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丁香结》教案【优秀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5篇《丁香结》教案,希望在丁香结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丁香结》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圈画重点语段,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2、品味课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积累语句。

3、领会和学习作者由丁香花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句,领悟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品味精美的语言,感悟积极豁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

图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几种花卉的图片,引出丁香花

大自然的花卉万紫千红,俗话说,各花入各眼,同学们最喜欢哪种花呢?它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出示丁香花图片,找同学说说对丁香花的看法和感受。作家宗璞窗外的三棵白丁香与她朝夕相伴,又让她产生了怎样的情思感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宗璞的散文《丁香结》,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导入新课文,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由几种花的象征意义导入新课,为学生学习本篇课文做准备。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的基本资料,教师适当补充。

2、积累生字词:(结合教材课后读读写写,适当补充拓展,注意正音)

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参差斗室朦胧恍然

【设计意图】

走近作者,知人论世。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打好学习的基础。

三、初读文章,梳理“丁香之结”

1、自由散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且圈划出描写“丁香结”的句子。关注这些句子出现的位置,划分层次。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圈划、思考并回答)

明确:课文前三段写的是丁香花,后三段写的是丁香结。

2、作者在两部分中,围绕“丁香”各做了什么?尝试添加一个动词,概括段落大意。

明确:课文前三段写的是“赏丁香”,后三段写的是“悟丁香”。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走近文本,探究丁香结。

四、感知文章脉络

1、文章的题目是“丁香结”,圈画文中提及“丁香结”的。句子,看一看主要出现在文章的哪些段落?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圈划、思考并回答)

预设:文中提及“丁香结”的句子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后三段。

2、既然“丁香结”出现在文章后三段,那么作者在写“丁香结”之前,用较多的篇幅写了哪些内容呢?

(学生思考、概括并回答)

预设:文章前三段写的是丁香花,重点写丁香花的色彩、形貌、气味、姿态。

3、仔细圈画前三段(www.kuaihuida.com)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思考这三段对于丁香花色、形、味的描写是否重复?还是各有何侧重呢?

(学生默读、圈画、思考、朗读并回答,教师从旁引导、归纳)

总结:由此可以看到,文章前三段描写丁香花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写丁香,逐渐转到写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丁香,丁香与“我”越来越近,情感越来越深。

前三段对于丁香花的描写,与后三段所写的“丁香结”是如何建立起联系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

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为深入文本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读读写写的生字词,明默。

2、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150字左右。

要求:要能写出个性特征,能对景物进行具体的刻画。

【设计意图】

布置作业,复习巩固

板书设计

丁香结

宗璞

一、(1—3)丁香花赏花

二、(4—6)丁香结悟花

《丁香结》教案 篇二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用清新淡雅的语言描写了不同地方的丁香,从色彩、形貌、气味、姿态多个方面细致地刻画了丁香娇俏灵动、可爱芬芳、鲜润妩媚的形象,并由古人有关丁香结的诗句联想到了丁香结的来历,感悟到人生中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就是“结”,得到了生命需要“结”的认识,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本文语言优美,很适合朗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当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重点理解“幽雅、浑浊、笨拙、参差、愁怨”等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3.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

4.品味、积累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学习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品读优美的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进而阐述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缀、幽、雅”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划分层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丁香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花草树木及其象征意义的图片,学生仔细观看,交流感受,进入本课的学习。

导语: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是否会浮想联翩?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等。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丁香结》,去文中看一看作者又赋予了丁香结怎样的象征意义。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丁香结)

明确:“丁香结”表面指丁香的花蕾,实际指人生中的很多问题。以此为题,寓意深刻,易引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简单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宗璞 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1928年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她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髓,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红豆》,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2.学生自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

宅院 缀满 幽雅 断断续续 伏案 浑浊 眼帘 笨拙

参差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印象 模糊 恍然

愁怨 顺心 平淡

需注意的字音:

“缀”和“拙”是翘舌音;“薄”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作bó;“恍”是后鼻音,注意不要读错。

需注意的字形:

“雅”右边是“隹”,不要写成“住”或“佳”;“薄”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2)理解词义。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预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记生字、理解词义的方法,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来完成对生字、新词的学习。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1)给课文标上段序,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归纳出每一层主要写了什么。

(2)了解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主体,即描绘丁香的特点及阐述作者的独特感悟。

预设:采用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只要有理有据,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姿态、花的气味、花的形貌、花的颜色等方面描写了丁香。(主体写丁香花。)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诗中的丁香结、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感悟三个方面描写了丁香结。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点明中心,告诉了读者要以豁达的胸怀面对人生中的“结”。(主体写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感悟。)

2.指名朗读第1—3自然段,初步感知丁香花的特点。

(1)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再全班交流。

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些地方的丁香,它们有什么特点?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交流预设:

生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城外校园里的丁香;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

生2:我知道作者从视觉、触觉、嗅觉等角度具体描写了丁香花的色彩、形貌、姿态和气味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如结合“雪白”“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词可以分析出来。

生3:我知道作者赋予了丁香花灵动幽雅、纯洁无瑕、可爱芬芳的特点。

(2)教师指导朗读。

过渡: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从多角度展现了丁香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的内涵,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的可爱的丁香花。这是一篇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丁香吗?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留下悬念。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新词,朗读了课文,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分了文章的层次。学完这节课,大家是不是也喜欢上了作者笔下的丁香?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丁香花的?作者又从丁香结中生发了怎样独特的感悟?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主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进而阐述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思考,学会豁达、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丁香的特点,学习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本文主要讲了两部分内容。其中前一部分主要写的是“赏丁香花”,作者分别写了城里、城外校园里和斗室外三个地方的丁香,从视觉、触觉、嗅觉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的色彩、形貌、姿态和气味,让读者对丁香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从中能感受到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后半部分主要写“悟丁香结”,作者从有关丁香结的古诗开始,写到了微雨中格外妩媚的丁香,并引发了为什么叫“丁香结”的思考,进而联想到人生中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感悟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整合文章各部分大意的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待学生思考后指名发言,被指名的学生说完后,如果没有说完整或说得不太准确,其他学生可补充。通过自主思考、互相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本文的作者从色彩、形貌、气味、姿态等方面描写了丁香,赋予丁香灵动优雅、纯洁无瑕、可爱芬芳的品格,阐述了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以豁达的胸怀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的感悟。)

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宗璞初步领略了美丽的丁香,丁香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里。你最喜欢哪里的丁香?想不想把你喜欢的句段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段。)作者笔下的丁香美得脱俗,美得优雅。那么作者是怎样将丁香的美表现出来的?又是怎样联想到丁香结并生发感悟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圈画重点内容和难以理解的语句。

2.品读课文,欣赏有关丁香的画面,感受丁香的特点。(重点句课件出示。)

(1)学生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描写丁香的几幅画面,用小标题的形式列出来。

(2)小组交流,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结果。

(有这样几幅画面:城里丁香图、城外校园里的丁香图、斗室外三棵白丁香图、雨中丁香图。)(学生也可有其他概括,言之有理即可。)

(3)师生共同欣赏这四幅画面,感受丁香的特点,体悟作者赋予丁香的品格。

画面一:城里的丁香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预设:教师先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然后教师出示丁香花开满枝头的图片,让学生对比自己想象的画面来感受丁香花缀满枝头的姿态;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思考运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比喻——把枝头的小花比作星星,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小巧、繁密、耀目的特点。拟人——“探出”和“窥着”都是人的神态和动作,作者将丁香花人格化,生动地刻画出伸出宅院外墙的半树丁香花娇俏灵动、惹人怜爱的情态。)

画面二:城外校园里的丁香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这句话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丁香花的?突出表现了丁香花的什么特点?)

