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本文是漂亮的编辑给大家整理的孤独六讲读后感【精彩9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孤独六讲读后感 篇一
蒋勋《孤独六讲》,本以为是一本可以静心品读的心灵之书,读来有些失望。第一讲情欲孤独尚可,能真正激起共鸣碰撞思维的东西少了。就如鸭子游泳,偶尔能潜入水下,深入下去,但基本都是浮在水面上,慢慢悠悠晃荡。不是说没有可取处,只是距离内心的期望值低了些。
孤独是每个人都有的状态,是任何人避免不了的,直面自己就难免会有孤独感,甚至寂寞。当你被孤独感驱使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却是最焦虑最孤独的。我们总是惧怕孤独,因为总是将孤独错以为就是寂寞,孤独是一种状态,是直面自我和内心的状态,它不是贬义的,更不是灾难。在我们青少年时,我们对孤独是那么的渴望,逃离父母、逃离家庭,渴望有自己的一个独立小空间,自言自语,自唱自听,自我幻想,孤芳自赏,都是一种美好和渴望。
而我们从小所欠缺的恰恰是自我和孤独的状态。因为儒家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无远弗届。儒家文化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上的,强调的是群体,歌颂群体文化,打压偏离所谓中心道德的独特个体,中庸就是实证。对个体的独立和特立独行坚决压制,这些影响已深入我们的骨肉。从小父母最怕的就是孩子不在集体意识范畴内,遇到有偏离的行为,立即棍棒打回,耳朵揪回。慢慢长大,每个人都知道了枪打出头鸟的道理,随波逐流。而孤独感的探讨,一定要回到自身的,孤独感是我们所受教的一种道德意识体现,群体的道德意识往往会变成对他人的指责,看看现在网上的语言暴力和道德绑架就明了了。“生命力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孤独六讲读后感 篇二
最近总是面对焦虑,孤独,看了这个题目,忽然发现原来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我一直想写出我这段时间不安的情绪,可是太乱了,我几乎无法思考,更别说表达了。去豆瓣转了转,发现这篇书评,或者说是感想,似乎是开窍了,应该学会孤独,耐得住寂寞。为了在我孤独的时候记住它,我把它转了过来,红色的字是产生共鸣的点:
蒋勋说,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教我高中数学的韩老师时常教导我们:要想出人头地,就得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二者观点实有相通之处,那就是提倡为了达到个人成功或建立独立人格,我们应适时保持孤独并享受彼时的状态。
离开校园已经半年有余,感到孤独的时刻也与日俱增,时常思索个中缘由。是因为告别宿舍生活?可我并未离群索居;是情感生活巨大的失落带来的连锁反应?其实心理上早就接受了失败的命运;是长期漂泊的匆忙和心累?不出差难道就不孤独了么。
思来想去,突然开窍,“罪魁祸首”原来就是内心越来越强烈的焦虑感。想换份工作,暂时又无能为力;想好好布置一个温馨的家,又赶上房价暴涨;想对自己喜欢的人好一辈子,却发现越来越没有去爱的力气。
那就活得洒脱点吧,将焦虑抛于脑后!几番挣扎后发现,只有没心没肺的人才能做到如此。种种焦虑,是因为欲望与现实的差距,剧烈博弈带来的心态浮沉。天平偏向焦虑和失落,孤独就该登场了。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选择了现在的生活。好了,既然是人生如此,那就继续下去吧。
