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11篇《活板》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活板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活板》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会认读课文,读准句词;
2.过程与方法:体会文章的结构形式,理解说明语言的简明、生动,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由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配以图片)
二、简介作者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代表作为《梦溪笔谈》,共30卷,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三、了解活板印刷
1.看资料片
2.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四、听范读,练诵读(听范读)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持/就火炀之(4)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5)每一字/皆有数印(6)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7)有奇字/素无备者(8)沾水/则高下不平
(9)用讫/再火令药熔(10)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五、疏通语义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将文章译成白话文。
2.一人一句逐句翻译。
六、分析课文
1.逐段概括大意。
2.重点分析第二自然段,抓住语言标志将本段分为三层。并结合课件归纳活版印刷的步骤。(详见课件)
3.设计思考题,加深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第一段:刻板印刷发展情况。
第二段:
第一层——介绍活板发明的时间,发明时间,发明人的身份及姓名。
(又:呼应上下文,说明活板是在印刷术上继刻板之后的“又”一大发明)
第二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
(其法:总领后文,引出活板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法和功效等)
第三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事项。
第三段:交代字模的下落。
七、整理文章结构(见课件)
八、探究与思考
(一)“活板”的“活”字体现在哪里?
(二)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九、课外扩展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按其在工艺技术发展上的阶段性,可划分为源头、古代、近代、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其中:
“源头”为印刷术的准备时期。内容包括印刷术的萌芽、雏形和成熟;织物、笔、墨、纸等印刷材料之具备;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时间上从约公元前二十六世纪到公元六世纪末的隋朝,时跨三千余年。我们称其为“源头期”。
“古代”为印刷术的手工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应用和发展。时间上处在公元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清朝,时跨一千二百余年。我们称其为“古代期”。
“近代”是印刷术的机械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以平印、凸印、凹印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时间上恰处中国近代前后,大约在公元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称其为“近代期”。
“现代”为印刷术以电子控制为主的自动化控制时期。内容包括电子排版、电子分色、电子雕版,辅以由电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装订自动化。时间上起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现仍在蓬勃发展中。我们称其为“现代期”。
十、布置作业
1.将重点词语整理出来。
(1)通假字:已、板、止
(2)一词多义:为、印、火、以、就
2.查资料,写一篇介绍造纸术的说明文。
《活板》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
1、了解作者及《梦溪笔谈》。
2、了解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3、掌握“溶、帖、旋、拂、砥、讫”等6个字。
(二)能力训练:
初步学会翻译文言文;能指出课文的说明顺序。
(三)思想感情教育: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和《梦溪笔谈》。
2、疏通全文。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和《梦溪笔谈》
要求快速阅读注释一和注释二。
合上书本比赛掌握情况。(幻灯,填空)
教师补充。
(三)解题:活板,即为活字板,“板”同“版”。
(四)听录音,注意断句和特殊字的读音。
(五)检查朗读。(准确程度、流畅程度)
(六)疏通全文。
以“开火车”的形式,一人一句,遇到疑难句,同桌帮忙。
提醒学生特别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
将注释中的重要词语划出。
(七)注意下列词的落实:
第一段:板印、盛为之、已后、皆为扳本
第二段:布衣、又为活板、薄入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持就火炀之、则字平如砥、止印、未为简易、已字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重复者、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不以木为之者、文理又疏密、兼与药相粘、燔土、用讫、拂、殊不
第三:其印、为、予、群从
(八)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现代文翻译第二段。
3、找出三个词类活用、四个通假字、五个一词多用。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结构层次。
2、了解说明顺序。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时的内容。(出示幻灯。)
一、解释下列各词:
1、板印____
2、盛为之____
3、已后______
4、皆为扳本___
5、布衣__
6、又为活板___
7、薄如钱唇
8、每字为一印
9、火烧令坚
10、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______
11、以一铁范置铁板上_____
12、乃_____
13、持就火炀之____
14、则字平如底____
15、止印___
16、未为简易___
17、已自布字
18、更互用之__
19、瞬息可就__
20、重复者
21、以纸帖之__
22、每韵为一帖__
23、奇字
24、素无备
25、旋刻之
26、不以木为之者
27、文理___
28、兼与药相粘__
29、燔土___
30、用讫__
31、拂__
32、殊不__
33、其印___
34、为予群从所得______
二、写出四个通假字:
三、写出三个词类活用字:
(二)完成课后练习二。
(三)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
1、思考:本文三个自然段各记述了什么情况?
简要交代活版发明之前用雕版印刷的具体时间和使用情况。
详细介绍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以及有关的问题。
交代毕升所制字模的下落。
2、由以上分析看出本文总体上是以什么为序?
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
3、本文课题是“活板”,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活版,而是从雕版印刷写起的?
从雕版印刷到活版印刷是印刷术的一个飞跃。试问,雕版印刷的缺点是什么?
(死,不灵活。)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看出活版印刷的优点和特点。
(四)分析第二段:(重点段)
1、齐读,思考:按照活板制作和使用的程序,本段可分几层?