预设:教师先让学生自主朗读句子,进入文本描绘的意境中去感受月光下丁香花的美好姿态,使学生情在其中,实现与文本的充分对话;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交流示例:

生1:“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丁香花的。作者将丁香花置于迷蒙的月色之下,营造出一种幽静、典雅的氛围,使画面非常具有诗意的美感。白色的丁香花和紫色的丁香花相互映照,各自显出不同的风采,一个潇洒如俊俏的美男子,一个朦胧如害羞的美少女。突出表现了丁香花娇俏灵动的特点。

生2:“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是从嗅觉的角度来写丁香花的。“淡淡的”“幽雅的”表明丁香花的芳香并不浓郁,给人清新淡雅的感觉。丁香花的香味不同于桂花的浓郁四溢、沁人心脾,也有别于兰花的暗香浮动、回味无穷,丁香花独特的甜香令作者即使在月夜下也能闻香识花。突出表现了丁香花可爱芬芳的特点。

画面三:斗室外三棵白丁香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

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这两句话中的“积雪”和“莹白”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积雪”和“莹白”在文中指的是丁香花。作者用“积雪”和“莹白”来代替丁香花,一方面避免反复提到“丁香花”带来的重复累赘之感,使行文富于变化。另一方面从修辞的角度来看,“积雪”是借喻(使用喻体来代替本体),“莹白”是借代(借用事物的特征来替代事物本身),巧用这两种修辞手法能够鲜明直观地突出丁香花的特点:“积雪”不仅言其白,而且言其多而纯净、轻柔;“莹白”不仅言其白,而且言其光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照耀”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照耀”既写出了丁香花白得如雪如月,似有光辉晕出;又写出了丁香花与作者的。联系之深,将丁香花对作者心灵的鼓舞与慰藉以及作者对丁香花的依赖巧妙地表现出来。窗前的丁香见证了作者的写作生活,让她的文思和梦想更加焕发光彩,“照耀”一词将这种相依相伴的知音之情表达得巧妙脱俗。

画面四:雨中丁香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雨中的丁香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预设:教师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格外妩媚”一词,这个词概括了雨中丁香的特点;接着结合“如同”一词明确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然后出示一幅“印象派”的画作,引导学生欣赏画作,感受画面风格;再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出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最后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雨中的丁香如此妩媚、如此迷人,才让作者不禁发出“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的感叹。

(雨中的丁香朦胧妩媚,线条模糊,颜色交融柔和,犹如一幅色彩边缘模糊、柔和婉约的画作。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十分动人,不禁让作者赞同古人将丁香和微雨联系在一起的写法。)

(4)师生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四幅画面的描写角度,总结写出了丁香花怎样的特点。

预设:结合刚刚欣赏的四幅画来说,如作者从颜色、形貌、气味、姿态(或视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写出了丁香花纯洁无瑕、可爱芬芳、娇俏灵动、鲜润妩媚的特点。另外,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作者所描绘的并不是散乱的几幅图画,而是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合在一起的。

3.再识“丁香结”,感悟情感。

研读课文第4—6自然段,教师出示阅读提示,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①从课文引用的两句古诗中你体会到古人在丁香结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作者在文中引用这两句诗有什么作用?

②什么是丁香结?为什么称为丁香结?丁香结有什么象征意义?

③作者由丁香结生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你是如何理解的?

问题一预设: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思,感悟诗句表达的情感,然后总结得出结论:丁香结在古人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第4、5两段的内容进行分析:作者引用古诗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印证了在古诗文中丁香结的形象的确与“愁”分不开;同时也为后文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中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开拓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做铺垫。

问题二预设:教师先指名学生朗读“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这段话;再课件出示丁香花蕾的图片和中式衣襟上的盘花扣的图片,引导学生明确丁香结的本义和象征意义;最后具体分析称为丁香结的原因。

(丁香结的本义: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愁怨。称为丁香结的原因:直接原因——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情感原因——丁香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问题三预设: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文中直接阐述作者的感悟的句子是:“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有独到的见解。学生自主发言示例:

生1:生命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忧愁,这些大多不能被立刻化解,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常态。如果人生中没有任何困难,反而缺少起伏,就太平淡无味了。

生2:作者发出如此超然物外的感叹,展现了她从容、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困难忧愁无惧无畏,以平常心看待的优秀品格。

