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适合小学生讲的英雄故事【精选7篇】7-7-19

演讲稿的写法比较灵活,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使用上演讲稿的情况与日俱增,你知道演讲稿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编辑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适合小学生讲的英雄故事【精选7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小英雄的故事 篇一

适合小学生讲的英雄故事【精选7篇】7-7-19

  小学生《史记故事》读后感1

  《司马迁发奋写史记》这篇课文相信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司马迁把毕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了创作《史记》当中。《史记》这本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3000余年间的历史。为了这部52万字的旷世巨作,司马迁可谓呕心沥血。读完了这本书,我陷入了想象的长河。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巨著,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创作,开创了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这本书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与批评。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我们明白人始终有一死,但死的意义不同,与其让自己的死轻于鸿毛,还不如做一番大事,死得重于泰山。”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又给予我们一个启示:智者们虽然有智,不要妄自尊大,高人一等,以治人者自居;愚者们虽然很愚,不必妄自菲薄、卑躬屈膝,以治于人自慰;集思广益总比独断独行好,独立思考总比盲从盲信好……

  从《愚蠢的秦二世》中,我明白了,一个国家要想长盛不衰,拥有贤明的君王,清廉的为国着想的臣子是必然,文中的秦二世就是一个愚昧无知,昏庸无道的人,正是因为听信小人之言,白白地断送了整个大秦的江山。从《项羽,刘邦的故事》中,我也知道了要想打下江山,光靠武力远远不够,还要能贴近民心。项羽虽拥兵无数,最后却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与乌江边。正是因为他只想到用武力来压迫别人,取得一点胜利就骄傲自满。《破釜沉舟》虽提高了士气,但四面楚歌,他也无从解释。刘邦夺天下,深得民心也正是关键。《卧薪尝胆》让我们深知一时繁荣屈辱、失败算不了什么,只有你拥有永不言弃的精神,笑到最后的必定是你!因一时的成功而松懈,只会让人看到他的轻狂……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比星闪得还亮的智慧!“我说,文学为我们飞翔插上翅膀,为攀上知识的高峰助推,为我们美好的未来点缀!

  小学生《史记故事》读后感2

  辩士中的超级英雄

  在你眼里,英雄应该是怎样的?

  有人说:“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我想,每个人都有着当英雄的渴望吧!但英雄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如果那么容易,世界上岂不人人都是英雄?老师说过,有人主张成败论英雄,有人主张君王草寇论英雄。在我眼里,《史记》就是一部中华儿女英雄传——命运不济的英雄,成就霸业的英雄,仁勇集一身的女英雄……

  春秋战国是货真价实的乱世,又是人才英雄辈出的大时代。有一群人不想在乱世浮生,成为了《史记》里叱咤风云的辩士英雄。而苏秦便可以称为其中的超级辩士了。他主张合纵,游说六国联盟抗秦,从而挂六国相印,名震于下。

  虽然《战国策》里对苏秦的描述也并不正确,其实苏秦与张仪并不是同学,苏秦更没有同时佩戴六国相印等等。但这些并不重要,《苏秦列传》依然很有文学价值,因为正是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一大批像苏秦一样的纵横家们,是如何在各国之间推销自己的独特见解,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让我看到了他们是如何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来说服君王、赢天下的。纵横捭阖的即使不是苏秦,也一定会有一像他一样的超级英雄来拯救黎民百姓。

  可以说,苏秦的智慧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他凭一个人的力量使得战事频发时期各国和平共处了十五年,没有了战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他游说时,立论之前先铺垫,否定外交政策,会出现的恶果并警示;一个赞颂,一个类比,一语点明实行合纵之策;然后,正反论述如何实行合纵之策。最终成就了六国军事联盟。他可真是气势磅礴、雄辩方法多变的超级英雄!

  然而,我并不认为所有的纵横家都能成为英雄。大时代的纵横家亦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不乏有些前倨后恭,毫无品行之人。历史证明只有那些先人后己、大公无私、为民着想的辩士提出的见解才能真正被人们所接受。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要学习辩士们“语言的艺术”,而不是权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帮助我们看清那段风云变幻的时代。

  这一次,我明白了——英雄者,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思,不惧强权之勇,能言善辩之才,为国为民之怀。

  小学生《史记故事》读后感3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今年暑假,我有幸读了《史记故事》这本书,这本书是我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著。

  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许多英雄豪杰。如:炎帝、黄帝、大禹、齐桓公、晏子……,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更是令我感慨万千。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晏子奉命出使楚国,楚灵王本想羞辱晏子,结果却被晏子识破把戏;神医扁鹊医术高超,接二连三为齐桓侯治病,可是被齐桓侯拒绝了,结果齐桓侯病死了……

  在这些故事里面,我印象最深的是”汉初三杰“。在刘邦打天下时,张良和韩信、萧何三人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称为”汉初三杰“。张良屈尊为老人捡鞋子,穿鞋子并不生气,最终得到了老人给他的《太公兵法》,后来,他日夜研究这本书,终于成为谋略出众之人。韩信足智多谋,在军事上为刘邦出谋划策;萧何为了得到刘邦的信任,把家里的全部家产捐了出来,用于征战的军饷。这个故事里的张良,他让我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史记故事》是一本生动、有趣,值得一看的好书,相信有很多同学都还没有看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一读,读完后,说不定你比我的收获还要多。

  小学生《史记故事》读后感4

  《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呕心沥血、倾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它记载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时期中国三千年的历史,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

  在《史记》五十多万字的长河中,令我记忆最深的便是司马迁那令人悲愤而又令人同情的故事。司马迁是朝廷的史官,他写《史记》秉笔直书,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他敢于批评朝廷,把汉武帝的荒谬行为一一写在史记中,从而惹恼了汉武帝。当时,李陵攻打匈奴,因寡不敌众,不得不败下阵来,当了战俘。汉武帝为此大发雷霆,众大臣一个都不敢上前为李陵辩解。唯有司马迁上前为李陵讲话,他例出了几个方面:第一,李陵攻打匈奴,援军迟迟不到,才导致战败;第二,李陵投降匈奴,是为了储存实力,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可汉武帝怎么听得进去,一气之下,想讲司马迁处以死刑。众大臣纷纷向汉武帝为司马迁求情,汉武帝才免了司马迁的死刑,但还是将司马迁改判为宫刑。

