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以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家人们分享的9篇《冯志远》的观后感范文,欢迎借鉴。
《冯志远》观后感 篇一
影片里冯志远老师站在会堂的讲台上说“起立”,台下千万个同学整洁地站起身,说“老师好”的壮观场面,就是电影《冯志远》中一个最为振奋人心的出色镜头。
影片叙述了冯志远老师在宁夏中宁县教书育人42年,清贫42年,培养出一万多名学生,最后双目失明的感人事迹,表达了冯志远热爱工作,热爱孩子,对工作极度负责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当我看到冯志远已经双目失明,却还坚持上课,最终因体力不支而累倒在课堂上时,我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啊,多么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呀!他本来居住在繁荣昌盛的大城市——上海,可他却心甘情愿到宁夏支教,千里迢迢地赶到那穷乡僻壤——中宁县的鸣沙中学。这里的条件一点不比上海好:透风的土坯房,冰冷的土坯坑,冒烟的土炉子,药瓶改制的煤油灯,每月还只有十四斤的粮食供给……这么苦的生活,谁受得了呀?许多支教的年轻教师静静地离开了学校。我大惑不解:冯志远怎么不和他们一起走呀?这时,我仿佛听见冯志远****地对我说:“孩子,你不懂,既然来到了这儿支教,就不能半途而废,假如人人都因为怕苦而逃走了,那孩子们怎么办?他们就读不成书了。做人要对工作负责……”这时,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要那么劳累地为孩子们了。可是,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和先天性的眼病,依然使他的视力急剧恶化,最后竟双目失明了!就算这样,他还想要尽自己所能,为教学事业奉献出一份光和热。单就算是铁打的人也会被累垮的呀!冯志远最终累倒在课堂上。
纵观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像冯志远一样尽职尽责?就说**吧,他身为一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有工作都可以让下人去做,可他总要亲自过目,就算是这样,他也没喊过一声苦,总是勤勤恳恳地工作,为国家,为人民默默地奉献。直到老年,他生了病,还依旧夜以继日地工作,一分一秒也不肯错过。再说*,林肯……他们不都是对工作负责,为人民默默奉献的人吗?他们和冯志远是多么相似呀!
啊,多么伟大的冯志远呀!我一定要向他学习,长大为国家作贡献!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的冯志远 篇二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的冯志远
看完有关介绍冯志远老师的感人事迹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冯老师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但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他对祖国人民的忠心,他对西部孩子的真情,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永远值得我们赞颂,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用自己宝贵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一句人生真谛: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冯志远老师作为一名从上海来宁夏支援教育事业的教师,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乃至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宁夏,奉献给了他所执着热爱的教育事业。在他双目失明无法走上三尺讲台之后,仍然坚持在学生们的搀扶下为学生授课,直至患血栓瘫痪在床不能起身,还时时惦记着他的学生,他的讲台。冯志远所教过的学生有一万多人,可谓桃李满天下。但他对自己的生活却没有半点奢求,从来没有因为职级待遇向组织上伸过手,这种忠于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爱生如子执着追求的精神,使他成为“2005第二届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2005第三届“感动吉林”十大人物、2005年度“感动宁夏”十大人物。
冯老师就是一颗“红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默默燃烧了42年。42年离别妻儿去宁夏支教的执着,42年离开繁华去偏远地区奉献的果敢,42年扎根西部播撒爱心的义举,42年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献身教育的行动,无不向我们昭示着这句信言:要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是的,爱我所爱,无怨无悔。这爱,是冯老师对自我理想的爱;这爱,是冯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爱;这爱,是冯老师对西部孩子们的爱;这爱,是冯老师对祖国人民的爱。对自我理想的爱,冯老师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奋勇当先;对教育事业的爱,冯老师47年献身讲坛,诲人不倦;对西部孩子们的爱,冯老师双目失明,坚持工作达五年!对祖国人民的爱,冯老师淡泊名利,真情无限感人间!
冯老师是一缕春风,吹散了污浊的世风;冯老师是一片艳阳,为西部的孩子们带去了人性的温暖;冯老师是一场春雨,滋润了人们麻木而日渐干涸的心田;冯老师是一扁轻舟,带冷漠的人们驶向良知的彼岸,不!冯老师更是一艘巨轮。相信在他的身后,必将有更多的小船向着良知和真善美起航!冯老师爱得无怨无悔,乐得桃李满园!“他离开上海的妻儿毅然到宁夏支教,一去就是42载;他顾不上视力恶化,起早贪黑地备课、批改作业,失明后仍然凭着记忆为孩子们讲课;直到瘫痪,他才不得不离开大西北,离开那些割舍不下的孩子们……”这就是冯老师,一名普通而伟大的人民教师,一位可歌可泣的人民教师,一个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爱岗敬业的楷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东风吹拂下,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冯老师这样的优秀的人民教师,也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冯老师这样爱岗敬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这样,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更加强盛,我们伟大的民族才能永久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孩子们长大了,学生们成才了,冯老师却老了,他的现实世界却迎来了一片黑暗。但我想,冯老师一定很欣慰,一定很幸福。他用自
己的实际行动描绘了桃李满天下的喜人画卷,他的世界一定比任何人的世界都辉煌,都明亮,因为学高身正,因为真爱无怨!
