-tionforPriorLearning)原则,要求对学员的原有学习经验(无论何时、何地、通过何种途径获得的)给予认可,这就使得学员在选择学习或工作时拥有了更大的余地,为学员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更是进一步高举起人文主义的旗帜,呼唤职业教育不要把学生培养成“生产工具”,而是培养具有生命力的“职业人”,人文精神的抬头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大进步。1999年4月在韩国首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届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指出: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大会同时突出强调几个理念:(1)加强基础文化和基础能力的教学,以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化的适应性,以及继续学习的可能性;(2)加强非技能性能力的教育,如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3)加强社会文化学习和外语学习。在这一倡议下,世界许多国家都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以美国人文主义教育家阿德勒为首的“佩代亚小组”,提出了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的“佩代亚计划”[10]。根据这个计划,职业教育致力于三个目标:为学生自我发展做准备;为学生将来在民主社会中履行公民责任做准备;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准备。在职业教育质量观中更加关注学习者的生存问题,工具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成了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11]。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观的现实反思
(一)职业教育质量观必须随着现实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职业教育质量观是一种“发展性质量观”,质量观是历史的、具体的、有现实针对性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一个既定的、永恒的质量标准[12]。1949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职业质量观也经历一系列的演变。在前,社会要求职业学校,尤其是“中专”,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生产一线管理者,这种质量观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以知识传授为主,知识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是主导性的质量观。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经济发展、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扩招、就业形势严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发生了改变,职业教育需要培养能够直接上岗的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而人们难以扭转原有的知识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依然坚持知识本位的质量观,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最终导致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倒退与萎缩。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我国职业教育逐渐摈弃了原有的知识本位的质量观,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一指导思想的提出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使得职业教育开始关注企业的需求,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然而,就业导向关注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具有某一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就业素质和能力,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岗位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仅仅从就业角度认识职业教育的属性,会导致人们忽视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3]。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我们必须尽快调整职业教育质量观,以素质本位的质量观指导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承担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使命,将就业纳入到学习者个体的整个生涯发展规划之中,并把个体的职业发展看成是动态的、终身的过程,进而实现人的社会性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二)更加关注学习者的需求
对学习者的关注是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发展的共同趋势。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是没有“人”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或以知识为本位或以社会为本位,培养的是会工作的“工具”,职业教育中人文精神严重缺失。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育人”,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同样具有这种使命和功能[14]。我国的职业教育质量观需要增强人文精神,给学生以自主的定位,不再将学生视为被训练的对象,而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一定阶段上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个人。调整课程与学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步骤,我们要增加学校自主设置的课程,将统一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关注学生多元的生涯发展需求,提供相关的选修课程与服务,同时实行灵活的学制,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实现“弹性学习”,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为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生涯发展目标的达成创造条件。
(三)建立国家资格框架
语文教学论文 篇二
比较文学下高中语文数学实践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掌握汉语基本知识,例如阅读、理解以及写作等能力,还要求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良好培养。而这种教学理念和比较文学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比较文学视野下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比较文学
一、比较文学理念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
比较文学起源于国外,在经历了引进、介绍以及改造后在国内开始发展起来,并且呈现出日趋完善的趋势。目前在国内比较文学研究方面,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是其两大主要支柱,跨学科研究和阐发研究则是比较文学中十分重要的两种研究方法。目前对于比较文学的定义,较为典型的定义是:所谓比较文学,主要是基于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来对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以及不同学科间的跨越式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其主要采用的是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以及跨文明研究的方法,对跨越式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以及互补性等进行详细探究,通过发现文学规律及特性,促进世界文学加强了解和整合,最终全面推动世界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近来来,随着比较文学在国内的逐渐发展,将人文精神理念积极融入到比较文学中,进一步彰显人文素养,推动文学理念朝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样充分说明了比较文学的强劲发展势头以及新鲜的学术活力。高中语文教学的理念在于通过文学教育手段,运用综合性和边缘性的学科整合,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格以及审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重视对人类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在中学语文新课标中也明确规定了,中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而这种教学理念正和比较文学中“兼容并包”和“和而不同”、“尊重生命”、“新人文精神”等理念不谋而合。可以说,比较文学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理念是高度契合的。
