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使用课件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情绪,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是可爱的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2篇角的度量课件的相关范文,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教案:角的度量 篇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进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使学生经历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度”,知道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写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量角的方法,能运用量角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根据测量的情况,区分内、外刻度,正确读出每个角相应的度数。
课前准备:
量角器、课件
课前活动:
打炮游戏
介绍游戏规则,学生游戏。
思考:要准确击中目标,什么最重要?(角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角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课件出示一个角。看大屏幕,这是一个(角)。
(1)仔细观察,角怎么样了?(从中变小,然后在变大。)
(2)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和两边叉开的角度有关系)
引入课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关于角的一些知识,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继续研究角,好吗?
2.直观比较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直角、钝角、锐角4个角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量角器
这就是我们测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1)请同学们独立仔细观察,看看一量角器上有什么?我们看谁观察的最仔细,观察完后,把你观察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汇报交流。找1~2名同学介绍
(3)了解量角器的构造,揭示名称。
课件出示:1度角的由来。
请看大屏幕,最初的量角器是由18个小角组成的半圆图形,这个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也是这18个小角共同的顶点,后来人们为了更精确的量出每个角的大小,又把半圆里的每一个小角平均分成了10份,变成了10小小角,整个半圆就被平均分成了180个小小角。看上去怎么样啊?密密麻麻的,突出显示,这样的一个小角就是1度,显示两个。在后来人们为了使它简洁和美观,又进行改造,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课件出示量角器图)。
(6)加深认识。拿着量角器和你同桌说说吧,量角器上都有什么?
(二)量角器量角
1.尝试量角
师小结:在角的大小比较接近时,用量角器量一量才能精确的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2、教师演示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2个角的测量方式,观察一下这两个角测量时有什么不一样啊?
说明:测量时角的一边,如果和内圈0刻度重合,我们读刻度时就要从内圈数起,如果和外圈0刻度重合,我们就要从外圈0刻度数起。
3、总结方法
同学们真的会量角了吗?
课件出示: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三个角:锐角、直角、钝角。看谁量的又准又快!
(1)独立测量。
(2)集体订正
2、坡度练习
课件出示:例1的两个角。
(1)请你估计一下,这两个角一样吗?
(2)量一量。请你量一下38页上面的两个角。
结论:角的大小和这两条边没有关系,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因为角的两边是射线组成的,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的。
设计意图:训练设计的量不在多,而在精。重复、机械的量角活动是不可取的。所以在这一环节设计中,安排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角,锐角、直角、钝角(注意误差知识的介绍)学生通过活动可以加深对量角方法的理解,提高量角的技能,提升学习的认识。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角的什么知识?(补充课题:角的度量)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找学生说。
课下延伸:这是一副三角板,请课后量出每块三角板的每个角的读数,然后加起来,看看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在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也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年级数学教案:角的度量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角的概念及角的基本性质。
2. 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和绘制不同度数的角。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角度量的理解。
4. 激发学生探索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
1. 角的定义与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2. 角度的概念及度量单位(度、分、秒)。
3.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4. 如何用量角器画角。
5. 角度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角的概念和特性。
2. 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量角器的使用,指导学生操作。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和绘制角。
4.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大小的角,引出角的概念和种类。
2. 新课讲解:介绍角度的概念,说明度量单位,并讲解量角器的结构及原理。
3. 操作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4. 练习活动:学生分组练习测量各种角,并进行角度的加减运算。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量角器的使用技巧。
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练习绘制不同度数的角,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五、学生活动:
1. 观察教师演示,学习量角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分组合作,互相测量并讨论角的大小。
3. 独立完成角度的加减运算练习。
4. 在家中练习绘制角,并尝试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六、教学评价:
1.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操作过程,评估学生对角度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绘制角的准确性和运用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小测验或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角的度量》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课件:包含角的定义、分类和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2. 实物教具:量角器、直尺、圆规等绘图工具。
3. 练习题材料:提供不同难度的角度量练习题。
4. 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的在线教育平台和互动软件,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八、教学反思:
1. 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反思课堂管理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践活动。
3. 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作业难度和后续课程的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