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先从力所能及的思维孤独开始吧。想起中学时期对社会知识和未知世界的如饥似渴,深夜的书房,捧着大部头汲取养分、不停反刍探索的劲头,已是丧失多年了。重拾一下这种美妙的感觉,深呼吸、泡壶茶,平心静气思考糟糕的本命年后人生该如何。
既然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那就好好享受学习的乐趣,别去考虑学分。
人类一孤独,上帝就发笑。呃,就让丫笑去吧。
孤独六讲读后感 篇三
正如作者开篇所讲“这是一个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也是诱发我想要探索孤独本质的一件事,是一年前,我和我前男友的一次分别,他坐在小区的花坛上,我笑着和他告别,他却告诉我,“我很孤独”。
我当时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只知道他一个人背着黑色书包坐在花圃中央,身影确实有点寂寞。然后我就离开了。
到后来我渐渐明白了这样一种感觉,孤独,你说不上来,无法倾诉,它可以出现在你一天的任何时候,在你一个人与自己相处的时候,在你孤单的时候,在你和别人聊天的时候,甚至在你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让你无处遁形。
但是也许,孤独就是人生的另一个本质,我们生来孤独,却一直在避免孤独。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孤独的感官,孤独的感受,以及他所理解的六种孤独。然而在回答我的问题上,看完了整本书,我却没能找到一个特别合理的答案,唯一能够坦白说的就是“孤独是生命的本质。”这六讲,或许是阐述了孤独的现状,孤独的思考,孤独的体现,孤独的表现,但是也如文章形容孤独一样“破碎而又不完整”。
我看到了你的孤独,你却不能道出我所理解的孤独。
孤独六讲读后感 篇四
谈及孤独,很多人总会说:“我很孤独”,却很少有人懂得孤独的真正含义。若是考究起来,孤独竟然可以是一种文化,对比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不同,孤独的含义也不尽相同。有趣的是,西方文化追溯到远古,孤独竟然是从“太阳”、“唯一”等词语发展而来。从古至今,分析“孤独”二字的人不在少数,其中讲的最为清楚的莫过于蒋勋。
《孤独六讲》是美学大师蒋勋的经典代表作。蒋勋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从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暴力六个面向阐释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蒋勋创造了孤独美学,也可以说: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孤独六讲》十年前曾出版过,如今再版,蒋勋还为本书亲自作序——“做完整的自己”,与读者再谈生命个体的孤独与完整。这个版本,不仅扩充了书的内容,书的装帧也变得更为唯美,这本书本身就带给人美的享受。
孤独六讲读后感 篇五
孤独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普遍的群体症候。说到这里,不免有人要反问,孤独又不是当代人的“特产”,它是人类永恒面对的命题。这当然不错,只不过古人厉害的地方是:他们并不恐惧孤独,并有能力把孤独变为生命充盈圆满的体验。相较之,我们反而显得更孬,一独处就空虚,一空虚就寂寞,一寂寞就找热闹。结果,热闹终究是他人的,自己没半点解脱。蒋勋先生说得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孤独六讲》的重新修订,也让我再读这部“解惑”之作,不免又有新况味。蒋勋先生写出了一部“常读常新”的“代表作”,时间和再版已经说明读者的肯定。这并非一句恭维话,而是一句大实话。蒋勋的可贵在于,他没把讲稿写成“人生课”,没谈不疼不痒的鸡汤心得,不做居高临下的人生导师。在书中,他完全是个“知心人”,就像围炉而坐,促膝长谈的长者。既谈古今中西,又说切己故事,把生活灌注在理论里,用体验描述美学观。