二、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结合的实施策略
(一)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要素和教师的学历构成特点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参与主体是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其中学生的主导地位是无可争议的。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导位置往往由教师所代替,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其学习能力还在进一步培养当中,所以这种替代也显得顺理成章。以往研究当中大多忽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比较文学教学的重要作用,更多的关注点则放在了教材的编写以及教改方式方面,其实高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才应当是多加关注的地方。具体来说,比较文学的理念以及方法是需要教师通过备课、授课以及课外辅导来完成的,而对于学生的要求则是使其学会如何应用比较文学思维和视野来分析文本,提高自身思维,拓展视野。
(二)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军亮。高中语文新课程教科书文学选文编排比较研究[J].教学与管理,20xx,16:38-40
[2]xxx.论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现状及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26:41-43
[3]焦娟娟。高中语文中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内涵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01:98+4
语文教学论文 篇三
语文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学生在学习中怎样运用正确的方法,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向中学一线语文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怎样抓好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材为本”向“以学生为本”的转变 现代教育强调民主化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个性张扬,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以知识为中心”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校成为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场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重视每个学生独立的生命个体,关注学生的个性的健康发展;要转变地位和角色,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得到不断的发展并走向成熟。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以及学会共同生活,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2. 教学中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在课程改革与教学不断发展的今天,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不但具有精深广博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和现状,有助于教师更好的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了解学生能力差异、个性特征、学习心理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优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会就会让学生茅塞顿开,心领神会……。教师的引导可以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初中生的情绪和情感具有外显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展开合理的!想象、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看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自信心。
3. 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方式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合作、探究、交流,特别重视学生的探究精神的培养。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进入教学过程正是教学产生效果的重要条件。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小组探究。通过关键词,体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词语真切地与文本对话,去探究发现,品味语言文字的无穷奥秘!学生的思维灵动,课堂的气氛活跃;探究性学习模式活是语文探究性学习需要基本的模式,但不囿于固定的模式,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创新。
4. 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等多种方法教学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习方法更显示出它不可忽视的价值。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和技术。信息技术中有各种各样的教育产品,如课件、软件、多媒体技术等等。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借助视频、音乐、歌曲等现代媒体手段,将原本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生动直观地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感知可视化,想象可视化、知识可视化。方法作为中介,在获取新知识及形成能力中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的运用使语文知识得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的体现,它能够更灵活、更易接受的方式来调动学和教,能够不加重教师和学生负担的情况下,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5. 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就决定了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交际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6. 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要求培养有语文素养的社会成员,是否掌握语文的思想感情也是作为具有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探索科学与发展经济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具有语文素养的人往往善于更好的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发自己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些都能有助于语文思想感情的渗透和培养,中学语文通过知识的传授,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依据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思想教育,做到“文道统一”。让学生在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时,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 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即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课堂本身的评价,这两部分是有机统一的。从过分看重学业成绩转向综合素质的评价已成时代要求的必然。质性的评价,能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被评价者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更有效帮助学生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在教学中,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方面进行检测和综合评价。