关于小英雄的故事 篇二

关键词:罗家将;历史演义;英雄传奇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001-02

一、引言

“中国之小说,是真正起于民间的。”(《“英雄传奇系列丛书”总序》)宋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市民文学逐步发展。在民间极为流行的“说话”,通俗生动,开创了文学语言的一个新阶段。“说话”中的“讲史”一家,述历代兴亡与战争故事,为后世小说特别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式,具有重大的影响。后世之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乃为其流裔,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流传深远,深受大众喜爱。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二者十分相近,然前者主要以描写历史之演变为主,敷衍史传,叙述朝代兴废征战之事。从宏观上进行描写,波澜壮阔,气势恢宏。后者则更注重描写一个或一些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这样评价英雄传奇:“叙一时故事而特置重于一人或数人者”。故后者大多以隋末农民起义,唐末五代的分裂,宋代抗辽抗金的战争等为铺成背景,描摹一系列英雄将侠,如薛仁贵,罗艺,杨业,狄青,岳飞等,大街小巷,妇孺皆知的传奇英雄人物。

二、隋唐系统小说中的罗家将故事

隋唐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戏曲,小说和说唱文学中均有不少作品是以它为题材的。其中尤以长篇小说的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为最。以隋唐历史为题材的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两大系统的小说,数量很多,约有十二部。其中包括《隋唐两朝志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大唐秦王词话》、《隋炀帝艳史》、《隋史遗文》、《隋唐演义》、《说唐演义全传》(《说唐前传》、《说唐后传》)及其后的续书,《混唐后传》、《征西说唐三传》、《粉妆楼全传》等。从《隋唐两朝志传》到《隋史遗文》隋唐系统小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历史演义转化为英雄传奇小说。其后,从《隋唐演义》开始又逐渐加入了才子佳人小说的成分。总的来说,隋唐系统小说演化的过程,是情节不断丰富,描写更加细腻,艺术水平显著提高的过程。

(一)历史演义系统中的罗家将故事

最早提到罗家将故事的是隋唐历史演义系统中的《大唐秦王词话》。《大唐秦王词话》又称《小秦王词话》、《唐秦王本传》、《秦王演义》,一般认为产生于明万历、天启年间,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颁诏李渊为太原留守写起,以隋末群雄并起为背景,李世民反隋一统天下为主线展开故事,直写到李世民登基,与突厥订立渭水之盟。据传为罗贯中编著,澹圃主人诸圣邻重订而成,共六十四回。该书对清朝的《隋唐演义》、《说唐》影响极大。孙楷第在《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中著录《隋唐两朝志传》时说:“细观全书,则似与熊书(指《唐书志传》)同出于罗贯中《小秦王词话》(今有明诸圣邻重订本),熊据史书补,故文平而近实。此多仍罗氏旧文,故语浅而可喜。”所谓“诸圣邻重订本”,即《大唐秦王词话》。然这部“重订”的“词话”已以散文为主,也可视作一部隋唐系统的小说。书中第三十六回《徐军师招降罗士信 单驸马追逼小秦王》中罗成第一次出场,作者没有交代其具体的身世背景,就直接写其在两军交战之际,临危受命,被单雄信保举退唐军,后被军师徐茂公招降的故事。第四十七至五十回,写他劫法场救人,后被齐王陷害死于淤泥河的故事。本书只有这十来回中有罗成的故事,其中也只交代了他的出场和被害致死的情节,内容还很不完备。由于该书属于历史演义系统的小说,故没有对罗成的英雄形象多加刻画。这一现象直到后来的英雄传奇系统的小说才有较大转变。

另一部历史演义系统的小说《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共八卷八十九节,题“金陵薛居士的本,鳌峰熊钟谷编集”,卷首有李大年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序,现存嘉靖三十二年杨氏清江堂刊本,还是唐氏世德堂、余氏三台馆、武林藏珠馆刊本。此书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写起,至唐太宗贞观十九年止。主要叙述了隋王朝灭亡和唐王朝建立的故事,末尾加入了唐太宗征高丽中薛仁贵征东的事迹。在这部小说中,基本没有关于罗家将故事的描写,只是在写隋亡唐兴的过程中,提到了幽州隋将罗艺归唐这一情节。在此,笔者就不多加赘述了。

(二)英雄传奇系统中的罗家将故事

在随后的隋唐系统小说中,还有讲到罗家将故事的就是属于英雄传奇系统的《隋史遗文》。该书共十二卷六十回,明袁于令撰,存明崇祯刊本,卷首有崇祯六年(1633)作者自序。《隋史遗文》改变了以秦王李世民夺取天下为主线,以史实为根据的编年体写法,而变为以描写秦琼等瓦岗英雄的成长史为主要内容的英雄传奇系列小说。使隋唐系统小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历史演义转化为英雄传奇小说。该书第三卷十三到十五回,写秦叔宝解到罗帅府,与姑父(罗艺)、姑母(秦夫人)相认。后经姑父安排在校场舞锏,令三军叹服,又得表弟罗成相助一弩,射飞鹰,得留罗府与罗成一起学习的故事。这里以秦琼为中心,讲述了小英雄罗成的故事。秦琼与罗成二人乃表兄弟关系。而本书的第九卷第四十三回《雪秦琼须陀驰密疏 保秦母士信反山东》中,还写到了秦琼与好汉罗士信八拜为交,将其留住在家,习学武艺。后宇文述下令捉拿秦琼家眷,罗士信在路中挣脱囚车,杀散护兵,保秦母入程咬金寨中的故事。由此可见,在本书中,罗成与罗士信并非一人,这与之前的两书均不同。

隋唐系统的小说中影响最大的是《隋唐演义》。该书共二十卷一百回,题“剑啸阁齐东野人等原本,长洲后进没世农夫汇编,吴鹤市散人鹤樵子参订”。卷首有作者康熙五十八年(1719)自序。存四雪草堂刊本,文盛堂重刻四雪草堂本。有乾隆五十八年崇德书院藏版本,嘉庆十年重刊自厚堂藏版本等。该书在描写罗家将故事时,大部分沿用了《隋史遗文》的内容,把罗成和罗士信分为两人,分别叙述他们的故事。在前书的基础上,增加了窦建德之女线娘与罗成,在战场中互相爱恋,私定终身;花又兰忍爱守身与线娘同嫁罗成。以及王世充定州复叛杀罗士信,秦怀王剪除世充,为士信复仇的故事。分别给了罗成和罗士信一个结局,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加完整。虽最终落入了才子佳人的俗套中,思想上较为平庸,但就内容上而言,较前已有很大进步。