这种风格即是蒋勋的招牌,无论是细说《红楼梦》,还是孤独“六讲”,他都能以最浅易的语言呈现一种“生活的美学”。说他是生活的艺术家,并不为过。然而,蒋勋的“孤独”到底是何种意义上的孤独?是鳏寡孤独的生活惨兮兮?还是单身男女的情感荒芜?抑或是无人理解的离群索居?可能这些不过是孤独的表象,它们都是“被决定的孤独”。蒋勋想谈的则是“自我选择的孤独”。这种分别在于,后者能把孤独变为生命的崇高、华贵与圆满。换言之,蒋勋把孤独变为美学。
在我看来,它的实质就是一种体验哲学、生存技艺、自我省思和独处艺术。只不过,我会反思,享受孤独到底是一种苦中作乐,还是无可奈何的聊以自我安慰?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喜欢独处的人,不是野兽,就是圣贤。圣贤没有多少,大多还是庸众。蒋勋或许忽略了一个问题:孤独对于自我而言常常是痛苦,美感和意义往往是他人“觉得”,然后赋予的。这就像你吃了一头大蒜,香了你自己,却熏到了别人。自我和他人的感受往往并不一致。
蒋勋把孤独作为审美对象,痛苦使审美过程变得延缓、细腻、艰涩,从而让美感更为强烈持久。这很有道理,“自我选择的”孤独者把自己活成了“艺术品”,他的孤独体验就是“艺术性”。换言之,每一个孤独者都像一个受虐者,只要痛苦能使他们特立独行――超脱世俗道统,反抗社会规训,质疑群体思维,张扬个体价值,一切忍耐就是值得的。
《孤独六讲》可以视为对孤独的一次分类讨论。其中,情欲孤独乃是全书枢要,也是作者用力最大的一章。原因很简单,它是最源初的孤独,既涉及肉体结合的原欲冲动,又充满情感联结的精神认同。没有人能跳脱情欲,就像不能逃离生死的宿命。面对情欲,我们需要私密空间,私人体验。然而,儒家看重社会伦理的群体文化严重压抑了个体价值的觉醒,倾轧了私人空间的存在。我很佩服,蒋勋反思文化传统的力度,锐利且狠重。他会启发你,所谓的“规训社会”并不是西方现代的发明,早在儒家思想成了儒教道统时,差异化的个体就已被改造成整齐、划一的无意识群体。
蒋勋所提到的孤独者(如庄子、竹林七贤、鲁迅等),都有一个奇妙特点,就是生逢乱世。也就是说,只有大一统的群体文化,伦理道德发生松动裂隙时,才能生出几个孤独者,彰显一丝个体价值。情欲孤独之所以迷人,因为它是人性的真实表露,不是道貌岸然的表演。从《红楼梦》里宝玉的梦遗,《金瓶梅》里欲望的展览;青春期性意识的唤起,母亲对孩子的隐私剥夺……蒋勋触及了不愿言说的孤独感:它是内心的独白,自我的镜像。因为,再亲近的人也无法真正理解。正如卡夫卡笔下的甲虫,失掉母亲的同情;加缪的局外人,服丧时哭不出来,还忙着做爱。即使看似巅峰的彼此满足过后,男女双方也会陷入陌生、失落与空虚。
从而,我们会诉诸语言沟通、思维探索、伦理联结、革命改造和暴力疏解。不幸的是,这些手段对孤独于事无补,反而生成了新的孤独。语言孤独其实就是上帝许给人类的“巴别塔”,所谓对话不过都是独白,自以为是的理解其实不过是误解。革命者的乌托邦往往现世难以完成,受到世俗者的嘲笑白眼。在一个不思考的社会里,思考者成了最大的笑话。当道德把每个人的暴力冲动压抑起来时,表面看是文明的进步,实际上也是野性的丧失、驯化和奴役。
“孤独的同义词是出走,从群体、类别、规范里走出去,需要对自我很诚实,也需要非常大的勇气才能走到群众外围,回看自身处境”。蒋勋此言说出了孤独的意义所在:那就是追求生命的层次感、异在感和丰富性,不要畏惧成为少数者。但是,孤独时时都有惨烈代价,它意味着你永远是另类边缘、被改造的异端。《孤独六讲》给我们的教谕是:当你没勇气特立独行时,也可以感知内省独处的审美之维。因为,蒋勋让孤独成了一种态度和趣味,它不再是激烈对立的言行。