总之,教师作为学习的首席,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充满激情与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语文的课堂教学将是高效和谐的。
有关语文教学论文 篇四
一、 学科性质:语文学科教学近十年来的研究重心
1. “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的学术关注度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近十年来语文学科教学领域研究者普遍关注的核心范畴。这场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肇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仍时有研究文章见诸报端。统计中国知网(CNKI)1996至2008年间以“人文性”为主题的全部文章及其中涉及“语文”主题的文章数量(见下图),自2001起,“人文性”成为整个学术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其中,语文教学研究领域对于“人文性”的关注又尤为突出。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源于当时语文教学问题的集中爆发。语文教育大讨论中涉及到的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考试评价、课堂教学、教材编制等方方面面,但是各个层面的问题最终都被归咎于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人们期望通过厘清语文学科性质来解决语文学科教学的所有难题,带领语文教学步出“误尽苍生”的困境,学科性质之争因而受到空前的学术关注。
2. “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的表述与实质
“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的结果首先出现在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其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稍后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则进一步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新课标”中的表述存在诸多问题:在实践层面,“新课标”明确指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不能带给语文课堂教学以切实细致的指导,广大一线语文教师陷入了迷茫与试误之中。在理论层面,有研究者认为“这一表述有其历史进步性,但与其把它看成对学科性质的一锤定音,还不如把它视为对上世纪末关于语文教育大讨论的总结”①。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不属于一对范畴,“用不科学的含混的概念来为语文课程定性,以致引起种种误解和歧义”②。
近十年来的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与80年代的“工具性”与“思想性”之争。其实质就是历史上的“文”与“道”之争。“文”与“道”的说法最早是由唐代韩愈和柳宗元提出来的,“文”为形式,“道”为内容,“文”和“道”说的是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之间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同一个对象的不同存在形态。在人们的实际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语言的形式与内容总是如影随形、无法割离的。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语言形式为表,思想内容为里。没有形式的内容与没有内容的形式,都是不存在的。世纪之交的语文学科性质之争,之所以用“人文性”替换“思想性”,有其世界性的文化大背景。20世纪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获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面临环境极端恶化、生态遭到破坏、能源逐步匮乏的人类共同困境,教育界的一个重要对策是:复兴人文主义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学校的人化”和教育的“人化”“人性化”“人道化”等主张,这种世界性的人文主义思潮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的教育界,进而影响到我们的语文教育。然而,“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仍然是一个关于语言的“形式与内容”的老问题,且历史上已达成过“文道统一”的共识。
二、 方法论反思:“语文学科性质研究”的逻辑与视角考察
1. 语文学科性质研究的逻辑谬误
分析众多研究者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研究,采取的思路大致有两种基本类型:一为概念分析,具体研究形态为对“语文”二字进行拆分解析,“语文”二字被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等多种情况,基于拆分的基础再进行解释说明,从而得出语文学科的性质;一为历史梳理,1949年叶圣陶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在讨论旧有的“国语”“国文”两门课程时,提议一律更名为“语文”,叶圣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③
考察这两种基本思路背后的深层逻辑,研究者采取了如下的思维模式:语文学科是一个既已存在的事物,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看其究竟是何性质,工具性?人文性?或者其他?然后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再来确定语文教学的目标,从而带动关于语文学科教学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无论是从概念分析的角度还是从历史梳理的角度进行的研究,都属于上述思维逻辑的具体表现。
谬误发生于思维之链的起端。将语文学科教学的系列问题寄希望于学科内部根本性基础理论问题的解决,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首要理论问题是否是“语文学科性质”,则大可值得深究。语文学科是业已存在的客观实体,还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之下为了学生的语言发展而作的主观设置?早在语文独立设科之初的1902年,梁启超就撰文提出要确立正确的教育宗旨,认为“他事无宗旨犹可以苟且迁就,教育无宗旨,则寸毫不能有成”④。语文学科教学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其教育价值观和学生发展观,应该说,这是一个灵魂问题。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机制不是一个可以脱离社会历史条件而存在的纯“科学”问题,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要求的变化,人们对于语文教学有一种价值的预设,有一种预期能够实现的目标,这是在主观上预先建立起来的教与学的形象。价值预设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的具体形态,而不是本末倒置。这提供给我们今天的研究一种新的思维角度,在讨论语文学科的性质之前,我们首要应考虑的是:在今天的现实条件下,我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语文教育?这是一个关于语文教学的价值问题,而不是一个关于学科性质的事实问题。事实与价值的倒置,实然对应然的替换,是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研究的论证过程中表现出的逻辑谬误。
2.语文学科性质研究的视角局限
所谓研究视角就是观察、分析、解释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的特定角度,是研究者所采用的深层次的途径和哲学观。任何一个视角都意味着一套从基本的范畴、命题到方法原则构成的理论的话语。研究者以“语文学科性质”为切入点来进行研究,反映的是一种从客体的角度去解释分析的“实体思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怎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⑤在这段论述中,马克思阐述了两点:一是批判旧唯物主义,因为它仅从客体而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事物;二是强调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研究囿于机械唯物论及形而上学研究方法的视角,将文与道、内容与形式放在二元对立的两极,往往强调一面而忽视和排斥另一面,遮蔽了语文学科教学中主体的实践与活动。语文教学内在地蕴涵着教育中的价值、关系、过程和多元活动,语文教学不是一种“作为事实”的存在,而是一种“作为关系、过程和价值”的实践样式!