第一层(1):简介活板的发明时间和发明者。
第二层(2—4):介绍活版的制作方法。
第三层(5—9):说明活版印刷的功效和提高印刷效率的方法。
第四层(10):说明用胶泥刻字的原因忽然拆版的方法。
2、分析第二层。
①齐读。
②提问:
这一层共有三句话,每一句话记述了活版制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要求各用两个字加以概括。(制字——制版——排版)
排版部分又是怎样的一个程序?(布字——火炀——按平)
这是根据什么顺序介绍的?(活版制作的程序或以工艺流程。也就是时间顺序)
采用这样的顺序有什么好处?(符合事物自身的规律,显得科学、精确、条理。不仅使读者对事物有充分的认识了解,而且使文章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
活版印刷的特点使什么?(极为神速。)
提高功效的措施使什么?(一使“常作二铁板,更互用之”;二是“一字有数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木头二用胶泥作字模的原因,使我们更清楚地知道活版印刷地特点使什么?(活)
介绍活版的功效、字印的贮存、用胶泥刻字的好处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逻辑顺序。)
3、总结:本文说明紧扣中心,条理清楚、自始至终抓住一个特征“活”字作文章。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完成作业本。
3、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2、感受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知识。(各部分的说明顺序。)
(二)分析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
2、思考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要举出实例。
打比方:“薄如钱唇”、“则字平如砥”
作用:使人们对胶泥字模的形状、活版的平整程度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使说明更准确形象。
作比较:“若止印三二本……极为神速”“不以木为之者……、殊不沾污”
作用:说明印刷的特点和胶泥刻字的优点。
举例子:如“之、也”等字。
列数字。
(三)总结全文。
(四)巩固练习:
1、指出下列一词多义字的意义和用法。
唐人尚未盛为之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为每字为一印
未未简易
其印未予群从所得
满铁范为一板
极为神速
不以木为之者
不以木为之者
唐人尚未盛为之
之更互用之
旋刻之
火烧令坚
火持就火炀之
用讫再火令药熔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其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其法:用胶泥刻字
持就火炀之
就瞬息可就
每韵为一帖
帖则以纸帖之
2、校对作业本。
(五)布置作业:
1、订正课堂上错误的地方。
2、预习。
板书:
一、雕版印刷——“死”
时1、发明:时间、人
二、活板印刷制字时间
间制版
2、制作排字
活板排版火炀顺序
顺按平
3、印刷:特点、功效逻辑
4、拆版顺序
序三、字模的下落
《活板》教案 篇三
[课程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
1.着眼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
过程和方法
在整体感知前提下,合作探究,创造性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与创造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热情。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2.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3.准确、朴实、简洁的语言。
二、教学难点
对文章中活板的“活”的特征的理解
三、教学时间:在自读基础上,一教时完成
四、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探究发现。(多媒体辅佐)
五、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内容呈现,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边读边圈点勾画,自主质疑
2.教师范读引领,学生齐读体味
3.感知内容
△从说明对象看,本文除介绍活字印刷外,还介绍了什么?
△通过初读,你了解活字印刷的哪些知识?
三、师生互动,合作学习
1.学生就文意质疑(合作释疑,教师点拨)
2.知识积累
△积累多义词
△做知识卡片
四、交流对话,探究学习
1.分析程序说明的顺序
2.了解活板“活”的特征
五、时空连线,创造性学习
1.穿越时空隧道,参观印刷厂,现场采访。
2.请用一句话说出你的参观感受。
六、板书设计
制字
设版
制版排字
炀版
平字
活字印刷
一板印刷
印刷
一板布字
《活板》教案 篇四
教学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以平实浅显的文字,介绍了毕昇创造活版和活版印刷术的有关情况。文章紧扣活板“活”的特征,因此在设计本篇教学设计时,注重引导学生认真体会程序的条例清楚、层次分明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对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同义词要注意比较辨析,整理归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会认读课文,读准句词。
(二)过程与方法体会文章的结构形式,理解说明语言的简明、生动,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和《梦溪笔谈》。
2、疏通全文。
(二)教学难点
1、课文第二段的分析。
2、本文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文言文必须在熟练朗读下才可以理解其基本意思。
2、讨论法:学习文言文比较枯燥,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素材准备印刷术的发展资料,活字印刷模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同学们,咱们都知道手头上的课本、练习册等都是印刷而成的,可是同学们了解印刷术的演变过程吗?不知道吧,好,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学习一下,看我们的印刷技术是如何演变提高的。(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一、课前热身,疏通文意
1、简介作者和《梦溪笔谈》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都是由中国相继传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这篇文章的作者沈括,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著述。
2、要求快速阅读课文。检查朗读(准确程度、流畅程度)
3、听录音,注意断句和特殊字的读音。
4、解题:活板,即为活字板,“板”同“版”。
5、疏通全文。以“开火车”的形式,一人一句,遇到疑难句,同桌帮忙。
提醒学生特别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将注释中的重要词语划出。
二、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第1段,教师指导学习。
疏通文意:板,刻板、雕板,这里义为“用雕板”;印,动词,印刷。唐,唐代,公元618—907年;尚,还;盛,广泛的,大规模的;为,动词,使用;之,代词,指“板印书籍”这种方法,可译为“它”。五代,公元907—979年;时,时候;始,开始;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五种儒家经书。已后,以后;典,经典,例如“五经”;籍,一般书籍;皆,都;为,判断动词,是;板本,雕板(印刷的)本子。
总结:(一)专用名词:朝代、书名、人名、地名、官职等不译。(二)文言文省略较多,译为现代汉语时,要疏通上下文意,补上。(三)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译时有很多单音节词要补上一字变成双音节词。
请同学译出第1段全文:用雕板印刷书籍,唐代的人还没有广泛的使用它,从五代的时候开始(用雕板)印刷五经,以后(各种)经典书籍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
分析:介绍活板,先说雕板,既说明了活板渊源又提出了比较对象。“尚未盛为”,并非绝无,用词考究。“尚未……始印……皆为”,干净利落的交代了雕板印刷的发展过程,自然的引向说明中心——活板。
提问:课文这一段介绍了什么?
