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的14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九年级下册语文《我用这残损的手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熟读)诗歌。
2.学习品味诗歌中的具体形象,理解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手法(意象)来抒情的特点。
3.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运用形象化手法来抒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屏 戴望舒图片)戴望舒与徐志摩、郁达夫、邵洵美被誉为民国时期“四
大才子”,可见其卓尔不群的才气。戴望舒之才在于其天才的印象派现代诗,他的一首《雨巷》广为传颂,曾经醉倒过亿万中国人的心,成为现代诗坛上不朽的力作,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高度评价《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诗人被毒刑拷打致残,他抚摩着被日本侵略者践踏的寸寸国土,满怀着无限的忧愤与对新中国的热望写下了一首的现代诗《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师板书)。
问:作者是谁?
生:戴望舒。(找一生写在黑板上,其余的同学写两遍)
二、预习展示
师:老师想看看大家的预习情况。(屏)
(一)、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残损 灰烬 锦幛 荇藻 蓬蒿 蝼蚁 憔悴 蘸着 掠过
将自己认为还不会写的字写几遍。
(二)、解释下列词语
1、残损: 2、灰烬: 3、蓬蒿: 4、憔悴:
(三)、这是一首 (表达方式)诗,作者是现代诗人 。
(四)、通过预习你有什么疑问或是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分小组讨论问题。
生:提问题。
师相机板书,并在后面打一个问号,以提醒不忘。(预设:可能是有关于写作背景,有关于诗句的问题)
大家提的这些问题不错,说明都能认真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三、读诗歌
要学习诗歌,第一步是要朗读好。朗读诗歌就要把握诗歌的节奏、语气、语调、重音等,(当然关于这些,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内都研究好)。
一般来说,在诗句中起主要作用的词语要重读;要通过恰切的语气、语调来读诗歌,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古人云:“诗言志。”白居易说:“诗,根情。”都是说诗歌是用来抒发作者的情感的。通过你的预习,你发现本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预习任务四)
生:对日寇极端的痛恨,对国土沦陷,沦为殖民地的忧愤。——痛楚忧愤。
生:对祖国(中国)真挚炽热的爱,坚信祖国必胜的信念,热烈盼望祖国和平统一。
师:相机板书 忧愤 挚爱 (或其它相近的词语)因此我们在读课文时一定要读出这种感情。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配乐《大漠敦煌》伴奏)
生自由朗读诗歌。
下面我找一名同学来读课文。(可推荐一名同学来读,配乐朗读)。
生评价朗读情况。
四、悟诗意
为了更好地读好本诗,首先要理解全诗的大意。思考:
(结合预习任务三)
1.作者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哪些地方?(整体感知)
生答:这一角 那一角
(1)这一片湖——我的家乡 (2)长白山的雪峰(3)黄河(4)江南(5)岭南(6)南海
(7)那辽远的一角
2.师:通过读诗歌的这些语句,你有什么发现吗?除了先写了自己的家乡以外,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生:基本上是按照中国的土地由北向南的顺序来写的。
师:你知道“那辽远的一角”是指哪里吗?
生:未被日寇侵略的地区或者指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解放的地区,即解放区。
师:那么,前面所写到的这些“这一角,那一角”指什么?
生:沦陷区。(生记下来)
师:请大家快速把本诗划分为两部分。
生:一类写沦陷区,另一类写解放区。
3.师:作者写这些富有代表性的地域各是通过哪种具体的事物来抒发感情的?
生:
师:诗人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表现出诗人抽象心绪的具体形象,在诗歌中叫意象。诗人就是通过在一连串的意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的。
五、品诗情
为了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我们还要抓住诗歌的语言文字,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抒发感情的。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篇二
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学习目标2:诗中洋溢着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洪流,其中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祖国大地苦难的哀痛,对解放区热情的赞颂都溢于言表,深切动人,要引导学生体会并激发其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反复诵读文章,直至背诵。体味诗人变化起伏的情感。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学习过程设计(学案)
教学过程设计(教案)
同学们:只有用心读书,勤于思考,才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请看下面的内容,预习时你做到了吗?