“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有“语文”,更有学生、教师与社会生活,是一个人与语言、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多维互动过程。关注于“人文性”与“工具性”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概念转化,即以“语文”替换了“语文教学”。我们无法以一个静态的“语文”概念来代替一个动态的“语文教学”过程。一切的教育价值理念与课程设计,只有进入具体的教学场域,才能具有现实意义,只有通过教师与学生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才能真实地达成。一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必须是“基础的”理论,换言之,基础理论是相对于“应用理论”和“技术理论”的理论,是能解释、说明这门学科中最为基本的范畴的理论及其体系。把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脱离语文学科教学与学生、与教师、与社会生活等多重复杂的关系来进行理解与研究,漠视了语文教学的过程属性与过程价值。“我们过去总纠缠在人文性、感悟和工具性等概念中,这是没有意义的。”⑥ 我们必须要从对于“语文是什么”“语文应是什么”的思考转型为“语文教学是什么”“语文教学应是什么”的思考。前者是一种封闭的、静止的、平面的分析研究,忽略学生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对象化运动,以及运动中的多种语言活动形态对主体的发展效应。后者则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立体的分析研究,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二者的研究视角、思维方式无疑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 “回到原点”: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论域转换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机遇,搭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实践平台。随着学校层面的深刻变革,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涉及语文教学领域的基础理论问题。一个学科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对其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等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无论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还是外在社会变革的迫切要求,都呼唤着语文学科教学理论研究重心的转移以及论域的转换。
“回到‘原点’的思考是重建体系的出发点。”⑦“‘原点’,具有‘起点’和‘终点’的双重性。作为起点,是一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起点,是具有生命力的最核心的基本要素。作为终点,是原点发展的文化积累的结果,是起点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原点’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一个范畴。抓住了原点,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⑧
“回到原点”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把握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主题、研究的起点。教育与教学,使一个人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因此,教育教学,就是对人的生成、变化和发展的把握。语文学科教学只有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它,才能无限接近其本意,实现学生真正、真实的语言发展。活动是主体发展的基本方式,学生的语言发展是在言语活动中生成、在言语活动中表现、在言语活动中转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学科教学就是科学、合理地为学生组织、设计和展开多种形态的语言教学活动的过程,学生的知识习得、能力形成与情意发展都是在言语活动中,通过言语活动而实现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主战场,回到课堂教学,探索学生通过言语活动,如何实现语言及其自身的发展,这就是回到了语文教学的“原点”。重视学生主体,抓住“活动”这一重要范畴,可以帮助我们从根本上把握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对于学科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改进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语文教学领域的研究需要转换研究的论域,从“活动”的角度来看待语文课堂教学中现存的问题。言语活动既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基本方式,对于研究者来说,也是研究学生语言发展问题的重要概念工具。言语活动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并指向不同的发展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综合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框架,作为我们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思路,对言语活动的形态、机制等命题进行考察,以期使研究有进一步的突破,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同样面临研究视角的转换,从“实体思维”转向“关系思维”,从静态的、单纯的逻辑分析,发展到动态的、多方位、多层次的辩证分析。视角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不同的视角会使我们对语文教学产生更多崭新的认识。
总之,“语文学科性质”研究体现的是一种静态的“机械的认识论”的思维方式。语文学科教学研究需要建立起一种基于“关系”“过程”与“价值”的思维方式。回到课堂教学的“学生言语活动”研究,便是主体意识、价值意识、过程意识和实践意识在具体研究论域中的实现。我们呼吁语文学科教学领域通过研究论域的转换,用本学科的话语方式和立场,通过对语文教学这一现象的描述与解释而形成逐步成熟的基础理论与话语体系。
参考文献:
①倪文锦著《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建设》2007年7至8期
②钱梦龙著《训练――语文教学的基本形态》,《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7期
③叶圣陶著《叶圣陶集(第25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④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⑤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⑥李节著《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文教学――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王宁教授访谈》,《语文建设》2008年第9期
⑦[美]马・J・阿德勒著《哲学的误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语文教学论文 篇五
一、新课程改革下上好小学语文课的重要性
现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逐渐发展了自身的大众化特点,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有非常独特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由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沿袭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难以提高,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在语文知识方面上的需求。目前,教育新形势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已经逐步被引入到学校的教育章程之中,基于这种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小学语文课堂的改革在教育新形势的背景下正在展现出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实行人本管理的课堂管理方法
