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说木叶教案【最新5篇】(说木叶优秀教案一等奖)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5篇说木叶教案,希望在说木叶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说木叶教案范文 篇一

幼儿园植树节主题活动教案

设计意图:

植树节快到了,三月的天空温暖和很多,路边的大树在随风舞动,植树节的日子快到了,这是春天的气息,这是大地母亲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植树节的味道越来越近了,每年我们的小朋友都会到郊区植树,为城市的绿化做出自己小小的义务。义务植树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全球人类的义务。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并懂得在植树节里我们要干什么。

2.了解树和人类的重要关系,知道如何爱护花草树木。

3.体验种树、浇树保护环境的乐趣。

活动准备:

沙尘暴的图片、小水桶、小铲子

活动过程:

一、认识沙尘暴的危害

1.老师出示沙尘暴的图片,幼儿自由讨论在沙尘暴的天气里的自身感受。

2.比较沙尘暴与绿色环境的不同,并说出喜欢哪一种环境,为什么?

二、切入植树节主题

1.老师请幼儿猜猜今天是什么节日?(老师适当提醒是有关于树的一个节日)。

2.老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在植树节里我们该干什么?怎样爱护小树?(浇水、施肥、松土等等)。

三、我们一起行动在植树节

1.老师带领幼儿去户外活动,并带上工具(水桶、小铲子、舀水的容器)。

2.老师组织幼儿浇树,邀请两个或三个小朋友一组把水舀到树坑里,或者拿小铲子给树松土,要求全体幼儿都参与到其中,体验植树节的乐趣。

3.老师拿照相机记录幼儿在植树节的活动。

四、活动延伸

老师要求幼儿从家带盆栽,放到教室里,教会幼儿如何照顾好花草树木。

活动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是增长知识的手段,动手动脑是探索发现的途径。这次活动课,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性极高,不但知道了各种树木的名称,而且对其特点和功用也有了大致了解,更是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有的幼儿对观察到的不能运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还有待于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说多教多引导。

幼儿园植树节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3月12是植树节,并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

2、了解绿树植树对环境和生活的作用。

活动准备:请幼儿收集有关树的资料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老师:我们呼吸的是什么呀,对是空气,你们知道空气是从那里来的吗?对是从大树上散发出来的,所以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春天的时候也要植树。有一个专门植树的日子,你们知道是那天吗?

老师小结:因为现在是春天,春天适合植树,所以大家把3月12日,指定为植树节。

2、欣赏儿歌《留住小鸟》。

大树不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还是小动物的好朋友,用什么方法才能留住小动物呢?小猫和小狗用什么方法想留住小鸟?为什么没有留住小鸟?小兔子用什么样的方法留住了小鸟?为什么留住了小鸟呢?小鸟为什么喜欢树呢?

二、老师分享和谈论有关植树节的资料。

1、老师给幼儿介绍有关植树节的来历、日期,并请幼儿讨论一同说一说有关树的作用。(丰富幼儿的知识,了解植树节的来历以及意义。)

2、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讨论有关于保护树木的方法。

三、老师让幼儿以植树为主题,分组绘画。

1、老师请一组幼儿讨论的保护树木的方法,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老师请另一组的幼儿进行设计有关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

四、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了解种植花草的步骤。

1、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种花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吗?

2、老师请幼儿思考后回答。

3、老师小结:我们种花的时候,我们要先把土放进花盘里,挖一个洞,然后再把种子撒下去,再用土盖起来,最后给种子浇点水就可以啦。然后每天都要给种子浇水,吸收阳光和水分,这样就可以促进种子的生长,让它可以更快的发芽等。

4、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也要养成爱护花草树木。

幼儿园植树节主题活动教案

一、活动背景:

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春风吹绿了枝头上的嫩芽,吹绿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动了孩子们的热情。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我们提倡"添一点绿色、多一份美好"的绿色季节里,使孩子们能够积极与大自然环境"对话",主动参与植树节的相关活动,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我们将在植树节当天,组织孩子们开展植树节爱树护树等相关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发挥主人翁和团队合作精神。遇到挫折要相互体谅,相互帮助,能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

2.能力目标:在实践过程中每名幼儿要体现出各自自信勇敢的一面,发挥出每位宝贝的自豪与自律,从小锻炼身体,向社会展示我们的风采。

3.知识目标:了解"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绿色大自然"等资料,向大自然学习,并去社区、向居民和行人宣传。