1、反复诵读文章,读出情感,读出韵味,直至背诵。体味诗人变化起伏的情感。
2、课前查阅戴望舒生平及其佳作,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赏析,写下简短的感悟。
3、诗中诗人是通过哪些具体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形象来表情达意。
第一课时(预习指导课)
指导学生诵读文章,收集戴望舒有关资料及其佳作,作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初步的兴趣式赏析。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下对戴望舒这位诗人或者他的某首作品的感悟片段。
第二课时(展示课)
一、预习展示
(课间播放优美的诗歌朗诵录音,使教室里充满文学的韵味,营造一种诗意的学习氛围。)
1、自主交流有关作者与作品的知识。
2、进行小组有感情的诵读比赛。
要求:细心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二、合作交流
1、诗中诗人是通过哪些具体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形象来表情达意。
2、诗人是怎样利用语言技巧来抒发情感的。
要求:诵读是贯穿其中,力图通过品读诗歌使自己的诵读更有节奏感,更富有感情。学生以读带讲,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谈出自己的体验,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此时诵读的要求是读出情感,熟读成诵。
三、我的收获
学生总结自己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有什么收获或不足。
四、课后作业:
自主选择作业
1.积累:爱国诗歌大串联,不少于5首。
2.背诵并默写课文。
3.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一段富有诗意的话或者几句诗,抒发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我的成功之处:
诗歌的艺术,一切的活动均围绕“读”来展开,在多次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一次又一次与作者进行无声的交流,用朗读不同的语调与表情诠释这首诗。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通过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的主题。
4.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在艺术形象中蕴含情感的手法。
教法:诵读法、欣赏法、研讨点拨法。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语设计:
抗日战争的炮火曾震动过许多中国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诗人戴望舒也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借此了解作者写此文的时代背景。
二、朗读;
1.听配乐录音(或者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节奏及情感。
2.朗读指导。
语调:前半部分深沉,后半部分激昂。
感情:前半部分消极,冷色调;后半部分积极,暖色调。
3.分四组朗读。让学生点评。
4.指名读诗。师生共同点评。
5.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学生听读,并注意朗读的语调、节奏及情感。
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怎样去朗读。
每排学生为一组分别读诗,余生给予评价。
分别找两生读诗,师生共同点评。
生自由朗读,体会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感情。
三、研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一找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归纳点拨:形象: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
感情: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未曾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2.作者感情的变化,具体体现在诗中一些起修饰作用的词语上,这些词语有些是消极、冷色调的,有些是积极、暖色调的,请同学们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点拨归纳:
积极暖色调词;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冷色调词: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表达效果:通过对比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憎。
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四人一组合作,找到诗中有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在师的点拨下,理解诗中具体形象中蕴含的感情。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学生仔细读诗,边读边画出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并区别哪些是冷色调,哪些是暖色调,进而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在师的点拨下,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理解、欣赏这首诗。
四、品读。
这首诗中,很多句子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例:
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句是以情侣关系和母子关系比喻,把诗人对解放区的温柔感情抒发的细致动人。
2.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这句诗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民的新生活。
3.那里是太阳,是春
这句诗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
4.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句诗用广大的土地借指整个中国,用摸索中的想像把对敌人的恨和对中国人民的爱细腻地表现出来。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找一句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诗句,并作简要分析。
在师的指导下,生理解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五、迁移。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学生借鉴这首诗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来抒写思想感情的写法,写片段作文。
板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九年级下册语文《我用这残损的手掌》教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3、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4、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增强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
1感情诵读,品味语言,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学习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自主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锦幛(zhàng ) 荇藻(xìng zǎo ) 蓬蒿(Péng hāo)
蘸着(zhàn)轻抚(fǔ)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文学常识填空。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国现代的诗人。1929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赴法留学回国后,1936年与卞之琳、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在副刊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在狱中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并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他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3、预习质疑:读了这首诗后,你还有哪些疑问?试写在下面。
【课内探究案】
情境导入,目标明确
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土地的誓言》吗?还记得我们看过的日本侵略我领土,屠杀我人民的惨不忍睹画面吗,如果大家忘却了,就请再看一遍,(多媒体显示画面),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亿万中国人被魔掌蹂躏,大好河山被铁蹄践踏,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的抗争,“雨巷”诗人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潮流中,不久,被捕入狱,受尽了非人的折磨。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篇五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描写沦陷区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完美统一,抒情风格变幻多姿。
诗歌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教读本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美。课文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其思想感情的表达,主要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要引领学生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读中,宜采用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把握意象的含义和全诗的感情线索,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教具准备
多媒体CAl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一课时总第4课时
教学过程
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浯言,
领会其艺术魅力。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
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投影:锦幛(zhàng)荇藻(xìngzǎo)蓬蒿(Pénghāo)
憔悴(qiáo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只有那辽无、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像/恋人的柔发,婴孩子手中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生的禾草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
(1)诗歌从内容上町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1、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四人学习小组研讨、交流,教师明确:
(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
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
3、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五、课堂练习
阅读闻一多的《发现》,回答问题。发现(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注:罡(gāng)风:道家语,高空的风。又作“刚风”。
1、诗歌中的“发现”有什么含义?诗人“发现”了什么?
2、诗人说:“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又说:“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据此说说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诗人怀着美好的希望自美国返回,但看到的却不是理想中的祖国,因此“进着血泪”,痛心到了极点。
B、“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召唤,要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感情,“时间的罡风”“火”都比喻返回祖国的急切心情。
C、“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追问”的内容是祖国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黑暗,“逼
迫”表达诗人急于知道这原因的心情。
D。“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和把祖国建设得美好的希
望的赤胆忠心。
4、这首诗在形式上有哪些特点?“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一句为何要加括号?