冯老师,您看吧!在您的感召下,这个春天必定是万紫千红的温暖岁月,这个世界必定是无怨无悔、爱岗敬业的和谐家园!
冯远 篇三
《书画名人录》之冯远访谈 第一集
时间:15分钟
解说:(画面:中国美术馆“自然与人”山水画展开幕式)
2005年7月15日,又一个大型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开幕式,作为中国美术馆馆长的冯远正在为本次展览的获奖者颁奖。但在人们还沉浸在剪彩的掌声之中的时候,冯远却要从这一片喧嚣中脱身,去把握美术馆的未来,因为在美术馆7楼会议厅即将举行一个关于美术馆二期扩建工程的设计方案评审会议。
同期:(中国美术馆馆长 冯远)
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这样一个国家,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觉得它的体量不够用,它的藏品量还应该继续扩大,还该有更多的反映中国现当代美术的一些长期陈列的产品,能够向国内外的观众开放。经过各方面的专家和美术爱好者共同呼吁,党和政府就把它列为一个专门的项目提到议事日程。解说:(美术馆外景)
中国美术馆二期工程,是在现有美术馆的基础上,向西扩展1.8公顷的土地,再建一座4万平米的美术博物馆。这项工程预计在今年结束方案评审和论证后,明年进入前期施工阶段。
同期:(中国美术馆馆长 冯远)
你知道,这么大一个工程要国家投资6个亿,它不是说今年有一个想法经过论证明年国家就能作为一个专项的任务提出来的,它是经过了一个长时间的酝酿,反复地论证,而且由最初的呼吁变成一个设想提出来,同时对它的可行性论证经过一个非常严密的过程。
解说:在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之前,冯远曾任是浙江中国美院副院长和文化部艺术司长,在这期间他从法国的卢浮宫、奥塞到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再到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多年的经历和思考,使他感到中国美术馆与国际著名美术场馆之间的差距。
同期:(中国美术馆馆长 冯远)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里的观众数量非常之多,但是欧洲的游客也非常多,可以说,尤其是你能感受到摩肩接踵,像排着在鱼贯进行的这种人流的量。这是让我非常感动的。另外就是说,国外的一些艺术馆和艺术博物馆那些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席地而坐,老师就在名家大师作品跟前教他们如何欣赏艺术。第三,这些发达国家的博物馆这些人性化的服务非常到位,不光是它的展品,同时它的艺术品开发、利用本馆资源这种艺术品延伸的服务做得非常到位。
解说:中国美术馆自1963年向世人开放至今,虽然历经多次变革和发展,但门前依然是铁栏围墙、武警站岗,对此,冯远感到,铁栏杆围住的是艺术、挡住的是观众。同期:(中国美术馆馆长 冯远)
我们应该把这个铁栏杆去掉,改变这种以往这种衙门作风,好像到我这里为止,然后你开票进来,我觉得这种跟观众的心理差距就始终存在。未来的美术馆要撤去围墙,让所有的观众星期天可以在绿化带里、可以在雕塑公园里可以看一看,安静地休闲,儿童嬉戏。如果有时间你可以买张票,比较低廉的票,你可以带着孩子在美术馆看一看,在这里活动一天,甚至一天看不够第二天再来。我们也将来考虑在地面下设置一个大的餐饮、艺术品服务区等等,这都是向公众社会开放的,它不应该再建立一道观众或者民众跟艺术博物馆心理的屏障。解说:2005年7月16日,中国美术馆“二期”工程评审会议的第二天,评审工作进入也了关键阶段,评委们将要选出一个既具有现代感,又能体现民族风格、而且功能齐全的设计方案,同期:(中国美术馆馆长 冯远)
我觉得在未来的新馆落成以后,我们在管理水平上、在展览的策划、组织方面,都应该达到一些国际上大馆的水平,我觉得通过我们的努力是完全能够做得到的。另外一个就是要丰富我们的馆藏。
解说:与国外的美术博物馆相比,中国美术馆在加大收藏资金的同时,鼓励收藏家和艺术家捐赠作品,也是增加馆藏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成为大家的一个共识。同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王安)比方说收藏工作,去年李平凡先生把它1600多件藏品和他自己的作品都捐赠给了美术馆,今年刘迅先生把他1800多件藏品和他自己的作品都捐赠给国家,捐赠给了美术馆来收藏。我觉得这里面除了我们这些李平凡先生、刘迅先生爱国义举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对中国美术馆的支持、对美术事业的支持之外,跟他们对冯远先生的信任也是密不可分的。同期:(画家、收藏家 刘迅)
我决定捐赠中国美术馆,无代价的,我就跟冯远谈了次话。他说真的吗,我说真的,他不相信。我说我这人是正直的,我说到做到,所以我想,我决定把它有个很好的归宿。中国美术馆不管怎么说过去条件很不好,自从冯远做了美术馆馆长之后就往非常正规的国家美术馆道路上走,我很相信他的为人。
解说:以往的管理经验,使冯远清醒地认识到,美术馆仅仅改善硬件设施是不够的,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而对人事改革所要面临的困难,他也做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同期:(中国美术馆馆长 冯远)