提示:简述我国雕板印刷发展状况。(板书)我国雕板印刷发展状况
学生齐读。
2、疏通第2段文意。
这一段是全文主体,具体说明了活板的发明、制作、印刷及有关事项。(板书)活板的发明、制作、印刷等
①学习第一层。(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教师指导,看注释,疏通文意)为,动词,发明。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发明了活板(印刷)。
提问:第一段中“唐人尚未盛为之”的“为”译为“使用”,这里的“为”译为“发明”,根据什么?
提示:根据上下文意。前一处宾语“之”指“板印书籍”的方法,“为”译为“使用”;这一处宾语是“活板”,所以“为”译为“发明、创造”。
提问:这一句十二个字,介绍了什么?
提示:活板发明时间、发明人身份及姓名。(加黑字板书)“布衣”二字,表现了人民的创造力,也表明作者不以地位取人的进步态度。“又”字呼应第一段,说明活板是在雕板印刷基础上的新创造。
②疏通第二层文意。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层(“其法……瞬息可就”),教师指导,看注释,逐句疏通文意。
(1)其,他的,指毕昇;胶泥,有粘性的泥土;一印,一(个)印模,省略量词;火,名词,在这里是“用火”义。全句意:他的方法是使用胶质泥土雕刻文字,薄厚好像铜钱的边缘,每个文字制作一个印模,用火烧烤使(它)坚硬。——这句介绍制作活字的工序。同学们注意单音节词译成双音节词的方法。
同学齐读这一句(“其法……火烧令坚”)。
(2)其,那,代铁板;以,介词,用;两个“之”用法不同,前一个,助词,可省去,后一个,代词,指铁板,可译为“它”。
请学生译文,同学校正,教师评判。(以下各句同)
译文;预先设置一块铁板,那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一类东西蒙盖它。
同学齐读这一句(“先设……冒之”)。
(3)“置”后省略介词“于”(在)”;乃,于是;满,用作动词,排满;三个“则”字,都是顺承关系连词,可译作“就”。
译文:想要印刷时,就拿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密密排布字模,排满铁框子就算作一块活板,拿着(它)靠近火边烧烤它;等药物稍微熔化,就用一张平板按压它的表面,字模就平整得像磨刀石一样了。——以上两句介绍制作活板的工序。
同学齐读这一句(“欲印……字平如砥”)。
(4)止,通“只”;为,认为,算做;神速,极快、快得惊人。
译文:如果只印刷两三本,不能算作简单方便;如果印刷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本,却快得惊人了。——这句介绍印刷工序中的一板单印。
同学齐读这一句(“若止印……极为神速”)。
(5)请学生译文,同学校正,教师评判。
译文:经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铁板印刷,一块铁板另外排布字模,这一块印刷的刚刚印完,那第二块板已经备好,交替轮流使用它们,转眼间就能够完成。——这句介绍两板交替。
同学齐读这一句(“常作……瞬息可就”)。
以上是第二段第二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是文章的说明重点。
③疏通第三层文意。
这一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工艺事项。共四句话,分别请四位同学朗读、翻译。
(1)第一句译文:每一个文字都有几个印模,例如“之”、“也”等文字,每个文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一块板面内有重复出现(这些字的时候用)
(2)第二句译文:(活字)不使用时,就用纸条标记它们,每个韵部标上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藏它们。
(3)第三句译文:有生僻文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随即雕刻它,用草火烧烤,转眼间就能够制成。
(4)第四句译文:不用木头雕刻活字的原因,因为(木头)的纹理疏密不匀,沾水浸湿后就会高低不平,并且(字模)和药物粘结在一起,(拆板)时不能够取下;不好烧烤泥模,用完后再用火烧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摸擦它们,那些印模就自动脱落,一点也不会沾药弄脏。
同学齐读第三层。
3、学习第3段。
指名同学朗读,教师指导,看注释,疏通文意。
为,介词,被;予,我。
学生翻译。译文:毕昇死后,他的印模被我的侄子们得到,到现在还(妥善的)保存收藏着。——这段介绍了毕昇活字模的下落,证明自己所介绍的活字印刷术是确切无疑的。这段说明是必要的。
三、课后练习
1、根据第2段第二层的说明,思考活字印刷的具体工作程序,参照完成练习二。
2、根据第2段第三层的说明,思考活字印刷的有关工艺的具体事项是什么,用四个短语归纳概括这一层的四句话,参照完成练习一。
3、反复朗读全文,争取能够背诵。
第二课时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已基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重点分析课文第二段以及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一、精读课文
1、分析第2段第二层
①指名学生朗读或背诵这一层介绍第一道工序中制活字的有关内容。
教师分析:“其法”既总括这一句,又总领这一层。因为“活字”是“活板”的关键环节。选“胶泥”为原料,因为它有粘性,可塑,易雕,可烧坚;“薄如钱唇”,用比喻写刻字深度的精巧。“每字为一印”点出与雕板不同的特点。从选材到雕刻、烧制、毕昇一定经过多次实验,小小印模闪射着智慧、毅力和科学精神的光辉。现代铅合金印模、铅字就是在它的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传示铅字字模)(板书)第一道工序
提问归纳:这一句介绍了制活字的原料、刻法、特点、成型四方面内容,真是言简意赅。
②指名学生朗读或背诵这一层,介绍第一道工序中制活板的有关内容。
教师分析:“冒”、“就”、“炀”、“烧”,用词准确。两句写了制板工序,工具、原料、成法都写得具体详尽,层次清楚,文字简洁。
提问:这道制活板工序都包括哪些步骤?
