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力的分解教案【10篇】

《力的分解》是静力学中力的处理方法,是整个高中物理力学的基础之一,与力的合成内容相辅相承。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10篇力的分解教案,希望在力的分解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力的分解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力的分解

2、知道力的分解也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会作力的分解图

3、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大小

4、会分析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能利用力的分解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从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从而确定分力的方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索精神与科学严谨态度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力的分解方法,会作力的分解图并利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大小。

重点突破:互动探究及自主探究部分均安排学生作图及计算,使得学生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教学难念】

根据问题受力情况分力力的作用效果,从而确定分力的方向。

难点突破:以实验的手段,化不可见为可见,使感觉变看见,通过师生互动探究,小组探究,自主探究,深刻体会什么是力的作用效果,及如何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教师:非常荣幸能来富春中学与同学们一起学习,我们先邀请两位男生上前与老师一起完成一个小游戏。

师生互动:邀请两位男生模拟拔河进入相持阶段,握紧绳子用力拉,然后教师用两根手指从绳子中部往边上一拉,结果把两个男生都拉过来了。

教师继续点燃气氛:老师不仅可以用两根手指轻松拉过两个男生,还可以单手拉动大客车,可惜这个就不能现场演示了,大家看一段视频吧! (播放视频)

教师留下悬念:为什么老师能“四两拨千斤”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就能很好的解释这个现象了。

教师明确课堂内容的意义: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学过,有时候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替代,这就是力的合成。实际中又有很多情况下一个力能产生多个作用效果,为了研究问题的实际需要,我们又必须用几个力去代替这一个力,这就是力的分解。比如,刚才两位同学拔河,老师在绳子中部施加了一个横向的拉力,这个力就同时产生了拉动两位同学的作用效果,要解释这四两拨千斤现象就必须学习力的分解知识。现在我们从简易点的情况入手研究力的分解。

[师生互动探究一]

(图片展示:拖拉机拉耙,人拉箱子!)

教师疑问过渡:同学们看屏幕上的图片,这里物体都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这个拉力对物体有什么样的作用效果呢?

教师:接下去我们用实验进行探究。

师生实验探究:我们将一小车放在测力台秤上标一下指针位置,小车的一端用细绳连接着力传感器,同学们可以直接在屏幕上读出拉力值,小车另一端用细绳通过滑轮挂钩码,即给小车一个斜向上的拉力。这里我们挂上重为4.9N的钩码,请同学们在学案上记录下F=4.9N

教师提问学生1:同学们在台秤和传感器的读数方面观察到什么现象?请描述一下!

(传感器原先无读数,现在有读数了,台秤读数减小了)

教师继续提问:这说明该斜向上的拉力对小车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效果?

(一个竖直向上拉小车的效果和一个水平向右拉小车的效果)(教师适时表扬与鼓励学生)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案 篇二

【实验目标】

1、学会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力。

2、学会用力的分解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实验内容】

演示实验:

“谁是大力士?”、“重物断线”、“斜拉物体”;如图

2、学生分组实验:

“斜面上的物体”、“手撑铅笔”:如图

【实验思路】

教学重点: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教学难点: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的确定。

实验设计:

1、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难以想象一个已知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到、体验到一个力的实际作用效果。为此,设计了三个演示实验(其中“重物断线”“斜拉物体”老师演示,“谁是大力士?”请两位男生和一位女生演示),两个学生小实验(“斜面上的物体”、“手撑铅笔”)。这样做的目的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降低了难度。

2、本节课开始引入时,由学生互动做了“谁是大力士”的演示,老师又演示了“重物断线”。课堂中也举了大量的生活中例子,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1、 演示“谁是大力士?”:两个高大男生用力拉直一条水平绳子,一瘦小女生在绳子中间突然用力一拉,便把两位男生都拉动了。教师:“谁是大力士?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

2、 演示“重物断线”:用一根丝线挂着一重物(可以是砖头),开始时丝线并拢(平行),然后慢慢分开丝线的两端,使两丝线的夹角逐渐变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丝线突然断裂,重物掉落地上。

让学生带着以上两个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新课预习,学生展示

什么是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的关系?力的分解应遵循什么法则?

