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乡土文化论文范例【通用5篇】7-13-42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收集的乡土文化论文范例【通用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土文化论文 篇一

乡土文化论文范例【通用5篇】7-13-42

从20世纪90年代起文化批评开始占据文艺批评形态的主导位置。这一视角不仅能拓宽文学批评的视野,改变文学批评的路径,丰富文学批评的可能性,重新确立文学的文化意义与社会意义,而且也能改变文学与文学理论本身[4]。如果从文化视角审视孙慧芬长篇小说的深刻内涵,就不难发现,行侠仗义、扶危济难、笃情守信、重义轻财、崇尚真情、拔刀相助等侠义文化的元素长期浸润着孙惠芬的灵魂。她既有女性的柔顺谦和,也有行侠仗义的豪情坦荡。她所塑造的黑土地上的系列小人物,都带有鲜明的东北地域性的行侠仗义的特点,读来爽口爽心,无不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辐射性。她把侠义文化表现得更加充满激情和富于野性。“艺术作品以自己的方式敞开了存在者的存在,这种敞开就是揭示,存在者的真理是在作品中实现的。”[5]在《歇马山庄》中,潘秀英这个55岁的女人,长相好看,机智灵活。整天神奇地在各色人物之间往来穿梭。她依靠自己的“道”术行侠仗义,扬名立万儿。30多年来,她靠着热辣辣的心肠走门串户,仗义舍财,乐于付出。无论哪家兄弟结仇,婆媳不和,婚丧嫁娶,购房买地,她都能帮助打理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那年刘春茂的孩子难产死了,潘秀英夜里偷跑到20里外一个叫崔接生的女人家学接生,从此,山庄所有女人生孩子她都包下来,不分昼夜,不计较得失。”(《歇马山庄》第80页)她善于为自己凝聚气场,不论跟多大的官儿在一起,她都 山庄里看上她沾过她的男人很多,她对男人的“射击”绝对是百发百中,面对各种矛盾从来都能化险为夷。但是,无论潘秀英与多少男人相好,却一点都不影响她在人们心中的威信,村民们都认可她的豪爽侠义。她虽然有许许多多的风流韵事,但大家仍然对她非常敬佩。扭起秧歌来,她不仅没有世俗女人的浪气,鼓点里透出的却是难得的侠义风情,因为她能“在歇马山庄这块土地上踩出自个的脚印。”(《歇马山庄》第80页)孙惠芬了解女人,也善于塑造典型性女人。在现实生活中,潘秀英式的人物并不多见,因此才“可见”其侠义难得。中篇小说《天窗》里先天斜眼的鞠老二娶了个疯女人做老婆。可是,多年来在他的内心却始终装着村里最先富起来的孔兴洋的女人———“大娘儿们”。“大娘儿们”虽然胖得不能再胖,可鞠老二却对她很着迷,总想找机会抱一抱她。“大娘们”对他也一往情深,从村里搬到镇上后,她就开始苦闷。她家搞基建,每次都请鞠老二当主力。每次给“大娘儿们”家干活,鞠老二也都是绝对野性十足地铆足劲儿干。

“大娘儿们”平素说话大嗓门,唯独同鞠老二说话柔声细语。虎气生生的鞠老二只要见到“大娘儿们”,腰杆便很直很硬,自有一番侠气。他与“大娘儿们”交往,全然不顾她男人的存在和周围人的眼神,而且最终还死在她家的地下室里。当“大娘儿们”发现鞠老二死在地下室时,不仅并未惧怕,反而觉得鞠老二就是让她珍惜,让她知道她是他的人。“在她把一条布袋顺着鞠老二的脚往上套时,鞠老二的胳膊蹭上她的脸,她有一种被偷摸的感觉。”她感到“她是一个被人挂念的人,是一个让人死了都不肯放手的人。”她坦然地“解开自己的衣扣,匍匐下去,喂孩子似的让垂上他的手背。”还情不自禁地“脱掉自己的上衣,扯掉鞠老二的圆领衫,浑身不住地抽搐。”她大叫着:“老死鬼(指她丈夫)你老婆跟人啦———你老婆再也不是你的人啦。”“大娘儿们”简直是奋不顾身地表现着对鞠老二的侠骨柔情。在与死了的鞠老二肉贴肉的风暴结束时,她“没有丝毫愧悔,表情泰然,面色平静,仿佛做了一件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致无尽关系》第227-230页)“大娘儿们”情感天地所经历的这场暴风骤雨,已彻底挣脱欲望的桎梏,看似恐怖荒唐的举动却有着一往无前的生死相拥的侠骨柔情。“人物典型其实质在于它的偶然性中体现必然的规律。本质必然的方面是典型内在矛盾的主导方面,偶然性成为典型的文化特性之所在,通过多样而独特的现象表现出来。”[6]作者通过“大娘儿们”这一人物将人性的深度开掘得力透纸背,在寒光闪烁的阴阳之间蕴藉灵与肉的燃烧能极,让读者在昏暗的地下室见到仗义柔情的“女侠”,活生生地捅破人世间的“天窗”。作为一位出生在辽南地区的东北作家,孙慧芬自幼受到各种社会生活习俗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孕育了她的性情,使其具有典型的东北人的大气与爽朗的性情。在她的长篇小说中渗透着不同于京沪文学,也不同于中原、南方和西部文学的东北文化艺术的特质,她的长篇小说具有东北文学那种清馨而明朗、质朴而健康的现实精神与问题意识,以及鲜明的人文情怀和抒情气质。东北地域侠义文化的多年熏染,造就了她独特的文学创作品格[7]。跟金庸武侠小说塑造人物,以武显侠、武行天下的手法不同,跟老舍小说以塑造传统的民间英雄形象为主不同,跟张恨水小说对侠义文化的细腻心理描写不同,跟葛冰小说运用童话想象表现幽默的手法也不同。孙惠芬将侠义文化内涵,大多体现在乡村小人物闯荡城市的残酷拼争中,体现在男女情爱义无反顾的本性追求中,体现在自我意识特性飞扬的充分展现中。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他们都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土壤,顺着艺术的脉管孕育人物的性情,在乡土风情的叙事中树立侠义的动感,让读者真切地感觉到她笔下的江湖“大侠”,既融合在人群之中,又是站在你身边的那一个。她把古往今来人们无比赞叹的侠肝义胆和侠骨柔情,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二、波澜壮阔的海洋文化意蕴