归纳:包括:设铁板、冒药物、置铁范、排字模、就火炀、平模面六个步骤。其中,“密布”、“稍熔”、“字平如砥”写出了具体技术要求。(板书)步骤:设铁板、冒药物、置铁范、排字模、就火炀、平模面
③指名学生朗读或背诵这一层介绍第二道工序:印刷的有关内容。
教师分析:用“神速”形容,前加一“板”字,表明活板印刷术的先进;形容适度,未超出说明文语言平实的总体要求。两板交替,更灵活快速。试想雕板印刷就无法“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瞬息”呼应“神速”,体现了活板印刷的先进。其特点一言以蔽之:“活”。(板书)第二道工序
2、分析第2段第三层。
指名学生分别朗读或背诵这一层的四句话,要求同学具体分析各项工艺要求怎么体现“活”的特点的,并用短语归纳各句大意。
①第一句。多备常用字字模,以备重复使用,体现了“活”的特点。这一句讲的是:一字多印。
②第二句。雕板印后,大量堆积,除非再印,毫无用处。活字拆板后,可以再制新板,非常方便灵活,为避免因“活”而乱,分类贮藏,考虑周到,办法实用。这一句讲的是:按韵贮印。
③第三句。制板时,难免遇上生僻字,对此,毕昇也想出了办法。又一个“瞬息”,说明有“奇”字也不会误工,的确十分灵活。这一句讲的是:奇字旋刻。
④第四句。补充说明不以木头制字模的原因,解释了胶泥字模的优越性,比较说明,扣住一个“活”字,并与本段开头相呼应。这一句讲的是;舍木取泥。
同学齐读第2段。
二、写作特点
提问: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板书)写作特点
提示:
1、抓住事物特点加以说明。活板先进在“活”上。文章以雕板为比照,突出一个“活”字,既介绍了怎样“活”,又说明了为什么这样“活”。
2、按工作程序的顺序说明。活板印刷是一种新工艺,按程序说明是合理的顺序。
3、说明的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形容适度。为了说明清楚,用了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
打比方:“薄如钱唇”、“则字平如砥”。
作用:使人们对胶泥字模的形状、活版的平整程度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使说明更准确形象。
作比较:“若止印三二本……极为神速”“不以木为之者……殊不沾污”。
作用:说明印刷的特点和胶泥刻字的优点。
举例子:如“之、也”等字。
列数字。
总结:本文说明紧扣中心,条理清楚、自始至终抓住一个特征“活”字作文章。
(课堂总结)
本文介绍了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精神。启发我们:中华民族有光辉的历史,也必将有更灿烂的未来。
三、课后练习
1、背诵全文,掌握文中特殊词的用法。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活板
沈括
我国雕板印刷发展状况
活板的发明、制作、印刷等
写作特点: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等
《活板》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会认读课文,读准句词。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文章的结构形式,理解说明语言的简明、生动,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教学重点:疏通全文
教学难点:
1、课文第二段的分析。
2、本文的写作手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都是由中国相继传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中,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本文就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了解作者作品
1、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誉之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他出身于封建官僚的家庭,幼时嗜好医学,33岁中进士。
政治上比较进步,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助手之一。47岁拜翰林学士,55岁时王安石变法失败,便退居江苏润州(今镇江市)附近,建梦溪园,写成《梦溪笔谈》一书,享年65岁。
2、作品简介
《梦溪笔谈》是笔记文学体裁的综合性论著。全书包括《补笔谈》、《续笔谈》共30卷,计609篇。其内容广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
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它总结了古代,特别是宋代自然科学领域的光辉成就,记录和赞扬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创造,阐述了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见解,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一部重要文献,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四、疏通文意
1、读准字音
和(hu)炀(yáng)更(gēng)互
燔(fán)土讫(qì)予群众(zng)
2、认真听课文朗读录音(播放《活板》音频)。
3、自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4、翻译课文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自己翻译,并释疑解难)
5、概括段落大意
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每段大意;
②为第二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看书,完成学习任务,时间5分钟)
讨论后明确:
第一段:介绍我国雕版印刷发展的情况。
第二段:具体说明活版印刷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第一层:活版发明的时间和发明人。
第二层:活版的制作方法,包括制活字模与排版、制版两项。
第三层:活版印刷的效能,在于印得越多越快。
第四层:活版的印刷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段:交代活版的下落。
6、归纳全文内容