教师:平行四边形定则中对角线表示合力,两邻边表示分力。大家在学案上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多少个以它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

学生:答案是无数种。

教师:那么力的分解是不是也有无数种可能呢?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将一个已知力唯一分解呢?

学生:1、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2、已知其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先留个悬念)

教师:力的分解在原则上是任意的。但是,我们常常会根据一个已知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将这个已知力唯一分解。

演示实验:

1、斜拉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斜向的拉力有怎样的作用效果?

器材:电子秤,装有钩码的小盒子,测力计。

实验过程:将小盒子放在电子秤上,让学生观察电子秤的读数,并做记录。用测力计斜拉着小盒子在电子秤上运动,让学生再观察电子秤的读数,并做记录。

问题:测力计作用在小盒子上的斜向拉力,有怎样的作用效果?这个拉力应如何分解?(学生通过实验的数据可以回答重物对称的压力变小了,应该将这个力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

接着,可让学生总结本实验中将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的思路:即是根据实验确定已知力的实际作用效果,也就确定了两分力的方向,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将已知力唯一分解。

学生分组实验1:斜面上的物体重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练习题 篇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在力的合成的知识基础上,正确理解分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分解

的含义。

2.初步掌握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方向的原则,初步掌握将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互成角度分力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力的分解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2.强化“等效替代”的方法.

3.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研究周围事物的习惯;并学会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

(2)如何判定力的作用效果及分力之间的确定

三、教学用具:

橡皮筋、薄塑料板、重物、录像带、自制支架受力装置、细绳等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类比法、讲解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利用录像提出实际问题,先给学生留下悬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复习提问引入课题,通过几个实验让学生亲自感知力的实际效果,从而确定出两个分力的方向,化解了难点。然后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解.在分解力的同时,训练学生用作图法和计算法处理问题,明确力分解的基本思路,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

七、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录像〕公园滑梯、大桥引桥,盘山公路.

〔师问〕为什么公园滑梯倾角较大而大桥要修很长的引桥来减少倾角?

[学生] 讨论

[师]同学们先别急,学完今天这节课的内容你们就明白了。

(二)新课教学

[板书] 第六节力的分解

[师]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在黑板画图)

如图甲,一个力用力F可以把一筒水慢慢地提起,图乙是两个人分别用F1、F2两个力把同样的一筒水慢慢地提起。那么力F的作用效果与F1、F2的共同作用的效果如何?那么拉力F1,F2,F中哪一个力可以叫做另两个力的合力?判断的根据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求出这个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学生回答教师给以鼓励)

[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往往会遇到跟上面情况相反的一类问题。例如,

[演示] 在小黑板上事先固定好两根彩色橡皮绳,并在两绳结点处系上两根细线,请同学用一竖直向下的力把结点拉到O位置,请学生观察此时拉力F产生的效果

[学生] 一个力同时拉伸了两根橡皮绳

[师问] 那么能不能改用两个力同时作用于结点上而产生同样的效果呢?

[演示] 请同学用沿BO方向的拉力 专门拉伸OB,沿AO方向的拉力 专门拉伸OA,当 、 分别为某适当值时,结点也被拉到O位置,

〔师生分析〕 、 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作用的效果相同.

[师讲解] 前面我们学过,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现在通过实验又清楚地看到与之相反的另一种情况:两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跟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我们就把这两个力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实际上也可以是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与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原来那个力的分力.

1.什么叫力的分解

(1)分力:几个力,如果它们产生的效果跟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

〔讲解〕分力定义中的“原来”二字说明一个力跟它的几个力并不同时作用在物体上.而是说,当它们分别作用到同一物体上时,产生的效果相同,可以互相替代.因此,一个力跟它的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教师举例说明)

求跟一个已知力等效的分力,我们就称为力的分解.

(板书)注意:几个分力与原来那个力是等效的,它们可以相互替代,并非同时并存.

(2)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师]:力的分解遵从什么法则呢?实验得出结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师小结〕这两个实验尽管在实验装置上略有差异,但都是用橡皮筋的伸长来量度力的作用效果.“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是已知两个力求与它们等效的合力,实验则是已知一个力求与之等效的两个分力.可见力的分解同样适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2、力的分解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通过类比,得出力的分解法则)

教师以实验为例,作出分解拉力F的示意图.