海洋文化崇尚广阔无际和追求自由翱翔,它比内陆文化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它是三面临海的辽南地域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的重要元素。孙惠芬作为土生土长的当代女作家,始终尽享辽南肥沃乡土之上海风的吹拂。璀璨的海洋文化早已浸润她的心肺,抚摸她的性灵,灌注她的笔端。在她小说的故事建构和人物塑造中,海洋文化色彩总是呈现出波澜壮阔与波光粼粼的迷人特色。她的长篇小说《秉德女人》在人物塑造和故事建构中,再现了波澜壮阔的海洋文化意蕴。她所倾情塑造的典型人物———秉德女人,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跨时代女性。作者这样再现主人公命运与海洋世界的瓜葛:她的名字叫王乃容,是青锥子湾的大小姐。丹麦人艾迪给她看了一张航海图,为她展示出小镇外面的大世界(《秉德女人》第5页)。从此神奇的海天相连的境界,永远占据了这个富家大小姐的心房,以至她遭到人生第一次时,在幻觉中看到的也是“一艘金色的船,上面有高高矮矮的桅杆和拥有无数船只的海湾。”(《秉德女人》第7页)但是,大小姐被掳到小山村成了土匪秉德的女人之后,就仿佛从天国般的境界中坠入深渊而且备尝艰辛。秉德的女人虽然一生都没见过大海,但是,大海、星星和航船,却一直是她心中永远闪烁的灯塔。在她的脑海中总是反复出现大海、星星、航船这些意象,每当命运的关口,她总会在幻觉中见到大海和航船。在生命陷入恍惚的最后时刻,96岁高龄的秉德女人,仿佛又看到了大海与星星,“她变成了水里的星星,在水的世界闪出一片宝石一样的碎光。”(《秉德女人》第348页)她一生都向往海洋、信仰海洋。孙惠芬以海洋基调对她做了一个生命本真轮回的描写。“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从被匪胡子抢亲之日起,她就如同一条小船在颠簸的洋面上航行。她把自己的一生和情爱都献给了孩子,以海洋一样的包容之心艰辛哺育着包括丈夫与别的女人生的承民等6个子女。在渐渐变老的过程中,她不仅有了媳妇、孙子、孙媳妇,还有重孙子。她像大海一样永不休止地包容着子孙们的绵延生息。她一生最想见到的就是“臭水沟里的水不再臭了,流进了大海,远比她这滴水滴进村里更重要!”尽管是一介弱女子,但是,秉德女人却有着十分清醒而坚定的信念。无论现实怎样残酷,她都向往美好。无论现实怎样变化,她都依然向往星光,渴望融入大海的怀抱。孙惠芬为《秉德女人》多灾多难的主人公取名“王乃容”,其寓意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洋文化是多元的,也是融合的。孙惠芬小说主人公的性格也是多元的、融合的,更是情感荡漾的。《秉德女人》的前半部,主要以秉德的女人与不同男人之间的故事为主,� 但是,孙惠芬却以融合的方式将她与男人的被动关系进行了艺术化处理,凸显了她隐忍而宽容的性格特点。《秉德女人》的后半部,作者让她以一个母亲与祖母的身 以一点对应多元,作者把“不洁女人”与“家庭之母”的二元形象统一融入到主人公的生命旅程,留给读者的却是令人不断追问的生命哲学思考。在大地主周成官的刁难面前,秉德的女人一次次地周旋,成功地跳出周成官为其布下的“圈套”。但当周家沦为家破人亡的境地时,她却又放下多年的恩怨,根本不顾全家人的强烈反对,毅然来到周家帮忙料理后事。作者对这一形象的多元化塑造,充分体现了芸芸众生社会意念的丰富和底层命运的沉浮。她将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浇铸于秉德女人的躯体和胸膛,为读者描绘出人生向往的蔚蓝和历史沉淀的波涛。辽南的乡村与东北其他地区的乡村不同。它三面临海,处于辽东半岛的黄、渤海之间,很早便有海港、码头的存在。历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眼界是开阔的,他们“走出去”的渴望异常强烈。孙惠芬将这种开放流动的海洋意识,以“歇马山庄”为出发地,以城市为目的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走出去”的典型。在孙惠芬小说中先后出场的人物有一百余人。其中“走出去”和曾经“走出去”的人物就占1/3,这种城乡间的群体涌荡,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并不多见,它成为作家放眼社会、反映生活的真实写照。离开土地的农民,或者事业有成、或者苦苦挣扎、或者逐步堕落、或者无奈返乡。孙惠芬塑造的人物,通往外面世界往往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出去打工,一条是奋力考学。“事实上,上塘的人们,即使供不出大学生,也是要让儿女出去的。他们不但要让儿女出去,自己也要出去。”因为“不出去越来越不可能。”(《上塘书》第19页)在小说中,孙惠芬形象地描写了农民毅然决然离开土地向城市奔涌的时代大潮,深刻揭示了农民对“现代化”的渴望与自觉。《歇马山庄》《吉宽的马车》《秉德女人》《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民工》等,每部小说都有许多到城里闯荡的人物。一批闯荡者离城返乡,又一批向往者踏上征途,潮汐循环,永不停留。正如黑格尔所说,根植于海洋原则的文化是一种自由文化,它的自由存在于不受自然的束缚,海洋文化表现出不同的意识样态[8]。孙惠芬实实在在地为广大读者展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海洋世界。

