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优秀5篇

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是《论语先进篇》的一章,看起来文字不多,篇幅不长,但在语录体的《论语》中算得上是难得的长篇了。为了让您对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快回答给大家分享了5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继续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词句意思的能力;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3、能够较准确地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

进入情境,分角色朗读,分角色翻译,师生共同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弟子的治国理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从文中体会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处世之道,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领会孔子及弟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根据上下文上下文来推断词句义;

2、从四名弟子的言行中总结其不同的性格特征,体会其为政的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根据现场情景谈话导入。

我很喜欢大家,大家也喜欢我吗?如果喜欢,你们应该经常来陪我坐坐,谈谈人生,谈谈社会,谈谈理想,因为古圣人就曾经这么做过。那么古圣人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共同学习这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就知道了。

二、板书课题,解题。

《论语》中的篇章都没有标题,这一章的标题是编者加的,但它却概括人物以及中心事件,也就是四个学生陪一个老师闲坐谈话。据考证,当时孔子约60岁,子路约51岁,和孔子是同龄人,曾皙约39岁,冉有约31岁,公西华大约18岁。谈话的过程也极为有趣。

三、分角色朗读。

1、学生明确哪些话分别是谁说的。

2、大致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揣摩说话的语气。

3、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担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角色,孔子的角由老师担当。

4、进入情境,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四、重难点词句讲析。

由学生提出还弄不懂意思的词句,老师进行讲析。(括号内标有序号的注释与发给学生的资料对应)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1、陪侍)(孔子)坐。子曰:“以(因为)吾一日长乎(于,比)尔(乎尔长),毋吾以(以,认为;吾以,以吾)也。(以吾乎尔长一日而不敢言,毋以吾乎尔长一日而不敢言)居(闲居)则曰:‘不吾知(知吾)也!’如或(有人)知尔,则(尔)何以(以何,做什么)哉?”

子路率尔(2、轻率、毫不思索的样子。尔,形容词词尾)而对曰:“千乘之国(3、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能出车千乘的国家,在当时是一个中等国家),摄(4、迫近。此处作“夹”讲)乎(于,在)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5、军队的通称),因(接着)(加)之以饥馑(6、五谷不熟为“饥”,果蔬不熟为“馑”);由也为之,比及(7、等到)三年,可使(民)有勇,且知方(8、辨别是非的道理)也。”

夫子哂(9、笑,这里略含讥讽的意思)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10、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方,见方,方圆;如:或者,连词,表示选择关系),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可让该国使民足,足,使动用法)。如其(至于)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11、指诸侯的祭祀活动,其中以祭祀祖宗为代表。祭祖必在宗庙(祖庙),故以“宗庙之事”泛指),如会同(12、或者在诸侯的会盟典礼中。如:或者,连词,表示选择关系。会同:诸侯会盟),端章甫(13、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端,礼服。章甫:礼帽。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愿为小相(司仪官)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14、通“稀”。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渐稀疏),铿尔(15、铿的一声,琴瑟声止住了。铿,象声词,指弹瑟完毕时最后一声高音。尔,“铿”的词尾),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16、指为政的才能)。”

子曰:“何伤(妨害)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17、指夏历三月,天气已转暖的时节。莫:通假“暮”),春服既(已经)成,冠者(18、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要举行冠礼,束发、加帽,表示成人。“冠者”指成年人)五六人,童子(19、未加冠以前的少年)六七人,浴乎沂(20、到沂河里去洗洗澡。乎:介词,用法同“于”。沂,水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南。此水因有温泉流入,故暮春时即可人浴),风乎舞雩(21、到舞雩台上吹吹风。风:吹风,乘凉。名词活用作动词。舞雩。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设有坛,在今山东曲阜县南。“雩”是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古人行雩时要伴以音乐和舞蹈,故称“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22赞许,同意)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23、谦让),是故哂之。唯(句首语气词,表反问)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五、分角色翻译。

1、自荐或指定单个的学生担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角色,给一定的时间做准备;2、孔子的角色由老师担当;

3、带有表演性质地翻译;

4、其他同学对翻译作评价。

附:原文翻译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闲坐着。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就不敢说什么),(你们)不要认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能说了)。(你们)平常闲居的时候就会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轻率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有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百姓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让这个国家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官。”

“曾晳,你怎么样?”