参考答案:
1、揭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国的黑暗。
2、表达了诗人悲痛欲绝的感情。
3、B(“火”喻指诗人对祖国火一般的热情)
4、每行11字,两句一韵,句式整齐匀称。这句话是“问”时表情动作,不加括号,容易被误认为是“问”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吟咏诗歌,我们在感念中生发的是对祖国母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祖国在我心中”,让我们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唱响心曲。(音乐起)
七、布置作业
阅读闻一多的《一句话》,写一篇精彩的赏析文章。
一句话(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九年级下册语文《我用这残损的手掌》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有感情的诵读全诗,感知诗歌内容,初步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1.资料补充法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诵读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盼望,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增强学生对现在生活的珍惜和对祖国未来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感知诗歌内容,初步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诵读之美。初步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突破方法:通过补充资料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进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多种层次的朗读把握诗歌内容,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歌意象,进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导航:情境创设法、资料补充法、朗读法、合作交流法等。
学法导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法、朗读法、欣赏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及代表作品。
2.教师筛选有关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的资料及相关录音、视频等。
3.对课堂充分预设,积极寻找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4.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查找戴望舒、现代诗的相关资料。
2.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3.课前熟读诗歌,课堂上赏析、朗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20xx年的5月1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这一天不仅是劳动节,还是上海世博会胜利开幕的日子(屏显图片)。这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时刻!这是中国人兴奋欢乐的时刻!中国展现出青春而富有活力的面庞。今年也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诗,现代诗人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再次走进那段烽烟岁月,感受切肤的沦亡之痛,表达我们对耻辱过去的纪念,也表达我们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无比珍惜!
二、其人其诗:
1.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
2.资料助读:(投影显示)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着名诗人。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4月27日,在监狱中写就荡气回肠的诗作《狱中题壁》。在潮湿、阴暗、寂寞而烦闷的地牢里,望舒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他的情绪开始变得有点反复无常,要么不发作,一发作,就显得不可收拾;这给他的婚姻关系带来了阴影,使他在不久后经历了两度离婚的惨痛。本来就有一点的哮喘病急剧恶化,这导致他没过几年就英年早逝了。1949年3月11日,望舒怀着“就是死也要死得光荣一点”的意愿,冒充押货员,乘船北上。他死在刚刚解放的生机勃勃的北京。
1950年3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望舒逝世的消息和胡乔木亲自赶写的《悼望舒》一文,说:“我为中国丧失了一个决定为人民服务的有才能的抒情诗人而悲悼。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篇七
教材分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这篇课文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题材上看都是现代诗,内容上看,多属表达对祖国的爱。《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描写沦陷区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完美统一,抒情风格变幻多姿。
诗歌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教读本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美。课文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其思想感情的表达,主要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要引领学生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对诗歌中所包含的意象能有自己的理解,但由于思源的学生属农村学生,基础较差,缺乏系统的表达能力及其他同年级学生本该拥有的'理解能力,再加上,由于年代相隔,学生并不能很深地感受到诗人对于侵略者切肤地痛和对解放区深切的爱,故而,对诗歌内容及诗歌写法不宜做太多的分析,而应该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从朗读中去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方法:
教读中,宜采用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把握意象的含义和全诗的感情线索,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理清这首诗的思路,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把握,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能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语言。
3、能深入体会诗人内心对沦陷区的凄楚忧愤及对解放区热切期望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诵,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能深入体会诗人内心对沦陷区的凄楚忧愤及对解放区热切期望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南京大屠杀纪念片,将学生带入情境
二、听读,品意象
1、教师配乐深情范读,配乐为小提琴曲《沉思》
2、教师指导,学生齐读(要求学生前16行用沉重、低缓的语气语调读,后半部分用明朗、积极向上的语气语调读)
3、明确重音,个别句子指导朗读
4、本诗中的情感线索是什么?这里分别出现了两个动词,找出来。
明确: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轻抚”
5、作者分别用残损的手掌“摸索”了哪些地方,又“轻抚”了哪些地方?作者分别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地方?这些词语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一角那一角我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
灰烬血和泥微凉冷到彻骨寂寞憔悴阴暗消极的冷色调
温暖明朗坚固蓬勃生春爱希望太阳春积极的暖色调
6、这两组词语描写的分别是什么地方?两组画面分别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沦陷区和解放区凄楚忧愤和热切盼望
7、男生女生分别带着不同情感朗诵(朗读后正音)
三、品词,知情感
将诗按情感变化分为前后两节分别赏析,进行朗读指导
1、指导前半部分
诗人将我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一幅幅画面依次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用了画面连缀的手法,我们先看看作者是如何写我的家乡的。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里是否可将“该”和括号去掉?