三、特色鲜明的女性文化意蕴

在当代文学创作中,许多女作家都在积极塑造追求平等和温柔贤惠的女人,而孙惠芬却在着力塑造独立的女人。她在小说创作中奠定的女性文化的基本基调,就是把女人对男人的依附指数大幅降低,极力突出其“独立”追求与“忍韧”性格,她笔下的典型人物个个立体可感。� 阅读《秉德女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乡村特立独行的女主人公。虽然她是匪胡子的老婆,但她始终坚持仰起脖子走路,努力挣扎着把日子过得像模像样。时代的变迁、政权的更替,都不能动摇她对生活特有的坚守。面对社会政治的雨雪风霜,她穿梭在立体复杂的人生磨难之中,面对各色曾经占有她的男人,面对包括非己所生的一群子孙,面对周庄老少村民的一堆流言,她始终以独立主导命运,以坚强对抗苦难。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历史阶段,她都始终独立倔犟地在现实的海洋里掌控“秉德大家庭”的航行。“社会构造是文化的骨干,此外都不过是皮肉附属于骨干。”孙惠芬将《秉德女人》置放于近百年社会巨变的历史时空中和新旧更替的交汇点上进行塑造,让社会构造支撑起文化的大骨干,让女性独立的奋斗意识牢牢支撑起秉德的女人身上的骨骼和肉体。社会越是变化动荡,她的独立意识就越显得坚强,她的形象就越显得挺拔,这就是孙惠芬的高超之处。她依靠属于自己的深刻理解,为女性再次诠释出独立的文化意蕴。

在孙惠芬的笔下,《歇马山庄》里的月月是一个为追求爱情独立自主而奋不顾身的女性。人们早已习惯的乡村传统女性的胆怯和顺从,在月月身上没有一丝踪影,小说充分体现出她追求爱情的义无反顾。浅层面上表现的是因为丈夫生理缺欠造成月月与买子的“婚外情”,深层次上表现的则是月月内心对真情的无限渴望。她毫不惧怕父老乡亲的嘲讽和打击,在感情的执着追求中独立自主、我行我素地把握着人生的航向。她的行为打乱了歇马山庄固有的人文秩序,也冲击了传统的道德理念。在开放与保守、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冲突中,启迪读者深深地思考。在《歇马山庄》中,除了大胆独立的月月,还有义无反顾的小青、扬名立万的潘秀英、敢恨敢爱的小凤,等等。孙惠芬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女性人物形象。无论从故事发展的纵向看,还是从矛盾冲突的横断面上看,在这些人物身上都体现出独立自主的性格特征和精神追求。孙惠芬打出了一套漂亮的刻画“独立女人”形象的“组合拳”。《歇马山庄》正是以女性文化的浓郁特色,当之无愧地荣获了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在孙惠芬笔下,秉德的女人既是独立的女性,又是“忍韧”的典型。为了过好日子,她不惜和周庄的敌人周成官结成干亲。她非常气愤周成官帮日本人做事,巧借周成官孙子之手烧了他家的粮仓,但是又顶着全村人的不理解,给女儿承玉与周成官孙子吉家配了阴婚。为了救出丈夫,她完全不惧怕黄保长这个有着吸吮女人怪癖的好色之徒的阴谋得逞。乡亲们痛恨的周成官被活埋,羞辱她并占有过她身体的曹宇环被处决,她却又都不忘送他们最后一程。正是她这一系列的“忍韧”之举,才为秉德大家庭成员的生存创造了安稳的环境。无论生活怎样艰难动荡,她都要拉扯6个孩子长大,这不仅锻炼了她的生存智慧,而且更让她的性格变得隐忍、宽容。

在周庄这个小天地中,她又是一个令众人称羡的好女人。这一切都使她独立的生命意识和人性力度得到最大限度的舒展,女性文化的斑斓色泽,随着读者阅读的深入,迸发出感人的光彩。孙惠芬小说中女性的“独立”和“忍韧”,还体现在她塑造了一组令人信服的“母亲”形象上。为了家庭的和睦与安宁,为了儿女的幸福生活,她们任劳任怨、坚忍豁达、外柔内刚,在为人处世的艰辛中磨炼着性格和精神,以“忍韧”执着维系家庭的和睦与稳定。这些“母亲”既温柔善良,又充满智慧与刚强。人既是文化的存在,也是文化的载体。孙惠芬将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文化想象置放在乡村女性身上,用其丰富的生活积累和独特观察,成功地塑造出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既有时间跨度近百年的跨时代妇女———秉德女人,也有敢爱敢恨的当代女性月月等。