生3:此处作者将丁香结和人生感悟联系在一起,使文章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4.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预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丁香花的特点、丁香结的来历及象征意义、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感悟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揭示文章的主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1)教师总结。

小结:丁香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驰骋了作者的想象,带我们欣赏了不同地方的丁香的美,让我们感受到了丁香给作者带来的欢愉。多少年来,作者的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在一次雨中的偶然发现,给了作者新的感悟: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正是这解不完的结,才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挑战,充满了乐趣。

(2)联系生活实际升华主题。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是一种常态。我们应该正视生活中的问题,把它们看作生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结”: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解不开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过渡: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欣赏了娇俏、妩媚、芬芳的丁香花,理解了丁香结中寄托的情感,体会到作者丰富的联想和独特的感受,同时也领略了大作家的文笔的魅力。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学习作者的写法,用心观察,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能使自己的作文更生动、更吸引人。

1.出示“小练笔”,教师点拨写法,学生练习写话。

小练笔:作者通过“丁香结”这一事物引发了自己的联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有一些事物引发你的联想。想一想,快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提示:生活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有什么特点?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寄托了怎样的情感?要充分发挥想象,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2.小组交流,集体评议。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课外搜集并积累有关丁香的诗句。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丁香结》教案 篇三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教学目标:

1、认识“芭”、“妩”等5个生字,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会写“宅院、幽雅、伏案”等16个词语。

2、抓住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内容,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与体会。

3、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结”启发人生思考,并结合实际,谈谈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丁香的美,并体会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2、难点:抓住结尾“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深入理解,明白道理:人要以豁达胸怀对待生活中的“结”。

教学准备:

1、准备丁香的图片。

2、准备赞美丁香花的古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出示丁香的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永葆青春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这花中的含义。

2、师板书课题2、丁香结

3、出示图片,介绍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①参差(cēncī)芭蕉(bā)衣襟(jīn)妩媚(wǔ)

②“薄”是一个多音字,在字典中有三个读音,一个读bo,当“迫近、靠近”讲,组词是日薄西山;还有的当“轻微、少”、“不强壮”、“不厚道”、“看不起”等意思,组词是“广种薄收”、“单薄”、“轻薄”、“厚古薄今”等;一个读bo,组词是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还有一个读音是bao,表示感情冷淡、不浓、不肥沃等意思。课文中

(2)指导易混淆的字。

“幽”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山”,里面是两个“幺”。

“案”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安”,下面是“木”。

“薄”要与“簿”相互比较,可以通过组词的形式来辨析,“薄”组词是“薄饼”,“簿”组词是练习簿。

“糊”:左右结构,与“米”有关,形容非常黏稠、混沌不清的状态。

(3)理解较难的词语。

①查词典或工具书理解“参差”的意思:是指不齐;早晚相差。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妩媚”的意思是:姿态美好可爱。

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愁怨”的意思是:忧愁怨恨。

③运用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点缀”的近义词有:装点、装饰、装扮。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形状、颜色等描写了丁香花。(主体是写丁香花的外形)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以及由丁香结谈感受。(主体是写丁香花的感悟)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写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丁香的形态、香味以及颜色都给作者带来美好的回忆,接着从诗句入手,由微雨引发丁香“结”,从而感悟生命总有“结”,需要有豁达的胸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吗?学生总结,老师概括:①赏花、②悟花

3、导入新课。课文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丁香花”来写的,丁香花一直是作者心中的“花”,接下来请走进“赏花”感受一下花的美,体会一下丁香花的独特魅力。

二、学习“赏花”,发挥想象,体会花的美丽。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花美的语句,并发挥想象,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画的句子相机进行指导。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①一边朗读语句,一边展开丰富想象。

指导学生想象:丁香花像什么呢?给你什么感觉呢?你喜欢哪个字,或者词语呢?

②出示丁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

(2)交流学生的想象和感受。

生:“星星般”写出丁香花的小、可爱,就如同星星一般顽皮,真惹人喜爱!