请同学们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来归纳全文的内容。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文章重点介绍了由毕昇发明的活版的制作和使用流程及显著效果。
五、合作探究:
本文着重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明确:全文采用了时间顺序;主体部分采用了程序顺序:刻字——排版——印刷——拆版。
六、课堂复习整理(指导学生自主完成)
七、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三。
2、熟读课文第二段,口述活版的制作过程。
《活板》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
1.了解“活板印刷”中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培养认真阅读注解的习惯,借助注解读懂课文,掌握几个实词的义项和用法(限于课文涉及到的)
3.掌握按事物操作程序说明事物的顺序(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即掌握程序顺序)
4.指导程序说明的写作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
2.疏通文字并掌握印、火、以、就、为等实词、虚词在课文中的用法,完成练习三
3.了解活板印刷的特征,完成练习一
教学内容、步骤方法
一、导入新课并简介沈括和(梦溪笔谈)。
指南针、火药、造纸和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的四在发明,这都值得我们自豪的。活板印刷的发明者是北宋的平民毕昇,记述下他发明的活字印刷的书是沈括写的《梦溪笑谈》。
关于沈括,请大家读“阅读提示”中的有关部分。再补充一点:他是主张变法的,在宋朝王安石变法时,曾做官,积极推行新法。王安石变法失败,他也受到打击排斥。晚年定居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的梦溪园。所以他给自己在这里写的书命名为《梦溪笔谈》。
关于《梦溪笔谈》,请大家读注解①中的有关部分,这是一部有关历史文艺科学等各种知识的笔记。涉及的面相当广。“笔谈”可以宽泛地理解为一种文章体裁,每篇都不长,叙事、说明、议论都比较自由。请大家再读“阅读提示”中有关《梦溪笔谈》中有关“自然科学部分”内容的介绍:“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如他在这部书的一篇文章内,记叙了我国陕西富县出产石油的情况。“石没”这个词,就是沈括最早使用的。这是一部非常有科学价值的书,我们应该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有关“活板”情况的文章。
二、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时随时纠正错误读音。如读音都正确,应予肯定。并强调指出下列读音:“皆为(wéi)板本,又为(wéi)活板,薄(báo)如钱唇,松脂(zhī)、蜡和(huò)纸灰之类冒之,则以一铁范置(zhì)铁板上,持就火炀(yáng)之,字平如砥(dǐ),更(gēng)互用之,木格贮(zhù)之,有奇(pí)字素无务者,兼与药相粘(zhān),不若燔(fán)土,用讫(qì)再火令药熔,以手拂(fú)之,其印为(wéi)予群从(zòng)所得。”
三、疏通文字,细读注解,读懂课文。
(可让学生在看注解的基础上译出全文,教师在难点处予以点拨,为了不分散学生注意力,疏通文字时,不必过多涉及内容和层次的分析。)
“活板”的“板”通“版”。通假字是文言常见的语言现象。本课中涉及的通假字还有“已后典籍皆为板本”的“已”,通“以”,“已”和“后”连用,表示时间。“若止印三二本”的“止”,通“只”。(通假字知识不必过多涉及,讲清本课中出现的通假字即可。)
“为”字的用法相当灵活,基本义是“做”,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灵活翻译。唐人尚未盛为(做)之,已后典籍皆为(是)板本,又为(创造)活板,每字为(做成)一印,满铁范为(作为、当作)一板,未为(认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加强语气)神速,不以木为(刻)之者,其印为(与“所”字合用或单用,表示被动,“为”在这里虽是介词,但要读成wéi)予群从所得。
其他“印、火、以、就”等词的用法均见练习三。“印”字有动词(例“五代时始印五经”)和名词(例“其印自落”)两种用法,学生能结合语言环境知道正确的解释就行了,不必过多讲语法知识。
在疏通文字正确翻译课文后,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
四、指导学生了解活板印刷的特征在于“活”,完成练习一。
在完成练习一时,教师强调指出“活板”印刷在于“活”的特征有如下表现:
1.字是活的(“每字为一印”),
2.排板是活的(“密布字印”),
3.字犯数目活的(“每字皆有数印”),
4.作法是活的(“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正因其灵活,所心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我国劳动人民的贡献可谓大矣,真值得我们自豪!
五、小结,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习讲过的内容
2.试作练习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掌握程序顺序,完成练习二
2.指导程序说明文的写作,完成练习四
教学内容、步骤和方法
一、检查朗读。
要求读音正确,句逗处停顿恰当。
二、掌握程序说明顺序。
(先让同学讨论练习二答案。逐项核对,答案参看教参。然后教师小结,着重讲清以下几点。)
1.程序说明文是说明文类别中的一种。人们一般按说明对象的内容,把说明文分为实物说明文、程序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三类。当然,这三类还是绝对的,实物说明文中也可以有其他方面的内容,程序说明文中往往也讲事理,事理说明文中也不排除对事物特征的说明。
程序说明文的重点是说明做事的程序。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的实用性。比如要制作什么东西,如制作半导体收音机、叶脉书签、炒菜、煮米饭,进行化学实验、物理实验、解剖生物等等,都有个先后顺序问题。再如,家里买了照相机或其他电器,都有个操作过程先后问题。又如,工地的施工,也有个施工的程序问题。总之,从日常生活到学习、实验、生产,常常遇到做事的先后顺序的安排,因此掌握程序说明的知识,具备读、写程序说明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2.程序说明文安排顺序的特点是程序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中的一种。它的特点是有严格的先后步骤,前一步骤是后一步骤的前提,后一步骤要建立在前一步骤的基础之上。这种事物本身的先后步骤,决定了程序说明的顺序。比如《活板》一文介绍了活板印刷的方法。从大方面来说,分为两在步骤:制板和印刷。制板这一步骤中,又分为制备活字和排板两个步骤。制备活字和排板中又分为若干小的步骤。不制备活字,无法排板,制备活字,是排板产前提,排板建立在制备活字的基础之上的。不排好板,不能印刷,排板是印刷的前提,印刷是建立在排板的基础之上的。这一做事的步骤本身,就决定了文章说明的顺序。如果打乱这个顺序说明,势必造成条理混乱,使读者抓不住要领。