明确:通过对“该”字的赏析和对回忆中家乡的美好让学生感受到现在家乡早已面目全非,只是血和泥后作者的愤怒、悲伤,并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感情。
紧接着带着悲愤的感情朗读前半部分。
2、指导第二部分
对解放区作者怀着希望和爱,所以在这里他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
朗读,说出作者在哪些句子或哪些词语中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明确:1、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恋人和母亲是我们一生中最亲近的两个人,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与解放区的关系比作恋人与母子的关系,可见诗人对解放区深深的爱
2、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将解放区比作了太阳和春,而太阳和春则象征了光明和希望,说明诗人对解放区的生活充满信心和向往
3、简介写作背景
4、齐读后半段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篇八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文原文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知识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教具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浯言,领会其艺术魅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作者介绍
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锦幛(zhàng)荇藻(xìng zǎo)蓬蒿(Péng hāo)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1)诗歌从内容上町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
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1、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四人学习小组研讨、交流,教师明确:
(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
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
3、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五、课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吟咏诗歌,我们在感念中生发的是对祖国母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祖国在我心中”,让我们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唱响心曲。(音乐起)
七、布置作业
阅读闻一多的《一句话》,写一篇精彩的赏析文章。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反思
1、以读带讲:
以读促品是本课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这里,通过几遍层次和要求不同的朗读促使学生抓住诗中形象,理解诗歌感情,领悟诗歌内涵,读和品互为方法和结果。
2、青春时代应该是诗的时代:
可是很多同学误以为诗歌的凝练就意味着抽象,学着写诗写的空洞苍白。还有的同学很少读诗,甚至有的同学惧怕诗歌的学习。本课的重点放在领悟诗人借助哪些具体形象抒发情感上,消除了这一部分同学的误解,使他们在情感上又向诗歌走近了一步,也加深了对诗歌的认识,有利于课外的阅读和练笔。
3、课程标准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主人”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某种意义上,得由老师来帮助完成。那么“组织者和引导者”就要转变观念,以创新的精神和崭新的姿态组织好教学工作。要尊重“主人”,尊重其个性差异,鼓励他们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在语文学习中大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学习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很好,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他活动的舞台和空间,每个学生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来选择课外作业。事实上,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学生没有掌握该掌握的内容。学生层次有不同,“一刀切”是得不偿失的。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篇九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2、诗中洋溢着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洪流,其中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祖国大地苦难的哀痛,对解放区热情的赞颂都溢于言表,深切动人,要引导学生体会并激发其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反复诵读文章,直至背诵。体味诗人变化起伏的情感。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
(课间播放优美的诗歌朗诵录音,使教室里充满文学的韵味,营造一种诗意的学习氛围。)
1、自主交流有关作者与作品的知识。
2、进行小组有感情的诵读比赛。
要求:细心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二、合作交流
1、诗中诗人是通过哪些具体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形象来表情达意。
2、诗人是怎样利用语言技巧来抒发情感的。
要求:诵读是贯穿其中,力图通过品读诗歌使自己的诵读更有节奏感,更富有感情。学生以读带讲,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谈出自己的体验,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此时诵读的要求是读出情感,熟读成诵。
三、我的收获
学生总结自己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有什么收获或不足。
四、课后作业:
自主选择作业
1.积累:爱国诗歌大串联,不少于5首。
2.背诵并默写课文。
3.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一段富有诗意的话或者几句诗,抒发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我的成功之处:
诗歌的艺术,一切的活动均围绕“读”来展开,在多次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一次又一次与作者进行无声的交流,用朗读不同的语调与表情诠释这首诗。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篇十
教材分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写给祖国母亲的歌。想象中,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因为所描写对象的不同,诗歌前后两部分词语色彩和描写手法明显不同。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味觉、嗅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从而把较为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与恨、怜与悲、愁苦与希望。诗歌的描写对象虽多,但读起来却并不芜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灰烬、锦幛、蓬蒿、憔悴、蝼蚁”等词语;