所谓的人本管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本”在人本管理中实际有两方面含义,第一方面,目的和中心,也就是指学生本身是管理活动开展的主体,一切管理活动都要以学生为核心来开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前提。第二方面是根本的意思,也就是说学生本身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所以,人本管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是让学生得到全面的解放,包括学生的思想、性格等方面,意在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学校在实行人本管理时,首先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学生开展一些良性的活动,并且通过这些活动,以较小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实际效果,达到完善学生品格、增强学生基本素质的最终目的。
(二)对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想要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首先主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灵活运用课堂,增添小组讨论形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开展小学语文课堂辩论形式,促进学生主动投身于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来。其次,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地位,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指导学生学习为重点,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最新的现实生活案例,在教学方式上引领学生学习。同时在课上多注意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灵活地运用教学技巧,充分活跃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把学生放在教学环节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要想改变传统单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开展热点话题讨论,并组织小学语文小组讨论会,增加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多选取贴近生活的小学语文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还要适当地活跃课堂氛围,改变传统的严谨教学风格,幽默和轻松的氛围更容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可以运用多媒体数学,例如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用画图的形式展现出来,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建立适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做标准。传统的原有课堂评价体系无论在评价主体上,还是在评价的客观性方面,都相对不科学,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发展的要求。因此,建立适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尤为重要。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评价体系要符合课程发展的要求。第二,课堂评价体系的参与者既要包括评价体系的研究者、教育管理机构,又要包括一线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评价体系要和小学课程教学的发展相适应。第三,课堂评价体系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只有这样,才能为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更有效的参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以提高学生的本身素质为目的,使其具有正确的生活观念和健康的心理,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从而促进其在身体与心理上的良好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在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丰富了学生的内心情感,还拓宽了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的视野,使学生的日常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并且对丰富学生文化内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全面推进学校各管理工作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教育教学论文 篇六
中职音乐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教师应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与之相配的良好情境,在浓厚的音乐情境熏染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师生共同进步。情感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音乐美,还可以让学生享受音乐教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想象,开拓思维。例如,在讲京剧时,笔者先放时下很流行的陶喆作品《苏三说》,接着再跟放王力宏的专集《盖世英雄》单曲,通过这样对比的欣赏,可以引发出中国的京剧艺术。同学们听到了自己偶像的演唱,深刻体会到了古典艺术与现代流行元素巧妙结合的精彩演绎,无形中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对京剧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巧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图文、音像并茂的境界之中。例如,在学生欣赏《道拉基》一课时,笔者首先编辑了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录像,用绚丽多彩的画面来展示美丽的朝鲜族舞蹈和勤劳善良的朝鲜人民,学生不仅从中了解了朝鲜族人民那种淳朴的风土人情、能歌善舞的生活习俗,而且还通过观看学会了几个典型的朝鲜舞蹈动作。这时,学生的兴趣浓厚,表演欲强烈,笔者趁热打铁,叫了几个同学上台分别示范表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中职学生音乐水平
教学中,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健康的音乐占领校园,使音乐成为学生净化心灵的使者,进而助力学生今后的人生。