(通过实验,讨论并确认判断分力方向的原则)

〔师讲解〕前面是已知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在事先确定了它的力的方向后,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分解的`.如果没有两个方向这一条件的限制,仅仅知道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能否进行分解呢?

〔分析〕同一对角线可作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同一已知力若不加条件限制可分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提问〕什么情况下力的分解有惟一确定的解?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我们知道对于同一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表 明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也可以说力的分解的答案是不确定的.那么,在实际应用中怎样分已知力呢?从拉橡皮筋的例子可以看到,我们是按拉力对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的.这种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方向的方法有没有普遍意义呢?请看下面实例.

3、实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来分析感受一个力的不同的几个作用效果,并能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确定它的分力)

例〕: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一个斜向上方的拉力F,这个力与水平面成θ角。确定F的两个分力F1、F2

[演示] 将一薄塑料板架在两个等高的支撑物上,形成一个悬空的平面,将一重物放在平面上,会观察到明显的形变。现给物体施加一个斜向上方的拉力F,学生观察力F产生的作用效果,如图3

[学生描述] 在力F的作用下,薄塑料板弯曲程度变小,同时重物前进。

[师生分析]:(1)力F的作用效果有水平向前拉物体和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那么力F的两个分力就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

[学生板演] (2)分力方向确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力F分解就是唯一的。

(3)如图4所示分解:F1=Fcosθ, F2=Fsinθ

〔师讲解〕可见,力F可以用两个分力F1、F2来代替

例2:物体倾角为θ的斜面上,那物体受的重力G产生哪些效果?应当怎样分解?。

(学生思考,略加议论.)

〔学生实验〕在水平伸出的手掌上放一本书,然后使手倾斜,书下滑.

〔学生描述〕除感到手掌受到压力外,还明显感到书在沿手掌下滑,

〔师讲解〕当书放在平伸的手掌上时,我们只感到手掌受到书的压力,说明书所受的竖直向下的重力只产生了一个使它紧压手作用效果.当手掌倾斜时,书对手掌的作用效果类似于置于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作用效果,我们除感到手掌受到压力外,还明显感到书在沿手掌下滑。

(1)说明这时重力产生了两个作用效果:使书沿手掌下滑和使书紧压手掌.

(2)因此,重力G可以分解为这样两个分力:平行于掌面的沿手掌下滑的力G1和垂直于手掌向下的力G2.

(3)学生板画如图5, 据平行四边形定则 G1=GSinθ G2=GCosθ

[师]:故重力G对物体的作用可以用它的两个分力G1和G2替代。

〔思考讨论〕

(1)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2)有人说的重力G可以分解为下滑力G11和对斜面的压力G2.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中注意纠正他们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合力,分力重复分析的错误,以及把G2认为是对斜面压力的错误.进一步强调一个已知力与其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指出对物体受力分析时要依据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分力并非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只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用分力进行替代而已.)

(3)根据刚才学到的知识,请同学们解释前面提到的问题,为什么公园滑梯倾角较大而大桥要修很长的引桥来减少倾角?(与前面的问题相呼应,同时体现学以至用的思想)

(学生分析,教师给以鼓励)

〔小结〕通过例1,例2的分析,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究竟怎样分解一个已知力,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已知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分力的方向,然后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加以分解,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4、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

(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2)根据已知力和两个分力方向作平行四边形;(3)根据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知识确定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5、巩固练习

〔练习1〕在竖直墙上固定一个轻支架,横杆OB垂直于墙,斜绳OA跟墙的夹角为θ,在支架的O点挂有一个重G的物体,怎样确定杆OA,OB的受力方向?

[学生演示实验]:

[学生] 感受到手指受的拉力,手掌受到的是压力。

即力F产生了两个作用效果: F1—拉手 F2—压手

(学生板画并计算,教师给以鼓励)

〔师讲解〕这几个实验都证明,竖直向下的拉力对两杆件产生了沿杆方向的两个作用效果,使上杆受拉,下杆受压.因此,这个拉力F可以沿上述两个方向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 F2.当然,作这样的分析是在不计两杆重力情况下作出的.我们可以用F1和F2去等效地替代拉力F对支架作用.请同学们课下完成拉力F的两个分力的求解

6、小结

今天这一节课主要是学习力的分解知识.希望同学们注意分力与合力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的区别;尢其要注意按实际作用效果将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是进行力的分解的一种重要方法,要逐步掌握这种方法,学会应用它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教案 篇四

一、引入:

1、问题1: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什么定则?