(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晳)说:“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子路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他的话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的事情)就不是国家(大事)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官,那谁能做大事呢?”

六、讨论:四人的回答有什么不同?孔子赞同哪一个?孔子为何要赞同这个学生的回答?

七、自由讨论:五人的性格分别有哪些特征?找出你喜欢的人物,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以及他的为政的思想的现实意义(在当今的中国,这些人分别可以做什么样的官)。(此一环节需做到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论观点怎样,只要言之成理都要给予肯定)

参考:

孔子:态度和蔼、思想明智、胸襟开阔、讲究谦让、主张礼制 用于构建和谐社会

子路:反面——轻率、冒充 正面——直率、大胆、有远大理想、敢作敢为 与敌对国家抗衡

曾皙:正面——沉着、礼让、聪慧 反面——自傲、迂阔、善于讨好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内部关系

冉有:较为谦虚 当乡党委书记

公西华:谦虚或谦虚过度 当办公室主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篇二

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2、了解以人物语言及简单动作描写展示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教学难点:

1、文字疏通、词类活用现象。

2、对孔子政治思想的理解。

教学要点:

反复诵读,从体会作品语言着手,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新课前,先来检查一下昨天字词的学习情况。

以吾一日长乎尔 你们

率尔而对 助词,……的样子

铿尔,舍瑟而作 同上

求,尔何如 你

方六七十 方圆

且知方也 礼义

如或知尔 如果

如会同 或者

吾与点也 赞成

唯求则非邦也与 同“欤”,助词。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本文的大致内容

(1)这篇文章选自哪里?《论语》

(2)《论语》是哪个学派的经典著作?儒家学派

(3)《论语》这部书是什么体裁?语录体

(4)语录体的特点是什么?文字精练、质朴含蓄、概括力强。

(5)“精练”等于不等于“简单”?不等于。“简单”就是容易流于肤浅,而“精练”则不同。我们刚学过《简笔与繁笔》这篇文章,从中知道,精练的文字同样能够描写复杂的典型环境,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是《论语》里最具有文学色彩的一篇。我们就来看看本文是怎样运用精练的文字塑造人物形象的。

二、齐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分析,以学生读、说为主。

(1)本文共提到了哪几个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孔子。

(2)按课文题目顺序来分析,先看子路。

子路有何性格特征?

直爽、豪放、自负。(夸耀、善于渲染气氛、语气果断)

通过副词“率尔”就可看出。不假思索。说明他素怀大志。

(3)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子路的话,要把他自负的神情态度读出来。

(4)曾皙、孔子很赞赏他的志向。作品特意把他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问他有什么志向,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先说“异乎三子者之撰”。如果本文是一篇小说的一个片段,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悬念抑制法。在散文里,这种手法叫欲扬先抑。目的一样,引起读者的兴趣。

(5)他怎么谈自己的志向的?请一位同学先读一读。试着把握一下人物的特点。

(6)子路与曾皙做一下比较,性格上有何不同?(讨论)

子路比较性急、直爽,而曾皙就显得文质彬彬,非常洒脱。

(7)找一下哪些动词能体现曾皙的洒脱?

舍、作、浴、风、咏。

(8)曾皙的回答不同于其他几位,没有直接豁达自己有什么才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而是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图,非常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大同世界,悠闲自在。在这种生活图景中寄寓了曾皙淡泊的情怀。

(9)再来看看冉有和公西华。他们两有个共同的特征:谦让。

在孔子点名后才开口,且出言谨慎。冉有刚说“方六七十”,马上觉得有些夸张了,可能会引起孔子的不快,所以又改为“如五六十”,而且说自己治理的话,仅能“足民”,至于礼乐,需要其他高明之士。

公西华更为谦虚。我们知道他是个外交家。但他却说自己做不了什么事,希望能有学习的机会。(此处可把中西文化进行比较,谈谦让)