在小说人物塑造和故事营构中,孙惠芬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女性文化的思考、拓展和升华,其中也蕴含着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积淀,她对女性形象的建构,既有与经验世界重合的部分,又有与经验世界不同的“独特世界”。正是这个“独特世界”,孕育了人生的真实况味和人类生命的心灵历程。乡土守望情无尽,文化写意满眼春。纵观孙惠芬小说的文化蕴藉,既不是作家笔下的游牧民族,更不是刻意追求的菩提萨埵,而是固有家园的恒久坚守,心灵放歌的水到渠成。朴素而执着的孙惠芬,将自身血液中文化因子的汩汩流淌,化作小说艺术世界的灵性与正能量。凝聚文化意蕴的感染力与辐射力,使她的小说在城与乡的转换间揭示社会矛盾,在新与旧的冲突中诠释时代的多元变化,在家与国的变迁中描绘人生轨迹,在欲望与德性的扬抑处展示爱恨情仇。在生活符码所释放的文化蕴藉中,充分展示了她在中国当代文坛的独特价值。

乡土文化的内涵 篇二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乡土美术,它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只有将乡土美术教育做好,才能够向世界更好地展现出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但是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结合当地的乡土美术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识不够充分,在创作过程中无法将这些乡土民族文化元素加入其中,使得我国美术发展历史上失去一笔宝贵的财富。

1 乡土美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1.1 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发展中各民族形成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且他们将这些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乡土美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它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元素,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可以说乡土美术是民族的精神记忆。以往的乡土美术传承都是通过世袭来实现,所以乡土美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且对当地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深刻影响。人们通过对乡土美术的分析,可以找到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分析出民族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来说,他们自身的乡土美术承载着许多民族史诗和历史神话故事,并且这些乡土美术世世代代在传承,

1.2 能够提升民族文化心理稳定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些语句无不包含对乡土人情的眷恋,而乡土美术作为乡土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以更加固定的形式来进行传承,从而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为民族文化心理稳定奠定良好基础。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将人类现有的文化分为外在文化和内在文化,乡土美术作为外在文化的表现,同时它对内在文化也有较大的影响,它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引导,使他们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情感等都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更加贴近本民族的心理,在民族文化上有更深的认同感。所以说,乡土美术在民族文化传承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提升民族心理结构的稳定性,能够团结民族人民,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1.3 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乡土美术教育与其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它有着自身的特点,需要教师站在民族角度上分析问题,找到与美术相对应的民族文化,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美术作品,从而提升民族美术教育质量。进入新时期以来,乡土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关系到本民族的发展状况,同时还会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通过乡土教育,人们可以提高对自我的认识,而乡土美术教育,可以让人们对所属群体进行肯定和认同。只有将乡土认同上升到一种民族认同,才可以保障整个社会的稳定,才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例如,蔚县剪纸,它作为河北省汉族乡土美术的代表之一,采用明快绚丽的色彩来展现出北方民族豪放、热情的民族性格,同时该种乡土美术作品还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情感表达上能够给人更多的想象,对于大部分汉族人民来说,它有一种淳朴的气息,让人感到亲切,从而更好地实现民族认同。在几百年的历史传承中,这种乡土美术成为一种古老的技艺,但是它也在不断吸收新鲜血液, 正是千千万万这种乡土美术的组合,才构成了我国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说,乡土美术教育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 乡土美术教育内涵分析

2.1 为现代美术教学提供科学借鉴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美术教育,它都源于民间美术的发展,也正是民间美术形式的多样化,才为世界美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元素。乡土美术教育的绘画理念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有着自身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它的造型比较夸张,在色彩运用上比较鲜明,而且色调之间的对比效果也比较明显,在表现上一般会呈现出多角度、多时空的状态,从而给人更多的遐想,在情感的表现上更加自然。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乡土美术的创作特点,结合本土民族美术形式,将其融入现代美术作品中,使其在现代美术与民族美术表达上有更加良好的表现。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历史文化大国,在进行现代美术教育时,应该要充分体现我国的民族特点,充分运用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乡土美术,提高我们本民族美术教育的质量,为今后我国美术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增强我们的乡土美术的艺术性。

2.2 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我国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现代美术知识的讲解,从而忽视了乡土美术以及民族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导致我国的美术创新能力较低。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该要重视乡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美术课堂上为学生展现一些乡土美术作品,感受到这些作品与现代美术作品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乡土美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当地民族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到民间艺术文化气息,让他们认识到乡土美术形式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并且能够将这些民族元素在以后的美术创作中应用其中,增强自身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其更具有民族色彩。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校的美术教育增添更多活力,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

2.3 使美术教育更加贴近生活

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创作中需要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具有灵性。乡土美术作为历史的产物,它既是历史的承载者,同时也是历史的展现者,所以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而且还有这浓重的地域色彩。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美术教育都在学校的课堂上实现,这样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去观察生活,他们只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去完成“创作”,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利于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通过乡土美术形式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提高自身观察力,为学生以后美术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乡土文化的内涵 篇三

一、乡土旅游资源的概念

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结合旅游资源的定义,“乡土旅游资源”是指本地具有乡土特色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乡土地理、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民风习俗、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内涵十分丰富。

二、乡土旅游资源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1.开发浅化。乡土旅游资源来自本地区,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和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然而我们却遗憾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反而难以达成好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乡土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不深,学生不以为然,不能产生情感共鸣。

2.利用僵化。教师开发利用乡土旅游资源的能力不高,特别是在对乡土资源的利用途径和形式上出现了僵化的趋势。

3.内涵窄化。许多教师认为乡土旅游资源在利用时无需加工,这是窄化了乡土旅游资源的内涵。其实,有些乡土旅游资源虽然看得见摸得着,但取来即用效果却不佳;而无形的文化景观更需深入挖掘,认真研究它的内涵,才能更�

三、乡土旅游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发利用的建议

乡土旅游资源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选题、研究时要特别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综合技能,提升生活经验,培养注意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1.师生共同建设乡土旅游资源库。我们所生活的空间,可用于开发的素材非常丰富。但要想使之变成为所能用的乡土旅游资源,师生要经过用心观察――分析整理素材――选择加工素材――分类建设资源库几个环节。师生应基于对综合实践课程的把握,带着问题和明确的目的去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乡土素材,对观察到的内容及时进行整理,结合经过各种渠道搜集的信息资料对乡土素材进行选择、加工,使

2.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意场,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在开发乡土旅游资源时,需在立足用好乡土资源的基础上,为“用”而“开”。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激情”的“预设”工作。为了能真正“激”起学生的“情”,在确定开发对象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本地旅游资源现状,深层次地分析原因,尝试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成果和心得。这样通过亲身参与,使学生拓展知识面,增强动手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乡土旅游资源的利用,可以综合运用学生的诸多感官,让学生全身心融入乡土旅游资源的亲切氛围中,眼、耳、手、口、脑一起动起来,必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解决“利用僵化”的问题。

3.大胆求新:选择“新视角”,探寻“新资源”,挖掘“新内涵”,开发“新景点”。各地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为教师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旅游资源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就要求师生平时要做有心人,用心观察,勤于积累,并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地选取和利用,必能拓宽乡土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实施空间。师生在利用乡土旅游资源时,有必要对原有的资源进行重新加工,尽可能从新视角去审视,赋予其新意,“老树发新枝”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此外,师生应利用在本土本乡的优势,深入民间广泛搜集整理,沿着历史的脉络、抓住现代的气息探寻到“新资源”,挖掘出“新内涵”,上报至旅游管理部门,给出开发建议,促进“新景点”的开发,推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乡土文化何以复兴 篇四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两位青年作家脚踩坚实大地,深入乡土生活,以各自的切身观察,提出了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思考。

何为乡土文化

对我们这些寄生于城市、又在为寄生的城市出谋划策的知识分子,乡土与我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还是乡土里生乡土里长的那些穷孩子吗?我们还理解生我们育我们的大地吗?

乡土到底是什么?仅仅只是家乡的那片风景?还是那座小院子或在那里生活的父母?抑或是浩荡无垠的田野?乡土文化又是什么?

我又一次翻开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20世纪80年代末,我在图书馆匆匆拿起过这本书,但仅仅只是翻了几页,就扔下了。那时,我是乡土文化的反叛者,是故乡的叛徒。那时候的大学生几乎都是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都是我们这些乡土子孙们的代言人。我们迫切地想生活在城市。我们极力地批判农耕文化,赞颂海洋文明及在它之上生长出来的商品文化。我们批判忠孝,嘲笑礼义,蔑视廉耻。谁强调道德,谁就是我们的敌人。生活就是如此地不可思议!今天我总在反问,为什么我们当年会那样?而又是为什么我们如今会一点点地重新认识大地,重新亲近自然,重新追寻大地上那些古老的脚印?

费孝通本来生活在江苏吴江县城的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家庭,他接受过传统教育,也留过洋。在他的胸怀中,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他去过的欧美世界,代表了激进的现代性文化,另一个则是古老的保守的乡土中国。受梁漱溟之邀,费孝通到山东邹平县参加乡村建设工作,这使他接触了真正的乡村。这个曾经也是要学医的青年,从乡村出发,去理解整个古代中国。所以,在他的世界里,乡土文化不光是乡村的文化,同时也是整个古代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就是以那种方式在生存、发展、生老病死。费孝通是以庄子所讲的那种庖丁解牛的方式来解剖中国的。从他的《乡土中国》来看,他对中国乡土文化既是理解的,也是批判的。他不是那种激烈的革命家,什么都要彻彻底底地,他是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容性格。但乡土中国需要变革,这是费孝通写《乡土中国》的潜在目的,只是

费孝通把他的这种思想集中于《乡土中国》这本薄薄的册子中,它不是那种大而全的通论,而是靠灵感、靠感性的生发而随意勃发的,但它恰恰以这样的随意性柔软地打动了读者。70年后,在深夜,我读着那些仿佛是在田垄间生长出来的句子,格外亲切。是的,乡土不是乡村的代名词,而是一种与大地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文化与生活。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乡土文化是一种根植于大地,在大地上建立乡村、城镇、礼仪、制度、庙宇,并且以此而建立起自由、幸福的天人合一的文化。它是有完整的宇宙观、人生观、伦理观的文化,有可供人们学习、思想的一系列经典文化,如《易经》《道德经》《论语》《庄子》《中庸》《礼记》《诗经》《乐经》等,它帮助人们理解天地宇宙、大地山川、人类社会以及人的小宇宙(身体)。

从根本上来说,它就是钱穆所讲的与海洋文化、游牧文化相对应的三大文化之一的农耕文化。再说小一些,它就是中华传统文化。

所谓乡土文化的复兴,实际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它不是复古。它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评估在中国大地上流行了百年的西方主导的现代性文化的一种方法论,同时也是在寻找如何克服当今人类面临的宗教矛盾、经济矛盾、政治矛盾、民族矛盾、国家矛盾及人的自我矛盾等一系列问题的一种方案,当然,它更是我作为中国人重新寻找血脉、重新寻找天地大道的必由之路。

乡土文化的危机

在关于乡土文化复兴的论坛中,我听到很多有志向的学者都在思考如何改善我们的乡村,他们使我再一次思考,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我们身处一种什么样的历史和现状。费孝通说的那个乡土中国还存在吗?如果存在,我们拿什么去改造乡村?又或者反过来让乡村来照亮我们?如果那个乡土中国已然不存在,那么,复兴乡土文化还可能吗?如果连复兴乡土文化都不可能,那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从哪里着手呢?

