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金融学毕业论文提纲精选6篇1-13-59

论文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便于作者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高考家长帮编辑帮助大家整理的金融学毕业论文提纲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论文提纲 篇一

金融学毕业论文提纲精选6篇1-13-59

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

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资料的词作为关键词。

摘要:(150字)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交代本文的主要资料和观点。

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编写提纲的步骤:(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构成全文的概要论文提要是资料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资料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明白书的大概资料。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构成了论文资料的提要。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引言(绪论)-------------------------------------(300字左右)

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数据恢复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正文(5000左右)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我的科研本事和学术水平。

第1章某某现状(归纳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论证问题的存在及其影响)把脉

1.1.-----------------------------

1.2.-------------

1.3.---------------------------

……

第2章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归纳成因并论证)诊断

2.1.-------------------------

2.2.---------

……

第3章解决问题的对策(治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治疗

3.1.-------------------------

3.2.---------

……

第4章结论(300左右)简要归纳全文的中心和主要结论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注意:修改后的论文提纲要写出章和节的资料,节的资料自我定,写论文时要将资料丰富起来,要到达5000字的字数要求)

致谢辞:简述自我经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金融学毕业论文提纲 篇二

一、序论

1、 中心论题: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 写作目的:对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现状及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总结,并参照欧美国家的金融监管改革,提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对策建议。

二、本论

1、 金融监管制度相关研究理论概述

(1) 金融监管概念界定

(2) 金融监管理论回顾

2、 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改革及其趋势

(1) 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

(2) 英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

(3) 西方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的趋势

3、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现状概述

(2)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① 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

② 监管意识不强,监管人员素质不高

③ 金融监管机构独立性尚缺

④ 监管部门责任不明确

4、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对策建议

(1)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2) 强化金融风险意识,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3)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建立高效监管运作机制

(4) 完善金融监管机构结构,建立对监管部门问责制

参考文献:

[1]白新平,张锋。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研究[J]。西部金融,(11)

[2]曹军新。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的演进与重构:信任理论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6)

[3]葛乐夫。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财经报,[4]刘福寿。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最新进展及其思考[J]。国际金融,2011(2)

[5]孙工声。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J]。中国金融,(6)

[6]孙海刚,朱培玉。国际金融监管反思、趋势及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12)

[7]张明,李莉。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外汇,(6)

[8]赵蔚。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 。银行家,2011(1)

[9]周兴林。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农村金融,2011(19)

论文目录提纲范文样本 篇三

目录 5-8

CONTENTS 8-11

摘要 11-14

ABSTRACT 14-17

第一章 绪论 18-30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8-19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9-27

1.2.1 复合储能技术的提出 19-21

1.2.2 微电网复合储能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21-27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27-30