孤独六讲读后感 篇六
蒋勋说:“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沈从文说的更直白:“孤独可以生长东西。”沈没有过仔细的说解。蒋勋这本《孤独六讲》可以说是为孤独作传,带读者体味古今中外的孤独。
蒋勋的文字是造境的文字。他从传统谈起,直到现实以及文学,孤独无论夹杂的是情欲、语言、革命、暴力、思维、伦理,都是蒋勋体悟的孤独,有种画面萦绕你的脑海:就像蒋勋端着杯茶,徐徐在讲,语调和缓,偶尔叹息,余音袅袅,屋子里静的仿佛洒下的月光,清冷可奏,空气中满是闲散满足的气氛。清茶一杯,淡绿盈盈,舌尖上品一抹馨香,丝丝络络,人处于一种静谧的状态。如同蒋勋所说的,“他的孤独是可懂与不懂之间,也许无人聆听,却陪伴我度过自负的孤独岁月。”孤独总是琢磨不透的,既亲近又疏离。
蒋勋的孤独根子里还是文学的孤独,如若不然,他为何举那么多文学的例子来说解孤独。或者说他骨子里读的是孤独的文学。孤和独总是那样细脚伶仃的引人怜悯,擅长中庸之道的国人是不好意思放它们出来的,只在角落里隐隐的,默默的,舐着,玩味。这些情感总有些共同之处,少年时的蒋勋读了《红楼梦》《简爱》来转移他的情欲化而为孤独。用沈从文的话说则是,读了一点书,使自己又孤独了一点,少有说话的人了。这个时候,这个沉默的大多数,显然是自足的,并不全然是引人怜惜。
文中有一处例子显然蒋勋弄错了。“啸是极其孤独的一个字,后来保留在武侠小说《啸傲江湖》中,但后人都以谐音字讹传为‘笑傲江湖’,不复见从心底嘶叫呐喊出的悲愤和傲气。”想来蒋勋是没有看过《笑傲江湖》的,金庸志不在讲述悲愤和傲气,而是用一点平淡心行走江湖,无所求欲,无所企盼,洒脱自由,令狐冲是要笑对江湖的。需要啸对江湖的,明显不是令狐冲,而是杨过仁兄了。笑傲中人物从以往以家国为务的金庸侠客又进一步接近一个现代人的情感了,少了那么一点刻意,境界全开。令狐冲有蒋勋笔下现代意义的孤独,身在闹市能保持自己的这么个人,杨过不同,总有点云空未必空的意思,所以设个活死人墓圈着他,他的爱人也被金庸拿来开玩笑,欲洁何曾洁。他需要啸一啸,满腔孤愤,无处化凄凉,“我的心爱在南海,她不回来,她不回来”令狐冲喝着猴酒,赌赌也就是了。即便爱人看不起我,又如何?令狐可以为了小师妹做任何事,但他的心性小师妹完全驾驭不了。岳灵珊不喜,理所当然。闲话少叙,说回孤独,蒋勋的孤独是现代人的,学者作家的,他和沈从文笔下那些兵士、妓女的孤独全然不同,蒋是柔和的,沈笔下的是热烈的,沈的孤独分明是急流中卷走不忘交代欠几文钱的水手,以及等着那水手下行的白齿秀腰肿奶妇人。
“其实人类的本质或许是——孤独。”孤独在我们的传统常常是贬义,有歌唱到:“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多少离群索居只为心中富足。其实孤独又如何,孤独就像静室里听针掉落的声音,你总会发现些不一样的自己,离心更近。如果给孤独作幅画,我希望是蒋勋的这段描述:“我想在一个城市的角落孤独坐着,看人来人往,看忙碌于生活中的众生,有片刻孤独,坐下来,为自己泡一杯茶,为自己按摩一下疲倦的肩膀,跟自己在一起,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做自己的朋友,更爱自己一点。”
孤独六讲读后感 篇七