2、进行诗歌美读训练,在美读中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感情的变化,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不管艰难困苦坚持爱国信念的精神;
3、理解诗中“用残损的手掌”抚摸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地图而引发联想的构思,体会诗歌不同形象对比的作用;
4、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现代诗的特点,培养学生将诗歌的给养融汇运用在写作中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词语积累;
2、诗歌美读训练;
3、诗歌构思的巧妙,情感的深沉;
教学难点:
品读赏析诗歌语言,培养学生将诗歌的给养融汇运用在写作中的意识;
教学重点的突破:
1、美读训练,以理论分析为依据,技巧示范为引领,小组合作练读为基础,最后达到全班赏读品悟的目标。
2、词语积累以及诗歌构思的巧妙、情感的深沉拟通过以下教学环节完成:
首先,布置预习,完成个人词语摘抄;
其次,课堂听写字词;
再次,将听写内容用大屏幕打出,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梳理;
最后,借用大屏幕显示的诗人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最终完成对诗歌构思以及情感变化的把握与理解。
教学难点的突破:
找出诗中典型句子,从词语选择(炼字)、修辞运用、艺术再现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赏析诗歌语言,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1、美读教学法:在较为理性的诵读指导中,引领学生感悟诗歌之美;
2、小给合作探究法:在小组范围内,借助同伴的帮助,完成对诗歌的赏析;
3、讲解点拨法:创设情境及恰当问题引领学生领悟诗歌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现代著名诗歌《雨巷》的开篇。彳亍、徘徊、彷徨、凄婉迷茫,如梦如幻的“我”;冷漠、凄清、惆怅、寂寥静默,如烟如雾的“雨巷”:这一切让当时略显寂寞的现代诗坛为之倾倒,也让当时尚属无名之辈的戴望舒一举成名。丁香、雨巷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他的符号,让他从此成为大家所熟悉的“雨巷诗人”。
然而,奇怪的是,戴望舒本人似乎并不喜欢这首让他一举成名的诗作,在他早年的自选集中,这首诗甚至没有被他选入。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另一首代表作品《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起来品味、探究。
二、美读初品
1、启发指导
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中的这段话,是我国古典诗论中有名的一段文字。它不仅精辟地揭示了“诗歌主情”的本质,而且暗示了我们诗歌的美读之法:原来,古人的诗,是要说出来,叹起来,唱起来,歌起来,甚至于要手舞起来,脚跳起来,辅之以鲜明而得当的肢体语言的。具体而言:
既主情,朗读时需“倾注情感”,也即与诗人产生共鸣;
既嗟叹,朗读时需重视叹词,注意它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既咏歌,朗读时需把握节奏和旋律,甚至于力度,速度,音色等。
这些都是音乐的基本要素。音色,作为声音的感觉特征,因人而异,无法改变。除此之外,朗读时诗句处理,力量的强弱,语速的快慢,重音的有无,拖音、颤音的使用,都是可以自行调节,可以自己把握的。
同时,就整首诗而言,情感的起伏如何处理,也需用心思考!是水平,高起高落,低起低落;还是上行,低起高落,抑或另外的呈现,高起低落?朗读的旋律更不可忽视,它是美读得以最终实现的整体规划。
既手舞足蹈,朗读时需设计动作、表情,借肢体动作来以视觉冲击来强化朗读效果。
其实,美读并不神秘啊!它的实现是有章法的。现在,让我们先听本课的朗读录音,初步体会情感,领悟诗意的同时,揣摩朗读者对诗句的美读处理。
2、练读品味
美读本身就是朗读者基于自身积淀的再创造。下面,我们也要进行美读的设计与尝试了。请听老师的安排:
四人小组合作,进行美读的设计和尝试;
推荐一人朗读,为朗读者;其余三人设计,为策划者;
可以模仿录音朗读,更提倡突破录音,读出自己的特色来,体现个性化的朗读再创造;
先在小组内试读,倾听,改进,5分钟后,一起分享。
3、品读欣赏
讨论很激烈,朗读也很投入。现在,哪个小组主动分享你们的合作成果?
三、再读赏析
1、听写字词
2、倾听、朗读、反复的揣摩中,想必大家对诗歌的情感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形象的艺术。那么,就让我们从意象入手,进一步来赏析这首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听写的这些词。
残损手掌、土地、灰烬、血泥、湖、家乡、春天、繁花、锦、幛、嫩柳枝、芬芳、荇、藻水、微凉、雪峰、彻骨、水夹泥沙、水田、新生、禾草、细软、蓬蒿、岭南、荔枝花、寂寞、憔悴、渔船、苦水无限的江山、血和灰、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蓬勃、生春、恋人、柔发、婴孩、手中乳、爱、希望、太阳、春、苏生、永恒
1、这些词语或短语,它们的排列,并没有打乱,而是与诗行中出现的顺序完全吻合,现在让我们从几个角度来审视观察这些词语。
从词性的角度,它们大概分为哪两类?
明确:形容词和名词
2、请找出其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明确:名词性词语有:手掌、土地、灰烬、血泥、湖、家乡、春天、繁花、锦、幛、嫩柳枝、芬芳、荇、藻水、雪峰、水夹泥沙、水田、禾草、蓬蒿、岭南、荔枝花、寂寞、憔悴、渔船、苦水、无限的江山、血和灰、恋人、柔发、婴孩、手中乳、爱、希望、太阳、春
3、这些事物充满了鲜明的地域色彩!那么,它们的所属地分别在哪里?请大家根据诗歌内容来回答:
明确:
湖——西湖,诗人的家乡
雪峰——长白山,吉林省东北
水夹泥沙——黄河流域,中原一带,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水田(蓬蒿)——江南,长江以南
荔枝花——岭南,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东部和海南全境
苦水——南海,中国领土最南端
除了诗中所提到的这些明确的地点之外,诗中还有一些模糊的表示地点的说法,比如“灰烬”,在哪里?在“这一角”。“血和泥”在哪里?在“那一角”。“太阳”和“春”,“爱”和“希望”在哪里?在“辽远的一角”,在“那里”。
随着诗行的展开,我们也思绪如飞,从东北到中原到江南到南海,由北而南,这一角,那一角,辽远的一角,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
明确:一幅中国地图。让我们回到诗题——“我用残损的手掌”,我们常说“我用铅笔写字”,“我用圆规画圆”,“我用手掌拍蚊子”,显然,诗题并不完整。那么,诗人用残损的手掌干什么?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人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端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描述,诗人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当然也有视、听、嗅的感受。这样,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把较为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线索上,显示了构思的巧妙。(板书:构思巧妙)
词语不仅有其地域属性,还有其不同的色彩呢!抛开语体色彩不说,从词的感情色彩来审视,这些词语大概又可以分为哪两类?