第二章 多端口复合储能接入技术 30-52

2.1 微电网中复合储能接入形态 30-32

2.1.1 微电网对储能的应用要求 30

2.1.2 多端口复合储能的拓扑构建 30-32

2.1.3 多端口复合储能拓扑的统一形态 32

2.2 三端口复合储能的拓扑及定功率传输控制 32-43

2.2.1 三端口复合储能拓扑选择 33-34

2.2.2 三端口变换器的功率传输原理 34-38

2.2.3 三端口全桥复合储能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及控制原理 38-40

2.2.4 异步占空比移相PWM定功率传输策略 40-43

2.3 实验研究 43-51

2.3.1 三绕组高频变压器设计 43-44

2.3.2 移相PWM控制的实现方法 44-45

2.3.3 三端口储能变换器定功率传输控制的实验研究 45-50

2.3.4 异步占空比移相PWM控制实验 50-51

2.4 本章小结 51-52

第三章 三相四开关容错型储能变换器及其控制技术 52-81

3.1 容错型三相四开关储能变换器 52-58

3.1.1 三相四开关容错拓扑的提出 52-53

3.1.2 三相四开关储能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53-56

3.1.3 储能变换器容错前后的。性能差异 56-57

3.1.4 储能变换器容错切换策略 57-58

3.2 三相储能变换器故障诊断技术 58-67

3.2.1 基于HSD模型的储能变换器故障诊断原理 58-60

3.2.2 储能变换器的HSD模型 60-62

3.2.3 变换器典型故障向量 62

3.2.4 基于电流状态残差演变特征的开路故障诊断方法 62-64

3.2.5 实验验证 64-67

3.3 三相四开关储能变换器的容错运行技术 67-80

3.3.1 四开关变换器输出不平衡机理 67-69

3.3.2 直流中点电位偏移对四开关变换器的影响 69-70

3.3.3 等效SVPWM控制方法 70-71

3.3.4 具有直流中点偏移补偿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 71-72

3.3.5 等效SVPWM算法的实现 72

3.3.6 仿真分析 72-77

3.3.7 实验验证 77-80

3.4 本章小结 80-81

第四章 微电网储能柔性支撑统一控制技术 81-106

4.1 三相四开关APF电能质量控制技术 81-88

4.1.1 三相四开关并联型APF拓扑 81-82

4.1.2 APF电能质量控制实现方法 82-83

4.1.3 三相四开关APF电源电流跟踪补偿策略 83-84

4.1.4 储能变换器的定功率控制和电能质量统一控制策略 84-88

4.2 电压不平衡下APF电流参考值生成 88-91

4.2.1 电压跌落引起的微电网电压不平衡 88-89

4.2.2 基于线电压合成的APF电流参考值生成策略 89-90

4.2.3 仿真验证 90-91

4.3 三相四开关储能型APF实现技术 91-98

4.3.1 主回路参数设计准则 91-94

4.3.2 软硬件设计 94-98

4.4 实验验证 98-105

4.4.1 微电网实验平台 98-100

4.4.2 四开关储能APF实验装置 100

4.4.3 基于电源电流直接跟踪的APF补偿效果 100-102

4.4.4 直流中点电位偏移的影响 102-103

4.4.5 储能变换器有功调节与APF兼容控制 103-105

4.4.6 三相四开关变换器定功率控制 105

4.5 本章小结 105-106

第五章 微电网复合储能容量管理的多目标优化技术 106-123

5.1 微电网复合储能容量配置的多目标优化建模 106-109

5.1.1 微电网复合储能容量配置的优化目标 106-108

5.1.2 多目标优化的约束条件 108-109

5.1.3 微电网复合储能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 109

5.2 复合储能多目标优化算法 109-113

5.2.1 微电网储能多目标函数预处理 109-111

5.2.2 自适应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 111-112

5.2.3 复合储能多目标优化的评价指标 112-113

5.3 微电网复合储能多目标优化的算例分析 113-122

5.3.1 储能多目标优化目标函数建立及优化影响因素 115-118

5.3.2 基于目标函数适应度离差排序法的目标函数权重确定 118-119

5.3.3 储能优化配置结果比较 119-122

5.4 小结 122-123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23-125

参考文献 125-135

附录 135-136

致谢 136-13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137-139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39

毕业论文提纲 篇四

摘要6-8

ABSTRACT8-10

目录11-15

图表索引15-19

第1章绪论19-43

1.1研究背景和意义19-23

1.1.1研究背景19-21

1.1.2选题意义21-23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23-37

1.2.1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研究23-26

1.2.2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发展26-28

1.2.3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有效性研究28-31

1.2.4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无效性研究31-33

1.2.5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影响的主要数理方法论33-35

1.2.6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35-37

1.3研究对象与方法37-38

1.3.1研究对象37

1.3.2研究方法37-38

1.4基本结构和技术路线38-42

1.4.1基本结构38-41

1.4.2技术路线41-42

1.5主要工作和创新42-43

第2章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理论基础43-67

2.1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界定43-45

2.2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45-58

2.2.1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理论基础45-49

2.2.2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数理模型49-52

2.2.3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存在性检验——基于美国、日本和印度2787家银行的跨国数据52-58

2.3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58-62

2.3.1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与投资多元化58-59

2.3.2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与投资组合权重59-60

2.3.3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与前景理论60-62

2.4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62-66

2.4.1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的理论基础62-64

2.4.2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治理理论64-66

2.5小结66-67

第3章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资本监管的关系剖析67-83

3.1资本监管的界定67-71

3.1.1银行监管67-68

3.1.2资本监管68-69

3.1.3资本监管的本质属性69-71

3.2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资本监管的关系分析71-77

3.2.1必要性分析71-72

3.2.2因果关系分析72-74

3.2.3相关性分析74-77

3.3资本监管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路径分析77-82

3.3.1经过资本补充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78

3.3.2经过加权风险资产降低优化商业风险承担决策78-80

3.3.3经过资产变现压力预防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80-82

3.4总结82-83

第4章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资本监管国际标准83-103

4.1塞尔协议Ⅰ关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国际标准83-89

4.1.1确定了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工具和规则83-85

4.1.2设置资产的风险权重优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85

4.1.3直接目的是预防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85-86

4.1.4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及不足86-89

4.2塞尔协议Ⅱ关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国际标准89-97

4.2.1修订了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工具和规则89-92

4.2.2调整了优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的规则92-93

4.2.3增加了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的预防措施93-95

4.2.4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及不足95-97

4.3塞尔协议Ⅲ——危机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国际标准97-102

4.3.1改革重点放在了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97-99

4.3.2继承了优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策略99-100

4.3.3延续了预防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措施100-102

4.4小结102-103

第5章基于资本监管的国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实践与启示103-131

5.1基于资本监管的美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103-117

5.1.1美国银行业风险承担行为分析103-105

5.1.2基于资本监管的美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演变——以花旗银行为例105-109