三、活动准备:

1.各班通过活动展示版面:如低幼"我和小树同成长";中幼"绿色家园共创造";高幼"你我携手添绿意"。

2.制作 "绿化环境,美化家园"宣传牌。

3.浇树种树用的水桶铁锹等植树工具。

4.树苗若干。

四、活动过程:

分年级开展不同主题的植树节活动

1.低幼宝贝活动主题"我和小树同成长"

流程:给校园内的树浇水、松土、修枝--给树挂牌,与小树合影,小树比比高--和"树姐姐"(扮演)做游戏。

延伸活动:主题画"我为地球添点绿" 撕贴画(树、花)

2.中幼活动主题"绿色家园共创造"

流程:认养树木,挂上小组牌默认分类。 画画我们的小树苗,量量小树苗有多高。和小树苗合影--挂牌合影(写上领养人及名称如"爱心树""心愿树""成长树"等)。

延伸活动:.树叶探趣:和孩子一起到幼儿园、公园等实地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采集树叶标本,制作树叶贴画、树叶标签,...... 制作树叶书签,要求书签的形状要丰富多样化

3.活动主题"你我携手添绿意"

流程:幼儿去植物公园认识各种树木并做调查--幼儿与老师共同种植树木,进行挂牌并测量小树苗的高度,并进行记录。合影:我与小树苗共成长。

制作"植绿、护绿、爱绿、兴绿"宣传单,宣传单统一用彩色纸张半张的规格,老师统一在上面打上标语,幼儿进行绘画,离园时每班派两名幼儿(护绿小天使),在大门口分发,向全体家长倡议共同绿化我们美丽的家园。

说木叶教案范文 篇二

关键词:广义论证 说理活动 苗族理辞

一、引论

说理活动在民间一直存在,它是通过言语的交流使交际双方认同、接受或拒绝某个观点的过程。尤其是在无形式语言(主要指文字)的少数民族中,说理活动是判断是非、进行族群教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如滇东北苗族至今仍流行的六色六巴制度,由六色、六巴负责处理族类和寨内寨外的一切事务。六色六巴为了达到调解目的,通过说理的形式进行交流,统一认识,最终达到和解。旧时黔东南苗族的“议榔”、“理老”、“鼓社”制就是说理活动,“议榔”、“理老”、“鼓主”、“寨主”等头面人物为他人排解纠纷、断案,向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叙说和判断是非曲直。苗族的说理活动流传时间长,产生的作用大。在近代时期,甚至有“苗众一切自相争讼之事,俱照苗例,不必绳以官法”的规定。

在苗族村寨,人们发生纠纷,一般均由寨老或族中年长者来加以调解,一般称调解人为“理老”,意即讲理的老人。理辞是理老调解纠纷时所讲的话。在运用时以朗诵为主,它的内容和作用体现了苗族内部的“乡规民约”, 要大家共同遵守和共同行动。苗族理辞与苗族的生活关系密切,苗族说理活动是言语交流的过程,应属于语言研究的范畴,但是对苗族理辞的研究很少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

在肖尔兹(Scholz)的逻辑类型和维特根斯坦(Wittgentein)的家族类似等理论的基础上,鞠实儿认为:“在给定的文化中,主体依据语境采用规则进行的语言博弈,旨在从前提出发促使参与者拒绝或接受某个结论。其中主体隶属于文化群体和相应的社会,语言包括自然语言、肢体语言、图像语言和其他符号。”[1]

二、说理活动的社会文化性

说理活动是社会文化活动。“一般认为:文化是指一群人共享的价值、信仰和对世界的认识,它反映在该人群的行为中,该人群也以此解释经验和发起行为;文化是人的存在中那些习得的、认知的和象征的方面。”[1]可以说文化是一个系统(顾久)。由于人群的不同,所以文化由多个系统所构成。在苗族这个独具特性的文化系统中,“说理”这种人类最普遍的社会交往活动尤为显得重要。苗族理辞《启佳》[2]认为“喜欢佳才来说佳,喜欢理才来说理。”“佳”就是“理”,是指万事万物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矛盾关系的法则、规则、原则、原理、规律。充分说明在苗族文化人群中,理辞是该人群认知世界、社会交往和生活的重要工具。而且该人群认为“继承佳像嫁接梨树,继承佳像嫁接柿树。学习佳要学得完整,学习理要学到根本。”只有“掌握佳理才能说话,掌握理辞方能断案”。