明确:两大类:褒义词,也即积极、暖色调的词;还有贬义词,也即消极、冷色调的词。
其中消极、冷色调的词有:残损灰烬血泥微凉雪峰彻骨水夹泥沙蓬蒿寂寞憔悴
渔船苦水血和灰;积极、暖色调的词有:家乡、春天、繁花、锦、幛、嫩柳枝、芬芳、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蓬勃、生春、恋人、柔发、婴孩、手中乳、爱、希望、太阳、春、苏生、永恒
再从诗中内容观照,这两部分的分界线在哪里?具体在哪一诗行?
明确:“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也即写到“那辽远的一角”时,情绪陡然一变。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两则资料:大屏幕展示。
背景资料1(诗人经历)
戴望舒是我国新诗的探索者之一,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
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
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
1942年,因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
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
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背景资料2
1942年,日军侵华的炮火弥漫在中华大地,大片国土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民族处于危亡关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也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从背景资料中不难得知:
“这一角”,写的是沦陷区,放眼望去,只有灰烬,血和泥,满目凄凉,一片衰败,诗人流露出深深的忧愤,所以,“荇藻”和“水”“微凉”、“雪峰冷到彻骨;所以“水田”里只有“蓬蒿”,“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南海”尽是“苦水”。
“那辽远的一角”写的是解放区。温暖、明朗、蓬勃生春,爱、希望、太阳、春、热情地描绘,“牲口一样地活”,“像蝼蚁一样地死”,两个比喻,更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来反衬解放区。那里是将要实现民族复兴,诞生“永恒的中国”的地方,表现出作者无限的向往和真情的赞美。
前半部分消极、冷色调,是对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的暗示,是诗人在囹圄中向祖国母亲的抒情,表现出深广的忧愤。
后半部分积极、暖色调,是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解放区的向往与憧憬,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前半部分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
后半部分描写解放区,从虚处入手,用亲切温馨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诗歌的前两部分从用词到情感表达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鲜明对比)
是的,诗歌主情,诗人内心洋溢着切肤的沦亡之痛,又涤荡着热切的对光明自由的向往之情。但是,诗人情感又不是直接明白地说出来,而是寄托在一个个鲜明的形象上,这就是诗歌用形象说话的特点。诗人自己也说:“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动机隐藏在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对于诗歌的鉴赏,之所以要从形象、意象入手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四、品读赏析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从远古先民的劳动号子到作为《五经》之一的《诗经》,从汉时源自民间的乐府到晋时文人创作的古体诗,再到后来的近体诗、格律诗,也即律诗和绝句,终于发展到唐代的璀璨鼎盛,群星耀眼。初唐四杰,盛唐李杜,中唐白居易,晚唐小李杜,成就斐然,难以胜数。到了宋代,诗歌的没落,却又带来词的兴起,元代曲的形成。到了清代,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门被强行打开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文学上的革新。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振聋发聩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吸收外来的先进形式,汲取民族的丰富营养,至此,古典诗歌的时代结束,现代诗歌的时代开启,郭沫若、穆木天、冯乃超等人从此将新诗的写作推向了高峰。
这条诗歌的河流,像九曲黄河,奔腾汹涌,有往而无复。如果说,古典诗歌仿佛行进在高山峡谷中,绝少异域文化的渗透与营养;那么,现代诗,才终于进入中原,突破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而直接汇入世界文学的海洋了。
以第一单元所学过的诗歌为例,让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归纳现代诗的特点:
语言由“文言”而变为“白话”,诗行排列由不讲究、单一而变为“十分讲究且形式多样”,格律要求由“严格的押韵和平仄”而变为“相对自由”,并且,标点符号也成为表情达意的一种重要方式。
任何变革,都不可能是截然的断层,诗歌的变革也是在传承中的创新。比如,用形象说话,比如对于凝炼、优美、含蓄的诗歌语言的追求,比如执着于表达准确的“炼字”,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读一读,然后说说你的赏析或理解。
学生可能赏析到的句子有:
词语运用方面:
1、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该”是一个副词,“应该”、“也许”、“可能”的意思。这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诗人面对日本侵略者蹂躏下的家乡,那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的惨象时,几乎无法辨认的悲愤之情。
2、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苦”是一个形容词,一语双关,既写出了南海海水本身又咸又涩的特点,又是南海渔民不能正常打鱼,不能正常生活的痛苦与无奈,表达诗人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之情。
3、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轻抚”是一个动词,指“轻轻地抚摸”,这个动词准确写出了诗人对“那里”,也即解放区的深情。
4、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繁花、锦幛、嫩柳枝、荇藻、水,这里既有视觉所见;芬芳,这里也有嗅觉所闻;“水的微凉”,这里还有手的触觉所感。这三句诗,一句一景,各种感官相互配合,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美丽过去的深深喜爱,以及对家乡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的现在无比痛惜之情。
可以赏析的角度还有:
繁花、锦幛、芬芳,这些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与“微凉”,这样消极、冷色调的词语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美丽过去的深深喜爱,以及对家乡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的现在的无比痛惜之情。
修辞方面:
1、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把当年江南水田里禾草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情形和现在只有飞蓬和野草的荒凉、破败做对比,突出强调了诗人对以往美丽江南的怀恋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2、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荔枝花以人的思想情感,仿佛荔枝花也因为祖国受到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而瘦弱、面色不好看,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对祖国被蹂躏的悲愤之情。
3、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像婴孩手中乳。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和那里,也即解放区的关系比作是恋人和母子,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想到解放区时那种无比温暖、温馨、美好的感觉,表达诗人对于解放区的深厚情感。