生:“窥”这个字太生动传神了,写出了丁香花的的活泼可爱,也说明了丁香花的小,不大引人注意,总而言之,是充满活力的!

生:“缀满”说明了丁香花的数量多,充满了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让人看了以后感到一种振奋!

老师相机出示语句。

(3)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①“月光下的潇洒”、“紫的朦胧”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发挥想象。

②“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又是一种怎样的香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想象,谈谈你的理解。

(4)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

生:丁香花有白有紫,总是朦朦胧胧的,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在这仙境中,怎能不让人展开神奇般的想象呢?想到了嫦娥与玉兔,想到了蓬莱岛……

生:说丁香花的香啊,真的很神奇!不是桂花香的那般浓烈,又不是迎春花的那般单薄,它香得比较特别,只要用鼻子一嗅,那香味就飘出来了。更别具一格的是,香味中还伴有甜甜的感觉,真美!

(5)出示句子: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①感情朗读,在读中想象画面,感受丁香花的独特韵味。

②“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你是如何理解的?

(6)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谈一谈。

生:表面写出来丁香花的多,实际上在讴歌丁香花的生命力很旺盛,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花,让人越看越精神振奋!

生:作者发自内心的喜欢丁香花,因为花儿给了她灵感,给了她创作的激情和希望,所有作者在丁香花中构思自己的文学梦。

2、总结课文第一段,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丁香花呢?

梳理关键词:形态颜色香味感受

三、理解“悟花”,发挥想象,感悟主题内涵。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丁香花成为“丁香结”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1)发挥想象,找出原因。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2)谈谈这样写的妙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地写出丁香花的花苞之样子,自然过渡到写“丁香结”,与上下文浑然一体。

2、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由古诗句展开想象,想一想古诗中“丁香结”常常表达什么?

(1)学生阅读古诗句,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2)由古诗句展开想象,谈谈理解。

生:作者先写芭蕉不明白丁香花的心思,接下来通过一幅画面告诉人们答案:“丁香空结雨中愁”!这画面中有雨,有多愁善感的雨,这不就写出丁香花的怨愁与理不断的思绪吗?

(3)明白作者将丁香花与细雨迷蒙连在一起写的妙处。

通过写丁香花,通过写细雨迷蒙的画面,说明丁香花有许许多多的愁怨,许许多多理不清的忧愁。作者仅仅在写丁香花吗?

不,是借花抒情,借丁香花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怨,抒发自己内心无限的忧愁。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3、作者不仅仅借花抒情,而且借花喻理,在丁香花里,作者又有什么生活感悟呢?请找出来读一读。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自由朗读,轻声说一说你的理解。

(2)交流:阅读这一段话,你获得了哪些生活感悟呢?

生:人生就在愁怨中,不要因为愁,忘却了生活的味道,可以这样说:没有了愁怨,生活本身就不完美!

生:人生中离不开怨愁,但不能一味地怨愁,只要我们找到生活的快乐,就会打开心结,让自己快乐起来。怎样才能打开人生中的心结呢?就是要有豁达胸怀!

生:我觉得人生中的愁怨固然有,但这只是生活里的一个小插曲!只要我们有梦想,一切小小的结终将会打开的,因此不要忧愁!

4、出示古诗句,读一读,谈一谈你的理解与感悟。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文后的题目。

教学反思

《丁香结》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自由朗读课文,面向全体,还学生读书的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读书过程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第二步学习生字词,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能正确书写字词;第三步是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有了这三步,基本就扫清了文字障碍,为学生学习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分段并概括段意,促使学生理清了课文的层次。通过这几个环节,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

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好。老师在教学中放手不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2、面对学生出色的表现,我不能及时地找出更为合适的评价用语。

《丁香结》教案 篇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备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活中的情趣。

2、欣赏丁香的美丽姿态,学习作者从各个角度描绘丁香的方法。

3、赏析文中悟花的相关语句,理解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

继续训练朗读,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2、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许多花草树木在文学作品中都被赋予了某种品格,如梅花代表高洁、牡丹代表富贵,松柏喻指傲岸长青。