我来的时候我公开说我没有三把火可以烧,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美术馆我们领导的成员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而且都意识到现有的美术馆的结构虽然一年来有了一些变化,但从长远来说,它也面临一个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问题。
人员结构的调整不仅要向社会广泛吸纳人才,引入竞争机制。还要充分发掘原有职工的潜质和才智。同期:(中国美术馆办公室主任 吴琼)
当然竞聘工作是我们改革工作的一步,是人事改革必须要走的。我们当时在写我们的讲演稿也提到,在我演讲的时候、竞职演讲的时候,冯馆长问我,“你认为中国美术馆到建成搞好的话,你第一件事情到做什么?”我说人是重要的,生产力是至关重要的,他在生产关系的契合中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人的选用是第一步。
解说:刘曦林,在中国美术馆理论研究室从事学术研究已有多年,曾撰写过《中国画与现代中国》、《蒋兆和论》等多部美术理论书籍,是中国美术界颇有影响的美术理论家。同期:(美术评论家 刘曦林)
这个时候我已经退休了将近一年了,他突然通知我,(刘曦林)你要不要回来上班?你住在哪里,我去接你去。他在做馆长期间我又被返聘回来了,返聘回来我不谈任何条件。我返聘回来了以后感觉他对学术研究还是非常重视的。
解说:7月24日下午,一辆车只装着一件作品率先开进中国美术馆,里面装着的是法国国宝级名画《跨越阿尔卑斯山的拿破仑》,这件从未离开过法国凡尔赛宫的珍品第一次到中国,是为了参加“仲夏法兰西——北京”的系列展,参展艺术品的价值和级别。都不禁让我们想起一年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同期:(中国美术馆馆长 冯远)
2002年中国美术馆改建完以后,它的展览设施、硬件条件获得了很大的改善,这一点我们中法双方工作人员在勘察场地的时候对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场地十分满意,所以我们有信心也有条件来接纳这样一个规模的展览。而且,印象派才到中国来50多件作品,规模不算大,但是正式因为它作为中法文化年交流中间一个开幕式的项目,同时由于它这个印象派这个名次在中国广大民众中间的知名度,使得中国首都的观众和全国的观众非常关注它就成了个必然。所以当我们的项目确定之后,我对这个展览的基本估价是这个展览一定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同期:(中国美术馆办公室主任 吴琼)
冯馆长曾经做过艺术司司长,当然他也是著名的文化家,他知道在什么地方展示艺术品的形象最能够吸引大众的目光,而且是在什么样的平台上、什么样的角度展示的效果最佳。他就把我们中国美术馆上了几节台阶之后那个平台就演变成在艺术司组织舞台艺术史的那么一种感觉。我曾问过他,冯馆长,你是不是要把我们台阶上的台子成舞台的样式?他就点头了。
(音乐,印象派画展花絮)字幕: “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自2004年9月10日—10月20日,短短的40天内,参观人数超过30万,相当于以前美术馆一年参观人数的总和,创造了中国美术馆参展人数的新纪录。同期:(中国美术馆馆长 冯远)
实际上中国美术馆由现在的展览功能比例结构偏大向未来的美术博物馆展览转换的过程中间加大它的长期陈列展的比例,加大美术馆策划重要展览的比例,适当压缩一些社会型的比例,和有意识地扶植一批高水准的艺术展览,这个结构的调整对中国美术馆未来转型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现在已经在忙得很多都是06、07、08年的展览,明天好戏连台,有很多国家的一些重要展览都会到中国来。解说:“仲夏法兰西——北京”系列展即将开展,冯远的事务更加繁忙,我们的采访也因他要接待一位重要的来访者而不得不再次中断。在美术馆的7楼,‘二期扩建工程’设计方案的评审,还在紧张的进行。冯远和他的同事们正在为大众构建一个新的美术博物馆而努力。解说:(冯远正在创作的镜头)
周末的下午,冯远终于有时间进行自己的绘画创作了。多年来,尽管公务繁忙,他却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美术创作。并且,他以能很好地协调这两者的关系而感到自豪。同期声:(画家冯远)
这是我多年前到西藏去了一次,拍的一些素材照片,因为他们正好是一个藏族的集会,拍了一些素材,非常的丰富,当时还想画成速写,实在来不及。我在农村长期生活过9年的时间,我一直想完成一张作品,就叫做《父老乡亲》,主要是画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和我的兄弟姐妹。解说:冯远,1952年出生在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文革初期,他的父亲被打成右派。母亲以她的坚韧维持着家里5个孩子生计,这给处在懵懂时期的冯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冯远被作为‘可以改造的对象’送到黑龙江军垦农场,开始了他9年的知青生活。同期:(画家冯远)