4、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那里也即解放区直接说成是太阳、是春,充满了光明、温暖、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解放区的憧憬与向往,以及对祖国未来的热切盼望。
5、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们比作牲口、蝼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我们在沦陷区的悲惨的生存境遇,从而也表达诗人对于解放区的憧憬与向往。
小结:是的,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这些句子,或用词讲究,或修辞巧妙,仿佛耀眼的宝石,镶嵌在诗行中间,吸引了我们的视线,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最大限度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希望同学们能以此为例,多揣摩,多思考,让语言含蓄、悠远、表意准确且丰富;让文章意蕴深远,表达陌生而艺术化。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第十一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
2、能有感情的诵读全诗,并能准确的背诵;
3、了解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理解象征意义;
4、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把握寄托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5、通过联想和想象,体验情境,再造诗歌意象,进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2、课前熟读,收集资料,课堂上赏析、朗读;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法、朗读法、欣赏法,学习仿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喻的感情,体会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盼望,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增强学生对现在生活的珍惜和对祖国未来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朗读、体会诗歌蕴涵的感情;
2、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把握寄托诗人情感的具体形象;
3、诗歌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象征手法的应用,理解象征意义;
2、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歌意象,进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筛选有关资料及相关录音或幻灯;学生收集有关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的资料,并能熟读课文了解诗歌内容,解决生字词。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假设我们生活在战争年代,你不幸被敌人抓捕了,你在监狱中会想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作答)
总结后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就是诗人在被捕后创作的,谁来介绍一下诗人和诗歌创作的情况?(相互交流收集的资料,并补充、记录)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记录停顿和重音。
2、问:诗歌在写什么?你觉得诗歌寄托着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学生讨论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后全班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教师点评然后再次朗读(齐读或个别学生范读)。
4、问:把诗歌分为两节该怎么划分?说出理由。(小组讨论完成)
学生各抒己见,明确:根据诗人感情变化来划分,从开始到“手掌沾满了阴暗”为第一部分,描写沦陷区的情况,表现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三、赏析第一部分,体味诗人情感:
1、齐读第一部分,思考:“残损的手掌”表明了什么?[实写,表明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这广大的土地”仅仅指土地吗?[象征手法,象征祖国]
2、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他摸索到了什么?[荇藻和水、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南海]。
3、总结:诗人由北向南,手掌抚过祖国大地,这些象征性事物让诗人感觉到了什么呢?[荇藻和水的微凉,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江南的水田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的憔悴,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4、这样的情景作者在诗中进行了总的描述,是哪些句子?[“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5、朗读讨论:这些描述表明了沦陷区怎样的情景?寄托着诗人怎样的感情?[讨论回答]
6、总结:侵略者的烧杀抢掠,使大地上处处废墟,人民流离失所。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支离破碎的'土地,寄托着对苦难中的祖国深深的忧愤的感情。作者还使用了一种方法,使这种感情更加激烈,你知道是什么吗?[讨论后明确:对比手法。家乡的美丽景象与现实、祖国的河山曾经的美好与现在的凄凉形成对比]
7、男女生分组朗读诗歌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一、朗读、复习上课导入新课
问: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抚过了沦陷区,他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自己身陷牢狱而国土哟支离破碎,但总有美好的事物在鼓励着自己,那就是对解放区的向往]齐读第二部分。
二、赏析,探究诗歌内容:
1、问:诗歌哪句话总结了解放区的情况?[“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机”]
2、探究下列问题:(分小组讨论)
1)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抚过解放区他的感觉是什么?[象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贴切的比喻形象形容出诗人在这里明朗、温暖的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慰]
2)作者为何要把爱和一切希望寄托在这里?[“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天,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象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3)哪句诗句最能抒发作者心里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希望之情呢?[“那里,永恒的中国”]
4)这一节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对祖国未来寄予热切的希望,语言上用了比喻的修辞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
3、有感情的朗读全诗,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当堂背诵,结束全文。
四、全课总结:
诗人虽然身在狱中,却仍然不忘和自己有着相同命运的祖国。他”残损的手掌”抚过被日军践踏的沦陷区,抚过充满希望的解放区,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诗人感情的前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解放区的深深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希望。
五、板书设计:
感情:忧郁、愤怒、深沉的爱(对比)
永恒的中国!