由于战争、战乱,他们的生活环境恶劣,但对本族群的文化高度认同,对于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为了传承本民族古代文明,通过理老、寨老朗诵口耳相传的苗族理辞是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如通过追述“格蚩爷老站在高山上,呼风唤雨起狂涛;格蚩爷老念咒语,咒得格炎敖孜劳的兵马成群倒。”[3]通过格蚩爷老英勇事迹的讲述,增强对民族光荣历史的了解,树立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等等。

说理活动是苗族传授知识的重要方式。苗族理辞是古代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载体。如“十二个月为一年,三十天位一个月,一天有十二时辰,一夜有十二时刻。六个月是冬天,六个月是夏天,就得汉族的汉历,就得苗族的苗历。” [2]这是传授天文历法知识。

苗族的“议榔”、“理老”、“鼓社”制度是通过会议方式,“榔头”、“理老”或“寨老”主持,群体参与,共同对伦理道德、生活生产、社会治安、婚姻缔结、财产纠纷、刑事刑法,以及案件的审理、调解、评判、裁定,等等方面展开说理活动,使参与者通过说理活动的辩护或反驳某一意见或观点,提高参与者对该立场或观点的接受程度,逐渐形成共识,达成一致意见,达到和解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说理活动是语言博弈的过程

苗族的说理活动是由理老进行讲理,但辩论双方也可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如大方六寨苗族收集到的一段离婚婚姻理辞:

我和你家开亲,

是要烧九代祖先的锅不穿底。

我和你家结戚,

是踩不断的铁板桥。

我家的草房不拿给你家试火。

我家的瓦房不拿给你家试石。[4]

这段理辞是由理老代表男方家长列举一些离婚事实质问对方。面对这样的事实,对方的家长一般不会轻易认输,也要列举事实为自己的女儿进行辩解:

我的女儿听到木叶响,

她随木叶去;

听到口哨声,

她随口哨去,

我错了我晓得,

你错了你明白。[4]

“我错了我晓得”一句承认了女儿跟随他人离走的错误,但“你错了你明白”一句则强调了对方儿子对离婚事件应付的责任。

又如女子嫌弃男子,男子请理老给女方讲理:

……

水流不跟沟,

说话不跟理。

你稳不住步,

你站不住脚。[4]

当然代表女方的理老也不会罢休,也要找理由反驳对方的质问。

根据格莱斯(Grice)的意义理论,博弈者对语言博弈中某表达式意义的理解取决于他们所处的语境; [5]在苗族说理活动使用的理辞中,辩论双方基于本文化人群的共同语境,使用了“木叶”、“口哨”、“花场”等意象进行表达,这与本民族的文化分不开。而博弈双方随之做出的博弈步骤恰恰依赖于他们对意义表达式的理解。如对“木叶”符号的理解,苗族称“木牢”。吹奏木叶,苗语称“司木牢”。这“司”(吹)是专门支配作为乐器的木叶而独立存在的动词,与吹(搓)芦笙(梗)的“搓”并存,而与吹风的吹(杈)区别。苗族吹木叶行为历史比较久远。吹木叶,即以木叶作为发音体的乐器,进行吹奏。木叶多为单人吹奏,有时也多人齐奏。有一首传统木叶词道:“没有木叶声,姑娘哪能听得见;没有木叶响,后生怎么会到来。木叶声声诉情怀,姑娘哟,你在何方?木叶声阵阵诉衷情,姑娘哟,你要来不来?……。”显然,木叶多用于情场中,是男女青年示爱、传爱的工具。

四、说理活动与逻辑思维

说理活动是言语交际的过程,与逻辑思维关系密切。通过说理的形式,参与者作出有效的推理。在苗族族群间发生纠纷,理老在断案时借助“神明”的方法加以裁判,包含了具有不同于西方的逻辑推理。如理辞《鸡与野猫》:

来断鸡案子,

来断野猫案。

……

把话传给头人,

把话传给理老:

你听有一只鸡,

它刨我公生骨,

它刨我公干骨,

毁我椅子形坟山,

毁我护坟的山神,

上面毁坏雷公帽,

下面弄坏龙蹄子,

因为它我们吃不饱,

因为它我们穿不好。

我苦就是因为它,

我穷就是因为它。

……

来砌灶烧油锅,

来架锅烧开水。

我烧水它浸手,

我煮斧它捞斧。

……

我烧锅它脱皮,

我捞斧它烫伤,

它修我的坟墓,

它砌我的坟山,

这段理辞中反映了苗族不同于现代形式逻辑的推理。从形式论证出发,对于命题,人们关心的是真值;对于推理,人们关心的是有效性。一个论证是有效的 ,当且仅当它的前提为真时结论不可能为假。简言之,就是在一个有效的推理中,结论必然是从前提得出的,因而可以这样来检验推理的有效性。如果能发现一种情况,使前提真而结论假,这个推理就是无效的 ,否则就是有效的。而苗族的逻辑思维却与现代逻辑的观点却不同。

在《鸡与野猫》的案子中,苗族认为:因为鸡“它刨我公生骨,它刨我公干骨,毁我椅子形坟山,毁我护坟的山神,上面毁坏雷公帽,下面弄坏龙蹄子”,所以“我们吃不饱,我们穿不好”,“我苦就是因为它,我穷就是因为它。”在这个命题中,如果从现代逻辑出发,前提和结论都是真的,但是它的推理却不是有效的。由命题“pq”推出“qp”这种推理不是有效的。但是苗族却得出不同的结论,认为这个推理却是有效的。

又如:由于坟地之事,双方以“烧油锅,捞斧头”的“神明”方式来进行裁判。其推理过程为:如果坟地是你家的,那么你伸手到滚烫油锅里捞出斧头,油水就不好烧伤你的手。如果坟地不是你家的,那么你伸手到滚烫油锅里捞出斧头,油水就会烧伤你的手。从现代逻辑的角度看,这是一个无效的推理,但苗族看来,这却是有效的。

因此,具有不同信念、宗教、习俗、制度和法规的文化群体,就可能享有不同的逻辑思维与规则系统。如果我们采用现代逻辑思维对它进行描述,只是用一个与其不同的文本去翻译成能够处理的译本而已,在对其理解的过程中失去了它的文化特征。

综上所述,民间说理活动与民族生活关系密切,作为言语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语言研究不应脱离一定文化而进行。自从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语言学就朝着“语言系统的研究”和“语言使用的研究” 两个大的方向发展。在“语言使用的研究”方面,民间说理活动是活生生的材料,语言研究不能弃之不顾。

参考文献:

[1]鞠实儿:论逻辑的文化相对性――从民族志和历史学的观点看[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0(1).

[2]吴德坤 吴德杰:苗族理辞[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

[3]英・张绍乔 张继乔:中国西部苗族口碑文化资料集成[Z].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

说木叶教案范文 篇三

关键词:《说“木叶”》,“木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是在谈“木叶”还是在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教参在“问题探究”部分设定了这样一个问题:

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在谈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为什么把“说‘木叶’”作为标题?

教参上的参考答案是这样的:

把标题定为“说‘木叶’”,就可以把古诗中的意象“木叶”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作者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探寻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蕴含有落叶的因素,最后从中得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从现象谈到本质,从个别谈到一般,从具体谈到抽象,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如果把题目定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也无不可,但那势必是另一种行文思路,大概是摆起架子大讲理论,不大容易写得深入浅出。

显然,教参上的观点是认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本文的主旨,“木叶”只是论题,作者在这里说“木叶”只是为了用来证明诗歌语言是富于暗示性的。但笔者却对此持完全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本文的主旨就是在探讨我国古代诗歌中“木叶”这一特定意象的。理由有如下几点:

首先,从行文思路来看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本文主要是在说“木叶”。作者先以“木叶”在古代诗歌中大量存在的事实指出:“木叶”是诗人们笔下所钟爱的形象。接下来作者又以大量的诗句说明“木叶”不等于它的字面意义“树叶”,因为在古代诗歌中“树叶”这一单纯的意义往往用“叶”来指代,而“木叶”中的“木”却不可以省略。古代的诗人们不但钟爱“木叶”,而且还由此发展出了相关的另一意象——“落木”。作者认为,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关键在“木”字上。接下来诗人分析了“木”字在诗歌中出现的场合——秋风叶落的季节,并就此得出了“木”字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再接下来作者以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说明了“木”何以会有这个特征——“木”暗示着“木头”“木料”“木板”,更多地让人想起树干。最后,作者由“木”的暗示性得出了它的第二个艺术特征——透着黄色,在触觉上是干燥的。最后一段,作者仍旧回到“木叶”上来: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由此看来,全文由“木叶”始,以“木叶”终,中间的论述以分析“木”的暗示性为主,目的在于说明“木叶”这一意象的独特艺术特征。