我们当时被认为是黑六类子女,所以外面是热火朝天的红卫兵运动、大串联,我们都是基本上与世隔绝的。但也恰恰在那种封闭的社会环境中间,因为你不可能,学校也不上课,也不用你去为人民服务,你只要老老实实待着。当时我们就在那个环境中间读了一些书,也是从那个环境中间开始爱好图画、爱好美术。
实际上这中间我参加了三次高考的,都是因为我的出身问题,院校不敢收。多少年以后,我跟上海戏剧学院的荣院长说起我当年考你们的学校你们不要我,我又见到工艺美院的院长常沙娜,我说我当年考你们的学校,专业考得挺好但是你们说不敢收我,这校长说怎么会有这样的荒唐事!当时就是不敢。
同期:(美术评论家 刘曦林)
那么知青这段生活来讲的话,可以说是蹉跎岁月,也可以说是接近人生的,对一个城市青年,进入人生的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农民的沧桑,农民的辛劳,农民的品德,都会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想这段生活来讲,对冯远能够持续地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历史、关注人的命运应该是有影响的。
解说:知青的经历是清苦的,但冯远在绘画中找到了生活乐趣。他发现画连环画,不但能发挥自己在文学和人物画方面的潜质,又能贴补一些家用。不仅如此,他对连环画的痴迷终于给他带来了机遇。同期:(画家冯远)
我从沈阳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就改一部李自成的连环画稿子,当时朱乃正先生他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副院长他在那里,然后小伙子你是爱好画画?对。那你认识周思聪卢沉?我说不认识。好,我带你去看看,他真的带我去到了周聪卢陈先生。当时,他们两夫妇也是在美术界非常受人尊敬的两位艺术家。同期:(美术评论家刘曦林)
在当时来讲,朱乃正先生和周思聪卢沉也好,那都是我们仰着看的人啊,他比我们大不了几岁,但是他是我们的老一辈艺术家,比我们大一辈的艺术家,他们有很多丰富的经验,一个艺术家他需要有自己的才能,自己的功夫,自己的修养,可能也有各种不同的机遇,塑造一个人也可能很起作用,人家自己没有准备,光遇机遇也不行,你画得很差在火车上遇到谁也不行。
解说: 1978年拨乱反正后,国家恢复了被‘文革’中断多年的高考制度。本来以为此生与大学无缘的冯远,却在一个画展上,偶然遇到了一位对他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同期:(画家冯远)
当时是我在辽宁省美术创作办公室工作,当时改革开放第一个对外文化交流展览是个法国十九世纪农村风情展,所以说法国冥冥中有一些特殊的关联,就是那个展览当时在北京展出、在上海展出,很偶然地见到我们老师,我的研究生导师方增先,有人说方增先是大画家,你可以去跟他讨教讨教。
作为一个下乡知青,实际上纯粹就是一个业余美术爱好,我就带了我当时画的一些画就去见我老师,当时我老师看了以后半天没说话,他说你没上学?我说我没上学,因为家庭的变故。当时我已经26岁了,我以为这辈子大学跟我无缘。他说你上研究生呢,说实在的,我都不懂研究生是什么东西,后来他说你想不想上学。这是一个梦想嘛,我说当然想了,而且又是在杭州这样一所学府,当时浙江美院名声是非常大的,后来他说你这样吧,回去你该干什么干什么,我来跟校方反映一下,看看能不能让你来参加考试。
解说:不久之后,冯远收到了浙江美术学院的复试通知书,这对于连高中都没有上过的冯远来说,无疑是个惊喜。冯远没有辜负恩师的厚望,最终以出色的成绩被浙江美院破格录取。在攻读研究生期间,他更是抓紧一切时间全方位补课,文学、音乐、历史、地理,他的生活基本上是画室、图书馆、宿舍和食堂这四点一线,他的努力在毕业作品中得以体现。同期:(画家冯远)
毕业创作画的是长城,我觉得修筑长城是一个劳动人民来推动历史前进的主题。人想改变自身的命运,但是这个命运是被一个更大的力量主宰着,作为中国画人物画的研究生,我是第一张完整的创作,也是在全国青年美展上获银奖的作品,这件作品的获奖实际上也改变了我后来我几十年,我就留在学校担任老师,才就有后来我的讲师,担任教务处长、教研室主任,然后当到学院的副院长这样一个经过。
解说: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的唐勇力,早年也曾在浙江美术学院任教。冯远当年的执教理念和生活经历,也给这位同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期:(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唐勇力)
好象秋天是什么时间,我信箱里有一份通知,这个通知写的就是为了中国画的教学,希望老师们能够每人挑一幅自己的写生作品,作为今后系里留下的一个参考。冯远当教学部主任的时候,为国画系就是说积累了很多的老师的写生作品,可以说给国画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同期:(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唐勇力)