你能再举出几例吗?那你知道丁香代表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散读文章

要求:

(1)标明小节

(2)圈出读不准的字音,不懂的词句。

预设:朦胧、参差、斗室、

(3)圏划出文中与标题“丁香结”有关的句子。

2、散读交流。

(1)理清字的读音以及学生看不懂的诗句。

预设:“芭蕉不展丁香结”:原诗是一首七绝,写思妇之离愁。这两句是说,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丁香空结雨种愁”:这是一首伤春词、春恨词。词的上片从落花无主着笔,写春恨所以产生的触媒;下片从思念难解立意,将春恨产生的根源揭示得含蓄而又深沉。

(2)“丁香结”有关的句子几乎都集中在第4到6段。

预设:这篇文章可以按照这个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花,第二层写结。

(3)结合文中插图明确“丁香结”的意思。结合诗句了解古代赋予它“愁怨”的寓意。

3、那么作者要写的是丁香结,为什么还要写前三节呢?让我们重点来赏析文章的前三节。

三、细读文章,赏“丁香之美”

1、散读第1到3段。

(1)带感情地朗读,注意语速。

(2)找出你最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简要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预设:“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用雪白来代指丁香花,表现了花的洁白;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这句表现了丁香花不同的姿态;同时运用拟人使丁香花充满了生机。

“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从香味的角度表现出了丁香花的独特。

2、交流学生喜爱的句子,感受作者笔下丁香花的生机和纯洁。

3、总结作者描写丁香花的特点。

富有生机:“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

纯洁:“也是那一片莹白”

四、品读文章4到6段,感悟丁香结

1、回顾丁香结的寓意

预设:人生的愁绪

2、再读第6段,找找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与古人的'不同之处。

(1)此处的丁香结指的是什么?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

(2)作者应对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可以从哪句话看出?

预设:从“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积极乐观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

(3)补充作者的生平,感受作者的乐观。

这篇文章作者宗璞写于一九八五年的清明节,在三年前作者的弟弟去世,在八五年作者父亲患重病失明,同时自己也患上了眼中的眼疾。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虽然有愁苦,但她仍然积极面对这些挫折,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旷达的心胸。

五、课堂小结

1、从题目入手,再到赏花--悟花的过程梳理文章结构。

2、总结丁香结中寄寓的作者的生活感受与志趣。

六、布置作业

完成学案一习题

《丁香结》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芭”、“妩”等5个生字,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会写“宅院、幽雅、伏案”等16个词语。

2.抓住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内容,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与体会。

3.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结”启发人生思考,并结合实际,谈谈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丁香的美,并体会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2.难点:抓住结尾“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深入理解,明白道理:人要以豁达胸怀对待生活中的“结”。

教学准备:

1.准备丁香的图片。

2.准备赞美丁香花的古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出示丁香的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永葆青春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这花中的含义。

2.师板书课题:

2、丁香结

3.出示图片,介绍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参差(cēn cī)芭蕉(bā)衣襟(jīn)妩媚(wǔ)

(2)指导易混淆的字。

“幽”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山”,里面是两个“幺”。

“案”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安”,下面是“木”。

“薄”要与“簿”相互比较,可以通过组词的形式来辨析,“薄”组词是“薄饼”,“簿”组词是练习簿。

“糊”:左右结构,与“米”有关,形容非常黏稠、混沌不清的状态。

(3)理解较难的词语。

①查词典或工具书理解“参差”的意思:是指不齐;早晚相差。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妩媚”的意思是:姿态美好可爱。

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愁怨”的意思是:忧愁怨恨。

③运用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点缀”的近义词有:装点、装饰、装扮。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形状、颜色等描写了丁香花。(主体是写丁香花的外形)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以及由丁香结谈感受。(主体是写丁香花的感悟)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写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丁香的形态、香味以及颜色都给作者带来美好的回忆,接着从诗句入手,由微雨引发丁香“结”,从而感悟生命总有“结”,需要有豁达的胸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吗?