而“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只集中出现在文中的第五自然段: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毕业论文格式。

并且接下来作者仍旧回到了“木”的艺术特征的探讨上来,并没有就此大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显然,此处作者是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来说明“木”何以会有这个特征,“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只是用来分析具体问题的理论依据,而不是相反。就像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提到的“套板反应”这一文艺理论一样,它只是用来说明滥用联想意义带来的流弊,而不是要说明“套板反应”这一文艺理论。

其次,如果本文的主旨是谈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那么只用“木叶”这一个例证显然证据不够充分。因为“木叶”因“木”的暗示性具有了独特的艺术特征和表达效果,这并不能说明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如果要证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一种普遍的存在,还需要引入其他大量的例子来进行说明论证,只有这样的论证才能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一个理论问题,理论问题的研究一般采取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但个别不是一个,而应以众多的个别为研究对象。林庚先生是一位严谨的学者,显然不会只用“木叶”这一个例子来说明整个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再次,教参中本问题的编者认为:

如果把题目定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也无不可,但那势必是另一种行文思路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大概是摆起架子大讲理论,不大容易写得深入浅出。

可笔者认为,文章是否能写得深入浅出,与作者的学养、文风有关,与文章的题目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即使以“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为题,也不一定就“摆起架子大讲理论”,而可以通过引入丰富的相关例证来进行说明,从而使文章变得深入浅出起来。其实,很多大家写的“小书”就是这种深入浅出的风格,如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等。就是本单元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也并没有因为题目的严肃而使得文章内容高深莫测起来。

最后,文章以“说木叶”为题,阐明“木叶”这一意象在古代诗歌中何以成为诗人笔下所钟爱的形象,是有其必要性的。诗歌中的每一个意象有其产生的动因,有其发展演变的轨迹,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与表达效果,阐明与意象有关的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鉴赏诗歌,同时这也是诗歌研究者的责任。“木叶”虽只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众多意象中的一个,也有必要对其进行透彻的研究,使我们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希望就教于方家。

说木叶教案范文 篇四

1 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型实验题中的应用

1.1 例题1

(2011年杭州中考)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明显低于阳光直晒下的气温,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

(2)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还有一个较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 。

(3)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①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颗树,分别编号A、B,如图1所示。

②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

③在无风晴天的中午实验地点进行y量,同时测定离地1.5 m高处的3个点的气温。这3个点的气温分别是:_____________下的气温(T1)、_____________下的气温(T2)、_____________下的气温(T3)。测温时,其中2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_____________的距离相同。

④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

1.2 答案

(1)液态水蒸发会吸收环境中的热量。(2)部分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3)A树、B树、阳光直晒、树干;T3-T1>T2-T1。

1.3 现状

初三年级的一个普通班,全班45人中答对前3题的人数占90%;第4题的答题正确率只有6%,3种主要答案分别是:T3>T2>T1、T3-T2>T2-T1、T3-T1>T2-T1。

1.4 原因

大家认为阳光直晒下温度T3高,其次是有阻挡阳光的无蒸腾作用的B树温度T2低一些,第三是有阻挡阳光的作用也有蒸腾作用的A树温度T1更低一些,亦即T3>T2>T1。审题不清晰的学生直接错填为这个答案,许多考生应用数学关系来比较就有后两种可能的情况。乍一看,考生的分析没错,道理可圈可点,甚至有个别学生考完后在网上搜索到了后两种答案,更有甚者干脆赋值计算,如T1=15℃,T2=20℃,T3=30℃。那么,T3-T2=10℃,T2-T1=5℃,T3-T1=15℃,发现也有上述3种可能情况。如果教师不假思索的比较,显然就中了圈套,也会得出跟学生相同的结果。此处的“温差”关系是“细微之处”之一。