那些青年,那些在城市里长大且在国外学得一身理论的青年,他们思考的很多问题都让我思绪不断,然后便陷入长久的矛盾与思考中。我又一直在想,我们这些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和今天的“80后”“90后”青年,谈到的乡土文化,还是同一个概念吗?甚至于,我们这代人,与费孝通先生他们那代人所理解的乡土文化,还是同一个概念吗?

显然是不一样的。一切的东西都处于变动不居之中,一切的一切都在流变中。有些东西消逝了,有些东西又生长了,更多的东西则与新的思想融合而形成新的事物了。这世界一刻都未曾停下它行走的脚步。

今天的青年,当他们踩在大地上时,会一样看到那客观存在的乡土,但一定不再是前代人或过去时代人的乡土了。是的,乡土还是一样的乡土,但乡土文化却流散了。当贾平凹在写《秦腔》《古炉》《极花》时,他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人们,他在为家乡立传,在为乡村立传。他在一遍又一遍撕心裂肺地唱着乡土文化的悼亡曲。寺庙早被拆了,秦腔没了,维系着乡村社会的民间信仰以及道德文化艺术全都一一崩解、散尽了。今天的城市青年,到乡村去只能看到一个萧瑟的大地,早已不是流淌着传统文化的诗意大地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强调过的人与大地的冲突,也许根本不是在欧洲,而是在中国。诗意的栖居早已不在了,那么,大地的尺规又在哪里?人类生活的尺规又何以建立?

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展开,便应了《易经》中的那句古话,否极泰来。知识分子中终究有一批人开始重新思考乡土与中国传统文化。实的《白鹿原》便是代表。虽然实对白嘉轩也抱着非常矛盾的心理,但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第一个正面描写中国乡村儒家文化坚守者的一部小说。然而,我一直在想,白嘉轩在当代中国该如何生活?他又如何坚守儒家的那套道德法则?进一步讲,如果把他放到今天,让他生活在今天,他又将如何生活?他是不是要放弃自己的理想、道德?答案似乎在后面。在实之后,很多作家都重新来审视乡村,但大多都是以缅怀甚至悼亡的心情来写乡村的。在贾平凹的《秦腔》中,代表儒家精神的仁义礼智四兄弟的相继去世,其实也暗指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大地上的湮灭。

随着互联网信息社会的来临,时间似乎越来越快,大地也越来越荒芜。大多寄身于城市的人,对天地自然的变化不再敏感,对乡土文化一味否定。现代性带给我们的问题却日渐凸显,尤其是人与人、人与自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天道未变,可人伦乱了,何也?是因为我们对天道的迷茫。在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也开始寻找中国新的命运。而乡土文化的复兴,则是一个大的命题,它应和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乡土文化复兴的可能

事实上,我们发现,即使生活于城市,我们也还是身处于大地与自然之中,我们与天地之间的关系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宇宙多么浩瀚无边,地球多么渺小,天人合一仍然是我们浑然不觉的存在状态。

所以,乡土文化仍然是我们在宇宙天地间的首选。乡土文化根植于古老的宇宙观,这种观念在今天不但未变,而且得到了更为成熟的论证。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根据经验和智慧,认识到大地与太阳的关系是影响四季轮回、生命生老病死的根本原因,所以发明了夏历,又分出二十四节气,并根据此创造了一系列的文化,比如《易经》《黄帝内经》等等。这些理论指导中国人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人类自身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回到人与大地、自然的关系中去寻找解决的方法。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乃中国人古老的人生法则。天人合一的观念就是从这里得来的。《易经》中的祸福相依、此消彼长、否极泰来等一系列方法论,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最好法则,也就是中庸之道。中医理论也许不能治疗一切疾病,但它是根植于乡土文化并且对古老哲学进行运用的一种医道,不仅关乎身体,还关乎心灵。这些方法不是来自于某种宗教,而是中国人向大自然学习得来的智慧,也许这才是今天过于倚赖技术的人类所需要的最好法则。

乡土文化所代表的农耕文化是解决今天人类世界一些根本性冲突的良药。宗教冲突、神学与科学的矛盾、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导致的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在今天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都是西方文化所无法解决的,但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应对和解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和合观念、中庸思想、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等都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大法。联合国的一些文化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高度契合,这也从很大程度上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念是今天人类的最高理念。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丧失殆尽,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仍然弥漫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与呼吸中。不仅仅是中国需要向世界先进文化学习,世界也需要向中国文化学习。

诚然,乡土文化是解决今天人类社会的一剂良药,但并非唯一的良药,更非万世良药。任何一种文化,无论是海洋文化、游牧文化,还是农耕文化,都有其产生、壮大、完善的过程,也有其生病、僵化、老死的过程,当然,也有其新生的可能。基于此,我们不能说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好的文化,更不能有单的复古观念,而是在对乡土文化进行革新的可能中,来建设一种21世纪全球背景下的新的乡土文化。

(作者系作家、学者,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

乡土文化的内涵 篇五

生态困境已成为制约我国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的瓶颈。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因深受西方“城市美化运动”的影响而付出了高昂的生态与经济代价,它是直接导致中国“千城一面”的重要原因,其影响与危害正向农村转移。当前新农村建设就是一场改头换面的“乡村美化运动”,这种模仿城市的美化行为导致大量的本土建筑被毁,河流小溪被硬化,古树遭砍伐,乡土文化因失去环境依托而快速消失,生态困境日益严重。对此,主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应让居民望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值得警醒与反思。同时这种“乡村美化运动”也导致了审美误区:一是农民热衷于外表华丽、内涵空虚的“高大上”楼房建筑与欧陆风格,这些建筑并非农村土生土长,与乡土环境格格不入,与中国农村的田园风光极不协调。