随后的《说唐演义全传》约成书于清雍正年间,署鸳湖渔叟校订,卷首有如莲居士写于乾隆元年(1736)的序,作者不详。该书还有嘉庆六年辛酉(1801)会文堂重刊本,封面署“鸳湖渔叟校订”;英国博物院藏圣德堂刊本,卷前有“鸳湖渔叟书”一序,而无如莲居士序;至善德堂刊本析原书为八卷,改题《说唐前传》。此书以瓦岗寨好汉为中心,塑造了隋末乱世英雄的群像。它继承了隋唐系统小说的优秀成果并有创造性的发展。第一次提出了关于隋唐十八条好汉的说法。第五十回至六十一回重点写了少年英雄罗成的事迹。罗成形象在此书中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本书重新整合之前关于罗家将的故事,将罗成与罗士信当作一人来写。在描写罗成事迹时,既有交代其身世(幽州罗艺之子,秦琼之表弟),又写了他最终屈死于建成手下的结局。将重点放在了他降唐、助唐王的英勇事迹上。将其辉煌的一生交代的清清楚楚,并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如叔宝与罗成二人结为好友,相互教学罗家枪法和秦家锏法,但都各留一手。二人虽好,可也都存了私心,这才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这一描写使得人物性格丰满了许多。

此后的《说唐后传》,五十五回,题“鸳湖渔叟校订”,乃该书的续书。有乾隆三年(1738)姑苏绿慎堂藏版本,乾隆三十三年(1768)鸳湖最乐堂发兑本。又有别本《说唐后传》八卷,存尚友斋梓行本,善成堂本,题“姑苏如莲居士编次”,有鸳湖叟序。此书将一书分为两截,即十六回《说唐小英雄传》(又名《罗通扫北》)和四十二回《说唐薛家府传》。第七到十二回,主要叙述了罗成之子罗通的英雄事迹。他被拜为二路扫北元帅,率兵救驾,其间得屠垆公主相助,得报杀父大仇。后奉旨与公主成亲,但记恨其阵前杀弟之仇,将其逼死,被削职为民,娶丑女为妻。在《说唐薛家府传》中交代薛仁贵身世时说“薛仁贵本是白虎星下凡,罗成转世”这可以说是加入了神魔因素的另一种形式的罗家将故事的演绎。本书较之《说唐前传》,没有任何历史依据,纯属作者虚构,内容尤为荒诞,艺术价值不高。

《征西说唐三传》(一名《异说后唐三传薛丁山征西樊梨花全传》,又名《仁贵征西说唐三传》、《说唐征西传》,十卷八十八回,题“中都逸叟编次”。有经文堂藏本,小本,十卷八十八回。首“如莲居士题于思山居中”之序。嘉庆十二年(1807)福文堂小型本,十卷九十回。该书将神魔小说和英雄传奇结合起来写,写罗通盘肠而战的事,充满了奇幻色彩,但全书故事内容均为作者杜撰,价值不大。

在隋唐系统的小说中,还有一部写到罗家将故事的小说就是《粉妆楼全传》。又名《续说唐志传粉妆楼全传》,十卷八十回。题“竹溪山人撰”。有嘉庆二年(1797)宝华楼刊本;咸丰十一年(1861)“新镌”本,为维经堂藏版;光绪十三年(1906)泉城郁文堂刊本;文光堂刊本。此书叙唐乾德年间(唐无此年号),罗成的后代罗增被奸相沈谦迫害,罗增之子罗灿、罗j分别前往云贵和淮安投奔姻亲马成龙和柏文连,历经波折终于得以面圣陈诉冤情的故事。其间穿插了罗灿与马金定,罗j与柏玉霜,程玉梅,祁巧云的恋爱故事。全书于史无征,多为虚构,但在女性形象刻画上有很大的进步,这里女子已不单纯是政治斗争的工具,而具有了独立的人格。

三、结语

作为“将侠”系列小说的一部分,罗家将故事在隋唐系统小说的基础上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唐史演义》自序中说:“罗艺叛死,乌有子孙,叔宝扬名,未及儿女。”可见罗家将的故事在历史上并无可征,但是正是这样一个由作者杜撰出来的故事,却可以在后世的几百年间大放异彩,深入人心。可见小说作为一种通俗文学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之大。这一时期的罗家将故事也成为了后世流传的该类故事的基本范式。

参考文献:

江苏省社科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江苏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江苏: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247-475.

齐裕j.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209.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济南:齐鲁书社,1997:121.

齐裕j.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6.

关于小英雄的故事 篇三

[关键词]《水浒传》;民族心理;社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1-0094-02

《水浒传》在叙事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无论是叙事结构、人物的成长历程、故事的发展轨迹,还是所反映的民族心理和作者的思想,都具有典型意义。

一、《水浒传》的叙事结构分析

根据弗莱的圆形循环结构模式理论,我们将《水浒传》的结构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讲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二是写人物:诞生、成长、衰老、死亡;三是写人生态度,反映民族文化心理:出世、入世、出世。其中前两方面受第三方面的统辖制约,这里的人生态度既是作品中人物的态度,也是作者世界观、人生观的体现,更是一种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的体现。

从讲故事、写人物这两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将《水浒传》分作四部分。第一回为故事的开端。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及原因。故事肇始于社会动荡不安,风流浪荡的端王登上皇位,昏庸无能,致使流氓棍徒高俅骤然发迹,于是贫富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小说将“乱自上作”、“”的主题背景交待得一清二楚。这也为小说人物的出场、英雄好汉的诞生提供了前提。

第2~71回为《水浒传》故事发展的上升期,属于喜剧性阶段,表现着英雄的成长和胜利。其中第2~58回为上升期的前半段,作品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板块,将水浒故事交待出来。如林冲故事、“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等”,从而展示出一条个人反抗―聚众造反―逼上梁山的起义路线,经过一系列个体斗争后形成小群体,达到矛盾冲突的最高潮。

第59~71回是《水浒》故事的稳定发展时期,属于上升期的后半段,为高潮后的惯性前进。小说英雄人物继续成长发展。但作品第71回“梁山英雄排座次”是故事和人物命运转折的开始,它既昭示着梁山事业的辉煌,又潜在着变质的暗流,这就为悲剧的发生埋下了种子。

第72~82回是水浒故事的衰微期,属于英雄的末路与死亡阶段。这个阶段是全书的转折点,它展示了农民革命领袖宋江积极谋求招安的途径。农民革命终因领袖变质而告失败,而农民革命的失败也就意味着真正英雄的死亡。

第83~100回为第四部分。故事主要由征辽、平方腊等情节构成,并分别介绍了梁山主要人物招安后的归宿。这实际对应的是弗莱所提出的叙述结构四阶段中的最后一段,讲述英雄死后的世界。至此,小说在人物性格的发展、故事情节的安排上完成了一个圆形循环式叙事结构。

二、《水浒传》的叙事结构反映的民族心理

小说的叙事结构是小说家整个创作过程呕心沥血建构的一种生命形态。它仿佛是一副筋骨,将生命中的血肉、情感、思想有机地连缀在一起,共同构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揭示出小说家对世界、人生以及艺术的独特体验和理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民族文化心理。