(一)要提升中职学生的音乐水平,须让学生接触专业的演奏会或演唱会,通过高水平的专业的音乐人士表演,让学生受到感染,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学校应积极地组织开展高雅的音乐会,尽量让学生都进场欣赏,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精髓,通过欣赏高水平的音乐表演,使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到提升,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另外,学校还可以邀请水平较高的音乐团体来校与学生互动交流。高水平的音乐团体在各班级间巡回表演,不但可以活跃校园的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成才的欲望,努力成为他们那样的音乐人才。到一个班级,首先让专业的音乐人士给学生们讲解相关的音乐知识,学生们在气氛活跃的情况下,与专业人士进行台上、台下的沟通,对自己不懂的和想知道的方面进行请教,通过互动和指点,学生亲自操作乐器进行表演,使其更加感到演奏出来的声乐特别真切,欣赏者近距离的围在周围,使其更加倍感具有的成就感,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音乐素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学好音乐对于个人的发展将具有极大益处。
(二)组建学生自己的音乐团体,以点带面,促进全校学生学习音乐。学校应积极让有共有爱好的学生组建自己的团体,帮助其成长壮大。组建音乐社团很有必要,让学习不同乐器的学生组成一个表演社团,通过十几人的音乐社团的带动,让学校其他学生也喜欢上学习音乐,使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音乐的氛围。中职学校音乐社团的学生音乐水平有限,一线音乐教师应成为该社会的一员,时时指导社团的演练。另外,音乐教师和学校应该在重要的节日,让本学校的音乐社团有参与学校或社会演出的机会。重大演出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演练准备,学校或教师可以聘请专业有演出经验的音乐人士给社团进行讲练,通过严格的指导和训练,音乐社团的音乐水平会得到明显的提高。让学校音乐社团的精彩演唱和演奏吸引学校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团来,即便没有参与社团,也可以成为社团的临时成员,通过互动交流演唱和演奏,全校学习音乐的氛围会蒸蒸日上。
教育教学论文 篇七
一、在物理概念、定律、原理的讲授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每一个物理概念、定律、原理都是对物理事实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总结和升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作为物理教师,不仅要讲清楚物理学的概念、定律和原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比如,在上复习课时,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内在的统一性,使纷繁复杂的现象、概念、公式、定律、原理等物理知识,在为数不多的几条基本原理的指挥调度下,组成一个井然有序、简单明了的物理体系讲给学生,促进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飞跃。通过正确的讲授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二、在物理学史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在物理教学内容中,适当地、有选择地引入我国古代物理学发展史和现代我国物理学家(包括外籍华人)的成就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物理学史上有过光辉灿烂的篇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我国物理学史上一些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插入教学内容。如在讲物体重心时,可以先介绍六千年前的半坡氏族所用的“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说明当时我国人民对物体的重心已有认识;在讲力学时,不妨先给学生讲一下公元前四世纪的《墨经》记载的关于小孔成像、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成像的观察研究事实。这样,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激励他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三、在物理实践课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
物理教学应根据需要,安排好实习、实验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课,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和不脱离工农群众的思想作风的任务。在物理实践课中,教师要解决好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比如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研究物理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充分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二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学生不仅学会物理基本原理,而且能运用这些原理去解释和解决生产、工作中遇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三是培养学生从事经济建设的本领。物理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进行实习,参加物质生产劳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从事经济工作的本领和有关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矗(宁夏信息员陈哓东)""物理教学与德育""物理教学与德育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这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教育环节。
物理教学的内容涉及到我国的自然环境、能源分布、历史和现代的科学成就、建设新貌等,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好教材,特别是充分利用教材介绍我国科学史上的辉煌成就对世界文化史的巨大贡献,将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讲经典物理学时,结合介绍古代墨翟和沈括在力学和光学力面的贡献;“讲近代物理学时,介绍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等物理学家在原子物理学上的贡献,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当然也应承认在某些方面由于历史等原因与其他国家也还存在一些羞距,要适时激发学生对祖国前途命运的责任感,使他们能把目前的学习与将来的四化建设密切联系起来。又如,把物理学史和科学家的献身精神结合到物理教学中去,有助于学生学习科学家勤奋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能帮助他们树立为祖国献身的远大理想。再如,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多次遭迫害,监禁在孤岛上达五年,在一切书籍被没收的情况下,他把资料强记在脑子里,终于胜利地回到祖国。在我国西部,一大批科学家、青年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上奉献一生,终于使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居于世界前列,等等。这些事迹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的崇高感情。
在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方面,物理教材中同样也有不少内容。如邓稼先回国从事国防科研,为了保密的需要,几十年“消声匿迹”,虽然他的贡献极大,但以前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科学家们对待事业,不追求名利,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也是德育的好教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以上7篇有关语文教学论文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