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的3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一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画动物。

3、查找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在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今天,我们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全班交流

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分组交流

1:分组: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2出示要求:

a)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b)表达真情实感;

c)认真听,进行评议。

3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汇报提示:

1形式: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

2内容: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互动。

五、拓展延伸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材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第二、三课时

作文

展示台

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

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精彩回放

1回忆自己和动物相处中发生的事。注意哪些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与同桌交流印象最深的一幕。

习作与评议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出示学生习作片段,引导评议,进行修改。

3四人小组轮流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及时点拨。

4每组推选一个精彩片断,交流赏析。

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展示优秀习作

优秀习作贴在“学习园地”展示,其他同学参观评议。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1)自主发现;

(2)组内交流。

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

6联系自己的习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

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的正确。

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

4游戏:成语接龙

5竞赛。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

九()一毛对()弹琴如()得水()死狐悲

杯弓()影()毛蒜皮()立鸡群指()为马

为()作伥车水()龙万()更新门可罗()

()()点水顺手牵()哀()遍野抱头()窜

课外延伸

尝试积累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二

一、教学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本课是第八组课文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教学这篇课文,我觉得本课的设计应该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突显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搜集信息,共同讨论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构建新知,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阅读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资料,培养了学生课前参与的能力,体现了生活中学语文的大语文关。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本课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学生习得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教学时在运用视频资料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及词语辨析训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轻松顺畅,体验也更加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

2、有感请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同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生活吧!(齐读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直奔主题、总体感知课文

师:通过读书你了解到课文的哪句话与课题的意思相同呢?

出示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指名并齐读中心句(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

师评价过渡:那么在这篇文章中呼风唤雨的是谁呢?又是靠什么呼风唤雨的呢?

(三)指导精读、积淀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两个问题告诉我们的?(设问)

(2)师生对读设问句(师问生答)

(3)师:那么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告诉大家?

出示重点句子,进行词语的辨析

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指名读句子,初步理解发现和发明

师过渡:同学们真会学习,那么20世纪人类都取得了哪些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第四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回答、出示片段

(2)为什么说这些发现和发明都是奇迹呢?(学生回答)

(3)播放科技短片,进一步理解20世纪的奇迹般的科技成就和发明。

画面播放:(人类登月球、潜入深海、原子核等;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等)

(4)出示课件:同学们,20世纪的科技发明还远不止这些,老师将同学们搜集的关于20世纪科技方面的发现与发明的资料做成了课件,看完后你对发现和发明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www.kuaihuida.com

(5)搭配课件词语练习,进一步理解发现和发明(图在上,文字在下)

指名读短语

师小结:20世纪出现了如此多的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看完以后你对20世纪有一个怎样的评价?(20世纪真是太伟大了,太了不起了。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过渡: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使得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

出示句子: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A指名读句子,说说“改观”是什么意思?它和“改变”的意思有何不同?

B齐读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师过渡: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那么上百万年前的农耕社会又是什么样子呢?

①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人类上百万年历史中生活状态的语句

②出示句子: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③随即媒体出示———农耕社会图

④以图为背景覆盖文字: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师:想象一下没有()没有()的生活该怎么过呀?

师:一百多年前,人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读出你的感受!

师过渡: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能够拥有神奇魔力,那么人类是借助什么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的?

出示句子: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指名读句子

师:你在哪里听说过“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神话西游记)

让学生说说故事情节,活跃气氛。

师:可是在20世纪以后,人类社会真的有了“千里眼、顺风耳,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啊?

出示课件图片:上下对比出图片(千里眼——天文望远镜、顺风耳———雷达、腾云驾雾——民航飞机)

师过渡:因为有了这些发现和发明,在20世纪短短的一百年中,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速度之快,变化之大足以令我们惊叹,用文中的一句经典的古诗来表达你此时的感受好吗?

屏幕出示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齐声朗读

A理解诗句

B师范读:听老师读,同学们仔细品味,同学们细细品味其中的含义

师过渡: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短短的一百年中,人类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齐读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学习最后一段

师过渡: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年后,这段话依然适用。

屏幕出示句子: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年后,这段话依然适用。

(1)指名读句子

(2)师:1923年,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的这句话到八十年后的20xx年,这句话仍然适用,那么到今天、明天、后天乃至将来这句话是否依然适用?

此时,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同来感受并畅想21世纪的美好明天吧!

课件:播放科技短片(卫星探测月球、太空出舱)

(3)小组合作说话练习:看了短片后,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美景吧!(可以是异想天开)

(4)汇报交流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真聪明,你们真会想象,相信,在你们刻苦的努力下,这些想象一定会变成现实,我们坚信,21世纪更将是一个伟大的世纪,也更将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有效练习,扩展文本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组成员共同合作,查找资料,然后选择题目,完成一篇科学小短文。选择题目如下,也可以自拟。

五、教学媒体运用的说明

1、上课伊始,播放画面,教师随画面内容,一方面将学生引入文本,另一方面激发学生想了解科技创造发明的兴趣。

2、引导学生直奔主题,课件出示中心句,初步理解“呼风唤雨”这个重点词语的意思。

3、在指导精读、积淀感悟的环节中,学习第二自然段。利用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进行词语辨析,进一步区分“发明和发现”、“改变和改观”两组近义词的意思和用法。

4、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是学生习得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利用课件中的发现和发明引出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播放科技短片,配乐课件展示了大量的关于20世纪科技方面的发现与发明的资料,让学生了解20世纪的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进一步理解、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媒体的使用,使20世纪的高科技发明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像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等画面给了学生很直观的视觉感受。

5、在学习第四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学习引出课文第三自然段,媒体出示农耕社会图,运用课件进行排比句的品析及朗读指导,运用课前搜集到的《西游记》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图片与20世纪的天文望远镜、雷达等现代科技的发明及发现的图片进行对比学习,图片的呈现使学生一目了然,深切地体会到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6、在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时,利用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在运用视频资料播放科技短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轻松顺畅,体验也更加深刻,媒体的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运用多种媒体与语文课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媒体的使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运用语言、积淀感悟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运用媒体出示重点句子加以理解并随机指导朗读,突破了难点,受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的大意,领悟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在冬天,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课件出示: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

2.在冬天,我们总要提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课件出示: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雪梅》。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诗意。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3)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板书:各有长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

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5.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让我们来背一背古诗。

三、拓展延伸

1.这首诗的作者在写完诗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与解释。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雪梅(二)》)

2.课后收集描写雪与梅的古诗。

板书设计:

雪梅

白____香

各有长短

取长补短

教学反思:

四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差异,很多同学认为知道了每个字或词的意思,就是读懂了古诗词了。对此,我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引导,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孤立字词的理解上,停留在呆板的表面意思上。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可以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3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