不论《水浒传》的故事所呈现的是圆形结构,还是小说人物生、长、老、死轮回发展轨迹的安排,其实都是在作者世界观、人生观的统摄之下完成的,也是当时社会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心理影响的必然结果。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说:“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并且人们知道如何去解释它,那么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所找到的,会是一种人的心理,时常也是一种时代的心理,有时更是一种种族的心理。”弗莱也认为原型的根源既是社会心理的,又是历史文化的,它把文学同生活联系起来,成为二者相互作用的媒介。这里所谓的“人的心理”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重要因素,《水浒传》所反映的就是入世与出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同时,它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民族文化心理。

从水浒英雄的来历看,一百单八将是三十六天罡星下凡、七十二地煞星显世。他们本来都是世外之人,只因人间统治者的荒淫无道,上天才将一群“魔星”降到人间“替天行道”。等他们完成了天赋的使命,功德圆满之后仍回归天上。这正体现了“出世―入世―出世”生死轮回的民族心理。而就英雄的成长过程来看,在美与丑的矛盾斗争中,英雄们的英勇无畏与贪官污吏的可恶卑琐形成鲜明对比。英雄们的成长、追求也是积极入世精神的一种体现。在儒家看来,对功名不懈地追求,便成为他们积极进取的动力之一。道家和道教虽不是一回事,但道家思想特别是道家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始终是道教宗教哲学的理论基础。老庄讲的最多的虽是超脱隐逸的出世思想,但《老子》中所言“人君南面之术”,无疑是一种入世精神的表现。佛教虽崇尚远遁世道,但又主张护法、护国,要求王者外护,因而入世高僧代不乏人。因此,佛道往往以出世之身,行入世之事。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三教互补的性格,入世进取精神成为人们持久不衰的心灵向往。建立功名,是梁山好汉追求的人生最高目标。杨志“指望把一身的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作者也让阮小五、阮小七唱出了忠心报答“赵官家”的心声;宋江不得已上梁山后,其目的也是“暂居水泊,专等招安”,为朝征效力。不仅如此,道教中人还纷纷走向前台,护佑好汉,帮助他们冲锋陷阵。比如九天玄女亲授三卷天书于宋江,教他“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而佛教中的人物也不甘寂寞,他们也积极参与梁山好汉的行动。比如鲁智深曾到五台山参禅,智真长老积极支持鲁智深的行为。

既要入世、用世,又要尊崇心灵个性的自由,不受制于外物,这种矛盾心态一般要在儒、释、道互融互补的人格范型中加以消解。因此,破辽后,公孙胜依罗真人之言毅然归隐;鲁智深擒方腊立大功后再次出家。一道一僧,渲染了遁世安身的宗教思想,演义了“出世―入世―出世”的人生轨迹,这也是三教共同铸就的一种人格精神。同时,许多好汉也说明了功成身退、全身远祸的道理。武松出家六和寺,得以善终;李俊、童威、童猛不愿入朝为官,泛舟海外;柴进“纳还官浩,求闲为农”;李应、杜兴也辞官还乡。若此,众好汉皆安度余生。而刻意功名富贵者,如宋江、卢俊义等,皆死于非命。出家隐逸可以保身,他们用生命再次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梁山英雄的人生轨迹正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道家的避世隐逸、功成身退和佛教不循世道、遁迹山林的有力体现。

作品凄惨悲凉的结局似乎传达出作者的一种无奈和消极情绪,也流露出作者对英雄悲惨结局的深深叹惋;但另一方面,我们仿佛看到了他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因为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水浒传》构想了一个共同理想的天地。

[1]游国恩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2]吴志达。《水浒传》的艺术特色与民族风格[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

[3]李希凡。《水浒》的作者与《水浒》的长篇结构[J].文艺月报,1956.

[4]郑铁生。《水浒传》叙事结构新形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

[6]张跃生。《水浒传》叙事结构与思维模式[J].中文自学指导,1993.

关于小英雄的故事 篇四

关键词:沃格勒;角色原型;狮子王

现任20世纪福克斯电影发展主管的克里斯多夫・沃格勒研究了约瑟夫・坎贝尔关于以神话为基础的叙事故事的理论,把坎贝尔的思想应用在角色塑造里面。沃格勒指出一共有七种角色原型:英雄、导师、关卡守门人、信使、变化者、影子和小丑,而且一个角色在剧本故事中不同阶段可以扮演不同的原型。

在这个理论中,“英雄”指故事的主人公,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重要的决定和行动都是由他来完成。他是获得观众认同或者倾慕的对象,在整个叙事中,“英雄”要经历重大的磨难来让自己成长。“导师”是睿智,经验丰富的角色,他通过提供教诲或者训练帮助“英雄”。导师还会激励“英雄”,帮助他克服恐惧和绝望。“导师”代表了高尚的形象。“使者”是宣布重要变化或挑战,召唤“英雄”踏上旅程的角色。“影子”代表英雄内心的黑暗面,被压抑的恐惧和痛苦的回忆。“变化者”是通过伪装或者谎言迷惑误导“英雄”。“关卡守门人”是在叙事中常常阻碍“英雄”前进的角色,“关卡守门人”的出现是为了考验“英雄”是否能真的做好准备迎接挑战。“小丑”是通过玩笑和恶作剧让故事增添一些轻松感。

如果我们运用沃格勒这个七种角色原型理论来重新审视动画电影《狮子王》就不难理解整个故事剧本结构和表现辛巴经历种种困难,最终实现自我救赎的主题会是那样的紧凑完整。

在动画《狮子王》中一共出现了以下几个重要的角色:辛巴,木法沙,刀疤,沙祖,拉飞奇,娜娜,彭彭,丁满,土狼。这些角色所起的功能完全能归属于沃格勒所界定的七种角色原型之下。当把这些角色恰当的归属原型之后,电影所体现的主题能够唤起观众的共鸣――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必定经受挫折考验,只要自己能够勇敢克服困难,最终会走向光明。

在《狮子王》中,辛巴就是“英雄”这个角色,小狮子辛巴在叔叔刀疤的诱导下几次陷入困境,但都被木法沙所救。刀疤懊恼万分,又将小辛巴引到了山谷,与土狼勾结,土狼去追赶一群角马,在最危险的时候还是木法沙救了辛巴,然而木法沙却遭到自己亲弟弟刀疤毒手,掉下了山崖。辛巴在山谷里看到自己父亲摔死的一刻,他心里悲痛而内疚,认为自己害死了父亲,刀疤又极力怂恿辛巴逃离国家,不要回来,又在背地里指使土狼去追杀辛巴,幸运的是小辛巴逃脱了。