5.1.3资本监管对花旗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109-117

5.2基于资本监管的英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117-128

5.2.1英国银行业风险承担行为分析117-119

5.2.2基于资本监管的英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演变——以汇丰银行为例119-123

5.2.3资本监管对汇丰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123-128

5.3国际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分析及启示128-130

5.3.1资本监管是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普遍模式128

5.3.2资本监管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优化的路径多种多样128-129

5.3.3预防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离不开银行和政府的共同努力129-130

5.4小结130-131

第6章基于资本监管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分析131-165

6.1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现状131-140

6.1.1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131-135

6.1.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135-138

6.1.3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138-140

6.2基于资本监管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实践140-160

6.2.1Basel协议颁布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状况140-141

6.2.2Basel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状况141-143

6.2.3BaselⅡ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状况143-148

6.2.4BaselⅢ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状况148-160

6.3资本监管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存在的差距160-164

6.3.1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差距160-162

6.3.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的差距162-163

6.3.3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的差距163-164

6.4小结164-165

第7章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资本监管的实证检验165-187

7.1基于BSFI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资本监管实证分析165-168

7.1.1我国商业银行BSFI概述及计算165-167

7.1.2我国商业银行BSFI与资本监管实践的分析167-168

7.2基于前景理论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实证检验168-173

7.2.1文献回顾168-169

7.2.2实证方法设计169

7.2.3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169-170

7.2.4实证结果及分析170-173

7.3基于SD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资本监管实证检验173-186

7.3.1模型的构建174

7.3.2变量及样本选取174-178

7.3.3实证过程178-180

7.3.4影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实证结果分析180-184

7.3.5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缓冲的实证结果分析184-186

7.4小结186-187

第8章基于资本监管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路径取向及其制度保障187-205

8.1基于资本监管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路径取向187-196

8.1.1基于资本监管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约束路径187-192

8.1.2基于资本监管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的优化路径192-194

8.1.3基于资本监管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的预防路径194-196

8.2基于资本监管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路径取向的制度保障196-204

8.2.1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约束路径的制度保障196-201

8.2.2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决策优化路径的制度保障201

8.2.3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后果治理路径的制度保障201-204

8.3小结204-205

结论与展望205-208

1、结论205-207

2、展望207-208

附录208-226

附录1美国商业银行数据来源列表208-219

附录2日本商业银行数据来源列表219-225

附录3印度商业银行数据来源列表225-226

参考文献226-240

致谢240-24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景241-242

金融学毕业论文提纲 篇五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8-12

图表目录 12-14

导论 14-2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14-17

一、选题背景 14-16

二、选题意义 16-17

第二节 本文的逻辑框架与研究方法 17-18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17-18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18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18-21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18-20

二、未来研究的方向 20-21

第一章 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与监管 21-51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21-28