例如在农村经常能见到“金碧辉煌”的罗马柱式建筑中堆放着中国传统农具,而且在其华丽的外表内部,功能空乏闲置,大而空的室内往往用于堆放粮食与其它杂物等,几乎没有室内装饰,环境内外反差强烈,让人感到怪异且啼笑皆非。另外高昂的建造成本耗尽了农民的心血,降低了生活质量;二是住区布局与建筑风格散乱,要么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房屋犬牙交错,极不美观,要么整齐划一的楼房与冷漠的金属栅栏,生硬的道路与活动广场,“水土不服”的外来植被景观等,整体环境毫无地域特色,“千村一貌”现象日益严重;三是外来的城市人热衷于“乌托邦”式乡村美化与改造,试图构建“田园牧歌”式精神家园,如云南、安徽等传统村落有许多艺术家进驻,收购老房子,改造成所谓的“艺术村”或“艺术酒吧”,但他们往往忽视农民的现实需求,对新乡土中国的农村农民缺乏了解。他们的审美行为与古代不事生产的士大夫们并无本质区别,这种脱离乡村现实的改�

二当代乡土审美语境内涵分析与拓展

当代乡土审美可以说是一个矛盾体:它既反传统又认同传统文化,既想超脱乡土,又想回归乡愁的一种飘忽不定的审美文化语境,它是当下新农村审美文化的现实写照,它反映当代农民的精神诉求与愿景,是指导农村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美学依据。传统乡土审美语境因空间环境(新乡土)与审美主体(新农民)的改变而不合时宜,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构,拓展审美内涵,增添新的美学形态:生态美、低碳美与技术美等。生态美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主张“人———自然———社会”协调统一,推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观,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新的审美理念。生态美是美学的一个新发展,它在传统审美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因素,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美,欣赏质朴、简洁,反对刻意雕凿[3]。生态美的内涵丰富,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与社会生活等审美内容,生态美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传承乡土文化意义重大。低碳美主要指通过减少碳的排放量来实现环境的优化与美化,目的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

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来实现低碳设计理念,其丰富的水资源、充足的阳光、茂盛的植被与自然通风是城市难以企及的。技术美是反映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新的审美形式,其中包含了工业美学、劳动美学、商品美学、建筑美学、设计美学等内容。技术美学应用性强,其核心内涵是改善并美化生活。“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依靠现代技术,比如房屋建造技术、机械化耕作技术、燃气管道与沼气技术、自来水系统与太阳能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等。几千年以来的中国农村一直处于原始农耕技术模式,其落后的生产方式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而这种落后的农耕文化却被不事生产的文人墨客等士大夫所歌颂,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折射出文人墨客的“乌托邦“式审美理念,反映他们对农民现实处境视而不见,是一种娇揉与虚伪的“小脚主义”美学[4]。虽然已进入21世纪,但我国农村并没有全面实现农耕技术现代化,技术落后仍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短板。长期研究乡土中国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指出:“悠然见南山”的情境尽管高,尽管可以娱人性灵,但现实处境已找不到无邪的东篱了,我不反对我们能置身当年情境欣赏传统的幽美,但这欣赏不应挡住我们正视现实[5]。他所讲的现实就是指20世纪40年代西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试图启智当时的乡土中国,他的观点至今仍有其参考价值。

三当代乡土审美语境中的农村环境艺术设计策略

(一)村居规划因地制宜,体现地域特色

当今农村人居环境规划混乱,选址随意,布局散乱,基本背离了聚居模式,同时铲山填塘,滥砍树木,生态破坏比较严重,这样既不利于农村基础建设,也不利于邻里关系构建。反观传统村落选址规划一般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力求保持地域特色,追求“天人合一”的人居理念。比如安徽宏村(古村)选址布局巧妙结合地形地貌,整个村落依山傍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村落依族群聚居,空间形态保存完好,风光秀美,建筑精美,文风昌盛,地域特色鲜明,彰显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画里的村庄”。宏村早已开发成全国著名旅游观光景区,其开发模式比较成功,值得借鉴。宏村采用新旧分区规划发展模式,原旧区作为核心景区维持其原生态特点,一砖一瓦均不得随意改动,新区与旧区隔河相望,新区主要为游客及原住民的生活区,这样可以缓解因生活压力对景区造成的影响与破坏。又比如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山脚清澈见底的小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于河流东北侧的两个坡地上,苗族先民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大片的梯田,形成了农耕文化与田园风光迷人景观。千户苗寨的旅游开发模式与宏村类似,采用核心景区与生活新区分开的方式,新区主要沿山脚水河两岸展开,避免对山坡上的核心景区造成破坏,同时通过拓宽水河水面,分段跌级筑坝形成相对静态的水流景观,与两岸鳞次栉比吊脚楼建筑形成对比与映衬,实现视觉景观上的变化与美感。

(二)应用新技术,树立新观念,实现农村低碳建设目标

农村传统建设模式因技术水平低而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贯彻低碳建设理念,应用新技术,更新审美观。新技术应用主要是利用太阳能、风能与沼气技术改善农村能源供给。农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能源优势,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可以基本实现自给自足,缓解能源压力。能源的利用也要因地制宜,比如高原或山区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平原地区也适合利用风能与沼气。当然,农村网络信息技术也要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有可能成为农村未来发展趋势。整体而言,新技术应用属于技术美的范畴,能充分反映新农村新面貌,切实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另外,改变审美观念也可以促进低碳建设。当前农民因受城市强势文化的影响而陷入审美误区,多喜欢华丽的景观与生硬光亮的建筑材料,摒弃质朴自然的乡土景观与本土材料。其实乡土景观及本土材料有一种迷人的闲野之美,与当地文脉环境相协调,具有年代感与亲和力。遍布乡村的闲花野草,既能保护水土,协调生态,又能营造乡土情调,且不需要刻意维护,让人倍觉亲切。闲花野草应纳入农村环境艺术设计范围,其顽强的生命力与低成本的维护是人工种植的奇花异草所不能比拟的,符合低碳美学理念。