学生总结,老师概括:

一、赏花

二、悟花

3.导入新课。课文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丁香花”来写的,丁香花一直是作者心中的“花”,接下来请走进“赏花”感受一下花的美,体会一下丁香花的独特魅力。

二、学习“赏花”,发挥想象,体会花的美丽。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花美的语句,并发挥想象,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画的句子相机进行指导。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①一边朗读语句,一边展开丰富想象。

指导学生想象:丁香花像什么呢?给你什么感觉呢?你喜欢哪个字,或者词语呢?

②出示丁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

(2)交流学生的想象和感受。

生:“星星般”写出丁香花的小、可爱,就如同星星一般顽皮,真惹人喜爱!

生:“窥”这个字太生动传神了,写出了丁香花的的活泼可爱,也说明了丁香花的小,不大引人注意,总而言之,是充满活力的!

生:“缀满”说明了丁香花的数量多,充满了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让人看了以后感到一种振奋!

老师相机出示语句。

(3)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①“月光下的潇洒”、“紫的朦胧”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发挥想象。

②“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又是一种怎样的香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想象,谈谈你的理解。

(4)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

生:丁香花有白有紫,总是朦朦胧胧的,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在这仙境中,怎能不让人展开神奇般的想象呢?想到了嫦娥与玉兔,想到了蓬莱岛……

生:说丁香花的香啊,真的很神奇!不是桂花香的那般浓烈,又不是迎春花的那般单薄,它香得比较特别,只要用鼻子一嗅,那香味就飘出来了。更别具一格的是,香味中还伴有甜甜的感觉,真美!

(5)出示句子: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①感情朗读,在读中想象画面,感受丁香花的独特韵味。

②“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你是如何理解的?

(6)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谈一谈。

生:表面写出来丁香花的多,实际上在讴歌丁香花的生命力很旺盛,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花,让人越看越精神振奋!

生:作者发自内心的喜欢丁香花,因为花儿给了她灵感,给了她创作的激情和希望,所有作者在丁香花中构思自己的文学梦。

2.总结课文第一段,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丁香花呢?

梳理关键词:形态颜色香味感受

三、理解“悟花”,发挥想象,感悟主题内涵。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丁香花成为“丁香结”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1)发挥想象,找出原因。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2)谈谈这样写的妙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地写出丁香花的花苞之样子,自然过渡到写“丁香结”,与上下文浑然一体。

2.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由古诗句展开想象,想一想古诗中“丁香结”常常表达什么?

(1)学生阅读古诗句,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2)由古诗句展开想象,谈谈理解。

生:作者先写芭蕉不明白丁香花的心思,接下来通过一幅画面告诉人们答案:“丁香空结雨中愁”!这画面中有雨,有多愁善感的雨,这不就写出丁香花的怨愁与理不断的思绪吗?

(3)明白作者将丁香花与细雨迷蒙连在一起写的妙处。

通过写丁香花,通过写细雨迷蒙的画面,说明丁香花有许许多多的愁怨,许许多多理不清的忧愁。作者仅仅在写丁香花吗?

不,是借花抒情,借丁香花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怨,抒发自己内心无限的忧愁。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3.作者不仅仅借花抒情,而且借花喻理,在丁香花里,作者又有什么生活感悟呢?请找出来读一读。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自由朗读,轻声说一说你的理解。

(2)交流:阅读这一段话,你获得了哪些生活感悟呢?

生:人生就在愁怨中,不要因为愁,忘却了生活的味道,可以这样说:没有了愁怨,生活本身就不完美!

生:人生中离不开怨愁,但不能一味地怨愁,只要我们找到生活的快乐,就会打开心结,让自己快乐起来。怎样才能打开人生中的心结呢?就是要有豁达胸怀!

生:我觉得人生中的愁怨固然有,但这只是生活里的一个小插曲!只要我们有梦想,一切小小的结终将会打开的,因此不要忧愁!

4.出示古诗句,读一读,谈一谈你的理解与感悟。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以上5篇《丁香结》教案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丁香结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