那种老式的杭州,就是说南方老式杭州的那种两层木板楼,都是地板的是木板,上头一踩下面就感觉木板都在动,是那样老的木板楼两层,而且是筒子楼,他是住在楼下,我在楼上,而且我每天上楼的时候,都在他的门口窗台前路过。其实多年年来我们大概楼上楼下住了应该有5、6年的时间,这5、6年的时间每天从门口过的时候,都看到冯远在屋子里面亮着灯,不是写就是画。
解说:80年代中期,在刚刚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很多青年艺术家对西方的现代文化,以及一些艺术观念等都充满了兴趣,冯远作为这些青年中的一员,也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方面做了一些大胆尝试。同期:(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唐勇力)
86年还是87年这两年里面,他还搞了一个个展,这个个展里面能够看出来冯远的思维是非常活跃,而且吸收了云南民间的发展艺术,创作了一些现代艺术的作品。
同期:(画家 冯远)
然后在90年代初,也是你看到的那张“屈赋词义”是我画得一个中国人的代表,我选来选去最后选择了屈原,一个长城一个黄河一个人的形象代表,这三件作品完成以后,我基本把人在不断的改变自身命运,又被命运所主宰的这样一个永恒的一个主题,抗争与被支配主宰的这样一个关系,包括你现在看到的一系列作品,我都在试图挖掘一个人的精神,大写的人的形象。
解说: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冯远不论在表现历史,还是关注现实,均着眼于艺术与社会、与人生的关系,着眼于艺术自身的探索。同期:(美术评论家 刘曦林)《虚拟都市病态》,就是说不是画的一个具体的人,只有一个头像,那么,这种语言是素描式的,用这种把素描转换为笔墨,那么去塑造人物去,是不是?那么,另外一种就是说呢,它有一些现代的构成方式,四组并列,四条,是吧!每个人里面,每一条里面画四个人物,另外,都提着写提款,虚拟都市,虚拟都市病态,虚拟都市,它是一种重复,这就是一种现代造型艺术格式,中国古代的提拔是不这样做的。同期:(画家 冯远)
艺术家经历了一个阶段,就像一个蝉蜕一样,他最终要找到一个最适合你自己,你的观念,你的个性,你的艺术风格,你的理想追求,你最终要回到这条路上,就像歌德说过一个人无论他想把自己改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但他最终还是顺着自己的天性在发展着在变化着 这个天性是我的审美趣味,我对艺术的价值理念,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决定我对事实般的东西,交响音乐般东西,始终存在着一个情节。字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对于艺术的神往和探求贯穿了我二十多年的生活„这里展示的作品„是我创作实践历程中一次次蝉蜕的写照。——摘自冯远《东窗笔录》)同期:(著名画家 冯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说我理想的美人她在水中央,我要绕道而行,道阻且长,我要直线跨过水,涉过水去追她,她始终跟我保持一种距离,这是我理想中的一个美人。艺术也是这样的,我想艺术家从事艺术创造的道理也是同样的,不管他达到一个什么样阶段的峰巅 到了这坐山峰顶的时候,他肯定有发现他的理想在另外一个更加高远的山头上。
《冯志远》观后感 篇四
《冯志远》观后感
今天,学校**我们观看电影《冯志远》。观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受益匪浅。
这部影片讲的是1958年,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的冯志远,辞别了新婚的妻子,丢下了一岁多的。孩子,离开了上海优越的工作环境,来到宁夏鸣沙中学任教,四十年来,培养出一万多名优秀学生,而自己却双目失明的感人事迹。透过银幕上冯志远点点滴滴的育人事迹,一个爱岗区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展现在了我的眼前,令我激动,催我沉思……
他的行为十分让我感动。冯志远老师为了教贫困山区的学生,离开了上海优越的工作环境,离开了他的亲人,一去就是四十年,观后感《观《冯志远》有感作文》。这四十年内,他不计个人得失,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孩子们,关心着孩子们,让他们在缺乏物质条件的山区下健康地成长,尽可能地接受教育。为此,他的眼睛因时常劳累不能休息而双目失明。他为山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可见他是一位如此负责任的教师啊!
我们与冯志远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他对待工作是多么认真、仔细。而我们对待学习,却是马马虎虎,连冯志远老师的百分之一都不够。我们要向冯志远学习,学习他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对象,以自己深入的研究带动深入的思考,把教书育人提升到科研的高度。片中冯志远老师精心设计的《海燕》一课,让那些沙漠里的孩子们第一次体会到了大海,那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深深地震撼着孩子们的心,使他们的精神受到了洗礼,这个场面不就是教书育人的写照吗?