(三)提炼乡土文脉,拓展设计元素,传承乡土精神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乡土精神根深蒂固,乡土文化丰富多彩,本应是一种发展优势,但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农村人居环境呈现与城市同质化的发展趋势而失去自身特色。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新农村建设模式,正视农村的变化,表现当代审美语境,拓展设计元素,传承乡土精神。

1、乡土文脉的提炼。在笔者主持的衡南县洪山镇高原村的新农村规划设计中,对该村的乡土文脉进行了挖掘与拓展。高原村有标志性的传统文化景观(家族宗祠与古树),该宗祠依坡面塘、古树相依,民居建筑均 在高原村环境规划中首先是对宗祠与古树进行保护性维护,力争恢复原建筑风貌,保留历史文脉,传承乡土精神。同时对宗祠建筑构件与装饰元素进行提炼,形成新的设计元素运用在周边新建筑中,以维持整体风格的统一与协调。

2、乡土材料的应用。所谓的乡土材料主要是指适用于农村环境,符合乡土文脉的材料,如竹木、土石、砖瓦与鹅卵石等,其粗糙的肌理质感,沧桑低沉与朴实的色彩,蕴含的审美内涵让人倍觉亲切,是冷漠的瓷砖、水泥与金属等材料无法替代的。乡土材料最能体现乡村的历史文脉与建筑肌理,其造价低廉,施工方便,乡土材料的应用在云南丽江与束河古镇的人居环境改造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乡土植物的配置。乡土植物具有强烈的地域性,代表着地区植被文化与风貌,乡土植被的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维护方便,能充分体现乡村生态环境的特色。比如在衡南县洪山镇高原村中遍布樟、松、杉、柳等树木,围绕房前屋后的是菜园、果树与荷花,池塘小溪中水草丰茂,荷香阵阵,呈现一派祥和安宁的生活美,满足了人们对乡土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4、地域色彩的体现。乡村人居环境在自然山水的映衬下充满生机与活力,其色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色彩的丰富性令人沉醉。但当前农村建筑色彩过于“斑斓艳丽”,浮华粗俗,与乡土环境格格不入。而传统民居建筑呈现灰色的色调,与乡土环境非常吻合,常通过青砖灰瓦、清水墙、青石板、麻石板等材料来表现建筑色彩。因此当前的农村建筑可以适度借鉴传统建筑的色彩智慧,通过对传统建筑的色彩进行提炼,增强色彩的对比度与明度,改善传统建筑色彩的低沉与灰暗感,这样既可以突出建筑的主体性,又可以与乡土环境相协调。

(四)以当代农民为审美主体,构建和谐美丽乡村

城市人热衷于乡愁是因为距离产生的美,属旁观者的理想主义审美客体。而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说,生活是现实的,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坚定了农民改变或逃离农村的决心,在此背景下,作为审美主体的农民不可能自觉维护所谓的乡土审美文化。同时,在全球化影响下,当代中国农村已不再闭塞,农民的物质生活也大大改善,农民的精神需求日渐丰富,主观上他们也希望家乡是美丽的,这就构成了城乡人们的共同需求。在此愿景下, 笔者在衡南县洪山镇高原村的新农村环境规划项目中,贯彻了 在该项目调研中发现,农民对家乡建设的主体意识很强,有超过85%的村民赞同美丽乡村建设,并强烈希望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环境与生活质量。高原村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且存留有乡土精神象征的宗祠建筑,适宜发展生态农业,兼顾乡村休闲观光。我们的设计策略如下:

1、村落环境规划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高原村为典型丘陵地貌,村落建筑均依山而建,道路纵横相连,期间池塘密布,小河、小溪与水渠蜿蜒流淌,具有聚散结合、动静相宜、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空间形式美。所以该村的环境规划设计基本维持原始格局,避免大拆大建,主要是完善基础设施(如美化道路、设置路灯、垃圾站、公厕等),整洁村容村貌,提升环境品质。

2、修复宗祠建筑,新建村民活动中心,强化乡土文化建设,增进村民凝聚力。宗祠是传统乡土精神的象征,寄托老一辈村民的信仰,有必要传承下去。村民活动中心能满足新生代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比如阅览、上网、跳广场舞、与体育活动等),让村民享受与城市同步的时尚文化活动,对恢复乡村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3、通过水系改造与整� 水系改造中尽量避免裁弯取直、渠化与硬化,尽量维持其蜿蜒曲折的自然形态美,在此基础上适度扩展水域面积,强化蓄水功能。另外对水塘、水渠、小河小溪的滨水驳岸进行局部处理,丰富跌级层次,满足观光与安全需要。

4、重视室内环境问题,实现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针对农村住房“大而空”的问题,在户型设计方面加以优化与精简,吸收城市住宅的现代化优点,兼顾农村生活习俗与劳作特点,采用人畜分居的科学布局理念,实现空间环境的整体优化。室内装饰吸收传统民居的设计元素,加以提炼,使之符合现代审美语境,力求营造乡土文化氛围,传承乡土精神。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阳光充足、自然通风与植被丰茂)来提升环境舒适度,实现内外环境的低碳化与生态美,构建和谐美丽乡村。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