辛巴远离了自己的故乡――荣耀之地。辛巴在另外一个地方遇到了自己很重要的两个朋友,他们教会了辛巴学会无忧无虑的生活,辛巴在这里成长成为一只雄狮。最后由于娜娜的出现,和巫师拉飞奇的启发以及父亲深沉呼唤后,辛巴终于鼓起了勇气,去勇敢面对自己最艰难的挑战――克服了心中的恐惧和生命中的逆境,勇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回到自己的故乡打败了夺走自己王位,杀害自己父亲的凶手,最终辛巴成为荣耀国真正的国王,完成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接替,更是完成了自我救赎。

在影片中,辛巴远离了故乡,过着另外一种生活,逐渐淡忘了自己的过去,就在这个时候,辛巴从小的玩伴娜娜出现在他的面前,娜娜的出现让辛巴生命中的重大转折点。娜娜就是“使者”这个角色,娜娜告诉辛巴走后,自从刀疤当上国王后,和土狼勾结,大家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她希望辛巴可以回去拯救大家。影片中真正具有“导师”意义的是年老的狒狒巫师拉飞奇。导师是睿智,经验丰富的角色,导师会激励英雄,帮助他克服恐惧和忧虑,引导他认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当辛巴万般犹豫的时候,拉飞奇出现在他的眼前,把辛巴带到一个地方,让辛巴和自己内心对话,最后出现了辛巴父王的灵魂,他也在鼓励辛巴能够面对自己,改变自己。拉飞奇让辛巴重新认识自己是谁,能够重新勇敢的面对自己的过去。

木法沙在影片中作为“影子”角色和“导师”角色。父亲死亡的事情已经成为辛巴内心的阴影。于是辛巴一直在逃避自己的过去。同时,木法沙又是辛巴“导师”,木法沙以其绝对正义的形象定格于屏幕,一直到死去的那一刻都是一个伟大的君主,伟大的父亲。即使在遇害后灵魂依然不灭,在辛巴迷惘的时候充当了一盏明灯为其指点迷津。父亲的教导让辛巴重新找回自我,重新回到自己的家园勇敢面对刀疤,去拯救那里的国民。

“关卡守门人”这个角色就是刀疤,“关卡守门人”往往就是“英雄”前进的障碍。在影片中刀疤与辛巴父子二人性格形成反差,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从面目里深深渗透着一种阴狠的性情,无时无刻都在算计别人,为求得到王位不择手段,从他陷害哥哥和暗杀辛巴的事情里彻底失去了血性,是一个典型的野心份子。从辛巴一出生的那一刻,他就决定要铲除辛巴,夺得王位。自己在幕后给辛巴制造危险,最后让他阴谋得逞,亲手将哥哥推下山崖,又将侄子辛巴驱逐出境,并且派土狼追杀辛巴,自己登上了荣耀之地的国王,这一系列行为都给辛巴成长道路上布满了荆棘。不过我们的“英雄”最终经受了考验,打败了“关卡守门人”,顺利通过了关卡,成为荣耀之地真正的国王。同时刀疤又在充当“变化者”的角色。“变化者”的戏剧功能是通过伪装或谎言迷惑,误导英雄。给英雄带来犹豫,紧张,并且让叙述有了悬念。在影片中,刀疤一直不断在辛巴面前伪装自己,并且不断诱骗辛巴去危险的地方,给辛巴设置陷阱,这些都是辛巴不知道的事情,在木法沙死后,刀疤又充当老好人,一方面责怪辛巴间接害死了他父亲,但是让辛巴逃走以避免受到别人的指责。另一方面,又在暗地里指使土狼去追杀辛巴。最后当辛巴又回到荣耀之地争夺王位的时候,刀疤才将自己杀害木法沙的实情说出来,此时才点燃了辛巴内心愤怒的火焰。愤怒之下,辛巴将悲痛转化成为力量,最终将刀疤打败,重新夺得王位。

最后,辛巴的好朋友丁满和彭彭就充当了“小丑”角色。“小丑”的戏剧功能是通过玩笑和恶作剧给电影带来轻松。一个是外表肥胖而又不失可爱的野猪,一个是机智聪明的猫鼬,两个人在一起不时的说一些搞怪的对话,让观众在紧张的气氛中能够感受到一些幽默风趣,丁满和彭彭角色形象也深入人心。

适合小学生讲的英雄故事范文 篇五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道德培养;历史事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35-02

历史教学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密不可分,培养学生在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在社会事件处理中应用历史事件的实际教训,以及怎样应用历史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只是单一的讲历史知识,完全不考虑在学生学习后怎么去运用,在日常生活里如何实践。由于缺乏授课老师的引导,很多学生对历史产生了误解,没有真正的去了解学习历史的意义。更有学生表示:历史既然已经过去,就没有意义了,为什么还要学习历史?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了首要问题。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适当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现在的初中生可以通过很多种渠道接触外界,喜欢新奇事物,不喜欢陈旧的古板式教学,在多方面改变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1.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

现在很多学校都会安装多媒体设备,在多媒体讲课可以添加动画、图片、声音等,更加生动的向学生展示。学生也会更乐于去接受新颖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2.结合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好奇心

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的历史故事讲给学生,故事最好用白话方式更能增加效果,也更容易理解。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历史,印象还能更加深刻。

3.结合影视资料加深学生对历史的印象

在历史课堂上,免不了会出现学生们感兴趣的朝代、事件,这些历史事件很多都被翻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符合历史的影视片段,学生也会产生共鸣,与老师互动。

二、当前初中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当前社会责任感逐渐下降,初中生作为未来的主力军,社会责任感意识薄弱,个人利益优先,在社会中缺乏担当。如:“扶老人”事件,初中生扶老人被指认是肇事者。这件事成为了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话题,“扶不扶”也成为新一代社会问题,之后遇到老人摔倒的初中生就算有想扶的心,也不会做出行动,不单单是初中生,就连成年人也会反复思考扶不扶。而一部分初中生也因为家庭的影响,初中生本身缺乏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家长不正确的指引,导致对社会责任感的误解,认为自己还不需要对社会负责任。这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培养和正确的引导,以及及时的辅助改正。

三、如何通过历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因材施教,带动课堂氛围

历史课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课,历史老师要在讲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要充分的利用资源,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需要老师结合一些例子去讲给学生,例如:抗日战争。如果抗日英雄没有牺牲小我的精神,那么战争怎么会胜利呢?英雄的不畏,英勇作战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在枪林弹雨中拼命,只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比较已自我为中心,凡事优先考虑自己。家庭条件优越,也没吃过苦,遇到事情比较依赖父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战争历史的学习,也正教育了他们,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初中生处于叛逆期,如果采用填鸭式或是说教式,可能会适得其反,可以顺应初中生的英雄崇拜感来讲述英雄的故事,来让同学们向英雄学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岳飞与秦桧”,岳飞作为一代英雄,忠心报国、为国效力。而秦桧作为一名奸臣,不知悔改,杀害忠良。要在这个故事中教会学生明辨是非。