冯志远未放弃追逐他的梦,虽然他已经退休,课室里的每一块粉笔,每张桌子都留下岁月的痕迹。我终于体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冯志远 篇五
《冯志远》观后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
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冯志远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学生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四十年如一日,默默的为学生耕耘着„„
1958年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满载着上海支援宁夏文教大队的列车缓缓地驶离了上海站。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工作已经有五个年头的二十八岁的冯志远辞别了新婚的妻子与温暖的小家,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妻子送给他的二胡,踏上了西去的征途。就因为对教育事业的爱,他响应国家支持边疆教育事业的号召。可能会有人说他太无情了,不,我想说在他心中,有对上海的牵挂,有对幸福的向往,更有对妻子的不舍,但更多的是,对祖国以及教育事业的热爱,而且胜过爱自己呀,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冯老师支教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的一所中学,一年后又主动转到更偏远的关帝中学任教。作为关帝中学教师队伍中唯一的一名大学毕业生,冯老师一口气教了语文、历史、地理、俄语4个科目,从早到晚不停地上课,和学生们一起挤学生宿舍,吃学生食堂。由于关帝中学的学生们都是农民子弟,生活都很困难,他就从工资里拿出钱来,给学生们买书和学习用品,剩下的钱再寄回家里,常年不换新衣服。冯老师把祖国的需要当作个人的需要,把自己的事业和人生价值与国家的发展建设联系在一起。他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诠释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的深刻内涵。
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一种人格叫万世师表;有一种经历叫无悔人生;有 一种情怀叫鞠躬尽瘁”,冯老师的执著追求和高尚品德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我们。他把“师魂”渗透在教学工作的细节中,把希望与梦想寄托在了教书育人中。冯老师献身教育的崇高品德、执著追求的精神风范、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不计得失的无私情怀正是当代教师应该敬仰和学习的。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时刻以冯志远同志为镜子,检查反省自身的不足,寻找差距,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努力去做一个对得起社会,对得起教育事业,对得起家长学生,对得起自己的人民教师!作为一名师范生,将来可能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虽然不能再像冯老师那般处于艰苦的条件,但是我们一定要有冯老师那样献身于祖国教育事业的精神。冯老师深深的感动了我,这样的老师值得我们为之落泪,向冯老师学习。
冯老师,我们的好老师。
在他的悉心教育下,他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其中还有数位专家教授,我想他们也是被冯老师感染了吧。冯老师正是用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感动了所有的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冯老师的人生写照。
正因为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事业,都奉献给了学生,所以,作为丈夫和父亲,他又是极为不称职。他一年只有两次探亲的机会,为了学生,他还会悄悄把妻子发来的“儿子病重,请速归”的加急电报藏起来,继续给学生上课,直到学生参加完考试才急匆匆往家赶。冯老师的伟大更在于在他背后有一个比他还要伟大的妻子,正因为有她对家庭承担了双重责任,冯老师才能有精力全部贡献给教育事业。
中国教育事业如果有更多像冯老师这样的老师,我们的祖国会不兴旺发达吗?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电影《冯致远》就是最好的诠释。具有四十七年教龄的教师冯致远支援西部基层教育事业43年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示了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恪守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是一部加强师德教育的优秀选材。是那么的朴实、简单。那份教师崇高的职业精神让无数观众为之感动。
在镜片中,冯致远并没有多少在讲台教学的职业镜头,更多的是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和理解,甚至在失明后帮困难的学生卖红枣。老师固然可以教会我们知识,但是更重要的事教会我们课本上没有的,受益终身的道理。
冯致远是一个以身作则的老师,他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了所有的学生,让他们懂得感恩,懂得回报,还懂得更多的、更多„
教师,就是应该具有这样的职业操守。无论在讲台上、讲台下。教师更应该学会潜移默化地教导学生,而这些受到影响的品德、思想不是任何知识可以弥补的。
冯志远 篇六
《冯志远》观后感
中至镇中心小学 胡焕明
看过了电影《冯志远》我才深深的了解了什么叫做辛勤的园丁,才懂得了什么叫做蜡烛成灰泪始干。作为一名教师的我,被深深的震撼了!
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冯志远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学生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四十年如一日,默默的为学生耕耘着。1958年,冯志远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去到我国西部偏远贫困山区支教,新婚一年,选择离别,难道就没有眷恋?不!在他的心中,有对上海的牵挂,有对幸福的依恋,更有对妻子的不舍,但更多的则是爱祖国,甚至爱祖国胜于爱自己呀!要知道响应祖国的号召就是冯志远的毕生理想啊!
一个来自大城市的年轻人,从此以后就把他的满腔热情和毕生精力都奉献在这荒凉的沙漠中……艰苦的工作条件是我们难以想像的,但是冯志远却在这里整整工作了42个年头!把他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宁夏的教育事业!
尤其令人感叹的是冯志远由于长期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眼睛严重受损,最后双目失明。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冯老师仍然让学生搀扶着,坚持给学生上课!他爱生如子,那暖暖的师生情,烫慰我们每个人的心。
在他的心目中,宁夏的学生就是最重要的!
年界70的冯志远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讲台,离开他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宁夏时。大街上满是送行的人群,主题曲《遗爱》在耳边一直清晰,歌声中,我是越发渺小。
深受感动的我泪水一次一次的夺眶而出,我控制不住自己!
冯志远是一个很平凡的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四十多年,不求任何回报,不求任何名利。他只是一个平凡人,和世人一样有血有肉;是的,他只是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领悟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意义。
“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的事迹让每一个观众坚信他真的把教育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在执行。有人告诉我像冯志远这样的人在如今的西部有很多!我想:正是由于有千千万万像冯志远一样的老师,才支撑起西部教育的一片天空!