一、银行理财业务 21-23

二、银行理财产品 23-24

三、银行理财顾问服务 24-26

四、银行理财业务、银行理财产品与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关系 26-28

第二节 银行理财产品概述 28-36

一、银行理财产品的基本情况 28-30

二、不同维度下的理财产品分类 30-34

三、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分析 34-36

第三节 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历程回顾 36-42

一、 xx年至xx年:拓宽投资渠道的尝试 36-38

二、 xx年至xx年 4 月:逃避监管的工具 38-40

三、20xx年 4 月后:理财产品向资产管理转型 40-42

第四节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 42-48

一、银行在理财顾问服务中的角色与定位 42-45

二、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流程与特征 45-46

三、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发展情况 46-48

第五节 小结 48-51

第二章 银行理财业务理论文献综述与实践原因分析 51-86

第一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理论文献综述 51-65

一、银行理财产品的理论文献综述 51-54

二、银行理财产品的当前理论分析 54-63

三、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传统理论分析 63-64

四、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当前理论分析 64

五、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述评 64-65

第二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原因 65-83

一、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保值增值需要 65-69

二、金融抑制下的资金脱媒与利率市场化 69-76

三、机构投资者的缺乏与资产证券化不足 76-77

四、监管套利与“四万亿计划” 77-81

五、资本约束与同业竞争 81-83

第三节 小结 83-86

第三章 “资金池-资产池”业务模式 86-102

第一节 “资金池-资产池”模式的概况 86-90

一、“资金池-资产池”运作模式 86-88

二、“资金池-资产池”模式优缺点 88-90

第二节 运作模型的建立 90-94

一、模型假设 90-91

二、模型建立 91

三、模型的启示 91-94

第三节 市场数据 94-100

一、模型中相对应的参数选取 94-96

二、实证数据的应用 96-100

第四节 小结 100-102

第四章 “影子银行”与“银行的影子” 102-112

第一节 对“影子银行”的重新审视 102-104

一、“影子银行”的概念 102-103

二、“影子银行”的特征与风险 103

三、高度证券化的“影子银行” 103-104

第二节 银行理财产品并非“影子银行” 104-106

第三节 银行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的影子” 106-109

一、国民经济过分依赖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 107

二、债券市场的发展瓶颈 107-108

三、监管指标压力与传统业务的限制 108-109

第四节 “银行的影子”为表内提供便利 109-111

一、信贷规模管制下的腾挪渠道 109

二、存款考核下的“冲量”工具 109

三、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109-110

四、开拓客户的重要手段 110

五、“栅栏”原则对“银行的影子”的影响 110-111

第五节 小结 111-112

第五章 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的国际比较 112-134

第一节 国际财富管理概况 112-116

一、国际财富管理业务现状 112-114

二、财富管理可提供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内容 114-116

三、盈利模式 116

第二节 全球的资产管理概况-以国家和区域为经 116-123

一、欧洲的资产管理 116-118

二、美国的资产管理 118-121

三、香港的资产管理 121-122

四、日本的资产管理 122-123

第三节 全球的财富管理概况-以全球主要银行为纬 123-132

一、瑞银集团的财富管理概况 123-127

二、汇丰银行的财富管理概况 127-129

三、花旗银行的财富管理概况 129-131

四、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的财富管理概况 131-132

第四节 小结 132-134

第六章 银行理财业务的合理转型 134-159

第一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主要问题与风险 134-142

一、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4-137

二、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各种风险逐渐上升 137-139

三、银行理财顾问服务面临的问题 139-142

第二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地位和作用 142-147

一、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 142-145

二、银行理财业务的地位和作用 145-147

第三节 创造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外部监管与市场环境 147-151

第四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合理转型 151-157

一、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栅栏原则” 151-152

二、银行理财产品运营主体的事业部制建设 152-154

三、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池—资产池”业务运作模式的转型 154-157

四、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转型:从代销金融产品到全面的财富管理 157

第五节 小结 157-159

第七章 中国经济增长、金融体系改革与银行理财业务 159-181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 159-166

一、全球金融危机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159-160

二、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三大风险 160-161

三、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 161-166

第二节 适应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体系改革 166-172

一、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关系 166-167

二、适应我国实体经济发需要的金融体系改革 167-172

第三节 银行理财业务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和金融体系改革 172-178

一、银行理财业务支持实体经济增长 172-173

二、银行理财业务与金融体系改革:从“间接融资”走向“直接融资” 173-177

三、“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技术与银行理财业务的未来 177-178

第四节 小结 178-181

参考文献 181-188

后记 188-190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190

硕士毕业论文提纲 篇六

摘要 3-4

Abstract 4-5

第1章 绪论 10-34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0-11

1.2 高温记忆合金的研究现状 11-18

1.2.1 Ti-Ni基高温记忆合金 12-14

1.2.2 Ni-Mn-Ga高温记忆合金 14-15

1.2.3 Cu基高温记忆合金 15-16

1.2.4 Ni基高温记忆合金 16-17

1.2.5 Ti基高温记忆合金 17-18

1.3 Ti-Ta基高温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 18-30

1.4 Ti-Ta基高温记忆合金的力学行为和形状记忆效应 30-33

1.5 主要研究内容 33-34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34-38

2.1 试验材料 34

2.2 相变温度测量 34-36

2.3 组织结构分析 36

2.4 性能测试 36-38

第3章 Ti-Ta-Zr合金的组织结构 38-57

3.1 引言 38

3.2 固溶态Ti-Ta-Zr合金的组织结构 38-46

3.2.1 显微组织及相组成 38-41

3.2.2 马氏体形貌及亚结构 41-46

3.3 热机械处理Ti-Ta-Zr合金的组织结构 46-56

3.4 本章小结 56-57

第4章 Ti-Ta-Zr合金的马氏体相变 57-74

4.1 引言 57

4.2 Zr含量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57-58

4.3 热机械处理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58-62

4.4 显微组织与相变稳定性 62-73

4.5 本章小结 73-74

第5章 Ti-Ta-Zr合金的力学行为 74-85

5.1 引言 74

5.2 Zr含量对Ti-Ta-Zr合金力学行为的影响 74-79

5.3 热机械处理对Ti-Ta-Zr合金力学行为的影响 79-83

5.4 本章小结 83-85

第6章 Ti-Ta-Zr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 85-100

6.1 引言 85

6.2 Zr含量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85-92

6.3 热机械处理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92-96

6.4 形状记忆效应的稳定性 96-99

6.5 本章小结 99-100

结论 100-102

参考文献 102-11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15-117

致谢 117-118

个人简历 118