2、问题2:力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教师总结:如果几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的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反之,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

引出课程内容。

二、授课过程

1、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也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师讲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过程,所以平行四边形法则同样适用于。如果没有其它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如图).这就是说一个已知的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不同的共点力,而不像力的合成那样,一对已知力的合成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一个力究竟该怎样分解呢?(停顿)尽管没有确定的结果,但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下面我们便来分析两个实例。

2、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例题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 的作用,该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这个力产生两个效果:水平向前拉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提物体,,因此力 可以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分力 、和沿着竖直方向的分力 ,力 和力 的大小为:

例题2: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常把它所受的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分量 和垂直于斜面的分量 (如图), 使物体下滑(故有时称为“下滑力”), 使物体压紧斜面。

3、练习(学生实验):

(1)学生实验1:观察图示,分析F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可以利用手边的工具(橡皮筋、铅笔、细绳、橡皮、三角板)按图组装仪器、分组讨论力产生的效果,并作出 力(细绳对铅笔的拉力)的分解示意图。

实验过程:将橡皮筋套在中指上,将铅笔与橡皮筋连接,铅笔尖端卡在手心处,体会一下铅笔的重力产生的效果,在铅笔上挂接上橡皮,思考拉力 产生的效果?

教师总结并分析:图中重物拉铅笔的力 常被分解成 和 , 压缩铅笔, 拉伸橡皮筋。

(2)学生实验2,观察图示,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用橡皮筋和铅笔重复实验,对比结论是否正确。

教师总结并分析:图中重物拉铅笔的力 分解成 和 , 压缩铅笔, 拉伸橡皮筋。

尽管没有确定的结果,但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4、课堂小结:

力的分解教案 篇五

设计背景

学习完《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这天有位小朋友突然问我:“老师我知道了5的 分解与组成,可是我们马上就六岁了,你能告诉我们6的分解与组成吗?”,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最近我们学了《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学习6的分解组成。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2、难点: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大挂图一张(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6的分解式)、6只熊猫卡片、记号笔、记录纸。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图(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6的分式)、

每人6只动物卡片、铅笔、橡皮、1—5数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

师:秋天来了,大树妈妈写信忙,写给这写给那,红叶黄叶都写光。

问:都有谁收到了树妈妈的信?(引导小朋友回答都有哪些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

问: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告诉小动物们要准备过冬)

师: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盖了许多新房子,准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过冬天。

2、出示大挂图引出“6的分解组成”

师: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只)出示“6”的数字卡。

师:6只熊猫两座房子怎样分,熊猫们犯了愁,不知该怎样分,有几种分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帮助自己的小动物来分房子。

(1)、幼儿观察自己的学具,说说自己分是什么小动物,点数小动物的数量(6只)

(2)、幼儿将6只小动物分在两座房子里,每分一次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请幼儿分别到前面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在记录纸上记录幼儿的分法。

3、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6”的5种分法。

4、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

(1)、教师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 3、4和2、5和1。

(2)、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5、幼儿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尝试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的结果。

(三)、结束部分

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挑选一个数字卡(1—5)戴上,伴随找朋友的音乐找到和自己的数字和在一起是“6”的幼儿做朋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活动的设计思路来源最近我们学的《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忙着写着信,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 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每个幼儿都分到6只小动物,小动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猫、还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狮子等。每个幼儿还一张画有两座房子的图。形象可爱的教具,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6”,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第一册(必修) 1.6 力的分解 教案 篇六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一