看完影片,我又看了看有关冯志远的相关的报道,冯志远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乃至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他所执着热爱的教育事业。在他双目失明无法走上三尺讲台之后,仍然坚持在学生们的搀扶下为学生授课,他所教过的学生有一万多人,可谓桃李满天下。这种忠于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爱生如子执着追求的精神,令人感动,真的是感动,也许他的事迹如今还鲜为人知,也许他的事迹还没能感动中国!但是这个大漠里的老师!是真真正正的感动了我!可能他将影响我往后的一生那么长久……
老师,一个多么神圣而又伟大的字眼?一个影响着多少学子毕生前途的职业?冯志远用他的一生谱写了一篇最为平凡,但却极为感人的执教生涯,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千千万万学生,老师的一个典范,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典范。
看罢影片和相关报道,除了感动,还有些许惭愧!我也是一名教师,为自己一遇到困难就有畏难情绪而惭愧,为工作稍微多点就喊累惭愧……冯志远像盏明灯,他告诉我什么叫奉献,什么叫献身教育事业,什么叫真正的教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将以冯志远老师为楷模,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尊重和热爱学生,将教育教学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冯志远》观后感 篇七
电影《冯志远》讲述的是盲人教师冯志远40余载坚守讲台的感人故事。冯志远教师支教边疆,舍弃妻子与儿子,只身在外地教书。故事感人至深,在此,我想谈一点我自己的感受。
冯老师抛家舍业,扎根边疆,与黄沙为伴,与艰苦为伍,在一片浩瀚的黄沙上用自己一生的默默付出为自己学生的人生中开辟出了片片绿洲。古人云:大爱无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冯老师把边疆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化成照亮童心的红烛,照亮了那一颗颗会发光的星星。《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只是范仲淹的内心呼唤,更是冯志远老师人生的真实写照与至高追求。当冯老师白发坐在桌前,他是否还记得那个叫张建华的孩子“我要上学呢”的渴求,是否记得调动工作前夜孩子们含泪捧着的煤油灯,是否记得自己慷慨激昂地指挥同学们朗诵《海燕》……我想,在讲台上的冯志远老师是幸福的,和学生在一起的冯志远老师的是幸福的。
但是,冯老师退休前也曾说到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在家庭方面,冯志远老师是极其不幸福的。可能会有人说,为了大爱,冯老师只能舍弃小爱;为了大家,冯老师只能舍弃小家。可是我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本来就是要带给别人幸福,教会别人幸福。我们能要求所有的教师为了学生的人生幸福从而放弃自己全部的幸福与生活么?这是否意味着所有的`教师只有放弃了自己的幸福才配叫做好教师呢?
很多人将好教师定义为一心为公,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诚然这样的教师确实担得起“人民教师”这四个字,但他们在将自己完全为国家付出时,对自己的家人是不负责任的。而且,冯老师40余载没有家人的陪伴,少有感受家庭的温暖,直到退休之后仍旧不得妻儿理解,心中充满愧疚。让这样鞠躬尽瘁,为国家教育事业奉献
《冯志远》观后感 篇八
看过了电影《冯志远》我才深深的了解了什么叫做辛勤的园丁,才懂得了什么叫做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一名教师的我,被深深的震撼了!
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冯志远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学生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四十年如一日,默默的为学生耕耘着。
1958年,冯志远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去到我国西部偏远贫困山区支教,新婚一年,选取离别,难道就没有眷恋?不!在他的心中,有对上海的牵挂,有对幸福的依恋,更有对妻子的不舍,但更多的则是爱祖国,甚至爱祖国胜于爱自己呀!要知道响应祖国的号召就是冯志远的毕生理想啊!
一个来自大城市的年轻人,从此以后就把他的满腔热情和毕生精力都奉献在这荒凉的沙漠中……艰苦的工作条件是我们难以想像的,但是冯志远却在那里整整工作了42个年头!把他人生最完美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宁夏的教育事业!
尤其令人感叹的是冯志远由于长期在**的条件下工作,眼睛严重受损,最后双目失明。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冯老师仍然让学生搀扶着,坚持给学生上课!他爱生如子,那暖暖的师生情,烫慰我们每个人的心。
在他的心目中,宁夏的学生就是最重要的!
年界70的冯志远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讲台,离开他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宁夏时。大街上满是送行的人群,主题曲《遗爱》在耳边一向清晰,歌声中,我是越发渺小。
深受感动的我泪水一次一次的夺眶而出,我**不住自己!
冯志远是一个很*凡的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四十多年,不求任何回报,不求任何**。他只是一个*凡人,和世人一样有血有肉;是的,他只是在一个*凡的岗位上领悟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好处。
“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的事迹让每一个观众坚信他真的把教育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在执行。有人告诉我像冯志远这样的人在如今的西部有很多!我想:正是由于有千千万万像冯志远一样的老师,才支撑起西部教育的一片天空!