由此可见,孔子的弟子都是胸怀大志,并且有才干的。只是人的性格不同,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10)孔子这个人大家怎么看他?他有没有谈自己的志向?从他的问志、评志的方式,可以看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他有句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也很谦逊,其实他做到了这两点。尤其是对学生循循善诱,善于用含蓄的语言点拨学生。

总结:我们写文章要考虑,如果让你来表现一个人物,能否三言两语就抓住人物特征。

三、点分角色读。

四、布置作业:随笔“难忘的教诲”写作训练,要求:通过语言描写抓住人物特征。

探究活动

可以把《季氏将伐颛臾》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相结合,通过两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以及作为政治家的孔子对自己的政治主张、政治原则的坚持和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循循善诱的风范、温柔敦厚的君子之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篇三

【国学诵读】

完成背诵,课堂听写。

【学习目标】

(分层次设计)

1、根据学案,学生完成知识积累,教师点拨;

2、分析人物刻画技巧:对话描写、动作描写;

3、深入探究孔子思想,展示孔子理想世界;

4、熟悉文本,尽可能当堂完成背诵。

【自学导引】

适当补充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积累整合】

检查预习情况,由学生板演答案,教师订正。

【感受鉴赏】

一、阅读《孔子世家》分析:

1、对“郑人”描画的孔子形象,孔子为何“欣然笑之”?(处世态度):

2、孔子为何被称为“丧家之狗”?

【思考领悟】

1、结合文章层次,诵读课文;

2、诵读“四子述志”一节,根据对话描写把握人物性格(以同学分角色读、说为主 )

(1)、子路:

(2)、冉有:

(3)、公西华:

(4)、曾皙:

3、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中,动作描写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文本找出不同人物相关动作加以分析分析(请同学注意模仿)

【发现创新】

孔子为何要“与”点呢?(理想世界)

【课堂检测】

引领学生背诵课文

【巩固练习】

《孔子世家》训练习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梳理课文内容,了解四子的志向。

3、理解孔子的评价;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体会孔子的思想。

德育目标

了解孔子的交往艺术,学习孔子的处世之道,树立崇高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

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交流点拨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学习《论语》中一篇最具文学色彩的文章,它反映了孔子在杏坛开课授徒的场景。它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据资料记载当时子路是51岁,冉有是31岁,公西华是18岁,曾皙是39岁。“侍坐”应解释为陪侍长者闲坐。长者应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用文言词给标题补充完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子)

二、师生扮演角色朗读课文,感知当时的场景。(要注意语气、语速和感情)

三、分析课文

1:孔子和弟子聊了一个什么话题?(志)

2:文章一共有四个人述了自己的志向,他们分别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现在我们按照答志的顺序来自读课文并填写表格

学生志向性格评价

子路(仲由)

冉有(求)

公西华(赤)

曾皙(点)

3:让生交流,

(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2)概括孔子对四子的不同评价,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孔子评子路:哂之(轻率、自信、自负)

孔子评冉有:叹之(谦虚。说话很有分寸)

孔子评公西华:惜之(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孔子评曾皙:与之(从容、洒脱、稳健。温文尔雅、机敏好学)

(3)指名朗读四子的语言,要读出性格特征(指导学生朗读,子路的直率与勇武要用较高的语调较快的语速读出来,而冉有和公西华的回答则要读出谦逊的味道,曾皙的应用轻松缓慢的语气读出欢快愉悦的心情)

(4)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语气?

子路:轻率、自信、自负(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冉有:从夫子对由发言的反应哂之,他也知道夫子的意思,所以就谦虚了,也提到礼。

公西华:前面一人被哂,一人不表态,而且他的话是接在冉有的话后面说的,他就更谦虚了。

总结:可见,说话不仅与人的性格追求有关,还与现场,语言环境有关。

四、讨论探究:把握孔子的思想。

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得先弄清曾皙的志是什么?(1)齐读曾皙的述志部分

想象用这幅图景并用语言描绘给这段文字加个标题。并探究曾皙的志。

(2)讨论交流:(大同的和谐社会)

曾皙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的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与点”!