本文由VCM仿真实验提供   力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要求]   1、深入学习力的合成,深入学会力的分解   [重点]   1、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难点]   1、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教学内容]   一、斜面上物体的力的分解:   进行力的分解和合成一般都有这样的步骤:(1)把物体受到的力都画在图上;(2)分析各个力的作用效果;(3)分解具体的力。(或合成)   如下图,图1是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到的作用力,图2是把它的重力按效果分解的情况。   在画出右图前,应该跟学生们分析清楚重力的作用效果:因为重力的存在,所以物体才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如果物体没有重力,物体就不会自己向下运动,这就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因为重力的存在,所以才对斜面产生了压力,如果没有重力的存在,物体也不会产生对斜面的压力。     分解的F下因为和摩擦力f平衡,FN和支持力N平衡,才使物体在斜面上静止。   上图还可以给斜面加上倾角θ,这样就有了F下=mgsinθ,FN=mgcosθ。讲到此时,我给学生们补充了一些初中数学上的知识,一个是关于θ角的'转移,它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中的哪个角。上图帮你理解有关θ角转移的情况:  在图3中是利用直角、对顶角使图中的大灰三角形和小蓝三角形相似,所以G和FN的夹角就是θ角。在图4中利用平行线的内错角相等和都是直角三角形,使灰三角形和蓝三解形相似,使G和FN的夹角是θ角。   以上的知识叫“角度的转移”。     区分清了重力的两个分力,下面就可以通过F下和f平衡,利用斜面夹角和物体重力来计算斜面对物体产生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了。如果物体匀速下滑,还可以通过求出的这个摩擦力再求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二、绳子拉物的力的分解:     右图中在竖直的墙上挂着一个球,图1是球受到力的情况,图2是把重力分解成拉长绳子和对墙壁产生压力的两个效果的分力。图3是把绳子的拉力分解成竖直向上与重力平衡的力和对墙壁产生压力的两个分力。     和学生一边说一边练,完成了上面的两个例子后,把下面的两个分解练习留给学生: 其中右图黑色部分是条小船,蓝色部分是船帆,红色箭头表示船帆受到的风力,把风力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详细可上VCM仿真实验咨询

力的分解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力及力的分解的概念。

2、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且都遵守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掌握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的一般步骤,学会判断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

2、培养观察、实验能力。

3、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培养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日常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2、培育学生发表见解的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重点

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根据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难点

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

教学方法

分析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实践体验,讨论交流,用物理语言描述出力的分解的方法。

教学用具

物块,橡皮筋,弹簧秤,铅笔,细线,钩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观看汽车自动上下坡视频

【过渡引言】:相信同学们学了今天的课程之后就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书】 力的分解

新课教学:

【设问】:(回顾、铺垫) 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什么叫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什么法则?

【学生回答】:如果原来几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原来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 引导学生】 而已知物体的合力求分力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力的分解。

【板书】1、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引导学生】那么,力的分解又应该遵循什么定律?

【学生思考并回答】:也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板书】2、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

引导学生推理得出: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

【过渡引言】不加限制条件,一个对角线可以做出无数组平行四边形,即一个力可分解为无数组不同的分力。 如右图

在实际问题中, 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往往是确定的,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把一个重物悬挂在橡皮筋上。

1、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重物对橡皮筋竖直向下的拉力F产生了什么效果?

3、这样的效果能不能用两个力F1和F2来实现?方向怎样?

【教师引导学生]:我们是否可用分别沿两条橡皮筋伸长方向的的力共同作用来达到同样的效果。即:F1和F2两个力来等效替代力F?

如果F1和F2作用的效果和F作用的效果相同。F1和F2就是F的两分力。(多媒体演示分解过程).

在实际问题中,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往往是确定的,通过分析可以找出其作用效果,从而确定两分力的方向,再来进行分解,就可以得到唯一确定的解。

【板书】3、通常按力的作用效果来进行力的分解。

[过渡引言] 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的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如图所示小球所受重力G效果如何?从重力G的作用效果来看如何分解重力?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实际作用效果分析:如果没有重力,

物体会与斜面和挡板间有挤压吗?不会!所以重力的两个实际作用

效果就是一是使物体与斜面间有挤压,一是使物体下滑从而使物体

与挡板间有挤压。

【教师引导学生]:我们是否可用分别沿垂直于斜面和挡板并过小球与其接触点方向的的力共同作用来达到同样的效果。即:G’和G’’两个力来等效替代力G?

G’和G’’作用的效果和G作用效果相同,G’和G’’就是G的两分力。(多媒体演示分解过程).