师者,冯志远 篇九
师者,冯志远
当张嘉译演绎的冯志远在独居的房子里,抚摸着收音机,听着里面对他事迹的报道,手指摸索着将自制沙漏缓缓挪到自己耳边的时候,他的眼前似乎又浮现出在宁夏的四十二年。四十二年西部风沙在他脸上留下深深沟壑,四十二年的日出日落带走了他最美好的年华。他后悔过吗?一定没有。因为此刻,他带着满心的欣慰和踏实,坐在安静的小房间里,听着录音机里清脆的声音,讲述他留在宁夏的四十二年的光阴与爱。
有时候我想,什么是大爱?也许没有什么“大爱”,大的是人心,是责任心,是天性的善良与厚重的责任感。责任感源于一颗正直和理智的心。很多时候,冯志远不想回上海吗?不想见到妻儿吗?但是他更想看着这些贫穷的孩子,在他的带领和帮助下,识字读书,走出沙漠,走上一条不同于父辈的光明道路。上海大城市,有很多教师,但遥远的西部宁夏这里,缺一个担当起重任的教师。以自己微薄之力,去改变别人的人生轨迹,让他们脱离贫苦与蒙昧,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啊,一个充满正直和理智的灵魂会在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刻作出最准确的的衡量和最利人的选择,这样的人,他不需要功名利禄,巨大的成就感就是生活给他最好的报答。按照我的理解,冯老师是带着“苦一个不算什么,耽误孩子一生却会使我不能原谅自己”与“我不能离开,没有我学生们怎么办”的信念留在宁夏,而不是我们空谈的“我们要奉献自己„„”之类云云。
再看冯老师的教学手段。一个人空有一腔爱学生的心,却没有好的教学与沟通手段,当然不能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冯老师有太多值得我们注意和借鉴的东西。比如面对孩子的逃课偷偷烤东西,他拿出自己的口粮给学生吃,然后温和又严肃地为他们补课,整个过程中,并无半句语言批评,却让学生深深感到了愧疚与感激。比如教学生高尔基的《海燕》时,创造条件带学生走进文章场景,增强学生对文章内思想感情的理解。学生退学了,他找到学生家里做思想工作。这本是很普通的事情,影片中简单带过。其实作为一个教师与家长交谈沟通,同样是需要下工夫的。
爱,温和的爱,影片中他面对学生的眼神,与学生对话的语气,他对事对人的耐心,都让我想起一个比较俗套的比喻:如坐春风。是的,真正属于教师的爱是如春风般温和的,如细雨般滋润的,一点点渗进那些孩子们正在成长的内心。
他是一个令学生拥戴的教师,还在于他的博学与细心。他初入宁夏时,一个人一口气呆了四门课,语文、历史、地理、俄语。并且俄语是他为孩子们新开的课程。原来一个人的精力是那么有弹性,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的时候,看着多么难的事情似乎都能完成。乡村没有钟表,他就自制了沙漏来计时。试想一下,一个老师,他学识渊博,课堂活跃,他待人温和,宽严并济,能说得动顽固的家长,能发明“沙漏”这种小东西来计时,让孩子在学习中张弛有度,能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研究“石蜡灯”,另外他在日常生活中行得正,走得直,有自己的处事原则。这样的老师,孩子怎么会不敬仰,不喜欢?家长更是对他净重有加。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具备这样完善的人格与过强能力的老师才是一个出色的教师。
让人敬佩的远远不止这些。最让人敬佩的,是他失明后坚持任教。当他的眼睛面临失明时,让他停下教学,回上海静养?自知眼睛已经治不好的他不可能同意。正如前文所说,一个充满正直和理智的灵魂会在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刻作出最准确的的衡量和最利人的选择,他选择放弃对眼睛的治疗,选择把最后的光明都留给孩子,留给宁夏这片急需教育滋养的土地。眼睛,对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如果冯老师不是这样一个坚定负责,对学生割舍不下的人,他也许早就回到上海清清静静好好养着自己的眼睛去了。后来读完冯志远的真实材料才知道,冯老师于55岁为学生上课时失明,后来坚持又做了5年的盲人教师,直至60岁退休。五年的盲人教师是怎么当的呢?他凭着记忆为学生讲历史课。以说评书的方式教学生历史,他的历史课也成了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看到这里也受启发。现在,太多课堂成了“应试课堂”,使许多本来趣味盎然的课程变得枯燥无
味。我们能否从冯老师的“评书讲课法”中得到某些启发呢?
看完影片,又读完一系列材料,我的眼睛湿润了,肃然起敬——师者,冯志远!最近,我们都在谈梦想。遥想当年,年轻的冯老师,也一定带着最诚挚的梦想,远离妻子,奔赴宁夏,一腔热血教书育人,甚至在双目失明之后,也不想放弃去圆满自己的梦想。一个教了一辈子书的人,到最后,教书已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当人老了,他回忆自己一生时,回忆的主体就是那一群群如今已走向社会各地孩子吧,回忆的感受也满满的都是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激昂或悲喜吧,那么多回忆,充实也踏实,心酸也欣慰。他也一定一次次梦回宁夏,因为那是他的生命燃烧得最辉煌的地方。
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对孩子和社会来说,是一个太重要的角色。他日我若为人师者,愿如冯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