感情: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未来寄予热切的希望
六、拓展练习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发自己的一种情感将之寄托在具体的形象上,使之具体话,形象化。
七、教学反思: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第十二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引导同学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通过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掌握诗歌的主题。
4、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同学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在艺术形象中蕴含情感的手法。
【教法】
诵读法、欣赏法、研讨点拨法。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同学活动
一、导语设计
抗日战争的炮火曾震动过许多中国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诗人戴望舒也走出了难过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把个人的倒霉同国家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火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创设情景,培养同学的爱国之心,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借此了解作者写此文的时代背景。
二、朗读
1、听配乐录音(或者教师范读),要求同学注意朗读的语调、节奏和情感。
2、朗读指导。
语调:前半局部深沉,后半局部激昂。
感情:前半局部消极,冷色调;后半局部积极,暖色调。
3、分四组朗读。让同学点评。
4、指名读诗。师生一起点评。
5、同学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同学听读,并注意朗读的语调、节奏和情感。
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怎样去朗读。
每排同学为一组分别读诗,余生给予评价。
分别找两生读诗,师生一起点评。
生自由朗读,体会字里行间所包括的感情。
三、研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一找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归纳点拨:
形象:“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
感情: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和未曾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2、作者感情的变化,具体体现在诗中一些起修饰作用的词语上,这些词语有些是消极、冷色调的,有些是积极、暖色调的,请同学们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点拨归纳:
积极暖色调词;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冷色调词: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表达效果:通过对比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憎。
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四人一组合作,找到诗中有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在师的点拨下,理解诗中具体形象中蕴含的感情。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同学仔细读诗,边读边画出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并区别哪些是冷色调,哪些是暖色调,进而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在师的点拨下,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理解、欣赏这首诗。
四、品读
这首诗中,很多句子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请同学们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诗,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例:
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这句是以情侣关系和母子关系比喻,把诗人对解放区的温柔感情抒发的细致动人。
2、“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这句诗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掌握自身命运的人民的新生活。
3、“那里是太阳,是春”。
这句诗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
4、“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句诗用“广大的土地”借指整个中国,用摸索中的想像把对敌人的恨和对中国人民的爱细腻地表示出来。
生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诗,找一句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诗句,并作简要分析。
在师的指导下,生理解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五、迁移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笼统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身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同学借鉴这首诗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来抒写思想感情的写法,写片段作文。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第十三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l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浯言,领会其艺术魅力。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
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投影:锦幛(zhàng)荇藻(xìngzǎo)蓬蒿(Pénghāo)
憔悴(qiáo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只有那辽无、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像/恋人的柔发,婴孩子手中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生的禾草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
(1)诗歌从内容上町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1、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四人学习小组研讨、交流,教师明确:
(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
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
3、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五、课堂练习
阅读闻一多的《发现》,回答问题。发现(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注:罡(gāng)风:道家语,高空的风。又作“刚风”。
1、诗歌中的“发现”有什么含义?诗人“发现”了什么?
2、诗人说:“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又说:“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据此说说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诗人怀着美好的希望自美国返回,但看到的却不是理想中的祖国,因此“进着血泪”,痛心到了极点。
B、“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召唤,要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感情,“时间的罡风”“火”都比喻返回祖国的急切心情。
C、“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追问”的内容是祖国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黑暗,“逼
迫”表达诗人急于知道这原因的心情。
D。“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和把祖国建设得美好的希
望的赤胆忠心。
4、这首诗在形式上有哪些特点?“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一句为何要加括号?
参考答案:
1、揭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国的黑暗。
2、表达了诗人悲痛欲绝的感情。
3、B(“火”喻指诗人对祖国火一般的热情)
4、每行11字,两句一韵,句式整齐匀称。这句话是“问”时表情动作,不加括号,容易被误认为是“问”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吟咏诗歌,我们在感念中生发的是对祖国母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祖国在我心中”,让我们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唱响心曲。(音乐起)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第十四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二、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锦幛(zhàng)荇藻(xìngzǎo)蓬蒿(Pénghāo)憔悴(qiáo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1)诗歌从内容上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1.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
3.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面的14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