我们再来探究两个常见实例:

【实例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方的拉力F的作用,且F与水平方向成θ角,如图所示。怎样把力F按其作用效果分解?它的两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如何?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一个已知力的分力;

2、会用三角形法则求解力的分解;

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

2、能够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情感目标

培养分析观察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分析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预算,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将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所以平行四边行定则依然是本节的重点,而三角形法则是在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基础上得到的,熟练应用矢量的运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教法建议

一、关于力的分解的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预算,是求一个已知力的两个分力。在对已知力进行分解时对两个分力的方向的确定,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的。在前一节力的合成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运算规律的掌握会比较迅速,而难在是对于如何根据力的效果去分解力,课本上列举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一个是水平面上物体受到斜向拉力的分解,一个是斜面上物体所收到的重力的分解,具有典型范例作用,教师在讲解时注意从以下方面详细分析:

1、对合力特征的描述,如例题1中的几个关键性描述语句:水平面、斜向上方、拉力,与水平方向成角,关于重力以及地面对物体的弹力、摩擦力可以暂时不必讨论,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合力产生的分力效果,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现象入手(如下图所示)。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了两个力的效果,一是橡皮筋被拉伸,一是木杆压靠在墙面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铅笔、橡皮筋,用手代替墙面体会一下铅笔重力的两个分效果。

3、分力大小计算书写规范。在计算时可以提前向学生讲述一些正弦和余弦的知识。

二、关于力的正交分解的教法建议:

力的正交分解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求解合力的方法,它实际上是利用了力的分解的原理把力都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然后就变成了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的问题了。使计算变得简单。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未接触到有关映射的概念,所以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首先从直角分解入手,尤其在分析斜面上静止物体的受力平衡问题时,粗略介绍正交分解的概念就可以了。

力的分解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引入:

1、问题1: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什么定则?

2、问题2:力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教师总结:如果几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的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反之,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引出课程内容。

二、授课过程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也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师讲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过程,所以平行四边形法则同样适用于力的分解。如果没有其它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如图)。这就是说一个已知的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不同的共点力,而不像力的合成那样,一对已知力的合成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一个力究竟该怎样分解呢?(停顿)尽管力的分解没有确定的结果,但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下面我们便来分析两个实例。

2、力的分解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例题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的作用,该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这个力产生两个效果:水平向前拉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提物体,,因此力可以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和沿着竖直方向的分力,力和力的大小为:

例题2: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常把它所受的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分量和垂直于斜面的分量(如图),使物体下滑(故有时称为“下滑力”),使物体压紧斜面。

3、力的分解练习(学生实验):

(1)学生实验1:观察图示,分析F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可以利用手边的工具(橡皮筋、铅笔、细绳、橡皮、三角板)按图组装仪器、分组讨论力产生的效果,并作出力(细绳对铅笔的拉力)的分解示意图。

实验过程:将橡皮筋套在中指上,将铅笔与橡皮筋连接,铅笔尖端卡在手心处,体会一下铅笔的重力产生的效果,在铅笔上挂接上橡皮,思考拉力产生的效果?

教师总结并分析:图中重物拉铅笔的力常被分解成和,压缩铅笔,拉伸橡皮筋。

(2)学生实验2,观察图示,分析力的作用效果,用橡皮筋和铅笔重复实验,对比结论是否正确。

教师总结并分析:图中重物拉铅笔的力分解成和,压缩铅笔,拉伸橡皮筋。

尽管力的分解没有确定的结果,但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4、课堂小结:

探究活动

题目关于“杆的受力分解”与“绳的。受力分解”研究

由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劳动、学习的工具一般以杆和绳子为主,其他的工具也可以依照其进行分析,研究“杆的受力分解”与“绳的受力分解”具有实践意义。有关内容可以参见备课资料中的“扩展资料”。让同学观察周围的力学工具,对比杆与绳子,分析说明各个物体的受力特点,与其有关的题目可以参见如下:

1、晾晒衣服的绳子,为什么晾衣绳不易过紧?