(3)为了进一步深入领会,我们大家一起咏读一遍曾皙的答志。

(4)这几个弟子,你更喜欢哪一位?

(5)结合课文分析孔子的评价标准进而体味孔子的思想。

五、领略孔子的教育艺术

在这里,弟子们为什么能畅所欲言呢?我想关键在于孔子引导地好。那么,孔夫子是怎样引导的呢?看第一段,找个别同学读第一段。

(总结:作为大教育家,孔子以循循善诱的教风构建出了和谐的教学氛围,也为我们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课。)

六、延伸作业:

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你该如何用批判和继承的眼光对待儒家思想。

七、板书设计:

学生志向性格评价

子路(仲由)千乘之国,有勇且知方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哂之

冉有(求)可使方六七十之民足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叹之

公西华(赤)端章甫为小相谦恭有礼,娴于辞令惜之

曾皙(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容、洒脱、稳健。温文尔雅、机敏好学与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梳理课文内容,了解四子的志向。

3.理解孔子的评价;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体会孔子的思想。

二、德育目标

了解孔子的交往艺术,学习孔子的处世之道,树立崇高的理想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四、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交流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学习《论语》中一篇最具文学色彩的文章,它反映了孔子在杏坛开课授徒的场景。它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据资料记载当时子路是51岁,冉有是31岁,公西华是18岁,曾皙是39岁。“侍坐”应解释为陪侍长者闲坐。长者应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用文言词给标题补充完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子)

二、师生扮演角色朗读课文,感知当时的场景。

(要注意语气、语速和感情)

三、分析课文

1:孔子和弟子聊了一个什么话题?(志)

2:文章一共有四个人述了自己的志向,他们分别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现在我们按照答志的顺序来自读课文并填写表格

学生志向性格评价

子路(仲由)

冉有(求)

公西华(赤)

曾皙(点)

3:让生交流,

(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2)概括孔子对四子的不同评价,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孔子评子路:哂之(轻率、自信、自负)

孔子评冉有:叹之(谦虚。说话很有分寸)

孔子评公西华:惜之(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孔子评曾皙:与之(从容、洒脱、稳健。温文尔雅、机敏好学)

(3)指名朗读四子的语言,要读出性格特征(指导学生朗读,子路的直率与勇武要用较高的语调较快的语速读出来,而冉有和公西华的回答则要读出谦逊的味道,曾皙的应用轻松缓慢的`语气读出欢快愉悦的心情)

(4)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语气?

子路:轻率、自信、自负(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冉有:从夫子对由发言的反应哂之,他也知道夫子的意思,所以就谦虚了,也提到礼。

公西华:前面一人被哂,一人不表态,而且他的话是接在冉有的话后面说的,他就更谦虚了。

总结:可见,说话不仅与人的性格追求有关,还与现场,语言环境有关。

四.讨论探究:把握孔子的思想。

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得先弄清曾皙的志是什么?

(1)齐读曾皙的述志部分

想象用这幅图景并用语言描绘给这段文字加个标题。并探究曾皙的志。

(2)讨论交流:(大同的和谐社会)

曾皙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的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与点”!

(3)为了进一步深入领会,我们大家一起咏读一遍曾皙的答志。

(4)这几个弟子,你更喜欢哪一位?

(5)结合课文分析孔子的评价标准进而体味孔子的思想。

五.领略孔子的教育艺术

在这里,弟子们为什么能畅所欲言呢?我想关键在于孔子引导地好。那么,孔夫子是怎样引导的呢?看第一段,找个别同学读第一段。

(总结:作为大教育家,孔子以循循善诱的教风构建出了和谐的教学氛围,也为我们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课。)

六.延伸作业:

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你该如何用批判和继承的眼光对待儒家思想。

七.板书设计:

学生志向性格评价

子路(仲由)千乘之国,有勇且知方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哂之

冉有(求)可使方六七十之民足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叹之

公西华(赤)端章甫为小相谦恭有礼,娴于辞令惜之

曾皙(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容、洒脱、稳健。温文尔雅、机敏好学与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以上这5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是来自于快回答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