3.按照做事的程序来写,还要适当交代为什么这样做和有关问题,一点不交代,会使读者对做法产生怀疑,缺乏说服力;交代过多,又会喧宾夺主。《活板》一文,就很好地注意了适当的交代。如为什么不用“木头”刻活字呢?“木头”不是更坚固吗?文中指出“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当然,后来科学发展了,人们又发明了铅字。但最初为什么“用胶泥刻字”的道理文章交代得清清楚楚。又如,活字那么多,怎么保存(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怎么办(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等等,文中都有适当交代。
此外,文章对板印书籍的历史,毕昇发明的活字的下落也有简明清楚的交代(首尾两段)。
三、将读写结合起来,指导做练习四。
先找出练习四所给短文的顺序混乱之处,然后调序。将原文各段标上序号。调整后的段序号码为:①③④⑦②⑤⑥
四、将读写进一步结合起来,指导写作程序说明文。
上面,已讲过读写程序说明文的重要性写作程序说明文要注意交代的有关问题。现在,我们试着也写一篇程序说明文。
文章昌写给别人看的,所以写之前,要道德明确读者对象和写作目的。我们写这篇作文,是要给同龄人(也是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看的,把你做好某件事的过程(还是记叙文)写下来,教给同龄人也会做这件事。
参考题目是“作文训练”中的第3题(介绍——小制作)和第6题(菜,我是怎么做的)。如能结合你的特长和爱好写,也可以。如你喜欢篆刻,有这方面的实践和体会,就写“教你篆刻”,如你喜欢集邮,就写这方面的程序说明。
这次作文的重点是合理安排程序。当然,也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语言要准确,行款格式合于要求等等。
需要补充说明的有以下几点:
(1)文字不要求很长,五六百字能说清楚的,就不要拉成七八百字。
(2)严格按照做事的先后步骤写,需要有适当交代的地方(如为什么要这样做),可适当交代,要为读者着想。
(3)形式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分条列项地写,一种是不分条列项而直接加以说明。
《活板》教案 篇七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按照工作程序依次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掌握课文中一些文言词语的近义词;
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目的一。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说明事物的顺序。
教学关键:同难点。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学生用“阅读提示”充分自读及讨论点拨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时数:一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借助注释运用“阅读提示”自读课文。
三、引导讨论:
1讨论第一段,重点了解活板印刷是从木制印刷发展而来的。
小结第一段,交代活板印刷的前身——木制印刷术及发展。
2讨论第二段重点了解活板印刷出现的年代及其发明者的姓名、身份。接着从三个方面介绍活板印刷技术。
1)制字印、排版技术,及活板制作技术,先介绍制字印、再介绍排版。
2)指出活板印刷之所以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3)说明字印不用木制而用燔土的原因。
3讨论第三段时着重领会这一段交代了活字的下落,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技术的珍爱之情。
4讨论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1)围绕“活”字说明,作者从制作字印,排版印刷技术等方面作了重点的说明;而对于“活”的特点无关或关系不甚密切的内容则一字不写。
2)按工作程序依次说明,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四、练习:
1完成书后练习一、二、三。
2参观附近工厂、学习用“按工作程序依次说明”的写法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参观记。
作文训练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说明文的顺序:从说明的目的出发和对象出发,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程序顺序,或用逻辑顺序,或用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它顺序。
教学方法:
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以本单元的课文为范例。
作文提示:
针以课文提供的“参考题目”,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说出不用的说明顺序。
(1)《我喜爱的一座建筑》
明确:空间顺序;如果把某一座建筑与史实结合起来介绍,也可采用“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2)《——发展小史》
明确:填上具体要说明的事物,如火柴、邮票、钱币等,时间顺序。
《活板》教案 篇八
第一课时
语言品味:
1、课文第一段虽非文章重点,但由于作者善用副词,寥寥数语就清楚地交代、了雕版印刷的发展史,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简明平实。请你找出这段关键的三个副词。
(2)作者说活板印刷“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你认为这一句话所统领的下文一直到哪里?文中表达了“神速”意思的词语还有哪些?
(3)“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对这句中的加点字反复品味,思考这些加点词突出了活板印刷的什么特点?