2、为什么软纸经过折叠后,抗压性能提高?对比拱桥的设计,有什么感想?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案 篇九

设计理念

为适应21世纪科技、人材、技术经济竞争的需要,世界性的新一轮大规模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教育改革的第一步所涉及的就是课程改革。在传统的课程观念中,课程被认为只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教师传递知识的手段,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媒介。这样,不仅使课程的创新价值被严重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自然地被扼杀了。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各要素中占支配地位。新一轮的教改课改要求我们,首先要自觉地更新和转变教育观念;在选择各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时,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过程和心理发展特点;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必要地加工处理;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时,就具备了克服各种困难的意志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力的分解是第一章《力》的一个难点,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和加深。力的分解所遵守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规律。另外,力的分解所采用的等效替代思想为解决其他类似物理问题(如画等效电路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学生的主要困惑在于:分力是否真实存在?如何正确分解一个已知力?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建立分力的概念和掌握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已知力的方法。不必在具体的教学运算上多花时间。

本节课采用了指导——探索式教学模式,本模式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思想,他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发现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亲自探索和主动研究,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用直觉思维去感知问题情境,再运用分类、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猜测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顿悟”,以解决问题。

本节课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和讨论法,教学设计思路,即教学流程图如下:

`

在教材处理方面,教科书中安排了两个具体实例详细说明如何按力的实际效果分解一个已知力,在课后练习中又隐含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教材的编排渗透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然而,根据现有学生情况和“跳一跳、够得着”的课堂原则,两个实例的坡度相对较缓,实例1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较少。因此,在教学内容处理上删减了实例1,增添了另一实例“塔吊”,这样调整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初步掌握根据具体的物理情景分解力的一般思路。

2、能力目标: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动手能力;通过成果交流和讨论分力与合力间关系,培养学生运用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渗透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观点,运用力的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目标: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如为何立交桥建有长长的引桥等)感悟知识的价值,通过设计实验探索规律体味成功的喜悦。

课堂实录

片段一:设疑导入

师(微笑着):我为大家准备了一根强度很大的绳子和一个重物,现在要请两位学生根据所给仪器按要求演示实验。

(学生猜测这两样东西能做什么呢?都想上来试一试,最前面的两位同学首先走了出来。)

师:请把重物提起。

(一位同学很轻松地提起了重物,并满脸自信地等待下面的要求。)

师(也轻松地):请两位同学再将悬有重物后的绳子,各拉一端水平拉直。

生:怎么会办不到哪?(边操作,边疑惑地自言自语道。)

师(稍做得意状):是不是他们的力气太小,再请两位大力士来试一试如何?

(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被集中起来,兴趣被激发,并推选出班级的两位重量级选手。他们挥着手自信地走到前面,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还是无法办到。学生们满脸的惊讶与好奇,有的学生甚至还跃跃欲试地想再体验一次。)

师(神秘地):为何出现这种现象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学习第一章第六节——力的分解。(板书)

【教师自评】

在学过上一节力的合成之后,学生对力的分解及合力与分力已感觉平淡无奇,只认为两者是逆运算的关系,都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别无其它实际用途。以实例设疑引入课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可以使他们感受到任何知识都有其实用价值。

【专家评议】

教师不是以常规的提问复习式展开本节课的新课教学,而能大胆地从问题入手。可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仅是备教材、备知识,同时能不忘记备学生,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根据学生好奇等心理特点,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后,再转入新课教学,开了一个好头。若能考虑将引入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分组实验效果会更好。

【教师反思】

通过采用实例设疑导入新课,教学效率与效果都有明显提高。但也如高中物理教研院姚书元老师评议的那样,我只考虑到运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却忽视了他们想全员参与的渴望。还有些学生下课后,到我这来非要亲自做一做,才肯完全相信。

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如何分解斜面上静止物体所受的重力?苗状(学生名字)。

生(猜想后):根据我们刚得出的分解一个实际力的一般思路,物体在斜面上总有下滑的趋势。我猜想应分解为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两个力。

师(点头赞许):实践是检验真理地唯一标准。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苗状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利用实物投影)这有一个可以改变倾角的斜面,表面粘有海绵、顶端钉有钉子,将拴有橡皮筋的重物放上,观察作用效果。(教师边说边操作)再改变斜面倾角,观察作用效果的变化。(利用放大法,学生对作用效果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请大家简述看到的效果。

生(齐答):海绵受挤压变形,橡皮筋被拉长。倾角越大,海绵形变变小,橡皮筋被拉的更长。

师: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利用几何关系,定量确定两分力的大小与倾角θ的关系。请两位同学到黑板演示。冯超、李瑶(学生名)。