2.结合时事,归纳正确价值观

当然,还可以引用中外两国同时期的不同的故事作比较,归纳出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印象会更加的深刻。也可以通过讲述祖国有多么伟大来唤起学生的自豪感,通过祖国的五千年的历史,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国家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通过历史让学生了解到知道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年代有多么的不容易。因为现在我们离历史距离时间越来越久远,学生难以理解那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也给学生理解历史带来了一系列的难度。所以,老师需要结合现在的例子向学生讲述历史,会产生一定的代入感和时代感,加强历史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在历史事件中关注社会,以树立社会责任感。通过前人留下来的历史经验来给后人以指导。在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同时,可以结合时下热点,来理解历史,二者相互变通,相互渗透,使学生了解的更加透彻。例如:事件,在历史上属于中国的领土,神圣而不可侵犯。老师要加强引导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学会分析研究事情的本质,对于这类问题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以及如何正确的看待中日两国关系问题。维护和平,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3.潜移默化,正确引导

老师也要多向学生讲述,要学生培养“我就是社会的一份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爱国意识。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可以不断的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紧跟潮流。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在一件历史事件中,结合一两个时下的流行话题。从而达到“教”和“育”的效果。

4.建立图书角

如果只是靠老师讲述书本上的知识可能认识的还不够深刻,老师可以组织同学,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同学有关于正确历史故事的书籍都可以在图书角进行交流,扩大了同学的知识面,加深了对历史的认识程度,有疑问找老师询问,老师做出解答,自己找出的问题印象会更加的深刻。总之,教师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职责,在教书的同时也要育人,历史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密不可分,在历史事件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历史老师应当注重的事,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正确对待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向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对社会负责,对他人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

参考文献:

张万翠。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关系.学园,2014,25:119+122.

适合小学生讲的英雄故事范文 篇六

但是,本文想追问的是,当木兰故事的意义空间在当代社会得到认可,被“合理地”以各种表现方式反复抛光涂抹时,我们是否能够借此一窥隐藏在这一悉心构筑的性别话语背后的焦虑与期待?而木兰故事本身的意义结构又是如何推进或是制约着人们掂量性别、定位个体、遥想家国?当性别被当作是最具释放性的叙述口径,自以为缝合了个体与国家,日常生活和宏大叙事间裂缝时,我们却在这样一系列“女英雄”的故事中,看到了性别被中介化、工具化后的尴尬不安与重重危机。

花木兰的形象史,在各种文体的共同书写之下,历时漫长,并且早已牢牢地生长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之中。北朝民歌《木兰诗》是这一形象的起点。数百字间,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过程一气呵成,充满了传奇和荡气回肠的气息。如果我们对比一下其他描写战争的诗歌,《木兰诗》中对战争过程的省略是相当明显的。十年从戎的死里逃生、血雨腥风,浓缩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30个字中。而木兰从军前后,跨越身份与性别的非凡行为才是整个故事的传奇性之所在。正如《木兰诗》结尾处用“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来为全诗奠定意义,此处,展示成功的“越界”和“扮演”才是讲述这一征战故事的意义之所在。因此,残酷的战争像模糊的幕布一样摇晃在我们意识地平线的深处,它在为“代父从军”和“女扮男装”这两个支配性行动奠定了合理性的基础之后,就对故事的意义起不了任何推动作用了。而“代父从军”和“男扮女装”之所以不会触犯当时社会意识环境中的性别等级秩序,原因在于它服从了另一重更具压迫性和覆盖力的价值秩序,那就是“忠”与“孝”。

和通常表现女性的文本一样,木兰的女性特质必须要在和家庭的联系中表现出来。因此,木兰从军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越界”的故事,更是一个“回归”的故事。在毫不旁逸斜出的“离家―归家”的情节线索中,木兰以生命和年华为代价换来的“壮士”身份,在回家以后隐退得彻彻底底。也就是说,木兰从军这一故事的价值,不在于她的建功立业,不在于她的勇武奉献,而在于木兰在成功越界后仍然对于性别归属的认同和服从。《木兰诗》中的传奇性同样也牢固地建筑在这一认同基础上。于是,在木兰这个英勇的“女英雄”身上,不是以一种性别特质覆盖另一种性别特质,而是通过这一性别越界和回归的故事,将女性身份暗含的精神品质补充进男性身份所具备的能力之中,从而把“忠”与“孝”的神话推到了极致。

有了这一支撑,木兰的故事一经讲出,便成为一个内涵强大、易于扩展的典故,与中国古典诗词的书写传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用典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大特点,文言本身就是一种富于典故的语言。“木兰从军”一词进入到古代汉语之中,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表述的利器和修辞的手段,而且从更重要的方面来讲,“在艺术家手中,它可以使情感、想象和回忆熔合在一起,使古代和现代衔接起来,将现实引入历史、神话、诗歌等丰富的源流之中,……为语言提供了想象的源泉”。木兰从军的典故,在古典中国漫长的诗歌历史中铺展开来,被用来符号性地展示诗人一时间的感念与想象。然而,从功能上,也就是以组织诗歌情绪的能力而言,与其他的典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并且,这个故事在长时间的被书写的过程之中,本身未被添注任何新的内涵,个中的价值落脚点略有差别,或是赞赏“女郎”英勇,或是感慨巾帼气节,但是依旧不能逃脱被想象性征用的符号命运。