创新阅读训练
①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②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③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④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⑥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⑦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⑧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⑨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⑩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活板的主要特征是()
A、印刷速度快
B、印刷质量好
C、制版比较容易
D、印完,可以拆版
E、发现错误可以改正
F、活
2、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程序顺序
3、这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五个步骤,它们的正确顺序是怎样的?()
A、以火熔药
B、用药物蒙盖铁板
C、按平版面
D、设置铁板
E、排列字印
4、这段文字中说明活板印刷速度快的原句是“xx”和“xx”。
5、这段文字的⑦⑧⑨句说明的是()
A、每一字皆有数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B、“之”“也”等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C、活字的存放。
D、活板对印刷中会遇到的一板内有重复的字和生僻字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活板》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重点文言文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及其效能;
3、理清课文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4、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2、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及其效能;
3、理清课文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
二、简介作者、作品
沈括,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代表作《梦溪笔谈》,是一部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各个方面多种知识的笔记巨著,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三、指名朗读,读通课文
毕昇(shēng)和纸灰(huò)炀(yáng)砥(dǐ)更互(gēng)
帖之(tiě)贮(zhù)相粘(zhān)燔(fán)讫(qì)拂(fú)群从(cóng)
四、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或同学间相互讨论,串译课文
板(同“版”)盛(大规模)已(同“以”)唇(边缘)令(使)
和(混合)冒(盖)范(框子)具(准备好)更互(交替)
奇字(生僻字)素(平素)旋(立刻)文理(纹理)兼(又)燔(烧)
五、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文章先后介绍了活板哪些方面内容?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活版的拆版。
2、活版的特点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
3、活版具有哪些优越性?文章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遇到生僻字现刻现用,频率高的字事先多准备。
用完可拆卸,以后再次使用。
六、小结课文
本文详细介绍了毕昇发明活版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习巩固
2、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活板》教案 篇十
第一教时导读课
知识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者及《梦溪笔谈》;了解时间(工作程序)、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掌握“帖、旋、
砥、就……”等字的含义及“火、为、帖”等字的不同用法。
能力教学目标:学生在掌握文言字词含义及用法的基础上,初步学会结合注释翻译文言语句;通过口述活版的制作过程,画简要的工作流程图,从而能指出课文的说明顺序。
思想教学目标:学生在了解活版“活”的特点和它在印刷史上的划时代意义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热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疏通文言语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词语;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
教具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投影仪、投影片
3、铅字打印机的字模、字框
教法:能力型教学模式(省级教改课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分钟)
(教师以简短的导语提示课文知识重点,凝聚同学们的注意力)
利用教具字模、字框引出“活字印刷”的话题,然后导入新课:同学们,我手上这一个个的是铅字打印机上的字模,如“是”“我”“国”“中”“人”,一字一印,我按照句子排列:如“我是中国人……”,把整篇文章的字模,放于字框中,固定,压平,就可以反复印刷了,印完之后这些字模拆下来可以反复使用。这可以说就是“活字印刷”的雏形。你知道印刷技术在哪个国家的什么时代发明的?(学生参与回答)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大家,这“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德国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今天我们有幸在语文中学习《活板》一文(板书课题),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教师报导读题(1分钟)
(教师按课文重点归纳出五六个知识点,化解为若干个问题,抛砖引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掌握课文的经络重点。报导读题时,要求学生不看书,不作记录,静听默记)
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法疏通词句,做到能口译全文。
在原文中找出练习三及投影片上的字,理解其不同含义及用法。(投影片1)
请你根椐说明内容,画出简要的工作流程图。然后说说第二段在具体介绍活版时是按什么说明顺序介绍的,
按这样的顺序说明有什么好处?
文中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结合你现有的历史知识,谈谈对你有什么启示?
听课文录音(3分钟)
(学生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课文,明确一些字词的读音,并思考导读题)
默读课文,做书间笔记(8-10分钟)
(学生用铅笔在课文中圈点勾画,作批注)
快速在每个自然节前,依次编上节码,例:1、2、3……
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文言文还应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的理解)。
用()括出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句子。
把握行文思路,给课文分段、分层(用“11”隔开)
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于篇眉)
总结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写于页角)
学习组讨论(5分钟)
(前后两桌四个同学为一个学习小组,讨论导读题及其它常规的书间笔记,分析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集思广益,准备作班内交流)
自言自语整理书间笔记(1分钟)
(学生把通过自学独立完成,又经过学习组交流的书间笔记作口头整理)
学生自告奋勇在全班交流书间笔记(5分钟)
(由几个同学串讲课文的文言字词结合导读题3~6题,交流在疏通文言字词句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齐读课文(3分钟)
(在自学、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通过读,整理思路)
教师精讲课文(10-15分钟)
(重在点拨,归纳概括学生的书间笔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本文的作者和出处可见注注,要补充的是作者沈括曾在我们余杭生活过,沈括墓就在余杭安溪。这是我们余杭人民的骄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篇文言说明文,下列几个字词意义、用法需要我们掌握的(展示投影片1):
板:(通“版”)为:(做,使用)已:(通“以”)
布衣:(平民)又为活板(做,引申为“发明,创造”)火烧令坚(用火,名作状)
和:(huo,混合,拌和)持就火炀之(接近,靠拢)极为神速(快,迅速)
第二已具(准备好,齐备)更互用之(交替,轮换)瞬息可就(完成)
以纸帖之(贴上标签,动词)每韵为一帖(标签,类,名词)奇字:(冷僻)
旋刻之(随即,马上)用讫再火令药熔(用火烤,动词)
从(弟侄辈)为……所(被动用法)
我认为这篇文言说明文,总体上是按时间顺序说明的
一、(1)交代活版发明之前用雕版印刷的时间和使用情况
二、(2)点明活版发明时间
三、(3)交代活版下落