美学大师蒋勋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从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暴力六个面向阐释孤独美学,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可以说,蒋勋在本书中,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人是装在容器里的。动物。怎能不孤独。车子房子城市国家地球是容器。正义道德善良怜悯爱情是容器。躯体是容器。思想也是容器。空间的穿透是毁灭性的。很少有人甘愿飞蛾扑火。有的容器密不透风。有的容器有门窗烟囱地道。要进入另一个容器,必须出走。每一次出走,都冒着走不回来。
还行,但真正能够碰撞思维的点不多,虽说是一本应当静心品读的书,但写到几近深入的时候又顿时浮了出来,需要深入的细节稍显平淡了。举例多于自我阐述,比较牵强。却赞同作者所阐述的,孤独无人能幸免。孤独是一种状态,是直面自己的时候产生的东西,与周围人数关系不会很大,更不属于寂寞的一种。但孤独感,却几乎等同于寂寞了。如果内心强。
孤独六讲读后感 篇八
从照片看,蒋勋老师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淡淡的微笑,你想去探究这样人他的内心世界,他的那个孤独的自我是什么样子的。
蒋勋老师说,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己在一起。我理解是一种向内的自我探索,自我意识的解放。这种孤独,少了中华文化中谈到这个词的固定印象,它不是荒凉,不是悲悯。如果一个人,在照镜子,它多了一丝从容,一丝平静。汪涵曾主持节目时候说过“深入浅出”这个词。对我触动明显。深入,是更加深入向内探究自我,了解自我,宽容自我,释放自我的过程,我认为某些程度如同这个“孤独”。所谓此孤独非彼孤独也。蒋勋老师书中六讲包括情欲孤独、预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和伦理孤独。
当我看着这本书,与蒋勋老师的观点,感触相似相通时,我感到一丝凉意。感觉周围空洞而寂静,我只瞪大眼睛茫然在这孤独中,无论周围多么嘈杂与热闹,与自己相处时,不觉得时间无聊而浮躁,深入内心每一滴涟漪,抽丝剥茧,顺藤摸瓜,好似会展开一个巨大、宁静、未知的世界。
蒋勋老师说,人类数千年来不断思维,用有限的思维图解无限的孤独,注定是徒劳无功吧。此孤独带有自负,带有些微的绝望,很想问问他,在这孤独的人生路上,走到了哪里,在与自我的相处中,看到了什么,了悟到了什么。也许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孤独六讲读后感 篇九
个人觉得,《孤独六讲》是一本关于孤独和美学的书。由于此前又未系统学习过美学知识,书中一些内容也有些读不明白,只能说把整本书看完了。
第一讲关于情欲孤独。情欲孤独最常见于青春期或当一个人落寞的时候,而情欲孤独又是可以转化的。
第二讲关于语言孤独。青春期时有语言孤独,内心想法与人迥异的人也有语言孤独,只要无人倾听,便有语言孤独。语言孤独的解决方法即沟通!
第三讲关于革命孤独。个人觉得,只要只身或一群人坚持着自己或他们的理想时,便会产生革命孤独。作者说,一旦革命成功了,便不再孤独、亦不再有诗。
第四讲关于暴力孤独。暴力美学即暴力孤独的体现。暴力分为合法暴力和非法暴力两种。战场上为国杀敌是合法的,街头杀人是非法的。社会也为个体提供了合法宣泄暴力、满足暴力欲望的途径,赛车就是其一。文明社会里,众口铄金即是一种暴力的形式。
第五讲关于思维孤独。超前意识是一种思维孤独。统一思想、结论化模式等造成思维孤独。而思辨方能破除思维孤独,即黑格尔所说“正反合”。而语言孤独和思维孤独是否可以转化?
第六讲关于伦理孤独。当一个人陷入伦理的困境时,即表明他存在伦理孤独。以爱之名是一种伦理孤独,想着:看在你是我家人的份上,我才怎么怎么样。这就是一种伦理孤独。
而书中一些观点也不能认同,觉得作者用一种预设的写法来论证他的观点,使我这种不懂美学的读者一步步地掉进了他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