木兰形象周围所凝结的集体无意识在各个时代的关头交替释放。当历史迈进“现代”的门槛,“花木兰”这一原型以其特殊的性别形象,又开始构筑新一轮的话语空间。上世纪20年代,在妇女和人被重新命名和定义的思想背景下,梅兰芳改编的京剧《木兰从军》表现的是反对封建礼教束缚,要求妇女抗争求解放的思想。抗日战争时期,周贻白改编的话剧《花木兰》则又将反对侵略战争的民族主义思想注入木兰的故事之中。解放战争初期,林岩改编的《花木兰》面对战争,强调自我保卫奋身抗敌。抗美援朝时期,言慧殊改编演出的京剧《花木兰》和陈、王景中改编、常香玉演出的豫剧《花木兰》等,也都突出了爱国主义的时代主旋律。随着影音技术成为讲述故事的最强势手段,花木兰的故事也进入了电影制作的视野之中。1998年迪斯尼的动画版《花木兰》成功地在跨文化语境中为木兰的形象找到一个最具认同度的框架。这个黄皮白心其貌不扬的动画木兰,将女性意识和认识自我的本能交织在一起。于是性别与战争的抵牾被化解在“寻找自我”的精神之途中。只是这样的个人主义的英雄,性别不是要义。只要足够好消化,来自传统中国的木兰同样能够跻身迪斯尼浩瀚的动画画廊,同样能够比肩超人、蜘蛛侠和蝙蝠侠。作为2009岁末登场的大片之一,由香港导演马楚成指导,内地红星联袂演出的电影版《花木兰》加入了这一改编序列中。摄影机帮助我们看到的“女英雄”在荧幕上既金戈铁马又儿女情长,这一形象明显和以往的木兰大不相同。这里的问题,不在于讨论这个形象是否有历史的依据,不在于勘查这个故事是否在历史细节的再现上万无一失,作为社会表意机制的一部分,电影《花木兰》选择以“女英雄”形象作为表意范畴本身就值得回味。可以看到,《花木兰》一片采取了悉心建构的叙述方式来制造安置性别特征,花木兰性别身份和英雄身份同样也是通过特定的思想和行动的逻辑结合在一起。由此制造出来性别话语、家国想象围绕在花木兰这一形象周围,既是对已有文化符号的使用,又是对其进行再生产的过程。

如何在一个去英雄化的时代讲述英雄,而且是这样一位女性英雄。《花木兰》一片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短短数百字的《木兰诗》投射到宽大的电影屏幕上。原著简单的故事框架虽然设定了基本的意义关系(如同我们在上文所说的“越界―回归”的基本结构),但情节的留白也为电影改编版重新添补阐释这一形象留下巨大的空间。于是,战争过程和战争过程中的女英雄便成了电影版《花木兰》的讲述中心。

电影一开场,柔然部落的大举兴兵掠夺,门独王子虐杀战俘的嗜血残暴立即把观众带进战争势不可挡的情境之中。战火燎原,打破了木兰和老病的父亲清贫而平静的日常生活。在“兵户出兵”的军令下,木兰设计将父亲灌醉,偷着男装,挂甲配剑,骑马直赴兵营。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木兰诗》中由“爷娘”、“阿姊”、“小弟”所构成的家庭环境,在影片中被简化为与父亲的相依为命,由此设定出木兰自小坚强独立、正义善良的性格基础。尽管在一个没有女性的环境中长大,以一身戎装走进军营的木兰在这里才在真正意义上进入男人的符号世界。军营毫无疑问充斥了男性能指,女儿身的花木兰是怎样安身于其中的呢?木兰和费小虎的“兄弟情”的确认是她立足男性世界的第一步。小虎不仅为她提供了起居军营的基本便利,也使得木兰间接而稳固地和其他男性成员建立了以“兄弟情”为基础的基本认同。随后,木兰的身份危机由其破敌立功而化解。木兰封将带兵,开始了她起步成长为英雄的漫长历程。

木兰从第一次杀敌,到成为英雄,并非是一个自动选择的过程,而是经历了心灵的痛苦挣扎和退缩游移。通常,“女英雄形象的第一个而又最明显的特征是‘像男人’,因此,塑造这类形象的基本修辞策略是‘雄化’。‘雄化’是突出女性人物‘雄’的一面,即让她们在外貌、言行举止和工作表现上贴近男性和模仿男性,并进一步引导她们加入男性的世界、认同她们的价值观直至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接受,最终成为‘英雄’人物。”这种塑造女英雄形象的“雄化”修辞,在很多十七年小说中可以看到。而在电影《花木兰》中,这种雄化修辞,由于木兰本身的女扮男装,有了更隐曲的表述。当身份危机被解除之后,身居将位,而惟一知道木兰女郎身份的小虎和文泰都为她特意掩盖,使木兰始终以“男人”的身份驰骋沙场。当然,这都是木兰具备武艺超群、谋略过人的男性特质的前提下。与电影中的反面人物柔然王子门独相比,同样是沙场上的战将,木兰虽然事事身先士卒骁勇善战,但对于“只有死人和疯子”的战场,女英雄本身充满了厌恶和排斥。尽管白天扮演雄武的将军,每到夜晚便临风凭吊死去战士,木兰在战场的每一天都在男人的身体和女人的心灵之间来回挣扎。仿佛脱下戎装才能显现真我,影片反复暗示,在武艺高强的木兰和敏感多情的木兰之间,后者才是木兰的真身,才是木兰的自我。而这里的“情”,正好成为了木兰成长为英雄的最大障碍。

到这里,我们便可以分辨,在电影中,什么样的特质才能使木兰能够“像男人”“像一个将领”。木兰虽然武艺超群,但没有野心,只有情义。因为情义她才被押上了这辆战车,但从未想要建功立业,而是想用情义来拯救自己,拯救身边的人。这情义包括对父亲尽孝,包括对兄弟的爱护,包括对“知己”的拳拳爱意。木兰身上的女儿性就被定义在这种个人化的、私人化的“情”上。电影似乎想在这里还原一个具有情感深度的女性个体在面对战争时所应具备的“内在”。这样的还原仍然遵循了女性感性的、柔软的性别位置。重情重义使得木兰能在战场上聚集人心、所向披靡,同样也使得她容易受情感支配落入敌人圈套。木兰要想真正地成为英雄,她的整个成长过程便是对“情”的克服的过程。