主体部分在具体介绍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时是综合运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
和逻辑顺序说明的:
1、介绍活版的制作(用胶泥刻字--则字平如砥)是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说明的(展示投影片2):制字制版排版(印刷)(拆版)布字火炀按平
2、介绍活版的功效、提高功效的措施、用胶泥刻字的好处等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
功效:印数越多越好,极为神速
措施:常作二铁板,更互用之,瞬息可就一字数印,分类贮存
●概括:作者在介绍活版印刷术时,紧扣一个“活”字,综合运用了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来说明,符合事物自身的规律,体现了制字、制版、排版、拆版各个环节都灵活高效的特点,科学而有条理。
●思想教育:学习了《活板》,使我们充分地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也为毕升的创新精神所感动,现在,计算机技术正日益普极,印刷业有了更新的发展(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能随意设置字号、字体、文字的色色彩……这些都是活版所做不到的),但还有更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创造,希望我们努力做21世纪的毕升、张衡、祖冲之……
学生朗读并试背课文第二段(2分钟)
(一个学生朗读,其余同学仔细听,整理、修改书间笔记,然后以投影片2为提纲,试背)
请学生上讲台,口述有关活版的制作、特点、功效等情况(若时间允许。鼓励学生利用铅字打印机字模、字框辅助说明)
布置作业(1分钟)
熟读课文,把重点字词句分类整理在本子上。
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思考:小作文:介绍一种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视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情况)
第二教时演练课--听记
能力训练目标:学生通过静听、默记教师按行文思路提出的题目,并追忆作答,培养按行文思路复习,理出重点,迅速记忆等综合能力;进一步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按时间、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答题,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热情。
教学过程
习字五行(要求临帖,上节课结束时布置)
表扬上次听记训练中作业做得较好的同学(2分钟)
注音(3分钟,用投影仪出示)
字平如砥()腊和()纸灰和()面随声附和()
更()互燔()土群从()火炀()
教师报听记题目(3-5分钟)
(根据行文思路,理出课文重要知识点,学生不作记录,不作交头接耳,静听默记)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你知道另外三大发明是什么吗?请你写出来。(火药、指南针、造纸术)
《活板》一文的作者系我国古代某个朝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请你写出他是哪个朝代,叫什么名字。(北宋,沈括)
课文就选自他写的笔记体学术著作,请你写出这部著作的名称。(《梦溪笔谈》)
“活板”的“板”是个通假字,是通哪个字,文中还有其它的通假字,请你写一个。(板棸妫已椧裕
课文第一节介绍了活版出现之前的雕板印刷的情况:“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第二节介绍了活版发明的时间“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这里两面个“为”意义有何不同?(1、使用、推广2、创造、制作)
接着,作者介绍了活板的制作方法,制字是用胶泥刻,“薄如钱唇”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打比方)
字刻好以后,再“火烧令坚”,印刷结束后拆版时,是“火令药熔,以手拂之”,这里有两个“火”字,意义有何不同?(1、名词作状语,用火;2、名词作动词,用火烤)
排版时,“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这里的“就”和下文“瞬息可就”的“就”有什么不同?(1、靠近2、完成)
在介绍完活版的制作方法后,作者还介绍了活版的特点及提高工效的两条措施,活版的特点可用文中的哪个词语来概括?(神速)
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的两句话回答。(1、常作二板2、每字皆有数印)
在印刷中,“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请翻译这句话。
最后,作者交代了活版的去向,请你用现代汉语,写出这句话意思。
学生答题(约15分钟)
(学生按课文的思路,追忆题目,独立完成答题。答题用黑色墨水的钢笔)
学生自改(4分钟)
用蓝色圆珠笔自我修改、补充,可以翻书讨论)
学生互改(约8--10分钟)
(用铅笔互改,互改时按教师在黑板上画的符号交换听记本进行,互改可采用圈圈画画,指出没有完成或有错误的问题)
自我完善(2分钟)
(每人在学习组内总结:记住了几题,答对了几题,同上次比有了什么进步,还存在哪些不足)
第三教时演练课--作文训练
能力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模仿范文写作实践,初步学会运用工作程序说明事物的能力,训练按要求快速组织材料进行书面语言训练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思考教师提出的几个写作题目,并选择其一写作,激发学生善于发挥自我想象力和创造力,勇于创新的精神。
《活板》教案 第十一篇
教学题目:《活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会认读课文,读准句词。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文章的结构形式,理解说明语言的简明、生动,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教学重点:疏通全文
教学难点:
1、课文第二段的分析。
2、本文的写作手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都是由中国相继传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中,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本文就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了解作者作品
1、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誉之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他出身于封建官僚的家庭,幼时嗜好医学,33岁中进士。
政治上比较进步,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助手之一。47岁拜翰林学士,55岁时王安石变法失败,便退居江苏润州(今镇江市)附近,建梦溪园,写成《梦溪笔谈》一书,享年65岁。
2、作品简介
《梦溪笔谈》是笔记文学体裁的综合性论著。全书包括《补笔谈》、《续笔谈》共30卷,计609篇。其内容广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
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它总结了古代,特别是宋代自然科学领域的光辉成就,记录和赞扬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创造,阐述了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
见解,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一部重要文献,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四、疏通文意
1、读准字音
和(hu) 炀(yáng)更(gēng)互
燔(fán)土讫(qì) 予群众(zng)
2、认真听课文朗读录音(播放《活板》音频)。
3、自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4、翻译课文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自己翻译,并释疑解难)
5、概括段落大意
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每段大意;
②为第二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看书,完成学习任务,时间5分钟)
讨论后明确:
第一段:介绍我国雕版印刷发展的情况。
第二段:具体说明活版印刷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第一层:活版发明的时间和发明人。
第二层:活版的制作方法,包括制活字模与排版、制版两项。
第三层:活版印刷的效能,在于印得越多越快。
第四层:活版的印刷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段:交代活版的下落。
6、归纳全文内容
请同学们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来归纳全文的内容。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文章重点介绍了由毕昇发明的活版的制作和使用流程及显著效果。
五、合作探究:
本文着重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明确:全文采用了时间顺序;主体部分采用了程序顺序:刻字——排版——印刷——拆版。
六、课堂复习整理(指导学生自主完成)
七、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三。
2、熟读课文第二段,口述活版的制作过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11篇《活板》教案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活板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