(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如图,找出了正确的边角关系:G1=G·sinθ;G2=G·cosθ )

师:此模型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生(自由回答):如公园的滑梯倾角比较大,因为θ越大,G1越大。(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产生兴趣。)

师:那为什么高大的立交桥要建有长长的引桥?(教师投影展示实物图,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生(自由发言):为了让桥更坚固;为了使桥能建得更高;为了让桥更加美观。

黄平洋(学生名,举手发言):我想应用刚学知识解释,长长的引桥可以减小上坡的倾角,因为若θ越大,G1越大,车辆上坡艰难而下坡又不安全。

师(微笑着):同学们讨论的很好,你们所想到的都是当初工程师们所必须考虑的。(学生高兴)黄平洋同学则更准确地解释出引桥长的主要原因。(学生们表示同意,并想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教师自评】

本环节通过改进演示实验,遵循放大可视性的原则,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了判断力的几个不同效果(尤其是产生微小形变)的难度。把枯燥的知识带到了生活中去,为课堂注入活力,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新知识。

【专家评议】

本部分教学设计以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形式展开,猜想环节主要由学生参与完成;实验验证由教师和学生来完成;结论则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实际应用讨论环节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评价学生语言得体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改进的教具不单纯起到放大效果的作用,海绵上边缘涂了一道黑线,增加了可视度,并制成可改变倾角的斜面,使本节教学唯一的定量部分更容易被接受。充分展示和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片段三

师:大家是否见过图中物体。(手指投影)

生(齐答):在建筑工地见过。

师:那么你们是否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生:塔吊!(有的学生踊跃答到,有的同学则轻轻地摇头。)

师:没错。大家的知识很丰富,下面我们就来分解重物对塔吊的拉力

我给大家准备了:重物、绳、一小段铅笔,你们要努力设计出模仿塔吊受力的实验,亲身体会一下拉力的几个不同作用效果。(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

(学生大胆进行实验探索,设计实验。有的同学还利用上身边的仪器资源,如格尺等。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极高,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不久,通过彼此间的相互启发和不断地实践,有较多学生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

师:请设计出实验的同学展示方法,并介绍一下他分别体会到拉力的哪些作用效果?杨磊。(学生名)

生:我是这样做的,我的中指感觉受到沿绳方向的拉力,掌心感觉到笔尖给的压力。

(学生们又不禁动手模仿起来,自己切身体会。)

师(微笑表示赞同):同学们你们是否同意杨磊同学的设计方案?

生(齐答):同意。

师:那么是否也感受到同样的效果?

生(齐答):是。

师:很好,请大家利用力的图示表示出拉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动笔尝试表达出从实验探索中得出结论,发现有所不同,积极进行交流讨论。教师选出各种不同的结论。)

师:下面我为大家展示一下同学们得出的几种不同结论。(边说边进行实物投影)看起来每一个图都很眼熟,那么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师(片刻之后):让我们找出正确的答案,并分析其它图示的物理意义。

(有的同学看到后,不禁笑起来,显然是发现了明显的错误。还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讲解起来。)

生(自由发言):图1是受力分析图;图2是其中两个力的合成图;图3才是正确的拉力的分解图。

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探索、成果交流、讨论辨析,我们应明确各种力的图示间关系。切勿混淆已学知识。

【教师自评】

本环节是指导——探索式教学模式的核心之处,使学生明白实验不仅仅有验证的功能,还具有探索得出规律的作用。这种任知过程设计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过设计实验段创设出逼真的教学情景,有利于降低难度,突破难点;

力的分解课件 篇十

人教版第一册(必修) 1.6 力的分解 教案

力的分解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

2、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会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

三、教学难点:

如何判定力的作用效果及分力之间的确定

四、教学用具:

有关知识的投影片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类推法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已知分力求合力时,可按平行四边形法则,惟一地求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所对应的合力。而在已知某力,将它分解为两个分力时,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却可以有无数组解。但具体到实际当中如何分解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力的分解。

(二)新课教学:

文件大小: 147K文件格式: doc 下载地址: 击本地免费下载地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10篇力的分解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力的分解教案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