当电影用感性柔软来体现木兰作为女性的美好,但又与战争的环境、与逻辑相抵牾的时候,木兰的成长该如何实现呢?从道德和情的角度可以塑造木兰美好的女性形象,但同时对她的英雄形象又是种消解的时候,女英雄身边的男英雄便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引导的职能。木兰与文泰的情感纠葛一直贯穿电影始终。他们既是战友,又是知己。木兰对文泰的牵挂使她暴露出不适于在战场上生存的“情”的一面。木兰在中计兵败之后的颓废退缩,丧失了战斗的勇力与果敢:“为什么爹谈到打仗会兴奋,我打了一仗又一仗,兄弟走了一个又一个,我真的不想再打仗了。……我不要当个将军,我要做一个普通人。”文泰从旁鼓励,效果不佳,只能果断地谎称战死,希望木兰能斩断情丝,重拾勇气,真正成为一个“好的将领”。木兰在这一番生死考验中,情感与观念成功蜕变:“你们眼中的花将军,其实是一个最怕打仗的人,我一直在害怕,一直在逃避。没想到,我的害怕和逃避,让我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他的离开,让我明白到,逃避,停止不了战争,害怕,只能让我们失去更多。从今以后,我会变得更加强大,保护你们每一个人,而你们也要变得更加强大,保护起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一番鼓舞军威的告白标志着木兰经过克制和选择,已经成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将领。那就是心怀大局,勇于承担。在这里,导演拓宽了木兰所能感知的“情”的范畴,从而用一种家国之爱覆盖囊括了木兰基于女性的善良对个体生命的感喟珍惜。要超越以往女英雄“双性人”或是“中性人”形象定势,唯有让木兰从个体角度审视战争,这时候女性身份才能“合理”地被展示从而被克服。正像我们上文提到,女英雄的化茧成蝶来自于男英雄的推动与刺激,男英雄不仅促成女英雄转换身份,在关键时刻拯救女英雄的生命,而且在最后以一个形象的力量拯救了女英雄的灵魂。片终木兰和文泰告别,画外音独白:“有人说,离家太远,就会忘记故乡,杀人太多,就会忘记自己。在战场上死去,生命像雨水落入大地,毫无痕迹。如果那时候,你爱上了一个人,希望会从泥土中重新绽放,热烈地拥抱生命。文泰,谢谢你。”女英雄对男英雄的感谢是因为男英雄以自己的象征性位置,激发起女英雄的“情”,挽救了女英雄的“情”,从而使女英雄能够确立自我,坚持到战争的结束。我们看到女英雄的自我在被填充丰富的过程当中,“情”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但是当“自我”和“情”成为构筑木兰这一新式女英雄形象的两大要素时,成为女英雄行动和思考的支配性逻辑时,无论是战场歼敌还是灵魂获救,女英雄都无法独立胜任。这一部号称用“女性的视角来看待战争”,并集“爱情、友情、亲情、家国情”于一身的大片,在将花木兰这一古老的形象重新书写的同时,仍旧是在男性所能控制范围里,摆放花木兰情感与内心的丰富。花木兰的形象无论怎样重塑,展示的依旧是男性的命名权。

在男性控制的社会符号生产体系里,“女英雄”的形象一直持续地被生产着。在中国古代传奇中,我们看到的女英雄有:樊梨花、穆桂英、花木兰、梁红玉、秦良玉等,他们都武艺高超智勇双全,服从在“精忠报国”的符号框架里,成为了男性进行自我想象的补充。进入现代之后,在对“人”重新定义的过程中,“女英雄”的故事又发生了新的改写,从“新女性”到“女强人”,这一系列能指的改变,都因为缺乏自我阐释的向度,而成为男性叙述话语的产品,成为各种民族国家话语的组成部分。

作为被男性话语反复书写的形象符号之一,花木兰这一形象性别越界的部分其实最具有改写的空间。但是,性别越界在古典忠义的符号体系中不得不以性别回归来化解其中奇诡的破坏性。而忠义的符号体系失效之后,民族国家话语成功取代这一位置,继续行使着对花木兰的性别整合。所有的改编都无意冲破性别指认的桎梏,男性叙述话语为花木兰安排的结局最能显示这一性别话语背后的性别等级,“在文学中,也是在现实中,女性们只有两条出路,那便是花木兰的两条出路。要么,她披挂上阵、杀敌立功、请赏封爵――冒充男性角色进入秩序。……要么解甲归田,穿我旧时裙,着我旧时裳,成为某人妻……一如杨门女将的雌伏。这也许正是女性的永恒处境。”

注释

伊瓦・戴维斯:《妇女、族裔身份和赋权》,陈顺馨、戴锦华编选,《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夏济安:《鲁作品的黑暗面》,《外国鲁迅研究论集1940-1980》,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8页。

“木兰从军”的故事进入到中国古典诗歌表述中的例子不胜枚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白居易《戏题木兰花》:“紫房日超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杜牧《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等。

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适合小学生讲的英雄故事范文 篇七

虽然跟云南贫困地区儿童的通信联谊活动没开展起来,但是,这次活动却对我产生了一点启示。能不能把通信活动作为作文教学的一部分呢?

恰巧,在《中国少年报》上,我们又读到了一则新的消息:驻守在云南老山前线猫耳洞里的战士们,业余生活极为贫乏,他们连书包都没有的看,生活十分艰苦。 对了,能不能发起一个为战斗英雄们献书的活动呢?

我把这个想法跟班干部们说了,大家的热情非常高。于是,我让班委会起草了一个“倡议书”,然后,利用班会的时间,对这件事情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为战斗英雄们献书,献最好的书,让战士们战余的生活丰富起来。

于是,一次献书活动开始了。丁立权不愧为班长——小学生报社讲里给他的精装图书《成语故事大全》被他拿出来了。两天的功夫,孩子们为战斗英雄们捐献了几百本课外书。尽管都是他们自己喜欢的,并不一定适合于战士们阅读,但,那热情足以打动任何人。在给个学生自己的捐书中,都加了一封信。我告诉他们,想跟战斗英雄们说什么,就写什么。

当然,我没忘记以班主任的身份,写上一封慰问信,介绍办理开展活动的情况。信的最后,我重复了多数学生的要求:要他们写信给我班的学生讲战斗英雄的故事,只是,比学生提的要求苛刻一点——我要求他们定期写故事给我们。

东西寄出去了,带着我班学生的热情,带着我们对战斗英雄故事的期盼。 不久,云南老山三管地区某部的一个连队文书来信了。除了表达了对我班学生的感谢,镇地位我们将真实的战斗英雄故事了。

他给我班的学生讲了一位张性战斗英雄的故事。我利用品德课在班上读了这个故事。孩子们听得很认真,不时,有人在擦拭泪水。故事读完了,正好,按照教学进度,我们该写读后感了。我心头呼的一亮:为什么不可以写读了这封信的感受呢?对。于是,那个单元的作文,我们就写了《读战斗英雄的故事》。我们反复读了故事,讨论人物的英雄品质,同时,交流自己的感受。最后,学生完成了读后感。虽然雷同了一点,但是,我还是让学生寄出去了。就这样,那位连队文书坚持每个月给我班的学生来一封信,讲一个战斗英雄的故事。我每次,都要学生写感受,写回信。

按理说,这样的做法概算挺好的了吧?

没想到。三次以后,又学生开始不耐烦了——不要它们讲故事了,还得天天写读后感、写信!有学生在背地里,偷偷地这样讲。

我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不仅通信、写读后感,学生写其他作文,也陷入了低潮——包括作文和日记,都没有了过去的热情。

真实怎么回事情呢?

反思:本来,即使按照现在的教学理念,“与热爱的人通信”本身,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通信,把学生作文变成了真实的交际。

但是,现在分析原因,那样的通信活动,虽然真实,却由于老师进行了“统一要求”——内容、形式、时间都有老师来掌握,来提出硬性的要求。这样一来,学生开始的热情而生成的主动交流需求,随着外在规定,逐渐消退了,甚至,随后部分学生主献了抵触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