1.5 甄别

首先,要理解出题者的意图,此题是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其次,控制变量法在探究性实验方案题的应用是此题的关键。第三,以下几个知识点考生要熟悉:①树叶通过蒸发散发出水分时,水由液体变为气态发生汽化,水汽化时要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从而使环境温度降低;②因为光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不透明的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③实验时应测量3个点的气温:A树下的气温(T1)、B树下的气温(T2)、阳光直射下的气温(T3);④测量温度时,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其中2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应离地面相同高度外,还应与树干的距离相同。且最好是从低处到高处进行测量。第四,此题是考察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实验进行“控制变量法”的理解,这跟只有一种类型实验的“控制变量法”相比,发展教学的思想,丰富其内涵,是改革的需要。这是“细微之处”之二。

1.6 解答

取A、B两树下测量的温度对比,控制“两树对阳光的遮挡效果相同”这一变量,A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因此T2>T1。取B树下的温度和阳光直射下的气温对比,控制“两者都没有树叶的蒸腾作用而降温”的变量,但B树对阳光有遮挡效果,树下温度低,因此T3>T2。由于“若不考虑小方说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要比较测量得到的数据(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这句,其实是肯定“小李认为主要的因素”明显些和承认“小王主要认为的因素”相比较次要些。题目此处隐藏着这个意思,显然,这是“细微之处”之三。只有很少学生悟出,不得不说是出题者的“良苦用心”,但也不乏学生认为有点故弄玄虚,题目意思晦涩难懂。“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和“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根据控制变量的关系,B树下与外界(阳光直射)的温差(T3-T2)大于蒸腾作用而降低的温度(T2-T1),即T3-T1>T2-T1。

2 控制变量法在选择能力中的应用

2.1 例题2

(2014年北京中考)桌面上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水和酒精,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的体积相等,如图2所示。水、酒精、木球和铁球的密度分别为ρ水、ρ酒精、ρ木和ρ铁。将木球放入水中、铁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木球和铁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ρ木

B.若ρ木

C.若ρ酒精

D.若ρ酒精

2.2 解答

设球的体积为V,在选项A中,若ρ木

2.3 问题

教学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一定的能力,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物理也不例外。由于此题变量多,条件复杂,一些学生看到题目就慌了神,看不清楚题目,弄不清楚题意,更别提解题了。所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多教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产生智慧的火花,具有一定的物理思维能力,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习惯,解题就容易了。切忌急功近利让学生死记硬背式的学物理,那样是不可行的。此题“细微之处”在于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木球、铁球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通过比较木球、铁球、水、酒精的密度,进行转换,比较浮力的大小。试题难就难在它们的密度没有告诉具体数值,木球、铁球分别放入水、酒精中的状态未知,干扰着学生对浮力大小的判断。

2.4 破解

此题还可尝试用“控制变量法”解答。把题中“将木球放入水中、铁球放入酒精中”转换为“将两个球都同时放入酒精中(控制变量)”,情况会怎样?

首先,根据答案A、B的密度关系,可知木球要漂浮在酒精面上,F球沉入装酒精容器的底部,由于两球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铁球受到的浮力大于木球。由于木球在水中、酒精中都是漂浮,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得到木球在酒精和水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故F1

其次,根据C、D答案中的密度的关系,可知两球都沉入装酒精的容器底。由于两球的体积相等,所以,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但木球在水中漂浮,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就大于它沉入酒精的浮力。故F1>F2,故C、D均不正确。此题的答案是B。

3 收集并处理信息在阅读能力题中的应用

3.1 例题3

(2015年盐城中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常见的一种力传感器由弹簧钢和应变片组成,其结构如图3(a)所示。弹簧钢右端固定,在其上、下表面各贴一个相同的应变片。若在弹簧钢的自由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F,则弹簧钢发生弯曲,上应变片被拉伸,下应变片被压缩。力越大,弹簧钢的弯曲程度越大。

应变片结构如图3(b)所示,其中金属电阻丝的阻值对长度的变化很敏感。给上、下金属电阻丝提供大小相等且不变的电流,上应变片两引线间电压为U1,下应变片两引线间电压为U2,传感器输出这两个电压的差值U(U=U1-U2),用来反映力F的大小。

金属电阻丝的阻值随温度会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如图3(c)所示。为消除气温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需分别在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与引线之间串联一只合适的电阻,进行温度补偿。串联合适的电阻后,测量结果不再受温度影响。则:

(1)这种力传感器是将力的大小转换为_____________(电流/电压)的装置。

(2)外力F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都增大

B.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都减小

C.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减小,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增大

D.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增大,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减小

(3)传感器输出的电压U随外力F增大而_____________。

(4)进行温度补偿时,应给上金属电阻丝串联阻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的电阻,下金属电阻丝串联阻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的电阻。

(5)如果未进行温度补偿,自由端受到相同的力F作用,该传感器下应变片两端的电压U2冬天比夏天_____________(大/小)。

3.2 辨析

这是一道信息给予类中考压轴题,考点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设计。

第一,传感器把两个电压的差值输出,来反映力F的大小,所以这种力传感器是将力的大小转换为电压的装置。

第二,外力F增大时,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长度变大,电阻变大,下应变片长度变短,电阻变小。

第三,压力越大,电子秤的示数越大,也就是输出的电压越大,传感器输出的电压U随F的增大而增大。

第四,未进行温度补偿时,金属电阻丝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串联电阻要用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电阻。

第五,冬天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比夏天小,所以传感器下应变片两端的电压U2冬天比夏天小。

3.3 答案

(1)电压;(2)D;(3)增大;(4)减小、减小;(5)小。

4 比较辨别法在实验能力题中的应用

4.1 例题4

(无锡2014中考)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实验中,小刚同学用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电压为45 V的电源和额定电压为38 V的小灯泡,设计了如图4(a)所示的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4(a)中所示电路,帮小刚将图4(b)中缺少的两根导线补充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_____,图4(a)中滑片P应位于最_____________端(选填“左”或者“右”)。

(3)连好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

(4)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小灯泡正常l光时,电流表指针如图4(c)所示,此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__。

(5)小刚想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跟电路两端电压的关系”,获得多组灯泡两端电压和电流的数据之后,发现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请指出他的实验方法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

(6)图5中有关此小灯泡功率P与U2或P与I2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

4.2 答案

(1)如图6所示的连接图;(2)断开,右;(3)灯泡断路或接触不良;(4)1.14 W;(5)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B。

4.3 情况

大多数考生前5个问题基本都回答正确,但第6个问题的错误率较高,多数考生选择了A或C。

4.4 原因

说木叶教案范文 篇五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2、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重点难点:

1、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生感情有朗读以下内容。

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节选)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师:木与树、木叶与落木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大家速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二、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三、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桔颂()灼灼()皋()B.征戌()瘐()缠绵()褒()C.翩()荃()干燥()漂零()D.漂泊()迢远()桅杆()

三、朗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课文1-3段列举了我同古代诗歌中的什么现象?

2.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课文4、5、6段)

3.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二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布置作业:练习:

《说“木叶”》课时计划第2课时(总第76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2、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重点难点:

1、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

(一)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与出处: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作者出处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作者出处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作者出处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作者出处

5.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作者出处

(二)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旬:

1.秋月照层岭,。(吴均《谷柳恽》)

2.,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3.柔条纷冉冉,。(曹植《美女篇》)

4.日暮风吹,。(吴均《青溪小姑歌》)

5.,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二、品味下列诗句,谈谈你对它们的微妙的意味和表达效果的理解。

(培养学生体察、咀嚼、品味诗歌语言的习惯,培养融会贯通质疑思辩的能力)

第一组: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韦应物)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白居易)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第二组: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第三组: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

三、赏“柳”诗品柳之意象

诗一:咏柳诗二:垂柳

贺知章唐彦谦

碧玉妆成一树高,绊惹春风别有情,

万条垂下绿丝绦,世间谁敢斗轻盈。

不知细叶谁裁出,楚王江畔无端种,

二月春风似剪刀。饿损纤腰学不成。

诗三: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附唐诗中的“柳”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说“木叶”》课时计划第3课时(总第77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2、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重点难点:

1、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二、鉴赏下面一首古诗:

咏蝉①骆宾王

西陆②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①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风三年(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②西陆:指秋天。③南冠:指囚徒。④玄鬓:指蝉。

试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方面鉴赏这首诗。

答案: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涛人借对蝉的吟咏,抒发了自己虽有高洁的品性,但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的思想感情。

三、赏“梅”诗品梅之意象

诗一:早梅诗二:山园小梅

齐己林逋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惟有暗香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5篇说木叶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说木叶教案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